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by二月三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9
 几个孩子换了衣服,又洗了洗手脚。
 经过几个月的下地,老大明月,老二春晴,那脸都晒黑了。
 “舅妈,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明月过来问。
 她真的不想再下地了,下地好辛苦。
 苏荷,“快了,有消息说下半年有可能复课。”
 明月,“真的,快点复课吧。”
 去年她下地扒苞米,今年她下地刨根,除草,摘苗,就没闲过。
 老二是愿意下地,但是她干活慢,家里又需要有人做饭,就只能她下地。
 顾二姐在处理她们带回来的鱼,大的小的都有,她挑了两个大点的,“弟妹,你把这两条带回去。”
 苏荷过去一看,就夸几个孩子“你们厉害啊,抓到了这么大的。”
 “是石头哥帮忙捉的。”老三晓梅道。
 石头? 哦顾二姐家后面邻居的儿子。
 叫白石头,挺大一个小伙子了,估摸有十六七了。
 苏荷看向顾二姐,顾二姐明白弟媳的眼神,她问几个孩子,“大鱼都是石头帮你们捉的?”
 红军说,“对,都是石头哥帮忙捉的,他可厉害了。”
 石头哥一抓一个准,而他连小鱼都抓不住,小红军有点气馁。
 姑娘大了,有隐私,苏荷这个当舅妈的不好直接问,跟顾二姐说了一下,拎着顾二姐给的两条鱼回家了。
 顾二姐作为亲妈,这个事必须要问一下,河里的鱼还行,要是她家姑娘收了人家别的什么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明月,“娘,就是帮我们抓了一下鱼,还是红军喊过来的,跟我没关系。”
 她冤枉,是她弟喊人家过来的。
 顾二姐,“反正你注意着点,大姑娘了。”
 明月点头,她一心只有学习好嘛。 。
第127章 复课
 六月末,苏母请了两个月的假,三儿媳怀孕了,父母也不在身边,儿子又上班,月子没人伺候怎么行。
 算算时间快生了,就这几天了。
 于是苏母带着一堆东西踏上了去首都的火车,要是冬天她还能带点肉,可现在是夏天,带不了肉,只能带其他营养品,像奶粉麦乳精黄油啥的。
 兄弟姐妹多确实有好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知道老三媳妇要生了,大哥大嫂那边给邮了很多票,粮票肉票奶粉票等各种票。
 二哥二嫂也是,也拿了票和钱。
 苏荷顾建华俩人想给邮点肉,但因为是夏天,没法邮,就邮了粮食五十斤细粮,钱也寄了一百块钱过去。
 她三嫂应该能过一个好月子了。
 七月末,她三哥来信了,三嫂生了,男孩,叫苏成耀。
 苏荷把信给冯父冯母过去看,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苏荷道,“伯父伯母,孩子大了,我三哥三嫂肯定会回来看看,到时候你们就能见着宝贝孙儿了。”
 冯父拍拍冯母的肩,“小荷说的对,孩子大了我们就能见着了。”
 “跟别人比我们还是幸运的,咱们往好的想。”
 冯母擦了眼泪应声。
 八月末苏母回来了,就请了两个月的假,时间到了。
 “你三嫂把工作辞了,在家带孩子,不然也没办法。”
 “他们两口子要是在县里,我跟你爹还能帮忙带孩子,她俩在首都,我们咋给带。”
 苏母,“到时候多给他们邮点钱票。”
 除了邮钱邮物资,没别的办法。
 苏荷觉得,四个孩子中,就她和三哥比较苦,书里她和顾建华死了,留俩孩子,这一辈子改变了。
 而她三哥三嫂,因为岳父岳母的原因,啥事只能他们两口来。
 而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都父母帮忙带娃,他们安心工作。
 不过总得来说,现实发展的与书里的不一样,她二哥没被徐红莲算计,现在跟她二嫂恩爱不疑,还有个可爱的女儿。
 她大哥大嫂,没有她闺女那一出,以后也会好好的。
 她三哥三嫂,现在有点难过,不过有兄弟姊妹帮忙,肯定会比书里过得好。
 她和顾建华,没死,好好活着了,以后也会好好活着。
 做他们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这就行了。
 苏荷跟苏母道,“等冬天,我们给邮点肉过去。”
 顾母还说,夏天不好邮,要是冬天她杀几只老母鸡给邮过去。
 “学校有啥通知没?”苏母问。
 苏荷摇头,“没说。”
 苏母,“也不知道搞得什么,把学校给停课了,又不是战争时期。”
 苏荷,“因为很多老师都受牵连了啊,老师没了,就没有人教课。”
 “那是大城市,我们这县城受什么牵连。”
 苏荷想也是,他们学校校长老师都好好的,前天她还在街上见到了他们学校校长。
 她感觉他们学校快复课了。
 希望如她所愿,他们学校能在十月份复课。
 时间就这么过着,很快来到了十月份,苏荷如愿等到了复课。
 “苏老师,你不知道我们这一年有多难过,真是勒紧裤腰带过啊!”林老师诉苦道。
 苏荷,“这上课就好了,有工资了。”
 林老师,“希望别再停了。”
 得亏他们两口子有点存款,不然这一年都快吃不起饭了。
 别地不知道,反正他们学校是复课了。
 不过苏荷上课时候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来,将近一半学生没来。
 估计家长不给读了.....
