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医生的孩子是个内向的女孩子,去年,她奶奶送了她一条裙子当生日礼物,她兴高采烈穿去学校。
却被周老师训斥: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心思,不就是想勾引男人吗?”
女孩子很受伤,被吓得主动剪碎了裙子。
那之后,她总担心周老师戴有色眼镜看自己。
听到父亲说这话,女孩抱着关心的心情问:
“周老师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医生欲言又止,怕女儿不当回事,最终说:“你们周老师感染上艾滋病了!是跟女人乱来染上的!艾滋病有传染性,我已经上报给他学校了!你最好注意点!”
女孩子觉得天斗塌了。
周老师有艾滋病?一向批斗别人德行不好的周老师,竟然会乱搞?
果不其然,第二天,周福强的事就在学校传开了。
大家都用有色眼镜看周福强。
周福强第一次尝到被人看不起的滋味。
他埋着头,想继续上课,却被校长叫了出去。
校长说家长都怕他把脏病传染给学生,再加上他品德不好,决定要开除他!
这就算了,周福强的事穿回家,他媳妇也听说他在外面乱搞,死活要跟他离婚。
孟南听到周福强的事,简直不敢相信!
现世报这么快的吗?
抵制避孕套的人,这么快就得了艾滋病?
甄臻见她幸灾乐祸,便道:“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艾滋病人,很多艾滋病患者也是受害者。”
“啊?”孟南不解。
“我听说这次传播来自隔壁市某个贫困村的集体卖血。”
“集体卖血?”
“是啊,老百姓穷得吃不上,组织卖血,为了省钱,公用一个针头,这才带来了此次大规模传染。”
甄臻觉得这件事挺严峻的,老百姓本就够穷了,还要受这种无妄之灾。
她跟徐蔚联系,想要给这个村子捐款,用来治疗艾滋病。
最近医院的艾滋病人有点多,徐蔚也听说了这件事。
血液传播被性传播超过了,就这样,安全套三个字,被重新拎了出来。
听说甄臻要捐款,徐蔚差点感动哭了:
“老大姐,您真是个善人啊!”
“得了,我是不想老百姓受这种苦!更何况,一个村子的人被传染上,一传十,十传百,我们新姚很快会遭到牵连。”
徐蔚保证会引起重视,“我让相关部门做宣传,新闻也讲这件事,再在报纸上宣传艾滋病防护的常识。”
甄臻听捐了款,却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华国男人可以让老婆去结扎,可他们绝不会委屈自己。
只要打出“花100万治病,不如花5毛钱买避孕套”的广告,男人们肯定愿意为避孕套买单。
甄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孟南,孟南也觉得很有道理。
“我先在新姚的报纸上发广告,看看效果。”
就这样,孟南买下新姚晚报的整篇篇幅,来宣传艾滋病对美丽国的影响。
想当然,美丽国都这么严峻了,华国能好的了?
于是乎,她笔锋一转,谈起华国艾滋病现状,告诉大家,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早已是性传播!
为了避免被传染艾滋病,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避孕套!
据研究,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染率。
孟南的文章发表后,果然在新姚掀起轩然大波。
华国男人爱养生,更怕死,他们在外头乱搞可以,但要让他们被脏病传染上,小命不保,他们可不行的!
文章发表当晚,孟南的南邦爆满,很多人排队购买避孕套。
与此同时,徐蔚也宣布,新姚作为试点城市,将在超市等货架上,上架避孕套!
人走运的时候,干什么都顺利。
就在这一年,因为艾滋病传染率太高,国家开放了对避孕套的管制。
孟南差点跳起来:
“阿奶,从此以后,咱们的避孕套可以放在华国所有的超市里售卖了。”
甄臻为大孙女高兴,“避孕套的利润很高吧?”
“那可不!”孟南说到这就来精神了,“阿奶,不瞒你说,避孕套的毛利超过85%!尤其是咱家有自己的橡胶厂,有自己的品牌,利润更是特别高!一盒5元的避孕套,咱的利润超过4元,比卫生巾高多了!”
