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by二月三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9
 舍友一号,“你们今年多大了?”
 俩娃,“八岁。”
 舍友二号,“那你们上学了吗?”
 俩娃,“我们都二年级毕业了,今年九月一开学就读三年级啦。”
 舍友三号,“哇,那你们俩是六岁开始读书的吗?”
 俩娃,“是的。”
 俩娃长的好看,又很乖,也不在宿舍乱跑就在哥哥铺上安静坐着,几个舍友喜爱程度更加深了。
 其中有个舍友跟长安道,“长安,把你弟妹给我吧,他们太可爱了。”
 长安笑道,“让你爹妈给你生一个呗。”
 他舍友,“家里又不是没有,他们一个个淘气的很。”
 长安,“小孩都淘气,不过长筠长欢小时候不怎么闹腾。”
 他爷奶姥姥姥爷还有他妈,都说他和他姐小时候比较闹腾,而长筠长欢就比较乖点。
 他舍友,“我看着也乖。”
 俩娃就坐在铺上乖乖啃着牛肉干,妹妹门牙还掉了两个,笑起来挺可爱的。
 男人洗澡快,不用十分钟秦风就洗完澡了,头发擦擦,给自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鞋子。
 整个人看着清爽。
 他道,“走吧长安。”
 四人去北大找了长意,秦风发现今天长意一个人,姓韩的那小子不在。
 本打算去什刹海看的,但半路上俩娃说肚子饿了。
 问吃啥,“想吃俄餐。”俩娃说。
 于是一行人去了老莫餐厅,俩娃很爱吃奶油杂拌,甜甜的奶奶的还拉丝。
 吃饱喝足,一行人又在外面逛了会儿。
 下午两点钟,俩大宝带着俩小宝回来了。
 苏荷顾建华俩人还睡着没醒,长意长安就带着弟妹休息去了。
 午睡还是有必要的。
 苏荷坐车累了,一觉从早上十点睡到了下午五点钟,她醒来时顾建华已经醒了。
 正在客厅跟四个娃说话呢。
 商量晚上去哪儿吃,是买菜回家做,还是去外面吃。
 长意看苏荷出来就问,“妈你说呢,去哪儿吃?”
 苏荷,“在家吃,第一天必须在家吃,等我洗完脸,我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行。”
 长安笑道,“搬进新家第一天我们不得做个八道菜,庆祝一下?”
 顾建华,“这没问题,也给你们几个买几瓶汽水。”
 前面的讨论长筠长欢俩小的参与不上,听到汽水就有发言权了,“爸,我要喝两瓶汽水。”
 “我也是。”
 一瓶喝不够。
 长意长安,“我们也喝两瓶。”
 顾建华,“好好,给你们买一箱。”
 “好耶!”
 几个娃高兴了。
 别看长意长安上大学了,但年龄才十六岁,还没成年呢。
 苏荷洗漱完拿了纸和笔问,“你们说一下吧,都想吃什么菜?”
 长意,“我想吃姥爷做的干炸丸子。”
 苏荷,“你妈做的行不行?”
 长意,“行。”
 长安,“我要吃红烧排骨。”他喜欢吃肉,尤其他姥爷做的红烧排骨,那味道绝了。
 长筠,“妈妈我想吃鱼。”
 苏荷问小儿子,“想吃啥鱼?红烧鱼?还是炸鱼块?”
 长筠,“不是我想吃那个辣的,妈你去年做的那个,有豆芽和木耳的。”
 顾建华,“他说的烤鱼。”
 苏荷点头,“烤鱼啊,行。”说完看向小女儿,“长欢想吃什么?”
 长欢,“妈妈我可以点两道菜吗?”
 苏荷笑道,“当然可以啊。”
 长欢,“那我吃一个干豆腐卷的酱肉丝,还有一个就是山药,上面加了蜂蜜的。”
 “好。”
 苏荷答应,长欢想吃的就是京酱肉丝,蜂蜜山药,尤其京酱肉丝长欢特别爱吃,当时做了这道菜小丫头一口气吃了大半盘。
 “你呢,孩子他们爸,你想吃啥?”
 顾建华,“这够了吧,几个菜了?”
