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在乡下,已经习惯了看天算时间。
在医疗站上岗也几年了,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都是心里有数的,长久以来练出的习惯。
这手表虽说不要票,但也不便宜,买一块足够了,买两块太浪费。
他知道她喜欢攒钱,这一下子花去几百块,还得了。
不过叶欣还是说:“我说了算,就要一人一块!”
她虽然喜欢攒钱,但又不是守财奴。
说要买,就要买!
不给他买的话,他是没意见了,但别人知道了可能要说话,说她拿了他的工资只顾着给自己买,没给他买——那多不好!
何况,他每个月工资都老老实实交给她了,她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呀。
于是叶欣先到男士手表那儿看了看,给他挑了一块。黑色的表盘,冷硬的金属表链,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经典款,男士戴着显得简洁大方。
让柜员拿出来给她,她拿在手里看看没有什么问题,就招呼沈卓:“伸手来,戴上看看合不合适。”
沈卓无奈,只好挽起袖子,露出手腕。
心中其实也是高兴的,她那么在意他,愿意给他花钱。
叶欣拿着手表往他手上戴。他露出来的手腕及到手掌、手指都骨节分明,白皙修长,好看得不得了。
戴上这块分量不轻的手表之后,朴素冷清的人,竟多了几分气派似的。
叶欣欣赏了会儿,问他:“怎么样?”
沈卓动了动手腕,有些不习惯,但一抬手就能看到时间,很方便。
他感觉很不错,点点头:“挺好的。”
叶欣满意点头:“我也觉得你戴着好看!——果然我的眼光好!”
边上售货员看得挺稀奇的,觉得这对小年轻不仅模样好气质好,相处模式也跟其他人不一样呢。连忙也笑着夸了几句,“先生戴这块表最合适不过了,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事业有成的,不敢小看。既然合适,就买了吧?”
叶欣摆摆手:“别急。”
售货员以为不买了,还有些失望。
哪想到叶欣回到女士手表那边,指着那块白色碎钻的说:“这块拿出来给我试试。”
售货员两眼一亮,连忙拿出来,要给她戴的时候,沈卓伸手接过去了。
沈卓细细给叶欣戴上,就像她刚刚给自己戴的时候一样。
女士手表比男士的要小一些,衬得她手腕更纤细,那一圈碎钻,更是给她如玉的肌肤增添了一层闪亮的光辉。
叶欣低头转着手腕打量,心里喜欢,问他:“好看不?”
沈卓点头:“好看。”
真的很好看。
沈卓目光落在她腕子上,都快挪不开了,要不是在外面,真想举到手边亲一口。
叶欣也觉得这块手表非常衬自己,舍不得拿下来了。
这正是他之前说好看的那块,说明他的眼光也不差的。
既然那么好看,就不用再挑再试了,叶欣拍板就要了这两块。这两块价格都是一百五十,两块就是三百,她爽快地掏钱付了,看得售货员很是惊叹,心道果然是有钱人!
就是沈卓看得,忍不住心中一紧。
他每个月工资二十五块,一年工资也才三百块,这一下子就花完了……
叶欣倒是心情舒畅,离开的时候还不住欣赏新手表,转头看见他的神色,问:“怎么,心疼钱啊?”
沈卓迟疑着,点点头。
叶欣笑了下,仰头跟他说:“你为这几百块钱心疼,说明咱们钱还是少了。新的一年,你要更努力赚钱哦!”
