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叶欣就大概地给他解释一下:“家里重男轻女,父母对我都不好,当初我不想下乡的,他们狠心帮我报名了。现在我也不想回去看他们。家里只有大姐对我还有几分关爱,她是工人,能领工资,时常给我寄些钱来补贴生活。”
沈卓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又很心疼她,握着她的手说:“既然你不想回去,那咱们一起过年。你把这儿当家,这儿也是你家。”
叶欣嗯了一声,又有些无语地说:“你也真是个闷葫芦,不知道先问问我,就自己瞎折腾瞎琢磨。之前不是说过年时候去看江边庙会吗?我要是回家,还能答应?”
沈卓立刻说:“是我粗心了。”
之前不说,实在是一想到要跟她分开那么久,他就难受。也怕自己跟她说话的时候,表现得太不舍得了,让她觉得他不干脆、不成熟、不稳重。
现在好了,知道她不回去,今年还是可以一起过年,他这几天来的失落、不舍都没了,又变得高兴起来。
确定叶欣不回家探亲的第二天, 腊月十五,沈卓又领到了二十五块钱。
每个月十五日,不管轮值不轮值的, 四个医生都会一大早地来到医疗站, 没别的,就是为了领钱。领钱不积极, 思想有问题, 为了工资, 跑一趟又何妨?
大队长也会在每月发钱的这个日子,简单了解一下医疗站看诊、药物、资金情况,确保一切正常。
这次还额外提了一个事情:“之前跟你们打过招呼的, 在公社召开赤脚医生大会的事情,时间定在明天了,大概是上午九点到十二点这样, 跟之前培训班上午课程时间差不多, 应该都能赶上。难得的机会, 你们几个明天都要去啊,听听看看,学习学习。”
四人纷纷应是, 也都愿意去长长见识,心情还挺期待、挺雀跃的。
沈卓回家就跟叶欣说了:“明天十六, 去公社开会,正好咱们一起去,赶个集。”并且把钱全数交给她。
叶欣愉快地接过来数数, 点头:“嗯, 明天去买年货!”
于是隔天一早,他们又大筐小包地出发了。
到了镇上大约七点, 离开会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沈卓就照例和叶欣一起,先在农副产品市场卖卖菜。
想着之前几次菜都很快卖空了,许多人买不上十分懊恼,叶欣这次来之前就没有背奇怪的东西,只是跟沈卓一起背寻常的冬季蔬菜。也是因为年底了,把地里还多的菜赶紧拔了卖掉。这边开春暖和得快,别到时候吃不完放烂了浪费,或者耽误了春种。
而且要等到沈卓中午开完会才一起回去,中间等久了难熬,不如多带点菜来,卖久一点,打发时间。
所以除了两筐时蔬,还有一袋子菜干,还有半篮子的鸡蛋鸭蛋。
找定摊位,叶欣先把自己筐里的菜腾出来,叮嘱沈卓先卖着,自己背着空筐去陈家院子采购。
走到昏暗无人的巷子,故技重施,闪身进空间把昨晚准备好的东西拎出来。一秒进去一秒出来,脚步不停地到了陈家院子,再次顺利赚到了二十八块,然后又采购了半筐的东西离开。
回来的时候,她盘算一下手上的钱。
上月底铺院子花了五十多,剩六十左右,昨天沈卓工资上交二十五,加上现在二十八,还是一百一十左右。至于刚刚采购的钱,和日常卖菜卖鸡蛋的大致相抵,就不仔细算了。
盘算完,叶欣放心地点点头。
很好,只要手头存款有三位数,就挺安心的。
回到菜摊钱,已经很热闹了,来买菜的人快把沈卓的身影淹没了。
叶欣连忙挤进去,一边扬声说:“大爷大娘,我来了,让一让先给我进去好不好?”
大爷大娘们见是她,当然让了,“姑娘你可回来了,先给我称两斤吧,别一会儿又没了,我上回就没买着……”
面对热情的大爷大娘们,叶欣只能笑着点头,挤进去站到了沈卓身边。
沈卓见她回来也是松了口气,一时人太多,七嘴八舌的,他真有些手忙脚乱。
叶欣放下筐就帮忙起来,因为人太多了,挤得不像话,她不得不尝试维持一下秩序:“你们排队吧。先来后到,排成一排,一个一个说,我们也听得清楚些。今天我们带的菜多,你们不要急,都能买上,排队来好不好?”