 苏荷,“五个,不过那山药蜂蜜只能算甜品不能算菜。”
 “今天一人一个菜,你点一个,我也点一个。”
 顾建华想了一下,“前面都是肉,那我点个凉菜吧,就拍黄瓜吧里面放点紫洋葱,挺好的。”
 苏荷,“行呢,我再来个宫保鸡丁。”
 定完菜,一家子出发去菜市场了,除了菜,米面油酱油醋盐这些也要买。
 他们家里有锅有碗,苏荷之前准备的,就是没有食材调料。 。
第171章 妈你这个愿望也挺朴实的
 本打算做七到八个菜就够了,但是去了菜市场发现有新鲜的虾在卖,于是又加了一道油焖大虾。
 虾这个东西,来首都之前苏荷没吃过,几个孩子也没吃过,就是65年那会儿她和顾建华俩人去首都参加她三哥的酒席,吃俄餐在老莫餐厅吃了一回。
 叫什么大虾配时蔬来着,忘了。
 反正他们也没尝出个啥味道。
 后来她和孩子们考大学,再去吃了一次点了油焖大虾,非常好吃,苏荷爱住了,孩子们爱住了,顾建华也爱住了,他们一家人好喜欢吃。
 这比那个什么大虾时蔬好吃多了。
 果然,他们国人还是比较喜欢吃这种红烧,油焖等做法的菜。
 干炸丸子,红烧排骨,烤鱼,京酱肉丝,蜂蜜山药,拍黄瓜,宫保鸡丁,油焖大虾,就八个菜了。
 但是做宫保鸡丁要用鸡肉,就买了一整只鸡,夏天放不住,就说弄个鸡汤吧。
 九个菜,在弄个菜,凑十个得了,九个单数也不好听,十个菜,十全十美。
 从卖虾的摊子上买了几斤花甲,炒个辣炒花甲,就是十个菜了。
 买完菜回家,一家六口人齐齐行动,摘菜的摘菜,备菜的备菜。
 掌勺的当然是苏荷顾建华这个当爹娘的了。
 苏荷以前是不咋会做饭,后来六六年停课那会儿,做了几个月饭,厨艺就好多了。
 自那以后寒暑假放假,苏荷兴致来了就给孩子们做饭,比如去年做的烤鱼。
 她以前也不知道鱼可以这样吃,看了系统商城里的菜谱才知道的,鱼还可以这样吃。
 以前吃鱼,要么炖要么红烧。
 苏荷表示,还是烤鱼好吃,她喜欢吃这种辣的,里面弄的配菜,木耳啊豆芽,也很好吃。
 烤鱼油焖大虾辣炒花甲,这三个菜是苏荷做的,其余菜是顾建华做的。
 主食焖了米饭,干米饭。
 一家子忙活了两个小时,总算吃上饭了。
 屋子主人留下的桌子是方桌,不大,坐四人正正好好,坐六个人有点不太够。
 又考虑了一下以后家里来客人什么的,就买了个大圆桌回来。
 圆桌坐十个人妥妥的了。
 菜摆上,饮料酒水摆上。
 孩子们喝汽水,顾建华要喝啤酒,于是买了一箱啤酒,汽水也买的一箱。
 苏荷嘛,要喝白酒,不多哈,就整两小杯。
 主要是她不喜欢喝啤酒,一股马尿味,她想不通怎么会有人爱喝,白酒好点带点香味。
 孩子们大了也不用自己倒酒了。
 “爸妈你们坐着,我们给你们倒酒。”
 长意长安一人拿个酒瓶子。
 俩小的,“我们也想倒。”
 俩大的,“下一杯你们倒。”
 长安给苏荷倒的酒,他拿着茅台酒瓶子,笑道,“哎呦妈,你不得了了,喝起白酒了。”
 顾建华,“可小瞧你妈了,你妈以前一杯一杯干呢。”
 长意长安,“真假的?”
 苏荷在桌底下踢了一脚顾建华,“胡说什么呢,我就喝那么一回。”
 就是几年前她大哥大嫂他们回来,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喝了一小杯白的,被这家伙记住了。
 顾建华,“哎呀你还跟孩子们见外啊!”他是隐藏皮性,只有在家人面前偶尔皮一下。
 长安那皮一下就是随了他爹。
 “吃饭前咱们干一个吧。”一家之主顾建华提议。
 苏荷,“好呀。”
 长筠长欢这俩小的,“干干干,一口气喝完一瓶汽水。”
 长意长安大了就比较文静了,默默把杯子举了过来。
 苏荷看顾建华,“咱们一家之主,说点吉祥话吧。”
 顾建华,“行,我说点。”
 “首先,祝我们一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其次,祝你们四个,学业有成,天天向上。”对着四个娃说的。
 “好了我说完了。”
 长安,“妈你也说点。”
 苏荷,“行,你爸那愿望都挺朴实的,我的愿望来点野心。”
 “首先也是祝我们一家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其次希望你们四个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再就是,希望以后我们发大财,赚很多很多钱。”
 长安,“妈你这个愿望也挺朴实的。”
 苏荷挑眉,“朴实就朴实吧。”赚大钱,这个愿望很朴实,也不朴实。
 “干杯!”