沈卓觉得她说得有,如果自己一年能赚三千块的话,那么就不必为这三百块钱心疼了。这么一想,心中有了紧迫感。果然不能满足于医疗站工资。
买了手表,两人又在百货大楼其他地方看看买买。
去年没来得及买新衣裳,现在买几件才行。不仅是新年新气象,想要新衣服,也因为两人长高了,以前有些衣服已经不合身,需要买新的、合身的。
鞋子也是如此。
另外,也买一些日常用品。明天初三,新年第一个集日,回到镇上的时候肯定人山人海的,现在买了,也省得明天再挤一回。
以及一些省城才有的东西,镇上买不到,好不容易来一回,当然买一些。
这么一趟采购才来,两人手上大包小包的。
钱也缩水好大一截。
下午还出去找书店,买了些能用到的。尤其是高中习题册,只要能找的,以前没见过的,都买了些,做题训练不能停。
初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傍晚,他们去国营饭店吃晚饭。
现在上饭店吃饭,两人都熟门熟路了,对态度不好的服务员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要什么只管说。他们这样从容,倒是让鼻孔朝天的服务员不敢怠慢。
两人点了菜正吃着,突然旁边桌一个男人咳嗽、气急,喘不上气来似的。
叶欣看过去,发现那男人穿着不俗,年纪四五十,捂着胸口,脸色不大好,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发了。边上一个二十来岁化着妆的女子,正一脸焦急,给中年大叔拍背安抚着,嘴里喊着“爸”。想来是一对父女了。
叶欣看他们有些眼熟。
因瞧着不大好,服务员过来问了句,生怕大过年的,客人发病晕倒在这儿了,多少有些晦气。
“哎,这是怎么了?”
“我爸患有哮喘,今天忘记带药了……”女子声音着急。
沈卓作为医生,遇上这种紧急情况,不好袖手旁边,放下了筷子,低声跟叶欣说:“我去看看。”
叶欣点点头。
沈卓便起身过去,说明自己是医生,可以帮忙看看。
那女子抬头一看他,愣了下:“哎,是你!你是医生?”
沈卓点点头,没有废话,让她帮忙一起把患者身体放平,开始看病。
哮喘也是常见疾病,平时可以吃药治疗缓解,眼下没有药,病人都快喘不上气来了,沈卓只好用学过物手段治疗,帮病人推拿。
店里的人都被这动静吸引,服务员或是吃饭的,都围过来看热闹。
原本大家见沈卓那么年轻,都不大相信他,但是看患者在他推拿下明显气顺了许多,便知道他是真有本事的医生了。
那女子更是惊喜道谢:“多谢你,医生……你叫什么名字?”
沈卓扶着已经好些的患者坐好,答了句:“我姓沈。”
那女子见他神色淡淡的,连忙提醒道:“沈医生,我们几年前见过的,也是在这家饭店,那时候你在看书呢……哦,你现在又长高了许多,真是缘分啊!”
叶欣也想起来了。
几年前,她和沈卓第一次进省城的时候,来国营饭店吃饭,沈卓还比较拘谨,面对别人的打量注目很不自然,叶欣去点菜的时候,他占位置拿了本书在看。叶欣点完了菜一回头,发现有个女子在搭讪他,就是这个了。
后来吃完了饭,碰上他们一大桌子也正好出去,有个男的,听说他们不是省城人,还提出说要带他们转转。
叶欣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这女子还记得沈卓呢。
瞧这一脸惊喜的……
叶欣拿了杯子过去,从桌上拿了个干净碗,从杯子里倒了一碗茶水给面色还挺苍白的患者,笑道:“喝点水吧。”
那女子抬头见她,又是愣了下,“你也在啊。”
看来也是想起之前的事情了,记得这漂亮的姑娘是这位俊医生的未婚妻。
顿时有些讪讪,接过了茶水,说了声:“谢谢。”然后小心喂给自己父亲。
患者喝了茶水,症状又更减轻了些,脸上也没有那么苍白了。
女子很感激地对他们说:“多谢你们了。”
沈卓说:“不用谢。保险起见,还是及时带患者去医院看看,随身携带药物。”
女子点点头,才想起来自我介绍:“我姓万,叫万芳菲,今天多亏了你们帮忙,不然我手忙脚乱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又看看他们站在一起,男女般配,十分好看,不禁还是问了句:“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了,几年前见过一次,那时候记得你们是订婚了。现在,应该结婚了吧?”
