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惟许侯夫人by法采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23

逢祯则连忙道,“舅舅消气,我今日给先生赔礼道歉之后,先生已是谅解了我,不再责怪了。”
陆慎如却还是沉着脸,想到了什么,转而问了杜泠静。
“扈廷澜教习学生如何?我观他性情温和,颇为沉得住气,不若请他给殿下侍讲。”
文臣大多站在雍王这边,难以将小慧王的学业托付给他们,不过扈廷澜态度算得居中,为人更是中正不阿,又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做慧王侍读当然没问题。
杜泠静却犹豫,“就这么换先生,会不会不好?”
这位孙先生也教了慧王一年有余,除了严厉些没什么错处,逢祯也很是犹豫。
两人都看向陆慎如,陆侯却道无妨。
“我自会找个恰当的由头。”
他当真因为这点小事要换人,杜泠静见他心意已决,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对于扈廷澜来说,之前邵伯举的事令他心志萎靡,如今调他去做侍读,说不定能让他好起来。
而他的耐性那是再好不过了。
陆慎如思定了此事,便揭过了话茬,他见日头渐渐偏西,但距离宫门落钥还有些时候,便同逢祯道,“晚上留在侯府用饭,赶在宫门落钥前回去,可好?”
逢祯当然想在宫外多逗留些之后,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
杜泠静难以想象这是金尊玉贵的皇子,在旁抿了唇笑。
逢祯却叫了她,“舅母送我的海贝风铃,不知为何,暑热天气还有消暑的效用。”
杜泠静问,“这如何说?”
她听见小殿下道,“日头最盛的时候,听到海贝里的海风声,便觉海风真吹到了身上,心中先清凉三分,便是消暑了。”
杜泠静笑起来,小皇子还留存着孩童的天真,但朝堂上早已为他风起云涌。
杜泠静见他喜爱声动,连腰上的玉佩都是特殊的样式,能发出铃铛一样的声音。
她忽的想到一物,让人取了来。
那物件远远地看见陆慎如便叫了起来,“侯爷,侯爷!”
“红嘴绿鹦哥!”逢祯识得,见那鹦鹉直叫侯爷,问道,“这鹦哥竟认识舅舅。”
杜泠静道,“不光认识,侯爷怎么说话它也知道。”
她这话刚出口,那鹦鹉就叫了起来。
“重重有赏,重重有赏!”
男人无奈地笑瞥了杜泠静一眼。
她可真会教好话,还给他小外甥听。
逢祯则笑得快透不过气了,同杜泠静道,“舅母,待我回去告诉母妃,母妃定也要笑得喘不过气。”
他不由看去自己的舅舅,见舅舅一边笑瞥着舅母,一边去捏舅母的手,舅母不断地想把手抽开,但舅舅就是不让她走。
两人相对而视的目光里,似乎都在说话。
真好。逢祯看呆了一息。
父皇虽对母亲荣宠有加,但父皇有不止一位妃嫔,他更是有自己正宫皇后,与母妃之间,也再没有舅舅同舅母这般笑语融融的时候,反而父皇说得每一句话,母妃都细细听了,费神思量……
杜泠静吩咐人去备饭了,陆慎如却道把饭摆在浮空阁上。
那是侯府仅次于漱石亭的高阁,杜泠静有时候会带着几本书,往浮空阁上远眺听风。
但他们甫一上了高阁之中,陆侯让人将他的笛子取了来。
小殿下已欣喜得不知所措,“舅舅要吹笛吗?”
他没听过。
还有一个人也没听过。
陆慎如向她看去,见她同逢祯左右站着,也如逢祯一样睁大的眼中含了好奇的惊喜。
他轻笑。
两个小孩。
他目色柔和地看过两人,执笛站在了窗下。
崇平将高阁四面的窗子全部打开了来,这一瞬,高阁变成了高台。
风呼呼穿过,翻飞起衣摆,他屏气起笛,笛声悠扬响起,又渐渐从风里腾跃而上。
他吹得是杜泠静并不熟悉的曲子,但他笛声就如同驾驭在马背上,驰骋在大漠里,辽阔嘹亮,仿佛能把风震出波澜。
恍惚间,杜泠静好似看到了他在西北指挥千军万马的模样。
她愣住,想起了崇平的话。
他说,侯爷脱下战袍,放下长剑,一路离开自幼长大的西北,来到这波云诡谲的京城。
他说他不远万里,是为他身后千千万万的永定军而来。
西北是他自幼长大的故土,而他亦一心向往江南,但他哪里都去不了,唯独只能立身在京城之中。
即便有那些文臣仕子,骂他相当乱臣贼子,是给满门忠烈的永定侯府蒙羞,他也横刀立马,绝不动摇……
浮空阁上风浪四起。
直到一曲笛声罢,高阁里静静的,仿佛曲声还在回荡。
陆慎如看向两人,“怎么一个两个都呆了?”
