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by道_非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7-22
 “然而一个小小的匈奴,却能让他有白登之围,和亲之辱,如今更是发妻之辱,天下皆知。”
 “你闭嘴!”
 刘邦气得直哆嗦。
 吕雉却懒得再与他吵,扬了扬手里未被审食其递出去的废太子诏书,声音平静得可怕,“废太子。”
 “废了太子,我便替你坐镇中央,替你调动粮草,替你监国治天下。”
 刘邦剧烈喘息着,“你在威胁我?”
 吕雉却并未回答他的话,而是继续自己刚才未说完的话,“而你,你可以领着你的十万铁骑,踏平匈奴,找回属于你大汉天子的尊严。”
 “然后向九州百姓证明——”
 “大汉王朝,终其一朝,永不和亲!”
 刘邦身体一震,突然静了下来。
 他想起自己在外面逃命,吕雉替他坐牢,替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想起自己在芒砀山落草为寇,前途迷茫,是吕雉给他送吃送穿,给他造势头顶有云气。
 他想起乱军之中她被项羽抓走做人质,那么多的折磨,那么多的煎熬,她硬生生熬下来,从未听从项羽之命,给他写信诉苦,乱他军心。
 他想起自己年岁已老,而韩信正当壮年,骄奢狂妄,反心已现,他忧心韩信,而她不需他开口,趁他出兵平叛,自己在钟室里解决他最大的隐患。
 ——黑锅她背,骂名她担,她从不会让他为这些事情烦忧。
 她似乎永远都是。
 他犯罪,她坐牢,他造反,她造势,他杀人,她递刀,甚至直到今日,她仍是如此,他征讨匈奴,她便坐镇中央,她唯一的要求是要他废了不堪大用的太子,日后立她的女儿为储君。
 ——古往今来,也只有她吕雉能做到这种程度。
 【但我们的吕后是什么反应呢?】
 【史书说她大怒,妹夫樊哙毛遂自荐,愿提兵十万斩匈奴。】
 天幕之上,画面翻滚,最终定格在穿武将衣服的樊哙身上,男人脸色铁青,显然气得不轻,他慷慨激词,一呼百应①,然而主位上的吕后却眉头轻蹙。
 ——很显然,她似乎并不赞同樊哙的出兵建议。
 很快,又有一武将出列,冷声出声,“樊哙可斩!”
 “先帝领兵四十万尚困于平城,如今你能用十万人马横扫匈奴?”②
 “你这是信口雌黄,妄夸海口!”
 【说话的人是季布,他说的是大实话,不仅说了刘邦,还随便说了一下秦朝,说秦朝因为对匈奴用兵所以导致陈胜吴光起义,这样的前车之鉴咱们大汉可不能再犯。】
 【这话虽然有故意夸大的嫌疑,但也有一定道理,秦军主力不是在北方打匈奴,就是在南越,导致叛军攻入关中的时候无力救援,章邯只能调周围囚徒抵御叛军③,要不是章邯能打,带着一群囚徒强行逆天改命,再续秦朝国祚,要不然那个时候秦朝就能提前去见我那迷人老祖宗。】
 【说完秦朝,我们再来看吕后执掌的汉初。】
 【秦朝有章邯续命,汉朝有吗?】
 【曾经有,但是现在已经无了,所以一旦对匈奴作战不利,国内叛乱四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绝世悍将能站出来,如章邯给秦续命一样,强行给汉朝续命。】
 【所以吕后不得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忍下这口气,继续和亲匈奴。】
 刘邦心头一震,看向吕雉,“娥姁——”
 “我忍得下。”
 吕雉静静看着刘邦,毫无任何情绪波动,“我坐过牢,逃过命,乱军之中当俘虏,有什么忍不下的?”
 她不与刘邦说废话,拿着诏书,从主位处走下来,直接塞到刘邦手里,“陛下,废太子吧。”
 刘邦彻底静了下来。
 ——吕雉什么都忍得下,连他的背叛偏爱都能视若无睹,唯独忍不下自己的儿子成为插向她心口的尖刀。
 刘邦手指捏着诏书,忽而有些难过,忽而又不难过。
 理智与情感都在说,废太子吧,夫妻多年,你从未庇佑她半分,这一次,于情于理,你不该拒绝。
 于是他这一次真的没有再拒绝,他看也不看,直接把诏书还给吕雉,“听你的,废太子。”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大殿。
 或许是真的老了,他觉得自己的脚步有些跄踉,于是他走走停停,似乎是在等有人来扶他。
 “陛下。”
 他的身后响起审食其的声音,“外面风大,娘娘让末将给您送衣服。”
 送衣服?
