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叶欣觉得问题不大啊,“学生的话,只要放开消息,大队那么多小孩,应该不愁啊?老师的话,只是教小学,队里有文化上过学的队员都能教,或者知青里面选也可以的。”
李兴国却摇摇头:“大家都习惯小孩不上学了,不一定愿意让孩子来上课,孩子们玩习惯了,可能也坐不住。这个可能到时候还要各个小队挨家挨户宣传一下,说服一下。我想着呢,不如先简单选出两个老师来,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这样宣传招生工作就可以交给老师去负责。”
说到这里,才算是说到找她来的目的,“叶知青,你想不想做老师?”
叶欣一愣,摇头:“不想。”
李兴国相当意外,不禁收回看向屋顶的目光,看着她:“为什么?我看你挺适合做老师的,你是知青,有文化,性格也好,跟小孩子能相处好。而且你长得细弱些,种地的体力活太辛苦,当老师轻松不少。”
叶欣想挠头,这听着好像是她不识好歹了,她只能诚实地说:“多谢大队长为我着想了,实在很感激您。不过我其实对小孩子有些不耐烦,怕应付不来。”
李兴国见她真不想当老师,有些惋惜地摇头,“哎,那就是我想岔了。之前沈卓提建议之后,我问过他,他说是你一开始提出来的。后来研究这事的时候,光荣也推荐你做老师,说你教光明教了许多知识,是很不错的教师人选。我就以为你也有这个想法的,才贸然把你喊来。”
叶欣没想到李光荣推荐她了,她谦虚地表示:“其实我也没教李光明什么,只是一些简单的古诗、九九乘法表之类的罢了,也是看他小小年纪不上学,荒废了时间很可惜。没想到能得到推荐,我真是受宠若惊。”
又真诚地说:“其实我年纪小,没有什么耐心。老师还是找一些年纪大点的,成熟稳重一些的,才好带孩子。”
李兴国点点头,觉得也是,她毕竟也才十来岁,看着还像个孩子似的,就叹了口气:“那就让你白跑一趟了。我再想想吧,怎么个章程选出两名老师来。”
叶欣之前只在大门口看过,现在来都来了,就也想了解一下这个小学,就礼貌请问:“大队长,我能不能走走看看?”
李兴国看她好奇地左看右看,更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般,又叹一口气,摆摆手,“你随便看吧。”
叶欣就在里面转了一圈,正对大门的有四间屋子,每间屋子都挺宽敞的,就是顶上漏光,地面脏污不堪,甚至还有地缝里面长了小草的,还有些破烂废弃的桌椅,显然以前都是教室,现在得好好修补打扫一番的。
除了正面的四间屋子,右边还有两间,显然也是教室,不过面积要小一些,采光也更差点。里面同样乱七八糟的。
左边也有两间小屋子,不过看看里面残存的摆设,像是教职人员的办公室。
另外靠近大门这边也有个小屋子,不知道干嘛的。
院子左边打了一个水井,用大石砌了,井边放有石头水槽,当然现在都荒废得不能用了,两个队员正着。叶欣在不打扰人家干活的情况过去看了看,井里还是有水的,只是枯枝败叶很多,仔细清一番说不定还能继续用。
正面四间教室的后面似乎还有空间,她从左边绕出去看了看,发现几间已经倒塌的小屋子,看着本来就是很低矮简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厕所。
看了一遍,满足好奇心,她就不在这里碍眼了,赶紧跟大队长告辞出去。
外面扒着铁门不能进去的小朋友们见她可以在里面转来转去、看去看去,都快羡慕哭了,等她出来就眼巴巴地看着她,想让她说说。
李光明做了提问代表,好奇地问:“姐姐,里面都有什么?”
叶欣笑道:“没有什么,现在只是一些破破烂烂的屋子罢了,又脏兮兮的。等收拾好了,重新开放,你们进去上学就能看个够了。”
一个小孩怯怯地问了句:“咱们能去上学吗?”
叶欣看了他一眼,是曾经救过、后来跟李光明玩得很好的李光亮,笑道:“可以啊。等收拾好了,应该就是这个春天,你们就可以来上学了。”
她心道这些小孩不是挺积极的,大队长怎么会愁没有学生来上课呢?
