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宫斗剧里当皇子by请吃一碗草莓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8-20
 “父皇……”
 还没等赵远把话说出来,就听得皇帝继续说道:“父皇这把年纪,再不去战场上拼杀,可就老了杀不动了。”
 赵远一怔。
 皇帝满是感慨。
 他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当年在战场上肆无忌惮的那段时光,他总觉得,自己就算是要死,也该是死在战场上。
 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想重新回去,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一时冲动就这么做了。
 但有了小九之后,皇帝却觉得,这样的想法也未尝不可,小九聪明无比,在处理奏折上,也算是得心应手,再稍加教导,也能应付得过来。
 等把小九教好了,他就重新回到战场上去。
 “父皇,你想要去上阵杀敌?”赵远问着。
 “怎么,不行?”皇帝一挑眉,“你可不要看不起你父皇,父皇虽然年纪大了,但功力可没有下降,现在正是咱们天启和西越对战的时候,父皇哪能不去让西越见识见识父皇的厉害。”
 “虽然现在人们都说平安是咱们天启的战神,但你父皇年轻的时候,可丝毫不逊色于他,你舅公都是父皇亲手教出来的呢,当年我才十几岁……”
 一谈起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事情,皇帝就有说不完的话。
 实际上,赵远小的时候,也听皇帝说起过他的光辉岁月,他同样也清楚,皇帝绝对是一位不亚于冯骥的猛将。
 只是当上了皇帝之后,他就没有多少机会再去打仗了。
 就算是皇帝自己想,臣子还有诸多事情,都会拖拽着他。
 以前皇帝也不是没跟他说过想要再上战场的事,只是皇帝都差不多要年过半百了,他没想到皇帝竟然是准备尽快付出行动。
 但看着皇帝的双眸,赵远知道父皇说的是真的。
 他重重的点点头,认真承诺道:“父皇,我会认真学的,争取早日能让父皇达成所愿。”
 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小脸,皇帝笑得更欢乐了,他揉乱儿子的头发,“好,你可不要让父皇等久了。”
 自那之后,赵远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更满了。
 除了处理事务之外,他会跟着皇帝,以及一些诸如户部尚书等人学习,多方面了解。
 同时,皇帝将锦衣卫也交给赵远看管,当然,锦衣卫不止赵远一个头领,或者说,明面上他是首领,但实际上,锦衣卫也有人可以直接面圣,赵远的一些事情,对方也可以直接禀报给皇帝。
 但总得来说,这对于赵远绝对是一件好事。
 毕竟,锦衣卫监管百官,文武百官们都担心自己有什么把柄落在了太子殿下的手中,对赵远自然更加恭敬敬畏。
 除此之外,京郊大营,赵远也掌握了一部分人手,这不单单是皇帝对儿子的信任,而是皇帝知道小九的势力单薄,等他日后离开京城去打仗,单是小九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势力,不一定能掌控得住朝堂。
 皇帝是不愿儿子被臣子给裹挟住,哪怕他知道小九肯定会有能力挣扎出来,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去吃那个苦呢?
 他要看着儿子成长起来。
 等到第三年,皇帝在朝堂上宣布,“朕决定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
 “皇上,不可啊。”群臣震惊。
 大家万万没想到皇帝都五十了,还能有这个想法,一时之间,完全接受不了。
 这年纪,稍有不注意,就会死在战场上。
 保皇党的人接受不了,还有一部分臣子也同样接受不了,但他们倒不全是担心皇帝的安危,而是皇帝给了太子足够的人手,若皇帝真的死在了战场上,那太子登基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可他们这些剩下的,刚成长起来,正虎视眈眈准备夺嫡的皇子又该怎么办啊?
 这件事,很快就已经定下来了。
 “小九,这朝堂,父皇就暂时交给你了。”临行前,皇帝对儿子叮嘱着。
 两年过去,已经成年的赵远身形高大了许多,侧脸轮廓分明,眼神淡淡的,却带着一种逼人的压迫感。
 皇帝看着面前优秀的儿子,心中的自豪无与伦比,这是他的儿子啊!还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孩子。
 赵远目光中还是藏着一丝对皇帝去战场的担忧,“父皇放心,小九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皇帝当然放心了,这两年来他是看着小九成长起来的,此刻他看着儿子的眼神里全是满意。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行了,你也别操心父皇,父皇的武力你又不是不知道,还是说你觉得父皇真的老了?”