但是这些大爷大妈的根本不听,一个是没有这个习惯,另一个也是都不想排在后面,都想先买。
叶欣尝试喊了几声没有效果,只好放弃。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农副产品市场这边本来也不大,摊位多且密集,要真排起队来,往中间站,挡住来往行人;往旁边站,挡住人家摊位。所以,还是算了。
两人加快了手脚,也努力记住哪个先开口的,先给哪个称。
旁边见着热闹阵仗,都纷纷羡慕眼红。
第一次见这阵仗的,不免瞪眼咋舌,问旁人:“那边卖的什么?这么火热!”
常来摆摊的已经习惯了,就酸溜溜地告诉他:“卖的也是寻常的菜!不过也真是种得好,水灵灵的,也不知道怎么种的,不怪别人爱买。好在他们也就是一个月来一回,有时候一个月都不来一回,每次也很快卖完就走了。”不用担心被抢生意太久的。
刚了解情况的人就羡慕:“唉,要是我的菜能卖那么快就好了,我早早回家去,也免得在这儿受冻!”
也有好奇的:“是不是他们种子好,菜才好?”
旁人答道:“哪知道啊,反正菜跟他们长得一样水灵……”
虽然叶欣今天已经多带了菜,但还是不经卖。
因为他们难得来一回,熟客们遇到了都想多买几斤,吃久一点,毕竟冬天菜不怕坏。所以鸡蛋很快卖完了,菜筐也很快见底。
一个老大爷拄着拐杖慢慢走来,人没到先着急地问:“姑娘,还有没有菜了?”
叶欣记得他是上次没买到只能遗憾离开的大爷,连忙道:“您赶上了,还有一点儿。”
大爷那满是皱纹的脸,就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太好了,给我称上两棵白菜吧。我拎回去慢慢吃。”
叶欣种的大白菜特别好,一棵都有七八斤了,这会儿没其他人了也不急,她就建议道:“两棵十几斤了,您拎着会不会太重了?要不给您称一棵白菜,再称一根水萝卜?萝卜炖排骨吃,补身体。”
大爷到摊前了,放下一个老旧的装菜袋子,笑着说:“好,好,就照姑娘你说得办。”
沈卓就给称菜。
大爷看见还有些菜干和鸭蛋,又说:“鸭蛋费劲,我再买点菜干吧?你家菜干估计也不错,这也不重,冬天炖着慢慢吃。”
叶欣笑着点头:“好,给您称二斤如何?”
大爷点头笑呵呵地说好。
称好了,给大爷妥帖地装进袋子里,交到他枯老的手上,接了钱,“您当心,慢点儿走。”
大爷就心满意足地,拎着沉甸甸的菜,拄着拐杖慢慢走开了。
没走几步,一个实在好奇的摊主上来小声问:“大爷,你们怎么都爱买那小姑娘的菜?真有那么好吃吗?”
大爷脸上是高兴的笑容,说话也慢悠悠的了:“好吃啊。又甜又脆,特别新鲜。之前吃过一回,我走路都利索点了。一段时间没吃,现在腿又疼了。还好,这次又买上了,呵呵,我拎回家让做去了。”
看着大爷乐乐呵呵地慢慢走了,摊主纳闷不已:“不就大白菜吗?还赶上吃药的效果了?说得这么玄乎!”
因为好奇,这摊主就想上去也买一点吃吃看,反正这大白菜也不贵。结果正好有一个妇女来买菜,就卖完了。
现在过来买菜的妇女是徐大夫的妻子吴小洁,看见他们很惊喜:“之前只听说你们买菜,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现在总算是碰上一回!”
叶欣笑道:“我们有空的话一个月才来一回,农忙都没空来,见不上也正常。”
吴小洁点点头:“乡下种地忙,解解。好不容易碰上了,我也买点才行——哟,这是要卖空了?”
