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by元月月半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28
 八月二十三周末早上,张小明卖菜还没回来,程石头来叶烦家,听说耿致晔不在家,不禁问:“开学这么早?”
 叶烦:“暑假只有一个月,返校好几天了。你来是不是说张小明的事?”
 “对!”程石头问,“你知道?那就好办了。回头我俩跟他一块去?”
 叶烦:“我中午卖冰棒没时间,你把他送过去吧。”
 程石头内心很无语,这个女人真是钻钱眼里,“不能休息一天?”
 “最近只能中午卖一会,上午和傍晚凉快不好卖,过几天可能都没人买。”叶烦道,“届时还不是想怎么休息怎么休息。”
 其实叶烦最近不累。
 之前于小舅到公园树下感觉比在叶烦家风扇底下还舒服,他很震撼——叶烦连这点小事都注意到。等叶烦拉着冰棒到公园,他主动说再过几天只能拉两箱,过了二十号一天兴许只卖一箱。
 张小明考虑到之前都是叶烦和耿致晔出来卖冰棒,就说叶烦拉冰棒回来他负责卖。最近几天都是张小明卖冰棒。程石头今儿不来也是张小明卖冰棒。
 程石头不知道怎么分工,便无奈地说:“当我没说。于姨呢?”
 前几日张小明说于宏伟收到录取通知书,看起来像补录。即便是补录,于文桃也很高兴,当天又跑回娘家。叶烦说:“她最小的侄子考上师范学校,村长说这是于家村大喜事,叫她弟办几桌,她随礼去了。”
 “首都师范大学?”
 叶烦摇头:“外省的。”
 “那也不错。农村教育没法跟城里比,能考上也不容易。”程石头坐下喝一杯茶,又跟叶烦随便聊几句,张小明回来了。
 程石头一看张小明穿的跟捡破烂的似的就后悔帮他牵线。可是女方那边说好了,没法临时反悔,就当自己瞎,不知道他什么样。
 叶烦叫张小明回去收拾一下,张小明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到家就洗头刮胡子换衣服。
 半个小时后,张小明到叶烦家,程石头脱口而出:“你找谁?”
 张小明下意识看叶烦, 程大哥什么意思?女方突然反悔了吗。
 叶烦因为程石头的话糊涂了,看到程石头像不认识张小明, 忽然想到一种可能:“程主任,仔细看看他是谁。”
 程振华眯着眼打量一番,忽然睁大眼睛:“张小明?”
 叶烦笑着问:“还行吧?”
 “行啊。”张小明回家收拾的半个小时,程振华都想好他小舅子和小舅子的连襟以及今儿相亲的女方回头怎么埋汰他。张小明像换了个人,程振华心情大好,“坐公交过去。叶烦,我的自行车先放你家。骑车过去头发被吹的跟鬼一样,热的满头大汗, 不要说蒋苹,我也瞧不上他。”
 张小明心说, 无论啥样我不还是我吗。你们这些有本事的人真讲究。
 叶烦送他俩出去:“小明,机灵点。对了, 公交车上小偷多, 钱放好。”
 张小明有经验, 钱分开放几个兜里, “叶姐放心。叶姐, 你小舅回村了, 说十点多换他堂侄来跟你一起批发冰棒。”
 叶烦:“是不是今儿请客吃饭?”
 张小明点头:“你小舅还找人买一头猪,说宏伟是于家第一个大学生,必须好好热闹热闹。还让我问你和小勤去不去。我说耿哥回学校了, 大宝和二宝要上课,你得送他俩走不开, 小勤要留在家里做饭, 他就说回头叫他堂侄给你捎一个猪腿。”
 程振华不禁说:“于家人这么舍得?”突然想到什么,“这个暑假跟着你赚到钱了吧?”