 说着他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赵远当然不怕皇帝这样,他知道皇帝不过是假装的,但他也不是扫兴的人,事情都已经成定局了,他说得再多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他嘴角勾起笑容,“父皇说得哪里话,你都要出远门了,还不允许当儿子的担心一下啊。”
 这般有些不满的话,听到皇帝耳中,顿时就乐得大笑起来,心情更加好了。
 看着他们父子俩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一旁站着的其他皇子心思不一,七皇子上前一步开口恭维道:“父皇神勇,当年带兵打仗就厉害,如今出马定是能将那西越打得落花流水,九弟这般担心未免有些太小瞧父皇了。”
 现场寂静了一瞬,皇帝停止了笑容,赵远也看向了说话的七皇子。
 在开口之前,七皇子想的是要在父皇面前表现表现,但在两人目光纷纷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忍不住就想后退,心里害怕,想要哆嗦。
 十四皇子在后面忍不住低声感叹道:“七哥可真勇啊。”这种茶九哥的话都敢说出来。
 好几个皇子都深有同感的点头。
 七皇子确实是好勇,这么久以来,还一直为自己成了长子而端着架子,也不想想看,从一开始,这宫中受宠的皇子难不成是看年纪来排的。
 皇帝看着七皇子畏畏缩缩的样子,很是看不上眼,但七皇子从来也不是他考虑的对象,所以他只扫过一眼,视线就顺着往后面一排看过去,“朕走了之后,你们在京城安分守己,听你们九哥的话,若是让朕知道你们胡闹的话,回来饶不了你们。”
 十几个皇子顿时应声,“是,父皇。”
 对于这样的待遇,也是习惯了,这两年来,大家都清楚的认识到了,太子的位置到底坐得有多稳。
 但是没关系,从皇帝宣布要去战场上开始,大家就反应过来了,父皇对于太子的那些信任,给予太子那么多力量,不过是想让太子快速掌控朝堂,然后才能让父皇腾出时间去打仗。
 可是,父皇已经老了,他还能在战场上待几年呢?
 等到父皇重新回来,已经年老的他,看着满朝堂太子的势力真的能接受得了吗?
 现在的太子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他大多东西都是父皇给予的,当有一天,父皇想要收回来,他还能保得住吗?
 一众皇子这样的想法,赵远并不清楚,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这么久了,在父皇的默许甚至明示下,他手中的力量自然壮大不少,只是若真有那一天,他并不会和父皇在权力上面争论罢了。
 目送着皇帝带着队伍离去,官员们跟赵远打个招呼,也各自散了。
 赵远也准备回宫了。
 他现在的年龄,本来可以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了,只不过他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封为太子了,自然还是要住在宫中。
 而他死去的太子哥哥,则是被册封为瑞亲王,在宫外修建了亲王府,前段时间太子妃刚带着小虎搬出来。
 太子妃是什么感受不知道,但小虎对于能搬出去相当兴奋,他出生以来,只有偶尔九叔有空的时候才能带他出宫几次,现在就住在宫外,每天想到处乱逛都可以,能接触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不就是最大的诱惑。
 赵远没走之前,一众皇子自然没有先走,许是见皇帝走了,赵远没有给他撑腰的人在了,七皇子的胆子倒是大了起来,阴阳怪气的说道:“哟,九弟现在倒是威风啊。”
 赵远脚步停了下来,看向了七皇子。
 七皇子下意识一惧,但反应过来,又连忙把下巴抬起。
 心里也有些恼羞成怒,方才是因为有父皇在,他才会有些害怕,现在父皇都走了,他有什么好怕的,他可是仪妃的养子!
 冯骥是他的舅公!
 赵远不过是早就离开了宜寿宫的人,结果却还是舍不得冯将军的势力,巴巴的缠着人不放。
 看得出七皇子的色厉内荏,赵远并不打算和他计较,七皇子的心思这两年都很明显,只可惜他文不成武不就,实在构不成什么威胁,看了两眼后,赵远便直接继续离开了,父皇刚走,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没时间在这陪着七皇子玩过家家的游戏。
 七皇子见赵远不把他当回事,当即气得跳脚,“站住!”
