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by2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对,陆东家,我馋你们家那烤羊肉串很久了,我们家也有烤羊肉,但做出来的味道比起你们家的,总是差了点。今晚我就要去吃吃看。”
陆辛夷拱手“好,欢迎,这位东家贵姓?晚上我必定给你留一桌。”
对方拱手还礼“我姓刘,叫刘茂,也是开食肆的,叫一招鲜,也在花街,不过在街头那边。”
“好的刘东家,欢迎随时来樊楼交流。”
众人见他们不像是说假话,也有人心动。
但行业的壁垒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大部分人也只是持观望的态度。
又寒暄一番,时候不早了,众人这才纷纷离去。
陆辛夷跟顾二娘他们一起走的。
顾二娘道“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我都不太相信咱们能把这件事做好,但现在,我居然无比相信,范大人真的会成为西市的市令。”
卢汉也道“陆东家,我老卢是真佩服你,以后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
苏莫生也道“陆东家要是个男子,成就必然是现在的几倍。”
陆辛夷站定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女人就不行了?”
苏莫生赶紧解释“我不是说陆东家不行,而是……怎么说呢,陆东家要是男儿身,就冲你这份性情,这份脑子,肯定是能谋得一官半职的。”
陆辛夷也不跟他辩“这事成不成我们也没办法再过问了,今日还是要多谢诸位的配合,没有你们,我陆辛夷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翻不出花样来。”
“诸位要是有需要我陆辛夷帮忙的地方,也只管开口,以后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有事情大家可以说出来,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大家相互商量,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对,陆东家说的对。”顾二娘道“那陆东家,我现在就有事先要请教你。”
陆辛夷“……好,你说。”

第137章 监察御史鲍玹
“我是开茶馆的。”顾二娘道“来我的茶馆一般都是说书听故事的,我听说你之前在开封府女牢里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不知道陆东家能不能说给我听听?我跟你分红,绝不让你吃亏。”
陆辛夷“……”
好家伙,我在开封府女牢的事你都能打听出来,你也是很厉害的啊。
顾二娘这话一说,卢汉,苏莫生等人也都好奇起来了。
陆辛夷“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顾二娘尴笑了下道“这跟你合作之前,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性格脾性,那不得打听打听啊。”
“就很巧合的,那天我们茶楼来了个讼师,就说起你,我就听了一耳朵。”
“那讼师就说了你拿钱请他帮忙,帮跟你一起坐牢的那几个女犯人打官司的事,然后就在女牢里他听其他女犯人说了你说的那个故事。”
顾二娘“那讼师听的一知半解的,就这样说给我听,我都觉得这个故事很吸引人……”
“所以陆东家,您看……”
连您字都用上了。
陆辛夷“这个事是没问题的,但我现在真的很忙,腾不出时间来啊。”
“没关系没关系。”顾二娘道“您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把这个故事说给我们茶馆里的润笔人听,他们就专门做这个事的……”
“不行。”陆辛夷道“不是我不相信你的人的专业性,而是这个故事它涉及比较广,有些东西没办法口述出来。
不过你放心,等我忙好了,肯定会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给你的,到时候还帮着你排出戏都没问题。”
