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钱子义牵着宋小红的手,满面春风,“翠花姨,我明天正式登门拜访,希望您跟叔能成全我们。”
张翠花哪里舍得为难他,“成全!一定成全!你翠花婶子是农村人,没读过什么书,可你翠花婶子疼孩子,小红喜欢你,那婶子一定举双手赞成!”
宋小红有些不自在,她前头那男人经常来找她要钱,孩子也不争气,她打算跟钱子义去京市。
宋小红说了自己的打算,“钱子义要回京市做芯片,我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照顾他,也想读书深造。”
张翠花虽然舍不得,却也不会阻拦。
孩子想飞,家长哪能不赞成?
“我家小红就配过好日子!”
宋小红红着眼点点头,宋小玉来时,就见她姐抱着她妈无声哭泣,她袖子一卷,以为谁欺负她姐,要她帮忙干架,一转头就看到了钱子义。
宋小玉一副见鬼的表情,谁知钱子义也震惊于宋小玉容貌变化。
得知宋小玉整容了,钱子义一副物理公式被推导成功的表情。
宋小红哼哼:
“我姐怎么看上你的。”
甄臻这才给钱子义介绍,“子义,这位是徐蔚县长,我们新姚县的二把手。徐蔚县长接到上级指示,奉命接待你,想要跟你洽谈芯片工程的事。”
钱子义很客气地跟徐蔚打招呼,毕竟,他跟小红离开后,老丈人丈母娘还需要县领导多照顾。
徐蔚也明白他的意思,“咱们新姚县城可真是人才辈出,虽然你户籍不在新姚,但你是新姚的女婿!”
钱子义笑起来:
“我就是新姚人,我的根在这里。是这里的乡土哺育了我,是甄大娘帮助了我,这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徐蔚开玩笑:
“回头一定给甄大姐颁个最佳导师奖!”
钱子义的到来让坝头村都轰动了,大家都出来迎接他,不是因为他是芯片专家钱子义,而是因为他是坝头村的知青!
“程素回来了,钱子义也回来了!”村民们都很高兴。
听说钱子义和宋小红成了,村里人更高兴了:
“钱子义是我们坝头村的女婿,以后就可以常回来看看啦!”
“我们村变化可大了,大家脱贫了,没有从前那么穷了。”
“我们村又做起羊毛纺织行业,干得有声有色!”
苟子娘也笑道:
“子义,一定要为国争光啊!我们国家的未来,靠你了!”
宋小红去京市,也会接手焦点女装在京市的业务。
而钱子义将成立一家芯片公司,芯片公司需要高薪从国外聘请人才,还需要专业设备,投资不小。
国家会拨出专项基金给钱子义做项目,可公司是他自己的,他这些年在硅谷工作,赚了些美金,只是美金和人民币的汇率不算高,就算折算成人民币,他也不过几百万的资产。
关系到国家命脉的行业,钱子义不会随便拉投资,想找靠得住的朋友入伙。
甄臻试探性问,“要不,甄大娘给你投资?”
钱子义一愣,他知道甄大娘家业挺大,可甄大娘是靠食品发家,真心商场也建在县城里,听说真心商场的食品价格便宜,没啥利润,她哪来那么多钱?
“我这里至少两千万投资!”
甄臻不在意地笑笑:
“小红没告诉你吧?我有个金矿!哈哈,每天能存好几斤的金子,我这矿能挖几十年,两千万而已,还能把我掏空不成?”
钱子义明显震惊,“科研有滞后性,不是一年两年能回本的!”
“不差钱,甄大娘就是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钱子义自然不会拒绝,早日筹集到资金,就能早日开启研究,华国的芯片就能早日摆脱进口。
甄臻没想到钱子义会答应,以钱子义的能耐,只要芯片研发出来,日后的摄像头、手机、相机都能用上华国芯片,还可以出口给国外。
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市场。
谁能想到,当初随手帮助的小知青,竟然有这么大的后劲!
