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01

徐管事道:“公子打算多备货,不然生意好了货不够,这月利润就少些。”
这月利润送到林秋然这儿的是五百两银子,另外还给了三千两留着她备货。
现在府里人多,也不用像当初那样她抓时间挤时间做。
香料买完磨粉,都弄好了她来配就是了。三千两银子的货,半月也就做完了。
林秋然:“嗯,替我转告你们公子,生意要紧,但也别太累了。”
做生意嘛,这兴许会积货,也不一定中秋过后就会卖出去,有风险的,但回报也高。
三千两的货,徐远珩那里也得买香料,最后会变成上万两的利润,若是生意好,再投进去,反正最后林秋然到手的钱是很可观的。
徐管事笑了笑,“哎。”
送走徐管事林秋然就回屋了,利润放进钱匣子里,给汤圆的单独放。现在府里有两千两现银,供着府上开销。
还有不少房契地契。
庄子她没再买过,因为圣上赏的已经不少了,但除了三间开的吃食铺子,林秋然还买了三处,其中两间租了出去,另外一间她打算开分店。
金鼎楼开业有半年多了,生意很好,很多时候都没空位,是时候开分店了,过了夏天后天没那么热,林秋然打算在中秋前后选个好日子。
这半年来她也一直为开分店做准备,买人教手艺,培养原来铺子的伙计,等厨子手艺学得差不多了,就能开业。近日林秋然让林明盯着装潢,她没去看过,但估计快好了。
家里产业比刚来京城多了不少,林秋然也心满意足。
公中和私房她没分太清楚,家里就这么多人,房契上写的都是她的名字,其他的其实也没必要算那么清楚。不然知道了,还觉得生分。
林秋然回屋歇了会儿,又听门房小厮禀告,说宫里来人,给她送中秋宫宴的吉服。
先试试,不合适再去改。
宫人抬来一个大箱子,里面的翟冠。珠翟五,还有一对金翟簪子。林秋然看这个,只觉得沉。
另一个箱子里是吉服,大红色,霞帔上面绣着云霞翟纹,很是喜庆。
衣服翟冠都依照品阶,林秋然先试了衣裳,再由宫人服侍戴上头冠,本就量着尺寸做的,她入夏虽瘦了些,但不太显。过几天天也冷了,穿得厚实,不会显得空。
林秋然收下衣服,丫鬟给了赏钱,宫宴在中秋晚上,她还得跟着学几日礼仪。

行坐、交谈、行礼、用饭、更衣……
这些东西都要重新学, 林秋然就好像刚出生的孩子,要摒弃从前的习惯,将这些从头学起。
李嬷嬷是云氏引荐的, 从前是宫里的嬷嬷, 后来出宫养老, 常被世家请去教习礼仪。
林秋然每日上午学一个时辰, 下午学一个时辰,先学的站姿行走, 如何行宫廷礼仪。
当然,这宫中的嬷嬷也和别人不一样, 来伯府是座上宾, 不仅要备重礼,还得当座上宾,小心谨慎地学伺候。
一日下来腰酸背痛的, 不过有效果, 林秋然晚上对着镜子看,她的仪态是好了许多。
交谈这方面李嬷嬷叮嘱的就是少说话,除了行礼问贵人安之外能少说就少说。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出错就是极好的。宴席上人很多, 皇上与臣子同乐, 兴许还会饮酒。李嬷嬷还嘱咐了林秋然近日练练酒量,以免到时候醉酒殿前失仪。
说来林秋然酒量还不错,虽然不和别人喝, 但她自己会酿酒,有时会酿度数高一些的做料酒,酿出来的东西她肯定会自己先尝尝的,不能直接拿着给客人用。
酒量是不用担心, 林秋然就尽量把其他的学好,尽善尽美。
林秋然学这些学了半个多月,孙氏看她这样子,不禁庆幸自己不用去可真好。
她这把老骨头要学这个不得学散架了,谁走路头上还顶着碗,这要学半个月,脖子还在不在是一回事,就怕学会了一进宫却忘了,那么多人呢,她可不想丢脸。
孙氏不去,汤圆还挺想去的。皇宫呀,那么大的地方,他都没去过呢。
林秋然对他道:“不用爹娘带你去,说不准日后你自己就有机会去。”
汤圆问:“什么机会?”
