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叶欣想了想,说:“这样吧。你送我一个桶,我送你一个瓜,算是咱们礼尚往来。至于这钱,你留着,相当于是你把瓜卖给你光荣哥了。反正一个瓜太大了,你抱回家跟爷爷吃也吃不完,还不如去他家蹭一块吃划算。这么一来,你不单赚他两块钱,还能白吃到西瓜,不是挺好吗?”
李光明听得眼睛一亮,点头了:“那谢谢姐姐啦!”
叶欣一笑,就让他在这儿等着,自己去屋后摘瓜。
当初订的大木桶,一个三块钱,小木桶应该要二块钱一个的。她当然不能占小朋友便宜啊,给他赚点零花钱也不错,这么乖巧讨喜的小朋友!
叶欣挑了个大的摘了,抱回去的时候,发现沈卓已经回来了。
沈卓有点莫名其妙地看着李光明。李光明则从石凳子上站起来,很是拘束。两个相顾无言。
叶欣瞪了沈卓一眼,把瓜交给小朋友,笑道:“好了,你回去吧。”
李光明小声地又说一句“谢谢姐姐”,赶紧走了。
叶欣重新关了院门,看着在井边打水洗手的沈卓,数落道:“你怎么老绷着脸,不能对小孩子温和一点吗?”
沈卓皱着眉头,也不知道要怎么温和,只能解释:“我刚没吓唬他。”
叶欣无语。
沈卓略洗漱过,又提起一桶水,问她:“还早,去菜地忙一会儿?”
叶欣点点头,“顺便摘点青菜。对了,刚刚李光明送我一个桶呢,以后用那个打水好了,这个旧的就专门放在后面浇地吧,从池塘里提水方便一点。”
沈卓点点头。心道怪不得她对那小孩那么好。
天热地旱,到了下午地里的菜都有些蔫蔫的了,需要每天浇水。
草刚拔过一遍,现在沈卓就有空提水浇了。
叶欣转转看看,摘了两根茄子,准备做辣椒蒜末茄子,也好吃下饭。搞定了今晚的菜,她就转到边上看果子。
今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叶欣让沈卓多照看,沈卓照看了,勤快地施肥浇水除草。但可能是树龄还小,结出来的果子长得不太好,也陆续掉了许多,现在剩下的没有几个,也长不大,长到现在也就是比核桃大不了多少,根本没有她印象中粉红饱满的毛桃样子,看着就不好吃。
叶欣皱着眉盯着几个小桃子,还是伸手摘了一个,捏了捏,硬硬的。
她走到沈卓身边,拦下他浇到一半的水,洗洗上面的毛,然后使劲捏开成两半,里面还是青青的、硬硬的。
她眼睛一转,抬手递一半到他嘴边:“你吃吃看什么味道?”
沈卓看一眼青涩的小桃子,又看一眼她,直接下定论:“不能吃。”
叶欣不满:“你还没吃呢!”
沈卓无奈,只好皱着眉头,低头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嚼了两下,眉头竟松开了,说:“挺好吃的。”
叶欣惊讶:“真的?”
沈卓点点头。
叶欣于是把另一半塞进自己嘴巴,咬了一口,苦涩的味道瞬间盈满嘴巴,她赶紧呸出来,然后上手打他:“混蛋!敢骗我!”
沈卓忍住笑:“我说不能吃,你非要我吃。尝到苦头了吧?”
叶欣继续捶他:“可恶可恶!”
沈卓单手把她抱起来,侧头亲一亲她唇,说:“好,我可恶,现在也尝到苦头了。”
叶欣脸一红,他真是越来越……“快放我下来啦!”
沈卓一本正经地说:“放你下来你又胡闹,耽误我干活,做饭前浇不完地了。”
叶欣辩解:“我哪有那么胡闹!”她就闹了那么一下。
但沈卓就是不放她下来,一手抱着她,另一手继续给地里浇水。他是越来越高,力气也越来越大了,这样抱着她真不费劲。
她刚刚说从池塘取水,这也方便多了,不用屋前屋后走。
浇完了地,她说要去看葡萄,沈卓就抱着她去。
葡萄今年也结了,不多,就三串。不过比桃子好的是,三串葡萄都结得很好,挂在搭起来的架子上,翡翠吊灯一样垂吊下来,碧绿色的,圆润可爱,个头看着也均匀,应该是能吃的。叶欣可宝贝这个,天天都来看两眼。
到了葡萄架下,沈卓双手把她抱高了些,让她看得更清楚。
叶欣这才满意了,这么高的果然看得更仔细,三串都好好的,看着就喜欢。她说:“等下个月应该就成熟了,中秋时咱们剪了吃,就不必买了!”
