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by2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陆辛夷道“到时候雇佣两个劳动力来,阿四他们还是太小了。”
幺爷点头“东家说的是。”
“去打听下有没有那些从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这些人力气肯定大,功夫也是有一点的,要是碰到有人闹事,他们也是能靠得住的。”
“他们在战场受了伤,如今找事情干多少会收到一点影响,找那不耽误推磨的就行。”
这里的石磨不是那种转圈的,是安装了一个手柄,一根绳子吊在梁上,人站在那不需要走来走去,推拉手柄绕圈就行。
幺爷闻言顿时就道“东家想的太周到了,我等下就去找。”
“工钱你看着定。”她既然把豆腐坊交给幺爷,那就是相信他,很多事她只需要定下一个大概的框架就行,其他的就交给幺爷自由发挥。
作为一个管理者,什么都管是不明智的,要给下属一定的操作权限。
说完这话,两人从放石磨的房间走了出来。
这两间铺子是连通的,都按照她之前说的布置的,两边靠墙壁的位置都放了木头架子,这里主要放一些样品,目前就是各种豆制品,以后肯定还会放一些咸菜等,都是顺带手卖的,铺子里食品的多元化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边铺子的前面有两个高一米左右的木头做的柜子,柜子四周高出二十公分左右的挡板,到时候这里面会放簸箩,簸箩里面会放做好的豆腐干,千张,豆腐皮豆腐等豆制品。
一旁的铺子还有两个土砖垒砌的灶台。
到时候会放两口大锅在这里,卤好的豆制品以及鸡蛋等卤菜放在上面。
夏天盖上盖子就行,冬天会添炭火保温,也能给前面工作的众人提供一些温暖。
陆辛夷看了一遍很是满意。
“对了东家,您之前说要教我们做黄豆芽,这个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陆辛夷道“等天冷吧,天冷蔬菜少,到时候咱们再拿出豆芽会比较好卖一些。
再说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在人前,我们也要不定期推出一些新产品,以保持咱们铺子的新鲜感。”
幺爷虽然不懂什么是新鲜感,但既然东家这么说了,他听着就是了。
“哪天是吉日?”陆辛夷又问。
古往今来,开张这种大日子,一般都会提前找个吉日的。
“三天后的上午辰时一刻就是吉日吉时。”幺爷道。
“好,那就定那个时辰开张。”说完又问“你们这段时间准备的东西够用吗?别到时候人来了东西不够卖。”
幺爷笑道“这段时间大伙儿真的是一天就睡两三个时辰,其他时间不是在磨豆浆就是在做豆皮,小四他们都不出门卖豆腐了,就那几个女娃子还有几个小的在外面跑着。”
陆辛夷点头“好,那这两天你们再多准备一些。”
豆腐皮晒干可以储存很久,这几天的天气都很不错。
其他豆腐豆腐干千张这些,最好都是现做,这个天气放的时间超过两天就会变质了。
后期她还打算把麻辣豆腐干,大辣片,辣条,油豆腐(豆腐果),臭豆腐干,腐乳这些都一一做出来。
每个月推出一样,这新鲜感也能坚持到明年了,那时候铺子绝对已经站稳脚跟了。
幺爷点头“知道了东家,就是这铺子,还没起名字呢。”
陆辛夷“您觉得叫什么好?”
幺爷笑“就叫陆式豆腐坊?我看别人家铺子都是这么叫的。”
陆辛夷笑笑“就叫百家豆坊吧,百家代表百家姓,也是代表所有的老百姓,希望周围的以及隔壁坊的老百姓都能来我们这里买豆制品。”
幺爷顿时就点头,“这个名字好,代表的意思也不错,东家,还要麻烦您写下来,我这就叫人去刻牌匾,多给几文钱加个急,后天应该就能拿到。”
陆辛夷想起自己那一笔字,虽然已经进步了不少,但还是难以拿的出手。
秦砚的字倒是不错。
陆辛夷收回思绪,对幺爷道“你去找个字好的老先生要一幅字拿去刻吧。”
幺爷见东家忽然就有些兴致缺缺的样子,也不敢再问什么,“我这就去,再把推磨的人给找到。”
毕竟时间可不多了。
幺爷离开了。
陆辛夷又去了后院。
后院添置了一口井,以后用水就方便很多,但相对的,本就不太宽阔的后院就显得更加逼仄了。
没办法,就这个条件,大家先一起克服克服吧。
殊不知在阿四他们眼里,能有这样一个宅子,他们连做梦的时候都不敢这么梦的。
嗯,等下去问下张桂香她们,可有人愿意来这边当厨娘的,主要就是给这边的人做饭,以及阿四他们做豆腐的时候,需要她烧火,简单的很,不复杂。
这么想着,陆辛夷就离开了。
小八在这边看门呢,也不怕有人来做坏事。
陆辛夷招呼何叔带着姜绥去茶楼那边。
那边的名字她还没想好,一直还用茶楼代替。
想叫食肆,但一楼又是看戏的地方。
要不分开取名?