 苏荷去上班顾母就不用下地了,在家带孩子做饭。
 咋说呢,跟下地比起来还是带孩子容易,经过前几年休养,顾母都不想下地了。
 下地干活太累了,大太阳晒着,在家带孩子至少不用晒太阳。
 上班的时间过的愉快,又快,一转眼到了十二月,入冬了。
 冯父冯母杀了五只鸡,又准备了夏天晒干的豆角黄瓜茄子,蘑菇干,晒干的小鱼,拜托苏荷给邮过去。
 闺女怀孕生子坐月子他们都不在身边,照顾不到,这到了冬天终于能邮点东西过去了。
 他们现在兴致很高,女儿外孙见不到,没关系,他们在这多养养鸡,然后等冬天到来,他们就把鸡宰了邮过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
 苏荷跟冯父冯母道,“我婆婆那边也准备了几只老母鸡,我爸妈前几天还邮了半只羊过去 。”
 “三哥三嫂这冬天是不缺肉吃了。”
 苏澈冯书凝两口子这冬天确实不缺肉吃了,苏父苏母邮了半只羊,顾母这边是三只老母鸡,冯父冯母五只鸡。
 苏荷则是偷摸邮了二十斤牛肉牛排骨。
 还有粮食和奶制品。
 苏澈冯书凝两口子收到货时都惊呆了,这也太多了。
 “咱们家人都好好。”冯书凝抱着娃感慨。
 苏澈在看信,他看完给冯书凝,“媳妇儿,这几只鸡中有爸妈养的。”
 “是吗?我看看。”冯书凝接过信。
 苏澈把鸡分拣出来了,“这五只,爸妈养的,还有这些菜干鱼干也是爸妈弄的。”
 “他们都养鸡种菜了。 ”冯书凝擦了一下眼泪继续看信。
 “他们说明年多养点,然后入冬了杀了给我们邮过来。”
 苏澈,“明年过年,可以的话,咱们回家过年,那会儿咱们儿子也大了。”
 “好。”
 冯书凝擦了眼泪,“你把羊肉切出点,给你领导送过去,还有老母鸡也带上一只。”
 她父母能顺利下放到蒙省向阳村,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苏澈领导。
 帮了他们这么大一个忙,他们得谢谢人家。
 “奶豆腐奶皮子也带过去一个吧。”
 苏澈点头,又问,“送羊腿吧媳妇儿,拿着好看。”
 “行,你看着办。”
 于是苏澈拿了一只羊腿,一只老母鸡,还有点干货干豆角蘑菇啥的,以及一块奶豆腐一张奶皮子去了他领导家。
 他领导,“拿这么多,家里留了吗?”
 苏澈,“留了,我家那边邮了挺多。”
 “许叔,我们那边羊肉吃着不膻,我给您割了一点,炖的时候就放盐,其他什么也不放,一点膻味都没有,吃着可鲜了。”
 “是吗,我还没尝过蒙省的羊肉。”领导笑道。
 苏澈,“晚上的时候让我婶炖了,您吃吃,保证喜欢。”
 “好好好。”
 领导很喜欢苏澈这个后辈,他是没女儿,要是有女儿肯定找他当女婿。 。
 时间过很快,来到了1968年。
 学校有了新教材,学习的制度也缩短了,小学从六年制变成了五年制,初高中,从三年缩短到了两年。
 这个事,属谁最高兴,莫过于顾二姐二闺女春晴小姑娘了。
 非常好,她只要上两年初中就可以了。
 缩短了学制,红星就从高中毕业了,明月则是直接上高一。
 高中毕业的红星很迷茫,他们县里各厂都不缺人,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成年了,他今年都19了。
 难不成待在家靠父母养吗?