 刘邦笑了一下,接过审食其送来的衣服,慢慢披在自己肩头,而后抬起手,恢复往日吊儿郎当模样,拍了拍审食其肩膀,“好好照顾你家娘娘。”
 “是。”
 审食其毕恭毕敬。
 刘邦彻底走出宫门。
 吕后漠然收回视线,平静打开手中诏书。
 ——不仅仅是废太子,还有公主敦厚仁和,当为储君。
 她用刘邦为数不多的温存,又一次算计了刘邦。
 她已经厌倦与刘邦推拉试探,她想鲁元现在便是储君。
 当然,这封诏书不会现在发出。
 待刘邦大军开拔,迎战匈奴,这封诏书便会以刘邦之名发向九州各地。
 ——大汉子民的确有一个好天子,怕自己中道崩殂,万里江山后继无人,所以便在出发之前便立了国本。
 多么一个面面俱到的好皇帝。
 吕雉笑了一下,回头看陈平,“他日诏书发出,曲逆侯可要替我作证。”
 “此诏书乃陛下亲口所说,并非我□□专断。”
 “……”
 我可谢谢您了,这种时候想起我了!
 陈平哽噎无语,但却只能倒头便拜,“自然。”
 ——陛下北伐匈奴,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回不来。
 等陛下听到风声回来,公主的储君之位已经彻底坐稳,陛下哪怕回来也不会再折腾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陛下听到风声也不会回来。
 以举国之力打匈奴,岂能因为这种事情便把战事丢在一边回来掰扯皇嗣?
 这位新储君,陛下只会捏着鼻子人了。
 再说了,陛下都废太子了,难道对以后谁当储君心里没数?
 他是抹不开那个面子,不愿承认儿子们无能,只能将万里江山拱手让于公主。
 娘娘在他出征之后再发出,便是全了他的面子。
 待他凯旋,俩人吵一吵,闹一闹,这件事便翻篇了。
 “此诏乃陛下亲口所说,亲自所下,臣听得一清二楚,看得真真切切。”
 陈平语气真诚,毫无异议。
 【好啦,这就是这期吕后的内容到此结束。】
 【话题依旧沉重,但主要是因为吕后接手的摊子实在太烂太烂了!】
 【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把大汉王朝稳住,我是刘邦我高低得给她磕一个。】
 刘邦:“……”
 磕个屁!
 ——万里江山都给她了,不磕!
 【但是下一次,咱们绝对讲点快乐的~~】
 【升官发财死老公,虽然内忧外患,但也大权独揽啊!】
 【老铁们一键三连刷起来,下次给你们整点轻松刺激的!】
 刘邦:“???”
 谢谢,他不想看!
 但他显然左右不了天幕的想法,更左右不了神州大地黔首的想法,天子领兵出征匈奴,国母之辱必会以匈奴的荡然无存而结束,黔首们心里痛快,便格外关注天幕,无数人抬头看着天空,然后人群中突然爆发一声惊喝——
 “那是什么?”
 “是龙!”
 “真的有龙?!”
 作者有话说:
 张夫人:天幕有什么刺激的?没见识,看我来给你们整个大的!
 ①:《史记·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②:《史记·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好像是——驰道的方向!”
 无数人抬头看向天空,此时的苍穹之上天幕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巨大的龙的身影,它的周围有云气环绕, 身影在层层云雾里若隐若现, 那些云气太多也太高, 黔首们看不清它的模样究竟如何, 但那巨大的影子却闯入每一个抬头看天空的人的眼眸,让人想忽视都难。
 没有东西能有这么大。
 更没有东西能在天空中飞行。
 ——那就是传说中的神龙!
 “可是,它去驰道作什么?”
 “不知道。”
 “驰道那里有什么吗?”
 “有公主殿下的大军!”
 “神龙要去找公主?!”
