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他听是听,待客也周全,有没听进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几波上门的人,彼此之间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说的话翻来覆去都差不多。
三官保笑眯眯点头,转头就好像什么都忘了,该吃该睡,依旧什么都不做,叫其他人也对他无可奈何。
皇帝想着三官保这做派,不就跟郭珍珠差不多吗?
他琢磨着肯定有好事之人,或者想讨好巴结郭珍珠的,悄悄送消息到她跟前去。
一来想看看郭珍珠的反应,二来也有琢磨着看郭珍珠的态度。
她是特别高兴有人提议此事,还是不高兴别人说郭珍珠的六阿哥威胁到小太子的地位了?
不管郭珍珠做出什么态度了,对面理解的人都可能歪曲成别的样子。
然后私下嘀咕,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指不定顺贵妃想当皇贵妃的事,转眼就要传遍了。
可惜郭珍珠压根没接茬,这是对方从来没想到过的反应。
因为她压根没给任何反应,只点了头说知道了,转身该吃喝该玩乐该干活,就跟平常一样。
这要嘀咕顺贵妃装模作样一下,其实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
刚开始她还能装,时间长了就要露馅,装不下去了。
偏偏郭珍珠仿佛从未听过这件事一样,不跟人谈论,也不提起,就跟没事人一样,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装傻到这个份上,也是叫所有人叹为观止。
郭珍珠:想要她的把柄,也得看看自己愿不愿意!
反正顺贵妃这做派叫人挑不出错来,毕竟她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应,似乎多听一个字都觉得无聊的样子。
也有人想从宜妃这边使劲,看能不能问出点什么来。
只是宜妃也不上当,谁提起就岔开话题,要么就找借口溜走,主打的就是你问我不答,再问也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
宜妃私下跟郭珍珠嘀咕道:“姐姐,那些人当我是傻子呢,居然还特地跑来问我。好在姐姐事先交代过我,才没叫这些人得逞了。”
毕竟宜妃性子急躁,被人追问几句估计就恼了,忍不住反驳两句,这不就入套了吗?
索性郭珍珠先私下跟宜妃掰开来说清楚,叫她绝不能议论这件事,不管是私下跟身边人说,还是别人问起来都一样。
反正宜妃不管说什么,都可能被人歪曲了意思,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了。
宜妃可能不够聪明,但是足够听话。郭珍珠说什么,她就照做,于是一直相安无事。
那些旁敲侧击的人也不见了,宜妃也不在意,只觉得日子变的清净了许多。
她其实心里觉得郭珍珠成为皇贵妃确实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这话可不敢说出口,叫皇帝知道后怕是要不高兴。
皇帝如今还为太皇太后守孝呢,佟佳氏这个新皇后去世也没多久,大臣们这时候提起来确实叫人挺恼火的。
换做宜妃的话,估计都没那么轻轻发落那些大臣,恨不得揪出上蹿下跳厉害的几个人狠狠打一顿,才能消了心头之怒。
也就皇帝能忍,还顾全大局,才没对这些大臣下手。
不过宜妃后来得知这些大臣通通都要三天内写五千和一万字的悔过书,她又拍手叫好。
果然皇帝还是皇帝,绝不能就这么算了,哪怕不能把人打一顿,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得狠狠折
磨对方,还要叫对方挑不出毛病来才是。
虽说大臣被责罚,不过满朝廷都伸长脖子等着皇帝的决定。
皇帝最后会选顺贵妃晋封,还是会选温贵妃呢?
大臣们等啊等,皇帝却丝毫没有立刻做决定的意思。
拖着拖着,朝堂却等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噶尔丹入犯乌珠穆沁发动叛乱!
这下朝臣也顾不上谁当皇贵妃的事了,而是开始同心协力一起骂噶尔丹:你小子,找事呢!
他们这安稳日子才过多久,噶尔丹这小子找事,又得开始打仗了。
户部尚书都不笑了,想着国库最近好不容易填满,又得全送出去换成粮草,他就开始发愁了。
毕竟打仗烧钱实在太厉害,国库再多也烧不了多久啊!
于是朝堂迅速分为两个队伍,一边是想先议和,看能不能说服对方,这仗就打不起来了。
一边是主战,认为噶尔丹此人肯定是故意入侵,议和什么,先打服了再说!
