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林秀婉追问:“没了?”
肖添宝道:“我也是远远看了一眼,又没跟她说话,还能有什么?”
林秀婉就要推开他。
肖添宝又及时补充几句:“不过他那未婚妻漂亮归漂亮,却个子矮矮的,不比你长得高挑好看。衣裳也没你的漂亮,穿得土土的,还背着一个大背篓。她跟着沈卓肯定过苦日子,沈卓吃的用的都新鲜,她却没吃饱饭似的,真惨!”
林秀婉开始听着还好,越听越觉得离谱,“你少编排人家!人家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你远远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说完就不客气地推开了他。
肖添宝只好郁闷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他撑着脑袋心想,不是说烈女怕郎缠吗?怎么自己都快缠了林秀婉一年了,她还是一点没动心??
要说知青心高气傲吧,可是刚才那个娇美的女孩跟沈卓说话就亲亲热热的。人家也是知青啊,怎么就能跟沈卓定亲了呢?还相处得那么好。
想到这里,肖添宝不禁看了看前头左边在看笔记学习的沈卓,心里迟疑地想着,要不……去问问沈卓,是怎么把人家知青哄到手的?
但他又很快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行,丢不起那个脸,他们还有梁子呢!
叶欣和郑文文、王小薇她们一起回到凉水塘,已经三点多了。
这时间不上不下的,又过了午睡的点,她索性就不休息了,拿出今天买的各种香料调味料,准备炒瓜子。
空间里那片葵花籽,已经可以收获了。金灿灿的花瓣枯萎之后,留下的就是一个个硕大的花盘,上面密密麻麻黑乎乎的都是葵花籽,每一盘都沉甸甸的分量十足,每一粒籽都饱满喜人,可以说大丰收!
叶欣这两天就在砍了,把整个瓜子盘砍了扎在杆子上,先晾一晾水分。今天买那么多香料,就是准备自己炒瓜子吃。
现在她就进空间拿了两个出来,仔细先掰了。晒得半干的瓜子很容易就脱落下来,在笸箩上装了一小堆,胖乎乎的,黑底中有一道白色竖线。
第一次炒没经验,先拿少一点试试手。
把空了的花托扔进灶膛,生火,洗干净锅,她开始忙起来。
“先炒个简单的吧,就用盐炒……”
叶欣自言自语着,把瓜子倒进锅里,再倒进半包盐,然后就用锅铲不断翻炒。
炒了没几下发现火太大了,要焦,她赶紧把火弄小一点。但还是来不及了,锅里冒烟,一部分瓜子已经焦了,烧焦的味道传开来。她又只能赶紧搅动锅铲,争取少焦一点。
手忙脚乱了一会儿,才终于找到正确的火候和节奏。
瓜子也渐渐炒干了,那道白线变成焦黄色,开始发出“啪”“啪”的声响,有些裂开口了,瓜子的咸香味弥漫开来。
叶欣觉得差不多了,就把瓜子盛出来,还烫烫的,她就忍不住先磕了两粒。
仔细尝尝,有点咸了,不过还是香的。
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啦!
叶欣心情愉快地把之前烧焦了的那些挑出来,其他的就摊在桌上先这么放凉。
然后又进空间拿了许多捧出来,继续脱粒,准备继续炒。接下来炒什么味道的呢?焦糖的,五香的,蒜香的……各种口味都炒一些吧,多多益善!
她要实现瓜子自由!
甚至自己都吃不完的,能不能拿些出去买呢?
时刻不忘赚钱的叶欣,开始认真思考卖瓜子的可能性。
首先她不打算卖给陈家兄弟。就是从那儿得来的种子,但是葵花在这边不好种的,何况她是在冬季种的,气温对不上,拿出去让人怀疑。
拿去镇上摆摊卖的话,不知道能不能行。说起来,葵花也是地里长出来的,算是农副产品,但问题就是本地不产这个,说不定别人会以为她是从哪儿贩来的——那就不行了,是投机倒把。
或者拿去榨油试试?她记得植物油里面也有葵花籽油的,只是不知道榨油的瓜子和用来磕的瓜子是不是一样。要是能榨油自己吃,就省得买油了,油可不便宜呢。但是去哪里榨,有没有风险,这也是一个问题……
叶欣一边想,一边脱粒瓜子,很快就在笸箩上堆了一个小山。
她把空的花托全部塞进灶膛,正准备第二次生火,在沈卓回来之前再炒一锅,这时候外面传来了拍门的动静。
她只好先停下,出去开门。
门外是李光明,已经很熟悉的乖巧小男孩,叶欣有些惊讶:“你怎么来啦?”