逢祯愣愣眨着眼睛,“舅舅怎么吹得比授笛的先生还气息平稳又气势磅礴?”
陆慎如笑出声,崇平在旁回道。
“侯爷自还没启蒙,就已会在马背上吹笛,自是气息平稳不乱。”
至于气势磅礴,因为侯爷笛下,是西北绵延千里边关下的千军万马。
陆慎如又瞧了自己的娘子,这仔细一看——
怎么眼睛还红了?
他微微挑眉,杜泠静连忙眨着眼睛收了神思。
她说吹得实在是太好了,“若是胡笛,会否比此更有气势?”
她轻声同他道,“勉楼里,有一根祖父友人赠他的胡笛,我练过,却吹不明白。”
她道,“那笛子一度坏了,却又某日莫名好了,就敢在祖父忌日之前,想来有些灵性。”
她问他要不要,她让人从青州取来。
陆慎如看了她一眼。
坏了的笛子怎么可能莫名变好?
真是个呆子。
但他不要那笛子。
他祖父送出去的东西,他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他笑着,去问小外甥要不要吹吹笛子。
难得有请舅舅指点的机会,逢祺也吹了新学的曲子,陆慎如耐心给外甥指导了许久,眼见日头西沉,到了吃饭的时候。
恰有幕僚来寻,陆慎如道一旁同人说了几句。
杜泠静则叫了逢祯。
“殿下,准备用饭吧。”
但不知逢祯是否过于专注手中的笛子,并没听到。
杜泠静又轻声说了一遍。
他还是没听到。
杜泠静一愣,却见陆慎如走了过来,他没叫逢祯,而是径直走到了他身侧,握了男孩的肩头。
“殿下,用饭了。”
逢祯这才听见。
三人一起用了饭,时候就不早了。
陆慎如和杜泠静将小殿下一路送到了宫门口,赶在宫门关闭之前,小殿下一步三回头地同他们拜着手,依依不舍地离去。
次日他便让人给舅舅和舅母都送了东西。
给舅舅的是个巴掌大小的玉笛,陆慎如试了试,还真能吹,且准,不过这般大小,更似个挂件。
而给杜泠静的则是玉雕的铃铛,能系在腰间。
陆慎如却瞧出这铃铛的来头,“是殿下幼时的爱物,他喜欢有声动的东西,这对铃铛还是娘娘特意寻人为他制的,用的是极品羊脂玉。”
同一块玉料,贵妃还给彼时尚在她膝下的雍王逢祺,也雕了一块玉牌。
一玉同出两物,分赠兄弟二人。
但早已时过境迁。
蒋枫川道翰林院任了职。
祝奉连同一众交好的旧友,请了他往秉烛楼里吃饭。
不过蒋枫川不让众人请他,“诸位都是兄长,都比六郎年长,今次又是为我庆贺,怎能让兄长们破费?”
更紧要的一点,他们都是蒋竹修生前的友人。
“从前各位兄长都对家兄多有帮衬,六郎代他,在此谢过了!”
他举杯敬了众人又自饮,连饮三杯,有人道了一句。
“你们兄弟二人真是,谦筠生前给我们都寄了信,拜托我们一定照顾你,如今他没了,你登科来了京城,又替他道谢我等的帮衬。”
他说众人其实也没帮得上什么,“但你们兄弟这等情谊,时间也不多见。”
世间兄弟手足,能和和睦睦就已是缘分,多的是因家产挣得头破血流,互为仇敌。
哪有蒋氏兄弟二人这般兄友弟恭,情真意切。
偏偏,蒋三郎和蒋六郎,还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蒋谦筠已逝,众人提及英年早逝的旧友多有怅然,吃上几杯酒,更为他感叹。
“我们以前都羡慕谦筠,说他是解元出身,本就高于众人,而杜阁老又看上了他,要招他做东床快婿,娶得更是那东香阁主。若杜阁老没有意外过身,谦筠也不曾病逝,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以他的才能,亦可登临台阁。谦筠娶得是他青梅竹马的心上之人,如何不让人艳羡。”
杜泠静在士林中的名头,多用父亲随口取来的那玩笑的“东香阁主”此名。
父亲是住在上房的上芳散人,她是住在东厢的东香阁主,但“上芳散人”用的不多,“东香阁主”却是流传开来。
他们说起杜泠静,都叹了气。
杜家那位姑娘,最后竟是嫁进了永定侯府。
不知谁人道了一句,“谦筠对她,可不是一般的上心。怎么同她就没修成正果?”
