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强者是怎样炼成的by老肝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7
但今天可以给她破个例,毕竟她带来了有用的消息。
亚麻:“阿鲁塔姆,森林里的苏库变多了……我们的战士带着鱼和盐去拜访另一个部落,想和他们一起对抗苏库,却没想到他们都被吃掉了。”
土著部落人口不多,百八十人算是顶天。可一个有着三十多人的部落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地上全是长矛和蛇鳞——谁看了不觉得毛骨悚然!
“苏库找到苏库里,它们就会在有水的地方生下一堆苏库。”
阿萨思不懂什么是“苏库里”,但听着听着也回过味来,这大概是指体型更大、繁殖力很强的巨蟒。
“因为苏库太多,食物太少,苏库会吃掉苏库……”
阿萨思懂了,难怪这片森林能养活那么多巨蟒,原来除了物种丰富、数量够吃之外,巨蟒之间也会相互吞噬,就像她和暴虐一号一样。
亚麻:“只有最强大的苏库才能占据最多的花。”
“阿鲁塔姆,森林里有一种红色的花,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子女,吃了它能变得年轻强壮。”亚麻伸出手拂落她身上的灰,“我们叫它‘长寿花’,是它让苏库一直长大,怎么也死不了。”
“请你把花带走吧,阿鲁塔姆。没了花,就不会有杀不死的苏库,也不会有部落被苏库吃光了。”
血兰花,一种颜色艳如人血的奇花,拥有着让吞下它的生物获得长寿、变得强大的力量。
它长在森林最温暖的地带,被多条巨蟒同时守护,想吃到它没那么容易,因为光是找,她就得找上几年,谁让亚马逊比几座努布拉岛拼起来还大呢?
想吃是一回事,但做白工是另一回事。阿萨思不欲劳身,她只想借助人类的力量。
要是没记错,之前带走巨蟒尸骨的人应该回到了制药公司。而等人类亲眼见证巨蟒的尸骨,再听幸存者说起蛇口脱生的奇遇,想必人类会迫不及待地再回到这里,来寻找巨蟒和血兰,也来搜寻她的踪迹……
阿萨思决定等等,毕竟人类找东西的狗屎运一向很好。
韦克塞尔制药公司,顶层实验室。
“真是神奇,难以置信。”一名研究员道,“蟒蛇的寿命一般在20到25岁,最多不超过30岁。可你们带回来的蛇骨检测显示,这一条巨蟒已经47岁了,它打破了寿命的限制。”
生物学家:“如果我告诉你,这样的巨蟒不止一条呢?亚马逊深处有热河,存在超级个体的可能性超过80%!”
“假如全球变暖,气温持续上升,变回了适合泰坦蟒生存的古新世时期的温度,那么那个大家伙一定会从热河地带爬出来,成为我们对付不了的掠食者!”
科学家多少带点疯狂,他们没觉得恐怖,只觉得刺激:“哇哦,我很期待!”
“听着,这不是玩笑!”生物学家无奈极了,“我研究过蛇类,它们每蜕一次皮或者每长大一点,它们的表皮和骨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万一超级个体真的存在,相信我,我们的热武器对它起不了作用!”
可惜忠言逆耳,而高智商的科学家一向讨厌被人说教。他们终是把生物学家“请”了出去,并希望公司组织一支不明真相的队伍前往雨林,获取他们实验所需的血兰花。
研究员:“如果血兰花是长寿药,那么亚马逊存在恐龙也是合理的,或许真有一批恐龙靠血兰花活下来了呢?”
啊,他们也想要那头恐龙!