 叶烦笑笑, 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程振华道:“回头给我割两斤。”
 “赶紧去吧。”叶烦心说,您老真不客气。
 程振华越看张小明越满意,以至于叶烦不耐烦他也不生气,笑着说:“走了,走了。”
 十点多,便宜表弟带着猪腿过来,程振华已经把张小明送到相亲的公园回来。叶烦给他割两三斤猪肉,就带着便宜表弟去批冰棒,然后直接去少年宫。
 如今早晚凉爽,但中午依然让人忍不住冒汗,所以冰棒还算好卖。
 十二点半,叶烦带着便宜表弟回家吃饭,街坊四邻找他俩买几十个冰棒。饭后,俩人分别去一南一北两个公园。两点后公园人多起来,俩人各两箱冰棒断断续续卖完。
 要是以往四五点卖完,叶烦非带表弟再买两箱。现在秋意渐浓,两人分一箱也卖不完就干脆回家。
 叶烦和表弟到家歇片刻,张小明过来,告诉叶烦相亲经过。叶烦听他说完心里有了猜测,对张小明说,“你别管了,后面的事交给我,饭后就跟表弟去村里。”
 表弟忙说:“嫂子,别做我的饭,宏伟答应给我留一盆折箩。”
 叶烦笑着说:“我家七点才做饭,你想吃也没有。”
 张小明一直没想过人家能看上他,对于今天这个结果毫不意外也不难过:“我家做饭了,我先回去等着吃饭。”
 到家就把衣服鞋换下来,然后鞋在墙边晾晒,衣服直接洗了小心挂好。
 张小弟见他这么小家子气,忍不住皱眉。而他也知道说了没用,干脆去厨房看看他妈做好饭了吗。
 就在这时,程振华蹬着车子到叶烦家。
 叶烦见他进来就没好气冷哼一声。
 程振华头皮发麻,心说叶大小姐生气的样子真不好相与啊。程振华挤出一丝笑:“我先说,她脑子有病。”
 叶烦眼神示意他进屋聊。
 程振华进去就坐到叶烦对面,看到叶烦要倒水赶紧说:“别忙,家里做饭了,一会就回家。”
 叶烦问:“什么情况?”
 程振华问:“张小明没说?”
 “他说人家嫌他没工作,还要给他安排个临时工作,张小明没敢明着嫌弃工资少,就说现在挺好,不麻烦她张罗了。我相信张小明不敢糊弄我。”叶烦问,“女方怎么说的?”
 女方回到家也没添油加醋,但是她不信真有人宁愿风里来雨里去,也不愿意找个踏踏实实的工作。下午她就到程振华家里抱怨,人看着老实,其实虚伪,还叫程振华劝叶烦早日跟他拆伙。
 程振华问她张小明怎么虚伪。蒋苹就说她介绍的工作被张小明直接拒绝,又说她算过张小明一身行头,最少三十块钱。以张家的情况他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最后说男人要是都这么虚伪又虚荣,她还不如找个盘正条顺,至少看着养眼还带的出去。
 程振华本想解释,然而蒋苹先入为主,程振华说多了,就她多疑的性子指不定认为自己跟叶烦有见不得人的交易,拿她跟叶家换资源,索性承认自己识人不清,等会就去叶烦家。
 蒋苹走后,程母数落他办事不够周全。程振华冷笑着说,“她以为临时工是什么好工作?张小明三伏天一天分的钱保守估计二十。”
 二十块钱对程家而言是小钱,可是一个月干二十天左右赚五六百,比程父工资高,程母不得不认真对待,问:“真的?”
 程振华:“一天几块张小明不嫌少,但入不了叶大小姐的眼。”
 程振华的妻子也在家,闻言就问:“穿回力鞋西裤白衬衫真不是人家打肿脸充胖子?”