林秋然:“你爹上朝就进宫,若日后你也入朝为官,那不就也能进宫了。”
他年纪小,觉得没去过的地方有意思,可是林秋然觉得宫里全是规矩,高墙束缚,尤其学了半个月的礼仪,就更不觉得进宫有多稀奇,是多好的事了。
汤圆眼睛一亮,“那我可得用功读书。”
林秋然笑了笑,她没和汤圆说什么皇宫不好的话,一怕他往外学,二来若他有上进的心,为了能进宫努力读书没什么不好。
七月底,李嬷嬷就回去了,但林秋然依旧每日抽出半个时辰来练宫中礼仪,不求多出彩,只要到时候不出错就行。
其余时间就忙中秋家宴、各府送礼,这还赶上了月初铺子盘点,整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端午家里送过一次礼,中秋也得送,过去三个月,府里又多了几个交情不错的,还有汤圆的先生,都要送。
给老家的节礼林秋然托徐远珩带了回来,老家管事会看她的信处理的。
除了这些,还有府上下人的节礼。府里人越来越多,加上几个铺子的伙计,庄子的庄户们,都得安排节礼,大大小小的事加一块儿,都是林秋然处理,她一直到八月初九才忙完。
忙完这阵子林秋然老老实实歇了几日,什么都不做,她就看书喝茶,闲来无事在府上转转,休养生息恢复精力。早晚一碗燕窝粥,睡得也比平日早,萧寻闹她,林秋然就推推他,“别闹了,等过了中秋再说。”
萧寻:“……好吧。”
林秋然看他说这话的时候,和汤圆好像,耷拉着眉毛,眼神也向下看。像只没吃到骨头的大狗,可怜巴巴的。
不过这几天是真不行,她累。
其实平日里有汤圆,有时就晚了,做那事说来也不是很方便,但正事要紧,萧寻也怕当日出错,不管怪不怪他,林秋然准得怪他头上。
几日一晃而过,十四这晚,林秋然心里还有些紧张,来京城之后尤其萧寻回来,府内上下行事都很谨慎,明日要见的是皇上皇后,稍有不慎是要杀头的,还连累全家。
若她出乱子,影响的是一家,还有汤圆的前程,她怎么能不放在心上。
萧寻看她不睡,突然握住林秋然的手,“其实累了就能睡着了。”
萧寻没以为林秋然会答应,过了一会儿林秋然靠了过来,先亲了亲他唇角,声音轻柔道:“我觉得你说得也有理。”
累了睡得就快,想想学礼仪那些日子,林秋然每日都睡得很早。
今日应该也是。
次日一早,萧寻一早去了军营,林秋然没急着起来,因为中秋宫宴在晚上。她白日没怎么吃东西,去了宫中更衣不便,还是少吃为妙。
当然,水也没多喝,口渴了就用棉签沾着润润唇,饿了就含块糖,不然在宫宴那种地方晕倒了更出丑。
傍晚,萧寻回来了,林秋然跟萧寻坐车进宫,她身上的衣服沉,头冠更沉,但头得好好挺着,不能低头。
萧寻也穿着吉服,不过没林秋然身上的繁琐,萧寻力气大,再沉都不觉得累,看着林秋然细细喘气,手就托着林秋然的翟冠,这样还能轻巧些。
林秋然冲萧寻笑笑,没受封的时候巴不得皇上能给她封个诰命,真封了一堆麻烦事呢。
她道:“没事,也还好,我先习惯习惯,不然进宫更难受。”
当时练礼仪的时候可没穿这么多,今儿还有硬仗要打呢。
等到宫门口马车就停下了,甭管什么侯爵国公,到了宫门口都得下车走进去。
宫门口已经停了不少马车,萧寻先下的车,他给林秋然扶了下去。这还是她第一回进宫,视线要微微低垂以示尊敬,她就跟着萧寻走,无论周围什么动静,都得目不斜视。
经过一面又一面的宫墙,身边路过一个又一个的宫人,这才到了举办宫宴的地方。
举办宫宴的楼叫揽月楼,总共九层,举办宴会的地方在第八层。林秋然费劲儿地上了楼,跟着萧寻入席,皇上还没到,众人就坐着等。
面前的矮案上有吃食,但没有人动。林秋然想了想,若是谁吃了个东西,就比如葡萄这些,等皇上来了,嘴里还含着东西,指定狼狈。
想想那场景,还挺好笑的。