“哎哟……”顾二娘一拍巴掌“那我可就真的要感激不尽了。”
“好说好说。”陆辛夷对众人抱拳“那今日就到这里,改日有机会,我也去诸位的铺子里逛逛。”
众人抱拳还礼“那就恭迎陆东家了。”
陆辛夷笑笑,转身往花街方向走去。
其他几人面面相觑。
卢汉道“这事我看能成的概率有八成。”
其他人也附和。
“行了,都回去吧,咱们就静静的等着吧。”
众人散去。
那头,范绰已经得到消息了。
得到消息后他也没什么太大的情绪起伏,继续在诸京暑里忙着。
徐敏被关以后,朝廷没有派新的市令下来,诸京暑里大部分事情都是他在处理。
这些事情他早就就做的得心应手了。
只是下衙后,范绰就带着妻子回了岳家。
范绰的岳父是御史台监察院的一名监察御史,名叫鲍玹。
大胤监察院隶属御史台,设监察御史六人,均为六品,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六部以及百官之事,纠察其错误。
鲍玹人如其名,温文如玉,一副文艺老大叔的君子模样。
但你要觉得他好说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鲍玹官职不高,但为人很是刚硬,也是属于茅坑里的石头那一类的,谁碰谁长包,再碰一身骚。
所以朝中大臣,能不惹他的,就尽量不惹。
比他官职高的大臣看到他都绕道走,开朝会的时候他看谁谁都要低下头来反思自己最近干啥缺德事了被他惦记上了。
按理说这种人是活不长的,但鲍玹是个例外。
这老头之所以能安安稳稳的活着没被人弄死,也是因为他这臭脾气。
朝堂上大家都很端着,也不能当着皇帝太后摄政王的面吵架打架,但有时候气上头了真的很想弄死某个人。
于是鲍玹就成了那无往不利的武器。
谁今天在朝堂上发言触到我方利益了,只要把对方的把柄往鲍玹那一捅,这老头核实无误后就会朝会上把对方喷的满脸口水,还要逼迫三巨头给对方定罪,不然绝不算完。
鲍宣战绩最牛逼的一次就是扳倒了太后的宠臣前任左相裴玉。
十年前的裴玉也是刚从地方调任回京,任户部的四品左侍郎,唯一的靠山也就是户部尚书。
后来先帝驾崩,太后临朝听政,摄政王跟诸位辅助大臣监国。
裴玉看出了太后想在朝堂发展势力的决心,他的顶头上司是保皇党。
于是裴玉抓到了绝佳的机会,开始以太后的意愿为意愿,很是替太后办成了一些事。
于是太后开始重用裴玉。
十年时间裴玉就从一个四品侍郎变成了当朝左相。
成为左相的裴玉更加圆滑,他处处小心谨慎,敌对势力抓不到他的把柄。
奈何他有个好大儿跟好大孙,没少在外面给他惹祸。
两年前有人把裴玉任职知府期间的一个冤案丢在了鲍玹家。
十二年前,裴玉还在湖州任职知府,期间他儿子裴世杰伙同另外一个纨绔上山打猎,偶遇两个猎户女上山挖野菜。
那俩人见人家有点姿色上前调戏,那俩猎户女也有点身手,哪里忍得了,当下就打了回去。
结果寡不敌众,被裴世杰等人给抓了,裴世杰为了泄愤先强了她们,而后又丢给手下,最后那俩姑娘被活活轮死。
那两猎户看到女儿这般惨状哪里肯罢休,一查就查到裴世杰他们上过山,当下就抬着尸体来到知府衙门讨要说法。
裴世杰怕被裴玉知道自己要挨鞭子,一不做二不休,先伙同捕头把人哄了回去,而后连夜把那两家猎户给杀了,还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最后两家十七口全部惨死。
那案子最终被裴玉压了下来,定性成了江湖仇杀。
鲍玹看完案子气的火冒三丈,立刻派人去湖州调查。
裴玉听到消息后,决定先下手,开始排挤鲍玹,伙同党羽处处找茬。
太后偏听偏信,派金吾卫去抓鲍玹,结果鲍玹闭门拒命,还将太后骂了一顿。
最后还是摄政王出来打圆场,老头才没被弄死。
于是此后的时间里,鲍玹就死磕裴玉。
去年,裴玉终于在各方势力一起发力的情况下,轰然倒台,全家流放的路上被不知名的人给杀了。
太后震怒,要大理寺亲自赶往案发现场调查。
但等大理寺赶去都过了半个月了,案发现场早就啥也不剩了。
最后大理寺给的结案就是土匪作案,因为太后还想重启裴玉,想着先流放,过个一年两年再召回重用。所以他们被流放的时候还带了不少钱财,被土匪截杀太正常了。
这草率程度倒也对得起他当年给那两家十七口结案时的草率。
所以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第138章 鲍玹教婿
女婿范绰带着女儿以及外孙跟外孙女都回来了,鲍玹很高兴,虽然他们经常回来,但鲍玹看到范绰的第一眼,就知道他心里有事。
