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by清越流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13

柳素琴循循善诱道,“我是这么想的,只要能买个房子,差点也不打紧,能办房产证就行,这样才能找机会把孩子户口迁到这边。你知道的,大城市的孩子教育环境好,从小学英语,咱们的孩子要是成了深市人,也能享受到这样好的教育,更有机会考上大学。”
要是媳妇只说房子升值空间大,林南江就觉得都是要住的,涨不涨都一样,与其斥巨资买个老破小,还不如回老家买大院子呢!
可她说为了让孩子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念书,从小学英语,意义瞬间就不一样了,林南江坐直了身子,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就连这镇上的小学生都能说两句英语,关内学校的老师们只会更优秀啊,搞不好都是些正牌大学毕业的!咱们孩子要是能从小跟着上过大学的老师们学习,以后考大学也容易些,是不是?”
柳素琴:……
万万没想到,她前面铺垫那么多,还不如一句方便孩子考大学来得直接有效,这男人还真是让她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不过既然他吃这一套,柳素琴不遗余力的画饼,“对呀对呀,咱们家孩子不仅要考好大学,从小学英语,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个能去国外名校留学的高材生,放咱们村甚至整个乡里都是头一份吧?这才是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了,不比你在老家盖多少别墅来得有排面?”
只是想想媳妇说的那个画面,林南江就已经红光满面,恨不得砸锅卖铁,“不错不错,为了孩子,也必须在深市买个房子!”
柳素琴:……
不管怎么说,今天也算是初步达成了在深市买房的统一意见,两口子也不再耽误,赶紧洗漱然后熄灯睡觉。
很多人明天领工资放假,但柳素琴和林南江是万万不可以休息的。
不仅不休息,有了中期目标的两人干劲反而更足了呢,第二天又是早早起床准备出摊。
沉迷赚钱,无法自拔.JPG
不过两口子也没忘记今天会有朋友来做客,卖完早餐时间还早,林南江便骑车去了趟菜市场,买了几袋子水果带回去。
没准备待客的肉菜,是因为林南江回去还要处理夜宵摊所需的食材,也不想让媳妇大着肚子下厨,便决定午饭去请大家去外面下馆子,家里面准备点水果饮料招待着,再跟许久不见的朋友们聊聊天也就是了。
反正都是些年轻人,不用太过讲究。
回到家,柳素琴照例先记账,把整理好的现金和账本锁好,然后清洗水果,等着接待客人。
林南江则是一如既往的忙忙碌碌,有没有客人都不影响他干活。
没让柳素琴等多久,林全生便带着一群年轻人上门了。
七八个年轻男女呼啦啦上门,人数有点超出柳素琴的预料,她手忙脚乱的招呼着,“我们找房东借了几把凳子,但房子太小放不了太多,不够坐的直接坐床上,都别客气啊,还有桌上的水果都是洗好了的,随便吃……”
已经来过一次的林全生这会儿堪称熟门熟路,直接把手上两箱东西放门后面的地上,“我们大家凑钱买了点吃的,牛奶给素琴补身子,八宝粥则是怕你们平日里忙着做生意,来不及做饭的时候,开一罐八宝粥就可以垫肚子。”
柳素琴才走流程说完“来都来了,带什么礼物”的台词,林全生已经去卫生间洗完手,笑嘻嘻的伸手摘葡萄了。
因为他的带头,其他人也嘻嘻哈哈的开始吃东西。
林全生跟柳素琴寒暄了两句,就拎着一串葡萄去找在厨房忙碌的林南江闲聊,另外几个小伙子也跟过去问东问西,对他们摆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柳素琴这边,在厂里跟她最要好的李红也一把拉过她坐在床边,笑道,“好啦,大家都不是外人,不用特意招待,该吃该拿的我们自己会去,咱们还是好好聊聊天,素琴,我看你这肚子大了很多,还真打算在这边生孩子了?”