沈卓说:“好。”
等她看完了,抱下来一些,又亲了亲她,说:“欣欣真厉害,什么都能种出来。”
叶欣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很羞耻,“热死了……快放我下来!”
说是月底去赶集,不过实在太热了,等到了八月初才去的。
医疗站日益忙碌起来,不好请假或者调班,现在沈卓都是等到不用轮值那天才出门的。反正农忙过去了,地里不是很忙,上工少些也无妨。
到了镇上还是先卖卖鸡鸭蛋。现在家里鸡鸭又都是各五只,都在下蛋了,又是一个稳定的产出。很快清空了带来的东西,他们去采购。先买两斤肉,收来的肉票就又用完了。
买了肉出来,叶欣忍不住叹气,“还有几个月呢,接下来怎么办才好。”
沈卓说:“再试试看能不能跟别人换来。”
他们接着去供销社买东西。
正好,八月供销社也有月饼卖了,月中不太可能再跑一趟,现在就买了。这次月饼多买了两盒,水果倒是少买了。
邮局就不逛了,有信等邮递员送到村里吧。
趁早上没那么热,早点回去。
回去的隔天,又是沈卓在医疗站坐诊。收药制药的是李光耀。
现在医疗站是两个人了,还能做个伴,聊聊天。
一早没什么人,李光耀就跟沈卓说着:“光荣都说好亲了,等这季稻子收割了,冬天闲下来,他就办酒了。听说订的那个姑娘也很漂亮,哎,我这心里,真是羡慕。”
沈卓一边听着,一边低头仔细看前一天的记录本。
李光耀继续道:“光荣早点说亲也好,他是我们这辈最大的,年纪也不小了。之前他差点被李英丽骗了,听说还哄过去一笔钱买自行车,还好后来追回来了。我还听说,李英丽现在又跟今年新来的那个男知青在谈着了,听说那男知青平时也有些吊儿郎当的,作风轻浮。啧,谈就谈吧,他们知青就没几个好的,内部相互祸害好了,别出来祸害咱本分人!”
沈卓微微皱眉,“谁不好你具体说谁就是,别一棍子打死。”
李光耀又啧了一声,“好好好,是我口误,你未婚妻也是知青,好得很!你就护着吧,真是够够了……”
沈卓看他一眼,也觉得他这样够了,淡淡地说:“你要是心里不舒服,就也说亲去。”
李光耀郁闷:“你以为我不想吗?看来看去,就是看不到合适的。”
沈卓一针见血:“那是你挑剔。”
李光耀道:“我条件好啊,不挑怎么行?不能随随便便就找一个吧?得看眼缘,对不对?”
沈卓无语了,心道什么眼缘,就想要好看的吧?
李光耀看看他,突然凑过来:“不说我了。倒是你,到底吃什么的,怎么还在长高?你现在长这么高,是不是力气大了,跟你那娇美的未婚妻在家,是不是……嘿嘿!”说着就很不正经了。
沈卓脸色就有些不自然。
倒不是在家跟叶欣有什么过分的举动,而是,他现在确实很轻易能把叶欣抱起来,她娇小轻盈,他特别喜欢把她抱起来亲吻。
李光耀一见他神色不自然,就确认他在家跟未婚妻打情骂俏恩恩爱爱了,心里又是酸又是羡又是妒,还要继续说。不过沈卓没他。正好有乡亲来了,李光耀只好到后面小仓库处药材了。
来的是林美华,和她的两个小女儿。
幺妞抱着小妹,跟在走路慢慢的妈身后,小心翼翼看了沈医生一眼。
沈卓也看她一眼,随后看向林美华:“婶子坐,哪里不舒服?”