李光明一开始敲门的,但是敲得太轻,里面听不到,他只好拍门,这才把门叫开了。现在见了叶欣,他就说:“澡盆做好了,爷爷让我告诉你,去拿澡盆。”
叶欣这才想起来,年前是跟他爷爷订了一个澡盆,过去一个多月了。忙起来还真把这事忘记了。
李光明又说:“我早上来过一回,没有人开门。”
叶欣连忙解释道:“早上我去赶集了,没在。让你白跑一趟了。”
李光明点点头,又说:“你记得带钱,四块钱。”
叶欣笑道:“好,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她回屋拿了四块钱,也没忘记给小男孩一点“跑腿费”。正好之前炒的瓜子已经晾凉了,就顺便抓了些,出去给他:“这是我今天赶集买的瓜子,给你吃,谢谢你来告诉我。”
李光明那小眼神立刻又唰得一下亮了,不过这次他记得要礼貌了,“谢谢姐姐。”
叶欣弯腰把瓜子装进他的小口袋,直起身后笑道:“不用谢。不过这个有点咸,你慢慢吃,记得喝水。”
李光明乖乖点头,又再次说谢谢姐姐。
叶欣关了院门,就和他往下走。
路上,她顺便问问老师傅的情况:“你爷爷身体还好吗?”
李光明已经嘴馋地在嗑瓜子了,一边磕,一边回答:“过年的时候,爷爷咳嗽了。后来光荣哥给抓了药吃,又慢慢好了。就是因为这个耽误了工夫,到现在才箍好你的澡盆。”
叶欣点点头,想着老人身体的确不太好,这小孩又太小,估计都是李光荣那边在照应。上次也看到李光荣在李兴盛屋前拿着木板忙活,估计他在学这个手艺。两家关系应该很不错的。她就说了一句:“你爷爷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你要及时跑去告诉你光荣哥,知道吗?”
李光荣乖乖点头:“知道的。光荣哥也这么叮嘱我,爷爷要是不舒服,我就去大爷爷家找人。”
叶欣笑了下,觉得那个李光荣可能真是个不错的青年。她又问:“你爷爷年前年后除了给我箍桶、箍澡盆,还有没有人找他箍桶了?”
李光明摇摇头:“没有了。”
看来老人生意的确不太好,虽有近亲照应,但是日子过得也拮据。叶欣微微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了。
到了地方,没看到李光荣,可喜可贺。
屋前那个大大的杉木桶,跟叶欣想象得差不多。略检查过没有问题,她就很痛快地给了钱,“多谢您了,盛三爷。您手艺真没得说。”
李兴盛那饱经风霜的脸庞,也露出笑容来,记得她是个好心的,“还要谢你呢,照顾我们爷孙。这澡盆不轻,你能拿不?不行我叫光荣给你送上去。”老人家不知道那些是非,只是一片好意。
叶欣自然是婉拒:“这不重,我可以拿。”
说着就带着澡盆,告辞离开了。
李光明在爷爷身边,很开心地说了知青姐姐给自己瓜子吃的事情。爷爷听得笑呵呵的。
等傍晚大人下工了,李光明又专门跑去跟李光荣说:“坡上沈卓家的知青姐姐又给我瓜子吃啦!这次我记得说谢谢了,姐姐说不用谢。姐姐这次给了我好多瓜子,光荣哥,你要不要?我给你一点。”
李光荣又黑了脸:“不要!”
李光明觉得自己一片好意被辜负了,“哼,以后再也不问你了!”
第071章 新知青
晚上沈卓发现家里多出来的崭新大澡盆, 又有些惊讶:“你什么时候去订这个了?”
叶欣说是年前拿了桶之后订的,又叮嘱他:“这个我要自己用,你不许用啊!”
沈卓点头, “晚上我给你提水, 你舒舒服服泡一泡。”
叶欣觉得他很上道,于是随手奖励他一把瓜子:“吃吧。”
沈卓有些莫名其妙地接过瓜子, 他不爱吃这个的。不过叶欣给的, 他还是吃了两粒, 然后微微皱眉:“你今天买的?有点咸了。你别多吃,上火。”
叶欣白他一眼:“上火你别吃了!”