 “不能吧?神龙找公主作什么?”
 无数黔首追逐着龙的身影, 争先恐后往驰道进发。
 而此时驰道处的大军,也发觉了龙的存在——
 “龙!”
 “神龙降世!”
 卫士们虽受过严格训练, 敌军冲阵都不会乱作一团, 但天空上的影子着实让人匪夷所思,整齐前进的队伍里有声音议论开来。
 英布摸着下巴, 抬头瞧着云雾之上的神龙,“不能吧?真有神龙?”
 ——这玩意儿不是刘邦起义时造势的东西吗?
 “神龙现世乃是吉兆。”
 英玉看着徐徐而来的神龙身影,莫名想起大军开拔之际吕后交代鲁元公主的事情——
 皇后说,给公主准备了一个惊喜。
 英玉秀眉微动, 立刻吩咐身后亲卫,“神龙现世, 快请公主殿下下车一观!”
 “喏。”
 亲卫调转马头,往鲁元所乘坐的马车飞奔而去。
 “不错,这么祥瑞的景观, 是该让公主殿下下来瞧瞧。”
 英布点头, 十分满意英玉的指挥。
 “……”
 她的好父亲政治智商不比韩信高多少。
 英玉有些无奈, “阿父,让三军就地安营扎寨吧。”
 “此等祥瑞千年难得一见,需得让随行官员将其描画记录,以传后世。”
 “哦,对!”
 英布一拍脑袋,这才反应过来得记录下来,“快,停下来。”
 “郎中令呢?着人把神龙画下来!”
 “副将,你领一些机警的什长巡逻警卫。”
 郎中令听命而去,英布又吩咐副将,“周围黔首看到神龙必会向我们靠拢,你们机灵点,莫让有心之人混进来。”
 “公主殿下在军中,若她有个好歹,我们可担当不起。”
 “遵命!”
 副将立刻点人戍卫。
 “神龙?”
 鲁元扶着亲卫的手跳下马车,疑惑看向天空。
 苍穹之上,有一条巨大的动物在云层之中翻滚着,腾飞着,不断向她所在的方向飞驰而来。
 很快,神龙来到她所在的位置,像是终于找到地方,巨大的龙身缓缓伏下,在她头顶处停了下来。
 周围陡然陷入安静。
 饶是韩信政治敏锐度几乎为零,此时也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他眯眼看着若隐若现的神龙,心潮澎湃不已。
 ——神龙现世,九州之主,他的孩子必能受万人朝拜!
 周围皆是训练有素的兵卫,而不是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能引起骚乱的黔首们,可尽管兵卫们从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临危不惧在身上,此时也难掩面上的激动,拱手向鲁元高声道,“公主殿下大胜南越,神龙便降世现身,可见天佑大汉,天佑公主!”
 而他周围之人皆是吕雉一早便安排好的亲卫,听他开口,便齐齐高呼——
 “天佑大汉!天佑公主!”
 “天佑大汉!天佑公主!”
 “天佑大汉!天佑公主!”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直传到前方先锋军的耳朵,英玉耳朵微动,轻轻笑了起来。
 ——公主继位,乃顺天承命,九州归心。
 樊哙嘴巴张得能塞下一只鸡蛋,“神龙、神龙庇佑公主?”
 “似乎的确是这样。”
 夏侯婴的震惊不比樊哙少,但多年护着陛下公主太子转危为安的经验让他又迅速镇定下来,他翻身下马,提醒樊哙,“舞阳侯,快下马恭贺公主。”
 “噢噢!”
 樊哙这才反应过来,长腿一跨,从马背上跳下来。
 神龙就在鲁元的方向,樊哙一边抬头看神龙,一边抬腕用手肘撞了一下夏侯婴的胳膊,压低声音与夏侯婴耳语,“神龙可不是其他祥瑞,是九州之主。”
 “现在出现在驰道,别是以后位尊九五的是公主,而不是太子殿下?”
 临行前,自己婆娘曾向他暗示过娘娘属意公主,让他在路上见机行事,若是在以前,他必然觉得此事荒唐,可自从听天幕预警,吕氏男儿蠢笨如猪导致他婆娘与孩子都被周勃残忍杀害,此事之后,他便再无男女之别。
 ——若是他婆娘掌权,他家绝不会落到这般地步!