林美华在桌前的凳子坐下,叹了口气:“前阵子累一阵,又觉得腰酸腿疼的,也提不起精神,感觉身体比去年差多了。还想怀个孩子的,没怀上,怕也是身体的缘故。还请你看看,开药再调一下……”
沈卓微微皱眉听着,望闻问切一番,开了药。
林美华谢过,拿着药包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头喊女儿:“幺妞,干嘛呢?赶紧回去干活了,也不知道你非要跟来一趟做什么。”
幺妞抱着小妹转身,跟上她身影,小声地说:“妈,来了。”
因为李光耀在这,中午就不必锁门了。
沈卓回家吃饭,顺便跟叶欣说了,幺妞说今天牛棚那的老人又会来。
叶欣点点头,“顺便拿盒月饼下去吧。一盒才四个,正好一人一个。”
沈卓听着,没有什么异议。现在既然已经接触上了,她又那么好心,就随她高兴吧。反正只是一些吃的,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下午,叶欣拿着剪刀到后面葡萄架下看了看,三串葡萄都长大了,应该是成熟了。
她先挑中了一串,摘两个尝了尝,酸酸甜甜的,是能吃了。
就剪了下来,放在篮子里。
之后拎着篮子在菜园里摘了几根黄瓜、几个西红柿,又进空间果园看了看,最早种植的野山竹、柑橘、橙子都有了,虽然还不多。另外,跟外面一起买的有一棵桃树也移栽了进来,长得比外面的高大,结的果子也更多,而且也更大,看着是能吃了。
叶欣把有的几样果子都摘来尝了尝,发现味道差强人意,也能吃了。
一时很高兴。
还得是空间啊!
她的忙碌没有白费,总算是到了收获的季节!
果林已经长成,虽然现在果子还少,但渐渐的就会越来越多了!
她每样都摘了几个,放在篮子里。出来再烧火做了点饼子,煮了些鸡蛋咸鸭蛋,再拿一盒月饼,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拎着满满的篮子下去了。
先在边上找到幺妞,见她还是拿着镰刀和筐,道:“秋天了,现在草没有那么茂盛了。”
幺妞点点头,“妈都说别来割了,我说再来割一回,趁还没有枯萎。”
叶欣蹲在她身边,揭开篮子上的布,把吃的一样样拿出来,每样都给她两份,葡萄都剪成小串了,月饼也拿了两个,还贴心地拿了个袋子装着,给她放在筐了,一边说:“你在这儿吃也行,晚上拿回去跟你姐姐吃也行,还是小心不要给别人看到了,不然你们就吃不上了。”
幺妞见这次这么多东西,还有香甜的月饼,又觉得受宠若惊了,“叶知青,你不用给那么多……”
叶欣笑道:“是因为快过中秋了。所以多买了些,也给你们一些吃。别担心,我们能挣钱,买这一点不算什么,你们还小,多吃些。”
给她装完了,又叮嘱道:“之后要是不割草了,你记得跟牛棚的两个老爷爷说一声。你得空也可以上我那儿玩,我许多下午都在家。”
又想到她在家要干那么多活,好像不太可能出去那么久,坡上还是太远了,就又说:“要是一时抽不出空,有什么你可以跟李光明说。李光明知道不?应该跟你差不多年纪。”
幺妞点头,“知道。他爷爷是箍桶匠盛三爷爷。他还跟瑞瑞一起上学的,只是不同班级,他长得壮。”
叶欣点点头,又盖上了篮子,起身道:“好了,你去忙吧,我先去医疗站了。”
幺妞看着她走远,先吃起自己那份来,那么香,忍不住呀……
快下工的时候,金忠国拎着一个装了一半草的筐进到医疗站。算起来也有一二个月没来了,难得再来这样干净的地方。再一看,靠墙果然放了小茶几、热水壶、碗。
叶欣连忙请他坐下,又拿碗倒了一杯茶。
金忠国闻到这花茶香味,心中一动,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满是皱纹的脸上就露出一抹舒心的笑容来,“就是这个茶吧?老唐回去说,多么好喝,多么香,我还以为他吹牛,没想到是真的,一口下去,舒坦呐!”说着就喝完了。
叶欣见他喜欢,又给他倒一杯,“只是一些菊花茶罢了。”
金忠国摇头叹息,“我本来喝惯绿茶,也是喜爱绿茶的清雅,没想到花茶也这么好喝,唉……”想到自己现在处境不堪,连绿茶都喝不上了,有杯花茶就不错了。
再喝一碗,是真不错。
不像是因为久没喝茶而觉得好喝,而是真的好喝。
他不禁抬头看向眉目含笑的水灵姑娘,差点又眼含热泪,“多谢你了,姑娘,愿意拿这么好的茶水给我喝。”
叶欣一笑,拧好杯子。已经倒空了。
空间灵泉水泡空间出产的菊花茶,对人身体滋养效果应该不错,之前唐博雅看着已经好些了,金忠国还没喝上,精神却也振奋多了,没有那么颓靡了,希望他也好受些吧。
沈卓惯例把脉,问诊,开药。
等他转身在药柜抓药的时候,叶欣就把篮子里的蔬果通通放进草筐里了,用草掩盖住。饼子和鸡蛋这些,才用油纸包了,让沈卓一起包起来。
金忠国又连忙说了几句多谢,还有些羞愧,“厚着脸皮了,要你们许多吃的”
叶欣笑着说没事,“节日快到了,你们二位也多吃些。”
又问了问:“上次唐教授说睡不好,蚊虫多,拿了些东西回去使,有没有效果?”