第12章 存款突破六位数了。
柳素琴一开始觉得陌生,但跟大家说说笑笑一阵后,她也找回了以前的感觉,跟年轻时的小姐妹打打闹闹十分惬意,让她仿佛回到了青春的状态,令人怀念的美好。
不过李红他们知道两口子下午还要出去做生意,怕逗留太久耽误两口子挣钱,二来他们自己也辛辛苦苦打了一个月的螺丝钉,也想趁着珍贵的假期去逛逛街买买东西,放松放松。
所以从镇上的餐馆吃完饭出来,一行人就气氛融洽的道别了。
几个女生约好下月放假还来柳素琴家玩,有机会还要去照顾他们摊位生意,最后挨个摸了下她彻底显怀的肚子,就各自去了不同的方向。
林全生并没和他们一块离开。
林南江殷勤的扶着柳素琴慢慢走回家,他便双手插兜不紧不慢跟在后面,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看来你们是铁了心留在这边生孩子了。”
“这还能有假?”林南江头也没回,“上次你来过,我们就给老家打了电话,都已经说好了。”
“你爹妈就没劝劝?”
“没呢,就叮嘱我照顾好媳妇和孩子。”
林全生闻言撇了撇嘴。
他是特意留下来当苦力的。
今天各大厂子放假,夜宵街必然也是人满为患,林全生就怕他俩太过沉迷挣钱,反而累着伤着肚子里的孩子。
两口子背井离乡的,最早带柳素琴出来打工的表姐早回去结婚生孩子了,现在周围最亲近的人就是他了,也到了他挺身而出的时候。
免费的劳动力坚持送上门,林南江客气几句,推拒不掉便也笑纳了,还故意道,“这是你自己要干的,我可不会给你开工资啊。”
林全生笑骂,“就知道你们这种能当老板的心黑,越有钱越抠门。”
话虽如此,林全生这一晚端得是矜矜业业、任劳任怨,柳素琴除了坐在凳子上收钱找零,啥也不用干,两个男人联手把所有的活包圆了。
林全生在摊位上忙到晚上十点,撑过最忙碌的时间段,才在柳素琴和林南江的劝说下提前回厂里,毕竟他明天还要上班。
柳素琴和林南江到最后也没给结算工钱,他们知道就算给钱,林全生也不会要,还可能伤了感情,索性在隔壁几个摊子买了些吃的让他带回去加餐,光是本地特产烧腊就打包了满满一盒子,总共花了二十多,也不算林全生白做工了。
林全生给兄弟卖了大半天力气,带点好吃的走倒也心安理得。
后面几次假期,他也有自发来打下手。
知道兄弟两口子卖夜宵赚得盆满钵满还不够,连早上这一波顾客也不放过,林全生嘴上骂骂咧咧,抱怨夫妻俩一整个钻进钱眼里了,身体却很诚实,每月一号早早跑来报道,帮着林南江一起处理食材,搬东西到摆摊的位置,自己才赶回厂里领工资。
领完工资,又马不停蹄回来帮林南江准备夜宵摊的事情。
虽然他就一个人,也只是偶尔放假才来,却也结结实实帮到柳素琴和林南江很多。
别的不说,每到厂里放假那天,夜宵街一整个摩肩接踵、人满为患,林南江没被客流量冲击得人仰马翻,柳素琴还能轻轻松松坐在椅子里收钱,就都是林全生的功劳。
要不是怕贸然提钱伤感情,柳素琴挺想给林全生算工资的,这样勤恳卖力的员工,她愿意开双倍工资!
可惜人家并不是她手底下的员工,想给钱都给不出去。
大概是夫妻之间的心有灵犀,柳素琴心里才有些遗憾,林南江就主动提起这事了。
“后天就是初一了。”离晚上出摊还有两个小时,林南江处理完食材躺床上休息,睡不着的他索性翻了个身看向媳妇,似不经意的开口,“时间过得真快啊。”
柳素琴也惊了一瞬,“后天是腊月初一?这么快就要过年了?”
林南江被媳妇的反应逗笑了,“咱们摆摊都满三个月了,存折里也攒了十来万,你怎么还这样惊讶?”
