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你家孟华真是争气,这么一来你就是大学生的娘了,说出去真有面子!”张翠花嗑着瓜子,“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可不是吗?大国爹要是在天有灵,知道儿子这么出息,肯定会高兴的。”苟子娘说。
甄臻笑笑,事情尘埃落定她也就放心了,让孟华远离剧情去大城市读书,定然会有崭新的人生。
“对了,你家孟华去的是什么学校?”苟子娘问。
“京大。”
比甄臻想象的好,他们要在学校读两年,还有一年进修班。
工农兵大学虽然含量不如普通本科生高,可也有不少学生实打实学出来。
等孟华毕业,差不多就要恢复高考了,他可以考个研究生,怎么说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研究生,意义到底不一样。
孟华眉梢中都透着高兴,孟大国比他还激动呢,见谁都说:
“我弟要去上大学了!以后我就是大学生的亲哥了!”
孟二勇也自豪啊,他爹是当兵的,孟华是学文的,以后老孟家就是文武双全,要啥啥都有了。
孟二勇笑着恭喜孟华,“三弟,你是大学生,以后就不一样了,可二哥还是个农民,等你学成归来可别不认识二哥。”
孟华直摇头,“说的什么话,你永远是我二哥。”
孟二勇有这话就满意了,将来三弟要是真的翻脸不认人,他就拿这句话去找三弟,看他还敢不认账!
甄臻也高兴地拍拍儿子的肩膀,“华华,娘真为你高兴。”
孟华唇角忍不住上扬,要不是娘的周旋,他也不可能上大学,娘真是他的贵人。
孟二勇晚上回房时还乐呵呢。
陶爱红撇撇嘴:“又不是你上大学,高兴什么呀!”
“我弟上大学我还不能高兴?他可是咱们县唯一的大学生,你们老陶家羡慕不来。”
“便宜都让他给占了,我们却要在家干农活赚工分养他,凭什么呀!”
孟二勇瞪她一眼,“你干什么农活?你养谁了?自从你进了我们家,就天天在家躺着,啥也不想干,怎么说的好像老三靠你养一样?”
“那你不是下地干活吗?你下地种田去养你弟读书,你觉得这公平?”
孟二勇哼哼,他也不喜欢被人占便宜,不过他娘那有钱,怎么也轮不到他那几个工分。
陶爱红把三娃放在床上,哼哼:
“你怎么不说你大哥家还两个孩子呢?吃的用的都比咱家多,我还觉得吃亏了呢!”
“吃亏?你怎么不说自己占便宜了呢?你养胎住院养三娃花了多少钱?别的不说,就说三娃的奶粉,一个月就得五块钱,人家老三说什么了吗?”
陶爱红心说那能一样吗?
她占别人便宜是正常的,别人占她便宜就不正常了。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敢当婆婆的面说的,怕婆婆削她,让她没好果子吃。
孟二勇知道她心里不平衡,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比较是正常的,说白了就是嫉妒人家孟华能上大学。
说实在的,推荐上大学靠的是爹的那点名声,他们三兄弟是一个爹,弟弟去了他没去,他自然也想过这件事,可他同样明白,他不是学习的料。
再说老婆孩子都有了,他再跑去外地上大学?
陶爱红也真敢想!
孟华上大学的消息传来没多久,孟丽离婚的事就办好了,她婆婆天天去她单位败坏她的名声,把她说成一个好逸恶劳、目无长辈的坏女人。
单位天天有人议论她,她抬不起头来,干脆请假回家休息几天。
甄臻知道这事瞒不住,怕她想不开,干脆把她拉出来打毛线,趁着村里人都在,把这事说清楚,也好让孟丽别多想。
孟丽羞于见人,低着头给甄臻团毛线,“婶子,团好了,您看行吗?”
甄臻边织毛线边对其他人说:“我这侄女是脾气最好的,要工作有工作,要模样有模样,怎么就摊上这种人家?才结婚几个月就离婚了,你说这算什么事!”
大家都想八卦,又知道甄桂芝那臭脾气,不敢随便起头,好在是等到她先开口了。
“你给我们说说,到底是因为啥离婚的?”苟子娘就凑过来了。
孟丽原本觉得丢人,可各位婶子们对她的态度还算和善,她忍不住就把事情都说了出来。
苟子娘惊呆了:“乖乖,天底下还有这种男人呢?”