第39章
亚马逊雨林与努布拉岛的气候大致相同, 全年高温多湿,没有“冬季”,有的只是雨季和旱季。
雨季一般从11月开始, 到次年的6月结束;旱季则以7月为起点,在同年10月终止。
由于雨季生态活跃,食物资源丰富,故而成了雨林生物的繁衍期, 也是大蟒蛇的繁殖季。在此期间,雌蛇会释放气味引来多条雄蛇, 它们会纠缠一处形成巨大的蛇球,进行漫长又单调的生育活动。
不过,巨蟒再“巨”,本质上仍是冷血变温动物, 蛇类该有的繁衍习性它们都有。
为了让蛇卵安全孵化,为了增加后代的存活率,它们会自发自动地朝森林深处的热河地带靠拢,并将周围的一切变成它们的领地和猎场。
可亚马逊实在太大, 不少巨蟒要游许久才能抵达繁殖区,参与族群的盛会。
因此, 先来后到、源源不断, 巨蟒的繁殖季几乎覆盖了整个雨季, 给大量土著和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们无法逃离苏库带来的死亡。”
亚麻告诉她:“为了避开苏库, 很多部落在雨水降临的季节搬走了。可苏库喜欢吃人, 他们搬到哪里,苏库就找到哪里……”
久而久之, 巨蟒的领地越来越大,土著的凝聚力越来越小。
要么分散的土著被巨蟒慢慢吃空, 要么分散的巨蟒被土著合力杀死。在亚马逊,土著与巨蟒的生存战争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可直到现在,巨蟒的存在才传到雨林之外,为外人所知。
所知即探索,外来者为掘金来到了雨林。
土著本以为他们是“朋友”,会帮助他们战胜巨蟒。但他们错了,那些白鬼只想靠巨蟒赚钱,六七年前还有一批人把围着热河的栅栏和石头给炸毁了。
要不是他们杀了两条巨蟒将功补过,土著不一定会在最后划着船去找他们,给予草药和食物上的帮助。
亚麻:“我听说,他们承诺过会回来修建栅栏,可在他们离开后却再也没回来。后来,不少外来者‘飞’进热河,那是‘雅库妈妈’的领地,他们进去以后就出不来了。”
“雅库妈妈”又是什么?
以热河为领地,也是巨蟒吗?怎么土著对它的称呼不一样呢?
头脑一热,阿萨思就想去热河走走,可强大的理智掐灭了她好奇心,安全起见,她暂时决定只在热河附近活动。
不过,进入热河地带就意味着要远离土著部落,她的归期不定,有可能回来时这个部落就被巨蟒祸害完了。
然而,土著生活在自然中也该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生生死死都是食物链的一环,他们会死在巨蟒口中,一如巨蟒会死在她的嘴里。
翌日,阿萨思在晨曦中离开了部落,单方面结束了这段“互利关系”。
为寻到热河的边界,她一步步迈入长河、沉入水底,收敛起后肢和爪子,摆动起厚实的长尾,如同入水的巨蜥般畅快游动,速度极快地逆水而行。
不知是吃了沧龙起的作用,还是体内的部分基因被彻底激活,随着下水次数的增加、活动量的变大,阿萨思的水性已经和沧龙有得一拼。
水下的灵活性、咬合力、敏捷度……她似乎变成了第二头沧龙,把水下掠食者的恐怖统治带进了亚马逊。
河水浸透了她的皮肤,瞬间,她的双眼覆上一层透明的角膜,让她能像鱼一样在水下视物。
无论光线折射,不论明暗变化,她都能看清每一根水草每一条鱼,以及伏在水底休息的巨物,比如鳄鱼或蟒。
只是,十几米的巨蟒吃多了,她对六七米的“小蛇”提不起兴趣。她从它们头顶一晃而过,独留这些小蛇惊慌仰头,再飞速地离开这块地方。
走水道确实快,她只用了半天就“走”完了一天的路程。但水道中的巨蟒也实在多,她捕食了一条又来一条,她宰完两条又来两条。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冲她来?难道她闻上去像蛇吗?