众人皆叹息不已,蒋竹修老友祝奉却没说什么。
蒋枫川坐到他身边与他吃酒,祝奉不怎么想喝,一直托腮看向窗外永定侯府的方向。
“兄长在想什么?”蒋枫川问。
祝奉默了默,不同于众人的一味叹息,他有些怅然又有些恍然。
“我在想三郎他,是不是已经料到了今日的情形。”
他轻声,“从前有些事,我看不懂三郎为何为之,但如今再回想,许多事似乎首尾呼应起来了。”

祝奉忆起蒋竹修, 说他在青州养病的年月,还一直关注着朝堂。
“邸抄什么的,从不遗漏, ”这一点蒋枫川知道,这会又听祝奉道, “有些事, 只有京中朝堂里的人才知道的,不便在邸抄上细呈的,我还没说,谦筠就会立时发现有内情暗含, 专门写信问来。”
祝奉说他们这些人,都被蒋谦筠问过。
“我们还曾一起说笑, 说蒋谦筠了不得,心细如发,等到身子养好了,说不定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但他身子始终未见好转, 反而一年比一年差。
蒋枫川一时没说话, 祝奉轻叹一气。
他说到殷佑六年的时候,京中确实出了大事。
年初太子薨逝, 始料未及,皇后遭受巨大打击病倒。太子丧仪之后, 群臣商议再立太子,立的当然是雍王。
雍王一向养在贵妃膝下, 皇上再无嫡子,立他这长子再无疑问,彼时并无人提及慧王之事。
但皇上未决断, 到了夏末秋初,陆侯突然离开西北,进了京城。但要拥立的不是雍王,是慧王。
持续多年的储君之争,从那年年尾就开始了,待到次年春末,文臣催促皇上立储,让雍王入主东宫,还道废长立幼,乃是祸国之举,让皇上务必尽快决断。
这一场声势浩大,可一举激怒了年轻的陆侯。
陆慎如连同锦衣卫在京城打死抓人,这些文臣做官多年,也难保没有点错处,被他抓进去不知多少。
整个京城但凡谁说一句二话,都要吃他排头。
就这时,廖先生竟一不留神牵扯了进去。陆侯在京抓了这么多人,根本也顾不上具体都抓了谁。
“但我把消息送去青州之后,谦筠却着了急。”
祝奉说他最开始以为,蒋竹修着急是因为廖先生是拂党中人,更是先杜阁老新政时的得力干将。
他继续说起了廖先生被陆侯责打的事,“我料想陆侯都不知道他手下的人抓了廖先生一顿打,但谦筠却着急地差点来了一趟京城,实是因为身子不好没能成行,可却托蒋太妃娘娘,为廖先生请了一位太医。”
他说陆侯正在怒头上,谁人敢请太医,给他责打的人看伤?
“谦筠不知怎么央求了太妃,太妃请了一位太医悄悄给廖先生看了一回。太医用药自是比寻常大夫高上一筹,廖先生这才早早转好,没伤了腿脚。”
这事自然不可能记在杜泠静的名上,廖先生知道是蒋竹修替他请了太医,后来托祝奉给蒋竹修送了谢信和谢礼。
这事蒋枫川不知道,他问祝奉,“哥怎么说?”
祝奉摇了头,说蒋竹修什么都没说,“就像是松了口气,没酿成什么大错就很好了。但他也就此托了我,让我帮忙多看着些那位陆侯与拂党众人之间的情形,若再有类似的事,万万早早告知他。”
祝奉那会以为陆侯与文臣不和,而拂党众人又都过于耿直,摩擦是少不了的。
“可我再没想到,谦筠的未婚娘子,”他说杜泠静,“最后竟就嫁给了陆侯。”
“难道谦筠彼时就料到了今日之事。”
那是四五年前的事了,祝奉半解不解。
蒋枫川定在了那处,“哥认识陆慎如?”