眼看着又有人帮自己赚钱了,甄臻开心地差点蹦跶起来。
钱子义和宋小红不想办婚礼,打算去京市开证明领证结婚。
甄臻不想让这对新人太过劳累,就开车送他们去省城机场,让他们坐飞机回京市。
她送了他们两对戒指,一对有钻石,适合重要场合佩戴;另一对是素戒,适合日常佩戴。
钱子义要付钱,被甄臻拒绝了,“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起,我这当婶子的心里高兴,一点心意,不要拒绝。”
戒指里都刻着俩人的名字,钱子义感谢她的用心。
张翠花一路送他们到机场,哭得稀里哗啦的。
甄臻拍拍她的肩膀,“小红离婚后一直在家住,她这一走,你肯定不习惯,但没关系,慢慢就好了。”
张翠花叹息道:
“还好有你陪着我。”
“不好意思,我也要离开一阵子。”
“啊?”张翠花哭得更大声了。
巧合的是,钱子义的公司将与清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三娃也被选入项目组,认真做了他人生第一个项目。
三娃的BP机业务也确实赚了一波快钱,但如甄臻所料,在大品牌的围剿下,三娃的牌子很快坚持不住,被对方花了50万收购了。
钱不多,但也是三娃创业所得,他还挺高兴的。
三娃创业赚钱的事,跟家里说了,可把陶爱红嘚瑟坏了。
她见人就说三娃赚了多少钱,说了个把小时不见口渴,说完三娃就说钱子义和宋小红的爱情史,比县里的大喇叭还管用!
“看把陶爱红给忙的!”甄臻笑着摇头。
孟老太把家里的香肠拿出来晾晾,又怕被老鼠或猫给吃咯,就坐边上看着。
甄臻寻思着回头给孟长征和孟老太爹上坟时,多带点香肠。
再给谈征寄点过去,他就爱吃孟家灌的香肠。

空间就这点好, 跟保鲜柜似的,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
甄臻每次去外地, 看到当地有什么好吃的,就多买点放在空间里。
这不, 大晚上的,趁程素睡着了, 她偷偷摸摸把多年前在京市买的烤鸭拿出来。
烤鸭皮色金黄, 酥脆爽口, 蘸着烤鸭酱,放到薄如蝉翼的春饼里,再加点黄瓜丝和葱丝,那叫一绝!
甄臻吃得满嘴流油,感觉不过瘾,又把在川省考察时买的火锅端出来,火锅里的食材刚煮沸就被她放进空间了, 拿出来正好吃。
吃饱喝足好睡觉, 一觉睡到大天亮,就听见程素嘀咕:
“甄大娘, 你觉没觉得咱这屋一股烤鸭味?”
甄臻心说她昨晚明明开窗透气了。
“没闻见, 你该不会是馋烤鸭了吧?”
“不能把?窗帘上还有一股火锅味。”
甄臻直摇头, “年纪轻轻的,鼻子就不好使了, 哪有什么烤鸭火锅?你没吃,总不能是我半夜偷偷爬起来吃的吧?”
程素当然不会怀疑甄大娘,甄大娘是最大公无私,喜欢分享的!
谁都能吃独食, 就她不会。
“真是我闻错了?”
“那必然是你闻错了。”
程素有点怀疑人生。
午饭后,孟大嫂从公交车上下来了。
坝头村是乡镇里经济最发达的,来往县城的公交车也最多。
孟大嫂经常坐公交车来孟家,既为了跟妯娌联络感情,也是来看看孟老太,怕别人说他们把孟老太扔给老二媳妇不管。
这几年,甄臻厂里盖房子,真心百货盖大楼,都是让孟大建兄弟俩承包的。
兄弟俩赚了不少钱,老家也盖上了楼房,孟大嫂这次来,是有个事,想叫甄臻说和说和。
“大建和大柱都盖上了楼房,我和你大哥还住从前的老瓦房。我俩倒不是贪图享受,可这几年村里富裕了,家家户户盖上了楼房,就有人说我们闲话。”
孟大柱和孟大建都有钱了,按理说也该合伙给父母盖个楼房。
孟大建媳妇周淑芬提过这件事,可张巧红不同意。
张巧红觉得盖楼房要至少要花两万多,孟大嫂手里攒了五千多,两兄弟至少一人拿出一万来。
孟大柱靠给甄臻盖房子,赚了小十万,除去家里盖房子的花销,张巧红手里还剩下五六万,可别说一万了,一千块钱她都不会出。
凭什么叫儿媳出钱给婆婆盖房子!
哪有这样的道理!