叶欣道:“筐里就剩一棵白菜和三根水萝卜了,婶子要的话,送给您吃就是,最后一点也省事了。”
吴小洁连忙摆手:“这哪行?白吃你们那么多,已经很厚脸皮了,好不容易在集上碰到你们,我按规矩买!咱们家开店的,还能连这点买菜钱都没有?这大白菜和水萝卜都要了吧!你们家菜好吃,怪不得卖这么快的,我能赶上这一回,也是运气了!”说着就把挎在臂弯的菜篮子放下来。
叶欣只好不说什么了,沈卓也手脚利落地给称了,装到她菜篮子里。
这些也才不到两毛钱,吴小洁看看还有些鸭蛋和菜干,意外:“你们还养鸭子了?这么厉害!这菜干看着也不错,干干净净的,好多样呢。叶欣心灵手巧啊,样样都做得好!”
叶欣笑道:“乡下人嘛,当然是什么都要学着做些,补贴家用。鸡蛋和菜干都是自家的,婶子要不要称一下?”
吴小洁干脆地说:“要!好久没有吃咸鸭蛋了,腌点年后吃,给我二十个吧。菜干也称两斤,过年炖肉吃。”
称了之后,她篮子里就满满的了。
吴小洁给了钱,拎着沉甸甸的篮子,走前笑道:“我先回去做饭了,你们有空上我家来转转。别老是有事才去的,没事也可以串串门嘛。”
叶欣说:“有空一定去。”笑着把她送走了。
等她走了,旁观的摊主才上来,小声问:“你们菜种子是不是特别好?能不能透露一下,哪里买的种子?”
叶欣也不是不知道旁边许多卖菜老乡眼红自己生意好的,但还是第一次有人上来问。她还是笑着说:“在这里买的有,去县里买的也有,都是寻常的菜种子,主要还是种菜的时候比较费心。”
那摊主就疑心她是不想说:“你这话说的,我们种菜卖的,哪个不费心?你透露一下,我也抢不了你生意。”
叶欣还是和和气气地说:“真是寻常的种子。”
见打听不出来,那摊主只好甩脸走了。
沈卓皱起了眉,没想到卖个菜也能引起别人惦记。
这次还好,只是问问,问不出就走开了,就怕以后遇到动手闹事的。他可没忘记自己第一期培训班的时候,就是遇到人暗中使坏了。要是叶欣遇到还得了?
他觉得不得不防,就低声跟叶欣说:“以后还是咱们一起,你一个人危险。”
叶欣瞥他一眼,倒是冷静:“你也太小题大作了。同行相妒是正常的,在这卖菜众目睽睽的,我卖完就走了,他们最多酸几句,不敢动手。”
沈卓还是担忧:“就怕万一。”
叶欣道:“真动起手来,我也不是好惹的。你忘记我勇斗歹徒的事情了?”
沈卓想起来四月里的事情,她确实不好惹,但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坚持道:“以后咱们都一起。”
叶欣叹了口气,“行行行。”
此时也才八点出头,两人就一起慢慢卖菜干。
菜干的确没那么好卖,不过还是比人家的好卖不少。一是还有熟客来迟的,上来一问时蔬没了,也有些买菜干的;二是他俩毕竟长得俊,在一众粗糙朴实的老乡中很是与众不同,引人注目,过来问的人就多。
一个年轻姑娘把最后十几个鸭蛋买了,拎上后,还一步三回头的。
叶欣幽幽对沈卓说:“瞧你,吸引到小姑娘了,人还舍不得走。想买的不是鸭蛋,是你吧?”
沈卓绷着脸说:“没有的事,你别乱想。”
叶欣:“你看,她又回头了。难道是在看我?”