祝奉不知道,“就算认识陆侯,又怎么能想到,陆侯往后要娶的,正是他蒋谦筠的未婚妻?”
祝奉这话没同旁人说过,只是觉得奇异,可他身侧,蒋枫川突然道了一句。
“必然认识,甚至哥可能根本就知道,他看上了他的未婚妻。”
换句话说,多年前之前,陆侯就已虎视眈眈。
祝奉吃了一惊,连忙按住了蒋枫川。
“六郎可不敢乱说。”
陆侯爷到底是在谦筠过世后三年,才娶了杜家姑娘过的门,也许之前的一切只是巧合而已?
蒋枫川却不这样认为。
毕竟那圣旨赐婚,并非皇上之意,而是他陆慎如强行要来的。
而他三哥,更是以苦楝入药,日日饮下,自戕身死!
他手下紧紧攥了起来,攥到指骨发白。
所以,是陆慎如强压他,才令他不得不自戕,是不是?
偏偏,哥不让她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没的……
有人来找他们吃酒,祝奉把话头揭了过去,说起了另一桩事。
“谦筠行事,自有他的道理。”
他说蒋竹修生前同拂党众人的联络不曾停过,每每拂党众人有调动,他远在青州,也会想办法为众人活动,若不成也送些钱财,盼他们不要因朝局而陷入困境。
“这倒也算人之常情。但谦筠做这些事却与旁人不一样。”
祝奉说到此处顿了一下,蒋枫川问了一句,“哥怎么与旁人不一样?”
祝奉答道,“旁人出手相帮,就算不是为了被记住恩情,也没什么不能报上自己名讳的。但谦筠去帮扶那些拂党人,很少以他自己的名头。”
他道,“他都是以杜家的名义,用的是东香阁主的名头。”
他是以杜泠静之名去帮拂党之人。
蒋枫川不禁想到拂党众人被困保定山里的时候,他们提及她,对她的态度,信任又熟稔,就算相隔甚远,多年不见,也不曾生疏。
他原以为,她是杜阁老的女儿,是他们看着长大的,逢年过节她与他们也有往来。
但如今看来,原来不止如此。
蒋枫川讶然。
哥竟为她做到这等地步?是为她日后离开书楼,离开青州,提前将路都疏通好?
怕她离开熟悉的老家,出门在外,孤身一人,再无帮衬?
蒋枫川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他深深闭起眼睛。
她知道吗?显然她不知道。
连他这个做兄弟的都不知道,只有哥帮忙拜托的这些旧友,零零散散地看出了一二。
有人在酒中怅叹。
“老天爷看似什么都给谦筠了,其实什么又都没给他。”
陆慎如说要给小外甥换先生,没两日就找个了由头,准备把那孙老先生调去了山西学道上,以那孙先生教育学生的严厉做派,皇子吃不消,寻常举业的书生却习以为常。
孙先生对此颇为满意,毕竟只教授小皇子读书,施展不开拳脚,他还托人想来问陆侯是有何用意,陆慎如自不会真话同他讲,恨不能赶紧将他打发走了才好。
但课业不便停,他今日就让扈廷澜给逢祯试讲一堂。
他午后离府,亲自往宫里旁听去了。
杜泠静想起自己是父亲开蒙的,但后来父亲太忙顾不上她,请了西席先生上门,父亲也曾亲自旁听过新先生的课,一如侯爷今日。
想来比起皇上这位生父,侯爷这舅舅,更似小殿下的父亲。
杜泠静恰也无事,京中考生渐渐散去,印社的赵掌柜都告了假,说要休歇几日。杜泠静允了他,自己则出了趟门,去了崇教坊的书肆闲逛。
崇安一听她要出门去书肆,吓得腿上还没好利索,就要亲自随行。
杜泠静真的只是去挑几本书而已,但见崇安紧张,便让菖蒲将他一道带上。
菖蒲还问他,“安侍卫冒汗做什么?实在紧张的话,不若找根绳,把你我绑起来?”
崇安绑他有什么用,他是怕夫人又走了!
但绳子总不能绑在夫人身上。
他一错不错地看着杜泠静,杜泠静想到之前也是难为了他,便由着他看。
只是她刚到崇教坊的一家书肆,就碰到一个许久不见的人。
“祝二哥?”