沈卓又是一阵莫名其妙。
接下来几天,沈卓发现家里有更多的瓜子出没:咸香的, 焦糖的,蒜香的,香辣的, 五香的, 一天一种口味。有时候傍晚回家做饭, 他都能闻到灶房里一股炒瓜子的香味。
他渐渐反应过来了,问叶欣:“你自己买了瓜子炒?”
叶欣道:“对啊。”
沈卓于是明白自己之前为什么受她白眼了,现在赶紧夸:“你真厉害, 自己也能炒瓜子。炒得越来越好了,比供销社卖的还香呢!”
叶欣就骄傲起来, “那当然,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沈卓又夸了几句,才好奇地问:“你在哪儿买的生瓜子, 街上有卖这个?”
叶欣胡诌道:“当然没有了, 我是上次在陈家院子那儿买的。”
顺便又问他:“你说我要是炒瓜子去卖,行不行?”
沈卓迟疑着摇头:“不行的吧。瓜子都是在供销社才有卖, 自己买来加工的,不可以。”
叶欣有点不甘心,“那我要是不在镇上买,在一些乡下活动场上卖呢?过年咱们去逛庙会,不是有看见卖麦芽糖的吗?麦芽糖也是加工出来的吧,人家就能卖。”
沈卓摇摇头,跟她分辨道:“不一样的。麦芽糖是用小麦发芽做出来的,咱这有种小麦,人家在自家用小麦做的,就可以。你这瓜子不是自己种的,去买人家的来,低价买了,加工过高价卖出去,就不行。”
叶欣就叹了口气,“好吧。”
榨油估计更不行了。
她只好暂时打消用瓜子赚钱的念头。
留着自己慢慢磕也挺好的。
不过瓜子太多了,自己磕可能磕不完。收获的瓜子除了留的种子,各种口味炒了不少,还有两大筐在仓库呢。拿些去送人倒是可以。
她就装了些给沈卓带上,说:“你拿些跟同学们分享吧。”
沈卓皱眉:“你自己吃好了,给他们做什么。你自己炒得也费劲儿呢。”
叶欣恨铁不成钢,“当然是让你跟同学们处好关系了。多个朋友多条路,懂不懂?又不是什么起眼的东西,你课间跟人说话聊天的时候,给人抓一小把,又方便又轻省。许多同学不是要走路回家的吗?他们路上磕着打发时间也好。”
沈卓虽不赞同,但也受教地点头。
隔天早上,他包里除了饭水纸笔,就多了一袋瓜子。
等课间黄志豪又在他旁边话痨的时候,沈卓就从包里抓出一把瓜子给他。
黄志豪眼睛一亮很是欣喜:“你又有好东西啦?不愧是我的好兄弟,有啥都忘不了我!但是不过年怎么舍得买瓜子?闻着好香!你……”
沈卓无奈地打断他:“你就磕吧。”
黄志豪:“哦哦哦!”识相地止住话头,美滋滋磕起了瓜子,不再打扰他学习了。
沈卓终于清净了,就觉得这瓜子还是很有用的。
没多会儿,李光耀发现黄志豪在嗑瓜子,就好奇地凑过来:“你哪来的瓜子?”
黄志豪骄傲地指指同桌:“沈卓给的!”
沈卓见状,也给李光耀抓了一把。
李光耀跟他熟悉起来了,也不客气,接过了还有点嘴贫:“这怎么好意思!”
不一会儿孟春兰也发现了,探头看过来。
沈卓犹豫了下,就又抓了一把瓜子,让李光耀传过去给她。
孟春兰倒是真不好意思,小声说:“你都给我们分了,自己怎么不吃?”
沈卓说:“我这还有。”
又把叶欣教的话说了:“你们走路回家的时候可以慢慢磕,打发时间。”
孟春兰就不推辞了,道谢接过。觉得他真是面冷心热,是自己一开始误会人家了。
黄志豪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好奇地问:“你怎么突然买了这么多瓜子?”
沈卓说:“不是我买的,我未婚妻买的。”
黄志豪就一噎。心里那个后悔啊,为什么要问!沈卓他就不是爱嗑瓜子的人,稍微想想就能明白了!他非要问了吃一嘴狗粮!!
李光耀也觉得嘴里的瓜子有点酸了,转头回座位等上课。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卓正低头吃着,突然发现周围安静了,抬头一看,竟然是肖添宝走过来了。看样子是来找他的,但是不知为何脸色有点犹豫纠结的样子。
旁边的人都在用眼睛瞄着他们,像是在期待好戏。
同大队的几个人老是拿沈卓好吃的,倒是挺仗义,没有光看戏,都目光不善地盯着肖添宝。黄志豪毫不畏惧的大声问:“肖添宝,你要干嘛?还想找沈卓麻烦是不是?”