一楼就叫某某戏楼,这样一目了然。
取名字还是直接点好。
这一路陆辛夷把现代那些名字各种套,等到茶楼的时候,她终于决定了。
一楼就叫花戏楼,取决于以前央视有一档节目,叫相约花戏楼。
二楼三楼是食肆,就叫天下第一香。
虽然夸张了点,肯定很多人不服,但她要的就是这种不服。
现代娱乐圈有一句话叫黑红也是红,更何况她的火锅系列一推出,就不信还有什么比火锅的香味还要霸道的。
不服来战!
这边的两个名字可不会随便找个人写了,她得去找敬王。
上次他给自己的那个“日进斗金”的字可好看的人,这大概是他所剩不多的优点之一吧。
一行人到了茶楼,就见一楼的装修已经全部完成,就跟以前的老式电影院差不多,木头的椅子木头做的地板。
她还试了下音,让人在里面大喊大叫,她在外面听,还真听不见。
不过喊声肯定没有锣鼓的声音大,到时候多多少少都会传出来一些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台上的扩音,周围多放了好几个缸,她还站在台上唱了两句,大概是没人的缘故,声音居然十分清灵空洞,跟有特效似的,搞得陆辛夷对自己的唱功顿时信心大增。大有再展歌喉的意思。
姜绥夸道“东家的声音本就好听,反正我听着不比芸娘差。”
说完又觉不妥“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
陆辛夷打断她“我知道。”
说完又哼“青城山下白素贞……”
顿觉不妥。
忽然她一边唱一边跳“竹篱笆呀牵牛花,浅浅的池塘有野鸭,弯弯的小河绕山下,山下有座小农家,戴斗笠呀光脚丫,小河边尽情来玩耍,搓泥巴呀捉鱼虾,农家的生活乐无涯……”
一曲唱完也跳完了,惊叹自己居然还记得这些舞蹈动作。
这是她小学四年级六一儿童节上表演的舞蹈,直到现在她都记得。
大学时候也参加过学校的一些表演,但那些舞蹈动作早就忘记了,甚至选的什么曲子都忘记了。
所以小时候学习到的知识是不那么容易忘记的。
姜绥跟老何顿时夸个不停。
一楼入口处,敬王带着管家站在那,静静的看完了一场表演。
他就是正好路过附近兴起才想着来看看的,之前被管家说了很多,敬王都没时间来,正好想看看结果,没想到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管家见敬王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就小声道“没想到小东家还有如此的歌喉。”
那舞虽然看着略显幼稚,但能看的出来很是欢快,仿佛真的有那么一个农家跟一个农家活泼的小丫头。
敬王笑道“她会这些也不奇怪。”
语气里很是有那么几分自得“行之也是个多才多艺的。”
管家没敢接话,以前在王爷面前,这两人字提都不能提,如今王爷自己倒是经常提起。
看着在台上又玩闹起来的陆辛夷,管家笑道“看她跟崔家吵架吵的有来有回还没落下风都觉得是个厉害的,如今一看,还是小女娃娃,童心大的很啊。”
“走吧。”敬王道。
管家跟着离开了。
陆辛夷不知道敬王来了又走了,还在那跳另一首小时候学的舞蹈,叫《童年》,都是小学时候学校老师教的舞蹈。
动作简单幼稚,但她却一直记到现在。
在台上蹦蹦了一会儿,陆辛夷感觉心口推挤的那点郁气都被排了出去,这才蹦下来“走,去二楼三楼看看。”
二楼三楼装修的也差不多了,估计再有半个月这边就完工了。
看完她又去厨房看了下,厨房这边比扩建后的樊楼厨房还要大半个,十分宽敞,陆辛夷也很喜欢。
张桂香她们就待在后厨那边,除非来前头送饭,不然不过来,不仅前面干活的都是大老爷们。
见到陆辛夷来了,众人立刻上前把她围了起来。
“东家,这里什么时候能有活儿干啊。”
她们每天就是做两餐饭,等他们走后把这里收拾干净,饭管够,还给工钱,但真的是多待一天都害怕。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没事干让她们心里慌得很。
“我来正是要跟你们说这个事。”陆辛夷道“幺爷那边开了一间豆腐坊,需要人过去打下手干活,你们……”