 干杯完大家就吃菜了,菜很多,但是量不大,苏荷相信今天他们一家子能造完这一桌子菜。
 首先正在疯狂长身体的俩大娃就很能吃,其次俩小的,胃口也不小,也挺能吃。
 他们两口子也挺能吃的。
 长筠长欢这俩娃可能是小孩的原因,特别爱给倒酒,抢着给他们爸倒酒,也想给苏荷倒,不过白酒跟啤酒不一样,她就喝那一小杯,慢慢喝。
 俩娃还很爱干杯,每次喝都要干杯。
 最后都把他们哥姐整烦了。
 确实如苏荷所想的,这一桌子菜,一口也没剩下,都吃完了,就那鸡汤也是,都吃完了。
 一家六口吃的肚皮溜圆。
 吃完收拾桌子洗碗扫地,到十点钟了,上床睡觉。
 顾建华不是那种贪杯的人,啤酒就喝了四瓶,没醉。
 户口跟工作的事她三哥都给解决了。
 苏荷就跟顾建华商量啥时候上班去,
 顾建华,“明天去?”
 苏荷,“要不后天吧,明天好好休息一天,再熟悉一下周围环境。”
 “也行,明天咱们去趟三哥家。”
 苏荷,“去吧,带上牛肉干奶豆腐奶皮子。”
 他们这次搬来首都,带的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这些挺多的,牛肉干有二十多斤,奶皮子,奶豆腐各二十块。
 想着初来乍到,这首都他们认识人也不多,就拿来送送人情。
 他们蒙省的特产嘛。
 牛肉干他们用油炸的,夏天也能放一个星期左右,至于奶豆腐奶皮子,储存的时间可就长了,尤其是奶豆腐,储存一年的不会坏,只会越来越硬。
 可以用斧子砸成小块,含在嘴里吃,硬的奶豆腐,一小块能吃半个小时。
 第二天。
 长意长安要回学校,苏荷问,“你俩晚上回来还是住校?”
 俩人,“住校吧,住校方便。”
 俩小的,“不行,你们晚上不回来,我们一个人睡觉害怕。”
 俩大的,“你们俩睡一间不就行了。”
 长安的昨天顾建华给了,苏荷就给长意拿了一斤牛肉干,一块奶豆腐奶皮子,让她跟同学分了吃。
 长意长安回校学习了,苏荷顾建华两口子带着俩小的去了三哥苏澈家。 。
 “哎呦,这是长筠长欢吧?”
 陆父陆母见俩小宝喜爱的不行,立马从柜子里拿出大白兔奶糖一人给了一大把。
 “来,吃糖。”
 俩小宝就看向苏荷,眼神意思是这糖能不能要,苏荷笑道,“拿着吧。”
 俩小宝就拿着了,并道,“谢谢陆奶奶。”
 陆母摸了摸俩娃的头发,“真乖。”
 “小荷啊你真是太会生了,居然生了两对龙凤胎。”
 陆母很是佩服闺女这小姑子,真的太会生了,第一胎龙凤胎就算了,第二胎还是龙凤胎,人这基因真是厉害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亲家才生了一对龙凤胎。
 生的孩子还都那么优秀,这谁不羡慕啊。
 苏荷笑,“我也是没想到。”
 怀二胎时,她婆婆,她二嫂,几个姑姐天再来个龙凤胎就完美了,谁知还真来了。
 陆母,“我让你大哥大嫂再生个二胎吧,我们给带,她俩不愿意,说耽误工作。”
 苏荷,“大哥大嫂工作确实忙点,尤其是大嫂。”
 在医院上班,还是临床大夫就更忙了。
 陆母语气颇为遗憾,“孩子多好,清雅小时候都没有玩伴。”
 他们两口子也是就生了一个女儿。
 “长意长安怎么没跟你们一起过来啊?回学校了?”
 76年暑假俩宝去他们大舅那儿待了一段时间,因此跟陆父陆母很熟了。
 “昨天就住了一宿,今天早上就回学校住了,说学校住着方便。”
 “倒也是,改天你让他们来家里玩。”
 “好的伯母。”
 陆父也跟顾建华聊着了,“建华工作调到首都了?”