说了几句打发他们,她又转头看看这小学。
今天是个大晴天,蓝空下泥墙黑瓦的建筑格外清晰,破败的地方正在被一点一点修补收拾,就像久经蒙尘的一件什么东西,被慢慢擦去了灰尘。
看着这一幕,叶欣就心潮涌动,心情愉快。
呼了口气,她转身往下走。
李光明又跟着她,一般只要看见她,都喜欢跟着她走一段,说说话,玩一会儿,跟个小尾巴一样。他问:“姐姐,你就回家了吗?”
叶欣笑着点点头,顺便问他:“你想不想上学?”
李光明问:“上学学什么?是不是学姐姐教我的那些古诗,还有加减乘除运算?”
叶欣莞尔,“学这些,但不止这些。除了教念,还要教写呢。到时候你可要来上学啊,多学点知识,将来有用的!”
李光明想了一下,说:“可是爷爷说今年要教我刨木板了。”
叶欣惊讶:“你这么小,爷爷就要传授你手艺了?”
李光明挺着小胸膛,正经地说:“我不小啦姐姐,我今年已经八岁了!”
叶欣又是一笑,然后认真地跟他说:“上学也不耽误学手艺啊。你回去跟爷爷说,你要上学,该上课的时间就去上课,课后和周末还是有时间学手艺的,让他解和支持。”
李光明点点头,答应了,“好,我跟爷爷说。”
到了下面医疗站,小朋友往里看看是沈卓在,就没有进去了,跟叶欣摆摆手就一溜烟跑开。
沈卓抬头看见叶欣来了,就放下书,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叶欣走进去,笑道:“刚到上面小学转了一圈。”
年后这几天都没什么人来看病,这会儿正好只有沈卓在,叶欣就随意坐在桌前的凳子上,跟他说了刚才大队长喊她上去的事情。
沈卓见她拒绝了,还有些惋惜:“你要是做了老师,肯定轻松很多的。老师应该也是有工资的,跟医生一样都是大队发。”
叶欣双手托腮,“可是小孩子很麻烦,我没有耐心管他们。”
沈卓就说:“不想去就不去,你高兴最重要。”见她这样很可爱,忍不住伸手过去,想摸摸她的脸。
叶欣拍开,嗔他一眼:“医疗站呢。”
又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没把握住这个赚钱的机会,很可惜?”
沈卓道:“怎么会?你不做老师也能挣钱。”
叶欣满意地点点头,“那是,我那么聪明!”
说了几句有人过来开药,她就不在这耽误了,转身回家继续干自己的活。

大队长带着人收拾小学的事情渐渐传开, 没有几天大家就都知道了。
初十的傍晚,叶欣照例下知青宿舍,照看照看江静雨的几只鸡, 顺便也带点吃的去喂。这段时间看下来, 都好好的,说明郑文文喂食还算尽心的, 看管得也很好, 没有少任何一只。
叶欣见它们都安然无恙, 也就放心地走开,然后碰上了邱志云。
邱志云从自留地里回来,手上拿着两棵营养不太良的白萝卜, 显然是他自己种植的成果,第一年没有经验,养不好, 有收获已经算不错了。他问叶欣:“是不是咱们大队的小学要重开了?”
叶欣说:“我也只是听到一些风声, 具体的不清楚。”
邱志云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跟她聊起来,“我听着是要开了,估计就这个春天的。到时候肯定招老师吧?不知道要多少个, 能不能在我们知青队伍里选。”
叶欣还是平静地说:“我也不知道,等消息吧。”
正说着, 那边屋子门一开,李英丽和郑文文先后走出来。显然她们俩也是在关注着这个事情,在屋里听到叶欣和邱志云讨论, 就出来了。
虽然李英丽走在前面, 但是出来了并不说话,就双手环胸站在一边。
郑文文则快走几步过来说:“我也听见这个风声了!要我说, 老师还是在咱们知青队伍里选比较好,怎么说咱们文化水平也高一点,见识也比较多,教小孩肯定比他们本地人教得好!”
邱志云虽然也是跟郑文文一样的想法,不过说得比较委婉:“我原本就是要念师范学院的,没想到后来不能念了,要是在这里也能当上老师,也算是实现我的抱负了。”
郑文文说:“甭管师范不师范,就小学知识水平,我这高中生还不是手拿把掐?就看大队到时候怎么选了。”
说着,郑文文看向叶欣:“叶欣,你什么想法?”