沈卓:“……”头皮发麻,说不出话。
叶欣:“哼。”
沈卓跟她讲:“她看她的,我又不会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咱们是一对儿,她看也白看。”
叶欣瞥他一眼:“还让你得意上了。行了,你别在这招人注目的,先去开会吧。应该也过八点半了。”
沈卓说:“还早,我跟你一起。刚说好的。”
叶欣道:“你还在这招小姑娘看啊?等会儿那些心中嫉妒的老乡,估计以为咱们是靠美色卖菜了。”
沈卓皱着眉,不服气,“你也挺招人的,上次还有大娘要给你说亲呢。”
叶欣又哼了一声:“那只是大娘一头热罢了。买菜的可少有小伙子,不会盯着我看。你还是赶紧的去开会,别在这现眼了。”
沈卓一时无话可说。
想想还是忍不住道:“要不你也别卖了,剩得不多,收起来逛街去吧。”
叶欣道:“能卖就卖掉,背回去好玩?我不多会儿卖完就离开了。多赚点钱才能多买点好吃的。”
沈卓被她说服,只好收拾起身,走之前又说一句:“中午等我啊。大队长说大概十二点结束的。”
叶欣挥手:“去吧,好好开会,好好学习。”
沈卓这才推着车走了。
接下来叶欣就自己继续卖菜干。
慢点儿也不怕,反正她已经对镇上兴趣缺缺,就这么点大,早就逛腻了。
见她剩下一个人,还有别的老乡想搭话,要打听优质菜种子或是种菜秘诀的,都被她熟练轻松地打发过去。
十点钟左右的时候,菜干终于也卖完了。
叶欣就收好钱,收拾了,背着筐离开农副产品市场,往供销社走去。
该买的年货,早上已经在陈家院子买了不少,现在去供销社再买一些,装起来就有大半背篓了,分量不轻。
之后她也习惯性地去了一趟邮局。
年底了,邮局人又多起来,比较嘈杂。
叶欣寄回去的信过去了一个月,也不知道有回信没有。按现在的物流,看距离远近,信递到要一周到一个月的,她家可能半个月能寄到,及时回信的话,半个月也能来到。
仔细看了看,问了问,还没有。也许下半个月能有,也许年后了。这没关系。
倒是看到了一封给李英丽的。
叶欣想起前几天她那个讨厌的样子,两人已经算是闹翻了,就懒得给她取。等她自己取吧,不是说要去县城买衣服吗?总会出门的。要不就等邮递员给她送上门。
之后抬头看看时钟,这么一转悠,竟然十一点了。
挺好,就只需要等一个小时了。
叶欣见角落有个座位空着,就卸下背篓,坐下等着了。因为早料到了这种情况,她还带上了书,这会儿就拿出来看。
只是环境比较吵,看得不是很专心,就是打发时间罢了。
看到了十一点五十,她才合上书背上背篓,回去找沈卓。
过去还等了一会儿,才见到沈卓推车出来。
沈卓见了她,先是把背篓接过来背着,才告诉她开会的事情,“人很多,医生、大队长还有公社的人,得一百多了。不过大家都很严肃,会场很有秩序。我果然被公社主任抽到,问咱们丰水大队的情况,幸好准备了一下,才没有说得结结巴巴。”
叶欣笑问:“见到俞医生没有?”
沈卓说:“见到了,俞医生作为医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结束之后他还找我聊了下,我才出来迟了。听说我已经看完两本书,俞医生还考了考我,然后又送了一本书给我,让我继续看、继续学习。”
叶欣道:“看来俞医生对你的学习成果比较满意,很欣慰,所以打算继续栽培你。那你就保持学习。”
沈卓点头,又说:“对了,会议后面有一个提意见建议的环节,不仅是关于乡村医疗的,其他事情也可以。我见时机很好,想起你之前说过希望咱们大队小学重开,就提出来了。”
叶欣听到这个,真有些意外,又很赞赏地看着他:“不错。你现在地位不同了,是稳妥有天赋的医生,已经是公社层面受重视的年轻人才,说的话确实有点分量了,提出来也合适。”
又连忙问:“提了之后,公社主任怎么说?”