等打服后,跟对方再议和,就能少打点。
毕竟在场的大臣都明白,打仗多烧钱啊,能少打一点自然好。
皇帝看他们两边又吵了起来,谁都说服不了谁,他就嗤笑一声,底下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一个个着急什么,都明白一开始议和,对方就要狮子张大口了。”
主战派立刻嘚瑟起来,看来皇帝显然是支持他们这边了!
就是,议和什么,先打了再说!
皇帝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恭亲王常宁为安远大将军。裕亲王为先锋,恭亲王则是殿后守着关门。
另外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带领大军从两侧包围。
再配合裕亲王的士兵,收缩包围圈,然后把噶尔丹围剿。
皇帝要出征,郭珍珠就忙着让人准备好东西。除了皇帝常用的,大部分都从简了。
毕竟大军出征,吃喝都简单,追求的是速度。
郭珍珠还是让御膳房做了干粮,让李德全带着,后头不好做饭的时候也能吃上两口,不至于饿了肚子。
皇帝见她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笑笑道:“爱妃放心,朕还带着御厨呢,饿不着朕的。”
郭珍珠听后也无奈一笑道:“也是,是臣妾关心则乱了。”
皇帝出征,哪怕再怎么从简,谁敢让他吃喝不好呢?
只是他还守孝,这吃食上恐怕要麻烦了。
不过事出紧急,如今打仗,也不可能特地给皇帝做素斋,估计会跟士兵们吃得差不多,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郭珍珠握着皇帝的手说道:“臣妾想着这几天去护国寺走一趟,给皇上求个平安。”
皇帝笑了笑道:“也罢,皇额娘正打算去,跟爱妃一起吧。”
皇太后也是对皇帝这次御驾亲征十分不放心,说要去护国寺烧香求个安心。
郭珍珠也提了起来,皇帝索性让两人结伴一起去了。
她想了想说道:“后宫嫔妃们只怕都担心皇上,温贵妃的身子骨才刚好,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宜妃妹妹必然想去的,僖嫔也是。”
荣妃还禁足呢,惠妃应该也会去,宣妃估摸着也想去。
郭珍珠一口气点了好几个人,皇帝都点头了,还亲自选了侍卫护送她们一行人去护国寺。
宜妃原本因为皇帝要御驾亲征而担心,但是听说她们能一起出宫去护国寺祈福,又忍不住有点小雀跃。
毕竟她们进宫后,再出宫就不容易了。
难得能出去一趟,宜妃自然高兴得很。
僖嫔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出宫,出发前一天都要兴奋得睡不着了。
温贵妃也想去,郭珍珠看着她脸色还有点苍白,精神头尚可,另外叫来御医把脉,说温贵妃已经痊愈了,只要小心点就好。
听罢,郭珍珠这才把温贵妃也加入了去护国寺的队伍当中。
皇太后打算带着八阿哥一起去,八阿哥长得很快,如今被人扶着已经能走上几步,还会喊“玛嬷”。
他长开了一些,一张小脸长得跟良贵人十分相似,漂亮得很。
郭珍珠见八阿哥去了,也打算带上四格格和六阿哥。
两个孩子出生后一直在宫里,最远也就去过丰泽园,难得有机会出去看看,自然得带上了。
宜妃也带上了五阿哥,虽然五阿哥对护国寺不感兴趣。
不过五阿哥最近跟着南怀仁上课,跟四格格见面的次数就少了,这次听说四格格要去护国寺,于是他说什么都要跟着去。
荣妃正禁足,不过皇太后打算带上三阿哥,有苏麻喇姑帮忙照顾倒是能放心。
惠妃也跟着去了,只是大阿哥要去尚书房上课,没能去,她还挺遗憾的。
不过知道大阿哥这课不能缺,一缺只怕后边就要立刻跟不上了,所以惠妃倒没有特别失落。
宣妃和三格格也一块来了,宣妃上马车的时候就掀起帘子迫不及待到处张望。
郭珍珠感觉宣妃不是去护国寺祈福,而是去秋游的。
只是郭珍珠也带上了不少零嘴和蜜水,让孩子们路上能吃点,跟秋游确实没什么不同了。
宜妃和宣妃跟着吃上了,毕竟准备的零嘴尤其多。