张翠花:“孟丽啊,你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么不要脸的男人都被你遇到了?”
甄臻瞪了她一眼,张翠花立刻识时务地闭嘴了。
苟子娘又琢磨:“你身体检查没问题,你婆婆却说你不生,该不会是你男人身体有问题吧?你给婶子说说,你男人做那事时带不带劲?是一直很生猛还是做两下就交代了?”
孟丽有些不解地看向她,生猛带劲什么的,让她有些对不上号。
“就每次都压着我动几下。”
苟子娘疑惑了,“动几下?那到底是几下啊?动你时是支起来的,还是软下去的?”
见孟丽还是一脸迷茫,急脾气的苟子娘直拍大腿。
“见过学校升旗吧?你那男人是天天把旗子升上去朝你敬礼啊,还是旗子耷拉着,软趴趴站不起来?”
她说的够明白了吧?这孟丽怎么回事,结过婚的女人了,还表现得跟大姑娘似的。
孟丽是真的被说糊涂了,怎么又扯上升旗了呢?
张翠花嫌苟子娘太粗俗,拉着孟丽笑容满满:“这事还得是翠花婶子问,我问你啊孟丽,你跟你男人做那事是舒坦啊,还是疼得哇哇叫啊?”
孟丽不明白了,吞吞吐吐道:
“就他每次都压着我,又不停掐我大腿,我每次腿上都青一块紫一块的,可疼了!”
张翠花瞪大眼,“那他不耕地啊?”
孟丽不解:“耕什么地啊?”
几个老娘们一听这话就知道不对了,相互间使了个眼色,还是甄臻把人拉过来,靠在她耳边把这事的过程给说明白了。
孟丽这才觉得不对,几个婶子不会骗她的,如果大家说的才是夫妻间正常房事,那她和周长胜的算什么呢?
孟大嫂和孟老太见她们一起回去还觉得奇怪呢。
虽然两家走得挺近的,可老二媳妇很少上门,有什么事都是他们去请才会来。
甄臻坐在床沿上,把这事从头到尾说给她们听。
孟大嫂气得差点骂人了,越想越觉得自家亏了,直抹眼泪:
“哪有这样欺负人的,明明自家孩子不能办事,非要污蔑我女儿不能生,他们老周家太欺负人了,我这就去要个说法!”
孟丽低着头直哭,她现在找上门会有人信吗?再说这种事叫她怎么说得出口?
她现在不愿意去单位,单位里传得沸沸扬扬不说,她被赶出来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身上有没钱,想找房子也不容易。
孟大嫂想接济她,可她自己也没几个钱,再说农村婆婆手头都紧,她眼看着就要退下来养老了,哪敢把钱都给女儿,不给自己留点的?
甄臻明天要去县城找赵美兰,干脆就说:“我明天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你跟我去吧!省的在家待着闹心。”
孟丽同意了,次日甄臻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往县城去,她骑累了就孟丽骑,俩人换着骑很快就到了。
不得不说,有自行车还是很方便的,比以前坐驴车好,驴车太晃荡了,走得又慢,遇到不好的路还要下来推着,来回要好几个小时。
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甄臻停下车,给她买了根糖葫芦,又买了四根放在车筐里。
“吃点甜的心情会好。”
孟丽点点头,咬了口山楂,“婶子,你买什么?我跟你进去呗?”
“不用,你帮我看着车,我怕车被人偷去了。”
甄臻这次还是那些东西,不过这次纸多带了一点,赵美兰把东西收好,就激动道:
“上次忘记跟你说了,你做的那个鸭脖味道好极了,很多人都找我要,你下次带点来呗?”
甄臻点头,“要的人多吗?”
“我统计了一下,现在定的数量加起来有一百多根了,我跟他们说是一毛钱一根,你看行吗?”
甄臻倒觉得这个价格还行,就答应下来了,不过她算看出来了,卖鸭脖还是不如卖瓜子省心,鸭脖子占地方,她来一次带不了多少,赚的钱也不如卖瓜子多。
“我下次给你带来。”
赵美兰给她结了账,甄臻把钱塞进口袋里,她最近花钱的地方多,多了这笔钱手头又要宽裕不少。
“对了,你那自行车是哪来的?”甄臻问道。
赵美兰也没瞒着,“有人吃不上饭,拿自行车跟我换物资,我这不是就手的事吗?就把挂面什么的都给他了。”
她从中倒一手也是正常的,人家又不可能白干活。
甄臻点头道:“换物资的人多吗?”