“我愿意我愿意。”除了张桂香,剩下四个都表示自己愿意去。
张桂香是不愿意去的,她已经知道一楼以后是个唱戏的地方,别的不说,就每天能蹭到一点戏来听,不给她工钱她都是愿意的。
陆辛夷看着那四人,这段时间可能吃的不错,四个人的气色明显都好多了。
幺爷那边后面忙起来也是需要人的。
陆辛夷直接道“去可以,但我有个前提,去那边做工,你们会看到很多我家做豆制品的经过,不论谁问你们,都不能说出去,不然我是不会轻饶的。”
那四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稍微胆大的道“东家,我们也不认识字,不会乱说的。”
“有些东西看的时间久了都会了。”陆辛夷道“包括我这里,想要在我这里做工的,都要签个协议,保证不把店里的任何配方往外说,也不允许做吃里扒外的事,一旦被发现,轻则赔偿百两,重则就直接送你们进大牢。”
樊楼后厨帮工的那些人也都是签了协议的。
之所以定百两,是因为百两虽然很多,但跟坐牢比起来,一家子努努力再凑一凑还是能达到的。
说再多,凑都凑不到也是没用的。
做到但一辈子都要偿还债务的压力跟达不到直接等死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众人面面相觑,都看向张桂香。
张桂香道“看我作甚,我肯定是要签的,我反正没地方去,这辈子都跟着陆东家。”
这段时间的相处,这四人也把张桂香当她们的大姐大了。张桂香为人仗义,长得又高又壮,能给她们很多安全感,存在感还是十分强烈的。
听张桂香都这么说了,顿时也道“东家放心,你不嫌弃我们污秽,是从那牢里出来的,也不怪我们的名声会连累到你,还愿意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又有人道“东家放心,我们可是开封府的大牢都待过的女人,一般人敢惹我们。”
说完还做了一个凶神恶煞的表情。
只是她太过于瘦小,这表情做的甚是滑稽。
陆辛夷被她们逗笑了,“说好话哄我这协议也是要签的,我不是不相信你们,有个契约约束,大家做事也都会多想一下后果的。”
“东家说的对,签。”张桂香把袖子一撸“签了契约我们也就安心上工了,我们都商量好了,等挣到钱,就在附近租赁个房子,我们五个人以后就一起过日子了,等有了余钱,再收养个小乞丐什么的,等死了让他给我们挖坑埋了别被送到义庄生蛆都没人管就行。”
陆辛夷看着她们,别说是古代了,就是在现代,坐过牢的女人也处处被人看不起,被人视为不祥。
陆辛夷叫好“好,就凭你这番话,东家我每个月多给你们每人十文钱,让你们早点攒够钱租房子。”
众人纷纷道谢“多谢东家,多谢东家。”
第258章 王府卖惨
“谢我做神甚,你们出卖力气,我付给你们工钱,两清。”陆辛夷说完就道“那你们自己商量,找三个去幺爷那边,铺子在奉邑坊,离这里有点远。”
她皱眉“那你们想租房子住一起可就不是太方便了。”
张桂香一把搂住一个最瘦小的女子“我跟来娣留下来,她们仨去幺爷那,也不是太远,走路半个时辰就够了,我们租中间位置,大家都能方便。”
陆辛夷还是很喜欢她们这种哪怕被家人被社会放弃但自己永远不放弃自己的精神所感动的。
到时候租房子她出面租,不然就她们五个中年女人一起租房子,太奇怪了,搞不好还会惹人非议。
她就不一样,直说租给帮工的人住的,都是女子也就不奇怪了。
当下就道“那行,明日我带契约来,你们签了就可以各自干活了。”
五人顿时高兴起来。
“你们歇着吧,我去看看需要添置哪些东西。”说完陆辛夷就离开了厨房。
张桂香力气大,跟上道“我给你搬搬抬抬。”
这一天陆辛夷带着姜绥跟张桂香都耗在这里了,三人统计需要添置的物品。
第二天陆辛夷带着协议过来,五人都嗯了收手印,陆辛夷让何叔送她们去幺爷那边,再让何叔打听下光德怀远坊有没有出租的小院子。
何叔答应一声,带着三个女人走了。
她就带着姜绥跟张桂花,先去敬王府找了敬王,厚着脸皮要他帮忙写牌匾上的字。
敬王打趣“本王的字里打算付多少钱?”
