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1
【女生语气平稳,“其实我最想成为航天员,不过航天员数量太少,我不一定能成功。
但如果去不成太空,那我负责地面的火箭发射也可以。”】
【两个男生抹一把汗。
“负责火箭发射,竞争也很激烈吧。”
“人家的退而求其次,都是我不敢想象的巅峰,比不了,真比不了。”】
随着女生抬眸望天,下一瞬视频内容切换,变成火箭发射现场。
“那是什么东西?后世的穿云箭吗?”诸朝古人们看着后世火箭震惊道。
“那东西大、粗、长的,已经不算箭了吧!”
“可刚才天幕说,那叫火箭。”
就在诸朝古人们话音刚落,随着一道清脆的“发射”,伫立在原地的巨大火箭“轰——”地发射。
宛如旱地拔葱,火箭朝天空飞去。
“火箭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一直向上飞?”
“飞机飞到一定高度就停,它还在一直飞。”
诸朝古人们视线随着火箭越过云层,又来到更高的地方。
比时下方的一切事物,都变得渺小,与此同时,世界的整体,开始变成更具体的轮廓。
终于,火箭携裹一往无前的姿态,冲出地球,来到外太空。
这一刻,诸朝古人们手中的东西,吃的喝的玩的,全都不自觉的掉落下去。
他们目瞪口呆,“我们知道飞机能飞天,但飞出天,是不是太夸张了?”
“先别管那个了,天上是不是有仙宫啊?!”有神仙爱好者们忍不住发出尖叫。
“世界,真的是圆的。”东汉,支持地圆说理论的张衡神情恍惚。
自己支持的理论真变成消失,除了惊喜外,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他做梦也没想到,地圆说居然是被这样证实的。⑤
“等等,天上没有仙宫,且天上怎么长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诸朝具有浪漫细胞的人们道。
他们幻想天上有神仙,结果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要说空洞,天上有不少他们看不懂的东西。
可要说不空洞,仙山、仙宫呢?
“不知为何,我心里有股不祥预感。”唐朝,李白捂着狂跳的胸。口皱眉。
杜甫看看天幕,再看看李白,欲言又止,他知道李白有神仙梦。
可后世已经证实,天上没有仙人。
“旁边那个是太阳,那个就是月亮了吧。”有人认出太阳和月亮。
他们心里十分期待,“能不能让我们看看月亮,我们想看看嫦娥和玉兔。”
可能是他们的愿望强烈,天幕拉近镜头,让人看到月亮真面目。
“噗,别告诉我们,那跟王二麻子脸有的一拼的是月亮?!”
“哈哈哈,假的,都是假的,月亮上怎么可能没有嫦娥和玉兔呢!”
幻想破灭,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抓狂。
宋朝,苏轼看着自己的写过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看看月亮真面目,强忍心中酸涩。
“算了,人生在世没必要那么较真……我总算知道什么叫做朦胧美了!”
关于航天和月球的镜头,并不多,很快就转到太空航天员们身上。
诸朝古人们回神,震惊道:“他们是人还是神仙?穿的好奇怪呀。”
反正不是他们想象出来的神仙装束。
“他们几个都是后世的人,你看他们和火箭碰头了。”
之前地面发射的火箭,终于抵达终点。
“我懂了,这几个就是所谓的航天员,那个女娃子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人。”
“话说回来,天上要是有好东西,挤破头想上来也就算了,可后世天上明明没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还想上来?”