 顾建华,“是的伯父,明天就去公安局上班了。”
 陆父点头,“挺好的,一家人长久两地分离也不是个事。”
 苏荷他们到陆家的时候已经十点钟了,聊了会儿十一点了,陆父陆母热烈邀请他们吃了午饭再走。
 盛情难却,加上饿了,于是一家四口吃了午饭才走的。
 第二天顾建华就上班去了,苏荷让他带了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这些,让他跟同事们分享。
 幼儿园小朋友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就得拿出自己的玩具零食跟大家分享,大人也一样。
 可能不拿东西分享也没什么,不过拿东西分享会融入的更快,大伙对你也会更热情一点吧。
 这些道理不用苏荷说,活了四十多年的顾建华也懂,他入职完,就先给领导送了一斤牛肉干一整块奶豆腐,一整张奶皮子。
 “张局,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特产奶豆腐啥的,您尝尝。”
 张局全名叫张孝全,比顾建华大个几岁,今年45了。
 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跟苏澈认识了,挺聊的来,托苏澈帮忙过事,就欠下一个人情了。
 几个月前苏澈找到他说了一下这个事情。
 正好呢局里也缺人他就答应了。
 而且听苏澈小兄弟讲,这位顾建华同志,他一对儿女还有媳妇都考上大学了,在首都念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要到首都。
 张局想这一家子出好几个大学生,估计以后混得不会太差。
 他笑着把东西接下了,“好好,小刘啊,你带顾建华同志去工作的岗位。”
 “好。”
 出了办公室,小刘问顾建华,“顾同志你家是蒙省的?”
 顾建华笑着点头,并从兜里掏出两根牛肉干,“你尝尝。”
 小刘接过,“谢谢啊。”顾建华又掏出一小块奶豆腐,“这个是奶豆腐你也尝尝,挺好吃的。”
 “还有这个奶皮子..”
 “谢谢谢谢。”
 小刘对这个新来得顾同志充满了好感,他人也太热情了吧。
 “顾同志,你们那边是不是都住蒙古包,上班上学是不是也骑马去?”小刘问了一个外省人都会问到问题。
 顾建华,“不啊,我们老家不是草原,跟京市周围村里一样,不过每个村里会养点牛羊马儿。”
 “嗐,我们那儿跟这儿一样,上班家条件好的骑自行车,吃饭啥的都一样。”
 小刘恍然,“这样啊,我以为你们蒙省人都住蒙古包骑马上班上学呢。”
 “没有没有,那是草原,我们跟大家一样。”
 聊着聊着就到办公室门口了,小刘跟大伙介绍了新来的同志。
 “这位是顾建华同志。”
 “顾同志,你的座位在那边。”小刘给指了位置,就回去了。
 有牛肉干奶豆腐这些小零食在,顾建华很快跟同事们熟悉了。
 该藏的得藏,但是有些事就不能藏着。
 比如同事问起,“哎,顾建华同志,你老家蒙省的,咋还调过来首都了?”
 顾建华就道,“这不去年恢复高考了嘛,我家俩孩子还有我媳妇都考上大学了,来首都念书了,我就把工作调过来了。”
 听闻顾建华两个孩子还有他媳妇都考上了大学,办公室众人惊讶无比。
 “你这孩子媳妇都考大学了?这么厉害啊?”
 “我媳妇儿以前教书的,老师。”顾建华其实也想谦虚一下,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同事,“那也很厉害啊,他们仨都在哪儿读书啊?”
 顾建华笑道,“我媳妇儿和闺女在北大,儿子在医科大。”
 同事,“你家这厉害了,你这人生赢家啊!儿女都考大学了。”
 家里有一个上大学的,就已经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的事了,这家伙的他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祖坟是烟窟窿吧。
 顾建华唉一声,“家里还有俩小的呢,他俩要是也像他们姐姐哥哥一样考上大学,那我就没什么可愁得了。”
 同事,“你家四个娃啊?”
 “是,俩闺女,俩儿子。”顾建华说。
 同事,“这好唉,对称了。”
 顾建华: 他也是这么觉得。
 同事,“你闺女儿子都多大了?有二十了吗?”
 顾建华,“没有,他俩今年十六岁。”
 俩都十六岁,同事惊讶,“他俩龙凤胎啊?”
 “是,一起出来的。”
 同事,“这么好!”