“说的也是。”存款数字突破六位数,也就是这个月的事情,别说难以置信的林南江了,自诩见过世面的柳素琴自己,也还没从他们短短几个月就成为有钱人的事实中回神,这些天还是宛如喝了假酒的轻飘飘状态,只要一提到存折,所有烦恼都能一扫而空。
她脸上立刻露出美滋滋的神情,开始掰着手指算日历,“今天是一月十四号,农历就是十一月二十九,那今年的除夕就在二月十四那天……对了,到了腊月,打工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林南江点头,“只要干到十二月,就能拿回之前压的工资,哪怕厂里还没到放假,也可以随时买票回老家了,这不是各个厂子约定俗成的规矩吗?”说到最后还有些疑惑的看了媳妇一眼,不明白她一个资深厂妹,怎么会连这个也记不清了。
柳素琴见状拍了拍脑门,假装苦笑,“都说一孕傻三年,我现在是信了。”
林南江赶紧拉住她的手,“那你别拍脑袋啊,忘记什么问我就是了。”
心想媳妇既然知道一孕傻三年,还在这拍脑袋,不是让本就不富裕的智商更加雪上加霜么?
柳素琴哽住。
算了,不跟这呆子一般见识,她索性转移话题,“那这都年尾了,全生哥跟你说了他哪天买票回家没?”
林全生第一次来出租屋看他们时是说过要留下给他们帮忙,但他只说这一次,柳素琴和林南江也当是客套,孤身一人来外地打工,哪有过年不回去的呢?
更何况厂子也放假,宿舍不让住,他总不能来小出租屋打地铺,那也太不方便了。
两口子之前聊过这个话题,都认为林全生多半还是要回去过年的。
可林南江这会儿却道,“我正要跟你说呢,他家里又打电话来要钱,上回他爸‘伤到腰’要养伤,这次又是他妈娘家出了什么事,他觉得挺没意思,是真的不想回去了。”
柳素琴若有所思。
林南江暗暗观察,见媳妇脸上并无抗拒的意思,便放心往下说,“我想着既然这样,不如就请他过来干活。毕竟你这肚子也到了那什么孕晚期,虽然时常去看大夫把脉,宝宝一切都好,可你这阵子腰酸背痛、双脚肿胀,每天晚上辗转难眠,身体已经很难受了,还要陪着去出摊做生意,我看着也难受,更是提心吊胆就怕你哪天在摊位上发动……”
柳素琴自己清楚,闺女是在大年初二出生的,再加上她定期去看老中医,确定身体无恙,林南江纯属杞人忧天。但站在他的立场,这番考量并无不妥,也就耐心听下去了。
“若是全生愿意干这活,媳妇你就能在家歇着了。反正厂里比较随意,年前早点走,年后晚点进,可以抽出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是你在家坐月子也不会耽误做生意了。”林南江显然已经琢磨很久了,讲得头头是道,“正经请他干活,那就公事公办,除了发工资,咱们也能包吃包住,过年这两个月,陈大爷家有不少空置的房间,短租一间不成问题的。”
正如林南江的观察,柳素琴的确不算抗拒这个方案,除了她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急需人手外,也是林全生这几个月表现让人安心。
林全生多次跟着林南江出摊收摊,虽然不经手钱财,但只要有心留意,不说算出他们大致的流水利润,至少也该知道这生意是真的非常非常赚钱。
可是李红几人每次来出租屋看自己,闲聊时话里话外也只心疼她大着肚子还要操持生意,完全没有羡慕或者眼红她在家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老板娘生活,柳素琴就知道林全生口风还是很严的。
由于林全生和自家男人几十年不变的兄弟情,柳素琴也愿意相信他的人品,在他最开始主动请缨来给他们打下手的时候选择默许。
她当时最担心的是林全生会不小心在外面说漏嘴。男人嘛,多少都有爱吹牛的毛病,人家只要有心探听,灌上两杯酒,再拉着一群人吹捧一番,就能把你捧到天上,恨不得把存款密码都告诉人家。
在这方面柳素琴是一碗水端平的,不只不放心林全生,她连自家男人也不信任,林南江如今安安分分不过是忙着搬砖,压根没机会出去装逼罢了。
要是林全生不小心透露一些,凭着他和林南江的交情,别人总能信个七八成,到时候再一传十十传百,自家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摊子早晚引来有心之人的觊觎。
但现在连一个厂子的老朋友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赚钱,可见林全生是一个点也没往外透露。
这朋友能处,有事他是真保密。
只考虑这一点,柳素琴就不想拒绝丈夫的提议,若是一定要找个帮手,林全生还真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她沉吟道,“全生哥的为人确实没得说,只是你也要想清楚了,见钱眼开是人的本性,说到底,我们做这个生意又没技术含量,只要胆大心细就能跟着做,假如双方情况对换一下,想来我们自己也不能保证不会动心,是吧?要是全生哥看着我们日进斗金,时间长了生出什么心思,都是不奇怪的。可你们是从小到大的交情,比亲兄弟也不差什么,至少你的亲兄弟这么长时间,也没问过咱俩自己在外地生孩子要不要搭把手的呢。所以真到了那一步,你想过怎么处理没?”