金忠国立刻道:“有效果,效果很好呢!艾草熏蚊虫,那边太多了,没法全部熏走,不过那助眠的好使,吃一点,一觉睡到天亮,蚊虫叮咬也就叮咬了,就是因为睡得好,现在精神好多了!”
又连连道谢,“原来晚上睡不好,白天不得闲,热得头昏眼花,生怕熬不住倒下了,现在好多了。你们是救命的大恩人啊!”
叶欣连忙说道:“不必如此,能帮到你们,我们心里也高兴。”
说了这一会儿,不敢耽误,见外面下工的人们散去,金忠国也就提着东西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不巧遇到几个调皮的小孩又上来捉弄,捡石头砸,嬉笑嘲骂,金忠国只低着头走路,不管他们。
只是有个过分,来踢他的草筐,还抢了他的药包砸了:“你们两个又脏又臭的老头儿,资本主义,人家说要你们来吃苦头改造的,还吃什么药?别吃了!”
金忠国这才忍不住了,药包抢去就算了,死死抱着草筐提高声音大骂:“无知的顽童!你们要是把草踢了,牛吃什么?牛饿肚子了,出事了,我怎么赔得起?你们这是要我老头子死啊!你直接踢死我算了!”
他以前是儒雅的老先生,从不大声说话,遭了劫难,也跟唐博雅学一些泼皮打滚的本事了。
还别说,有用。
那几个小孩本以为他好欺负,才敢这么放肆,哪知道他突然那么大声,都吓了一跳。
有大人听见了,出来瞅见,也是心里一跳,怒气冲冲地喊着自己孩子:“要死了!你去那里干什么?欠揍是不是?还不给老子滚回来!”
那些顽皮的孩子一窝蜂就散了。
金忠国心道这泼皮无赖的做法果然不错,怪不得老唐说遇上不好就用这个。
他赶紧捡起被踩了一脚的药包,破了扁了,但还好,没有整个漏出来,匆忙中应该没有发现。最主要是草筐没有被倒出来。好险,好险!
赶紧拿着继续回去。
到了牛棚这边,才算是松了口气。
唐博雅已经匆匆迎出来,看着那被踩过的纸包就是气急交加:“怎么回事,遇上什么人了??”
金忠国心力交瘁地叹气,“几个无知小孩。”
唐博雅也重重地“唉”一声,连忙接过来:“先进来吧!你这回喝上茶了吧?”
金忠国跟着走进去:“喝上了。”
唐博雅问:“怎么样?”
金忠国眼睛一亮:“果然舒心!”
唐博雅笑了:“是吧?我没骗你吧!——苦中作乐吧!瞧瞧这回有啥,哎哟,这回这么多!还有月饼!”
金忠国也蹲在边上,满脸皱纹中又像哭又像笑:“月饼,快到中秋了呀,可惜没法团圆了……唉,唉,苦中作乐!苦中作乐!”
中秋那天,沈卓又领了工资回来。
叶欣现在手头就有二百五十块了,已经算是很充裕,又可以花一笔了。
就跟他说:“现在天气也好,气温也好,也还不忙,找个时间再去沙江大队采购材料,把屋子墙壁抹好,再不想蹭得衣服上都是灰了。”
沈卓立刻点头:“好!”
听着她一点点规划,把家里弄得更好,他心里就高兴,因为这不仅是日子越过越好了,还是她和他一起的证据,他们在共同创造更好的生活。
他搂着她,问:“今晚吃什么?又是中秋了。”
叶欣道:“有什么吃什么吧。唉,肉是没了,也先不宰什么吧,麻烦。要不你擀面做点面条吧,吃碗鸡蛋面算了——不用做太多,还有月饼吃呢,还有葡萄。”
沈卓说好,亲亲她脸颊,转头挽起袖子忙活了。
今年少肉吃,确实清淡了不少。他也只能努力把素菜做好吃些了。
叶欣早已凉着一个西瓜,特意挑小的一个。趁他做面条,又拿剪刀去后面把两串葡萄都剪下来。吃面只吃个半饱,然后去洗漱,洗衣裳。
忙完天也黑了,明月高悬,秋风凉爽。
叶欣先洗好的,已经瘫在竹椅上了,长长的乌黑头发还半湿半干的,给她捋到一边晾着。没有吹风机真的麻烦,她又想剪了。
沈卓把月饼、葡萄、西瓜都端过来了,放在石桌上。
问她:“先要吃什么?”
