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by余弗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22
回了栗州,正好三静从学校回来休息,一家人坐在一起开会。会议主题是要不要开超市。
开超市是顾思晴先提出来的,她先发表了意见:“首先我是赞同的。现在大家去供销社买东西多不容易,我们很清楚。排队不说,还要每月限量,更不用说得有专门的票。我觉得开超市的话,生意应该很好。”
顾二慧在她发表完意见后,道:“我也是赞同的,不过这跟我们单一的卖衣服不一样,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顾一敏也说:“我也赞同,反正到时候让我干什么我干什么就是。”
顾三静见她们三个都说话了,她左右看了看道:“我我也同意吧,听你们的意思,超市里应该有很多好吃的。”
众人:“”
“你们都同意了,我也同意。”王月菊道,反正她守好大后方就行。
顾建国见媳妇闺女都同意了,最后拍板,“好,那我们就定下了,开超市。”
第154章 你介意吗?
决定要开超市了,接下来就是商量这个超市怎么开了。这个时候顾思晴也不顾及那么多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海市那样的超市太大,即使我们手里有资金支撑,也不一定能玩转。我的建议是开小型的,大概比胡同口的小卖部那么大,一百平左右就可以。
这样便于我们管理,积累经验。我们先开一两家,等这一两家稳定了,我们就开更多的,甚至可以开遍全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觉得想开大超市,也不是不可以。”
胆子大,敢闯敢干是一回事,认清自己和现实是另一回事。她自己前世不是做超市的,她爸和二姐虽然有经商头脑,但面对新事物,不是有头脑,有胆量就能做成的。
一个上千平的大超市,中间有一点失误,都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小型便利店就不一样了,有失误,大不了关门休整两天,也不会有太大的亏损。
说白了前期就是在实验,在练手。等头几家成熟了,马上就可以进行复制。再等掌握的资源多了,就可以开大型超市,全国连锁的大型超市。
顾建国和顾二慧都不是冲动、好大喜功的人,他们觉得顾思晴说的对。
开便利店的基调定了,接下来就是细节问题了。选址和货源是重中之重。顾思晴建议道:“我建议第一家店开在栗州大学家属院附近。”
顾二慧明白顾思晴的意思,栗州大学附近还有两所大学,应该说那附近住的都是高素质的人。像他们这种开放性的超市,最容易吸引小偷。而高素质的人,相对偷盗行为会少很多。
“但是为什么不是政府家属院附近?”顾一敏问。
顾二慧答:“因为政府的人员去供销社买东西,比我们普通人容易很多。他们的日常用品并不缺。”
“那好,就定在栗州大学家属院附近。另外就是货源了,你们都列一下单子,我们汇总一下上什么产品。”顾建国最后拍板。
第二天,顾家所有人的任务都是列商品名单。韩家两兄弟来的时候,顾思晴和顾三静正趴在桌子上写名单。
问清楚情况后,韩二胖凑在顾三静身边念:“大白兔奶糖,巧克力,饼干,果脯三静,你写的怎么都是吃的呀,你再加上几个,皮球,玩具枪,跳跳球”
顾思晴:你俩一个吃货,一个就知道玩儿。
韩正平接过她手的中笔,就要替她写,顾思晴起身说:“走,去我屋写。”
顾思晴卧室的床边有张书桌,韩正平坐在书桌前,顾思晴坐在床沿,托着下巴看着韩正平写,嘴里说:“昨天在报纸上看到,有拐卖孩子的。你说,那些小孩儿要是被卖了,一辈子不知道亲生父母,唉!”
顾思晴当然不认为韩正平是被拐卖的小孩儿,她只是想用这个话题,引到韩正平的身世上。但是韩正平只是嗯了一声,写字的动作都没停。
顾思晴又叹口气,韩正平这次停笔抬头,看着她问:“你想说什么?”