 顾建华,“老三老四也是龙凤胎。”
 这个炫耀吗?应该不是吧。
 同事服了,“你媳妇真是太会生了。”
 其他同事,“生龙凤胎双胞胎应该是有遗传,不过像你媳妇儿这样能生两对龙凤胎的少。”
 顾建华,“对,我媳妇儿娘家有那个遗传,我媳妇儿跟她三哥也是龙凤胎。”
 ...........
 苏荷这边早上睡醒后吃了早饭,就带着俩小宝出去溜达了,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在外溜达一会儿,顺便去菜市场买个菜。
 八月天很是热,俩娃热的受不了,想吃冰棍,苏荷就带他们去供销社买了冰棍,自己吃了一个。
 “你俩中午想吃什么菜啊?”
 长筠,“妈妈,我想吃鱼。”
 苏荷,“咱们前天才吃鱼啊,今天还想吃啊?”
 她这小儿子还挺爱吃鱼。
 长筠,“想吃,我就算天天吃鱼也吃不腻。”
 苏荷,“那行吧,买个小点的鱼,也做烤鱼?”
 长筠,“行。”他就爱吃烤鱼。
 “长欢想吃啥?”
 长欢,“妈我想吃京酱肉丝!”
 苏荷,“行,你俩就喜欢吃这两道菜。”不是烤鱼就是京酱肉丝。
 老大老二则是他们姥爷给做的干炸丸子和红烧排骨,百吃不腻。
 苏荷带着俩孩子去菜市场买菜,看有李子在卖,尝了一个不酸,就买了十斤。
 买完菜母子三人就回家了,半路碰上邻居张大妈跟她闺女。
 “去买菜了?”张大妈看苏荷提个篮子就笑问。
 苏荷也笑,“是,大娘您这是去哪儿溜达了?”
 张大妈,“不是,我陪着美丽相亲去了。”
 有意思,妈陪着相亲,苏荷就停下来,给了张大妈和张美丽几个李子,“刚在菜市场买的挺甜的。”
 “那相成功没啊?”
 张大妈咬了一口李子摇头,苏荷看了一眼张大妈身旁的姑娘,问 “美丽没看上啊?”
 张大妈点头,“对呗这死丫头也不知道想找个什么样的?”
 苏荷看了一下张美丽,姑娘可能有点害羞,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苏荷笑道,“大娘别急,美丽才多大,多看几个。”
 张美丽今年22,说大也不大。
 张大妈,“也不小了我在她这年纪都有两个娃了。”
 “我们那年代,跟现在不一样了。”苏荷道。
 张大妈点点头,苏荷,“大娘,我们改天聊啊,我先回去给做饭。”
 她想起来了,看到张大妈闺女去相亲,她想起一件事了,那就是顾三姐王组长俩人拜托让她给红星找个对象。
 下午的时候她先去问问红星,要是想找,她就看看给介绍一个。
 苏荷走后,张大妈看了一眼闺女,“刚才人过来怎么不打招呼?”
 张美丽吃着李子,“我不想说话。”
 张大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瞪了一眼闺女,“不想说话还吃人李子!”
 听闻,张美丽直接把手中李子扔了,冷声,“我不吃行了吧!”
 张大妈手指着闺女气的说不出话,她刚才说的是她闺女没看上人家,事实是人家没看上她闺女。
 去了就一直给人摆个臭脸,好像对方欠了她二百块钱。
 张美丽扔完李子扭头回家去了,也没等张大妈。
 张家儿媳陈芸看小姑子一个人回来了,问,
 “美丽,妈呢?”
 张美丽也没搭理她嫂子,直接回屋,“啪”关门。
 张家儿媳陈芸深呼吸一口气,嘀咕“不气不气。”
 但还是忍不住生气,她这小姑子多少有点病,天天拉个脸不知道给谁看。
 张美丽挺烦的,她说了不想嫁人,她爹娘还拉着她一直相亲,给介绍那对象一个个都不好看,歪瓜裂枣。
 张大妈也很烦,闺女自从高中毕业,就一直没有工作,在家待了四年,儿子儿媳对此颇有微词。
 她寻思给找个对象嫁出去算了,但看了五六次了,不是她闺女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她闺女。
 张大妈回来时,儿媳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陈芸午饭等妈回来做就好了,你腰还疼着呢,应该好好休息。”
 陈芸笑道,“没事妈,我腰不疼了,我下午就去上班了。”
 “美丽这次相亲是又黄了?”
 对此的回应是张大妈叹了口气。
 陈芸就明白了,“是美丽没看上还是对方没看上?”