 所以甭管男人女人,能撑起门楣就是好人!
 只是女子为储君到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心里赞同,不代表夏侯婴也赞同,他得试探一下夏侯的态度,他斜了一眼夏侯婴,话里用意再明显不过,“你怎么看?”
 夏侯婴心里也在嘀咕这件事。
 自天幕出现之后,皇后娘娘对太子殿下便明显冷淡了下来,不仅不再督促太子殿下熟悉政务,就连平时见面都减少很多。
 他曾在乱军之中救过太子与公主,在外人眼里他是天然的太子党,皇后娘娘冷落太子,太子身边的叶姬没少偷偷来找他,求他替太子说说好话,说太子到底年幼,行事难免不够周道,但太子已经知道错了,求皇后娘娘看在太子是娘娘膝下所出,千万别与太子生分了。
 这话他当然说过,而且说了不止一次。
 可皇后娘娘的反应可谓是颇为冷淡,嘴上说他心念太子,忠心可嘉,至于他说的话,却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皇后娘娘的确被太子寒了心。
 但他想着,再怎样寒心,娘娘膝下也只有太子一个儿子,闹个几日脾气,便会与太子重修旧好,直到那日天幕说起阿武,一个在后来登基为帝的女人,于是那日他便知道,娘娘再也不会将江山重任托付太子。
 ——娘娘的的确确只有一个儿子,但娘娘还有一个女儿。
 一个在乱军之中护住太子的坚韧女子。
 一个在陛下宠妾灭妻局势下甘愿以婚事换来陛下对她们母女俩一丝怜悯的女人。
 再后来,一切都理所应当。
 公主入朝,开府治事。
 ——这是诸侯王们都不曾拥有的待遇。
 皇后娘娘的野心可见一斑。
 夏侯婴抬手拍了拍樊哙肩膀,“咱们为人臣子的,想这么多做什么?”
 “无论是太子登基,还是公主登基,对于你有什么区别吗?”
 “这有啥区别?”
 樊哙松了一口气,“都是娘娘所生,哪个登基都行。”
 ——要是夏侯婴不赞同,那还真不好弄。
 夏侯婴抬头看前方的鲁元公主,“既如此,我们便恭贺公主。”
 ——说句臣子不该说的,他觉得公主比太子强多了。
 当初陛下将公主太子踹下马车时,太子或许是年龄小,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是公主紧紧抱着太子,眼含热泪声音恳切,“我死不足惜,但请腾公一定要救下父亲。”
 他心中一软,再也顾不得陛下的怒骂,跳下马车把公主与太子抱了上来①。
 “放心,有我在,你们谁也死不了。”
 他对那个时候的公主承诺。
 后来他果然做到了,一边驾马,一边冲杀追兵,终于将陛下与公主太子救了下来。
 不尊王命,险些让王丧命。
 陛下又惊又怒,气得要拔剑杀他,太子依旧在哭,是公主与一帮武将死死抱住陛下的胳膊,说他劳苦功高,怎能杀害②。
 于是陛下没有杀他,加官进爵,恩宠有加。
 ——直到现在。
 夏侯婴笑了一下,“神龙现世,是公主的祥瑞,更是陛下的祥瑞。”
 “对!恭贺公主!”
 樊哙再不疑心夏侯婴,快步走向鲁元。
 “神龙盘绕,这是大喜之兆!”
 夏侯婴走上前,拱手向鲁元道,“恭喜公主,贺喜公主!”
 鲁元微颔首,恬淡面上难得浮现一抹激动。
 ——母后果然不会骗她,在她凯旋之际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惊喜。
 “郎中令何在?”
 鲁元缓缓平复心情,尽量以和缓声音开口,“快命人将神龙之事记录下来,飞信传给父皇母后。”
 “此等祥瑞利我大汉江山,一定要报知父皇母后。”
 “殿下放心,他们已经记录在案了。”
 英玉此时也从最前面走了过来,见了鲁元,便笑眯眯见礼,“当年陛下头顶有云气,故四地起义之人皆投陛下,而今殿下有神龙庇佑,可见天命在汉,天命——”
 她声音微微一顿,清脆而坚定,“天命在公主。”
 “天命在公主!”