“人数那么少,那得多孤寂,在地面再远也能回家,在天上,可就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了。”
“对,跟上天比,地面上的距离都不算什么了。”
除了少数天文爱好者们贪婪的看着外太空的一切,大部分人都想到别的方向去。
随着镜头切换,又回到航天少女的身上。
这让诸朝古人们恍惚,“所以刚才那一幕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真的,只是这个女娃还没步入行业,刚才那些是她航天航空路上的前辈。”
“后世都能上天了,也没有发现神仙吗。”
嬴政和刘彻心里难掩失望。
他们都是有长生梦的帝王,看到太空真面目后,除了幻想破灭的,一同破灭的,还有他们的长生梦想。
这让他们心里别提多难受。
【“我们以后想学生物学,一个生物方面,一个植物方面。”
一对容貌一样,气质却很不同的双胞胎女生道。】
“生物学?生物和植物,是指动物和植物吧!”植物意思他们理解没问题,生物也很好猜。
【“和大多向外探索的知识不同,生物学是一门向内探索的学科。
从生物的表皮毛发、皮肤,再到尿液、血液、血管……神经,我们人。体奥秘,不比浩瀚星空少。”想学生物方面的姐姐道。】
【“植物学方面,需要考察和研究植物起源,比如咱们华夏传来过诸多外来植物,但事实上并不是哪一种植物都适用。
如果不合适,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让本土动植物减少乃至灭绝等现象。”】⑥
诸朝古人们听不太懂姐姐的话,却听懂妹妹的话。
“也就是说咱们不能从海外随便带东西?”
“天幕认证过的植物应该没问题,不过其他东西得小心了。”
【“不过不管是研究生物还是植物,都离不开我们的好帮手,那就是显微镜。
在显微镜出现之前,生物学等需要研究的学科进展并不大,直到显微镜出现帮助人们观察到人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微生物等,帮人解析出更多东西,才让生物学飞速发展。”说着姐妹两人拿出一个手持显微镜,开始调焦距。】
镜头凑过去,让正疑惑显微镜为何物的诸朝古人们吓一跳,“怎么突然放那么大?”
“是那个圆筒状的东西,它上面好像是玻璃镜片。”有人细心留意道。
【“我们现在只有低配的显微镜,希望有天能用上高配版的显微镜。”
姐妹两人憧憬道。】
主持人想了一下,邀请她们去实验室体验,随后镜头来到实验室内。
实验室干净整洁,通体以白色为主。
随着镜头拉近,是台精致、高配的显微镜。
姐妹两人别提多惊喜,在专业人士帮助下,姐妹两人试着上手操作。
镜头拍摄,也让诸朝古人们进入第。一视角。
“那个显微镜,居然连血液里有什么,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那些东西居然在动,就像活的一样。”
这无疑极大冲击诸朝古人们的世界观。
“那个显微镜,对医学也很有帮助!”
“没错,我们要是有显微镜,绝对能分辨出更多病因。”
古代生物学家们数量少,激动的都是医学家们和科研人员。
“不过咱们并没有显微镜,显微镜怎么做出来?”
“显微镜由筒身和镜片组成,首先咱们得弄到玻璃镜片,其他材质,都不如玻璃透。明。”
“玻璃片有啊,有玻璃配方后,有人开始尝试做玻璃,虽然像后世那么大块的玻璃还没弄出来,小块的玻璃却没问题,还因为配方公布,玻璃价格也不贵,甚至便宜。”
因为之前做玻璃,以至于现在显微镜的难度也降下来。
这让想要显微镜的诸朝医学家们恍惚。
镜头只演示几遍显微镜的操作,而没有把所有物品都过一遍,要不然那时间可长了去了。
直到继续采访下一个高考生,诸朝医学家们都还意犹未尽。
有行动力快的,已经弄到镜片,“接下来该怎么做?”
“如果平面的不行,那就把它们打磨凹、凸,我记得显微镜镜头镜面,好像不是平的。”
“你们做好以后,我们也想看看,没想到咱们身上的秘密,不比星空少。”这个事实让诸朝古人们新奇。
“是啊,咱们现在探索不了星空,但可以探索人。体。”这个他们能够做到。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我以后会报考非遗专业, 非遗专业跟其他专业比起来,属于冷门专门。
不过好在非遗专业科目很多,加起来我们的数量也不少。”一个女生说道。】
随后镜头转换, 其他专业的学生坐的满满当当,非遗专业们学生, 一个教室只有几个学生。
所有非遗专业的学生们加起来, 也才只是那些热门专业的零头,差距之大, 就算古人们也能理解。
“什么是非遗?”