叶欣摇摇头:“目前没什么想法,想也是乱想。小学修整要花一段时间的,估计大队是相等修整好了再正式宣布吧。”
邱志云说:“可能也是等回家探亲的知青回来。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在。”
叶欣点点头:“你考虑得对。”
郑文文一时皱起了眉头,道:“哎,算起来知青都有十一个了,恐怕老师用不了那么多的。”
李英丽虽然只是站在一边,不屑于跟他们一起讨论,但是也默默听了。想必也是对这件事情关注的。
叶欣叹了口气,跟郑文文说了几句,就先回去了。
回去后发现沈卓已经煮好了米饭,预备着炒菜,她就坐在灶前烧火,顺便跟他说了刚才的事情。说完感叹一句:“小学重开的事情还没有正式消息呢,知青们已经开始暗中较劲了。”
沈卓听了,淡淡道:“挺正常。”
做老师怎么也是个清闲活,不用风吹日晒,更别说可能拿的工资了。
知青们本来在务农这方面就比不上乡下人,心里又隐隐有傲气的,老师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他们当然都想争取这个机会。
叶欣也明白,“这下知青又开始人心浮动了。这还是大部分没回来呢,等全部回来了估计又闹腾一阵子的。”
沈卓说:“应该也不会闹很久,大队长做事果决,很快就会定下来的。”
叶欣点点头,“也是。反正我又不参加,就看着吧。”
初十过后,回城探亲的知青们陆陆续续回到了丰水大队,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知道了小学即将重开需要招老师的事情。毫不意外地,人人都动了心思。
元宵这天傍晚,叶欣拎了一小筐鸡蛋下去,继续打探打探消息。
江静雨正在鸡舍那边伺候呢,第一个见到了叶欣,连忙迎过来,先是感谢她:“听郑文文说你三天两头跑下来帮我看看这几只鸡,有时还带了东西喂它们,怪不得它们都精神奕奕的。真是劳烦你了,你这么上心,我真感谢你!”
叶欣看她气色不错,显然回家这个年过得很好,笑道:“最大功劳还是郑文文,她天天喂呢,你别光感谢我,她要伤心的!”
江静雨也笑了:“也感谢她的。你跟我来,我带了家乡特产,昨天刚回来,还没来得及送上去给你,你下来正好拿了。”
叶欣就跟她走进女知青住的屋子去,这会儿刘红霞也回来了,郑文文和李英丽都在,唯独没有王小薇。她就问了句:“小薇姐还没回来?”
郑文文道:“她家远,可能再过两天的。其实探亲假到二十呢,可以过了元宵再来的。大家都是提前回来了。”
叶欣了解地点头,“原来是这样。”
刘红霞这时候开口说:“我在家待了十来天,已经闲得发慌了,还是早点儿回来吧。开春还要重新种地的,先把自留地种了。下乡了就是乡下人了,到底跟城里人不同了,我都惦记着地里。”
叶欣打量了下她,见她红光满面,好像这个年过得也不错。
可能是发现叶欣看她了,刘红霞也看过来了,问:“叶欣,你没回家探亲,过年不难过?”
叶欣莫名其妙:“有什么好难过的。”
刘红霞就有些得意地说:“我这次回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都很想念我,对我可好了!他们都说我在乡下吃苦了,瘦了很多,过年吃肉都让着我吃,你看,我是不是吃胖了?”
叶欣看看她穿得鼓胀起来的暗红色旧袄子,点点头。
刘红霞就高兴地继续说道:“所以你看,回家探亲跟家人团聚过年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就你钻牛角尖,说不回去就不回去,过年不就孤零零的自己一个人在这?”
哦,原来是为了说这个。叶欣面无表情地说:“我跟沈卓一起,没有孤零零的。”
刘红霞道:“总归还是不如跟一家人团聚强!”