 “爹娘,姥姥姥爷,舅舅舅妈,我要不下乡去吧。”
 吃晚饭的时候,红星在饭桌上说道。
 听的众人一愣,王组长,“下乡?你下乡到哪儿?”
 王红星咧嘴一笑,“就咱们向阳村啊。”
 他现在虽然住在他姥姥姥爷家,在农村,但他是城里户口,就算下地干活也没有工分。
 王组长没说话,在考虑,他们各行各业确实都饱和了,他们厂里也不缺人。
 “我觉得可行,工农兵大学不是有个要求嘛,上大学前学生必须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
 “红星在乡下干个两年活,到时候争取一下咱们公社推荐名额。”
 听闻,苏荷道。
 红星,“对对对,舅妈,我也是想到了那个。”
 王组长,“行吧,反正你自己看着办。”
 儿子老大不小了,成年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于是在第二天红星去街道办报名了,下乡。
 跟着顾父下地干农活。
 红星虽然是城里的娃,但是前年去年下地干活过,很勤快一小伙。
 扒苞米不输村里人。
 除了红星这个知青,村里还来了其他几位知青。
 一共七人,三位男同志,四位女同志。
 村里没有知青点,知青们只能现住村民家。
 等知青点建好,再住进去,好在现在是夏天,房子建好,晒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住进去了。
 十一,地里开始扒苞米,知青们有些跟不上速度。
 村里有的人就嘀咕,“同样是知青,红星就比他们干的好。”
 这话知青们能愿意听吗?
 再者红星是谁呀?也是知青?他们怎么不知道?
 于是过去问。
 “就那小伙子呀。”村民给指。
 休息的时候,大伙就过去找红星问了。
 “你也是下乡来的知青,以前咋没见过你呢?”
 “你没住在知青点啊?”
 一连三问。
 红星点头,“对,我住在我姥姥家。”
 众知青疑问,“你姥姥家?不是你哪儿的人?”
 红星,“我就县里的。”
 众知青,“你县里的,你报名下乡?”
 红星,“不可以吗?我不想待在家里吃白饭。”
 众知青,“.......可以。”
 “那你住你姥姥家,是不是挺好的。”知青们很羡慕。
 住在姥姥家吃饭各种啥的肯定很方便。
 红星,“那肯定的,我都住了好几年了。”
 众知青: 散了散了,他跟我们不一样。
 人家外皮是知青,但内里是本村人。
 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红星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特别满意。
 他是知青,下地干活有工分挣,吃住在他姥姥家,吃的好喝的好睡得好,哪哪都舒服。
 爸妈妹妹们还能天天见。
 确实他跟村里人没啥区别,但他是知青,嘻嘻。
 十二月份,顾大姐家来了消息。
 大儿子赵青木要结婚了。
 苏荷问顾母,“妈,青木对象哪个村的?”
 顾母,“不是哪个村的,是下乡的知青。”
 “知青?”
 “对,是知青....”
 原来是夏天那会儿,知青下乡,有个女知青住到顾大姐家,然后跟顾大姐大儿子赵青木看对眼了。
 这忙完秋收就准备结婚了。
 真是改变了,书里顾大姐大儿媳不是知青啊,就是村里姑娘。
 结婚定在一个星期后,选了好日子十二月九号,阴历十月二十。
 苏荷顾建华俩人随了一对枕巾。
 顾父顾母这个当姥姥姥爷的买了一对暖壶,顾二姐一对茶缸子,顾三姐王组长俩人则是随了一对毛巾。
 他们这年代结婚亲戚随礼实用为主,大多数都是枕巾毛巾茶杯肥皂盒等物品。
 新娘子长得挺秀气,南方姑娘川省来的,叫张宁,说话温温柔柔,跟他们北方姑娘大不一样。
 苏荷感觉他们北方人说话就温柔不了,即使放低了声音,平缓了语调,但说出来的口音跟人家那个不一样。
 还是人家那个听着温柔,娇。
 吃完酒席大伙就回去了,空间留给新人。
 不过要盘点一下亲戚们送的礼。
 “舅舅舅妈他们真抠,那么有钱,就送了一对枕巾。”赵青玉嘀咕。
 下一秒啪,被顾大姐一巴掌打在后背,
 “你个死孩子,瞎说什么呢!”