第13章 争分夺秒搞钱。
林南江还真想过这个问题,“请全生来干活是基于他自己也愿意的前提,都说强扭的瓜不甜,他想出去单干的话,我们自然也不拦着,那到时候就一码归一码,模仿我们卖炒粉馄饨,不得交学费吗?如果他不想离开厂子,这两个月就当打短工,忙完继续回厂子打螺丝钉,但凡他也想学摆摊,那就从厂里辞职,出来给我们先干两年,只要干得好,这两年不仅工资照发,结束后还手把手教他怎么摆摊,这条件不算过分吧?”
柳素琴:……
看到媳妇睁大眼睛、微微怔愣的模样,林南江面上自得不已,却还要故作谦虚,“怎么一脸不认识我的样子?好歹我也做了几个月的生意,这么久的老板也不是白被人喊的,考虑到这些难道很奇怪吗?”
“不奇怪,但你突然这么精明这么有老板的派头,我有点不习惯。”柳素琴是真的对他刮目相看了,还以为就他那老实巴交又看重兄弟情的样子,只会忍气吞声割让利益,没想到啊,原来涉及核心利益,就算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也会寸步不让的。
果然男人精明算计起来,压根没有女人什么事。
许是不想破坏自己在媳妇心中的完美形象,林南江赶紧解释道,“我考虑这些也是为了你和孩子,只要让全生留下来给咱们干两年,离开单干时,咱们宝宝也快两岁了。听说关内有托儿所,等把我们宝宝也送托儿所以后,媳妇你就可以轻松很多了,而全生的帮忙也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人家雪中送炭,我们教他赚钱的法子,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柳素琴满口支持,“确实是个双赢的法子,到孩子两三岁那会儿,咱们肯定已经攒够去关内买房的钱,生意也要换到关内去做,镇上这边的摊子正好留给全生哥,不用担心自己人跟自己人抢生意。”
其实就算两家在同一个区做生意,也不影响什么,深市的市场这么大,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中,实在不用担心没钱赚。
最坏的情况也有了不伤和气的解决方案,柳素琴自然是放心的,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去跟全生哥说,工资又怎么算?”