不对,它们不是冲她来,而是……
阿萨思注意到,接近热河一带的水域中,大部分动物都被巨蟒吃空了。
它们没有食物来源,又不愿在繁殖期离开蛇球、散去四处觅食,自然而然地,它们将觅食对象换成了同类,这样不仅减少了竞争对手,还填饱了肚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巨蟒吃巨蟒,也是大的挑小的下手,小的挑残骸下手。就像现在,她将吃剩的蛇尸扔进河道,它立马被另一条拖了下去。
之后,她将另两条惨死的巨蟒挂上了树,再做好伪装,调节体温隐没于林间,避开巨蟒热成像的搜索,等着“大鱼”一条条上钩。
没多久,水里的巨蟒爬上岸,朝一个方向游去。而林间挂下一条黑蟒吞食了树上的食物,歇了半天后也向同一个方向游去。
阿萨思明白,那里应该就是蛇球的位置了。
只是,她为何闻不到浓重的蛇腥味?是被什么遮掩了吗?
她谨慎地跟了上去,淌过沼泽、迈过水池、跨过窟窿,沿途踩过数个蛇窝,咬断几条不识相的巨蟒,而后进入了一片“谷底”,这在之前应该是个湖泊。
对,她确定这里是一个湖泊!它有水流经,聚水成湖,处于热河与冷流之间,汇出温度较高的“温水”,孕育着独有的生态。
湖泊不深,但养活了大量物种。可现在,它不复之前的面貌,变得泥泞不堪、浑浊无比,里头翻滚着二十几条粗壮的巨蟒,它们盘缠一处凝成一个巨大的蛇球,紧紧纠缠着最中心的一条蟒,把它遮得分毫不见。
而在它们翻腾扭动之间,阿萨思闻到了一阵奇异的花香。它像是多种草药混合的产物,醇厚独特,一下子遮掩了巨蟒的腥臭。
她定睛看去,就见泥潭里有不少沾满泥土的花。
它们碎得到处都是,又被脏污裹缚,看不出原来的模样,然而透过褐色的泥淖,隐约可见一点血红。
血红色……
她像是受到蛊惑般伸出爪子,从湖边勾住一条花藤,猛地往上一提——就见泥点滚落,花朵露出艳丽的一瓣,空气中的药香愈发浓郁。
这显然是血兰花无疑!
阿萨思明了,这花跟蛇一样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想必越接近热河的地带,它会长得越多吧?闻着挺香,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嗯,肯定能吃,没道理巨蟒能吃的东西她吃不了,她的消化能力比巨蟒强多了。
巨蟒忙着快活,八成顾不上她。阿萨思拽起一藤的花就走,不料她低估了血兰花对巨蟒的重要性,花藤一动,蛇球便散开了些;花藤一断,里头的巨蟒竟停止了运动,一条条从下往上昂起头,盯上了扯着花的阿萨思。
阿萨思无所畏惧,泥潭里最大的巨蟒顶多50英尺,跟她差得可不是一个级别,她几乎能它们压倒性地屠杀掉。再说,它们撑死也吞不下她,不一定会跟她硬碰硬,即使它们数量占优,可她最不怕的就是对手量多。
毕竟,暴虐霸王龙的体质最适合滥杀!
但她想岔了,炎热湿润、含氧量高、食物充足的环境最容易孕育出大块头的个体,比如这条被众蟒压在最底下、如今才抬头的大蟒蛇——
那是一条黄绿相间的雌性巨蟒,体长近98英尺,庞大的身躯几乎覆盖整个湖底,直到它动起来,阿萨思才发现不是湖泊不深,而是它填满了一个湖。
它自泥泞中昂首,粗壮的身躯缓慢耸起,调节到与阿萨思持平的位置。而后它稍稍压低脖颈,做出攻击的前兆动作,明显是把她当作了猎物!
的确,在98英尺的巨蟒面前,她可不就是“食物”吗?
她只有66英尺长,对方完全能吞下她,就像寻常的蟒蛇吞下鳄鱼一样。
可不知为何,被这样的庞然大物盯上,她心里不仅没有恐惧,还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这一刻,她仿佛再度回到了与暴虐一号争锋的战场,她又捡回了迫切想赢的感觉。
她要杀了它,吃掉它!不为什么,就为它敢站到她面前!