“倒也不少,主要是最近县城里比较紧张,有很多人怕出事,就想拿家里值钱的东西来换,但那些东西谁敢收啊?抓到是要倒大霉的!自行车就稳妥多了,正好你想要,我就收来想看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话,我也是能找到买家的。”
甄臻心说她这网还撒的挺大,不过她也知道,是赵美兰的男人在里头周旋着。
她沉吟道:“这样吧,以后有好东西你告诉我,正巧我有个亲戚喜欢那些古物,没事就在家拿着放大镜在家里研究,是个文物疯子。”
赵美兰瞪大眼,“还真有这种人?他就不怕查?”
“那些个陶瓷啊字画啊,虽然在咱们看来还不如啃个鸡腿呢,可人家就是觉得那些东西迷人,有生命力。咱们农村处理这种东西方便多了,往哪个水沟里一扔,谁能看出来?”
赵美兰一想也是,文物这东西又不贵,卖不起价格来就没人稀罕了,老有人拿那些东西换挂面,可她觉得还是挂面好,挂面能吃不是?
“行,下次有好东西我给你留意着。”
俩人说好了,甄臻买了五包奶粉,一瓶高乐高,两包桃酥,又买了一点红豆和绿豆,一盒金鸡饼干。
这年头的高乐高还挺好喝的,没有奶茶没有咖啡,她偶尔冲一杯过过瘾。
金鸡饼干是铁盒包装的,甄臻想买来尝尝,给大丫泡奶吃也是好的。
家里的奶粉还没喝完,可她怕物资供应不上,孩子没东西吃可不是小事。
再说眼瞅着还有三个月就要入冬了,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来的勤了。
囤货还是很重要的。
甄臻拎着东西要走,孟丽就进来了,她心情不好,想进来逛逛。
甄臻指着里头一款雪花膏对赵美兰说:
“帮我把这个包起来给我侄女吧!”
赵美兰心说这姐可真舍得,侄女而已,又不是女儿,怎么还掏心掏肺的?这么贵的雪花膏都舍得买。
孟丽笑着挎住甄臻胳膊,“婶子,还是你对我好。”
甄臻笑笑,“行了,吃了糖葫芦买了雪花膏,回去就高兴点。”
孟丽心里舒坦,她忽然眼神不对,甄臻看过去,就见周长胜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柜台外,像是在接人,不多时,一个穿着俏丽的女售货员搂着他胳膊出去了。
周长胜低头不知说了什么,女售货员路过这时,还冲孟丽抬了抬下巴。
孟丽气坏了,“才刚离婚他就又找了一个?他都不能办事还祸害人家?”
赵美兰走过来,“那是小佟新找的男朋友,离过婚,不过人长得不错。听说他上一个老婆太差劲了,那女竟然扇婆婆巴掌,在婆家饭菜里下药想药死公婆,还整天打自己男人。对了,她还不能生,你说世界上真有这种女人?”
赵美兰越说越不对,这孟丽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呢?
“呵呵,你们该不会是认识吧?”
甄臻也没瞒着,“她就是你嘴里那个扇婆婆巴掌,想药死公婆,打男人还不能生的上一个老婆。”
孟丽黑着脸骑上自行车,“婶子你上来坐好了,我实在气不过,这就去找他们说个清楚!”
第37章
这事搁谁都不能忍的, 不过捶人也是有技巧的,甄臻拉着她说了几句,孟丽愣愣地点头, 俩人半个小时后才到周长胜家。
周母一看到她眼睛都绿了,当时就撸起袖子嚷嚷开了:
“呦, 这谁啊!你还有脸找回来?这是找不到我们家长胜这样的冤大头,舔着脸回来求和了?我可告诉你, 我们老周家不是好欺负的, 你出了这个门, 就别想回来!”
孟丽以前都不受她的气,更别提离婚后。
周母去她单位败坏她的事历历在目,她火气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求和?你想得美!要不是你在背后说我坏话,我这辈子都不想上你家门!”
周母也有点心虚,不过这年代名声很重要,周长胜离婚的事要是办不好,就很难找到老婆。
人家会相信你家感情不和, 和平离婚?