“这事宜早不宜迟,只要媳妇你没意见,等下出摊的路上顺道给他打个电话,最好他初一就能结完厂里的工资出来给咱们干活。”林南江轻快的说,“工钱的话,暂定每个月一千吧,给多了他肯定不要,少了咱们也说不过去。”
柳素琴也爽快,“我没意见,让全生哥跟着咱们吃住,过年再买几身新衣服,也算过得去了。”
两口子商量完,当天就去给厂里打电话,而林全生更是随意,一听说他们这边急缺人手,连待遇都没问便满口答应下来。
隔了一天,林全生果然火速找老板娘领到全部工资,拎着简单的行李来找柳素琴和林南江了。
他的到来非常及时。
进入年尾,跟林全生一样在第一时间结清工资的人不在少数,辛苦一整年,不是所有人都归心似箭的,很多没结婚没负担的年轻人就会趁机约着朋友出去玩,逛街唱歌上网看电影什么的。
随着上街的年轻人增加,他们摆摊的夜宵街也开始有人白天出摊。
若是只有他们两口子,林南江考虑到媳妇的身体,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但这不是有好兄弟的加入吗?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自然是不怕苦不怕累,稳稳接住这一波泼天的流量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林全生给兄弟打工没两天,又成了老黄牛,一天到晚被林南江拉着到处奔波搞钱。
他俩干得热火朝天,柳素琴突然清闲下来,反而有点无所适从。
重生几个月,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终于有机会歇下来,她就像是使用过度的发条,工作期间看不出问题,骤然休息只觉得哪哪都提不起劲,在家狠狠睡了两天才缓过来一些。
勉强调整了下状态,柳素琴便又支棱起来,她不容易,趁着过年前争分夺秒搞钱的林南江和林全生只会更辛苦,哪怕看在他们每天带回家的白花花钞票份上,也该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哪怕做点好吃的,给三个人都补一补身子呢。
他们之前忙着做生意,一日三餐只能算应付,自家的炒粉馄饨吃腻了就去光顾附近的摊子,因为不差钱,肚子里倒也不缺油水,但跟营养健康肯定是不沾边的。
柳素琴琢磨着给他们送送饭,她上辈子在某书苦练的厨艺也该找机会秀一秀不是。
家里锅灶都被带出去摆摊了也不打紧,找房东大爷商量花钱借用他家的厨房。
陈大爷这个人算好说话的,只要明码标价,基本上任何事都可以商量,小林和他媳妇都和气大方,不借厨房的时候,两口子有什么好吃的也要送一份给他和老婆子,如今借了厨房,难道还能少了他的好处?
借厨房的请求就这样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房东媳妇陈大妈为人和气,又喜欢热闹,柳素琴最初并不想添麻,要等房东家做完饭再去厨房的。可是在陈大妈的热情邀请下,她渐渐的就跟房东大妈一起做饭了。
许是前半辈子节省成的习惯,儿女没回家的日子里,老两口一荤一素一汤就尽够了,陈大妈干活利索,很快就忙活完,然后便主动帮柳素琴打下手,完了更是抢着收拾厨房。
陈大妈盛情难却,柳素琴都没法拒绝,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纳了,两人搭伙做饭倒也不无聊,全程说说笑笑,关系突飞猛进,加上柳素琴这辈子做生意,待人接物也锻炼出来了,两天下来,已经可以挽着手跟陈大妈一起去买菜。
偶尔遇到不熟悉的街坊,看这两人亲亲热热的架势,差点以为柳素琴是陈家的儿媳妇。
不过这种小事,解释清楚就行了,柳素琴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跟着陈大妈混,享受了一把本地人的待遇,不用去菜市场,就能买到最新鲜美味的鸡鸭鱼肉和海鲜。
虽说上辈子学过的菜谱多,但在粤省这种吃鸡的行家面前,她掌握的那点知识显然班门弄斧了,柳素琴最近沉迷做鸡,陈大妈手把手教她,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每天都不重样儿。
下午一点半,柳素琴准时出门送饭。
她到夜市街的时候,差不多过了用餐高峰期,自家摊前只有两个等着打包炒粉走的顾客,林全生早早收完钱,就无所事事的在路边张望,想看看送饭的人走到哪了。
远远看到熟悉的身影,他回头跟好哥们打了声招呼,便匆匆上前接过沉甸甸的保温桶,眉开眼笑问,“弟妹今天做的什么,沉甸甸的呢……”
打开一看更是乐呵,“嚯,今天又吃鸡,都补得红光满面了,这几天比我前半生吃的鸡肉都多!不过今天的鸡好香,不像这边原汁原味的做法,怎么还放了鲍鱼?”