“非遗是什么意思?后世学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思, 咱们目前比较出名的非遗文化有刺绣、戏曲、乐舞等专业。
我选的是刺绣专业。”女生道。】①
诸朝古人们震惊, “是我们理解的意思吗?那可是刺绣啊,后世学刺绣的人为什么那么少?”
“什么时候刺绣也成为冷门职业了?!”他们接受不能,因为这个专业, 实在太贴合他们的日常。
“你们别忘了后世的纺织机器,咱们之所以那么多刺绣的,是因为咱们没有机器, 咱们要是有机器,肯定也会选择机器。”
“对, 你们应该奇怪后世都有那么便利的纺织机器了, 为什么还有人会传承手工刺绣。”
一些人的话让那些激动的人冷静下来。
“说的没错,后世有纺织机器, 不需要像咱们这样再一针一线的绣,这样大多数人会刺绣, 反而显得奇怪。”
他们已经接受未来刺绣这项日常被淘汰掉的事实。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让人感到空虚和迷茫。
诸朝擅长刺绣的女人们则微怔, “后世多好, 因为刺绣多了很伤眼睛。”
就像她们的眼睛, 年纪还未老迈,眼睛就看不清路。
像后世的纺织机器,不知拯救了多少女孩的眼睛。
【“随着机器的量大和普及,不知什么时候起,人工刺绣被人定义为高档商品。
不过跟机器比,人工刺绣确实更废心力,如果不是因为学成后能挣钱养活自己,我是不会让孩子学习这门技术的。”女孩的母亲,上一代非遗大师说道。】
“后世刺绣很挣钱?!”诸朝古人们捕捉到这一点,眼睛明亮起来。
“手工跟机器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后世追捧手工刺绣?”也有人不明白手工刺绣为什么被定为奢侈品,明明都是刺绣不是吗?
刚好天幕也正好说起这个话题。
【“对于外行人来说,手工和机器刺绣区别可能不大,可对于内行人来说,机器刺绣匠气死板,手工刺绣则有灵气。
这分别是机器刺绣,和手工刺绣作品,你们能分辨出来吗?”女孩母亲带来同样的刺绣作品,打混后让人分辨。】
“两者放一块对比,还是挺明显的。”
“机器刺绣感觉厚重,没有手工刺绣轻盈。”
对于古人们来说,两款刺绣,很容易分辨。
“后世确实没说错,机器刺绣确实匠气,但是它价格也便宜啊,至于灵不灵气的,对于没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那些衣食无忧乃至富贵的人们就不一样了,有钱的情况下,自然会选择更精美的人工刺绣。”
“这样看来,两款不同方式的刺绣,所对应的买家们群体不一样。”
匠气厚重、价格便宜的机绣买家们是普通人,精美轻盈、价高的手工刺绣买家们是有钱人。
“所以后世哪怕机器刺绣占据主流,手工刺绣也没完全淘汰。”
“刺绣还有专门的学校。”
“不是学校,只是其中一个专业。”
“那也很惊人好不好,要知道那可是刺绣!”
“实在难以想象,刺绣也能成为一门课程,甚至可以开专门的课程。”
看到后世那些美奂绝伦的手工刺绣,诸朝绣娘们神色柔和,“我们以后也能做到那种程度。”
之前她们记过天幕给的刺绣手法,后面有了随身天幕后,随时可以翻阅,这让她们绣技大涨。
【“我们以后想学戏曲专业,戏曲是一项传承已久的习俗,是咱们社会进入信息化之前很受欢迎的娱乐表演方式。
在诸多娱乐信息的冲击下,喜欢传统戏曲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一对身段板正的情侣说道。”】②
随着他们的话,天幕闪过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之前皮影戏等娱乐表演。
这种化静为动的表演方式,直让元朝之前的古人们大开眼界。
“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表演方式,要是咱们这里也有,我们肯定看!”