大家都是聪明人,韩正平要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话,肯定知道她是想套他的话,但被这么直接问出来,顾思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是别人的隐私,而且是令人伤心的隐私。
“我我没想说什么。”顾思晴有些尴尬。
“就是你想的那样。”韩正平面色平静,跟往常总是笑着的好脾气不一样,跟和人打架时的冷厉也不一样,那是一种淡漠,淡漠的好似这件事不是发生在他身上一样。
顾思晴心有些堵,没有一个人不愿意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那他的这种淡漠是因为什么?
“你都知道什么?”顾思晴问。
韩正平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认真问:“你介意吗?”
顾思晴忽然觉得他们两个之间谈话的内容有些不对劲,她道:“我介意什么?无论怎么样,你在我这里还是你。”
韩正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他又成了那个好脾气的韩正平。
顾思晴心里还是痒痒的想知道他的父母是谁,知道了也许就能推测出前世的车祸是意外还是人为。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顾思晴问。
韩正平低头继续写字,嘴里说:“知道能怎样,不知道又能怎样?反正他们跟我没有关系。”
这也就是知道了。
“或许他们会对你有影响呢?”顾思晴又问。
韩正平扭头看她,“我们能换个话题吗?”
顾思晴连忙点头,“我明天继续去舞蹈班,你还陪我去吧。”
“嗯。”韩正平继续写字,顾思晴弯着腰趴在书桌上又说:“我的书应该快进书店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好卖。”
韩正平:“我觉得应该会好卖。”
“我也觉得,但万一呢。”
“你又决定不了,想那么多干嘛?”
“卖的多挣钱多啊!”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把名单列好了。晚上顾一敏汇总的时候,看到三静的名单无语的拿到一边,上面全是吃的玩的。然后她又看顾思晴列的名单,道:“一看就是正平的字迹。”
顾思晴耸耸肩,“他想写。”
顾一敏没理他,顾建国听了也没说什么。要是以后小四跟正平真成了,让正平做他们家的上门女婿正好。
王月菊跟他讲了,小四问她正平身世的事儿,小四这丫头聪明,估计看出什么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两个人都没来找,以后估计也不会来找了。田慧英对正平心里有疙瘩,正好给他们家做上门女婿,好的很。
顾建国心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
商品名单汇总出来了,顾建国看着名单说:“小四和三静上学,家里的事儿别操心,好好学习。一敏你抽空跟二慧去栗州大学那边找店面,月菊你这段时间看着点店里的情况,我开始找这些商品的货。”
顾建国做好了分工,第二天一家人就各自忙了起来。一个星期过去,一个自称是张书记秘书的人找到了家里,说张书记想见一见顾建国和顾二慧。
第155章 买买买
李言是张景同的秘书,张家的事情自然是知道一些的。如张书记有个二世祖儿子,这个儿子看上了光明服装店的一个女孩子,张书记对这女孩子也很满意。
让李言说,这女孩子就是长的再好看,性格再好,也配不上张书记家的二世祖。
张子俊虽然是二世祖,但后面有张家支撑着,只要嫁进去,一辈子就不用愁了。没见张子俊退亲后,省委很多人跟张书记提自家的女孩子吗?
但偏偏这二世祖看上了一个卖衣服的女孩子,让省委的这些人措手不及的同时,也有些嫉妒。
今天张书记让他来顾家,说明天要在办公室接待顾建国和顾二慧,这让他不能理解。张书记是多么铁面无私的人啊,怎么会在办公室接待他们呢?不是应该在家吗?
虽然脑子里这么想着,但他见到顾建国的时候,还是满脸堆笑,“顾建国同志,你好!”
顾建国也笑着跟他握手,他心里疑惑张书记的秘书来家里干嘛?就是提亲也不应该是让秘书来啊!