鲍玹官儿不大,又是得罪人的监察御史,所以俸禄也不高,当年也是倾尽全力,才在西市的兴化坊买下二进的院子。
家里如今就住着他跟老妻,儿子是个七品县令,带着儿媳跟孙女外放外地,两年多没回来了。
再就是老仆一家四口,老仆的女儿跟着淑娘去了范家,儿子娶了媳妇后媳妇儿也在他们家干活。
家里人口少,也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家庭氛围很好。
小院子很务实的种了不少蔬菜,看着根本不像是一个监察御史的家,就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
鲍玹在兴化坊可谓是“明星”,不少老百姓有解决不了的事都来求他出主意,所以平日里邻里关系非常不错,整个兴华坊的氛围也都很不错,大家相处的都很融洽。
别看鲍玹在外面怼天怼地怼空气,但在家不怎么说话,什么事都是老妻或者老仆做主。
女婿范绰是他选的,寒门出身,人品不错,还有一股子正气。
范绰能考中全靠他自己,但能留京当官,全靠老丈人。
他老家也已经没什么亲人了,丈人跟丈母娘他是当父母来孝敬的。
知道他来肯定是有事,鲍玹当下让人老伴儿亲自下厨做晚饭,好给他们翁婿腾出时间来。
淑娘哪能看着亲娘做饭,所以也去帮忙了,只叮嘱两个孩子就在院子里玩儿,不要乱跑。
鲍玹把范绰带到自己的书房,也不啰嗦,开门见山“是遇到什么事了?”
范绰不惊讶岳父这么问,他老人家的观察力他是很佩服的,当下就道“子平有一事想请岳父把把关。”
子平是范绰的字。
鲍玹点头“说来听听。”
于是范绰就把这件事跟鲍玹说了说。
鲍玹听他说完,点点头“你在这八品市丞的位置上也已经坐的够久了,也该动一动了。”
“我之前本想运作一番,让你去兵部,那边正好缺一个库部主事。兵部尚书欠我一个人情,虽然是六品,但对于你来说,也是高升。只要我开口,那肯定就是你的。”
鲍玹被人当枪使他自己心知肚明,他也不是傻,在大事上用就用下,但有时候夹杂私人恩怨想用他,那就得搭上人情。
在朝为官就没有谁是白纸一张,端看你怎么画了,鲍玹也从来不说自己是个好人,好人在朝堂待不下去。
“既然你更看重这个市令,西市的商户们又为你添油加柴的,倒是可以试一试。”
范绰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您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
鲍玹道“只是这市令可不好当,那个位置虽然官儿不大,但油水多,我听开封府的人说徐敏可是贪污了几十万两,你要上这个位置,那就明白这个位置带来的利弊。”
“子平自是清楚的。”范绰道。
他只要保持中立,把西市建设好就行,那些勾心斗角,他不想参与。
“不,你不清楚。”鲍玹双手背在身后,在书房来回走动,半晌才道“坐上这个位置,你就不能置身事外了,你以为那些市令为何人人都抢?那就是个钱袋子,一个比从户部拿钱更容易得钱袋子。”
他忽然问“你知道徐敏是谁的人吗?”
范绰摇头。
鲍玹道“那是摄政王的人。”
范绰惊讶。
多余的鲍玹没说,他继续道“如今你虽然不是谁的人,但没有明确标签,那你就是陛下的人,陛下定然会对你有所表示的。”
“就算你顺利上去了,太后跟摄政王这边会不会拉拢你还真不好说,毕竟那两位手一直伸的长,他们要是拉拢你,你当如何?”
范绰想了想“陛下明年就及冠了,到时候太后还政……”
鲍玹忽然笑了,他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我儿还是单纯了啊。”
范绰讶然的看着鲍玹。
鲍玹道“自古以来,这权力拿到手里就没那么容易放下,太后一心效仿大周女皇,她有这个运气可没有女皇的手腕、魄力,以及眼界跟心胸。”
不然他也不会骂她了。
鲍玹实事求是“刚开始她确实是一心为了朝堂,为了年幼的陛下,如果不是她,摄政王说不定早就坐上那位置了。
只是如今太后能有几分是为了陛下有几分是为了她李家,就真不好说了。”
自从裴玉死后,太后用自己娘家人用的那叫一个明目张胆毫不避嫌。
“你且看着吧,还政这件事,还有的闹呢,别的不说,就陛下的皇后人选,京城几个闺女都已经快打破头了。”
范绰皱眉了。
他一个不需要上朝的八品小官,自然不知道太多的内情。
岳父虽然是有六品,但人家是要上朝的,知道的可比他多的多了。
范绰请教“那您说如何?”