“之前咱们这里的确没有,但之后一定会有。”有人对后世戏曲感兴趣,已经决定行动。
戏曲能传承那么长时间,并且在现代都还有一席之地,对于娱乐信息少的古代,冲击力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只限于戏曲出现之前的朝代。
戏曲出现之后的朝代,会视为“下九流”之一的行业。
看到后世戏曲变得这么光明正大,元明清等封建思想较重的人非常受不了。
他们对戏曲喜欢并鄙夷,实在难以忍受后世把戏曲捧到和寻常职业一样的地位。
在他们看来,戏曲低贱,就该一直低贱才对。
“刺绣也就算了,戏曲怎么配呀?!”他们不明白。
当然这些破防的人,之前早就失去天幕观看资格。
而元明清学习戏曲的人们则恍惚,“咱们这行业,在后世居然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咱们也配吗?”不光外界鄙夷他们行业,他们自己心里也无法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
“为什么不配?那些做恶心勾。当的人都觉得自己风光霁月,咱们为什么要自怨自艾?”清朝,一个戏曲女子呸道,十分桀骜不屑。
有时候他们戏曲人,不仅会卖艺,还会卖身,那些高高在上鄙夷他们的人,就是买他们身体的人。
那些人都有脸把自己装成正人君子,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低贱。
“环境不一样啊,后世什么环境,咱们什么环境?”
“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不都见识过那些人的‘真面目’?”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
“不说了,快看下一个非遗吧。”
“下一个非遗居然是乐舞,感觉不比咱们戏曲行业强多少啊。”元明清戏曲行业的人睁大眼睛。
如他们所说,乐舞在他们时代,也算不上高雅。
就像他们身不由已一样,乐舞行业的人,同样身不由己。
【“我们乐舞非遗专业,是音乐和舞蹈的总称。
音乐是指咱们华夏传统乐器,舞蹈是指古风舞蹈。”一位乐舞非遗专业的老师说道,旁边是提前来体验课程的高考生们。】
“华夏传统乐器和舞蹈,按照刺绣情况推算,后世不会把乐器和舞蹈也变少了吧?”
“要知道那可是乐舞啊!”越往前的朝代,越不能接受这点。
因为时代越往前,哪怕是君王,也会舞、乐。
更别说君子六艺里,就包括“乐”。
【“说实话,我们这些非遗专业,或多或少都需要基本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生源不多的原因。
就像舞蹈,很需要童子功,等长大再学,已经晚了。”说着老师捏了捏舞蹈女孩的肩膀,眉宇间浮现满意。】
“就像那个老师说的,既然专业需要童子功,为什么不直接学习舞蹈,还需要专门高考?”
“有没有可能,舞蹈是个人和家庭想法,高考是国家想法?”
所以后世的特长生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那是因为国家政策,在其之上。
【“但也可能精力用到专业上,我们的文化课并不是很好。
好在我们特长生可以加分,非遗专业也会酌情录取,不会让我们没路走。”乐器专业的高考女生想到自己成绩,明显叹气。】
虽然都是高考生,但选择进名校和选择非遗专业的考生们成绩、心态是不一样的。
哪怕是高考,也会分出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
虽然不绝对,非遗专业的学生们,很少出那种一骑绝尘的学神、学霸。
当然那是指文化领域,在她们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她们绝对是专业级别。
“这就是有舍有得呀,我都不敢想象那些全能人才们精力是怎么分配的。”
有人想到历史上那些会很多东西的人才们,心里十分好奇。
“看来后世对于学习并没有一把抓,而是深耕一块地方。”
“这种办法他们人少,根本没什么大用,但问题是,后世的人很多,非常多。”
“所以他们才能发挥出比我们更大的力量。”
以小窥大,诸朝执政者们神色凝重。
对于后世的古典舞蹈和乐器,诸朝古人们都不陌生。
就是听说后世世面流行的并不是华夏传统乐器和舞蹈,他们才绷不住。
“咱们自己家的乐器和舞蹈不好听不好看吗?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乐器和舞蹈啊!”