在陆地上,在森林里,最强的掠食者不需要肩并肩的对手,她要它们全是猎物,只能恳求她嘴下留情。
阿萨思没有退,她冲着巨蟒一声咆哮:“吼!”
来吧!你的花是我的,你的肉也是我的!
倏忽,巨蟒发起攻击,硕大的蛇头一下射出身体三分之一的长度,张嘴冲阿萨思咬来。
千钧一发的档口,阿萨思猛地团起身体张开所有龙刺,一击扎入巨蟒的嘴中。蛇皮可能坚韧,蛇骨可能坚硬,但蛇口一定柔软,容易攻破。
果然,团起来的阿萨思“大”了一倍,变成了巨蟒无法轻易吞下的猎物。它在受伤之余立刻撒口,而阿萨思马上舒展身体,两只爪子分别卡进蛇口的上下颚,刺入肉中、大力地往下一摔——
“轰!”
她把它“抱摔”在地,蛇头狠狠砸出了一个深坑。阿萨思一脚抬起全力踩下,巨蟒突然暴起咬住了她,颈部一带、旋转,它企图把她卷入蛇坑,让她窒息而死。
谁知阿萨思没有一块肉是白吃的,巨蟒体型是比她大,可体重比不上她,她可是有20吨呐!
带不动怎么办?巨蟒即刻将身体上提,一圈圈地绕过阿萨思的脖子,再缠过她的肚子。蟒身收缩,绞紧“猎物”的身体,力道之巨,足以将“猎物”的骨骼挤碎、内脏破裂。
可惜,阿萨思是个硬骨头。
她一口咬在巨蟒颈部,钢刀般的利齿齐齐扎进它的血肉。而后,她背上的龙刺一根根竖起,尖锐的一端在巨大的压强下刺入蟒身,同时她的利爪捅进了巨蟒的身体。
她的躯体是动不了,但后肢还能动。为防万一,阿萨思扛起巨蟒往前几步,将它压在一棵巨大的橡树上。以粗砺的树皮为着力点,她挤压着巨蟒上下摩擦,将它蹭秃噜了一大块蛇皮。
巨蟒吃痛,发出嘶嘶叫声。很快,泥潭里的雄蛇爬上岸来,一条条往阿萨思身上缠。它们越绞越紧,重量越来越沉——阿萨思并不理会,只一心捅入爪子,然后搅烂巨蟒的内脏。
巨蟒疼痛难忍,已经有了退意。不想雄蛇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它包裹在里头,让它直面恐龙的爪牙无法退却,它不禁扭动身躯发出威吓声,却依旧进退两难。
双方互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但流血不止的巨蟒大概率会死得更快。
它想退,退不了;它想进,进不得。阿萨思的牙扯下了它的皮肉,一块接一块,它有再多的血肉也不够她造。接着,她咬穿了它的喉管,触碰到后方的脊椎……
耗时许久,阿萨思总算杀死了这条巨蟒,以及剩下的雄蛇。
在一坑的血泊和碎肉中,她累到趴在蛇尸间低低嘶吼、大口喘气,脑海中第一次没有“杀了不吃浪费”的念头,只余“杀了个痛快”的爽感。
蛇球没了,被巨蟒阻断的水流重新动了起来。
它逐渐填满泥泞的湖泊,将血兰花冲洗干净。阿萨思扒着巨蟒的尸体啃了几口,待恢复了些力气,她勉力进入水中,在散碎的蟒尸之间咬下了一朵花。
露出水面,一口吞下。
馥郁的药香一瞬充斥口鼻,血兰花虽小,饱腹感却很强,口味清甜、汁水饱满,比她啃过的任何一颗果子都甜,也比她吃过的任何一块肉都要美味。
它不知怎么长的,不仅有水果的甘甜,还有动物的血香。里头似乎蕴含着不为人知的能量,令她为之所迷,想要全部吃下。
阿萨思是这么想的,她也这么做了。
她不知道血兰花何时开何时落,她只知道趁花开的时候全部摘下,剩下的事以后再说,不然烂在湖底多浪费……啊?