李光耀更是挺身而出,挡在肖添宝面前:“你别以为我们丰水大队的人好欺负!”
孟春兰也说:“沈卓没惹过你。”
肖添宝被他们防贼似的防着,有点恼火,但是又不好分辨,毕竟上期的事情虽然最后没有摆在台面上,但是大家都猜测得差不多了。
他本来是纠结来纠结去,实在很想问问沈卓怎么把一个漂亮女知青追到手的。大丈夫不拘小节,以前沈卓都敢直接把他叫出去说话,自己为什么不能找他呢?就过来了。
只是现在吧,被人拦着,肖添宝一时就皱着眉头杵在那儿,有点进退维谷。
倒是沈卓抬头看了过去,直接问:“肖添宝,你有什么事?”
肖添宝就清了清嗓子,也直说了:“沈卓,你跟我出去一下,我有事问问你。”
哪知沈卓摇头拒绝了:“我没空,你有什么事情在这说吧。”
黄志豪立刻帮腔:“就是!有什么话不能在教室里说,喊出去干嘛?暗地里欺负人是不是?”
肖添宝眉头就拧紧了。话怎么能在这儿说?
沈卓看他的样子似乎没有恶意,想着叶欣说要与人交好,上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必抓着人错处不放。于是也从包里掏出一把瓜子,伸长手臂递给他:“不说就算了,给你瓜子,你磕去吧。”
这神来一笔让所有围观的学员都愣住了,黄志豪和李光耀也愣住了。
关键是,肖添宝还真伸手接了瓜子。
更让人牙酸的是,沈卓给了瓜子还跟肖添宝说一句:“我未婚妻给的。”
所有人都沉默了。
肖添宝也就那么愣愣地抓着一把瓜子回去了。
沈卓看着他走了,心中暗暗点头,叶欣真是有远见,小小一把瓜子就能化解矛盾,她真聪明!
以后他都听她的话,准没错!
解决了事情,沈卓低头继续吃饭,完全没管其他人。
过了好一会儿,恍惚的学员们才从这奇怪的一幕回过神来,也默默地继续吃饭。
黄志豪看看没事人一样的沈卓,侧过去小声跟李光耀吐槽:“那肖添宝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李光耀瞪着眼睛摇头:“不知道,脑壳被驴踹了吧?”
黄志豪又问:“沈卓他到底在想什么?”
李光耀继续摇头:“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孟春兰说了句:“我知道!沈卓这叫以德报怨!心胸广阔,不计前嫌,完美化解矛盾,这招用得多好啊!”
肖添宝回到后面,把瓜子放到林秀婉桌面。
林秀婉也莫名其妙地问他一句:“你干嘛呢?”
肖添宝说:“沈卓的未婚妻给的。”
林秀婉怀疑他是不是傻了,她问的不是这个。但也懒得再问了,见桌上的瓜子粒粒饱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忍不住就拿起来磕了,然后惊叹:“真好吃!”
肖添宝郁闷加倍。
晴了一段时间,天又下起雨来,还是那种蒙蒙的细雨。
一开始大家还感叹春雨贵如油,但是下了两三天还没停之后,大家就皱起眉头了。因为这次没有降温,到处都很潮湿,屋子里潮湿,屋子外泥泞,非常讨厌。
小雨连续下了十来天之后,叶欣感觉哪哪都是潮湿的,隐隐闻到霉味却找不到源头,就连被子都是潮的。
她不禁担心自己那个新箍好的大澡盆要马上潮坏了。好在,她观察了几天,发现桐油刷得好,暂时还是坏不了的。
又担心鸡窝会不会发霉滋生细菌。现在天气暖和了,小鸡更是一个接一个孵化出来,可别让它们生病了。她天天给鸡舍打扫,算是最上心的一件事了。至于鸭子,因为是水禽,倒是还好。
此外衣服洗了特别难干,不能晾在院子,屋里放久了会有异味,真是让人受不了。
总之,叶欣算是见识到了这里春季的恼人之处。
她都忍不住跟沈卓抱怨了,“这天气真烦人,我都要发霉了!”
沈卓只能说:“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叶欣问:“这段时间还有多久?”
沈卓迟疑着回答:“过了清明……”
叶欣瞪大了眼睛:“那不是要持续两个月?!”