 赵远内心叹气,转过头来,“七哥还有什么事情吗?”
 七皇子耻笑了一声,大步走到赵远的跟前,“就算你是太子,兄友弟恭的道理还是应该要懂得吧?你刚才是什么态度?父皇刚走,你就不装了,不把我们这些兄弟当回事了?”
 赵远有些诧异,父皇在的时候他有把七皇子当回事过吗?
 他难道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态度?
 七皇子继续道:“你能当上太子,还不是仗着冯将军的势,你搞清楚,我才是仪妃的儿子!”
 这番话说出来,其余皇子全都看向这边。
 七哥,真的神勇。
 大家偷偷的看向赵远的神情,赵远却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大怒,他脸上浮出一抹轻笑绕有兴趣的看着七皇子,“这话,七哥怎么不当着父皇的面说?”
 七皇子语塞,那当然是他不敢啊,“总之,你敢说你当上太子没有冯将军的原因?”
 这个还真没有。
 赵远对皇帝是绝对的了解,在这上面,他远比任何人都要敏锐,这也是他有时候做事太过冒险的原因之一,无非是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见他一时没说话,七皇子得意起来,“所以,你最好对我放尊重点,按理来说,我应该是你大哥才对,长兄如父,父皇不在,有些时候,兄长的教诲你也该听一些。”
 “大哥?”赵远喃喃的念着这个词。
 “是啊。”七皇子说道:“一般来说,咱们这个排行应该重新排序,算下来,我才是长子,是你们的大哥。”
 立嫡立长,身为长子,又有仪妃这个强劲的母家在,七皇子觉得自己可以嚣张一些。
 在他看来,小九不过就是仗着父皇的宠爱,以及冯家的影响,但帝王宠爱这种事情,谁知道能持续多久,不过是空中楼阁,若是九皇子有脑子的话,就该对他多讨好一些,等到有朝一日,他也能对九弟多一些怜悯。
 他得意洋洋的说道:“要我说,咱们早就该重新排序一下了,否则让不知道的人听见了,还以为咱们前面还有很多……”
 后面七皇子说的什么,赵远就没有再听了,他只是一直盯着七皇子,觉得对方面目可憎极了。
 大哥,他的大哥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太子哥哥,谁都不能占据太子哥哥的位置。
 人死了,就连他的存在都要被抹去吗?
 他嗤笑一声,转身离开,“七皇子在离了父皇之后倒是意外的活跃,至于是不是长子这一点,前面都已经没了六个了,不如大家还是再等等的好?”
 七皇子愣住了,看着赵远的身影走远,他才跳脚不已,“他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在看不起我,咒我死?父皇让他看顾好朝堂,他就是这么做的?他难道还想杀了我不成?”嚷归嚷,七皇子倒没真觉得赵远敢杀他。
 “我难道不是长子?我说的有什么问题?这太子之位,若是我想争,还不一定能轮得到谁呢。”
 他选择性的忽视了仪妃都不愿意在这上面搭理他。
 早在两年前,仪妃跟他摊牌了之后,七皇子就一直活在小心当中,他早把仪妃的势力视作自己的东西,猛然间发现仪妃知道他和他亲娘的那点子算计,瞬间就绷不住了。
 越是如此,他在外就表现的越跳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多一些安全感。
 仪妃的儿子,跟吴贵人的儿子,两个身份到底差别有多大,他心里有数。
 七皇子的这些话,没人去接,但也没人当真给他摆脸色,蠢不蠢是一回事,大家都不想得罪了仪妃和冯骥,反正七皇子看着就是个蠢货,这样的人在夺嫡上完全没有竞争力,平时就稍微让让也没什么。
 还正好可以看看热闹呢。
 几日后,七皇子半夜掉进粪坑,险些没了半条命。
 高烧了两日,等身体好些了之后,七皇子立刻冲进了皇宫,他年龄比赵远大几个月,前段时间刚搬到了皇宫外的府邸。
 “九弟,是不是你做的!”此时正值早朝散去,赵远在御书房处理奏折,户部尚书陈平也在跟前汇报事情。
 皇帝走了,太子监国,绕是皇帝比较相信儿子的能力,但赵远终归太年轻,皇帝让他有什么事可以多找朝中几个重臣商议。
 陈平就是其中之一。
 赵远抬眼看过去,奇怪的问道,“七哥在说什么?”