见三格格腼腆还有点拘束,宜妃就塞了一把瓜子到她手里:“吃吧,这瓜子炒的时候底下烧的是果木,带着一股子果木的香气,特别好吃。”
三格格听得惊讶,接过瓜子道谢后吃了一个,真的带着果木香,确实味道不错。
郭珍珠就见三格格跟小松鼠一样磕着手里的瓜子,看着还挺可爱的。
四格格对嗑瓜子不擅长,磕了两下就不乐意了,转而对冬瓜条糖下手。
这是郭珍珠让御膳房做的,用的食材也很简单,只有冬瓜和白糖。
先把冬瓜切成条,然后放进石灰水里泡一会,让冬瓜变得脆脆的。
再捞出来反复清洗和煮过,跟白糖混在一起腌制一段时间,再熬煮成糖。
吃着甜而不腻,还特别脆爽,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四格格吃着还给三格格分了一些,五阿哥和六阿哥也吃得不亦乐乎。
四阿哥这次没跟着来,他还没有彻底从佟佳氏的去世中恢复。
皇帝虽然准了他暂时不用去尚书房上课,不过四阿哥觉得在南三所单独呆着还难受,索性还是跟着大阿哥和小太子去上课了。
三格格给三阿哥分了一点冬瓜条糖,三阿哥也很喜欢,吃着就忍不住舔手指,感觉手指都是甜丝丝的。
苏麻喇姑只好用帕子一遍遍给三阿哥擦手,免得他的小手全是湿哒哒的。
成贵人带着七阿哥跟着来了,郭珍珠也许久没见她了。
七阿哥长大了,也已经学会走,走起来的姿势跟其他孩子一样,压根看不出一只脚有问题。
郭珍珠就知道成贵人是下了苦心的,一遍遍让七阿哥学走,一遍遍纠正,他走的姿势才能跟其他孩子一样。
也难怪成贵人瘦了一圈,只是脸上带着笑,精神头看着还不错。
下马车后,成贵人搂着七阿哥小声说话,想来是叮嘱他在护国寺不要乱走之类的。
护国寺早就接到消息,知道后宫一行人要来,已经清场了。
只有年迈的主持领着一众人进去大殿里上香祈福,郭珍珠看着高大的佛像,和温贵妃一起上前跪下,闭上了眼睛。
她感觉自己想祈求的事很多,想皇帝打仗平安归来,想孩子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想自己和宜妃还有家里人也平平安安的。
郭珍珠心里默念了一连串,顿时有点心虚,只怕佛祖听了都忍不住想摇头,她这要的也贼多了一点。
她跪的时间有点久,后边其他人只以为郭珍珠这是诚心祈求皇帝平安回来。
等郭珍珠和温贵妃起身后,宜妃、惠妃和宣妃
才上前,接着是僖嫔,然后是成贵人。
几人轮着上前上香,出来后,宜妃就笑着说道:“姐姐,外边放晴了,今儿真是个好天气。”
郭珍珠看着外边蓝天白云,还有大片的阳光照耀下来,也跟着笑了笑:“是啊,今儿真是个好天气。”
所以她们出都出来了,也就没必要那么早回宫了吧!
护国寺也不小,后边还有一个湖,种下了大片的梨花树。
可惜如今季节过了,不能赏梨花。
湖里的荷花也凋谢败落了,后边还种了一小片梅树,只能等冬天才能赏了。
郭珍珠和宜妃走了一圈,宜妃不由遗憾道:“这护国寺春天、夏天和冬天都能赏花,怎的就秋天不行了?”
僖嫔在后边倒是知道一些,解释道:“娘娘,以前护国寺建起的时候,周围是有一片桂花树的。”
“只是佛门清净之地,桂花的香味太浓郁了,不够庄重,于是就叫人砍了,改种了别的。”
宜妃听得不由挑眉,郭珍珠连忙拦住她,生怕自家妹妹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来:“好了,佛门清净之地,确实桂花的香气十分浓郁,会介意也不为过。”
知道郭珍珠这是提醒她,这里不是随意说话的地方,宜妃憋了又憋,最后才小声说道:“姐姐,不都说佛在心中,酒肉也能穿肠过,怎么佛门还嫌弃起桂花来了?”
桂花听了,只怕都要落泪,它太香也是错了咯!
郭珍珠听得好笑道:“没事,咱们回去在宫里湖边种几棵桂花树就好。”
宜妃立刻赞同道:“那敢情好,明年秋天咱们就能去湖边赏花了。”
只是郭珍珠琢磨了一下,宫里不能种太高的树木,说是担心刺客隐藏在内。
不过桂花树也有小的,种几棵小一点的,香味也是有的,就是浓缩了一点。
她顿时有点心虚,到时候宜妃见了,会不会觉得自己种的是桂花宝宝树,太袖珍了一点?