孟南想做避孕套是真,想赚钱也是真。
甄臻没想到避孕套的毛利这么高。
“难怪避孕套公司的利润,能超过华国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
“啥?”
“没事。”甄臻感慨避孕套的利润之高。
孟南行动力很强,往全国各大超市铺设安全套。
起初,很多超市还在观望,可看到国家文件都下来了,就光明正大把避孕套摆放在货架上。
当然,很多人不好意思购买,可一旦入夜后,许多男人就开始满大街找避孕套。
孟南又往药店输送避孕套。
在她的努力下,避孕套从初期的滞销,到如今的火遍全国,到了年底,孟南细细统计,竟发现南邦卖了上亿只避孕!
利润更是高达四千万!
在甄臻推动下,新姚机场也初步定下了施工方案。
徐蔚找了本地的建筑公司,分三期建设,再找各大企业来捐款,终于筹备到了一期工程的2个亿金额。
与此同时,徐蔚要做的服装批发市场,也开始了第一期招商。
开始招商当天,甄臻跟着徐蔚去批发市场参观。
徐蔚带着她从一楼转到四楼,可让徐蔚失望的是,整个楼竟看不到五家营业。
“怎么没人?”甄臻不解,“你们没有招商吗?”
“招了!招商办公室的主任呢?不是说没问题的吗?怎么都开业了,人还没到?”
批发大楼是徐蔚的政绩,也是徐蔚为新姚做的努力。
眼看着大楼都改建好了,政府投资了不少钱进去,可交易市场这里,竟然看不到一个人。
有一批商人进来了,可是看着冷清的市场,都摇了摇头,决定退掉摊位。
徐蔚急坏了:
“我们新姚的招商力度特别大,怎么就没有人呢?”
甄臻问:“招商政策是什么样的?”
招商主任擦着汗回复:“免半年房租,加工厂的税收全免,还承诺给他们最好的摊位和后期宣传!”
甄臻忍不住摇头,什么后期宣传都是画大饼。
前期都不上心,人家把家搬过来,最后才得不到善待。
“这力度也太小了!要我说,干脆全免!”
“全免?”徐蔚皱眉,“我们改造政府大楼,花了不少钱!再说收不到房租钱,怎么建二期大楼?”
“你总想着赚钱,怎么可能吸引到商户?你们政府总要拿出点诚意来的。”
徐蔚也没想到会这么冷清。
他还以为至少有一半的商铺能租出去。
“可咱们的铺面价格也不算贵,一平米也就几百块!一楼客流量大的门口,价格高点,三楼四楼价格特别便宜。”
“甭管多少钱,没有商户就没有客人,没有客人就没有一切!”
甄臻觉得徐蔚当官还行,但做生意是死脑筋。
“你得把人吸引来,让服装市场的款式多起来,把进货的客户,从别的城市拉来,稳定后再想着赚钱!”
别人说话,徐蔚不一定听,可他甄大姐说话,他都能听进去。
“那你说怎么办?”
甄臻沉吟道:
“你到羊城、温市、乌市、杭市打广告,就说新姚有税收包干的政策!吸引广大商户来投资!再介绍新姚的免税减税政策,说新姚有配套的学校、体育馆等设施,非常适合商人来本地投资!”
徐蔚听完,愣了一下,“然后呢?”
“然后还要我教你吗?各大报纸上都登上招商电话,等人家打电话来咨询,你让接线员大吹特吹,把咱们新姚吹得好一点!争取让他们过来考察!”
“考察?”
“不错,好比温市的商人,都会抱团来考察,只要他们愿意过来,就由政府出面来接待!”
徐蔚听说要花钱,差点龇牙咧嘴。
“吃饭住宿才花多少钱?县招待所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这哪里需要花钱?”
“那也不少花。”
“不花怎么赚大钱?你飞机场都造了,做做广告,请客吃饭算什么?”
徐蔚被她一骂,也不敢说别的,立刻吩咐手底下的工作人员去办。
招商办的主任也忍不住擦了把汗。
税收包干的政策比原先的减租好多了!