心里疑惑着,他把李言领进了院子。
李言一进顾家的院子,就觉眼前一亮。院子里水泥铺地,各样物什摆放的整整齐齐。现在院子里青砖铺地的不少,水泥铺地的却不多。
顾家的生意应该很赚钱。
这个想法,在他被顾建国领进了厅堂后,更加确定了。
厅堂装修的简单大方,他也刚装修过家里的房子,知道装成这样,得花不少钱。
地面是木地板,家居样式新颖,就是张书记家的装修都没这好。当然,张书记在栗州的房子,是省委安排的,他住进去的时候,是已经装修好的。
李言收起对顾家的轻视,笑着跟顾建国说:“张书记想请你和顾二慧同志,明天去他办公室一趟。”
顾建国听后一愣,他也没想到张书记会在办公室见他。
“好,我明天跟二慧过去。几点合适?”顾建国道。
李言笑着道:“明天上午书记有个会,大概到十点钟左右结束,你们十点到就行。”
“好,我们明天一定准时过去。”顾建国笑着道。
李言把该通知的事情通知到了,起身就要走,顾建国连忙跟着起身送人,一直把人送到了胡同口,看着他骑自行车走远了才回家。
顾一敏和顾二慧此刻正在跟人谈租房子的事情。这些天两人一直在附近转,这一带基本没有做生意的,有也只是两个小卖部。这样的话,超市开了,他们的生意应该不会差。
但有一个问题是,这一带适合的房子特别少。顾二慧和顾一敏找了好几天,才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
这房子在栗州大学家属院对面,是房东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说是合适,是因为这一排的房子建的都是门朝里,就这家门朝外。三间房加起来一百平的样子。
房东说,这房子的门原来也是朝里的,他们家解放前跟人学了做豆腐手艺,后来想开门卖豆腐,就把这房子改了下,门朝外。
顾二慧跟顾一敏觉得这里合适,就跟房东谈租房子。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姓程,听一个月给十五块钱,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当然顾二慧跟她说清楚了,房子他们要租的时间很长,至少五年。程老太太自然愿意他们长时间租,时间越长越好。
她年轻的时候没有工作,现在更没有退休金,一个月十五块钱,足够她平常的开销了。要是省着点儿,说不定还剩省下来不少。
事情说好了,今天顾二慧和顾一敏拿着合约过来签,但这次跟她们谈的不是老太太了,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带着眼镜的瘦瘦的男人。零售精品推荐“这房子是我妈养老的房子,一个月十五块钱怎么够用?至少二十五。”女人斜眼看着顾一敏和顾二慧说。她打听了,这两姐妹是光明服装店的,那个光明服装店听说可赚钱了。
顾一敏和顾二慧没想到他们会坐地起价,而且起这么高。这个地理位置跟服装店的位置差远了,服装店是楼上楼下,一个月租金才十五块钱,这里她们给十五已经不低了。
没想到他们还要涨价,一涨就是十块钱。以为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不可能。”顾一敏道。
“那你们去找别的房子吧,看看这一带还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女人撇着嘴,一副势在必得。
程老太太却有些着急,一直拽女人的胳膊,但女人推了她一下,道:“你们看吧,二十五,想租就租,不想租你们看别家。”
哪里有别家?
顾二慧和顾一敏对视了一眼,转身就出来了。有这样的房东,要是真租了,以后的麻烦事多着呢。
“现在怎么办?”出去后,顾一敏问顾二慧。
顾二慧也气的不行,没想到会遇到这么不讲理的人。她左右看了看,“我们看看再说,大不了在附近买个宅子。”
他们家的房子能把门改到外边,别的房子也能。再说,按照栗州的房价,买个宅子也就四五千块钱,这点钱现在在他们眼里不多。
顾一敏觉得也是,“行,买房子的话,用起来更放心。”
姐妹俩心里定了新基调,又骑着自行车在这一带转。这一次找,目标范围就大了。只要临街,周围环境不错就可以。至于你的门是朝里还是朝外,就不用管了,买了后改就是。
别说,姐妹俩转了一天,真找到几个合适的宅子,问了下价格,也不贵,都在四千到五千之间。
晚上吃过饭,顾思晴听顾二慧说想买宅子改造成商铺,眼睛亮的灯泡一样,马上说:“买买买。”必须买。
她甚至都想说,以后无论是开便利店还是大超市,都不要抠抠搜搜的租房子了,直接豪气的、暴发户的买买买。
原谅她,虽然重生了,虽然以后有可能是身家多少亿的富二代,但她还是想买房子赚钱。
第156章 摸着石头过河
租房子一个月十五块钱,一年才一百多,买房子却要一下子花出去四五千块钱,算一算,当然是租房子划算。
但是,买房子少了跟房东之间的纠葛,而且房子是保值的,以后不用了大不了卖出去了。
顾建国心里做了些盘算,最后决定买宅子。
这件事儿说完,他又说起了张景同邀请他和二慧见面的事情。他问顾二慧,“你跟张子俊相处的怎么样了?”