赏花还是能赏的,香味也能闻得到,就是赏的时候不是抬头,得低头看了。
她们一行人在护国寺当秋游一样溜达了小半天,这才重新坐马车回去。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们,这次出行还是挺满意的,一个个心满意足。
对护国寺这些空旷的地方,孩子们都不大感兴趣,不过他们手里头有零嘴在,一边走一边吃,一边聊聊天,也是很惬意的。
从护国寺回去后,郭珍珠把请来的平安牌送给皇帝,皇帝就要出征了。
只可惜这求来的平安牌似乎没多大作用,皇帝带兵赶路,走了一半,忽然上吐下泻,就只能暂时停下来。
郭珍珠收到消息的时候都惊住了,皇帝这是半路吃了什么,这是出征还没到地方,他就要打道回府了吗?
宜妃知道后也十分担心道:“皇上这是得回来了吧?虽说御医跟着,药材都带了不少,却还是不如宫里能好好养身子。指不定是外头的吃食不干净,才叫皇上难受了。”
郭珍珠也这么觉得,只是没多久,她就收到皇帝派人送回来的口信,说是往回走了。
按照传信人的速度,皇帝估计快到京城了。
他这是出去溜达了一圈就回来,只怕心里不大高兴。
郭珍珠心下忐忑,让御膳房准备了清淡好克化的吃食,等着皇帝回宫。
皇帝回来后,看着脸色却不错,似乎身子没什么大碍,郭珍珠不由疑惑了:“之前臣妾收到消息,说是皇上身子不适,如今是大好了吗?”
听罢,皇帝点头道:“那会在半路上,朕忽然难受得很,只好让大军暂时驻扎下来,再向周围派了斥候。”
说到这里,他又眯起眼道:“原本那时候大军该过河到对岸,然后跟裕亲王的士兵汇合。可惜朕突然身子不适,就只能暂时休整,让斥候过河去给裕亲王送信。”
“斥候没能过河,那木桥只走了一半就听见断裂的声音。他这才发现木桥底下有刀痕,应该有人事先劈开了一半。”
“如果朕的大军过河的话,没走多久,木桥断裂,士兵摔下去不说,朕可能跟着摔下,又或者成了真的孤家寡人了。”
如果大军一起过河,人多乱哄哄的,压根不会听见木桥断裂的声音了。
正巧是斥候一个人过去的,所以周围尤为安静,断裂的声响就特别明显,才能立刻发现问题。
如果皇帝过河,肯定是一部分不多的侍卫在前,然后皇帝过去,再之后是其他将士。
木桥被砍过,估计等皇帝过去就要断了。那么就带着前边的几个侍卫,要是有埋伏,皇帝只怕很难逃掉。
索性皇帝也不敢赌,木桥断了,让人开始修理,一边带着大军退回京城,再休整一番才前去。
其中也要让人查清楚木桥是谁断的,附近是否有埋伏,是不是清理干净了。
收拾一番后,皇帝才能再次出征。
郭珍珠也没想到,皇帝半路忽然病了,竟然因此逃过一劫。
不然皇帝要是没能过桥,半路桥断了,他要摔下去只怕也很难救。
木桥底下是喘急的河流,被冲走可就麻烦了,根本无从救起。
皇帝握着郭珍珠的手却遗憾道:“可惜爱妃送给朕的平安牌,朕路上换衣服后忽然不见了踪影。可能掉在哪里了,让人在周围找了一圈都没能找到。”
郭珍珠听后就笑笑道:“皇上平安就好,这平安牌不见了也没什么。回头臣妾去护国寺一趟,再求一个回来就好。”
听见这话,皇帝笑着点头,眼神却透着复杂。
其实他是在半路的时候,忽然发现郭珍珠送的平安牌不见了,派人悄悄在附近找了一圈。
恰逢这时候皇帝忽然上吐下泻,也就让大军临时驻扎下来。
他想着平安牌刚不见,自己就上吐下泻,总归时间上有点玄妙。
皇帝才会谨慎起来,一边休息一边让斥候去周边仔细探查,这才会发现木桥的问题。
不然斥候就这么直接过去,哪里会发现木桥底下被砍过的那些不明显的痕迹?
既然是陷阱,对方又如何会做得太明显,让他们立刻就能发现不妥之处呢!