还好甄老板替他们争取到这福利政策。
否则,他使劲浑身解数,也不一定能办好。
甄臻出门后,打量着服装交易市场。
这是原先的县城政府大楼改造的,地理位置很好,周边有不少配套设施,还有个规模很大的菜市场。
“这个菜市场是咱们市中心,最大的菜场了吧?”甄臻问。
“可不是,每天有上万人过来买菜呢!”
服装市场的左边是菜场,右边是老车站。
老车站正在搬迁,但眼下还在继续运营。
很多大巴既去新车站也去老车站。
甄臻就给徐蔚出了个主意,建议他把服装市场和菜场、车站中间这条路给打通。
“最好,把车站的出站口和服装市场连通起来。”
徐蔚一愣,“这样人流量会不会太杂了点?”
“是杂好,还是没人好?”
“去菜场买菜的人,拎着菜逛服装市场……这也不像话啊!再说了,咱们是搞批发的,又不是以零售为主!”
“你甭管什么批发和零售,你先招来人再说!批发的客户就卖便宜点,零售卖贵点,人家商户自己会斟酌。”
甄臻见徐蔚脑子不灵光,真是替他着急。
徐蔚这人虽然不会做生意,可他跟甄臻相识很多年,他深知——
甄大姐说的是真理!
“听见没?甄老板说的都记下来,按照她说的办!把菜市场和车站的路口都跟服装市场打通,用防水棚连接起来,估计要不了多少钱。”
可别说,甄臻的建议还真是不错。
菜市场的顾客,虽然不一定买衣服,可新姚市能买衣服的地方就那几个。
顾客逛一圈,知道这里卖衣服,下次就会特地来逛。
车站就更别说了,来来往往,每天都有上万人流量,简直就是活招牌。
一周后,徐蔚在几个城市做的报纸广告有了效果。
招商办接到一个电话,是温市的商人打来的,说他们村里50多人都是做服装批发的,想找个批发商场,得知他们前两年一切费用全免,想求证是不是真实的。
招商办主任连忙宣达了甄老板的话:
“免费车票、免费住宿、免费吃饭!咱们全免,欢迎来考察!”
招商办主任跟甄臻汇报了这一情况。
甄臻建议气笑了:“还免什么呀?人家50多个来考察!你赶紧从车站包一辆大巴,把人给拉过来!”
招商办主任连拍脑门,“看我这脑子!我这就去跟领导申请!一定把人家给招待好!”
就这样,温市的50多名商人来新姚市考察了。
这几年,新姚市名声很大,光是扶贫的事就上了好几次报纸。
外头对新姚有不错的评价。
很多商人都说:
“这里的政府不为难商人,不乱收费,对民间做生意,也非常支持!当地老白天做羊毛衫,都是政府给拉客过来购买!养羊的农户还有补贴!”
温市商人听说新姚政府如此开放包容,都有心过来做生意。
可他们举家搬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次,他们想要集体做批发生意,想找个服装批发市场定居,谁曾想,正巧在网上看到了新姚招商广告。
按理说,温市是沿海城市,比新姚这内陆城市要发达许多。
可温市商人来了之后,都觉得新姚有别的城市没有的东西。
新姚很是开放,辣椒和药材交易市场每天人挤人,羊毛衫交易火爆,每天都有各路商人开车来新姚。
新姚的大马路上,总是川流不息,多是运货的大小货车。
新姚刚自立为市没两年,可新姚人竟都说普通话!
只这一点,就够让温市商人吃惊的了。
南来北往的商人很多,本地人没有排外的说法,这让温市商人感觉到不一样的气氛。
他们去考察了服装交易市场,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不少人。
“哪来这么多客人?”
“不是客人,”招商主任解释道,“是我们真心集团甄老板出的主意,把服装批发市场和菜市场给打通了,两边人流量引过来,每天能有上万人。”
温市商人对视一眼,诚然,目前看来,新姚批发市场还不成气候。
可他们有五十家商户!