他们可以接受后世学习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但不能接受后世学习自家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
可以说对于这个消息,上至帝王权贵,下至百姓们,都没有不皱眉的。
就像他们说的,传统乐器和舞蹈才是自己家的,可是后世人们,许多学习的并不是自家东西,这让人心里好受才怪。
之前戏曲他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因为戏曲在古代也属于小众行业。
可是乐、舞不一样,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有受众。
“看来后世的文化自信还没完全恢复,要是完全恢复,他们在数量上绝不会被压倒。”有人意识到问题本质。
以小见大,何止是歌舞专业,只怕其他方面也是。
【因为非遗专业的学生们数量比较少,所以采访视频就放到一块,除了以上采访外,我们还有更多其他采访,大家感兴趣的话,直播结束后,可以点击查看。
我们这里,对于高考生们的采访已经说的差不多,面对学生们对未来的喜爱和憧憬,我们会感到温馨。】
【那不知那些已经步入行业的前辈们,心里又是对自己专业怎么想的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去看看。
首先是考公,那些成功上岸的公务员。】
【“主持人你们好,我们是扎根基层几年的干部,几年时间下来,也算是有点心得吧。
听说你们这是历史节目,那我们的身份放在古代,就是官员了。”几个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干部们说道。】
他们神色既不像高考生们那样稚嫩,也不像老年人沟通困难。
且信息化时代,他们冲浪速度还不慢,接梗也没问题。
“那些人就是后世的官员,怎么说呢,感觉没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后世衣服没有阶级之分,从衣服上很难看出身份的。”
“不是衣服,是眼神和气质,你们看他们的眼神,一点没有咱们官员们的高高在上和傲慢。”
“也是,他们可是官员啊,哪怕面对采访,也太过平易近人了。”
底层百姓们对后世官员气质和眼神陌生,权贵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比百姓们更了解官员,陌生感只会比百姓们更强烈。
“从他们身上,居然感受不到一点官威,一个也就算了,居然全部都是,这就奇怪了。”
“是装的,还是有官威的人没有出现?”
【“虽然都是官员,但我们现在的干部和古代的官员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履历。
比如古代科举制考中之后,官员们大都会派到地方,我们现在也是派到地方,这点相同。”】
【“不同的是我们的起点,古代新官一上任可能就是县令、知府,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县长或者市长。
我们则不同,我们则是从村子开始,也就是真正的基层。”】③
“原来基层是这个原因,确实,再没有比村子更小的地方了。”
“这么看来,还是咱们古代官员的官职更有含金量。”诸朝古代官员们心里舒坦了。
【“履历,也就是功绩方面,古今也有所差别。
古代官员们的政绩和地方贫富挂钩。
如果是一个好的地方,他们努力政绩会更好,不努力政绩也不会差。
遇到古代条件差的地方,他们会走关系把自己调去别处,这样一来,被分配到差地方的官员们大都是没背景没实力的,加上地方条件限制,让人很难做出政绩。”】
“这话说的,谁不想往好的地方去呀,有能力调走肯定要调走啊。”诸朝有背景和实力的官员们不以为然。
“唉,差的地方,确实很难做出政绩,没有政绩就升不了官,升不了官就离不开差地方,没办法,只能苦熬。”诸朝没实力和背景的官员们叹息。
【“咱们现在不一样,大家都会去差的地方执政。
这样既是为了让执政履历更好看,也是为了补足咱们国家的短版。”】
“履历更好看我们能理解,可是补足国家短板怎么说?”诸朝有人疑惑。
可是他们身边的聪明人,听到这句话,已经神情凝重起来。
“怎么了?神情这么严肃?”