离婚肯定是要有原因的, 这原因不能出在自家身上,就只能出在对家身上了。
周母道:“去去去!你别胡说八道!婚都离了, 还想怎么样!”
“胡说八道?难道不是你跟别人说我扇你巴掌, 想药死你, 打周长胜,还不能生的吗?”
“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在外面胡说就算了, 大院里的人都看着呢,容不得她胡说八道。
“你还不承认?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能睁着眼说瞎话?”孟丽被气哭了。
她抖得厉害,满肚子骂人的话说不出口, 甄臻只好把她拉到一边,打算亲自上阵了。
她一哭,周母就嚣张起来,“什么睁眼说瞎话!我说的句句实话!你已经不是我们家儿媳了,这里不欢迎你,给我滚!”
说着就要拿棍子赶人。
周围的邻居都探出头来看热闹,甄臻一把抓住周母的棍子,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各位邻居,我侄女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她脾气一向是不错的,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知书达理,明白是非,在我们老家真是人见人夸,谁都想把她回家当老婆。”
孟丽被泪水糊住的眼睫眨了眨,是吗?她有那么优秀吗?怎么她自己不知道呢?
甄臻话锋一转:
“可是她却选择了周长胜,图的就是周长胜品貌端正,父母明白事理。嫁来周家后,她每天上班,中午和晚上还要早早回来买菜做饭,公婆和男人的衣服都是她洗的,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卫生都是她一个人干。这样的儿媳妇你要说她不能干,我甄桂芝是不会认的!”
这话说完,周围的邻居脸上已经露出些许沉思。
说的不错,孟丽嫁过来后,天天跟她们一起买菜做饭,洗衣洒扫,那真是没偷一点懒!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这么能干的?孟丽这一点真挑不出错来。
甄臻冲众人笑了笑,“可是他们周家是怎么做的呢?我侄女嫁过来都小半年了,他们老周家买菜做饭,就没给过我侄女一分钱,全叫我侄女拿工资来补贴家用。各位邻居你们说说,这行为可耻不可耻?老周家三个职工,一个月六七十工资,却连买菜钱都不想给,白吃白拿这么久,你说要脸不要脸!”
邻居哗然,这可跟周母说的完全不一样,说好的孟丽吃周家的喝周家的,每月都把钱花的精光呢?
谁知,周家竟然一分钱没给过?
那这日子怎么过的?叫一个小媳妇养男人就算了,还得养婆婆养公公?这不在理啊。
邻居们议论开来,周母在单位干了一辈子,也是个要脸的,当下就不干了。
“你胡说八道!你们家孟丽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周母红着眼骂。
这老婆子真是一点理都不讲。
甄臻要笑不笑,“话可别说的太早,是谁的问题还不一定呢。”
“我呸!我家长胜人高马大,身体那么好,是个实打实的男子汉,结婚小半年她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不是不下蛋的母鸡,是什么?还敢到我家来闹,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周母见孟丽面色惨白,也渐渐得意起来,瞥了眼她的肚子嗤笑一声:
“我家长胜个子高,长得帅,哪怕离婚了都很受女人欢迎。这不,刚离婚就找到对象了,人家是城里人,供销社职工,长得漂亮,还是个黄花大姑娘。你一个不能生的离婚女人,离婚后只怕不好找吧?”
这是把脸凑过来让她打呢,甄臻并不生气,只是很平和地笑了:
“我家孟丽当然不能生了。”
周母瞪大眼,没想到她就这样承认了,当下来劲了: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她竟然承认了,明知道自己不能生还嫁过来,这不就是骗婚吗?我们家长胜被她害的好惨。”
邻居们听得云里雾里,甄臻接着道:
“我家孟丽当然不能生了!她去哪生?跟谁生?你家周长胜那方面不行,我家孟丽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从石头缝里变出一个孩子来吧?”
周母求锤得锤,被这话说的一愣。
“你胡说!你血口喷人!我家长胜怎么不能生?他那么高,那么壮!就没有比他身体更好的了!”
“我血口喷人?我是不是血口喷人你问你儿子去!不要脸的软货,不能办事,还要娶媳妇,娶了媳妇又不善待,一毛不拔就算了,离婚了还敢在外面搬弄是非!”