沈卓安抚道:“不会持续的,只是断断续续……”
叶欣烦躁了:“啊!我想晒太阳!”
潮湿的季节里叶欣浑身不舒坦,干活也懒洋洋的了,做饭更是懒得做。因为灶房又是潮乎乎的光景,她都不想踏进去。
沈卓只能自己勤快些,好让她舒服一点儿。看她因为天气影响了胃口,还有些担忧,早晚做饭都力争做得更可口,让她多吃一点儿。
觉得这天气恼人的不止是叶欣,大家都讨厌持续的潮湿。
尤其是外来的知青们,哪怕来了多年的,也还是没法适应这里的春季暖湿,不仅是身体感觉不舒服,还因为没法出去走动,在屋里憋得慌。
王小薇和郑文文就会偶尔上坡来找叶欣说说话,聊聊天,嗑嗑瓜子。她们都觉得她这里瓜子特别大,也特别好吃,问她哪里买的。叶欣只说自己也是供销社买的,挑选过后自己还炒了一下,见她们喜欢就送了些。两人收下了,也记着她这份情,有别的好吃的,也会给她带一点。
叶欣偶尔也会下去串串门,跟她们说说话。
这时候新买的水鞋派上了用场,上下坡,或者屋前屋后喂鸡喂鸭,或者打菜园,穿上水鞋就好多了。橡胶水鞋沾了泥巴,回来打水冲洗一下,又是干净如新。
沈卓在雨天穿草鞋出门,因为路上泥泞,天天也是一脚泥巴,甚至裤腿上也是泥点子。
叶欣有一天跟他说:“等天晴了,先找些石头垫在坡上、院子和菜地里吧,这样下雨天走路就挑着石头走,不用那么泥泞。”想要硬化地面,现在天气和钱包都不允许,只能先找简单的办法。
沈卓点头:“好。下雨天你也别那么忙,先歇着,天好了再忙。”
不用他说,叶欣现在都很偷懒了,“菜地里长了很多杂草,到时候你抽空拔一下啊。”
沈卓记下这事。春季杂草确实长得快,比菜苗还茂盛,是要及时拔,他准备在早晚把除草的活儿干了。现在白天又慢慢变长,他带着帽子就能干活。
说着,沈卓想起班里不少人感冒的事情,正好日常防疫的课程上老师也讲了相关的知识,他也跟叶欣说了说,叮嘱她多注意,别生病了。
叶欣也记下了。其实就是天气讨厌,以他们俩现在的身体素质,不容易生病的。
这么潮湿地到了二月下旬,突然有了一个让叶欣提起点精神的消息。
这天正好叶欣拿了新攒的鸡蛋下来给知青们,也顺便跟王小薇她们聊聊天。现在渐渐的也算熟悉了,来她们宿舍也自然而然了。
正说着,大队长李兴国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她们就都出去。
李兴国见他们都在,就利落地说了事情:“今年下乡知青的名单出来了!咱们大队即将来两个新知青,一男一女,男知青叫邱志云,女知青叫李英丽。过几天就来,先跟你们说说,你们也好做准备。”
说完,李兴国又匆匆走了。
提前说一声是必要的,因为知青来了得住知青宿舍,宿舍又就那么大,大家的床位、柜子都得挪一挪,给新知青腾出地方来。这也就是“做好准备”的意思。
知青们听了消息,新奇之余,又有些发愁。这会儿就纷纷说起来:
孙维强道:“本来就够挤的了,又来人!”
刘红霞道:“现在得床挨着床了,就不能多建个屋子吗?”
赵中华道:“我看难,现在还能住下,不会给建的。”
王小薇说了句:“没办法,乡下条件就是艰苦些。大家都忍忍吧。”
王有为摇摇头,“唉,以前我那个时候,一年就一个,有些年都没人。现在是加大了动员知青上山下乡的力度,人就多了。”
郑文文皱着眉头说:“归根结底,还是城里就业岗位少,容不下那么多人,才往乡下放!这么说来,回城是越来越难了!”