 张大妈,“两个都没看上。”
 陈芸微笑,“以后再看看。”
 张大妈嗯一声,到饭点了,张美丽不用人叫自己就出来了。
 吃完饭就又回去了。
 每每看到这场景陈芸忍不住想,她那一辈子勤快的公婆怎么就教出了这样懒的闺女。
 小姑子懒到什么程度,那是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
 衣服自己从不洗,都是她婆婆洗,自己屋子也从不收拾,都是她婆婆给收拾,更别说给做饭收拾家里了。
 真的不怪她讨厌,这一家子,就她跟她男人工作,不仅要养孩子,还要养下乡的小叔子,待在家的小姑子。
 小叔子72年下乡的,也是她嫁进来的那年。
 到现在下乡六年,每隔半年都要邮三五十的过去,小姑子呢隔几天就要钱,不是要买那个就是要买这个。
 小姑子人还非常懒,待在家啥也不干,只知道张嘴吃喝要钱,还动不动就拉个脸甩脸子。
 要不是她公婆人实在太好,她估计都干仗八百回了,每次小姑子作妖,她都是看在她公婆面子上没说话。
 也想着小姑子待不了几年,嫁出去就好了。
 谁知相亲好几回,没有一个看上的,真是心比天高啊!
 陈芸很无奈,也不知道她这姑子能看上什么样的男人。
 苏荷不知道张家的弯弯绕绕,她做菜做的欢,她发现只要食材充足,菜备好,做饭炒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今天中午除了俩娃点的两个菜,苏荷还做了两个素的,一个是凉菜,凉拌藕片,一个素炒的菜心。
 主食是馒头,白面馒头。
 他们一家四口够吃了。
 顾建华是好伴侣,无论苏荷做什么菜,情绪价值会给的很到位,他尝了一片藕片,“媳妇儿,你这手艺绝了啊,咋做这么好吃呢!”
 “你这手艺都可以拿出去开餐馆了。”
 苏荷,“有那么好吃吗?”她夹起尝了一块,味道确实不错,不过跟人家大师傅没法比。
 顾建华,“必须好吃啊!”说着又吃了两块。
 苏荷,“吃肉,别光吃凉菜。”给卷了京酱肉丝。
 做了十个大馒头,顾建华吃了三个,苏荷吃了两个,俩娃一人吃了两个半,比苏荷吃的还多。
 至于菜,光盘,一点没剩,都吃完了。 。
 一家四口吃饱喝足,在屋里转悠两圈,就去睡午觉去了。
 午觉睡醒了,顾建华去上班,苏荷给他拿了两斤李子,让他上单位吃去。
 她就带着俩宝拎着剩余的李子来红星工作单位了。
 红星很意外,“舅妈你咋过来了?”
 苏荷,“看你来了呗。”
 “吃李子,早晨在菜市场买的。”拿了两斤给红星。
 红星,“谢谢舅妈。”他吃了一口,
 “这李子不酸。”
 “这太阳晒得,舅妈进去坐会儿。”
 苏荷摇头,“不用了,今天舅妈找你有事。”
 红星吃李子的手顿住,“啥事啊舅妈?”
 “暑假回去,你爸妈跟我叨叨说你不找对象让我帮忙给找一个。”
 “舅妈先问问你,你有这个意向不?有舅妈给你看看找找,没有就算了。”苏荷说完看向红星。
 红星挠挠头,“舅妈我不是不找,是找不到嘛。”
 苏荷,“我说红星,你都没找过,咋能说找不到这话。”
 红星,“那以前也没人给我介绍对象啊?”
 苏荷,“.......”好吧大外甥腼腆。
 “那我给你介绍一个?”
 听闻红星狂点头,傻乐道,“舅妈我先谢谢你。”
 苏荷,“那行了等我好消息吧。”
 俩娃问,“妈妈,你要从哪儿给红星哥找媳妇儿啊?”
 苏荷,“我也不知道,托人问问,咱们先去你大哥学校。”
 十斤李子她吃不完,给她俩孩子送点去。
 对此长安舍友秦风评价是,“咱妈真好。”
 “隔三差五的给送好吃的。”
 长安,“普通李子而已,给你高兴成这样。”
 秦风,“很奇怪是吧,但是别人妈妈带的,就算是咸菜也好吃。”
 长安,“..........”
 从医科大出来,苏荷就带着俩娃去北大了。
 “苏荷!”
 韩佳佳见苏荷过来了很是惊喜,“我以为你开学了才会回学校。”
 “这是你家老三老四,跟他们哥哥姐姐一样,长的都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