他实在想不出来,除了二慧跟张子俊之间的事情,张景同还有什么原因要见他。
顾二慧也有些雾水,她跟张子俊虽然相处的还可以,但根本没有到见家长的地步。她道:“他没跟我说他爸要见我的事情。”
顾建国又想了会儿,想不出个所以然,就道:“明天见了就知道是什么事了。”
顾二慧嗯了一声,她也是有一些紧张的。与上一次见张景同的紧张不同,上次是纯粹的对大官的畏惧,这次却有种丑媳妇见公公的感觉。
虽然她和张子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处对象,但他们两个都是在向那个方向靠拢。现在突然被告知要见家长,没有一点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但水来将挡,兵来土掩,她就是紧张也没用。这样跟自己说着,也没那么紧张了。
第二天,顾建国穿上新买的白衬衣黑裤子,蹬上崭新的皮鞋,对着镜子跟王月菊说:“我这样还可以吧?”
“可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相亲呢。”王月菊玩笑道。
“这可比相亲重要。”顾建国对着镜子梳头发,嘴里说:“虽然我看不上那个张子俊,但二慧跟他处的还行,听说张记也支持,我就不能给二慧丢脸。”
“行了,你弄的太正式了也不是很好。”王月菊道。
顾建国想想也是,就拨弄了下头发,显得凌乱些。
顾建国四十来岁,个子方正高大,长得也不错,再有这身衣服衬着,着实挺好看。王月菊看着内心有些复杂,男人出息了是好,但也容易出状况。
顾建国看了看手上的表,上午9了,道:“就这吧。”
说着他出了门,顾二慧也打扮好了,淡粉色短袖衬衣,下面是到膝盖的深色半身裙,整个人亭亭玉立,干净清爽。
父女俩骑车到政府,在门口登记后进去。刚进去,就见到了在一楼大厅等着的李言。见到他们,他笑着迎上来跟顾建国握手,然后带着他们上楼。
“会马上结束,你们等一会儿。”
到了楼上,李言先把他们带进了接待室,等了大概五分钟的时间,李言又过来说:“会已经结束了,你们跟我过来吧。”
父女俩跟着他到了一个办公室门口,李言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去。他还没开口,张景同就对着他身后的顾建国笑道:“是建国同志吧?快进来。”
顾建国和顾二慧进去,李言把他们引到待客的沙发边,两人坐下,张景同也笑着坐下。李言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水,就离开了。
“二慧,我们又见面了。”张景同脸上带着笑,又看向顾建国说:“建国同志你很会教育孩子啊,把二慧教育的聪明又勇敢。”
他的语气随意,没有一点官架子,顾建国和顾二慧都放松了很多。顾建国笑着说:“我哪里懂什么教育不教育的,不过这孩子确实胆子大些。”
张景同听了哈哈笑,心里说确实胆子大,敢扇张子俊耳光,还敢跑到他跟前告家长。
“现在社会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觉得二慧这样挺好。”张景同满眼的对顾二慧喜欢,顾建国心里挺骄傲。
这时张景同又道:“这次叫你们过来,不是私事。我听子俊说你们在准备开超市,能说说你们的规划吗?”
顾建国和顾二慧都没有想到,张景同叫他们来,是因为超市的事情。两人对视了一眼,顾建国道:“让二慧说吧。”
不管以后二慧跟张子俊能不能成,他得给闺女表现的机会。他们现在面对的不仅是张子俊的父亲,更是他们省的主管官员。
顾二慧也没有扭捏,把他们对超市发展的规划讲了一遍。她逻辑清晰,言语简单明了,张景同听的很认真。
等顾二慧说完,他问:“为什么开小型的超市而不是大型的?是资金不够吗?”