 被吕雉一早便安排好的亲卫们等的就是这句话,英玉声音刚落,震耳欲聋的声音便跟着响起,“天命在公主!”
 鲁元眼眶微微一热,“天命在汉!”
 “天命在汉!”
 “天命在公主!”
 黔首们远远追着神龙赶过来,只看到旌旗蔽日,卫士们剑气如霜,而在披甲执锐卫士们紧紧戍卫着的马车之上,是神龙在上面盘旋环绕。
 ——神龙停在公主的马车之上。
 天命在公主的声音不断响起。
 穿石裂云,响彻云霄——
 天命在汉!
 天命在公主!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样的声音。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样的天象!
 黔首们倒头便拜——
 天命在汉!
 天命在公主!
 是日,天降祥瑞,传遍九州。
 是日,吕后召见百家,百家争鸣,畅谈国事。
 是日,刘邦出兵匈奴,甲光向日金鳞开③。
 是日,刘盈终于觉察到一丝不对——
 “叶姬,以往母后召见百家总会带上我,今日怎不许我一同参加了?”
 他疑惑问叶姬。
 “……”
 您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晚了?
 但叶姬是一个心地纯善之人,她静静看着刘盈,如同看一个傻子,“殿下,或许是娘娘不想让您这般劳累呢。”
 “您不是常说,百家只有儒家才有治世之才吗?其他家杂乱而无用,皆是欺世盗名之辈。”
 “既是如此,娘娘又怎会叫您一同前去?”
 叶姬十分心平气和,不再对刘盈抱有一丝希望。
 “是这个道理。”
 刘盈想了一会儿,又觉得哪里不对,“可是我是太子,国之储君,母后召百家商讨治国之策,于情于理都该由我出面,而非母后独自主持。”
 叶姬看了一眼刘盈,“那殿下想做什么?”
 “我想去看看。”
 刘盈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母后近日的确对我冷淡很多。”
 “可惜我之前不放在心上,直到今日才发觉母后竟与我生分至此。”
 他的确是不放在心上的。
 在他的印象中,母后极少对他有笑脸,也极少夸赞于他,所以他已经习惯母后对他的冷淡,对他的不满,但再怎么不满,他也知道母后是恨铁不成钢,而非放弃他。
 ——他是母后唯一的儿子,更是母后唯一的指望,母后不可能放弃他。
 可现在阿姐入朝,开府治事,又平定了南越,立下赫赫战功,他不止一次听到小宫人议论纷纷,说母后要废他改立阿姐,母后已颁布女子可为继承人的律令,废一个她瞧不上眼的儿子改立女儿,也正好向功臣列侯乃至天下黔首做一个表率。
 ——女子的的确确可以为继承人。
 风言风语听多了,他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
 再联想如今母后不许他参与朝政,甚至连召见百家都不许他参加,其意思已再明显不过。
 ——母后对他彻底失望。
 母后想要放弃他。
 这个念头一旦发散便一发不可收,让他几乎战栗不止。
 ——凭什么?!
 姐姐难道真的比他有才干?
 不,这一切都是母后在背后操弄。
 他太清楚姐姐的性格,那是一个与他一样懦弱无能的人,根本不可能撑得起大汉王朝。
 是母后对他彻底失望,所以才转头扶持一个更为听话的女儿,而根本不是姐姐的能力让母后一见倾心,铁了心废他立姐姐。
 刘盈皱了皱眉,“咱们去看看。”
 “我是父皇钦定的太子,没有父皇的点头,谁也废不了我。”
 刘盈不死心。
 他与往常一样,整理仪容后,便动身去前殿,像是得知消息太晚导致姗姗来迟一般,直接往殿内走。
 然而他刚踏上最后一块台阶,便被审食其拦下,“殿下,娘娘在殿内议事,非娘娘诏令,谁都不许进出。”
 “大胆!”
 刘盈最讨厌审食其这副眼里只有他母后的模样,“我是大汉的储君,未来的天子,你有什么资格来拦我?”
 “凭娘娘圣谕。”
 审食其不卑不亢,“娘娘曾亲口交代,尤其是您,不许入殿。”
 刘盈微微一惊,“不可能!”
 “母后不可能这么对我!”