不知等了多久,皇上皇后、太后及各宫妃嫔终于是来了,嫔妃坐于大臣对面,林秋然也没抬头看。
揽月楼外漆黑一片,明月高悬,但是宫宴上灯火辉煌,和白日没什么差。林秋然身后就是烛灯,做成了树的模样,上面有数十只蜡烛。
乐师在屏风后奏乐,丝竹声分外悦,众大臣携家眷起身行礼问安,满堂都是齐声的“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
林秋然的声音夹杂在其中并不显眼,接着一道男声传来,“众爱卿免礼。”
林秋然没急着坐,而是眼角余光瞥见别人坐了才坐下。
皇上说了许多话,什么海晏河清,举国同乐,以萧寻的身份,他们坐的还是后面。有些话林秋然听不太清,到最后皇上说完,众人又起身行礼。
唯一比较好的是,中秋佳节,皇上举办宫宴是为了与大臣同乐,倒不用他们真的跪一下行三叩九拜的大礼。不过皇上说了让大家随意,可没人敢真的随意。
皇权威严,所有人都小心谨慎。林秋然头一年来自是如此,跟左右的夫人敬酒攀谈两句,皇上举杯时他们也要举杯,还要和皇后娘娘敬酒,说祝词。
最后不知谁提起去楼下看烟花,林秋然顶着沉重的发冠跟着下去,等看完之后再上来,脖子都要断了,她心思也没在烟花上面。
她不禁想,去年的时候还看皇宫方向的烟火呢,今日连看都不想看。
上来坐了会儿,等皇上再开口了,这宫宴才算彻底结束。
宫宴结束了,但是他们人还没出皇宫,就不算完。林秋然宫宴上也没吃什么东西,下了揽月楼后悄悄松了口气。
等上了马车,她这才放松下来,一放松就是脖子疼肩酸,腰也直挺挺地硬,挺了一个多时辰,一换姿势就疼。
萧寻有些心疼,可这又非别的,他也没办法,只能先给她扶着头冠。
林秋然声音都虚弱了,“先不用扶,给我从荷包里拿块糖。”
萧寻赶忙取出来,林秋然吃了,感觉人舒服多了。
萧寻道:“累坏了吧。”
林秋然比了个嘘,“还没到家呢,这话可不能说。”
萧寻笑着点点头。
参加宫宴朝圣,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搁别人家都得把这事写进族谱,哪里能嫌累。
这话皇上听了可不成。
林秋然靠着坐了会儿,发冠还不能拆,萧寻就给她扶着。
伯府离宫门口并不远,很快就到家了。一到家汤圆就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这两日放假,昨儿作业已经写完了,现在还没睡,见到林秋然就想往她身上扑,是萧寻给及时拦住了。
汤圆问:“娘,宫宴好不好玩,人多不多?皇上长什么样?”
林秋然心道,她看起来像是出去玩的吗,“……问你爹去,娘先去换身衣裳。”
萧寻把汤圆抱住,“想问什么问爹。”
汤圆嗷了一声,“一会儿吃饭不,祖母还等你们吃团圆饭呢。”
萧寻笑了笑,“得吃。”
他宫宴也没怎么吃,当然不能一口不吃,有藐视之嫌。现在二人肚子很饿,估计能吃不少的。
汤圆:“今日中秋,月圆佳节,该一块儿吃饭的,就是祖父不在,不然一家子肯定更齐,更高兴。”
萧寻看着汤圆的目光透过两分慈爱,他道:“说得是,但别在你祖母面前提你祖父。”
汤圆不明为何,却认真点了点头。
已经八月份了,萧大石离开京城已有大半年。老家的管事一个月会写一次信来。
没什么事就写近日安,算是报个平安。
上个月寄的信说给萧大石送东西去,萧大石如今在萧家村住着,偏偏老宅的人搬去了县城,他们都没回去看过萧大石一次。
这就是萧大石口中对他好,对原来的事心怀愧疚,想要弥补,现在看他手里没银子,不还是不管不顾。
自然,林秋然也不会总让萧大石在萧家村待着,因为萧寻孙氏会不忍心。上个月林秋然写信回去,先把萧大石接回余安的宅子住着,若是老宅人再找上了,萧大石还是信他们,孙氏打算和他和离。