 七皇子怒发冲冠,“我掉进茅房一事,是不是你让人做的?我当时都感受到了,是有人在背后推了我,你之前才说了前面死了那么多皇子,大皇子还不一定是谁,然后我就被推进了粪坑里,你还说不是你干的?!”
 赵远满脸无辜,“弟弟那话也只是随口一说,毕竟咱们这些皇子确实是……而且我既然都说了那话,就更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了,这不是给自己惹麻烦。”
 “再说了,当时听到那话的人可不少,会不会有人……”
 赵远欲言又止,七皇子虽然脑子一贯不好使,但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小九是太子,现在太子监国,出现这种事情,可是对太子能力的一种否定,说不定父皇听说之后,就后悔把朝堂交给太子了呢。
 小九确实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情。
 相反,他其他的那些弟弟们,他可是知道,一个个野心可都大着呢。
第196章 
 把七皇子忽悠走了,赵远目光才收了回来,只是看七皇子临走前的那个表情,估计回去脑子都要烧起来了。
 之前之事确实是赵远做的,不过他没想要七皇子的命,只是给对方一个教训。
 毕竟,七皇子嘴上嚷得再大声,也改变不了他是七皇子的事实,皇帝绝对不会允许重新排序的事情出现。
 毕竟赵远在皇帝心里的位置,可不是区区一个七皇子能够比的。
 蝼蚁说再大的话,也不过只是一个笑话。
 倒是不至于闹到玩命的程度。
 至于太子监国,不好闹出太大的事情,以免让皇帝误以为太子能力不足这一点,赵远从不在意。
 他和父皇都不是在意这些事的人。
 一旁的陈平默默低下头,对七皇子被人推进粪坑这件事充耳不闻,这些皇室斗争,他不想知道,也不想参与。
 后宫中对于这件事情同样有不少猜疑,但最终也没什么结果,也没人一定要怀疑到赵远的头上,毕竟正常人都知道两位皇子的差距,不觉得九皇子有什么好针对七皇子的,反倒是其他人在其中浑水摸鱼,想给九皇子泼脏水的可能性非常强。
 事情过去。
 皇帝抵达边关,战争打响,西越那边知道来跟他们打的人就是敌国的皇帝,一时间也是群情激昂。
 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并不是问题,他在打仗上的天分并不是虚的,更何况皇帝御驾亲征,天启这边的士兵同样也士气高昂,这样的场面,让皇帝心中的战意更甚。
 陆陆续续的,不断有好消息传到京城。
 赵远每每看到这些战报,脸上都会不自觉的笑出来,他坐在桌案后,提笔给远在边关的皇帝写下一封封的书信:父皇,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别经数月,倍感思念,听闻父皇在边关……
 好一会儿之后,赵远才意犹未尽的写好信,提笔落款。
 这种事情,他在皇帝离开半个月之后,就已经忍不住开始写信过去了,后来皇帝到了边关,他更是几天一封几天一封,每一封都能写满厚厚的一大叠,写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他对谁谁的一些吐槽,哪怕是吃饭吃了什么感觉味道不错,他都要给皇帝写上去,然后让人给皇帝送过去。
 当然,还有他对皇帝的想念,也都字字句句的写上。
 可以说是腻歪至极。
 而皇帝那边,端看他嘴上嫌弃,实际上没两天都要问问小九有没有来信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了。
 皇帝那边每天打完仗,还得回帐篷里给儿子回信,将自己在这边的情况也都一一写回去,父子俩回回送信都是一大叠纸。
 时间就这么悄然离去。
 转眼间,就是五年时间过去了,皇帝也终于要从边关班师回朝了。
 赵远心中也满是期待,等接到队伍抵达的时间,他更是率领朝臣以及一众皇子到了城外去迎接。
 远远的看着队伍靠近,等见到那个熟悉的人影之后,赵远的眼神要更加明亮几分,他脚步往前动了两步,却是知道在这种时候,不比平时,不好太由着自己的性子。
 “小九。”那厢,皇帝看着立于人群之前,身姿挺拔,宛如鹤立鸡群的身影,也很是激动,大步上前。
 “父皇。”一看到皇帝过来,赵远也终于是忍不住了,再次上前几步,扶住了皇帝伸过来的手臂,同时眼睛也迫不及待的打量着皇帝的周身,“途中劳累,父皇一切可还安好。”