叶欣只是笑笑不说话。
沈卓见她不说话,只好自己说:“是,我们已经结婚了。”
万芳菲不知道是什么情绪,叹了口气:“哎,真好,你们真般配。”
她还想问问他们是哪儿的人,记得不是省城人的。但现在是过年时节,按说不是省城人应该不会在这儿的,难道是搬来了?这次帮了大忙,得感谢一番才是。起码得让他留下联系方式和地址。
不过沈卓过来帮忙只是出于职业,并不需要感谢。
因此并不多说,拉着叶欣回去了。
万芳菲急着送父亲回去取药吃药,也不好耽搁,只能先扶着父亲离开了。
沈卓和叶欣也没放在心上,小小插曲而已。
他们吃了饭离开饭店,又是踩着点在供销社关门之前买了些水果。
这次由叶欣挑,挑了好些。
多买些,明天就要回去了的,可以吃久一点。
沈卓在边上拿着兜子,认真看着她挑,一脸学习的模样。
叶欣心道你看多认真都没用,又觉得这么偷偷摸摸的真是不方便。
她开始思考要不要把空间的事情告诉他?想了想,觉得还是别了。起码现在不告诉他,毕竟时代特殊。以后吧,如果他们能长长久久在一起,进入新世纪,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她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他。
回家的山路上, 遇到许多乡亲。
大年初三赶集的人不在少数,到了下午已经是回程了,叶欣和沈卓从省城回来也是下午, 可不就碰上了。
众人见又高又俊的沈卓骑着自行车, 载着后面水灵灵娇艳艳的叶欣,恩恩爱爱的模样, 还带了大包小包回来, 不禁又羡慕又好奇:
“你俩也是赶集回来?”
“又买了什么好东西啊, 真不少呢!”
“瞅着不像是镇上回来的,是又进城了……”
他们七嘴八舌的,也叶欣省得开口回答了, 只是笑着问好。沈卓更是把车子踩得飞快,一溜烟就过去了。
到家自然又是一番收拾。
这是他们离家最久的一次了。
说起来才三天,但去年离家的, 今年才回来, 过了好久的感觉。
叶欣把东西给沈卓归置, 自己习惯性往屋后转转,看看空空如也的鸡舍鸭舍,从地里拔了两颗芹菜。回来跟沈卓说:“新的一年, 把小鸡小鸭再养起来!”
沈卓正把买回来的一些糖、鸡精放在灶台上,点头:“好。”
新的一年, 又是新的开始。
不仅是养鸡养鸭,还有春耕,争取一年更比一年好!
不过现在还早呢, 年还没散, 天气也还没暖和起来。
一阵收拾忙碌,吃完了晚饭。
外面几天不好洗澡, 叶欣晚上可是好好洗了一番,还在澡盆里泡了会儿,特别舒服。
晚上她本来是要回自己屋子睡的。
但是沈卓一把拉住她:“到我屋里。”
叶欣道:“我累了,要睡觉!”
沈卓目光灼热地看着她:“这几日在外面过年,都没能好好亲热。”
叶欣脸一红,没好气瞪他:“还没亲热呢!我都没睡好……”
沈卓亲着在她绯红的脸颊,声音低沉:“我也没睡好。”
说着直接将她抱起来,大步回屋。
被他放到大床上的时候,叶欣还在小声抗议:“也不是没亲热啊……你这么一天天的,当心精尽人亡……”
话还没说完,就被他携带着灼热的呼吸沉沉压下来吻住,没法说了。
叶欣不满地捶他肩膀,却只是打疼自己手罢了。
随着他年龄渐长,越发高大,已经完全褪去了少年时的模样,健壮的身躯和有力的臂膀如同铜墙铁壁,硬邦邦的,她挣都挣不开。
她觉得他有些霸道,只要到了床上,不管是睡觉还是……不睡觉,他都喜欢用双臂把她紧紧搂着。
有时候她感觉透不过气,半夜闷醒。
真是要命!
短暂的假期过后,医疗站重新开门。
年还没过完,村里还是一片喜庆热闹,人人都想要个新年的好彩头,就算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会等年散了再来看病,所以医疗站这几天都很清闲。
李光耀百无聊赖,搬了张凳子坐在小仓库门边,磕着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沈卓聊着过年的事情。
沈卓随意听着,也不怎么他。
拿着本子看了下,起身检查了下药柜里的重要储存。抬手的时候,袖子不免缩回一些,露出手腕。
然后李光耀就感觉被什么光亮闪了一下。
他以为自己眼花了,连忙擦了擦眼睛,再定睛一看,然后发现没有看错:“我去!”
李光耀蹦了起来,瞪大双眼,语气惊愕:“沈卓,你买了手表?”
沈卓嗯了声。
早上他本来不想戴的,但叶欣说买了就要用上,不然不是白买了吗?