 赵青玉,“本来就是。”
 张宁在一旁尴尬的笑,赵青玉坐到她身边小声,“嫂子你不知道,舅妈可抠了,小时候我想吃糖,她一颗糖都不给我吃。”
 对于小姑子这话,张宁不知道说什么好,听说青木的舅舅舅妈,都是在县里上班的,舅舅是公安,舅妈是老师。
 她今天也见到了,看着挺好挺和蔼的,感觉不像小姑子说的那样。
 所以她只能干笑。
 晚上的时候,她跟赵青木说起这个事,赵青木,“你听她瞎说。”
 “舅舅舅妈不是那种人。”
 “小时候舅妈给她糖,说跟两个哥哥分了吃,她自己躲了都吃完了。”
 “有次吃罐头也是,娘说跟两个哥哥分着吃,她都吃完了,馋的不行。”
 糖,罐头,不只是小孩爱吃,他们这个大人也很喜欢吃,再者他那会儿也不是大人。
 他这个妹妹从小就馋,有时候吃鸡蛋他们三兄妹一人一个,她总是多想吃一个。
 大前年那个巧克力也是,听明月说舅妈给他娘一盒,回家的时候就剩一小块了。 。
第129章 这个媳妇儿他自己娶行不行?
 听他娘说都被妹在路上吃了,赵青木觉得他作为一个男人,且是哥哥,就不该在这种小事上跟妹妹计较。
 但是他发现他妹妹真是长歪了,居然张口就说瞎话。
 舅妈不给她吃糖,她吃糖最多的就是舅妈给的吧。
 听明月说,过年去姥姥姥爷家,她就把糖揣到兜里,说带回去给哥哥们吃,但是他们没吃到一颗。
 “我了解了。”张宁道。
 赵青木嗯一声,“舅舅舅妈人挺好的,你别听她瞎说,大前年那会儿舅舅舅妈去了趟首都,还给娘带了围巾回来。”
 “嗯嗯。”张宁点头,“你再跟我说说你家里其他亲戚。”
 ........
 苏荷不知道自己被赵青玉这丫头编排上了,她最近又恢复了猪肉交易。
 前两年她和大唐没交易,局势太不稳定,她怕大唐被抓,倒是他们家吃的猪肉她一个月给送上几斤。
 “陈姨,你给我哥找个媳妇儿吧。”唐泽旭又说这个事了。
 他今年高二明年就毕业了。
 苏荷很无奈,“说实话,陈姨没有认识的姑娘啊,有也都结婚了。”
 不说她这个虚拟身份,就算她本人,周围哪有姑娘。
 明月算一个18岁了,但是人家还在上学啊。
 再说她一个虚拟身份咋介绍。
 “大唐,你上班的地方没有女同事吗?”苏荷问。
 唐泽言笑道,“有一个陈姨,不过是阿姨级别的,她儿子跟我一般大。”
 又道,“陈姨你别听他瞎说,我没想过娶媳妇。”
 真的,他没想过。
 苏荷: 你就算想,我也没办法。
 唐泽旭叹口气,“哥,你不娶媳妇咋行啊?难不成一辈子打光棍啊!”
 唉!他真是为哥哥操碎了心。
 哥哥自己找不到,陈姨又帮不上忙。
 只能他自己出手找嫂子了。
 唐泽旭想了想,准备从学校物色一个嫂子,看看他班里有没有好看的女同学,回想了一下,好像没有好看的,性格也不好。
 他都不喜欢。
 看看别的班,或是高一的吧。
 从这天开始,唐泽旭就特别留意学校里的女同学。
 然后他发现高一二班有个挺好看的女孩子,唐泽旭想就她了。
 他要去接触接触。
 明月感觉自己被人盯上了。
 事情是这样的。
 有天中午她去水房打水,她就感觉到有人在看她,不过她也没多想,毕竟学校学生那么多。
 好奇瞅对方两眼很正常。
 只是自那以后她经常碰到那个男生,一次两次是偶然,回回遇见,一天能遇见三四回就不是偶然了。
 而且每次她都发现他在看她。
 她打听了一下,发现他是高二学生。
 正当她犹豫要不要过去问对方时,对方却先找来了。
 他有些拘谨,问,“同学,你叫明月是吧?”