日后就先这样,也不给萧大石手里留钱。
就这样吧,孙氏觉得以后就让萧大石在原待着,如今日子好,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孙氏不禁想,今儿是团圆日子,没准儿白氏接萧大石团聚去了。
林秋然换了轻便衣裳就出来了,翟冠拆了下来,头发简单挽起,孙氏看林秋然额头还有翟冠压出来的印子,又深又红,顿时心疼道:“哎哟,累坏了吧,快吃饭。”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争相抢购
林秋然坐下道:“其实不算多累, 就是宫里规矩多,我连头都不敢多抬,紧绷绷地坐了一晚上, 很难不累。”
孙氏道:“还好我没去, 不然可是不习惯。”
林秋然笑了笑, “娘等急了吧, 我们也吃饭。”
中秋家宴,厨娘做了一桌好菜, 象征着日子香甜的糯米藕,还有鱼虾红烧肉这些, 比起平日来, 饭菜更正式。孙氏和汤圆一直等着,两人肚子也饿,这般一家团聚, 人多胃口好。
吃完饭, 汤圆忍不住拍拍肚子。
他在椅子上瘫坐一会儿,外面又放起烟花,他看了两眼,心里起了兴趣, 就闹着要出去看灯会, “娘,我晚上都待了好半天了,能不能带我出去玩呀。”
可林秋然累极了, 实在是懒得出门了,便让萧寻带他出去。男女的确是不一样,明明昨晚萧寻动得多,今日不仅同样出门, 他上午还去了军营,现在竟然还有力气带汤圆出去玩。
林秋然是无论如何都不成的,今儿天塌下来她都不要出门了。
她回屋睡了小半个时辰,等醒来没过一会儿父子俩就回来了,一人还给她带了一盏灯,汤圆买的是一盏兔子灯,萧寻则是买了一盏嫦娥奔月的。
汤圆道:“昨日先生就讲中秋的典故来着,嫦娥奔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爹挑的,我挑的这盏更明亮可爱。”
林秋然把两盏灯挂在床头,孩子和萧寻的一番心意,合该珍重。
林秋然哄了几句,让萧寻带着孩子回院子睡觉。如今大些了,汤圆不用再让人哄睡,但他喜欢听故事,林秋然带他就讲几个故事,萧寻带他就给他念会儿书。
汤圆总说:“爹念书平铺直叙,都不抑扬顿挫,一句一句根本没区别,我听一会儿就睡着了。”
但是她今儿实在懒得动了,就让萧寻去吧。她睡得快,连萧寻何时回来都不知道,次日林秋然睡到了日上三竿,也不知萧寻是何时走的。
林秋然上午起来后没做什么,就看了看帖子。
近来没什么要去的宴会,能清闲一阵子。今天汤圆还放假了,他去庄子骑马了,本来林秋然让府上下人带他去,但孙氏不放心,便也跟着去了,二人等到傍晚才回来。
如今正秋收,庄子景色不错,一片金黄。秋风吹过,麦浪阵阵,好看得紧。
孙氏是常年跟着庄稼打交道的,对这些事还算熟悉,能跟着庄户一块儿说说庄稼地的事,在这儿待着比在京城还自在。
家里庄子不少,孙氏打算啥时候自己过来住阵子,这庄子还有温泉,能泡着解乏。
林秋然也就歇了两日,后面的事就一件接着一件地来了,半点空闲都没有。
先是庄子收秋,林秋然手里有三十多间庄子,见这些庄户就花了几日。秋收的粮食是晒干还是卖,都得林秋然做主。
接着她就收到了徐管事的消息,这两个月香料生意有了很大变化。
今年胥州送上去的贡品得得了皇上夸赞,本来这东西不是皇上立马就能尝到的,送进宫后要送去御膳房,做出来皇上才能吃。
本来不显眼,可谁让皇上夸了御膳房的厨子呢。
这是贡品,不是随意就能买到,其他各宫各院想要,只能等皇上赏赐。物以稀为贵,这香料很快就在宫中传开。
宫里的话又很快就传到外面,宫中娘娘以得皇上赏赐的香料为荣,世家夫人娘子又争相效仿,能得宫里的东西自然是好,可大多数是得不到的,自然而然就去外面买了。