 “以张小明的收入不是。”程振华又说,“我陪张小明去公园的时候试过他,本人真老实,衣服和刮胡刀都是耿致晔带他买的。不是叶烦提醒,他能穿早上卖菜的衣服去相亲。这点还不能说明人家老实?“
 程母:“那刚才蒋苹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程振华反问:“听她的口气就知道嫌张小明个头不够高长得不够好。什么虚伪,都是托词。”又忍不住抱怨,“张小明什么情况,我说的明明白白,还给她时间考虑,结果就这,我回头怎么跟叶烦解释?”
 程母:“她想找个好的没错,可是干嘛不直接说?”
 程振华妻子:“怕又遇到个前夫那样的,也怕家里人数落她,第一次亏还没吃够,还想再吃一次吧。”
 程母皱眉:“人家那孩子都没嫌她结过婚生过孩子,她还这么多事?石头,这事你别管。”
 程振华妻子一听张小明不嫌女方有娃,突然想到一个人,就把这位女同志的情况说给家人听,然后又说:“她娘家跟蒋家条件差不多,人家不怕男方图她家世好,对她女儿好就行。她跟前夫是同学,俩人都强势,结婚前不常在一起觉着可以忍受,结婚后天天干仗,孩子两岁就离了。人家真想找个脾气好,她说一男方不会说二的。”
 程振华苦笑:“这个还没解决,你又来一个?我说过张家只能给张小明一间房,她带着孩子嫁过去住哪儿?”
 “人家四个哥哥,一个哥哥出点钱,父母再出一点,买一套就是。耿致晔不是跟你说,他和叶烦的房子不到一万块钱?这点钱她父母出得起。”程夫人道。
 程振华:“由父母掏钱买房,四个哥嫂没意见?”
 “嫂子有意见的话当她借的也行。张小明那么能赚钱还怕还不起?”他夫人又问。
 程母赞同儿媳妇的说法:“父母出一两千,她工作十年也攒点钱,其他的钱都找她哥嫂借,算张小明一天赚二十,一年工作三百天,明年年底就还清了。”
 说得好像张小明年底就能结婚似的,“回头我就这么跟叶烦说?”
 他夫人很有信心:“要是这个还不成,张小明的个人问题我包了。”
 得了这句话程振华轻松不少,听到叶烦的问话程振华就说:“张小明没心眼,蒋苹说什么是什么,你肯定不这样想?”
 叶烦:“怕人家图她什么,结果一见面就要给人安排工作?打的什么主意?一把年纪的人还学小姑娘试来试去。她是找搭伙过日子的人,不是风花雪月谈恋爱。”
 程振华干笑。
 叶大小姐的嘴巴真厉害。
 也亏耿致晔受得了。
 叶烦:“这事就算了?”
 程振华点头,然后说他夫人认识一位女同志,在幼儿园当老师,指着东南方向,“二宝学校隔壁的幼儿园。有个女儿今年六岁,到秋上小学还能跟二宝一个学校。”
 叶烦道:“带着孩子找对象应该是想好好过日子。”
 程振华没想到这一点,闻言不禁说:“对,为了孩子着想也不会跟张小明天天吵闹。”接着就问,“见见?”
 叶烦叹气:“今天这个可以先见,见成了再告诉张小明父母。带孩子这个得先问问张大爷,人家不一定能接受一个外姓小孩。”
 “那你先问问,我也叫你嫂子问问。”程振华道。
 叶烦见他起来就送他出去。
 到门口,张大妈过来,小声问:“小叶,听说小明今儿见的对象女方不满意,因为啥啊?你跟大妈说说。”
 叶烦本想随便应付两句,又觉着张大妈可能已经问过张小明,便直接说:“嫌小明不够高,长得不够好。”
 “不是嫌小明没正式工作啊?”