沈卓道:“周主任说,这个建议很好,他其实也在关注教育问题,会跟大队长聊一下,探讨这个事情。散会后,咱们大队长果然就留下了。”
叶欣就有些高兴,“如果小学明年能重开就好了,早点儿重开,孩子们早点儿上学。”
又笑着看他:“过去了那么久,事情那么多,亏你还能记得当时我说过的话。”
沈卓认真地说:“你说的话我都记得。”
叶欣伸手摸摸他俊脸,夸赞:“很好。”
沈卓脸一红,连忙拉下她的手,眼睛左瞧右瞧的。现在可是在街上,人来人往呢。
十八日那天, 生产队鱼塘放水抓鱼,又是一个热闹日子。
这天正好也轮到沈卓下乡走诊。早已惦记空间内肥美大鱼的叶欣,准备就今天“浑水摸鱼”, 搞几条大的出来吃吃。
鱼塘淤泥深又软, 冬季水温低,这天下塘抓鱼挣工分的基本都是男队员, 而且是比较高比较壮的男队员。其他不下塘的大人小孩就站在旁边看热闹。
几个女知青也站在边上看, 看着热闹, 说说笑笑。
闲聊着,叶欣顺便了解一下他们过年回家探亲的状况。
王小薇告诉她:“今年回家人多,去年来的四个除了你都回去, 我也回去,张康明和孙维强也回去,就超过一半了。到时候, 留下过年的只有郑文文和今年新来的两个。”
叶欣说:“那今年知青宿舍几乎空了。”
王小薇点点头:“是啊。其实能回家过年大家都想回家过年, 不然留在这边只能看人家热闹, 心里空落落的。不过考虑到路远辛苦、路费等等,又受到知青下乡两年才能回家探亲的规定影响,现在大家基本上每隔一年回去一趟。”
叶欣对此很解, “确实,出一趟远门很辛苦。我去县城就晕车难受得不行, 不敢想再转车到市里会怎么样。”
王小薇道:“我家远,还要到省城才有列车呢。到时候我大包小包先颠簸一天,火车上再颠簸三天三夜的。”
叶欣咋舌, “这也太折腾了。”
王小薇叹气:“可不是, 要不我怎么说不想回去。这次回去,一切顺利的话, 以后我就当是远嫁的女儿,不那么折腾了。”
叶欣知道这是指与孟庄说亲的事情,“小薇姐一定会诸事顺利的。不过这么远,到时候是不是家里人也不来了?”
王小薇无可奈何地点头:“我原本想着,结婚还是要家人到场的,但之前看王有为说他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让奔波,我觉得也是。我家还更远,怕他们路上受不住。反正有你们帮助我,我也不怕没有底气的。”
叶欣安慰道:“太辛苦了确实不必老远奔波。咱们国家在发展,以后修了路,交通顺畅了,等方便的时候再多回家看看就是。”
王小薇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江静雨在叶欣另一边,也听着她们说话,等她们说完了,才开口说:“叶欣,你既然不回家,我想拜托你帮个忙。”
叶欣转头看着她,笑道:“什么忙?你说,能帮上我一定帮。”
江静雨就说:“今年我和张康明都回家探亲,养的鸡不能没人照顾。郑文文不回去,我托她帮我照顾,日常喂食,清捡蛋等等。但是她没有养鸡的经验,可能不太熟悉,所以还想请你隔三差五下去看看,你是最懂这个的。”
叶欣点头答应了:“不是什么大事,我平时也经常下去散步,顺便看看就行了。”
江静雨另一边的是郑文文,这时也把眼睛从抓鱼的场面收回,转过头来说:“你就是担心我照顾死了呗!不过我承认,我确实没经验没技术,心里没底,真怕到时候出了问题,我可赔不起,嘿嘿!”
江静雨笑着拉着她的手,“你别想那么多,只要按时喂水喂食的,不会死了。只要不死了就行。最多二十天左右,烦你上心一些。”
又这边拉住叶欣的手,说:“有你们两个帮忙,我就彻底放心了。年后回来,我给你们带家乡的特产。”
叶欣笑道:“有礼物啊,那我可要勤快一点,给你照看好了!”
郑文文也笑了,对叶欣说:“既然你上心了,我就放心了,压力骤减!”
说完了这事,正好鱼塘里一声惊呼,好像抓上了很大的鱼,引得大家又纷纷看去。郑文文也是爱看热闹的,就没聊天了,伸长脖子看。
叶欣也看了眼,心道有多大啊,不会比我空间养的还大吧?
江静雨这时却拉了拉她,要把她拉到一边说话的意思。
叶欣会意,就和她走开了一点,问:“怎么了?”
江静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你年纪小,但是总感觉你处事越来越妥帖,很稳当似的,平时聊天也觉得与你投机,所以有件事我想问问你意见。”
叶欣看看她神色,就猜到了,往池塘那边看了眼:“和张康明的事情?”
张康明作为成熟稳重可靠的壮劳力,又是高大的北方人,身高应该达到了一米八的,现在正在下面一起抓鱼呢。
江静雨点点头,从远些看下去,能一眼看到张康明,确实高大挺拔,也是她喜欢的。
她有些脸红地收回目光,道:“不怕你笑话,我自从来了跟他认识,就觉得他很好,不论是外表还是性格,我都合意。他对我也是如此,我们算得上情投意合,这两年相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叶欣赞同道:“你们确实很般配,从外貌到性情。”
江静雨听了,自然是高兴,继续道:“眼看着你们一个二个三个,都要成家了,我想,既然我与他情投意合,不如我们也结婚算了。早日搬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早日轻松。”
叶欣问:“他也是这么想?你们都下定决心了?”