她那个样子,好像非要说服叶欣,让她承认自己嘴硬不回家结果暗戳戳难过孤单才满意似的。
叶欣一时就不说话了。
刘红霞以为她的嘴硬被自己说破了,就得意起来。
李英丽突然嗤笑了一声,很是鄙视的样子。
刘红霞脸色就变了变,皱紧了眉头也不说话了,转头收拾自己的衣柜。
郑文文拿着书,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觉得真糟心,就起身拉着叶欣出去了,小声说:“别她们,烦得很。刘红霞过年回家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几十块钱给家里,还觉得自己很孝顺,我真是无语。”
叶欣也无语了。
很快江静雨低调地拿了一盒点心出来了,放进叶欣的小篮子里。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虽然给谁是自由,但是宿舍环境那么不好,还是不想引人注意。
她笑道:“家里的豆沙酒酿饼,你带回去吃。”
叶欣笑着收下,谢过了正要走,却被她拉住小声问:“我刚回来还挺迷糊,小学重开要招老师,是不是真的?”
叶欣无奈地摇摇头,“我也听说,不确定的。”
郑文文透露一个信息:“我看李英丽好像成竹在胸,昨天见她跟李光荣在那边山坡散步,会不会她让李光荣帮她推荐?李光荣看着在队里人缘不错的样子。”
江静雨听到这个就皱眉,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在的时候李英丽打老母鸡的主意了,自然不喜:“她那个样子适合做老师吗?李光荣就算推荐了,大队长小队长他们也不那么糊涂吧。”
郑文文笑了下,“我看她也不行。”
叶欣听了一耳朵,心道有门路的开始发力了呀,暗中的竞争已经开始。
摇摇头,告辞回去了。
路上拆了江静雨送的酒酿饼,咬了一口,发现确实带着微微的酒香,口感绵软,甜而不腻,就一边走一边吃了个。
回到家里,沈卓就忙着做烤鱼呢。
这也是叶欣的意思,之前红烧、水煮都吃过了,酸甜口的也吃过了,想念烤鱼的滋味,就让他把最后一条烤了,在元宵这晚吃。烤鱼本来也没有什么难的,但是这鱼巨大的一条,就费许多功夫。
叶欣挨到他身边,直接把一个酒酿饼递到他嘴边:“人家送的家乡特产,很好吃的,你吃一个。”
沈卓咬了一口,然后微微皱眉,说:“你吃吧。”
叶欣一笑,知道他不爱吃甜的,但还是掰了一块下来又递给他:“你吃过的,我不要,你再把这块吃了。”
沈卓只好又皱着眉头再吃一块。
等鱼做好了,叶欣就迫不及待坐下来开吃。沈卓的手艺真是不错,火候恰到好处,焦香鲜辣,特别好吃,不比以前饭店吃的差。
见她吃那么急,沈卓劝道:“慢点儿,小心鱼刺。”
又过两天,王小薇也回来了。
叶欣自然也去看看她,关心关心。关心完也获得一份吃的。
不过叶欣来这趟不是为了吃的,惦记着王小薇年前说亲的下文呢!
王小薇回来过了一晚还是面带疲惫,显然是路上累狠了,这会儿见她问起,就告诉她:“我跟家里说了情况,家里觉得孟华鹏听着还行,就是没有亲眼见到,不放心,本来是要过来的,我说这边路远辛苦,又说有你们这些很好的知青同志帮我,好说歹说,才把他们劝住了。”
叶欣问:“那这亲事,是说定了?”
王小薇点头:“算是吧。”
又说:“家里因为没来,给了我三百块钱,加上我这些年自己攒的,也够结亲用了。”
叶欣连忙道:“小薇姐,你这不用告诉我。多少钱你自己知道就行了。”
王小薇笑道:“我只跟你说。咱们熟悉,我知道你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
叶欣为这信任很感动,也为她的说亲顺利而高兴,“之前有为大哥喜事,我赞助了鸡蛋。之后小薇姐喜事的话,我也要赞助,咱们更要好一些,鸡蛋鸭蛋瓜子我一起赞助,可不要推辞啊。”
这件事情顺利,王小薇心情也好,笑道:“难得你这个小财迷愿意出血,我还能推辞了?到时候就管你要。”
叶欣点点头,期待地问:“那打算什么时候办酒?”