大家手里都有客户资源。
新姚市交通发达,这里比羊城近很多,周围城市的客户,肯定愿意来新姚拿货。
“你们新姚真的会免税两年?”
“千真万确!并且,我们甄老板说了,谁先签合同,谁先选铺位!门口这些黄金铺位,只要你们愿意,都任你们挑选!”
温市商人纷纷举手,“我签!我要第一间!”
“我要入门第二间!”
“我要第三!”
就这样,这五十个温市商人,正式落户新姚服装市场。
他们都是老道的批发商人,早些年,在温市和羊城海边,靠船运做服装走私生意。
其中有个叫崔建义的年轻人,今年不到三十岁,他一口气要下了三家档口。
他是靠做大牌的仿品发家的,他在巴黎有搭配的人,每次那边秀场有什么新款,他这边立刻仿制出来,放在档口卖。
崔建义不仅会仿制,还会改款,他总是在往年的爆款里,加入秀场流行的新元素,变成自己的东西。
但崔建义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
他一个外国老顾客, 定制了一批窗帘布,这老顾客跟他合作了很多年,一直很愉快, 可受金融危机影响,顾客炒股破产, 房子被银行收回,定制的窗帘布也没法付尾款。
国外的窗帘布用料考究, 工艺不菲, 崔建义这批窗帘布, 花了他将近二十万。
顾客不要,崔建义的钱收不回来,他只能自己认下损失。
崔建义做走私很多年,攒了几十万块钱,可给家里盖完房子,帮父母还完债,也就剩二十万不到了。
这批窗帘布要是转卖不出去, 他这些年可就白赚了。
崔建义愁得慌, 联系了很多外国客户,可大家纷纷说行情不好, 不愿要这种风格的窗帘布。
国内窗帘价格便宜, 就不可能有人要了。
更何况, 所有图案都是客户自己画,定制出来的, 很少有人为别人的作品买单。
崔建义愁得慌,这次来新姚也是看中新姚房租全免,他实在拿不出钱来租房子了。
午饭之后,甄臻私下走走, 服装市场离她新家不远,甄臻过来逛一逛。
这批温市商人的服装都很有设计感,做工也不错,他拿起挂着的毛呢大衣,道:
“这是今年新出的料子吧?”
“大姐,您真有眼光,这是沪市纺织厂今年得奖的作品,比从前的毛呢软和,染色也比以前好,您个子高,穿上这衣服,肯定好看!”
甄臻笑笑,服装批发市场刚开门,几个铺子都在挂衣服,她也想支持一下。
“那我试试。”
对方拿了甄臻的尺码,让她穿上。
甄臻对着镜子转了个身,“还真不错,做得挺板正,但我提个建议,你家要是想卖的更好,版型还得改良一下。”
“您觉得版型哪里不好?”
“你看啊,咱们国家收入比以前高了,人的体型也比从前大,尤其是咱们新姚市,不南不北,可是个头都不小,你们的衣服版型略小些,高个的人穿起来会拘束。领子做得也太小了点,袖子也短,我寻思着,要是能根据欧美的版型改良一下,就更好了。”
店主忍不住打量她,“大姐,您也是做服装的?该不会是同行吧?”
甄臻笑着摆手,“是同行,但我可不会抄你们的款。”
“那您这是……”
甄臻不知道怎么说,眼下,国内衣服版型上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很多衣服做得太小太紧,用料不足,不考虑美观性。
在穿惯了后世衣服的甄臻看来,这样的衣服毫无舒适度。
她建议这些温市商人,能做批发市场服装的引领者,改良版型,慢慢把新姚服装批发市场的口碑打出去。
说话间,招商办的庞主任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甄老板,您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甄臻笑了笑,“我随便逛逛,不麻烦您。”
“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您能莅临指导工作,那是我们的荣幸!就您这身家,多少人花钱请您吃饭,都请不到您!我们能跟您面对面,听您几句指点,那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庞主任说完,就对店家介绍:“这是真心集团和焦点女装的老板,甄老板。”
店主恍然大悟,“我说呢,原来是甄老板啊!”