 “好,好,父皇一切都好。”
 站在赵远身旁不远的陈平咳了一声,赵远立时从激动中回过神来,冲着皇帝恭敬又满是敬仰的行礼,朗声道:“儿臣率诸位大臣及皇子,恭迎圣上得胜而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臣子也都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官方的时候,自然得说一些大场面该有的话。
 皇帝对这些早就得心应手了,和大臣们简单的说过几句,之后就是回城事宜了。
 今日城中百姓也早就知晓皇帝带着大军归来,街道以及两边的阁楼上,早就挤挤挨挨的堆满了人,等到大军进入,大家纷纷欢呼着。
 皇帝骑着高头大马,心中很是欢欣,这样被百姓簇拥迎接的场面,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再次重逢,恍如昨日。
 赵远隔了一段距离跟在后面,看似不经意,实则目光警惕的观察着两边,为了皇帝回京之事,他早早就让人彻查了京城的人员,如今道路两边除了维持秩序的官兵,暗中还安排了不少人手。
 父皇这样高兴的场面,他绝不允许被一些前朝余孽给破坏了。
 很明显,赵远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多此一举,在欢呼激动的人群里,就有人看着中间的皇帝,目光中满是愤恨,在他实在忍不住想高喊着狗皇帝受死,然后冲出去的时候,有人拽住了他的胳膊。
 “冷静。”他的同伴示意他看向不远处看着不起眼,实则眼神锐利的人。
 “人太多了,怕是还不等你冲过去,就已经被人给按住了。”
 那人只好按耐住情绪。
 几个人相互示意,满心挫败的决定这次只能算了。
 他们能从先前锦衣卫的搜查中还待在京城,已经是费了很大的力气了。
 等到皇帝进入皇城,人群也渐渐散开的时候,几个人这才各自打算离去,但却不知何时,已经有一双手悄无声息的到了他们的身边,将他们给钳制住。
 这些人被带回锦衣卫大牢且先不提。
 皇宫中,赵远这才发现了皇帝身上竟然是带的伤的,且伤口还极为危险,差一点,就伤及了心肺,他顿时生气不已,“父皇受伤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他好歹学了这么多年的医,比起绝大多数的大夫,他对自己的医术更有信心一些,父皇伤得这样重,要是能告诉他,他定是会早早的赶过去。
 若是有个万一,有他在,好歹能救活的可能性会更高。
 但没想到,皇帝竟然报喜不报忧,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跟他说。
 皇帝看着儿子生气、难过的样子,也是有些心虚,“父皇就是怕你担心,这才想着暂时不要告诉你,你看,父皇这不是还好好的嘛。”
 赵远憋住嘴,眼睛里有一丝泪意。
 皇帝心中一暖,又打趣着,“都多大的人了,小九还想哭鼻子啊。”
 转而又道:“父皇知道你担心,但那么远,就算是跟你说了也太远了,不过你送来的那些药倒是好的,这次也幸亏有你的药,父皇才能好得这么快。”
 皇帝走的时候,赵远就给带了不少好用的药,等皇帝到了边关,赵远在忙碌朝政之余,还在想尽办法的给皇帝研究一些补身体的、战场上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救命丸子。
 做好了就给皇帝送过去。
 皇帝也带了一些太医,有那些人的判断,自然能看出他所弄出来的药的厉害。
 皇帝对这些药,主要是觉得儿子贴心,但更让他自豪的是,他从前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现在有儿子在身后,军需等物资,都只有儿子怕他不够用的,每次都能送来不少。
 这让皇帝打仗打得满足极了。
 要不是离开京城实在太久,也该回来了,皇帝还想继续在战场上待着,一直把西越给全部收服了才回来更好。
 “你想都别想。”对于皇帝的这个想法,赵远直接一口就拒绝了,“好不容易回来,还带了这么重的伤,刚才把脉,父皇你的身体也亏空了不少,你不能再上战场了,得好生在京城调养调养才行。”