陆辛夷递上一张纸。
敬王结果看了几眼就抬头看她“觉得我能看得上这几个钱?”
陆辛夷给敬王的是一份股权协议书。
花戏楼跟天下第一香的股份,上面写着等开业后,两个地方营收的纯利润两成给敬王。
“我不是那个意思。”陆辛夷道“我知道您看在我那个爹的份上对我多有照顾,我也知道您拿我当小辈看待。”
说到这里她故意吸吸鼻子卖惨“我从小就没享受到被长辈照顾的滋味,尤其是您这样位高权重的长辈,我心里肯定惶恐不安的,这两成利比起您对我的帮助,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敬王哼一声“位高确实不错,但本王可没啥权。”
陆辛夷知道他是故意的,被噎了下继续卖惨“那也是权大胤除了那么几个人外,剩下的人几辈子都无法触摸到的高度。
我知道您不缺,但这是我孝敬长辈的一片心。”说完掀了掀眼皮可怜兮兮地道“难道您不想接受我这个小辈的孝敬吗?”
“再说了,我也是有私心的,别人不知道那茶楼是您买下送我的,到时候肯定又要找茬。
我是很有信心的,等两个店一开张,又是日进斗金,我怕崔家到时候又来闹,我樊楼那点钱或许不能让一些人看上眼,但我要是有三个这样的地方,您觉得那些人还不动心吗?到时候可能就不是二房来了……”
言下之意很是明显。
她继续道“我是太需要您这个靠山了,我也不想再被诬陷坐牢挨鞭子了。”
她说的可怜兮兮又真诚无比。
敬王看着她,知道她有几分装的成分,但也知道她说的都是实情。
为了让她安心……
罢了,收就收了吧,以后她要是成亲,再还给她当嫁妆就是了。
于是敬王收了。
陆辛夷顿时大喜“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敬王摆出一副不想看见她的样子,不耐烦道“走吧,字写好了我让管家送去,麻烦……”
陆辛夷笑嘻嘻行了个礼才走。
离开敬王府,陆辛夷带又去城外找那些比较厉害的蔬菜供应商,这个最重要,得先确定好货源,不然光有底料没东西涮也不行啊。
冬天的蔬菜可不便宜。
她目前还没有能力搞什么大棚,就只能高价跟人订购。
高价她倒是不怕,到时候招待的也都是有钱人,那些蔬菜是两文一盘子还是两百文一盘子,对他们来讲区别不大。
因为她手里有剁椒的关系,对方直接道“菜肯定是有的,只是我每年种多少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手里那些权贵我都得罪不起,你想要,可以,只答应每个月提供三坛剁椒就行,我也不说多,不为难你们。”
陆辛夷拒绝了,苦笑道“谢谢你还为我考虑,只是就这三坛子我也给不了啊。
今年就这么多辣椒,我还要给宫里供应,还要给敬王府以及那些达官显贵供应,还有我自己酒楼用的,真真是没有这么多。”
对方听她提到宫里跟敬王,脸色有些微变。
能搞得起这么大蔬菜种植园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所以陆辛夷接着道“每个月最多一坛,一坛三斤,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些种子,明年你们就可以自己种植了。”
对方很惊讶,直接问道“你就不怕把种子给了我,我明年抢你的生意吗?”