“你既然要上这个位置,人家商户又为你出了这般大的力,那你就上,上了后不管哪一方找你做事,你照做,但你要把握好一个度。”
“你知道我在朝中得罪那么多人,为何还没死吗?”鲍玹一点都不介意的讨论这件事。
“那是因为我把握好了一个度,他们把我当枪使,那我就当他们的枪,让扎谁我就扎谁,扎不扎的死,全看他们给的证据以及背后使得劲儿够不够,毕竟我只是枪,怎么使用得握着我的人说了算。”
“但我不是他们某一方势力的枪,我扎了东边掉头就能扎西边,扎完西边我还能来个回马枪。”
“他们三方都被我扎过,我扎他们的时候他们想弄死我,我帮他们扎别人的时候他们还得保护我,谁让我好用呢。”
范绰“……”
鲍玹哈哈笑了起来“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学我,而是让你去理解这个度要怎么把握怎么平衡。
你既不能失信于百姓,又不能成为他们剥削百姓的那把刀,所以想做这个位置,想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一番事来,是很难的。”
“你好好想想,走之前给我答案,如果想去兵部,明日朝堂上的事我帮你挡了。”
鲍玹这么说,意思就是希望他去兵部了。

第139章 市令之争(1)
但范绰在西市诸京暑也干了这么多年了,对西市整个市场有一套自己的见解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跟抱负。
范绰知道老丈人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他们家四口的安全。
但范绰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保护家人的。
他道“爹,我还是想留在诸京暑。”
鲍玹没有多说“好,我知道了,走,吃饭去吧。”
这边范绰一家吃着饭说着笑着,陆辛夷等这些商户们又紧张又期待明天的到来。
这件事能不能成,决定了他们以后在西市的影响力。
西市虽然只是一个市场,但这里面的涉及到的关系以及势利,可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的。
他们能顺利的将请愿书示于人前,还真是沾了樊楼开张的光,有敬王罩着,还真没人敢来惹事,所以一切都水到渠成。
垂拱殿内,十九岁的大胤第四代君王宋祯一身黄袍端坐在龙椅上。
左手边事垂帘听政的当今李太后,那威严气场可比十九岁的宋祯强多了。
摄政王也有个座位,在左手边,不过要低调不少。
剩下的辅政大臣们以及左右二相站在第一排,后面是各部门官员,也站了满满一大殿的人。
有时候开大朝会,需要问询一些事的话,大殿外面还会站一批。
不过今日是小朝会,一个大殿就能装下这些人了。
第一个发言的自然是皇帝,大部分时候整个朝会宋祯也就说十来句话,说完开场白后,剩下的时候他基本是个摆设,看着众人唾沫横飞的说着朝政。
这些事都跟他息息相关,可又都跟他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毕竟他也做不了主。
刚即位的时候宋祯也是满腔热血,可这满腔热血都在太后以及摄政王的“保护”下,渐渐都变成了往事。
他气愤,暴躁,那段时间干什么都觉得没劲儿。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人,那人跟他说,陛下,您就把那些大臣们都当成是个说书的。
他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要怎么把这本书给说下去,您看他们在争吵,在互相抨击的时候,像不像农村里的妇女吵架。
宋祯摇头,因为他没见过农村妇女怎么吵架,想象不出来。
后来那人就偷摸着带着他出去了一趟,让他见识了什么是妇女吵架,老百姓为了争田里的一口水,地里的一把菜都要吵上半天,相互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
回来后,宋祯就把这些朝臣们想象成村子里的泼妇跟莽汉,每天上朝看着他们为了“一把菜”“一口水”吵的天翻地覆,相互唾沫横飞的问候对方祖宗,顿时就觉得有意思多了。
嗯,确实跟村子里妇人吵架一样。
想通后的宋祯于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儿。
也因为他的听话,太后对他都好了不少,一些不是太过分的事,或者他偶尔想争取点什么主动权,太后也都让他达成所愿。
如今这些朝臣里,也有几个是他的心腹了。
今天宋祯照旧看着几个“大妈”又跟几个“莽汉”吵了起来。
他看得津津有味,真恨不能拿点瓜子一边吃一边看。
毕竟村民们看人吵架就是这样的。
忽然,宋祯耳朵里慢半拍的听到太后喊他了。
宋祯赶紧收回心思,看向太后。
李太后威严无比,那冠比宋祯的大多了,看着也气势多了。
太后又问了一遍“陛下,这件事你怎么看?”