皇帝想着太皇太后当初曾说郭珍珠是有福之人,确实如此了。

第110章
郭珍珠以为皇帝着急回去,她回头去护国寺求了平安牌后,再让人加急送过去给皇帝就好了。
谁知道皇帝居然留下来,只等她去护国寺回来再走。
郭珍珠:看来皇帝很喜欢这个平安牌啊!
她能怎么办,只好赶紧去护国寺走了一趟,求了一块平安牌回来送给皇帝。
皇帝拿到后很高兴,贴身带着,就准备再次出发了。
他留下来也没闲着,各路的战况都集中送了过来。
前线进行得颇为顺利,裕亲王带着大军从左翼包抄噶尔丹的叛军,另外有协助的阿密达将军带兵从右翼进攻。
叛军原本选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以为十拿九稳,没料到裕亲王竟然从小路冲了上来,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加上援军来的速度比之前更快,叛军一时招架不住,于是麻溜就要投降了。
裕亲王收到噶尔丹投降的书信,压根就不相信。不过皇帝的意思是暂时稳住叛军,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于是裕亲王想了想,还是留下投降信,却没说什么,围着剩下的叛军不肯撤退。
噶尔丹见裕亲王的大军不退,又另外请了活佛当说客。
裕亲王可以不当其他人一回事,却不能怠慢了活佛,到底还是把人请进来了。
活佛只说噶尔丹是无意进犯,又代替噶尔丹告罪,还保证他们再不会胡来。
有活佛做担保,加上裕亲王这些天跟叛军周旋,还得急行军,将士早就累得不行,也想要暂时休整。
所以裕亲王就答应暂时不围剿叛军,把人放回去了。
皇帝正准备出发,收到裕亲王这个消息,差点气了个倒仰。
活佛保证的事,裕亲王就信了吗?
毕竟活佛又不是噶尔丹本人,他保证有什么用,噶尔丹要是出尔反尔,活佛能怎么办?
皇帝都快气死了,写了一封训斥裕亲王的信笺,八百里加急送过去。
郭珍珠眼看皇帝一口气写了整整五页信纸,全是骂裕亲王的,就知道皇帝是有多生气了。
裕亲王收到信笺的时候,看完估计都被皇帝骂懵了。
他原本有点小委屈,是觉得将士们急行军太累了,需要休息。另外一方面,其他两路援军还没过来汇合。
等汇合之后,他们就能一举围剿叛军,一次性收拾掉噶尔丹。
皇帝在最后却说了,裕亲王想休整,叛军难道不想吗?
如今裕亲王直接送了叛军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他们就能调整过来再战,简直延误了战机!
如果裕亲王之前就能再接再厉,还有叛军什么事,这场仗就能结束了!
裕亲王这才发现自己被噶尔丹忽悠了,派来的说客太厉害,一时真把他说服了,看着活佛是为他着想,其实也给了叛军一个喘息的机会!
裕亲王当机立断,想着噶尔丹应该没走远,于是叫上活佛一起追了过去。
噶尔丹被追上后没办法,只好灵机一动,去佛祖面前发誓,又写下保证书,保证绝不会再犯。
裕亲王虽然不大满意,不过把保证
书送过去,好歹能平息一下皇帝的怒火。
皇帝是收下了噶尔丹的保证书,表面上似乎不再追究,私底下却让裕亲王加紧防范,毕竟噶尔丹是个极为狡猾之人。
裕亲王让人监视噶尔丹,谁知道转头就失去了对方的踪迹,噶尔丹居然跑了!
他一边派人追踪,一边看着粮草没剩下多少,噶尔丹跟丧家犬一样跑了,估计也没能耐再卷土重来,于是带着大军班师回朝。
皇帝收到消息的时候,裕亲王带领大军都快回到京城了,又气得不行。
裕亲王这不打一声招呼就跑回来,当他是什么呢!
等裕亲王到京城大门口的时候,皇帝亲自带着大臣来迎接。
迎接是要迎接的,骂还是要骂的,裕亲王在城门口就被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觉得裕亲王不听调度,私自带着大军回防,还大意放走了噶尔丹这个主谋。
裕亲王被皇帝骂得抬不起头来,好在皇帝骂完后,只扣了裕亲王三年的俸禄,还让他暂时回府休息,不用上朝。
事后在早朝的时候,就有大臣认为皇帝对裕亲王罚得太轻了。
延误战机,放走主谋,还随意调回大军,没跟皇帝报备就班师回朝。
这一桩桩的,换个人的话,早就人头落地了。
也就是裕亲王的身份格外不同,那是不是该撸掉爵位,用作警示他人?