 看着皇帝胸口上的伤疤,赵远是有些惊弓之鸟了,总觉得父皇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很可能会出事。
 他无法想象父皇若是死在战场上,他该怎么办。
 他想起当年自己暗中决定的,以后上战场,他和他父皇一起去,有他在身边,随时都可以保护父皇。
 只可惜,那个时候他有太子哥哥顶在前头,太子哥哥处理朝政非常顺手。
 而现在,想想自己那个蠢笨的侄子,赵远就一口气堵在心头,上不去下不来。
 小虎这名字还真是取错了,孩子真就从小就虎头虎脑的,大了也还是个笨蛋,实在是一点太子哥哥的天资聪颖都没有继承到。
 他皱着眉头想着,不知道小虎现在改名叫大聪明还来不来得及。
 下午,莫名其妙被自家九叔在训练场给揍得鬼哭狼嚎的小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回到亲王府的时候,小虎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他冲着娘亲哭诉着,“皇爷爷回来,九叔难道不该高兴吗?为什么还把我揍得这么惨。”
 杜月灵手上熟练的给儿子摸着药,一边敷衍着点头,“是啊是啊。”
 实际上,她大概能猜到小九的心思,毕竟这么多年多,小九似乎一直没曾放弃过让小虎上位的念头,但小虎就是怎么学都不开窍,也怪不得九皇子有时候忍不住会揍人了。
 小的时候九皇子照顾幼小,不好打小孩,长大之后,对小虎在这方面的容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这也正常,毕竟杜月灵自己都这样,小时候小虎练武太累她还会心疼,等儿子长大了,她只会觉得对方皮糙肉厚,就该多练。
 皇帝的回归,也就宣布着太子监国的局面结束了。
 皇帝在休息了一晚之后,就开始接见大臣,看各种奏折,了解这几年的情况,当然,赵远每隔几天就是一封信,皇帝虽然这五年远在边关,其实对于朝政也相当清楚。
 就算没有赵远给他写信,他自己在京城也有人手,肯定会将一些事情都汇报给他。
 只是,到底也得再看看细节。
 而皇帝的这些举动,也深深的牵引了前朝后宫的心。
 皇上刚回来就迫不及待的关心朝政,是不是对太子有了忌惮了呢?!
第197章 
 皇帝其实纯粹是闲的,他本身就是一个精力旺盛,喜欢搞事业的人,之前在战场上就关注战事,回来之后自然就是处理政事了。
 真要让他安安心心每天游乐似的待着,皇帝也待不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赵远就空下来了,当初皇帝还没走的时候,他都得帮着皇帝干活呢,如今只是比之前这两年要相对轻松一些。
 而后的时间里,大家并没有看出皇帝对九皇子到底有没有忌惮,反正看起来好像并没有收回权力的意思。
 像是锦衣卫等等,依旧在九皇子的管辖之中。
 很快,另一件和不少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皇子们的年龄到了,也可以进入朝堂历练了。
 五年前,赵远十八岁,年龄比他大一点的也就七、八皇子,这两个当时在皇帝的安排下,也进入了朝堂,只不过领得差事并不大而已,这么几年,也没什么动静。而那会儿,在赵远其后的那些皇子,皇帝都没有安排。
 一直到了现在,皇帝回来,这件事才提上了议程。
 从十一皇子到十七皇子,全都到了可以出宫开府,进入朝堂的年龄了。
 其中,最大的十一皇子二十二岁,最小的十七皇子十九岁。
 事实上,像是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皇子,他们四个的年龄都差不多,早早就该到出宫开府,进入朝堂的时候了,他们几个皇子,十一皇子是玉嫔的庶妹所生,十二皇子是舒妃宋舒晴的孩子,十三皇子是宁嫔所生,十四皇子是顺嫔所生,都是家世不错的人。
 每个心中都藏着对那个位置的野心,不管是皇子本人,还是他们的母妃、家族,当然都想他们尽快参与到朝堂上,这样才好结交大臣,获得更多的支持。
 赵远无意在这上面阻拦这些人,他有把这事写信告诉皇帝,但远在边关的皇帝把这事给压了下来。
 他当然知道哪怕小九已经成了太子,但夺嫡之争这才刚刚开始呢,现在他不在京城,真要让这些人一窝蜂的全到朝堂上去,怕是免不了会搞些事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