王小薇叹了口气:“不急吧,一月太赶了肯定来不及,估计二月三月的,在夏季农忙之前办了就行。我刚回来,其实还没来得及给孟庄那边传递消息。再说,听到了现在小学即将重开招老师的事情,我也打算争取一下,等这件事情过了再说。”
叶欣点点头,“也是,不急。”
她其实觉得王小薇这稳定的性格挺适合做老师。不过现在情况不明,大家都暗中较劲,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大队长做事果然很果决,见知青都回来了,就在二十的这天傍晚,让人上坡通知了叶欣,又把已经住在黑水塘的王有为叫过来,所有知青都聚到了宿舍这里。
人齐了,李兴国就直接说:“咱们大队小学要重开的事情,想必你们都听说过了。经过这十来天的清和修补,屋子已经收拾得稍微像样了,既然要开,就不耽误,这个春季期就开放,尽早让孩子们来上学。不过上课之前,要先找好老师。”
听到这里,大家心中都隐隐激动起来。
李兴国扫了一圈他们的神色,继续说道:“小学关闭有五六年了,原本上学的已经长大,还没上过学的就一点基础都没有,完全断层了。所以第一年,就不用分什么年级了,年龄范围适当放宽,招进来全部算是一年级,从头学习,也就是说目前暂时只需要两名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经过大队决议,两名老师在你们知青队伍里选出。”
这下确定了,知青们更是激动,都按捺不住了。
郑文文第一个开口提问:“大队长,这选老师是怎么个选法?”
这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纷纷看着李兴国等他回答。
李兴国说:“队员们投票选举。在来跟你们说话之前,我已经让小队长去通知了,等会儿大家就会到晒谷场进行投票。只在今晚投一次,不管参与投票的人多少,不管队员从哪个小队过来,只要是咱们丰水大队的,都有投票权,最后得票最高的两个人当选老师。”
大家顿时哗然。
郑文文皱眉问:“今晚就投?怎么这么急!”
李兴国道:“早点选好,也免得大家惦记着,不能安心上工。”
刘红霞接着问:“大家投票都是看什么标准?”
李兴国回答:“没有标准,全凭喜好。”
刘红霞就不满了:“这不公平!那岂不是平时跟别人相处好的人得票多?选老师不应该选知识水平高的吗?怎么能这么随便?”
李兴国语气仍然十分镇静:“按照你们知青的知识水平,任何一个人都足够教小孩子读书认字。咱们也不是选拔大学生,难道要考试吗?队员们给孩子们选老师,肯定是往好了选,算起来也是公平的。”
这话也堵住了郑文文想问的为什么不考试选拔。
孙维强开口:“今晚就选,也太匆忙了!远点的人肯定来不及参加的,都是凉水塘的人投票了。”
李兴国看他一眼,说:“凉水塘的人够多了。何况你们住在这边,只有凉水塘的人了解你们,其他小队队员都不认识你们,又怎么选?”
大家提出的问题被一一解答,慢慢就没话说了。
想来大队就是故意这么突然的,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给他们私下走关系拉票的时间和机会。
所以现在是全凭平时的表现,干活是否勤快,品行如何,沟通能力如何,能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给本地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就是什么印象了。利益无关,事出突然,大家只会凭第一直觉选觉得行的。
一时之间,平时表现不好的知青就面露懊悔了。
相互之间的气氛也紧张起来了,看谁都是竞争对手,而且就在今晚选今晚出结果,时间紧迫,让人心脏直跳。
大家看来看去,最后看向叶欣,因为叶欣是平时跟队员关系最好的,觉得她胜算最大;其次就是张康明,因为张康明人长得高大,性格稳重,干活勤恳踏实,也是深得生产队认可的。
叶欣被看得头皮发麻,知道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她赶紧举手:“大队长,我不参加。”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愕然。
没想到刚刚还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现在又主动放弃了。为什么说又呢?因为上次招工,也是她主动第一个放弃的。
顿时,大家看她的目光很复杂,但都没有戒备的意味了。
李兴国已经知道叶欣不想做老师的,并不意外,点点头,又问:“还有没有不想参加老师选举的?”
大家也很期待地左右看看,希望再少一个竞争对手。
可惜没有了,就算是张康明也想争取,何况是其他人。
李兴国就道:“那不耽误了,跟我过去晒谷场吧。”
十个知青就紧张期待地跟着过去了。
叶欣也跟过去,虽然她不参加,但是可以看看。而且她也是可以投票的!