祝奉,行二,他比蒋竹修还年长两岁。
她叫出声,祝奉便回头看见了她。
“静……”话没说完,连忙改了口,“陆侯夫人。”
他改了往日称呼,面上似乎也有些尴尬之意。
杜泠静虽不觉有什么特别尴尬之处,但见祝奉如此,未提她今日的身份,只是看向他手中拿着的一本厚书里,夹着一张纸条。
她略略意外,“祝二哥也喜好在书中夹纸条?莫不是同人传信?”
就如同她和扈亭君少时一般。
她眸中含了笑,目光扫过祝奉书中那张纸条。
祝奉没想到她会有此一问,他确实是在同人传信,但这张纸条却不是他写的。
杜泠静未看清纸条上面的内容,去看到了落墨其上的一笔字。
她眨了一下眼睛,怔着。
“谦筠的字……”
是蒋谦筠的字,更是他留下的一张久远的字条。
祝奉是近日忆起蒋竹修的旧事,才想到与过世的老友,年少时还曾有过玩笑般的旧约。
他来赴约了他的约,却没想到在这里,竟见到了他已经嫁了人的未婚妻。
若说祝奉方才还有些不可思议的尴尬,此刻见杜泠静认出来蒋竹修的字,他也没什么可尴尬了。
他道谦筠在京城的时候,曾在他常来书肆看的书里,给他留过纸条。谦筠没提前告知他,而他家贫,又只能来书肆翻看此书,第一次翻到谦筠留下的纸条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什么通灵的术法。
“我后来才晓得,是他故意给我留的,我二人凭此,在书中颇为传了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每每翻书翻到,心里仍觉惊喜。”
他说到此处,杜泠静就愣住了。
“谦筠同你,也有如此耍玩?”
祝奉说那是年少时候的事了,“我也不知他是怎么想到的,后来专门问了他,他先一直笑,后来才道是有人告诉他的。”
祝奉不知道是谁。
杜泠静的目光却一直落在那张纸条上。
这是她与亭君之间的玩乐,她只告诉过两个人,一个是父亲,另一个便是来京看病求学的三郎。
那是殷佑元年,新皇继位之后改号,谦筠与年初来京城求学也看病。
他从前就来过京城,大概隔一两年来一次,每次父亲招待蒋家人,她陪同在侧,同这位蒋家的三哥说话。
但那年不太一样,谦筠的父亲临行前意外跌了腿,不便同他一道上路,独谦筠一人来了京里。
先皇薨逝之后,太妃娘娘与裕王府皆替先帝守孝,不便招待来人,父亲不放心他一个人在京城典院居住,干脆将他留在了澄清坊杜家,让他住到了西跨院中。
他比她略长两岁,但学问上已有些自己的见解,父亲考较了他两次之后,还曾说过,“三郎今岁秋闱,怕不是一举夺魁,取了个解元的名头回家?”
不曾想后来还真就被父亲言中,三郎在那年秋闱正就名列榜首。
他学问身后独到,却从无盛气凌人之势,杜泠静起初问他,还抱着半个学生对先生的心态,但后来却渐渐与他无话不谈。
他总会给她沏上一杯茶,耐心地听她说话,其实她的话不到,但到了他面前,却连日常的小事,也能说得一二,偏他还煞有介事地评上两句。
与和亭君之间的玩耍,她毫无疑问一定告诉过他,但她根本记不清细节了。
没想到他记得,竟与祝奉也有夹在书中,纸条传信的往来。
杜泠静不禁出了神。
就在那年,祖父突然过世,祖父身体分明一直朗健,但前脚生病的信从青州传来,后脚老家再来传信,祖父就已经过世了。
她惊愕不已,见父亲极其地沉默,闷在书房当中,眼中含了水光。
父亲如此,她更加难过,却又不想在父亲面前落泪,夜间睡不着,独自跑去后面小花园的竹林里,一个人坐在竹林里的小石凳上抹泪。
那晚有人提灯走了过来,灯火映在他竹青色的长袍上,一时间,她还以为是竹林里的神祇。
直到他走近,她反应过来,低头抱歉。
“蒋三哥,对不住,我吵到你休歇了。”
他摇摇头,“没有。”
“那你怎么夜里到了竹林中?”一定是她吵醒了他。
但他还是摇头。
小姑娘含泪向他看去,听见他轻声道。
“我上辈子恐怕是个竹精,以至于这辈子,也需每晚到竹林里吸取竹香,才能安眠。”
他说得一本正经,好像这事是真的,至少也是道士批命时这么说得。
杜泠静都愣了,一时忘了再哭泣,而后才回过神来。
他在哄她。
那么谦逊正经的人,也会说笑话来哄她。
杜泠静眼泪更落了几行,他不禁慌乱了两分。
“我说错了?”