胥州余安的香料很出名,早些时候京城也有人买有人用,可不是那么多,徐远珩的货多供给商贩,可现在街上的杂货铺已经卖空了,都来徐管事这儿进货。
这只是京城,相信过不了多久,其他各地生意也会好起来。这香料还是消耗的东西,时间长了就用完了,如果还想用就得再买新的,源远流长,几十年都是赚钱的。
徐远珩囤了不少原料,林秋然这儿又做了不少,这些都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呀。
徐管事今儿过来是给报喜的,他还拿了不少香料过来,二十几盒,留着林秋然送礼用。
徐远珩没来京城,这些日子跟他谈生意的人可不少,一时半会儿不会回京。但让徐管事是留在这儿了,负责京城及附近的生意。
天子脚下,日后京城生意还是主要的,而且北方人相较于口味重些,在这边香料更好卖。
好歹是提前囤货了,足够用,要不然这么多客人都来买,却没货,准得错失良机。
做生意就这样,机会抓住了就能赚钱,可以一飞冲天,别人连口热汤都不一定喝上。
若抓不住,哪怕皇上夸了也没用,过不了多时,众人就把这忘了。
徐管事觉得这事能成虽说林秋然研制香料占了大头功劳,但也得是公子做生意久能高瞻远瞩,知道囤货才有今日。
林秋然也明白,她对徐管事道:“那等徐公子回来了,我做东,就是金鼎楼开庆功宴。”
这是大喜事,该庆贺的。
林秋然对徐管事道:“若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府上找我。”
徐远珩不在京城,现在生意好,估计有人眼红,不过经过上回那档子事,想来不会有人想不开找徐远珩的麻烦。
徐管事嘿嘿一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没别的事他就先走了,中秋节礼节前就送了过来,是五芳斋的月饼,还有酒水等礼物,林秋然这也给徐家回礼了,礼尚往来,但礼比往年重,也比徐家给的重,其中有汤圆认徐远珩做干爹的缘故。
做晚辈的得多孝敬长辈,多送礼都是应该的。
等徐管事走了,林秋然和孙氏说了这事。
当初做香料家里知道,但也都没往心里去,选上那是胥州的功劳,孙氏早把这事忘了。
孙氏:“皇上都夸了?不过宫宴上不没看到吗?”
林秋然点了点头,参加宫宴矮案上摆着许多贡品,但没有香料,过了这些天一听,总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呀,听皇上夸了,京城百姓都争抢购买香料。”
孙氏没想到能有这么大作用,“人人抢?那可了不得。”
林秋然突然来了兴致,她道:“娘,不如我们出去看看?”
徐管事说的得天花乱坠,又是生意多好,又是不少人去铺子里抢购,还说很多铺子都没货了,可不亲眼看看,还是不知道香料生意好到什么地步。
孙氏点了点头,“成呀,出去看看。”
孙氏比刚来京城爱出门,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乡下来的,害怕出门出丑犯错,现在出去坐着华丽的马车,去哪儿都有人弓着腰跟她说话
就算说错啥话,也哄着她,时间一长了,孙氏啥都愿意做。前些日子出门还听一个老太太说,从前她夫君对她不好,现在她夫君瘫在床上动不了了,也不会说话,啥都由着她。
她每天都出来转转,高高兴兴的,还信了句话,对自己好才是有福气。
孙氏:“咱们出去看看,晚上就在外头吃,今儿我请客。”
林秋然听完笑笑,“那可好,娘真是大气,我们多去几个杂货铺子,看看徐管事是不是诓我。”
林秋然和孙氏出门,马车直接驶去了城南,在街头停下,二人下车,带着丫鬟慢慢走着去杂货铺子。
进去之后丫鬟问伙计:“这儿可有徐记香料?”