她扯着长长的花藤掘起了花,殊不知花藤之下、淤泥之中白骨累累,有动物的尸骨,也有人类的尸骸,更有腐烂到只剩几段骨头的巨蟒。
它们全堆在血兰花下,是花最需要的肥料。
【血兰花被苏库占据着,颜色像血一样红。】
【它是长寿花,吃了它的苏库不会死,会一直长大。】
鲜血、腐肉、尸骨、长寿?
阿萨思恍然间明白过来,为什么血兰花会是长寿的象征?
它长在温暖潮湿的蟒生之地,汲取被巨蟒捕食的猎物尸骨成长,而巨蟒和小蛇会在花的身边成长死去,为花堆肥。
它是开在死亡之上的花,吸纳了无数尸骨的精血,吃了它当然能长寿……
阿萨思不语,像是在纠结什么。
少顷,她一把拔起血兰,把花拖到岸上大快朵颐。
不管了,能吃就行!
兽性的本能告诉她:你要护食。
血兰难得, 巨蛇罕见,哪一样不是珍贵的食材?哪一样不比暴虐一号鲜香?又有哪一样不是她凭实力获取的美味?
她强大,她理所当然配得上最丰盛的食物, 也值得她细嚼慢咽,极致享用。
所以,这些嗅到腥味聚过来的后来者算什么?想从她爪下分一杯羹也得看她愿不愿意!
护食的阿萨思异常凶暴,她绕湖而走, 咆哮着吓退觅食的野兽,杀死不长眼的东西。大抵是血味浓到了一定程度, 就连巨蟒都不敢接近这一片区域,阿萨思总算有时间享受美食,一吃就是五六天。
她的胃口涨了,一顿可以吃下600千克左右的食物。
98英尺的巨蟒虽大, 但总重不过7吨,除去蛇皮和腹中的腌臜,它也只够阿萨思吃四天,如果没有血兰花佐餐, 那么它会被吃得更快。
不得不说,这条难得一见的巨蟒着实鲜美。
不知是被血兰花腌入了味, 还是蟒蛇几十年的营养积累, 它的风味独特到让她敲骨吸髓。
阿萨思咀嚼着巨蟒的脊椎, 吞下韧性十足的蛇筋, 又如法炮制地吃掉了数条蟒蛇。几天过后, 眼见剩下的巨蟒尸体开始变味,她总算不再独享, 将它们一条条拖到支流顺水冲走,留给了食腐的动物。
之后, 她的主食变成了血兰花。
因食量巨大,一湖的花很快见底,连根茎都被摧残个干净。见吃空了,阿萨思这才离开了湖泊,沿着热河边缘闲逛、捕蛇,可惜没捉到几条。
又三天,大概是体内的“营养”囤积到了质变的时候,阿萨思察觉到身体在发热,四肢变得酸软,眼翳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熟悉这种变化的阿萨思明白,她不定时的蜕皮期到了。为了安全,她得赶紧找一个长满蛇草的地方住下,万一在这时碰上一条98英尺的巨蟒,那麻烦可就大了。
回忆着蛇草的气味,阿萨思锁定了方向迅速离开。约莫一小时后,她在一片长满蛇草的湿地安了窝,耐心地等待身体的蜕变期过去。
不吃不喝,纹丝不动。远远看去,她银灰色的身躯像一块巨石横亘在湿地中,但因她善于忍耐蛰伏、伪装变温,大部分路过此地的动物都当她是块石头,就连在树间穿行的巨蟒也不例外。
蜕皮期一共持续了五天,有些久。
在这些天里,阿萨思主要靠雨水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度日,有一口没一口,过得十分艰难。
并且,她不知道身上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她在一整个蜕皮期都疼得厉害。似乎随着旧皮的脱落,有一种坚硬的东西正顶开皮肤长出来,又痒又疼,从头顶麻到了尾巴尖。
好在忍耐终出结果,等旧皮浮得差不多了,变成石头的阿萨思就从石头里蹦了出来。
她自湿地中起身,舒展生锈的筋骨。在骨骼“劈里啪啦”的拉伸声中,她伸出爪子捋下旧皮,不料爪子在接触皮肤时竟发出了一阵类似金属摩擦的声响。
定睛一看,她顿时定在原地。
只见她的前肢表皮覆上了一层银灰色的鳞片,它们呈圆锥形、流线式,像一副副排布整齐的金属子弹,紧密地贴在她的身上,仿佛她摘下一片射出去都极富穿透性和杀伤力。
真没想到,她有一天会长出鳞片,明明表皮也够结实了……
不过,哪个掠食者会拒绝身体更结实点呢?