 明月点头,“请问有什么事吗?”
 对方摇头,又点头,“那个..同学我想问一下你多大了?”
 这个问题问的明月一脸问号,对方还在继续问,
 “家是哪儿的?”
 明月看他,“你问这个干嘛?”
 问这个干嘛,当然是为了......唐泽旭挠挠头快速想了一个对策,“学校要。”
 明月疑惑,“学校要?”她怎么那么不信。
 唐泽旭,“对,派我们高年级的统计一下。”
 这话说的鬼都不信,不过明月没多想。
 “我今年18,家是向阳村的。”
 唐泽旭,“噢噢好的,我记住了。”
 明月,“还有什么事吗?”
 唐泽旭摇头,“没了。”
 明月,“那我先走了。”
 唐泽旭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鼻尖还环绕着姑娘头发上的香皂味,他听着自己的心跳,觉得这个姑娘跟他哥不怎么搭。
 这姑娘才18岁,他哥都22了,他哥比人大四岁,不合适。
 倒是跟他挺搭的,同岁,嘻嘻。
 唐泽言: 6
 明月不知道自己被人喜欢上了,她一心只有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使她快乐。
 十二月末,系统依旧对苏荷进行了考试 要说她这个系统,年年雷打不动的考试,不管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
 导致前两年成绩很差,只能抽一次奖,今年倒是可以抽两次。
 不过抽到的卡片,感觉没啥用。
 【马头琴技能卡】
 【歌唱技能卡】
 马头琴技能卡,用了这张卡,学马头琴会比别人快,歌唱技能卡同理,唱歌比别人好听。
 都没啥用。
 他们这边又没有乌兰牧骑,她也不在乐团。
 算了留着吧。
 孩子们长大了给他们用。
 她家俩孩子,过完今年生日就七岁了,是个大孩子了。
 复课以后,不像以前秋季招生,而是春季招生,所以今年年初就送他们去学校了,读的一年级,因为之前家里学过,俩宝学的很好。
 当然了,一年级看不出孩子们学习水平,班里大多数同学考试都得了满分。
 不过对于顾父顾母来说,俩孙儿考试得一百分,那是当大学生的料。
 厉害的不得了。
 跟村里那些孩子不同。
 长意长安背会一首诗,顾父顾母俩人都能跟人吹嘘半天,把俩孩子夸的世间少有。
 爷爷奶奶对孙子辈得滤镜真是太大了。
 给俩宝过完生日。
 1969年如约而至。
 新年照旧,吃肉串门。
 二哥家的星燃今年也七岁了,不过生日小,十一月份的,俩宝的生日大,一月份。
 去年也同样送去学校了,跟俩宝一个班。
 “小荷,我怀了。” 。
第130章 吃了也是白吃
 “我上个月月事没来,年前去医院看了一下,医生就说我怀了。”裴初微拉着苏荷的手道。
 苏荷笑道,“行啊,星燃也大了,可以要个老二。”
 裴初微,“我妈也是这么说的,说趁她年轻多生几个,她给我带。”
 “小荷你跟建华俩人不打算生个老三老四?”
 她这小姑子厉害,一胎就生了两个,还是龙凤胎,一下子儿女都有了。
 “你这再来一对龙凤胎,就俩闺女俩儿子了,多好。”
 苏荷笑道,“我着等长意长安再大点生二胎。”
 生二胎这个问题,俩宝五岁后,周围除了顾母,那些亲戚阿姨都提过,是见一次提一次,就连她妈也说过。
 听闻裴初微,“也行,反正你自己看着来,就是一胎二胎之间差别,别太大了。”
 苏荷,“这倒是。”
 三个嫂子里,苏荷跟二嫂裴初微最熟了,啥话题都聊,裴初微就小声问,“小荷你吃药....还是体外..”
 苏荷,“没吃药,我算那个日子呢。”
 裴初微惊讶,“那日子有时候不准,我之前也是算的日子,然后这不怀了。”
 苏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那个就很准。”
 裴初微,“羡慕你。”
 苏荷顾建华俩人回来的时候,顾大姐顾二姐他们还没走。
 今年顾大姐没带赵青玉过来,带了大儿子和大儿媳,见苏荷顾建华进来,俩人起身,喊道“舅舅舅妈。”
 苏荷顾建华点点头,打了招呼。
 看着大外甥都有媳妇儿了,苏荷突然觉得她和建华也不年轻了,她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挺年轻的,虽然结婚了但是应该属于小姑娘。
 可现在发现自己都她二十七岁了,娃都七岁了,而她家顾建华都三十三了。
 三十三了,这离四十还远吗?