 叶烦道:“说嫌工作好听点。怕伤了小明的自尊心,女方故意那么说的。”
 张大妈叹气:“之前几个也是嫌他这一点。我也知道高高大大门前站,怎么看都好看。可谁叫小明像我,没长个大高个啊。是我对不起他。”
 叶烦真想翻白眼,知道对不起他还偏疼二儿子,老太太眼盲心也瞎啊。
 “现在有一个,就怕你不满意。”
 张大妈苦笑:“我们哪敢不满意。别管她啥样,愿意嫁给小明,老老实实过日子就行。”
 叶烦没提女方家世,只说在前面幼儿园工作,跟前夫和平离婚带个女儿,最后说:“孩子大记事了,可能养不熟,我怕你们老两口因为这点不同意。”
 张大妈听叶烦说的时候确实有点犹豫,听到对方比张小明小两岁,又觉着还可以再生,便认为可以见见。对于叶烦的话,张大妈有另一番看法,“孩子大了知道谁好谁不好,小明对她好,她肯定也会对小明好。”
 叶烦:“那就当你同意了。回头你跟小明说说?我还没告诉他。”
 张大妈立刻回家找儿子。
 叶烦的便宜表弟刚才见程振华进来就随便找个理由躲出去,回来正好看到张大妈着急忙慌的样子,他赶紧朝叶烦走来:“小明他娘生气了?”
 叶烦摇头,把这个幼儿园老师的情况告诉表弟,问:“你觉着怎么样?”
 便宜表弟说:“老师肯定比之前那个稳。老师乱来也得偷偷摸摸的,不然名声坏了,就算她家里有权有钱,也能被学生家长闹离职。”
 连他都这样说,叶烦觉着这个稳了。
 翌日上午交接班,叶烦见着张小明就问他要不要见见。张小明先说见见,然后才想起来说人家有可能看不上他。
 叶烦一听这口气明显跟上次不一样就知道他满意。
 程夫人速度快,当天下午程振华下班绕到叶烦家告诉他那边要见见,最好是这两天,因为过几天开学老师没空出来。
 叶烦就把时间定在八月二十六号。
 这天早上,张小明和于小舅各拉一头猪和半只羊以及上百斤菜和水果,在大学附近卖。
 老师们一看什么东西都新鲜,干脆也不去菜市场,蔬菜水果和肉都找他们买。
 九点多,张小明回来,小舅直接回家——天凉了买冰棒的人少,今天起不再卖冰棒。
 张小明把车放叶烦家门口就回家吃饭洗漱,然后去约定好的公园。
 一回生二回熟,张小明这次没叫人陪。
 到跟前,俩人都傻眼,一个小时前见过。
 女方在幼儿园那边有房,但是是租的。快开学了她从父母家搬过去,屋里什么都没有,早上就找张小明买点蔬菜和水果,还是最后剩的一点,张小明全给她只收一块钱。
 俩人尴尬好一会,女方才说他换了一身衣服差点没敢认。
 张小明老实,说他觉着自己啥样就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可是耿哥不这样认为,说体体面面的是对人的一种尊重,然后问对方是不是不习惯。
 女方表示很好——公安也不是一天到晚都穿制服,军人非工作时间不能穿着军装出来等等,说了许多,张小明放松下来。
 俩人又聊许多,公园的人少了,张小明要请她吃饭。女方答应。张小明问吃什么,女方觉着吃饺子狼吞虎咽有辱斯文,又不好意思嫌弃,就让张小明决定。
 张小明把人带去俄罗斯餐厅,说他家蛋糕好吃,给他小弟和小妹买过。
 耿致晔之前教过他,他顺利点了餐。女方观察的仔细,见他神色拘谨却努力镇静,觉着他很少来餐厅。
 程夫人跟女方说过张小明能赚钱。有钱不乱花,让女方高看一眼,认为他是过日子的人。
 三点多张小明才回来。叶烦不用问也知道结果很好。叶烦见他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猜到他先来自家,颇无语:“张大爷张大妈等急了,赶紧回家吧。”
 “我——”
 叶烦:“以后遇到彼此不好出面的事再告诉我,我叫程振华的老婆跟女方父母交涉。”
 张小明笑着应一声“好”,兴奋地往家跑。
 快开学了,全家都在屋里复习功课,以防到学校才发现以前学的忘得一干二净。耿致勤见状等他走远就问:“这个能成吧?”