“资金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问题。”顾二慧道:“我们没有开超市的经验,前期做一个小型的,是在积累经验。而且,我们的资源不足,也需要积累资源。”
张景同听了后点头,心里说顾家不是贪功冒进的。
“你们什么资源不足?”他问。
顾二慧听他这样说,自然抓住机会,道:“主要是货源的问题。我爸这些天找货源,遇到了很多难题。有些厂不愿意给我们供货,有些厂子手续很麻烦。”
张景同嗯了一声,“这个我想办法解决,回来你们写个单子,我让人跟那边打招呼。”
顾建国一听喜出望外,“真是太谢谢您了。”
这些天他奔跑于各个厂子之间。那些厂子不是嫌弃他们进的货少不给货,就是流程麻烦的很,要一层层的申报。
而张景同听了他的感谢却说:“我应该感谢你。现在民众买东西太困难了,而国营供销社的机制,并不能满足大众的消费。民众没有消费能力,哪来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要改革开放的原因之一。”
张景同说到了经济发展,顾建国和顾二慧都有些似懂非懂。但他们明白,现在做的事情应该是对经济发展有利,所以张景同才会在办公室见他们。
两个人又忽然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你们对超市的规划很好,”张景同又道:“着眼自己的实际,稳步发展,很好。”
顾二慧和顾建国都谦虚的笑,张景同看向顾二慧问:“按你们的计划,如果顺利的话,今年能开多少家店?”
顾二慧和顾建国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家店还没开始,哪里知道第二家第三家店什么时候开?
第157章 也是拼了
张景同想要帮顾家是真的,想要改善民众购买物品困难的问题也是真的,想要政绩也是真的,这三点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冲突。
他是政客,即使不想把官场上的那一套用在顾家身上,但还是不由自主的问了超市发展速度的问题。
对于他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效性。
但他的这个今年能开多少家店的问题,顾建国和顾二慧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两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是顾建国说:“这个我们也不清楚,之前没有做过。”
张景同这才发现自己操之过急了,他笑道:“是我急切了,这样,过段时间再找你们来聊天。”
说到这里,事情算是说完了。张景同又向他们了解了现在服装店的情况,然后又说:“你们做的很好,改革开放是机遇,要好好抓住。这段时间子俊也在做生意,这孩子以前贪玩,做起生意后倒是正经了很多,做的也很不错。”
说这些话,张景同觉得老脸有些烧的慌,他做事向来内敛,什么时候这么直白的自夸过?为了儿子,他也是拼了。
“孩子年轻的时候就是爱玩儿,大了就好了。”顾建国接道。
张景同亲自夸了,他能不接吗?再说,张子俊也确实只是爱玩儿了点,其它真不错。不像有些官宦子弟,仗着自己的家世,为非作歹,欺压人。
当然,那样的话,他也不会让二慧跟他来往。
两位父亲又聊了几句自家的孩子,顾建国便起身告辞,张景同忙的很,没有挽留,临别的时候说:“有空了去家里,到时候我们好好聊。”
“好。”顾建国口头答应。
出了政府大院,顾建国跟二慧说:“张子俊父亲人真的很好,张子俊没什么大毛病,你们好好处。”
顾二慧听了这话,忍不住想到张子俊说,叶驰拼爹拼不过他的话,他确实有个好爹。
笑了下她道:“我知道。”
父女俩骑车回到家,王月菊已经做好了午饭,凉面条。见他们两个回来了,连忙给他们盛上两碗。
两人坐下,见顾一敏和顾思晴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两人就把跟张景同见面的经过讲了一遍。顾建国最后说:“要是能给开个条子,进货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是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
顾思晴也松了口气,她原来想过这个年代进货不好进,但没想到这么麻烦。老爸把腿都快跑断了,也没跟人谈好供货的问题。