回过神来,阿萨思循声前往附近的瀑布。她先是在大水冲刷下洗去一身污垢,再是来到幽暗的深水区照照目前的样子。
不同于她第一次见到自己时觉得样貌恐怖、形同魔鬼,当下的她揽“镜”自照,只觉得倒影中的20吨巨兽威武霸气、强壮有力,简直帅裂苍穹!
经过多次蜕皮和成年期的到来,如今的她拥有一身流畅的肌肉,强悍的四肢,以及完美的掠食者身形。她有着暴龙和迅猛龙结合的长相,有着钢刀般的牙齿和龙刺,现在又披上了一层坚硬的鳞甲——
可以说,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她都趋近于龙形杀戮机器。除非碰上热武器拉满的人类或体型大她许多的对手,不然她的战力绝对是水陆最强。
阿萨思对现阶段的成长十分满意,并决定大吃一顿以示庆祝。
由于忘不了血兰花的美味,也想一试自己的身手,阿萨思直接放弃了在热河边缘摸索的计划,转而胆子极大地往里深入,只想再找一条98英尺的巨蟒啃啃。
然而天不遂“龙”愿,好货不是经常有,当她忍饥挨饿地寻到下一个蛇球时,才发现球里的雌蛇只有75英尺,比上一条小了不止一点。
但有好过没有,更何况这个山谷还长着血兰花。
饥饿的阿萨思可没有吃饱时脾气好,为了尽快干饭,她打架的路子变得非常狂野,有一种不顾死活的疯感。
她从山谷上跳了下去,当场。
在20吨体重和重力加速度的加持下,她犹如一枚炸弹轰进蛇球,即刻砸死最外层的巨蟒两三条,伤及内部巨蟒四五条。
仗着一身“铠甲”,她无惧巨蟒的撕咬,张嘴直指目标,竟是硬生生地把雌蟒从蛇球中拖了出来,再疯狂甩头将之砸向两侧的岩壁,直把它砸晕了才甩了出去。
“吼!”