如今凉水塘还没有谁买手表的,这玩意儿和自行车都算是大件,但是远没有自行车实用。在自行车都还不多的情况下,手表确实让人惊讶。
李光耀三步并两步走到他身边,“给我瞅瞅!给我瞅瞅!”
沈卓无奈地放下手。
李光耀看着这崭新、耀眼、散发着昂贵气息的手表,羡慕极了,“过年时候买的?进城买的?听说你们今年进城过年了,真是任性自在啊!还买了新手表,这么舍得花钱!”
沈卓嗯了声,收回手继续忙自己的。
李光耀又问:“多少钱买的?”
沈卓道:“一百五。”
李光耀又瞪了瞪眼,“我去,半年工资了!你媳妇愿意你花这么多钱买手表?没意见??你不会是背着她偷偷买的吧?!”
沈卓斟酌了下,“她也买了。”
李光耀顿时羡慕嫉妒得两眼都要发绿了,“行啊你俩,两块不得三百了!唉,你们这生活水平,遥遥领先,我是拍马也赶不上了!啧啧啧……”
沈卓有些无语,也知道是有些扎眼了。
但正如叶欣所说,买了就要用上,自己挣钱自己享受,犯不着遮遮掩掩的。
李光耀坐回凳子上,觉得瓜子都不香了,继续说着:“不愧是贵的东西,戴出来多有范!多有面子!要不,我也买一块?我也不是没钱啊!”
沈卓搭腔了句:“你不先说对象吗?”
李光耀一摆手,“害,缘分未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说上,穷攒着钱有什么用,我得学学你们,学会享受才行!”
沈卓无话可说。
李光耀又自顾自地说:“不过今年过年听说黄志豪在说亲了,孟春兰也在说了,我估计他们今年就成,最迟明年。我本来年纪最大的,结果落到最后的了,唉!”
是的,大家年纪也渐渐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李光耀今年二十五,已经算是年纪大了,就是他比较挑,到现在都还没有看上的。黄志豪二十四、孟春兰二十三,也是不小了,家里已经在催。沈卓二十二,几个里面最小的,倒是最先结婚的。
所以说成家一事,确实看缘分!
说到成家,知青小队那边,江静雨和张康明已经在确定婚事了。
元宵过后,回家探亲的知青纷纷回到丰水大队。
江静雨给叶欣拿了些家乡特产,跟她说了回家商量结婚的结果。她家里本来就催了,听说今年结婚,当然是高兴的,也非常支持,给了一笔钱。张康明那边也是。
反正,他俩是情投意合,家里也赞成并祝福,可以说非常顺利。
叶欣听了很为她高兴:“看来今年你们摆酒是板上钉钉了!日子订好了没有?在什么时候?”
江静雨秀美的脸庞微微红晕,小声说:“是打算这个春天,但具体还没订呢。等过段时间再好确定。”又说:“现在还只是跟你说说,其他人还不知道的。”
叶欣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去年她说过的一件事情,“是等小学老师的消息确定了再决定?”
江静雨点点头。
叶欣恍然。
小学重开以来,还只招过一批学生,当时招收年龄放宽,一下子学生过百,同一个年级,也只选了两名老师。几年过去了,又一批孩子长大了,今年是要第二批招生了,多一个年级,也需再招老师。
不算叶欣自己,再除去已经是老师的王小薇和张康明,如今还有五男四女九个知青竞争的。
不知道今年选几个,要是还选一男一女的话,男知青里面赵中华、邱志云、王有为都不错,但女知青这边,江静雨选上的概率是很大的。
毕竟,李英丽性格讨人厌,刘红霞也不太得人心,朱玉羽去年刚来的乡亲们都还没熟悉。
这么一盘算,叶欣都开始期待了。
没有等多久,一月底,丰水小学招生招老师的消息就传开了。
学生自然好说,凡是丰水大队的,觉得孩子到了年龄的都可以自备桌椅送来上学,跟第一批一样。小学里面本来就有正面四间大教室,现在还有两间空着呢!