“你你……”
“说我家孟丽不生,我家孟丽生不生你给我看清楚!这是医院的检查单,我家孟丽身体检查一点问题都没有,医生证明都开出来来了!说出来也丢人啊,我家孟丽结婚半年了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你说荒诞不荒诞?他周长胜就是个软蛋!这样的男人还想再婚去祸害别人家姑娘,简直天理难容!”
邻居们都一脸被雷劈中的表情,乖乖,这消息太劲爆了,得让他们缓缓。
孟丽去医院检查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原因是周长胜不能搞?
不能搞还想再婚呢?这还是人吗?
众人都开始用同情的目光投向孟丽,孟丽叫婶子说的痛快极了,终于不用窝囊被周母追着骂了。
恰好周长胜推着自行车,和小佟并肩走来,俩人有说有笑。
周母跑上去,劈头就问:“长胜,他们说你不能人道!你告诉妈,你不是那样的,是她们在造谣,都是孟丽那个小贱人在污蔑你!”
周长胜笑容僵硬,面色青白不定,半晌才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俩人打了个胜仗,心情不错地走出来,甄臻又递了一根糖葫芦给她,俩人边吃边走。
“婶子,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我还出不了这口恶气呢!”
“这毕竟是关系到你名声的事,如果不是她做的太过分,离了婚还要把你名声搞臭,我也不能做的这么绝。”
“反正都这样了,我也想开了,短期内是不打算再婚了,我想先工作几年,看能不能分套小房子下来,不要大,有个10平就行了。”
迎面走来一个男人男人,他个头挺高,模样也算周正,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男人推着自行车,脚步一顿。
“你是孟丽吧?”
孟丽一愣,隐约记得这是周长胜的邻居,不过碍于男女有别,俩人没说过话。
她大大方方地点头:“我是。”
“你们离婚了吗?”男人问。
“离了。”孟丽笑笑,略显防备,害怕男人站在周长胜那边,会长篇大论地教训她一顿。
谁知男人只是缓缓一笑:“我叫蒋东平,能不能认识一下?”
甄臻吃糖葫芦的嘴一顿,略显不可思议,这年头这句话的意义可不一般啊!
孟丽也顿住了,俩人聊了几句,甄臻见他们越说越投缘,干脆拐去买了几根糖葫芦。
现在就剩一根糖葫芦了,大丫吃完就没了,陶爱红那货也是个嘴馋的,每次她从县城回去都会带点零嘴,陶爱红都习惯了,看不到吃的只怕要失望。
买完糖葫芦她回来带孟丽,这才听孟丽说了不少关于蒋东平的事。
原来蒋家和周家是二十多年的老邻居,只是周母蛮横不讲理,见蒋家是外来户,总是欺负蒋家,蒋父殉职后,周家还利用关系把蒋家的房子霸占了一半过来。
原先周家只有四十多平,要了二十多平来才有现在的面积,蒋东平却只能和母亲一起住在二十平的小房子里。
多年来周母还见缝插针地欺负蒋家,两家梁子就结下了。
“这人什么意思?”
孟丽有点脸红,她也觉得跟做梦似的,这事有点不真实。
“不知道,他也没说,不过我听说他妈妈脑子有点毛病,整天关在屋里不见人,也不爱说话。”
毕竟是人家的私事,甄臻就没再追问了,反正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孟丽上次就闪婚,这次总要好好了解一下再结婚吧?