孟大嫂心里委屈,当初他跟孟老大拼死拼活,给两个儿子盖上了瓦房,孙子孙女都是他们带,她从没为难过张巧红,可张巧红却一毛不拔。
“等我们死了,这房子还是他们兄弟俩分,怎么都不会亏本的。”
甄臻也觉得头疼,张巧红的性子跟陶爱红差不多,要她拿钱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一万块钱对甄臻来说不算什么,可别人家的事,万万没有她出头的道理。
甄臻沉吟:“她不愿意,就让大建俩口子出。”
“我有两个儿子,哪有让一个儿子出钱的道理?”
“大嫂,你听我说,大建干工程赚了小十万,周淑芬给我卖卤肉凉菜,更是赚了几十万。”
孟大嫂瞪大眼,“淑芬赚这么多钱?我还以为卖卤肉赚点辛苦点。”
“那您可真小看卖猪头肉了,这年头,比卖猪头肉赚钱的生意可不多。”
“就算孩子有钱,也不能都叫他拿,我怕周淑芬心里不痛快。”
孟大嫂是个讲道理的人,甄臻跟她相处多年,也知道她的性子。
“我的意思是,让大建拿钱给你盖房子,再请李德成写个字据,就说老俩口死后,这房子由孟大建夫妻俩继承,跟张巧红无关,让张巧红签字画押。”
“那张巧红不可能同意的!钱虽然是大建出的,可宅基地是我们的,我还能拿出五千块钱本钱。”
“就是这意思!不同意就让她拿钱!她必须选一个。”
孟大嫂想来想去,也只能这么办了。
她再次感叹,生两个儿子可真是命苦。
“我没你这么有福气,三个儿子上赶着孝顺,哪像我们,分财产的时候全跳出来,要他出钱的时候,没一个吭声的。”
甄臻让孟老太回去主持公道。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也有一块宅基地,甄臻不要,她打算把宅基地给孟大嫂,如此一来,孟大嫂的宅基地从东到西有二十多米,房子盖起来特别气派。
孟老太是老思想,认为老家还是该盖个气派点的房子。
那是孟家的根,不能断在她这里。
孟老太回去找了李德成,李德成自然愿意帮这个忙,他叫了村里几个叔公,去孟大柱和孟大建家说和,兄弟俩都同意,可就是张巧红龇牙咧嘴的,不肯掏一分钱。
李德成就说了签字画押的事,张巧红一听要签字,当时就急了!
她确实不想出钱,可她想分遗产啊!
她打算让孟大建出钱盖房子,回头孟大嫂死了,她就跳出来分钱。
可张巧红没想到,孟老太会提出签字画押!
要知道,这房子二十多米长,院子也宽敞,孟大建本身就是盖房子的,成本价肯定便宜,分起遗产来,张巧红至少能得到两间房的地基,上下三层楼,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李德成承了甄臻很多人情,也想把这件事给办好。
“巧红,我跟你爹娘商量了一下,把这房子盖成左右对称的。等你爹娘去了,就在这房子中间砌上一道墙,一家一半,跟你们现在的院子合到一起去。”
孟大建和孟大柱的房子在孟大嫂家的东西两侧,李德成这主意,对张巧红来说,是占便宜的。
毕竟孟大嫂会拿五千块钱出来,还有这么大一块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是不贵,可坝头村发达了,家家户户都盖上楼房,村里适宜居住的地方,真没几块好地了。
张巧红不习惯去县城生活,就乐意待在农村,对她来说,家里要是能大上一圈,就能学人家城里的别墅,在院子里种种菜。
“我没钱!”
“没钱你就画押!主动放弃遗产!”
张巧红没办法,只能咬牙同意了。
李德成解决了这件事,也有脸去城里找甄臻帮忙了。
这事他纠结好几个月了,他媳妇叫他去找甄臻,可他张不开嘴,觉得自己经常麻烦人家,把往常的情分都耗光了。
李德成带着自家种的人参药材,就骑车去了好婆婆。
“我真不好意思开口,可我小儿子要上高中了,镇上高中混子多,我怕他不好好学习,就想请你帮个忙,把孩子送来县城读书。”
甄臻疑惑:“直接花钱办不成?”