 “大姐你们聊啥呢?”苏荷加入到八卦团队。
 男士们围着收音机在听故事。
 顾三姐小声,“说那个葛翠兰和张大能呢。”
 苏荷,“?”
 “她俩咋了,还有事啊?”
 不是前几年就断了吗?
 顾二姐,“谁知道,反正听人说他们下地干活分到一个组,眉来眼去的。”
 顾二姐虽然没读完小学,但是这成语运用起来非常恰当。
 顾大姐,“你那大伯哥也是能忍。”
 顾二姐,“不忍咋呀?真离啊,三个孩子呢!”
 “再说这个问题不全在葛翠兰,张大能也占一半。”
 “行了,不聊这个了。”
 几个姨舅妈都是长辈,她们一起聊八卦,张宁这个新媳妇有些插不上嘴。
 不过顾大姐很照顾她儿媳,给她拿了梨,“胃里是不是难受了,吃个梨缓缓。”
 顾二姐也在一旁说,“孕反吃苹果胃烧的更厉害。”
 苏荷在一旁瞪大眼,“张宁怀了?”
 顾大姐笑道,“有两个月了,就是吐的厉害,什么都吃不下,吃啥吐啥。”
 “这么严重?”
 她大嫂三嫂怀孕有没有孕反不知道,反正她二嫂是没多少,她也没多少。
 “对,都吐血丝了,应该是喉咙伤着了。”赵青木很心疼他媳妇。
 他也不知道女人怀孕生子会遭这么大的罪,这还没生呢,才两个月就这么折磨人。
 苏荷作为女人很同情张宁,她这孕吐太严重了。
 她道,“我屋里有梅子干,我去给拿点。”
 “吃了应该能好点。”
 苏荷起身去后屋拿了柜子里的梅子干,在上面撒了从系统那儿拿的止孕吐的药,像糖霜似的,带点甜。
 “谢谢舅妈。”张宁谢过苏荷。
 苏荷摆手,“我当年怀孕也有点孕反,每次想吐,吃颗梅子干就好很多。”
 系统的止吐药效果立竿见影,张宁吃下一颗,瞬间感觉自己的胃里好多了。
 没有想吐的感觉。
 不仅如此,还有点想吃东西了。
 自打怀孕开始,她都没吃饱过,吃啥吐啥,别的也就罢了,吃肉还全吐了,真是浪费。
 “是不是好多了?”苏荷问。
 张宁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显然是被这效果惊喜到了。
 苏荷,“以后你想吐就吃一颗。”
 张宁,“好的舅妈。”
 她觉得舅妈人挺好的,一点都不像小姑子说的,不过她觉得即使像小姑子说的那样,也没觉得舅妈哪儿不对。
 这年头谁家糖不是稀缺的啊,都是过年才能吃到。
 还有她这小姑子居然跟人要凉鞋穿,人肯定不给买,一双两三块钱,那可不便宜。
 苏荷觉得今年真是孕年,都有两个人怀孕了。
 “小荷,趁妈年轻你再要一个。”催生大军又开始了。
 苏荷微笑,“怀了就生。”
 但是今年肯定是不行了,她吃避孕药了。
 明年吧,看看能不能怀上,孩子也不是想要就能来的,身体没毛病,那就看缘分。
 两点多钟,顾大姐顾二姐一家子回家了。
 路上张宁跟赵青木说,“青木,我有点饿了,想吃肉可以吗?”
 媳妇语气软软,听的赵青木心也软软的,他道,“当然可以,咱们回家了炖鸡吃。”
 “好。”
 顾大姐不是那种恶婆婆,儿媳想吃肉不给吃,况且儿媳现在怀孕了,吃肉就给钝呗。
 “吃了也是白吃,都吐了,浪费。”
 赵青玉蹲在灶台口说道。
 自从嫂子怀孕开始,家里的肉都送到了嫂子嘴里,但是嫂子吃了就吐。
 心疼死了,还不如给她吃了。
 赵青玉说话的声音不小,很不凑巧,碰上赵青木张宁两口子进来,就听到这话。
 张宁不确定小姑子说的人是不是自己,但好像家里没有其他人吃饭吐的,就只有她在吐。
 一时间张宁心里很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