陆辛夷很坦然地道“肯定不会一下子给你太多的,只给你一些,你自己明年留种。让我再多挣这一年的钱。”
对方听她这般直言不讳,对她的好感倒是多了一些。
他们这些做生意的,挣钱就是挣钱了,有什么好隐瞒的,他们是靠自己挣的钱,又不是去别人家抢的。
就算卖的贵,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就听陆辛夷继续道“这种子也是我机缘巧合下得来的,我靠着它挣了两年钱,自然就该分享出来,做人不能太贪心。”
“好一个做人不能太贪心。”对方满意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每天供应你各种蔬菜五斤,这是我能匀出来的最大极限了。”
“多谢掌柜的。”陆辛夷道谢。
“鄙人姓齐,陆东家,那我们就合作愉快了。”
“齐掌柜,合作愉快。”
在这边尝到甜头后,陆辛夷又用辣椒种子给自己置换了好几个供应商。
有河鲜的,还找了一家养殖场的供应商,对方可以提供羊肉以及牛羊奶。偶尔还能提供一些牛肉。
刘家村的那些羊肯定是不够的,毕竟天气凉下来后,烧烤摊可就要重出江湖了。
她的火锅就更是少不了羊肉了。
明天就要开张了,她得把把关。
来到豆腐坊一看,门头上面“百家豆腐坊”几个字还是不错的,幺爷已经带着人准备的七七八八了。
这几天趁着天气好,做了不少的豆腐皮。
幺爷看着那好几筐晒干的豆腐皮,有些担忧的道“这个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卖。”
大家都没吃过,他们之前也炒了点,感觉不太入味,味道一般般。
陆辛夷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你们只管做,卖不掉留着,等新店开张了一天估计都要好几斤。”
幺爷高兴了。
为了给豆腐坊打开点名气,陆辛夷还拿了三坛剁椒过来。
她平时都是要卖到五百文一斤的,这里自然也不会便宜卖,但可以拆分了卖,一次卖一碗,一碗差不多一两左右,卖个五十文。
这个是给这个坊的高端用户准备的,一般人这两年估计都吃不起,等辣椒普及开来才能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
见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陆辛夷道“明天肯定要早起,你们都早点回去吧。”
幺爷点头“千张跟豆腐干我们下午就做好了,明天全部卖出去就不担心坏。豆腐那些明天寅时就起来做。”
“今晚吃好点。”陆辛夷道“都是体力活儿。”
幺爷连连答应,回去后就买了十斤肉。
人太多,不买这么多是不够吃的。
晚上桂姨她们回来就问陆辛夷“小娘子,豆腐坊那边要人帮忙吗?”
“暂时不用。”陆辛夷道“目前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过应该能忙的过来。”
桂姨看着陆辛夷面露踌躇。
“怎么了?”陆辛夷问。
桂姨讪笑,“没事没事,你明天要过去吧,那你早点休息。”
“知道了。”陆辛夷催她“你也早点休息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把我手稿拿去了。”
桂姨这下是真的讪笑了,赶紧溜了。
出了房门她就叹了口气。
秦大人已经好几天没来了,这两人难道闹什么矛盾了?