不是,杜泠静也说不清她为何又落泪,他却递上了他的帕子。
一方打湿,他又递来一方,又打湿,又递来。
她不由地问了他一句,“三哥到底带了多少帕子给我?”
她扫见他袖中鼓鼓的。
但他却不承认,只道,“就这三方。”
杜泠静料想她再哭,他还有干净帕子给她,毕竟是那鼓鼓的一袖子。
他却柔声开了口,“泉泉,别哭了,你眼睛不好。”
那年他本是要提前回乡,准备秋闱。但因着她祖父的事,他多留了些日子。
皇上没夺情,父亲要回乡守制,本就冷下来的新政只能草草结尾。父亲顾不上的诸事,全是三郎拖着病体,跑前跑后料理,又替她把府里的庶务皆料理妥当,与他们一道回了山东。
从那之后,她就知道她眼里没有旁人了。
再后来他们定了亲,她想她一定能嫁给他,他也一定会娶她过门。
但竹林里却只剩下了了清风,再没有了那个装了满袖子帕子,提灯前来的身影……
祝奉没想到,被丢弃在架子顶端的旧书留,竟还留了一张多年前的旧纸条。
“这兴许是谦筠给我留下最后的东西了。”
他将那张旧纸条夹在自己新买的书里。
接着他跟杜泠静告辞离去。
杜泠静一直看着他手里那夹了三郎留下的旧纸条的书,直到他拿着书远远地不见了身形。
她的目光还在那处,定了许久。
积庆坊永定侯府。
陆慎如从宫里回了府里。
今日扈廷澜给逢祯试讲,他从头到尾地听了。
扈廷澜的长子与逢祯年岁恰相差不大,颇懂得这个的年岁孩子的心思。他教上一阵,就停歇一阵,看似慢,但他在上面讲书沉稳平和,下来近身在他耳边指点,温和耐心。
一堂课下来,小殿下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还问,“先生明日还来吗?”
陆慎如甚是欣慰,此事落定了下来,
此事定下,他松口气回了家,听说他娘子也刚回来,往内院换衣去了。
他问了句,“夫人怎么去了书肆这么久?”
若有看中的书,何不直接买回家来?
但崇安低声回道,“夫人今日,遇到了一位友人。”
陆慎如目光问去,听见崇安道。
“是蒋解元的同窗旧友祝二郎祝奉,夫人见过他后,颇为出了一阵神。”
话音落地,男人默了一默。
“知道了。”他没再说什么。
刚从书房换了衣裳走出来,便见他娘子从内院过来寻了他。
“侯爷回来了?”
她见他脚步往外走。
“这么晚了还要出门吗?”
男人摇头,听见她又问。
“今日伤口疼了吗?”
她一连三问,陆慎如将目光落在她眼睛上。
自他受伤之后,她对他态度十二分变化,变化得连他都有些不敢信。
她对他极其上心,她甚至主动叫他“夫君”。
只是,他在她心里,比之蒋竹修,又是如何位置?

第80章
今夜无星无月, 云层厚厚压在京城的夜空里,陆慎如晚间没怎么睡着,伤处有些隐隐的痛。
他娘子睡得正香, 他没扰她,撩开纱帐下了床。
远岫阁庭院里树梢不动, 刚入了夏, 暑热就在空气里徘徊,连夜间也不曾散去。
臂膀处又疼了一疼,陆慎如站在庭院闷热的空气中,不免想到了那年在勉楼, 伤口疼着,空气闷着, 情形颇有几分相似。
他在几日前将她拦在了月亮门转角处,他避在阴影里,不便被人看见,却想跟她多说两句, 但她看都不肯看他一眼。
“我不想知道公子是什么人, 也不想知道公子要跟我说什么。我只知道, 你我不该再见。”
说完,她再不容他多言, 便从月亮门中决然离去。
二弟听说之后,不知如何是好, 见他一连多日沉默寡言,素来调皮的二弟也跟着他安静了下来。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八零小寡妇带  快穿之随机金  限制文女主求  金爵钗by阿長  神明造物大图  (综漫同人)  随军年代文二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