那边经过小队长的召集,已经来了不少人了,在议论纷纷。
李兴国带着一队知青到前面,挨个介绍一番,主要是介绍名字、来的年份,很快就介绍完了,一惯的利落作风。随后这十个人就先被请到了一边。
接着十个篮子被拎了上来,里面各自放着一张比较大的写着知青名字的纸条,这就是“投票处”了。
简单粗暴但有效,很有农家特色。
站在一边的知青是看不清篮子里面的,只有上来投票的人能看见。李建邦就站在边上,手里握着一些细长的纸条,每个人上来领两条,当场领了,当场投进中意的两个篮子里。
李兴国也会站在一边监督。
投票就这么开始了。
十个知青站在一边紧张地等待结果,队员们觉得很新奇有趣,纷纷排队上前参加投票。
有人看见叶欣站在身边,奇怪地问:“叶知青,你怎么不在上面的?”
叶欣笑着说:“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老师,就没有参加。”
有些人觉得可惜:“我看着你适合做老师,孩子们喜欢你!”
叶欣听了只是微笑。
她准备观望一下再上前投票,到时候直接就能看出谁得票多了。
正站着,突然手被握住了,她转头一看,是沈卓:“你怎么来了?”
沈卓说:“我也来凑凑热闹。”
他这么冷清的性子,怎么会喜欢凑热闹,叶欣知道他是见自己下来了才来的,小声跟他说:“咱们等会儿,等别人投得差不多了,咱们也上去投两票。”
沈卓点点头,小声问她:“你想投给谁?”
叶欣一笑,低声说,“投给小薇姐,还有郑文文。”
沈卓明白地点头。
人还有陆陆续续来的,真不少,起码得有两三百了,差不多能代表凉水塘群众的意见了。
眼见快要天黑了,几乎没人来了,叶欣和沈卓才上前,从小队长手里各自拿了两张纸条。
叶欣先往围成一圈的十个篮子中打量一圈,王小薇最多,其次是张康明和王有为,这两个篮子差得不是很多,乍一看看不出来,其他人就都比较少。李英丽是其中最少的,没有几张。
这个情况其实在意料之中,票多的几个人除了平时表现不错,都是来的年份早的,本地人最熟悉。之所以王小薇最多,可能是因为她是女的,大家觉得女老师对孩子会更耐心。
虽然之前准备投郑文文,但她差得有点多,回天无力,所以算了。
叶欣心思一转,就把纸条分别投到了王小薇和张康明的篮子中。
沈卓也明白,没有多说地跟着她投了。
他们投完,后面也没有几个人了。
确定没有人再来,李建邦就宣布投票结束。
然后李兴国让知青们上来,当场数票唱票。大家过来一看到篮子里的情况,都明白了,顿时脸色各异。其中李英丽看见自己票数那么少,脸色变得很难看,当场扭头走了。
大队长小队长瞥过去一眼,也没在意,继续数票唱票,最后结果是王小薇和张康明当选小学老师。
尘埃落定,事情就这么匆忙而利落地结束了。
叶欣和沈卓知道了结果,也就回去了。天已经快黑完了,下来时没有带手电筒,这时候只能摸黑往上走,幸好路都是熟悉的。
沈卓问:“饿不饿?今晚要吃迟了。”
叶欣说:“还行,今晚很多人都要迟的。”又笑了下说:“估计还有人吃不下饭的!”
沈卓摇摇头,牵着她的手回家。

昨天选老师真的太匆忙了, 选完就天黑回家,很多后续都还没有弄清楚。
今天上午上工,因为是跟沈卓一起, 叶欣就没过去跟知青们说话。王小薇和张康明都没在, 显然已经忙小学的事情去了,剩下的人, 叶欣感觉他们气压都低沉沉的, 心情都不好, 她也不好过去。
但她实在好奇,忍不到下午,中午一休息, 就要过去问问。
沈卓一把拉住她,低声:“回家吃饭。”
叶欣说:“你先回去热饭,我就去一会儿, 很快就回!”说着就挣开了他的手, 兴奋地往知青宿舍跑去。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放眼师门皆疯  穿书之改变大  穿越农家,科  师母带我改嫁  星际最强指挥  末日:开局成  小怪物by非刀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