没货,超市是开不下去的。还好现在问题解决了。张子俊真的有个好爹。
吃过饭,顾建国就和二慧去买宅子,让一敏在家学习。骑车路过程老太太家门口时,被她拦住了,“闺女,你还租房子不?我儿媳妇说的不算,房子是我的,我租给你们。”
“不好意思啊,我们决定不租房子了,自己买房子改一下。”顾二慧道。
程老太太一听着急了,“那多麻烦啊,再说买房子得多少钱啊,你们租我的,十五块钱,我租给你们。”
顾二慧见她一副着急的样子,想来婆媳关系不好。但,同情她归同情,世界上值得同情的人多了去了,她管不了。最起码她现在没有能力。
她道:“你这房子位置不错,以后肯定能租出去,只是一个月二十五绝对没人租。”
说完她和顾建国骑车走了,程老太太着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好不容易能有点收入了,结果又黄了。
顾二慧带着顾建国看了她和顾一敏看好的两个宅子,最后两人确定了比较大的那个。这个宅子房间相对多一些,可以当成临时的库房。
买房的手续有些繁琐,房产过户需要时间。顾建国跟原房主商量,他们先进行房屋改造和装修。原房主也是个爽快人,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装房子,找货源。顾建国列出了个想要合作厂家的单子,又去了趟政府大院,没有见张景同,把单子给了他的秘书李言。
第二天,李言来了,给了顾建国一个条子,说:“你列的单子上的厂子,我会跟他们联系。到时候你拿着单子去找他们厂长就行。”
顾建国没想到张景同的效率这么高,高兴的同时自然对李言一顿感谢。
李言走后,顾建国跟王月菊说:“今天多做几个菜,要庆祝庆祝。”
房子问题和货源的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没什么大难题了。独一份的生意,只要是开张了,应该能赚钱。
王月菊也很高兴,他们家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晚饭的时候,顾思晴又带来一个好消息,她收到了信诚出版社寄来的书,信里还说,书已经在京都的书店试卖了,因为前期有报纸连载做基础,市场反应很好。
接下来,书会推向全国书店。许宏文和薛元明推测,这本书全国的销量,至少破十万。
顾思晴估算了下,十万册的话,她能拿到的版税是一万块钱。对于这个数字,她很满意,比拿稿费多多了。一万块钱,在京都可以买个四合院,在栗州可以两套院子。
好吧,她脑子里还是买房子。
因为喜事连连,一家人这顿饭吃的很开心,顾建国喝了点酒,忽然感慨了起来:“你们爷爷死的早,你们奶奶带着我跟你们二叔,当时那日子过的真叫苦,吃顿野菜糊糊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后来解放了,日子好过了些,但还是吃不饱。你奶奶还因为偷队里的红薯被抓住过。我是家里实在困难的没办法了,才去参的军,因为军队能吃饱饭,还能有津贴。不管多吧少吧,有一点总算是能贴补家里。跟你们妈结婚,没有给彩礼,就是出把子力气给你们姥爷打了口棺材,把你们姥爷给葬了。”
顾建国说着看向王月菊,“我媳妇那些年也跟我吃苦了。”
王月菊被他说的眼眶也红了,“跟孩子们说这些干啥?都过去了,现在的日子不是过的很好。”
顾建国嗯了一声,“是,日子过好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第158章 下架
顾思晴挺奇怪穷小子的顾建国同志,是怎么娶到十里八村一枝花的王月菊同志的。要说是因为打了一副棺材吧,但那时候能给他们姥爷打棺材的人,应该多的是。
只是老爸老妈似乎都不喜欢说那件事。
一顿饭吃到很晚,结束的时候顾建国都有些醉了,是被王月菊扶着进屋的。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看着媳妇忙前忙后的伺候自己,顾建国拉住她的手说:“月菊,爸的话我没忘。”
王月菊被他今晚的那些话弄的有些伤感,道:“不是说不提了,怎么又提?”
顾建国见媳妇不高兴了,马上咧嘴笑着换话题,“等超市开起来了,稳定了,我就带你那个叫什么来着,对,旅游,我带你去旅游。”
一个醉鬼的话,王月菊当没听到。伺候他洗了脚扶着人上床睡觉。但今晚顾建国同志很兴奋,睡不着就开始拉着媳妇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