到了家,大丫和陶爱红都围上来,甄臻就把糖葫芦分了。
俩人高兴地拿着糖葫芦走了。
她又递了根给焦蕙兰,焦蕙兰脸一红,“娘,我是大人了不用吃零嘴,以后就别为我花钱了。”
“这又花不了几个钱,你不是嚷嚷着要做我女儿吗?娘宠女儿都是这样宠的。”
焦蕙兰就脸红地接下了。
晚上甄臻去了趟孟大嫂那,把今天的事告诉了孟家人,孟家人都觉得解气,临走前还给甄臻塞了几根丝瓜,又用葱叶子捆了一捆葱叫她带上。
甄臻没推辞,当晚就叫焦蕙兰做了丝瓜炒馓子。
日头好像比夏天更高了,山上树木葱茏,门前树影摇曳,有时候甄臻抬眼望去,那一扇大红门木好像将隐约的绿意框成一幅画。
拎着筐子去菜地摘五个西红柿,两根黄瓜,割一茬韭菜,顺道再摘几个辣椒,路过鸡窝并没停留。
拿鸡蛋都是大丫的活,她不能跟大丫抢。
远远瞧见孟华那屋的门还关着,她推门进来。
“这孩子,怎么还没起?眼看太阳都要照屁股了。”
这家里竟然还有比她懒的?听听这像话吗?甄臻走到床边想叫孟华起床吃饭,就见孟华穿着昨天的衣服躺在床上,脸上盖着一本英文书。
自打孟华确定自己能上大学后,读书就越发努力了,白天干活,夜里有时候去卖瓜子,卖完瓜子回来还要温习功课。
甄臻前世考大学时就够苦了,经常熬到半夜,第二天天没亮就起床,孟华倒好,直接看书看到天亮。
不过这个年代,人们总是珍惜每一个机会,小到每一次吃面粉吃大米饭的机会,大到读书公派,只要有机会,总会不顾一切去拼搏。
从孟华身上,甄臻好像看到了一代人的缩影。
“这孩子,也不知道昨晚看书看到几点。”甄臻关上门念叨着。
焦蕙兰笑笑:“鸡叫第一遍时,我起来上厕所,还看到小叔子那屋灯亮着,那会子他还在背英语呢。娘,小叔子可真是聪明又努力,这点像你。”
在焦蕙兰看来,娘是最聪明的,那些个好吃的哪是寻常人能想出来的?要不是娘,孟大国也不能养猪,家里也不能卖鸭脖卖瓜子。
甄臻挑眉,“可不是,好的都像娘。”
焦蕙兰就偷笑。
“那就让他睡睡吧!学习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真不比下地干活轻松。”
读书用脑子很累的。
焦蕙兰也同意的,她识字不多,小学没毕业家里就不许她读书了,她一直崇拜文化人,觉得小叔子会英文真是厉害啊,那是聪明人才能学的。
甄臻把八宝粥放在炉子上炖着,她加了红豆,黑豆,花生米和红枣,空间里本来是有桂圆肉的,都叫她当零嘴给吃完了,也就没有桂圆加进去了。
她又打开坛子捞了五个咸鸭蛋切好,煮了五个鸡蛋,家里的女人各一个,至于男人那是没有的。
拿出工具来准备做个煎饼果子,大丫就蹦跶着进来了,指着地上的东西说:
“阿奶,好大一块灰啊!”
甄臻被这丫头逗笑了,“什么大灰,这是鏊子,做煎饼用的。”
农村人哪有不吃煎饼的?
不过她习惯了后世的煎饼果子,就想做个果子,用面粉糖盐混合放入热油中,炸到金黄酥脆。
她第一做,不是很熟练,感觉和油条是差不多的原理。
把玉米面倒入鏊子上,加点鸡蛋和小葱,土豆丝、豆皮、馓子也可以来一点。
再把薄脆的果子往里头一放,蘸上甜面酱,这滋味简直绝了。
早餐时,大家都一脸满足,孟华也起床了,去水井那冲了把脸。
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很多人家都要挑水喝,大国爹在世时,怕原主挑水累,就给家里打了一口井。
但这口井打的不深,最近总是打不出水来,甄臻打算找个时间重新打一口。
孟华轧着水井杠杆,打了一碗水喝上,进厨房就拿起鸡蛋饼吃了起来。
甄臻留了个鸡蛋给他。
孟华知道这事娘从嘴里省下来的,心里有点暖,“娘,你吃吧。”
“别跟娘争,娘少吃一口没什么,但你学习要用脑子,不好好补补怎么行?吃个鸡蛋,待会给你冲一杯奶粉,补补身体。”
孟大国说:“是啊,三弟,你要吃好点,学习辛苦,不养好身体怎么行?”
孟华满脸写着拒绝,甄臻没搭理,强行逼着他喝了一杯奶粉,不过她在奶粉里加了一点冰糖,还泡了一块饼干,味道相当不错。
孟华的火车票买在月底,甄臻清点着给儿子买的学习用品和衣物。
该准备的东西都齐全了,这年头大家都清贫,也没必要太好,实在不行也可以去京城买。
不过京城比这里冷,得给孟华多备点毛衣,甄臻就拿出去年剩下的毛线开始打毛衣毛裤了。
孟华的穿衣风格,那就是后世说的,不要温度只要风度。
今年冬天,孟大国穿军大衣,他却只穿一件薄袄,每天都被冻得缩着身子,站都站不直,却宁死不穿老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