抱怨归抱怨,大家说了几句还是回屋,各自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收拾,腾挪地方。具体分配的名单既然已经出来,新知青的床和柜子应该也在打了,不知道哪天就搬进来,还是趁早收拾的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叶欣没有他们的烦恼,听了听,见他们忙起来,就不在这碍手碍脚了,挎着篮子准备回去。
却看见屋前张康明和江静雨正在说话,这会儿没雨,他们也没带草帽。
江静雨见叶欣穿着崭新的水鞋,手臂挎着干干净净的竹篮,脸蛋红润气色健康,就连头发都是乌黑清爽的,整个人虽然娇小,却是利落水灵得紧,比他们这些知青更多了几分轻松从容,倒有几分娇养的模样似的。一时不禁羡慕起她来,主动搭话:“叶欣,还是你好,在坡上独门独院的,就跟沈卓两个人过日子,清净宽敞。”
叶欣知道她为什么突然感叹,也友好地说道:“其实,你们要是觉得宿舍太挤了,也可以搬出来自己住的。你们两个人,齐心合力起两间小屋子,应该是可以的。”
他们两人在一起,也是人尽皆知了。叶欣这么说,也是诚心建议。
只是,这两人虽然情投意合,但算起来认识时间还短,没跟家里人说,不然真心要结婚了,家里肯定寄钱来支持的。加上其实也在等着回城的消息,对未来不确定,一时不敢做那个决定。
两人听了叶欣的话,对视一眼,还是江静雨说:“我们也想过这个,但是……起屋子不是小开销,一时攒不出那么多钱来。”
叶欣点点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那你们再想想办法。我来一会儿了,先回去了。”
江静雨欲言又止,最后也只是说:“你慢点走,地上湿滑。”
晚上,叶欣把新知青即将到来的事情跟沈卓说了。并且说:“等大队长去接新知青的时候,我也要去。”
沈卓奇怪:“你去干什么?”
叶欣道:“先睹为快啊!看看新来的知青是什么样子。”
沈卓哭笑不得,就劝道:“不知道到时候天晴了没,就算晴了也是路途遥远的,你别去了,等他们来了再看不迟。”
叶欣说:“我闲得慌不行吗?我就要去!”
沈卓只能点头了:“好好好,去就去。具体哪天,我早上载你去。”
新知青到来的具体日期是三月初三。
也是好运, 持续了半个月的潮湿阴雨天气在月底停了,初一天空云层散开,初二就出现了久违的太阳, 憋了许久的人们纷纷出门上工, 也晒晒身上的潮气和霉气。
叶欣不急着上工,而是忙着把屋里东西拿出来晾晒。有些东西只是表面发长了霉菌, 用开水烫烫, 擦洗干净还是好的, 比如木桶、木盆。有些坏了的就只能扔了。
也把瓜子拿出来晒晒。之前没经验,没有想到潮湿的天气会持续那么久,瓜子保存不当, 有些回潮了,她不得不又炒一遍炒干了。后来就用陶罐和玻璃缸来装了,好在这些容器买得多, 腾一腾还是能空出两个的。
此外就是把湿了的柴火摊开在院子晾, 把衣服重新洗了晾起来等等。
在院子里忙忙碌碌, 直到红霞满天,沈卓回来。
叶欣见他进来就说:“明天新知青就来了!”
沈卓就明白了,“好, 明早咱们一起出发。”
正好又是集日,叶欣当然要顺便买卖些东西, 晚饭的时候就跟他说:“这段时间雨水充足,咱们菜地里菜苗都长得茂盛了,有些要间苗的, 一时吃不完, 拔些去卖。还有一些像辣椒苗这样的,咱们种不了多少, 也间些去卖。”
沈卓前几天就把屋后菜地除了一遍草,自然知道情况,现在他们已经吃上了早春水灵鲜嫩的青菜了。对她的安排也没有意见,只是忍不住夸她:“你把菜种得多好,平时辛苦了。”
叶欣就有些得意。又道:“除了卖的,我也买些东西。你有没有要买的?”
沈卓想了想,没什么缺的,就摇头。
叶欣提起:“你真不买双水鞋?不是说之后还会下雨吗,还是买一双方便。”
这个其实在之前他每天一脚泥巴回来的时候,叶欣就提过了,但是沈卓说不用买。现在他也还是摇头:“不用。穿水鞋闷脚,我要在培训班一整天的,还是草鞋透气舒服。”
叶欣建议道:“你把草鞋也带上,到了学校换草鞋,来回路上穿水鞋啊。”
沈卓还是摇头:“不用那么麻烦。”
叶欣也就作罢,“那随便你吧。你什么时候想买东西,钱不够跟我说。”
沈卓:“嗯。”
初三也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一早起来,跟以往一样,沈卓做饭,叶欣准备卖的东西。另外她也带了一包五香瓜子,倒不是要卖的,而是打算去徐大夫店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