山谷里回荡着阿萨思的吼叫,接着,她回过头看向一众雄蛇,爪子嘎吱作响,决定杀了解痒。毕竟,她已经饿了五天了。
之后半天,没有一条巨蟒能逃出山谷,只余瘆人的咀嚼声一刻未停。
许是饿狠了,阿萨思一口气吃了近吨的肉,撑得慌。见山谷还算安全,她便趴在腥臭的尸堆里睡了一晚,第二天醒来继续吃,吃完又睡。
如是过了一周,山谷的血兰花被吃空,只剩下将腐不腐的蟒尸一堆。在猎物充足的情况下,阿萨思不打算吃变味的食物,她将此地留给食腐动物,一转身没入水道,去寻找下一个蛇球。
殊不知,亚马逊整体很大,可在水网密布之下又显得很“小”。
当浓稠的蛇血涌入水中,当水的流动把腥味带向四面八方,总有一抹血气会汇入热河,再随着热河流入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洞穴。
是夜,弦月高悬,亚马逊深处的热河传来一阵沙沙声。
滚烫的水域中,一条体型恐怖、形同列车的绿蟒爬出洞穴。它乘着惨白的月光前行,所过之处河水断流,山石草木划开巨大的甬道。
或许活得久真能生出智慧,这条绿蟒之所以会出动,是因为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在它活着的日子里,它是第一次闻到如此浓重的蛇血味,这无疑是在告诉它森林里的固定食物链被打破了,有极其强势的天敌闯入了巨蟒的地盘,正在大开杀戒。
为一探究竟,它循着蟒蛇的血腥味而去,去往热河的边缘地带。它一路游走一路吞食,直到抵达满目疮痍的山谷——
它吐出信子汲取空气中的信息素。半晌,它张嘴吞下一地的蟒尸,又寻到了天敌的排泄物。
在意识到天敌相当年轻、尚未成熟时,绿蟒弓起身体迅速游入林间,开始了一场目标明确的追杀。
亚马逊雨季的4月,三艘河船载着24名人员驶入雨林深处。
一艘是“嗜血玛丽号”,为本地的船长比尔·约翰逊所有,他与他所载的船员全是不知情者,只知道进入雨林是为了寻一种草药,却不知雨林中存在恐怖的巨蟒。
而另两艘河船载着制药公司的研究员和保安,他们是知情者,不仅清楚雨林中有巨蟒,还清楚巨蟒占据着血兰。
一行人进入雨林已有四天,幸运的是没遇到什么麻烦,更幸运的是比尔走了狗屎运,居然找到了传说中的土著部落——亚夏麻族。
凭着丰富的生存经验,他提议用食物作交换,向土著换取一些蛇草。
比尔:“雨林深处有很多危险,被野兽咬伤算是小事,被毒蛇咬伤可会要了你们的命。别小看蛇草,它在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命。”
有人问:“蛇草到底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植物?”
比尔:“蛇草就是香根草,它根部散发的气味能驱散蛇虫,被很多冒险者拿来使用。原产地是印度,在大航海时代流入了南美洲,不清楚为什么会流入雨林,有可能当时的人和土著做了交易。”
不成想,由于雨季的特殊性,蛇草已成了一种宝贵的资源,亚夏麻族说什么也不愿拿蛇草换食物。
大概是害怕“白鬼”的武器,为保护族人的安全,土著告诉比尔雨林里有很多巨蟒,想活命必须马上离开。
“巨蟒?”比尔将信将疑,“虽然‘不准在雨季进入雨林’是我们本地的规矩,但原因真是这个吗?”
他一直以为这条规矩的制定是为了本地人保护雨林的生态,因为动物会选择雨季繁衍,可结果……
真的吗?可他没见过巨蟒。
假的吗?土著有必要骗他?
比尔带着疑惑进入河船,开始思考是继续深入还是听劝返回。
却不知在他纠结的档口,一组卫星图片已被传输到另外两艘河船上,所有知情者看着照片上显示的影像,先是不敢置信,再是克制地争执,最后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卫星图片一共七张,拍到的是游弋在雨林长河中的巨大蛇影。
没头没尾,只有中段在水里起伏,可对比河道的长度和岸边的树木高度,不难发现这是一条史无前例、闻所未闻的超级巨蟒,它的体型超乎他们的想象。
“如果它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什么树和藤蔓的错觉……”一名科学家抱着头,“好吧各位,根据我的推测它起码有190英尺长。假如这个长度成立,那么它起码有30吨重。”
有人喃喃道:“真被那个生物学家说中了,雨林深处存在超级个体?”
“不可能!”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即使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存在过泰坦巨兽,但现代世界的含氧量和空气密度根本养不活超级个体!假如它们真的存在,也不可能适应当下的环境,这个体型——根据身体内外压力差,它的内脏早就从内部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