“您有所不知啊!县里刚出了新政策,为了保证乡下学校的生源,不许乡下学生到城里读书。我托了半年关系,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礼塞钱,可人家都说不好办。”
李德成为了这事,愁的都长白头发了。
要是放在从前,李德成觉得在哪上都一样,反正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可看到甄臻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他潜移默化受影响,就觉得父母还是要尽力托举孩子。
再说他家日子比从前好过了,脱贫后自然会关注孩子的读书问题。
甄臻没想到还有这茬,这对她来说不是啥大事。
“你等着,我给徐蔚打个电话。”
李德成心说徐蔚是谁?教育局局子也不叫这名字,他想了好半天,才意识到,这是新姚县长!
这甄桂芝竟然直呼县长的名字!
甄臻拿起电话,就直说了孩子读书的事,徐蔚也没拿腔拿调,直接答应下来,十分钟后,甄臻接到电话,徐蔚说事情已经办妥了,让她直接带孩子去报道。
李德成都惊呆了,“这就办成了?老天爷,还是您有本事,我办了半年没办成的事,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面子可真够大的。”
李德成听说真心食品厂是纳税大户,甄桂芝可以跟各大局长平起平坐。
以前他还不相信,觉得当官的谱大,不可能给甄桂芝这面子!
今天他才发现,甄桂芝的面子远比他想象的大!
回去后他就得讲给坝头村的村民听,人家甄桂芝这么大能耐,还天天跟他们这些农民混在一起,真够讲究的!
坝头村的日子是好过,可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是匮乏的,甄臻寻思着给坝头村捐献一个图书馆,由村里集中管理。
李德成高兴坏了,“我替村里人感谢您!”
购书直接跟新华书店联系就行,甄桂芝在新姚县城的名头极响亮,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听说她要采购图书捐献,也愿意添砖加瓦,给她打个折扣。
新华书店列出图书清大让甄臻选择。
甄臻看了几眼,去掉一些年代太久的图书版本,又添了一些世界名著,和港台的书册,让新华书店直接把书发出去。
李德成这边请村里人打个防虫书架,书买过去,就可以编号入库了。
如此多方配合下,半个月不到,就把图书馆给建好了。
村里孩子没啥娱乐活动,甄臻买的这批书有不少给孩子读的,孩子们都听高兴的。
书不能让人暴富,却能在人心里播下一颗种子,等将来时机成熟,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孟大国和孟华今年没回家过年,也有个把月没给家里打电话,甄臻有点担心他们的安全,便打算去一趟南海省。
临走前,她把孟大建给带上了,俩人买了省城机场去南海省的机票。
孟大建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地扒着座椅,“婶子,这飞机不会飞一半就掉下来吧!”
甄臻神色自若道:“放轻松,我们国家的飞行员都很有经验。”
孟大建还是很担心,上飞机后一直紧张,好在飞机不仅没有掉落,反而带他穿越云层,见识到最美的朝霞。
下飞机后,热浪扑面而来,甄臻脱下毛衣外套,换了一件轻便的装扮。

第127章
炎热的工地上, 机器声不绝于耳,还有各种锤子敲打钢板的声音,孟大国站在椰子树下, 热得后背全湿了,他找了个扇子给自己扇了两下, 远远看到不远处一个女人挺像他娘的。
“弟,我可能是真的想娘了, 看谁都像咱娘。”
孟华本来还不觉到, 听他这么说, 也觉得气氛到了,必须得抒发一下对娘的思念之情。
“你确实是眼花了,咱娘明明比那女人苗条、白净、温柔,个子也更高点。”
“你别说,不仅她长得像娘,她身边那男的也有点像大建……”
俩人对视一眼,这才觉得不对。
“娘!”
甄臻摘下草帽, 回头一笑, “老大!老三!”
孟大国哪里想到娘真的来看他了?
他一脸惊喜地上去抱住他娘,“娘, 您怎么来了?路上累坏了吧?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儿子也好去机场接您。”
甄臻笑了笑, 经过这大半年的锤炼,孟大国肉眼可见的干练了, 皮肤也比离家时黝黑,看起来健康稳重。
孟华一向晒不黑,倒是跟以前没啥两样。
孟大建瞥了眼俩人的工地,他只知道孟大国兄弟俩在南海干事业, 没曾想事业干这么大。
这可不是他在新姚的工地能比的。
孟大国知道他娘喜欢吃海鲜,就带甄臻去了一家海鲜馆,特地点了皮皮虾,剥给甄臻吃。
他手脚利索,很快就剥好了一盘皮皮虾肉,甄臻吃得很过瘾,眼睛都眯到一起去了。
孟华给娘倒水,“娘,您怎么来了?”