店主一嚷嚷,所有温市商人都探出头来,他们都听说过甄老板的事迹,只知道是个农村出身的中年女人,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如今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人物。
大家都围过来,热情道:
“甄老板是做服装的,肯定有很多经验,不知道能不能指点我们一下。”
甄臻想了想,就跟大家说了版型的事。
“我看了大家的款式,都相当不错,有些款式,放在国际上,都能拿得出手!可不知道为什么,版型总是偏小,还有这色彩……搭配得都不是很高级,我寻思着,大家还得多交流多改良,争取把附近的商贩,都吸引到咱们新姚来。”
崔建义也跟着围过来,他大哥崔建国说道:
“甄老板,您说的改版,是往哪方面改?不瞒您说,我们仿的都是国外的款,找的是国内师傅做的版。”
甄臻想了想,给了他一张名片。
“各位如果不嫌弃,可以去咱们焦点女装参观。我们焦点女装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版型师傅,设计师们也经常外出交流,对设计亚洲人的服装版型很有心得。”
崔建国受宠若惊,大家都是做女装的,他没想到甄老板竟如此大方,完全不在乎他们偷学。
“我们学会了没用,得工厂的版型师傅学会才行。”
甄臻笑:“你们可以把版型师傅带去,总之,我建议你们的版型做大一些,做均码服装,这就避免了尺码问题。”
不得不说,对做女装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一是库存,二是尺码。
眼下华国刚从裁缝做衣服的年代过来,市面上大部分衣服都是XS到XL的码。
码数多对批发商来说,可是件麻烦事。
一件衣服有五六个尺码,每个尺码做一百件,起订量特别高。
客户拿货也不容易,为了能省钱,大部分客户都是拿中间尺码。
也就是M和L两个尺码卖的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拿中间尺码,剩下的尺码批发给谁?
对温市批发商来说,经常会剩下最大和最小两个尺码的,如何处理这样的尾单就是个难题了。
以至于批发市场附近,专门诞生了收购尾单、断码货的商贩。
崔建国迟意道:“您说的均码,是什么样的版型?”
甄臻拉了拉身上的衣服,“我身上这件就是均码的,能从九十斤穿到130多斤,甚至150斤都不成问题。”
崔建国看了眼这种均码的休闲装,确实对体重比较包容。
“可咱们华国人,不一定认均码吧?”
“未来劳动力变贵,均码是趋势。”
甄臻的话让这群温市商人陷入了思考。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赚钱,就值得尝试。
甄臻往前走了两步,被崔建义的窗帘布吸引了注意力,焦点女装原先也做布料,甄臻对布料还是懂一些的。
“这是什么料子?还挺厚实的?”甄臻摸了摸那布料的手感,“硬度也够,花色也很特别,这是打算做裙子?”
崔建义愁容满面,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甄臻。
甄臻想了想,“既然当窗帘布卖不出去,那就做别的。这些布料水洗过吗?”
“下水不会缩水不会变形,都经过特殊工艺制作,您看这些花多,都是手工弄上去的。”
崔建义为了做这批窗帘布,可花了不少心思,谁曾想,卖家会撤单。
“办法总比问题多。”
“20万呢!我所有钱都压在这批货上了,要是卖不出去,这些年就白干了。”
甄臻很明白,二十万对她来说不多,却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
她想了想,“这布料,我寻思着,可以做西装。”
“西装?”
“不错,面料够硬,做西装版型肯定好,再找个厉害的师傅,把有花色的部分,剪切到肩膀或者袖口的位置,不要大面积使用,如此一来,就是一件很有特色的西装了。”
甄臻的话,让崔建义拿不定主意。
倒是他哥哥崔建国比他果断,“我觉得甄老板说的有道理,反正你这批货卖不出去,倒不如试试甄老板的方法,说不定还能赚一笔。”
窗帘布成本高,好在这年头的西装价格不便宜。
要真能做成西装,搞不好真能赚钱!