宋祯“……”
什么事来着?
他看向自己身边的大太监元宝,元宝挤眉弄眼半天他也没得到提示。
他看到户部尚书站在前头,显然这件事是他说的。
前任左相裴玉在的时候,户部就是太后的钱袋子。
虽然裴玉死了,但裴玉培养的人还是牢牢的把住了户部,继续为太后效命。
虽然不知道张尚书说了什么,但太后是他亲娘,还是要帮一帮的。
不过也不能这么爽快的帮。
宋祯就道“儿臣觉得张爱卿虽然言之有理,但这件事也牵扯诸多,还是再讨论讨论吧。”
这次他要认真听了。
陛下都这么说了,众人只好继续讨论。
吏部尚书立刻站了出来“陛下圣明,自古以来这官员任命都是由吏部负责的,还没听说过一群商户就能任命官员了,那不是乱了天了吗?陛下,臣以为户部所奏有违我大胤律法,绝不可取。”
宋祯看着户部尚书“张爱卿你觉得呢?”
户部尚书张朝举着笏板就道“我朝太祖皇帝就说过,律法都是为了老百姓服务的。”
“之前西市市令贪污数额巨大,我户部有失查之责,所以这次由谁来担任这个西市市令,我们户部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虽然官员由吏部任命,但我们这些天天坐在廨房里的人,也该听听底层老百姓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我大胤最大的纳税群体,朝廷建立诸京暑,就是为了让这些商户们能听从朝廷号令。”
“如今西市百位商户联名上奏请愿,老臣觉得,我们应该听听这些商户们的意见,听听百姓们的心声。”
宋祯终于明白了,顿觉有意思起来。
他问“请愿书?”
“是的,陛下,昨日西市百名商户联袂上书,关于西市市令的派谁去的问题,老臣就觉得该听听他们的心声。”
“呈上来让朕看看。”
那三十多米长的布就被人捧到了宋祯跟前。
宋祯看了一遍,看着看着就不由得点起头来。
再看看后面的签名,心里一时间也有些动容。
“母后,您也看看。”
于是这请愿书又被捧到了太后的跟前。
看完请愿书的内容,太后赞叹这一手好字。
但看到第一个签名的时候,皱了皱眉,都没细看是什么字就扫过去了。
太辣眼睛了。
不过商户能认识几个字的也不多,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太后闻言就道“哀家也觉得这些商户们言之有理,既然这个市令是管他们的,那由他们推举一个,自然是合情合理。”
这次争夺这个市令的位置,太后跟皇帝都失败了。
摄政王的人牢牢占据着主动权。
皇帝跟太后都表态了,摄政王这边的人着急了。
户部被太后牢牢掌握,他们想搞钱,就只能从东西两市下手。
所以这市令,他们势在必得。

第140章 市令之争(2)
“陛下,这个先例不能开啊。”又一个老臣站了出来“吏部尚书所言极是,这官员任命自然是由吏部来任命,哪里能让一群商户来指认?
要是开了这个先例,那以后是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凭着一群无知的人随便几句话就能左右了?那还要吏部有何用?吏部的威严又何在?朝廷的威严何在?”
宋祯点点头“爱卿所言也有道理。”
听皇帝这么一说,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胡大人此言差矣!陛下……”那位大臣一脸正气凛然,看那脸上的褶子以及嘴角严肃的法令纹,还有一对铜铃般的眼睛,看谁谁回避,一看就是御史。
汪御史高举笏板道“太祖皇帝说过,固步自封是倒退的开始。太祖爷在的时候,就经常鼓励朝中大臣多在民间走走,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这些大人们说的话百姓们都非常愿意听,臣子能下民间听取百姓心声,老百姓也愿意听从朝廷制度,所以才创下了我朝太祖盛世。
那个时候的很多朝臣在百姓口中都很有口碑,如今咱们大胤贤臣都是那个时候跟着太祖爷一起打下江山的。
试问这几年,可有哪位大人觉得自己的功绩能跟那些贤臣相比?”