叶欣立刻坐起来:“葡萄葡萄!”
手还没摸到葡萄,就突然被他抱起来了。沈卓在自己的竹椅坐下,把她搁在怀里,低头亲一亲她,还是闻到了她身上淡淡的香味,“好香。”
叶欣被这一上一下的,唬了一跳,忍不住拍他:“你老吓我!”
沈卓伸手把托盘拉过来,拿葡萄喂她,哄她。
自己也吃,酸酸甜甜,饱满多汁,很好吃。
叶欣吃了几个,还是很不习惯,要回自己的竹椅,“我头发没干呢,你这样挨着,干不了了。”
沈卓不愿意放开她,说:“这也能晾。”就帮把她乌黑的长发拢了拢,斜搭在自己手臂,让她不至于压着。
觉得她的发丝凉凉的,十分柔顺光滑,他忍不住轻轻摸着,简直爱不释手。叶欣又叫他不要摸她头发,摸脏了。
挨着亲亲热热地吃了点水果和月饼。
叶欣说:“下一个你不值班的日子,你就去沙江大队买沙子水泥吧。”
沈卓问:“你不去?”
叶欣道:“我不去。你自己骑自行车去,到了厂里还找那个方主任,都去过的,熟门熟路了。”
沈卓劝:“一起去吧。你不是喜欢江面吗?再去看看。”
叶欣说:“也没多好看,看过两回了。我还有别的事情做呢,不费那个工夫了。”说着转头瞪他:“你不会是不敢自己去吧?”
沈卓只是想和她一起而已,见她真不去,只好答应下来,“行,我自己去。”
叶欣这才满意了,交代他一番:“数量价钱我都算好了,你还跟上次一样,让方主任尽快安排人送来。不过你现在没有连着的两天空了,当天肯定来不及,工人能当天送来就当天送来,不能的话迟两天也没关系。对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涨价,你要机灵一点啊,不要傻傻地被坑了。”
沈卓叹口气,说:“你不陪我去,我被坑了也不知道的。”
叶欣噗嗤一笑,转头亲一下他:“哪有那么夸张!都带你去见识过的,你可以的!”
沈卓尝到甜头,搂着她亲个不停,说多亲下更有勇气,说得叶欣忍不住羞恼打他。
一个中秋,又是两个人这么甜蜜蜜地过去了。
中秋过后凉快下来, 之前说好的上山采药可以行动了。
叶欣傍晚下去日常兜售鸡鸭蛋,顺便跟郑文文说一声:“明天去山上啊。”
郑文文顿时来了精神,“好啊!早上雾多, 下午去?”
叶欣点头:“早上咱们还是上工, 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会儿,大约两点出发。”
郑文文觉得行, 充满干劲地问她要带些什么。叶欣告诉她, 需要采药的工具, 镰刀、柴刀、锄头最好三样都带上,不齐的话有什么带什么,另外需要一个装药草的东西, 筐、篮、袋子都行。
正说着,江静雨拿着书走出来了,好奇:“你们在说什么?去山上?”
听两人解释后, 她说:“我也去。天天上工也有些烦了, 偶尔干点别的。我不跟你们抢药采, 我拾柴火去。”
郑文文很欢迎:“行啊,咱们三个更有伴了!”
叶欣笑道:“那明天下午咱们一块儿去。”
晚饭后,沈卓做好灶房卫生出来, 就见叶欣在凉棚的石桌上捣鼓什么,一阵药草的气味。
他过去看了看, 很快分辨出来:“做驱蛇药包?你那个没用了吗?”
叶欣道:“不是,送人的。”
顺便就告诉他了,“明天下午, 我跟郑文文、江静雨上山采药、打柴, 给她们都备一个。虽然天气凉快了,蛇不那么爱活动了, 但还是带上,以防万一。”
沈卓微皱眉:“她们不是有伴了吗?怎么还要你陪?你别去了。”
叶欣瞥他一眼,不他,继续忙自己的。
沈卓坐下来,帮她一起弄,又说:“要不我明天陪你去吧。”不放心她上山,有别人也不行。
叶欣终于忍不住给他一个白眼,“你明天不是有事情要做吗?”