估计这批学生不会有第一批那么多,完全容纳得下。
后面年年招生的话,人数更少,一个年级一个班,再加上小学右边小屋子收拾出来,一到六年级够的。那时候第一批人数最多的学生已经小学毕业,两个教室也空出来了。
说回招老师的事情。
跟叶欣猜测得一样,今年还是招两个老师。
大队长还是一惯雷厉风行,消息一出,就去知青宿舍了解谁参加谁不参加,同时也让人去黑水塘把王有为叫来了。
除了叶欣,都参加。
又是一次匆忙、简单、高效的投票,最后选出了王有为和江静雨。
这个结果,也跟叶欣预想的差不多。
选上的两人,当然是喜气洋洋。
江静雨高兴不已,跟张康明站一起,他们以后就可以一起当老师领工资,还更贴近了。也算是如愿以偿。
叶欣上前笑道:“双喜临门了!下一步是不是该定日子摆酒席了?我可等着吃了!”
江静雨害羞红了脸。
张康明爽朗笑道:“马上商量,确定了第一个告诉你!”
王有为原本有些颓靡的,因为日子拮据,生了孩子之后尤其辛苦,现在因为当选上老师了,一时人逢喜事精神爽,红光满面。
李秋兰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也是满脸喜色呢。
叶欣也过去跟他们道贺:“恭喜有为大哥了!”
王有为语气掩饰不住地激动:“我都三十多了,还以为要一辈子种田呢!多谢你们支持了!”
李秋兰更是激动到险些落泪:“这下好了,他做了老师,也能领工资了,连带着我也轻松些。这下肚子里这个也不愁了,养得起!”她一手牵着已经会走路的儿子,一手摸摸已经微微鼓起来的肚子。
叶欣这才发现她又怀孕了,惊讶之下,也笑着说:“有为大哥是大器晚成,以后你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其他人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这么多年,机会一次又一次溜走,心中失望可想而知。尤其是刘红霞,心态都有些崩了。
好在邢芳、严国明两名知青干部知道了这事,又过来走访谈心,好生安慰劝告一番,说今年可能有招工机会的,才把人劝好了。
随后江静雨和张康明办酒的日子定在了三月。
办酒的时候,江静雨的父母都来了,可见是对她这个女儿非常关爱的;张康明家虽然路途遥远,但亲人也来了,父亲走不开,母亲和一个兄弟来的。
他们是这几年结婚的知青里面,第一次有长辈千里迢迢过来的,自然比别家的热闹,酒席也摆得更丰盛、更热闹。
感情又好,又都是老师有工资,家人还那么关爱,真是羡煞旁人。
办酒之后,张康明和江静雨就正式搬出了知青宿舍,在小学旁边的新屋子里生活。
今年丰水大队又新来一个知青,男知青,叫苏小东。
于是原本因为张康明搬走而稍稍宽松的男知青宿舍,又立刻变回了拥挤的五人宿舍。
叶欣也很好奇。
实在是乡下太无聊了,一个新面孔的出现都是打破了日常的宁静,掀起一点涟漪。大家就在一点点的新奇中打发枯燥的种地日子。
不过叶欣现在不怎么往知青宿舍去了。
自从去年的知青朱玉羽到来, 李英丽嘴贱, 叶欣当场跟她吵了一架,说自己再也不去知青宿舍兜售鸡鸭蛋之后, 她就真的再也不去了。
不能赚钱, 还去什么去。
那里有几个人她都不怎么喜欢, 环境又不好。
加上她去年开始跑外面,“投机倒把”,更是没有时间精力放在这些知青身上了。
所以这一年来, 除非真的有事,她才去了几次之外,就没有去闲逛。
平时跟江静雨聊天, 都是趁地里上工, 喝水休息的间隙, 说几句,知道宿舍的消息。
又或者有人要跟她买东西的,比如崔时宇买西瓜、买鸡蛋, 叶欣都是让他在坡底下等,不再送到门口。
因此这一年来, 她跟知青宿舍的人生疏了许多,就连去年来的朱玉羽都没混熟。
今年新知青苏小东到来,她都没下去帮忙, 更没送什么见面礼。
现在连江静雨都跟张康明结婚了, 搬出知青宿舍,也当了小学老师, 人家工作生活都在那边坡上,平时碰都很难碰到,叶欣要打听消息都不好打听了。
一时之间,叶欣感觉自己跟知青小队脱节了。
不过没关系。
村里叔叔婶婶们眼睛都很雪亮,也爱聊天,她听听,还是能听到消息的。
这天上工拔草,间隙里歇一歇,一堆人凑一起,就说到了今年来的新知青。
“新来的小伙子别看瘦瘦的,干活还挺利索!”