不然以后谁将在外都不听皇帝的话,胡作非为,那还得了?
这话皇帝就不爱听了,说谁不好,说他亲哥呢!
尤其裕亲王确实犯错了,但是之前打败叛军的功劳还在,最多算是功过相抵,扣三年俸禄意思意思就好了,你们还来劲了?
皇帝生气,罚裕亲王可以,但是大臣蹦跶着要撸了裕亲王的爵位,那就不可以!
他把大臣训斥一番:再叽歪,你行你上?下次再打仗,让你们去前线!
这话让大臣通通闭嘴了,他们还以为皇帝那么生气,怎么都要跟裕亲王过不去,于是一个个就想迎合皇帝,给裕亲王的惩罚重一点。
如今好了,皇帝完全是护短,还双标。
他骂和罚裕亲王可以,但是其他人说裕亲王不好就不行!
郭珍珠也是看出皇帝的双标来了,这边罚了裕亲王三年的俸禄,那边就让人是送了不少东西去裕亲王府,生怕他亲哥受委屈。
上前线可能受伤了,可能累着了,得送点伤药和滋补的药材过去,还一车车的送。
郭珍珠看着内务府的单子,皇帝这是把半个药材的库房都送过去了吧!
足见皇帝对这个亲哥是多重视了,裕亲王再怎么犯错也是他的兄弟,该骂的时候要骂,该护着的时候也得护着了。
另一边裕亲王派去盯着噶尔丹的人送来消息,皇帝看过后脸色就变了。
他喃喃道:“噶尔丹居然跑到罗刹国去了,这是打算去那边借兵吗?”
要是罗刹国掺和进来,那就麻烦了。
虽然皇帝不怕罗刹国,但是架不住罗刹国的人高大勇猛,一个能顶他们这边好几个,打起来未必不能赢,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皇帝的指尖在桌面点了点,有些头疼裕亲王之前把噶尔丹给放走了,如今真是后患无穷。
对于怎么处置逃到罗刹国的噶尔丹,朝廷大臣又开始吵起来了。
有的认为噶尔丹已经不成气候,已经是丧家之犬,逃过去也没什么,没必要因此跟罗刹国为敌。
有的则是认为噶尔丹是心腹大患,不除掉的话,以后很可能卷土重来,怎么都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可是去罗刹国把噶尔丹抓出来,怎么进去,怎么找人,都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一个不好,弄巧成拙,像是要入侵罗刹国一样。罗刹国一激灵,要跟他们打起来,这就得不偿失了。
皇帝自然偏向后者,不怎么想轻易放过噶尔丹,但是怎么把人弄出来确实是个问题。
他日思夜想的,去永寿宫跟郭珍珠一起用饭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郭珍珠见皇帝打了胜仗,反而没多高兴,不由纳闷道:“皇上怎的赢了,却不欢喜了?”
闻言,皇帝叹了一口气,把噶尔丹逃去罗刹国的事简单说了:“朕不想放过他,却不好直接进罗刹国把人抓回来,为此烦恼不已,朝中大臣也没能想出个什么好法子来解决。”
听见这话,郭珍珠一边吃着自己喜欢的糖莲藕,一边随口答道:“皇上不好进罗刹国进去抓人,让罗刹国把人交出来不就好了?那也省得进去找人,罗刹国那么大,哪里就好找了?”
皇帝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显然愣了一下道:“噶尔丹能起事,明显是背后有人支持,不然粮草和武器从哪里来。朕怀疑他背后支持的人,正是罗刹国,可惜却没有证据。”
郭珍珠听着眨眨眼道:“证据的话,逃去罗刹国是不是只有噶尔丹一人?他的心腹应该还在这边,被皇上抓起来了吧?”
皇帝一听,忽然明白她的意思,不由笑了起来:“确实,噶尔丹的心腹和亲兵都被抓起来了,还在大牢里关押着。”
“爱妃说得对,这就是现成的证据了,不愁罗刹国不主动交人,把噶尔丹送回来。”
郭珍珠吃着甜丝丝的糖莲藕,心想皇帝的反应真快,她才起了个头,皇帝就明白了。
确实证据这个东西,皇帝说有就是有,难不成罗刹国还派人来查证吗?
尤其噶尔丹的心腹和亲兵都在,他们在噶尔丹身边多年,最是受信任之人。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好像住进了  我为囤货狂b  转生成奇美拉  中世纪女领主  闺蜜成敌蜜?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