“你说呢?”
孟华和孟大国对视一眼,他们就知道娘是来抓他们回去的。
也不能怪孟华贪婪,他是见过钱,可他没见过来钱这么容易的。
十分钟前两千买下的楼面,十分钟后就能加好几千卖出去,一块地赚上千万是正常的。
一夜暴富,一夜百万在南海不是神话!
孟华是开金店不假,可金子是按克卖的呀!哪有按平方赚钱呀!
去年底,孟大国就想把南海的房子抛出去,图个稳当,可孟华不同意,他收到消息说是南海的房子要涨到一万一平米。
他们手里囤的房子,转手能多赚好几千万。
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孟华怎么可能放着钱不赚,听他娘的话,带钱立场呢?
这不是傻么?
甄臻知道孟华是赚红眼了,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可能强行要他听自己的。
甄臻想了想,“孟华,南海才三十万人口,却到处是房子,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房子要卖给谁?”
孟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房子是商品,炒房炒房,房子炒完了就可以离场。
“本地人少,但不代表外地人少。现在整个南海都在击鼓传花,只要能一直传下去,就能一直赚钱。”
“那要是没人接鼓呢?你要怎么办?”
孟华一愣,“怎么可能没人接鼓?”
“怎么不可能!一旦政策有变,国家控制房价,没人来买房,南海的房地产就会一落千丈,公司倒闭,炒房客亏本离场,你打算做最后一个接鼓的人,做冤大头?”
孟华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
他有谈征托底,要是有重大消息,谈征一定会通知他的。
“这是卖房子卖地皮!不是卖瓜果卖零食!去街上拉几个人就能卖掉的!就算你岳父提前通知你,你也来不及变卖这一大摊子资产!”
甄臻见他一脸不以为然,便道:
“行,你买两条烟去一趟房管处,去查查资料,看整个南海的人均面积有多少,再看看京市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消费不了那么多房子,南海这种刚起步的旅游城市,能需要这么多住宅?”
孟华半信半疑,跟孟大国一起买了点烟去了房管处。
俩人一查才发现,南海的房价是护士的七倍,是京市的六倍!
而南海的房产早就超过京沪羊深的总量,市值甚至可以买下半个华国。
孟华知道南海价格虚高,可站在铁一般的数字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估计过于保守。
孟华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他和孟大国是赚了不少,可所有钱都换成地皮和房子。
一旦房产泡沫被刺破,他和孟大国带来的所有钱都会砸进去。
俩人破产不说,还会连累两边家庭。
孟大国毕竟是当哥的,做生意他不如孟华,可担责任,他绝对比孟华在行。
孟大国拍拍孟华的肩膀,郑重道:
“弟,就算真到了那一步,也有哥给你担着。”
孟华说不感动是假的,可当务之急是要早点把房子卖出去。
他们手里的房子都要封顶了,可以转手卖给别人,可这些房子体量太大,一般公司根本吞不下去,还需要其他人来接盘。
孟华回去后神色已经不一样了,甄臻又扔给他一张报纸,这是一篇关于岛国房地产的文章,上面说的是岛国房地产泡沫后,政府如何收紧货币和信贷的。
“孟华,面对市场,切记不能贪婪。当所有人都疯了似的,把钱投入到一个篮子里,你就该警醒了。”
孟华如梦初醒,连忙放出消息说要卖房卖地。
好在市场是疯狂的,孟华消息刚放出去,就有一堆人约他吃饭谈判,都愿意出高价购买。
甄臻建议他选择有实力、付款方式好的公司,孟华听劝了,很快就卖出一大半资产,价格没有他预期的高,可是能全部卖出去,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孟华将大部分地皮和房子出手后,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他这才有种起死回生的感觉。
甄臻看着孟华从狂热中退烧,也庆幸自己来得及时。
离政策宣布就剩下短短两个月时间了。
到时候银行收债追责,房子地皮卖不出去,公司跑路,整个南海的工地都会成为烂尾楼,南海的击鼓传花游戏就要玩不下去了!