崔建义的老乡都说好,庞老板也觉得可行,崔建义便跟甄臻介绍的工厂联系,让师傅帮忙做出来,放在批发档口做挂版。
甄臻逛了一圈,批发市场开了五十多家店,大部分是靠温市商人撑起来的。
他们胆大肯创新,服装做得可圈可点。
只要名气打出去,肯定有客流量。
崔建义很快就拿到了西装挂版,他把衣服挂在档口最显眼的地方。
让他失望的是,衣服挂出去后,别说是拿货了,就连问价的人都没有。
崔建义有些失落,他那批货还堆放在库房呢,要是卖不掉,受潮或者生虫,很可能血本无归。
看来这个甄老板也不是神。
批发市场客流量不错,可看得多买的少,崔建义忙活老半天,累死累活,却一分钱都赚不到。
其他温市商人也是同样的情况。
第二天,一个打扮精致的女人忽然来到崔建义的摊位前,她一眼看中了白底带花的西装,眼睛放光道:
“麻烦您,把这件衣服拿给我试试。”
女人试完觉得很满意,付了钱,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崔建义卖出一件,倒是挺满意的,虽然要亏二十万,可好歹回来二十块,有钱总比没钱好吧!
崔建义安慰自己,他做好了亏钱的准备,谁曾想,第二天早上,忽然涌来一批人,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张嘴就要崔建义的衣服!
“那就是徐主播同款吧?”
“可不是,徐主播说在批发市场买的,就是这大花西装,我记得特别清楚。”
崔建义这才知道,昨天那位女性是本地的节目主播。
新姚自立为市后,就开通了市电视台。
电视台收视率还不错。
昨天一档《新姚新事物》节目里的女主播,徐主播播报了新姚批发市场的事,她穿着崔建义做的西装,西装图案特别,设计又好看,很多人打电话去电视台问在哪买的。
这西装莫名其妙火了起来。
本地人穿得多就算了,外地人也来买。
很多外地摊贩,听说西装是在新姚批发的,都想来看个究竟。
一时间,新姚批发市场的商贩多了起来。
做生意靠的是积累,崔建义的衣服火了之后,连带着其他款式也卖的很好。
西装没啥季节性,崔建义卖了整整三个月,终于把所有西装都卖了出去。
他最后清点了自己的营业额。
这西装看着不起眼,竟然为他带来三十多万的营收!
利润查不到有20万!
崔建义高兴坏了,这样窗帘布卖出去了,他不仅不用亏本二十万,还倒赚了十万。
客户们说这西装好卖,催他多做点,这不,崔建义的合作工厂都要冒烟了。
在新姚电视台的宣传下,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
新姚交通发达,周围城市做服装的人都来进货。
没多久,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就传了出去。
来这里进货的商户发现,新姚的衣服跟其他地方的衣服不一样。
这里的衣服版型大,宽松舒适,很多休闲装都是均码的。
没有尺码的束缚,大家拿衣服方便多了。
张翠花听说批发市场衣服好看,就拉着甄臻和苟子娘来逛街。
甄臻没买,这两人各自买了几十件,装了满满一麻袋。
甄臻来到崔建义的档口里,想起西装的事,就问了一嘴。
崔建义感激坏了,“卖完了!全卖完了!不仅卖完了,还赚了十万块钱!甄老板,我真得感谢您啊!”
甄臻不在意地笑笑,“举手之劳,有什么谢不谢的。”
崔建义却知道,这哪里是举手之劳?
明明是萍水相逢的关系,他亏不亏本关人家什么事?
人家告诉他,是真心想要拉他一把。
崔建义忽然就明白了外头的传言,他们说新姚做生意的风气很好,大家从不互相压价,更不会把事情弄坏,因为有真心集团压着,更不敢随意哄抬物价。
跟新姚人做生意,爽快又舒服!
崔建义感慨:“甄老板,新姚可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甄臻笑起来,“我们新姚批发市场刚成立,但徐书记跟我说了,他要让新姚批发市场,成为整个北方最大的市场。你们占据了市场最好的位置,一定要把优势利用起来,争取做我们新姚的门面!”
崔建义连连点头:“那肯定的!我们一定把质量和款式给做好,争取不给新姚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