“在看如今……”这位大人环顾一圈同僚后冷哼一声道“恕在下直言,今日站在这里的很大一部分同僚都是尸位素餐的蛀虫,早就违背了太祖创立大胤朝的初衷。”
“太祖创立大胤,是想创建一个国泰民安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大胤,可如今各位大人,有谁的心里装了百姓?”
“胡大人开口就说商人无知,可要没有这些商户,大胤能有如此繁荣?我不是说这些都是这些商户的功劳,可商户也是我大胤的子民,胡大人连调查一番都不曾,就直接说人无知,我看这无知的,怕是另有其人吧。”
说完这位汪御史就冷哼一声退下去了。
胡尚书被这么一顿喷,没法还嘴,一张老脸憋的通红,给人一种随时要被气厥过去的模样。
其他人也都敢怒不敢言。
谁敢反驳?谁反驳就是在反对太祖皇帝。
就连太后也只是黑着脸不说话。
气氛有点尴尬。
宋祯忽然道“开封府通判秦砚何在?”
秦砚赶紧出列“微臣在。”
宋祯问“这个范绰,秦通判可认识?”
秦砚举着笏板恭敬道“臣并不认识,不过昨日这些商户在开封府大堂上拿出请愿书,事后微臣就派人调查过,这个范大人在西市商户以及摊贩的口中的评价还不错,至于其他的,微臣并不知晓。”
秦砚据实已告,并没有多说一句不该说的。
也不可能说不认识,不仅请愿书是在开封府大堂上拿出来的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他不派人调查一下,就是失职。
宋祯点点头,目光在人群中巡查鲍玹的身影。
鲍玹官职不大,虽然能上朝,但也不会站在前面,只在后面。
大部分开朝会的时候他都是站在后面闭目养神,除非需要他当枪的时候,那么才会认真听。
隔壁的赵御史见他今日一改常态居然认真在听,轻轻碰了他一下。
鲍玹侧目。
“今日你不闭目养神,是又要干谁?”
鲍玹不雅的白了他一眼“我有那么好战吗?”
赵御史笑而不语。
鲍玹对汪御史刚才的一顿喷很是满意。
对嘛,作为御史就该这样,不能老是他一个人在朝上跳来跳去的,来个汪御史分担一下他的责任跟压力,也挺好的。
眼看着下朝的时间都快到了还没个后续,鲍玹摸了摸肚子,有点饿了,不知道下朝的时候能不能赶趟去钱家小馆吃一口热乎乎的馄饨。
钱家是江南来的,做的肉燕馄饨味道十分鲜美,他每日下朝后都要去吃一碗好补充下体力。
上朝吵架也好,站着也好,都很耗费体力的,他年纪大了的,得吃点好的。
忽然,他听到宋祯喊他。
鲍玹赶紧出列“老臣在。”
宋祯问“这个范绰,是不是你的女婿?”
朝中的事他不能插手,所以一些朝中乱七八糟的关系,他倒是清楚的很。
鲍玹举着笏板道“范绰确实是老臣的女婿,在诸京暑已经任职六年了。”
闹得不可开交的几个大臣闻言有些傻眼,他们相互看了彼此一眼,显然都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鲍玹来。
“六年?”宋祯也很意外“那对西市应该是很有了解。”
鲍玹“了不了解老臣不知道,他也很少跟我说他的事,倒是我家女儿回来跟我家老婆子抱怨,说他下值了也不回去,就在坊市里跟一些小摊贩说话聊天,有时候吃饭了还需要家里人去找。”
有人插嘴道“这说明范大人是真正走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了。”
吏部一个官员道“他一个市丞,本就该当如此,又有何好炫耀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横滨的硝子医  万人迷小狗创  丹妮斯的重生  饥饿下的产物  万人迷穿成纯  (综漫同人)  (综漫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