 “谁在外面嚷嚷?不知道娘娘在里面议事吗?”
 殿门被打开一条小缝,老黄门尖细着声音问审食其,“辟阳侯,您可真是越发不懂事——哎哟,这不是太子殿下吗?”
 “您怎么过来了?”
 老黄门态度一如既往谄媚,刘盈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母后是疼他的,知道他被审食其这只看门狗拦了下来,所以让老黄门带他进去。
 刘盈笑了一下,态度变得温和,“是我。”
 “劳烦中大人④与母后说一下,我来迟了。”
 “殿下,您这不是来迟了。”
 老黄门从殿里走出来,回头瞧了一眼殿内百家诸子,转过脸对刘盈笑成一朵花,“您这是来错了。”
 “您往日最讨厌百家诸子,说他们夸夸其谈,毫无治国良策,既如此,您还来瞧他们做什么?”
 “这……”
 刘盈被噎了一下。
 老黄门上前挽住刘盈的胳膊,把他往台阶下送,“殿下既然不喜他们,何必跟他们打交道?”
 “没得惹了殿下的不喜,还弄得娘娘一肚子气。”
 老黄门顺着台阶往下走,台阶下站着叶姬,他便对叶姬招招手,语气有些不耐,“还愣着做什么?快把殿下带回去。”
 “当心扰了娘娘的兴致,娘娘揭了你的皮!”
 叶姬连忙上前扶刘盈。
 刘盈尚未反应过来,已从台阶之上走下来,老黄门一甩拂尘,依旧笑眯眯,“殿下,老奴就送您到这儿了。”
 “娘娘还在里面呢,老奴得赶紧回去伺候着,若是耽误了娘娘的事儿,老奴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呢。”
 “你——”
 刘盈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
 ——老黄门与审食其一样,同样不许他进去大殿,不同的是一个态度硬邦邦,另一个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大胆!”
 刘盈有些不悦,“你们竟敢对我不敬?”
 “难道不怕母后治你们的罪吗?”
 “哎哟,殿下,这话可不敢乱说。”
 老黄门躬身做出一副害怕模样,“老奴若是真让您进去了,那才是让娘娘治老奴的罪呢!”
 刘盈挺身便往台阶上走,“我若一定要进呢?”
 老黄门眼皮微抬,叹了口气,“殿下,您何必为难老奴呢?”
 “这是娘娘的旨意,老奴只是遵命行事,娘娘亲口所说,任何人不得进出。”
 “任何人不得进出?”
 刘盈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母后不是针对我?”
 “那当然。”
 老黄门随口应了一声,“娘娘针对您做什么?”
 “老奴听得真真的,任何人不得进出。”
 然而下一个瞬间,斥卫的声音传了过来——
 “天降祥瑞,神龙盘于公主头顶!”
 老黄门眼睛一亮,顷刻间从台阶上小跑下来,扶着一路狂奔过来倒头便拜的斥卫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神龙盘于公主头顶?”
 “这是大大祥瑞!”
 老黄门扶起斥卫,殷勤用拂尘扫去他一路上的风尘仆仆,“快!快随我进去!”
 “好好与娘娘说道说道,到底什么样的神龙盘于公主之上!”
 而立于台阶之上的审食其,此时面上也颇有喜色,不等老黄门开口,便抬手让亲卫打开殿门,殿门缓缓被打开,老黄门牵着斥卫快步上台阶,仿佛殿内的皇后娘娘正翘首以盼等待着这个喜讯,而他不敢有丝毫耽误似的。
 “???”
 刘盈愣在原地。
 片刻后,他终于反应过来,往日的好脾气彻底被激怒,“你们还说不是针对我?”
 “凭什么斥卫能进殿,而我不能进殿?!”
 ——小小家奴,竟敢欺他一朝储君!
 刘盈抬脚便往上面走,然而靴子刚落在台阶上,守在门口的审食其手中佩剑一送,剑身横在他胸前。
 “因为娘娘不想见殿下。”
 审食其声音凛凛,没有任何起伏。
 作者有话说:
 刘盈:你们还说不是针对我!!!
 审食其:对啊,就是针对你
 刘盈:???
 终于写到这一章!!!
 我能说我文如泉涌灵感不断吗!!!
 ①:《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
 ②:《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