 大宝头也不抬地说:“小明那么高兴还用问啊。”
 叶烦放下书本:“耿大宝,在外人面前给小明留点面子,喊小明叔叔。”
 “小明喜欢我叫他小明。”大宝朝妹妹看一下,“不信你问二宝。”
 二宝点头:“张大爷也知道我叫小明‘小明’。”
 叶烦看小姑子,是这样吗。
 耿致勤点头:“嫂子,卉卉和犇犇被楚家老妖婆关起来了吗?”
 叶烦噎了一下,心说跟“老妖婆”比起来“小明”确实好听多了,“怕他俩玩野了给他俩收收性子。”
 耿致勤没好气道:“用得着他们?你想不到这一点?从大嫂和磊磊到这边到现在有半个月了吧?就大嫂走那天允许回来住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姓楚!”
 叶烦:“老太太要死不活,谁敢跟她计较?”
 杨孟夏带着耿森森回去那天,耿卉卉和弟弟一进家门就抱怨她姥姥能折腾,她一说回家她姥姥就哼哼唧唧叫着难受,好像不把她和犇犇培养的视金钱如粪土不罢休一样。
 没见过这么癫的姥姥。
 楚风禾就吃她妈这一套,让俩孩子忍一下,还说万一姥姥有个好歹,他俩会愧疚终身。
 耿卉卉跟她姥姥感情不深,又正是受不了拘束的年龄,天天被盯,耿卉卉忍不住骂,死了省事!
 叶烦知道他俩心里不痛快就当没听见,也没数落她没礼貌。耿致勤陪侄子侄女一起骂,杨孟夏听不下去出声制止。
 耿致勤问叶烦:“她不怕卉卉和犇犇回来后再也不想去楚家?”
 叶烦:“他俩不想有用吗?当初说好的给买房就听妈妈的安排。”
 “那也不能这么安排。”耿致勤道,“今儿我把话撂这儿,寒假还这么干,我拿刀劈了两个老不死的!”
 耿磊磊吓得打个哆嗦。
 叶烦见状道:“看把你厉害的。今儿二十六了,能用几天不回来?”
 话音落下,大门被推开,叶烦扭头,失笑:“真不禁念叨。”
 姐弟俩跑进来就喊:“小婶,我们终于熬到头了。”
 叶烦:“找个小马扎坐下歇一会。”
 姐弟俩把书包往隔壁罗汉床上一扔,就拿着凳子坐下长吁短叹。
 叶烦:“你姥姥姥爷是不是要查资料备课没空管你们?”
 耿犇犇摆手:“不要跟我提他们。小婶,冰箱里还有冰棒吗?”
 叶烦点头:“给你姐拿一个。”
 耿犇犇打开冰箱发现一半猪肉一半冰棒忍不住震惊:“买这么多肉?”
 叶烦:“宏伟收到录取通知书你于家舅爷宴请亲朋杀一头猪,给咱家一个猪腿。”
 耿犇犇想看看有多少,抬手一碰,发现切开分装好的。耿犇犇拿出一块:“小婶,晚上吃肉丝面?”
 叶烦:“那你放厨房解冻。瘦肉煮面条,肥肉切片炒素菜,或者做回锅肉?”
 耿犇犇连连点头,顾不上关冰箱就把肉送去厨房。
 耿致勤问:“最近没吃过肉?”
 耿卉卉叹气:“我姥姥家那么多人,买二斤我和犇犇分不到三两。小婶,没有鱼虾啊?”
 叶烦:“有干鱼干虾。前几天甬城过来送货,我去供销社看着他们结账顺便买的。”
 耿卉卉:“岛上渔民是不是可以进甬城市区卖?”