沈卓只好作罢。
隔天早上还是都上工,下午沈卓推出自行车,要去买沙江大队买水泥沙子了。
之所以下午去,是因为想早上和她一起上工。反正就是早上去买了,今天也来不及刷墙的。得等到他下一个不轮值的日子,才有空和水泥忙活了。
叶欣给了他一百块钱,并叮嘱:“先多带点,多还少补。顺便也问问他们厂里有没有石灰,如果没有,知不知道哪里有。路上注意安全啊。”
沈卓点头记下,接过钱妥善放进口袋,看着她说:“你上山也小心,陪她们就是了,不用那么费劲。我回来了找你。”
叶欣拿了草帽给他扣到头上,微笑着跟他说:“你回来了就柴房,腾出放材料的地方。完了就去清小池塘,灌水,干了很久快没水了不知道吗?这个做完了,你就劈柴……需要你做的事情多着呢,找我干什么?”
沈卓只好戴上草帽,出发了。
叶欣也背上筐,装上柴刀、绳子、水杯以及昨晚做好的几个驱虫蛇的药包,出门。
说好要去的山,也是他们院子后面的这座,因为村子几乎在这座山的山脚下,是最近的。不过人那么多,就不是从他们屋后小径上去了,那是他们家的专属小路。跟别人去,还是往大家常走的路去吧。
锁了院门,往边上走了一段路,就看见郑文文和江静雨了,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张康明。他们几人也都是背着各自的装备。
郑文文见了她,问道:“刚才我们上来的时候,看见沈卓骑自行车下去了,他这个时候出门去哪?”一般都是早上出门的,因为路偏路远,怕来不及。
叶欣笑道:“他有车,去哪里都快些。”
郑文文见她不说,也不多问。
江静雨道:“康明说也去打些柴。之前没跟你说。”怕她介意。
叶欣倒不介意,笑道:“没关系,大家一起去吧。”主要这次上山去的,又不是去她家。
又把药包分给她们,“只是不知道康明哥也来,我只做了两个药包,这是驱蛇虫的。不过现在天气凉快了,其实也少了。”
张康明道:“没关系。我皮糙肉厚,只要不是毒蛇,被咬了也不怕。”
于是一行人沿着踩得很熟的一条小路上山。
这次一开始是郑文文要来的,她的主要目的是采药,路上就在问叶欣关于草药的事情了,比如山上什么药草多、哪种好采、多少钱一斤。
叶欣告诉她:“采药不是看价格,得看这儿有什么。你看,这个叫白芷,之前说过乡亲们被竹叶青毒蛇咬了,就是用它解毒的。你可以采这个,这个山上不少。”
郑文文就记下了,挖了这株白芷好好观察记住。
又走了会儿,叶欣看见丁公藤,割了一段下来跟她说:“这个叫丁公藤,山上也不少,可以做丁公藤风湿药酒的。咱们这里气候潮湿,许多人上了年纪都有腿疼的毛病,用得可不少。”
郑文文就积极地接过去,又小心记住。
叶欣笑着问她:“学两样了,行了不?”
郑文文点头,“嗯,贪多嚼不烂,我懂!我就专采这两样!”
叶欣就很赞赏。要真是一下午缠着她学习,恐怕她也教不了那么多。
看郑文文睁大眼睛找药材去了,旁听了的江静雨对叶欣道:“你真厉害,懂得好多。”
叶欣笑道:“我也是以前跟沈卓来采药,学了几样而已。”
江静雨又感叹道:“他当医生,你也跟着学习了,长了见识。你们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怪不得日子过得那么好。”
叶欣看一眼她旁边的张康明,笑道:“康明哥现在不是当老师了吗?你也跟他学习学习教学经验,说不定以后你也当老师。”
说得两个人都不好意思,散开去打柴了。
叶欣这次上来,也主要是打柴。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是柴火灶,自然要拾柴火烧的。平时大人们上工,小孩们多半就要干这个活,傍晚上山,大的重的木头扛不来,就拾些枯树枝,拿回家引火也好,多少帮家里干点活。勤快懂事的孩子不用家里叫,每天自觉上山了,放学后也上山拾柴火。
不过小孩子拾柴火只够平时用用,到了冬天年底的时候,大人还要专门上山砍柴的,弄一些比较大的、耐烧的木头回去,慢慢晾干,过年时用柴火多,天冷了也能烤火。反正这儿那么多山,那么多树,按村民正常消耗是砍不完的,年年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