丫鬟问的时候林秋然环顾铺子,明面是没见两种香料。
伙计赔笑道:“贵客来得不巧,不然明天再来看看,如果实在着急用,这还有花椒大料这些。先拿点回去应个急。要想要菌菇鲜,我们铺子里有干蘑菇,炒着吃也很鲜的。”
林秋然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去第二家铺子,同样也是卖完了,第三家都没进去就知道了结果,因为在门口听见前面的客人问,掌柜的说:“这两样现在都没有,不过晚上就能到。”
缺货及时补,生意才能好。
别的铺子林秋然不去看了,估计差不多,应该也有积货的,但现在都能卖出去。
孙氏忍不住感叹,“那这几个月下来,生意都得好得不得了。秋然,你可真能干,还有徐公子,他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子。”
上回徐管事给了林秋然三千两买香料囤货,她这儿几样,徐远珩那儿多几样,投的钱比这多。
加起来七八千两投进去,带来的利润能有上万两。等这钱回来再投进去,到时候拿的分成可就多了,不过林秋然估计这几个月得以生意为主,分成不会多,等到年底再分波大的。
林秋然道:“也是运气好,恰巧就选上贡品,恰巧就沾了光。”
孙氏道:“运气好那也是你的本事,娘看好你,晚上出来吃,咱俩逛逛买点首饰,让丫鬟回去告诉萧寻和汤圆。”
林秋然笑了笑,“走。”
逛了几家首饰铺子,林秋然给孙氏买了对玉镯子,花了八百多两。孙氏戴着都觉得沉,生怕磕了碰了,“我这都把间铺子戴手上了,这要是磕了……”
林秋然道:“轻易磕碰坏不了的,不然谁还敢卖这玩意儿,您就带着吧,配您刚刚好,如果是日后遇见喜欢的了,再换。”
虽然十三香的利润暂且少几个月,但马上庄户都秋收完了,那么多粮食家里也吃不完,一部分送来铺子减少成本,少部分囤着,屯粮有备无患,剩下的卖了还能得一大笔银子呢。
林秋然估计到手有四五万两银子,买对镯子而已,买得起。
晚上的饭是孙氏请的,林秋然本想掏钱,可是孙氏腾一下就站了起来,“都别和我抢。”
她岁数最大,林秋然不敢硬拦着,就让她掏了。老人,也得让她感受被需要。
吃完饭一家人在护城河旁转了转,秋风细软,却很凉快,吹在身上就像春日的柳枝,刚钻出嫩芽,就打在了行人头上脸上。
轻轻的,但不让人觉得厌烦。
林秋然身侧是萧寻,另一边是孙氏,她看着孙氏,孙氏正笑着盯住汤圆,“靠边点儿,别跑那么快。”
林秋然不禁笑了笑。
萧寻一直在看林秋然,看了半响,他问:“冷不冷?”
林秋然摇了摇头,“不冷。”
萧寻离林秋然近了些,“我有些冷。”
林秋然笑着看他一眼,“时间不早了,回去吧。”
她喊了孙氏,又把汤圆叫了回来,一家人打道回府。快到家的时候,汤圆才道:“娘,明年开春童试,先生说让我去试试。”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童试
汤圆上学半年有余, 因为这半年来考试成绩都不错,先生才有这个念头。
当然不止和汤圆说了,和其他功课不错的学生也说了, 差一点的也鼓励去试一试。世家子弟退路多, 哪怕第一次不成也无妨。
童试相较来说简单, 考中童生才有资格考秀才、举人, 往后越来越难,一步一步难如登天。有人登了上去, 有人走到一半摔了下来,有人则是停在开头, 难以再进一步。
想要年后考童试那自然不能等过年的时候再告诉, 这需提前准备,期间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想考中就得多学, 放假的时候也要多用功。不能光说要考, 却不付诸行动。
汤圆看看林秋然,又看看萧寻和孙氏,最后看向林秋然,问道:“娘, 我要考吗?”
林秋然眼中有两分欢喜, 又有两分无措。她原以为怎么也得读两年书,等七八岁的时候再考,谁知要明年就考了。孩子学习好, 做家长的也不放心。
学问上的事她也不太清楚,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不一样,学的东西也不同。萧寻孙氏更是没读过多少书的,也拿不了什么主意, 都看着林秋然。
她道:“既然先生说了,那就考呗。不过以后每月放假,还是得多学学,不能光想着玩了。每月两日假,再挑半日给你请个先生补习,你觉得如何?”
林秋然不禁想,若是考上童生,那自然不能再在启蒙的班上念书了,考上了这边进度太慢,得去别的学堂,其他人也是童生,想多适应还得早些住到书院去。
他才五岁。
汤圆琢磨了一会儿,问道:“那以后放学回家呢,还用多学吗?”
若是放学也要多学,那还是算了。虽然跳着考听起来很厉害,但太过辛苦,他不喜欢。
林秋然不想逼他太紧,“该完成的课业完成了,当日学的都会了,别的就不必了吧。当然了,你若是想多学一会儿,娘也可以给你请个先生。”
汤圆赶紧摇头,“那就不用了,如果其他的和平时一样,放假了多上半日课就多上半日课,但是那半日课最好安排在琴课那日。”
既然要上,那就一日都上完,省着把他另一日都给占了。不然剩两个半日,什么都做不了,出门都着急忙慌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穿书后成了狼  穿成替身后飞  自然界以壮为  暴雨里by岑祈  成为贵族学院  被夫君杀身证  少女小珠by脆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