“你们觉得后世国家短板是什么?又或者,咱们国家现在的短板是什么?”
“如果觉得问题太笼统,那详细点,你们觉得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哪个是短板?”
“按照顺序,从小到大是孩子、老人、女人、男人。”
“是啊,既然孩子的老人是最短板,那该怎么补足?”
“难道是……杀了?”有人想歪,大惊失色。
“……杀你个头,人都死了那叫没有短板,而不是叫补足短板!”正仔细分析的人气的头晕。
“不是杀了,总不可能是照顾他们,你们相信吗?”
因为比起杀了,照顾老幼这种事,听上去更加不可能。
聪明人们愣住。
【“国家的实力可以从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阐述。
而阐述方式,来自具体数字。
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些数值分析出各地的经济、人口状况,然后再给这些数值,分出贫、中、富等大致区域,打上贫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短板。
我们先把这些短板地区问题解决,国家整体实力数值自然也会提升。”】
诸朝古人们听是听懂了,但还是不明白,“如果想要提升数值,没必要从差的地方入手吧?”
“如果从好的地方入手,数值会提升的更快,为什么不那样做?”
“没听他们说,他们这是在补足国家短板吗,决定一桶水高度的,是最低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块木板。”
“如果只看高的那块板,而看不到低的那块板,时间长了,国家发展会越来越歪,比如那宋朝,重文轻武,军事就是其短板。”有人直接拿宋朝举例。
宋朝:“……”
“咱们大汉/大唐的短板是?”刘彻、李世民等汉唐帝王赶紧扒拉自家短板。
“大明的短板是……经济。”大明短板,朱元璋不用多思考就得出结论。
【“比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需要帮助村里的孤寡老幼们解决生存、生活、上学、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要想办法提升本村贫困户或者整体村民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当然后面这个更难。
而且这两种方式,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
比如我们要是能成功引进一些手工活,把活派给村民,就能提高经济收入,还顺带解决村民们的收入问题,形成双赢局面。”】
“后世官员们还会管百姓们存亡和生活?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上学和医疗,医疗是看病吧?”
“除了这些外,居然还操心村民们的收入和生活,确定这是官员,而不是老妈子/爹子们?”
“就是,当我们没见过官呢,我们的官,可完全不是这样的!”诸朝百姓们直接开口怒骂。
被他们背后骂的官员们也迷茫,“不是,官员需要做那么多东西吗?”
他们官场前辈/上司们可没这样教导过他们。
而他们的官场前辈/上司们,又何尝不疑惑:做官还需要那样?
【“那我们方便知道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吗?”
“说实话,我们目前只解决了第。一步,第二步正在进行中,
而第。一步计划,主要依托国家政策,比如老人们的养老金、医保,孩子们的贫困户助学申请,我们主要负责审核和审批。
说起这个,我们现在的扶贫环境,比前辈们好太多了,以前的扶贫那才是什么都没有,可就算那样艰难,他们都能走过来,我们这些后辈条件更好,也要做的更好才对。”】④
伴随着干部们的声音,出现的是一张涂满红色的地图。
地图模糊不清,只有大片大片的红色,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时间过去,那些大片的红色褪去,直至最后,只留下少部分的红。
可就算红色,也有深红和浅红之分,比起刚开始的大片深红,最后的红色变成浅红。
【“几十年来,我们成功帮助八亿多人脱贫,减贫人口占据全球的百分之七十,可以说咱们当初开国时定下的脱贫计划,已经快要实现。
等到第。一步全民脱贫实现后,我们就开始第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⑤
听到后世官员们的话,诸朝古人们都惊呆了,“几十年让八亿多人脱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钱?还有那个脱贫计划居然持续了几十年,而最初计划的制定者,又怎么确保在他们走后,继任者们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