江静雨点点头:“我们今年都回家探亲,就商量着各自跟家里说这件事情,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也想在明年结婚。”
叶欣听了,先问一句:“你们年纪都还不大吧?”
江静雨说:“我和他都是十九岁的年龄下乡,我去年来,今年二十一;他六七年来的,今年二十四。”
叶欣就道:“那你们还年轻啊。”
江静雨很细腻,立刻就听出了意思,“你觉得我们明年结婚太早了?”
叶欣分析道:“我觉得你们可能是被有为大哥和小薇姐说亲的事情影响了。但他们是因为年纪大了,家里催得急,自己心里也急,怕过几年更不好说,才要抓紧的。你们一来还年轻,二来已经找到了彼此,不必这么着急的。”
江静雨听了,低头思考片刻,慢慢地点了点头,“确实,我们看着你和沈卓,王有为李秋兰,都出去单过,成双成对,又清清静静的,确实有些羡慕,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
叶欣道:“咱们大队就这么几个知青,圈子小,受影响难免的。不过你们还是要保持独立思考,自己心中的声音最重要。”
江静雨又点点头:“你说得对。”
又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其实如果不受你们影响,我心中的确还是有些左右摇摆,下不定决心。”
叶欣说:“那就再想想,你还年轻,不用逼自己这么快下决心的啊。”
江静雨脸微微一红,又低声说:“但是张康明他,说想早点结婚。”
叶欣虽然没经验,但是多少能够想到,“他们男生是这样的,对这些事情总是比较急切,也容易冲动。倒不是说他不好,只是男女之别,他们受到雄性荷尔蒙的驱使,在行动上趋于进攻意向……”说着说着,她有种自己在上课的感觉。
江静雨脸又红了些,看看叶欣,忍不住小声问:“沈卓对你,也会这样吗?”
叶欣卡住,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个,有时候也会……不过,毕竟他年纪也没多大,我也还没成年,他不敢乱来。”
沈卓本就粘人,越长越大,尤其是解锁接吻之后,他总是亲亲抱抱的。
不过,目前情况还在掌控之中。
面对江静雨好奇探究的眼神,她只好说:“哎呀,男生要教的啦。该拒绝的拒绝,不行就是不行,还没到时候,不能让他们乱来。”
越说越私密的话题,江静雨的脸也越来越红,又有点苦恼,小声说:“你家沈卓是还小,你们一起长大,你还能教他;可是张康明比我大好几岁,那么成熟稳重的,我教不了了。他又那么高高壮壮的,有时候他看我的眼神,都让我有些害怕……”
叶欣脸也红了,没想到还能跟江静雨聊这些。
这算是闺中密友才能说的话题,江静雨这是真把她当朋友了,信任她,才会愿意说。可能也是因为两人情况最类似,正好能说。
说了会儿悄悄话,最后叶欣跟她说:“反正没结婚,不能让他乱来。至于结婚的事情,你要是没有百分百的愿意,就继续考虑,不要他的催促。他要是跟你急眼,那就是他不对。”
江静雨点点头,心中有了决断:“那我今年回家先说有谈对象,不急说结婚的事情。”
叶欣赞成:“对。你跟家里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家里知道有这号人就行了。你才下乡两年就要结婚,恐怕家里也不答应的。”
江静雨长出了一口气,握着她的手说:“跟你聊过之后,我心中安定了好多。”
叶欣也觉得跟她说话挺舒服的,笑道:“以后你有什么烦恼,也可以跟我说说。”
江静雨点点头,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李英丽,又小声跟她说:“其实受你们的影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宿舍住得真是越来越不舒心。”
叶欣也看到了李英丽,很是解,有她在,知青宿舍的氛围一定挺窒息的,“别她就是了。她一个人还能搅出什么风浪?”
江静雨看看她:“我看你之前跟她挺好的呢。”
叶欣闹心地叹口气:“我才不跟她好呢,她说话做事能气死人。”
江静雨有些诧异,又点点头,“看来你们闹翻了,也是,她跟谁闹不翻?连你脾气这么好的人都受不了她,估计没人受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