“是挺勤快的,能干乡下活,不是花架子。”
“我看他黑黑的,不像城里人呢,要不知道是知青,还以为就是乡下风吹日晒的呢!”
叶欣一边听一边喝水,心道新知青在干活方面挺老实的,不作妖。
看来是个正常人?
见识过奇奇怪怪会闹幺蛾子的知青之后,不求新来的知青多么品格优秀,只要是个正常人就很好了。
不过干活只是一方面,其他的还得问问一起生活的老知青们。
有一天叶欣下午去村东头看望两位老人,完了顺便去医疗站找沈卓下班,正好见赵中华和邱志云一起来买药。春夏之交,潮湿闷热,容易生病了,两人都不太舒服。
他们两个倒还算是好的,干活、品格、接人待物各方面中规中矩。
叶欣跟他们也算能说上话,就顺便打听了一下新知青。
然后两人就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叶欣察觉,立刻兴致盎然地问:“怎么,有什么不好的吗?”
赵中华扁桃体发炎,嗓子都快说不出声了,但还是说了句:“挺好的吧,很会过日子。”
邱志云有些感冒,咳嗽着,说得更明白一点:“他初来乍到,大家怕他不习惯,说带他一起烧饭吃饭,老带新嘛,一直如此。但是他拒绝了,说要自己煮自己吃,而且每顿吃得很少,非常……节俭。”
叶欣抓住了重点:“听着好像不是一般节俭?”
赵中华叹了口气,几乎是用气音说:“这个苏小东,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特别困难,他现在没有菜,又说不愿意欠我们人情,所以每顿饭自己做饭都是蒸些红薯,煮些玉米粥,菜都不吃,就放点盐拌了吃。”
邱志云接着道:“我们建议他买点酱油或者咸菜,他都不愿意,说不必费那个钱。他还觉得分的口粮挺多的,吃不完,要卖一些换钱呢,尤其是细粮,他觉得自己吃粗粮就成。”
叶欣听得咋舌:“现在才年头呢,他就觉得吃不完了?还没到农忙,那时候活重,饿得快,他光那么吃不行的吧。”
赵中华赞同地点点头,“一开始咱们以为他家是有什么困难急需用钱,问了却不是。你说咱们都是下乡了,以后种田分粮食的,别的不好说,起码先顾着自己吃饱肚子吧?他自己不吃,那么急着卖钱,实在是太心急了。”
邱志云道:“可不是。他不仅在在吃的方面极尽节省,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唉,都不好跟你说。”比如,穿在外面的衣服虽然看着还行,里面的可是破烂得不行,他们住一屋的能看见,却不好跟女同志说。
说到这里,邱志云摇头叹气:“现在看到他,我就想到了几句老话:卖凉席的睡光床,卖盐的喝淡汤……”
叶欣听笑了。
虽然是第一次听这话,但是意思很浅显易懂。
所以今年来的这位新知青苏小东,就是个节俭过度、有些抠门的人?
也……还好吧,问题不大。
毕竟他苦的是自己,不妨碍别人。
两人拿了药回去。
沈卓也到时间下班了,叶欣跟他一起往回走。
路上,沈卓说了句:“你跟他们说那么久。”
叶欣瞥他一眼,“你不会连这个也吃醋吧?”
沈卓眉头微皱,“我哪那么容易吃醋。”
叶欣:“那你干嘛这么说。”
他道:“春天容易感冒,还容易传染,我怕他们传染给你,你要是病了,就难受了。”
叶欣恍然,不过没放在心上:“不会的,我身体好得很,怎么可能说两句话就传染了。倒是你,天天接触那么多病人,才要小心一点呢!”
沈卓觉得有道。
于是做晚饭之前,先煮了两碗姜汤。
叶欣闻着那股辛辣的味道,脸都皱起来了,“你自己喝就好了,干嘛给我?”
顺手把碗往他前面一推,“两碗都是你的。”
说完她就要溜走,被沈卓眼疾手快地抓回来。
一手搂着她,一手端着姜汤,哄道:“这几天都下雨,有些凉,你下午还下去了一趟,沾染了水汽,还是喝了,免得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