 叶烦点头:“那边说了,一旦这边市场不需要干货,他们就生产鱼罐头或者即食小海鲜。”
 耿卉卉希望热情的岛民能越来越好:“这就好。”看到她弟回来,给他一个雪糕,又给哥哥弟弟妹妹拿几个。
 然而大宝二宝没敢接,担心闹肚子。
 耿卉卉就把雪糕放回去,问:“磊磊哥,什么时候去学校报到?”
 耿磊磊:“跟你们同一天吧。我的学校离得近,随时都可以过去看看。”
 耿卉卉离开许多天,谁都想关心一下,然后就问她奶奶干嘛去了。
 耿致勤:“回娘家了。明天或后天回来。宏伟要去学校报到,十有八九姑侄二人一起进城。”
 耿犇犇问:“学校远吗?”
 叶烦:“不远,六百里,乘坐时速一般的火车,晚上出发第二天上午能到。”
 耿卉卉感叹还挺好。
 全家和亲戚关心一遍,姐弟二人心里终于舒坦了。
 第二天早上想起两个堂兄买的房还没看过,拽着耿磊磊去看房。
 钥匙在叶烦家,耿磊磊在家也没什么事——大宝二宝不用去少年宫,他就拿着钥匙带他俩过去。
 耿卉卉房子那边的房东搬走了,留下很多清末的瓷器和明式家具,耿卉卉进去就惊呼,“磊磊哥,你们遇到大善人了。”
 耿磊磊:“很贵吗?”
 “吗去掉好吗。”耿卉卉指着书架上的几个青花瓷,“就是新的一个也要一两块钱。还有这些家具,陈小慧见着能疯。”
 耿磊磊挠挠鼻子:“我就觉着带着腐朽气——没想到这么贵。”
 耿卉卉:“你管它带什么气,能卖钱不就行?你看不惯都堆在南边杂物房里。”
 好有道理啊。耿磊磊不禁说:“那,那回头我那边就这么装修。”
 “你什么时候去旧货商店?我陪你去。”
 耿磊磊道:“开学后。我妈说每月五十零花钱由我自己随意支配。小婶说每月一号给我钱。”
 耿卉卉没想到他这么痛快,以为他会嫌自己钻钱眼里。耿卉卉对他的转变甚是欣慰,没大没小的拍拍他的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耿犇犇乐了:“姥姥要知道她说了半个月的书中才有黄金屋,结果你还这么爱钱,又该说跟奶奶学的。”
 “我理她?”耿卉卉撇撇嘴,把她觉着精美的东西都放底层柜子里,以防大老鼠路过踩倒。
 以前耿磊磊在家买几个月饭菜,深刻认识的钱中用,就和堂妹一起把值钱的东西收起来。
 三人又到犇犇学校后面的房子看一下便回叶烦家。他们到家张小明已经卖菜回来,叶烦和张小明在算账。
 从六一到现在,叶烦把账目统计出来,对张小明说:“一千五百四十三,净盈利。加上之前的,买车的钱出来了。告诉你父亲,公历九月一号开始不再每天向家里交钱。”
 张小明:“可是我弟——”
 叶烦:“你弟你妹是你父母的责任。就算给你弟娶媳妇花一千,给你妹陪嫁花一千,你父母手里还有五百。老二和你两个妹妹每月都往家交钱,这些钱足够家用。你父亲的工资是净剩的。以后你每月给家里十五,你家每月可以存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对普通家庭而言很多。张小明不担心父亲没钱用,便说:“那我找机会跟我爹说一声。”
 叶烦:“你觉着你一个月赚很多,往家里交十五很少,那你有没有想过把钱给你父母,你娘转手给你二弟,你二弟糟蹋了,回头你父亲进医院,你只能去卖血?如果你把赚的钱存起来,将来你父亲生病,你随时可以拿出来?”
 张小明如梦初醒,像才知道这一点。
 叶烦:“你父母年龄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还有你对象那边,你也要留点钱看电影,或者给人家孩子买点好吃的吧?”