真是愁啊。
第二天陆辛夷卯时过半就带着姜绥跟何叔王婶来到了豆腐坊。
家家户户的门都还是关着的,只有少部分人家烟囱冒着烟。
后天就是中秋节了,天越来越凉快了,她的烧烤事业也要提上日程了。
他们来到豆腐坊的时候,豆腐坊里已经热火朝天了。
陆辛夷看了下架子上摆的货放心不少。
“王婶,你烧火,我们来卤点菜。”
两人去了厨房开始做卤味。
两对猪蹄,两副猪耳朵,三十斤的五花肉,还有一百个鸡蛋。
豆腐干五斤,用洗好的茅草捆扎了五斤卷成圈的千张,豆腐干千张鸡蛋都是煮好的,锅里没了往里放就行。
先卤猪蹄跟肉。
不到辰时,厨房里就散发出阵阵香味。
早起干活的人路过铺子,被那香味勾的频频朝铺子里看。
几个小的在门口招呼着“豆腐坊开业,优惠大酬宾。买一送一,买二送二了……”
几个小孩子在那喊的乱七八糟的,不过这会儿大部分都是去上工的,并没有人停留。
辰时一刻,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鸡丝豆腐脑被抬了出来,还有一筐子的馒头,这就是众人的早饭了。
陆辛夷让一群小孩一人一大碗就蹲在门口吃,虽然不卖,但只要能吸引人就行了。
还别说,一群萝卜头蹲在那吃的稀里哗啦的,还挺吸引人。
辰时过半,出来买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卤味也已经盛出来放在外面的土灶上热着。
卤肉的香味让每一个路过豆腐坊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看几眼。
有的看几眼就走,有的走进店里。
“买二送二是什么意思啊?”一个穿着还挺体面的婆子问。
陆辛夷没动。
开业的优惠政策她早上来的时候已经跟众人说过了。
她不可能长期留在这边,主要的压力还是要给到阿四他们这些年轻人。
阿四他们已经在外面做过一段时间生意了,所以面对客人询问,阿四只是看了陆辛夷一眼就站出来道“大娘,您随意买店里任意两样东西,送您这个锅里的卤味各一样。”
卤过的东西端出来就分开了,鸡蛋跟豆腐干放在一锅,剩下的放在另一锅里。
那一锅卤味是拿来卖的,鸡蛋跟豆腐干是拿来送的。
见大婶往那锅里看,阿四立刻用竹子做的夹子夹起提前准备好的一小块递给她“您尝尝,好吃的很。”
不吃白不吃,大婶立刻就接了,味道确实不错。
“我买两块豆腐也送?”大婶问。
“送。”阿四道“明天就是中秋了,你看我们的豆腐上面都印了字,这个是中秋安康,这个是中秋团圆,买回去寓意很好的。”
这也是之前陆辛夷跟幺爷随口提了一句,幺爷就安排上了。
这个模子是第一次拿出来用。
大婶看了下“豆腐来一块,这个豆腐干来半斤。”
“好咧,您稍等。”阿四说完立刻就有人包装,包装好递给负责称重那边“麻烦您去那边称重。”
这么做主要是怕人多不知道哪个收钱哪个没收钱,所以陆辛夷把称重跟收钱放在一块。
两个称重的,一个收钱的,其他人就负责售卖跟包装。
大婶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模式,还蛮好奇的。
一共花了二十五文,就得了一个卤鸡蛋跟一块豆腐干。
大婶很满意。
有人带头,买的人也就多了。
之前阿四他们也来这个坊卖过豆腐,还是有一些对他们眼熟的老客户的,老客户进来寒暄两句,阿四也会送他们半块豆腐干吃吃的。
有人看着卤肉那边问价。
阿二道“卤肉二十五文一斤,里面还有猪蹄,十五文一斤,猪耳朵二十五一斤……”
卤肉都是切的半斤一块。
卤肉卤的颜色看着就很下饭。
“来一斤。”顾客在那看着就开始吞咽口水。
陆辛夷全程没怎么插手,就看着他们忙碌,只偶尔算账那边有些卡顿,陆辛夷过去帮忙。
一上午平平淡淡过去,来买的人不算少,但也不算很多。
第260章 中秋
幺爷心态还蛮好的,他走过来对陆辛夷道“东家,咱们才第一天开张,很多人不知道。我打算让几个小的拿着这些豆腐豆腐干就在周边卖卖,顺便把人往这边指,只要知道的人多了,生意肯定会好起来的。”
“行。”陆辛夷觉得幺爷还是蛮有经商头脑的“这边你看着,我就先走了。”
茶楼那边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她也忙的很。
“东家您忙着。”
陆辛夷让王婶在这边帮一会儿,她带着姜绥跟何叔去逛街了。
桌椅板凳跟餐具都已经定了,尤其是铜锅,她定制二十个鸳鸯锅,就这都花了不少钱,只等着开业之前去拿就行。
她现在要去木匠铺定制菜单。
现在菜的供货商她都已经谈好了,就可以把菜品定下来了。
来到木匠铺,一番连比带划的沟通后,终于把菜单定好了。
菜单是用木头做的,点菜的时候直接拎一框木牌过去,客人可以直接翻看,一个个小小的牌子,双面雕刻,确定要就用毛笔勾一下,把牌子给小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