下面几天,孟大国和孟华便带着甄臻和孟大建,在南海吃喝玩乐,度假散心。
甄臻挺高兴的,“听说人过了七十岁,就觉得体力大不如从前了,趁我还没老透,到处走走,省得以后坐飞机,人家都不收留我。”
孟大国叫她说的难受,“那儿子就给娘买架私人飞机!娘想去哪,儿子就带您去哪!”
甄臻到底是普通人出生,从没想过买飞机这事,“这也太奢侈了。”
“买给娘的东西,再贵也不叫奢侈。”
孟大国暗暗下定决心,等回去后,联系一下飞机厂家,看能不能给娘买一架波音飞机,再配个驾驶员,以后娘想去哪旅游就去哪,再也不用舟车劳顿,跟一群人挤飞机了。
飞机不便宜,5000万美金的飞机不是说买就买,以他的身家恐怕要努努力才行。
可孟大国还年轻,他辛苦点不算什么,娘不辛苦就行了。
孟大国下定决心,就飞回新姚县城当牛做马了。
孟大国走后,甄臻偷偷去海边,跟渔民买了几箱海鲜,带去饭店烧好了,放到空间里。
她又在南海买了些椰子存上,剩下的带到京市给谈文音和谈琮。
孟南听说她来京市了,一刻都不想耽误,飞奔过来找她。
她见到奶奶就亲,简直比亲嘴鱼还亲嘴鱼,惹得甄臻心里暖乎乎的。
甄臻发现孟南有点不一样了,这丫头一向大大咧咧,如今却学会打扮了,穿着短款皮衣和牛仔裤,画了淡妆,还卷了头发。
甄臻笑道:“这是有情况了?”
孟南笑道:“阿奶,我跟你说个事,你大孙女交男朋友了!”
甄臻一点不惊讶,“你都大学毕业了,也该谈个恋爱了。”
孟南没想到此等重磅消息,竟然没有没把阿奶炸的体无完肤。
“阿奶,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谈恋爱,你就不好奇对方是什么人,就不担心我吃亏?”
甄臻一点都不担心,人生没有一段路是白走的。
“我相信我孙女的选择。”
孟南挺高兴的,她跟男朋友相处时间不长,对方跟她一样,来自不知名的县城农村,也跟她一样考入清大,可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人,他说一定会在京市买房子,让孟南以他为荣。
奶奶一直告诫家里孩子,出去别跟人说自己家有钱,就怕周围人心生嫉妒,会下毒使坏啥的。
新姚县城的人瞒不住,可京市的人却很容易瞒住。
男朋友也曾对孟南的穿着好奇过,孟南告诉他自己在服装店打工,能用最便宜的钱淘到好看的衣服。
男朋友不了解服装品牌,竟然相信了。
俩人相处到现在,一切都很顺利。
孟南看了不少四丫写的言情小说,觉得男女确立关系后就可以亲嘴了,可她这个男朋友从来不主动亲她。
“阿奶,是不是我太不纯洁了?”
孩子大了,要迈入成年人的世界了,甄臻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孟南聊聊。
她给孟南普及了一些性知识,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又告诉她婚前最好试探一下,看男方那方面有没有问题。
孟南认真地听完,“我室友说第一次很重要。”
甄臻沉吟:
“不是第一次重要,是每一次都很重要。你每一次都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舒服、不喜欢、没感觉,都要提出来,相互沟通交流,让自己有更好的体验感。”
“我室友还说,女人要是跟一个男人发生了关系,却没跟他结婚,别的男人会嫌弃她不是处女。”
孟南在学习上很有天赋,感情方面却一窍不通,她很多两性知识都是朋友告诉她的。
有时候,孟南很迷茫,第一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如果真重要,为什么男人没有第一次的说法?
甄臻认真道:“咱们女性不是商品,不是没了第一次,就是被使用过,就会贬值。你是你身体的主人,你有权利决定怎么使用它。奶奶只是希望,你能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次。”
孟南从奶奶的话里,感受到了爱,也感受到了尊重。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家娘子打江  被迫嫁给一个  (柯南同人)  侯府在逃小妾  八零之留子招  坠欢—— by  快穿:被逆袭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