 张小明连连点头:“谢谢叶姐提醒我。我,我没想到这些。”
 耿致勤在一旁腹诽,你那个脑子能想到什么啊。耿致勤嘴上说:“以后遇到跟钱有关的事先问问我嫂子。”
 张小明不由自主地点头:“叶姐,是每月存,还是天天存?”
 叶烦:“一周存一次,告诉人家零存整取。每周六过去。虽然周日也有人,但是只有一两个人值班,去的不巧需要等。”
 张小明暗暗记下,“那我先回去?”
 叶烦:“问问村里人要不要做糖葫芦,你照批发价收。回头我带你去买糯米纸,用糯米纸包起来,一个装冰棒的箱子可以装很多,一次过去拉一箱,卖完一天能赚七八块钱。”
 即便只能分到三块钱,一个月按二十天算也比上班划算。张小明想干,“叶姐都想到用糯米纸包糖葫芦,肯定想好去哪儿卖?”
 叶烦:“告诉于家村的人去学校门口卖,必须非常干净。大宝要是吃了闹肚子,以后不跟村里人合作。”
 张小明不由得看大宝和二宝:“你们同学很喜欢吃糖葫芦吧?”
 大宝白他一眼,还用问,哪个小孩能拒绝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啊。
 张小明笑了:“叶姐,我回头就问问他们。”
 耿致勤赶紧说:“嫂子,你哪来的糖啊?”
 叶烦:“村里人会做麦芽糖。有白糖的话可以放一点,不放也行。对了,山楂蒸熟,少放点糖也不酸。”
 张小明闻言反而担心村里人不会做。他刚说出自己的担忧,耿致勤就说她妈会,她几个舅舅肯定会。因为于文桃嫁到耿家之后就没做过糖葫芦,必须是在娘家学的。
 闻言张小明踏实了。
 村里人果真会做糖葫芦。
 山楂成熟正好是大豆收上来小麦种下去村里没什么活的时候。
 村长就腾出两间房,愿意赚钱的村民共同提供麦芽和糖葫芦,赚的钱按劳平分。
 有的村民就问于小舅,即便装两箱糖葫芦也没有一百斤,而两箱的话车装不满空着也是浪费,不如捎他们进城卖菜,来回给他们一块钱。
 车不是于小舅自己的,跟其他几家商量一下,几家都同意,他便告诉乡邻乡亲赶上方便的时候可以捎一个人和几筐货。担心把车累坏,总重量控制在三百五十斤以内。
 村里人可以进城卖鸡蛋鸭蛋很开心,便不敢得罪于小舅,所以等糖葫芦做起来无人使坏。
 十一国庆前,第一批糖葫芦出来,耿致勤的表兄去大宝学校门口,张小明去二宝学校门口。
 二宝中午放学看到张小明就蹦蹦跳跳跑过去:“给我一串糖葫芦。”
 张小明拒绝收钱:“拿着吃吧。”
 二宝摇头:“不可以。妈妈说你卖剩了我再吃。”
 二宝同学问:“你认识这个叔叔啊?”
 二宝点头:“我家邻居。糖葫芦是我舅爷做的,可好吃了。”指着裹着糖葫芦的纸,“这个也可以吃。”把同学校友馋的贡献出零花钱,二宝才去找奶奶。
 张小明没看到不远处一对母女正好看到这一幕。母亲正是张小明的相亲对象,她还不习惯有个摆摊的对象,来接孩子看见他本能躲开。可是听到二宝恐怕别人不知道她认识张小明一样就很困惑,二宝不怕被同学嘲笑吗。
 耿二宝不怕,同学问她爸爸干嘛的,她真跟人家说保安,还说她妈是售货员。住在二宝附近的同学拆穿她,二宝另类解释“保安”二字,气得同学再也不打听别的同学父母干嘛的,就怕遇到一个“耿二宝”被气得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