柳素琴笑眯眯,“那你可说错了,鲍鱼鸡煲也是本地菜,就是用料和做法都不简单而已。刚好上午去了家海货店,陈大爷和陈大妈看了都说里面的东西很纯,没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买了不少当年货,我便也跟着称了些花胶鲍鱼,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喜欢我以后多买点。”
“嘿嘿,那我先尝尝。”林全生不客气的率先打开饭盒,往白生生的米饭浇上一大勺汤汁,搬一搬就开始埋头干饭。
陈大妈教柳素琴的鲍鱼鸡煲是正宗做法,但她依照个人口味进行了些许改良,炖的时候放了几颗干辣椒增香增辣,反倒比前两天的葱油鸡盐焗鸡都更符合林南江和林全生的口味,她带来的满满一保温桶菜,连带汤汁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正值壮年的男人果然堪比饭桶,柳素琴感慨着,拿起空了饭盒,“那我回去了,你们也别太辛苦,找时间坐下歇会儿。”
“不用担心我们。”林南江不放心的叮嘱,“媳妇你慢点走,注意脚下,回到家就别干活了,安心去床上躺着休息。”
他不亲自送媳妇回家,是因为虽然过了用餐高峰期,时不时也有零星几个顾客过来点餐。
别看这白天的生意不温不火,可架不住它积少成多,走从拉上好兄弟从早干到晚,他们单日净收入都逐渐突破两千大关了。
并且这个收入还在继续提高中!
年尾这段时间的旺季是非常短的,能维持半个月就算不错了,赚一天少一天,自然要争分夺秒。
就算林南江想放下生意专程送她回去,柳素琴自己还不答应呢。
柳素琴拎着轻飘飘的饭盒袋子,独自一人慢悠悠往回走,路过电话超市发现这会儿没人排队,还进去打了几通电话。

第14章 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
柳素琴看到电话超市才想起来,他们又是两个月没给老家打电话。
说起来,她和林南江去年年底办的酒席领的证,过年那会儿还是新姑爷新媳妇,娘家婆家都得捧着,所以今年才算是他们结婚后过的头一个春节。
在他们老家,结了婚的年轻人,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对待父母需要拿出礼数,说白了就是逢年过节的人情孝敬,尤其是婚后过的第一个年,必须拿出态度来,哪怕他们本人不回老家过年。
林南江和柳素琴已经跟熟人打了招呼,到要回去的时候,会过来一趟帮忙捎上红包。
考虑到老乡们回去也是要大包小包带东西的,总不好再给人家添负担,两口子就商量着给双方父母都备上五百块的红包。
不是说了吗,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直接给钱方便又实在,帮他们带红包回去的老乡往外一说,还能帮他们宣传孝顺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
柳素琴这会儿想起来,就提前打声招呼,省得她哪天忙起来又把这事忘了。虽说大部分老乡是靠谱的、可信的,但五百块也不是小钱,总要也知会老家那边一声,彻底避免经手人偷偷昧下钱财的可能性。
交代完正事,那头过来接电话的林母拉着她关怀客套了一通,就说长途电话太贵,匆匆挂了电话。
她娘家也是她妈接的电话,柳母虽然也心疼话费,但这次却更着急别的,劈头盖脸就问,“我怎么听说你们两口子如今都没在厂里了,是不是真的?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又不上班,又不肯回老家,还是坐在深市天上就能掉钱下来?”
柳素琴心想他们村应该还没第一批回去过年的人吧,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她妈人脉广的嘞。
不过他们本来也没想瞒一辈子,想瞒也瞒不住,等相熟的朋友们陆续回去过年,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虽说亲妈的质问来的太快,她也丝毫不慌,张口便道,“之前电话里人多口杂,又怕几句话解释不清,反而让你们更操心,我们不是故意瞒着你们的,这两个月没进厂可也没闲着,私下找了点小生意呢,你女婿这两天从早忙到晚,连过来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您就放心吧妈。”
“我放心听你吹牛吗?做生意又不是过家家,哪有这么随便的。”自从闺女一言不合留在深市生孩子,说不回家就不回家,柳母就知道她是翅膀彻底硬了,根本劝不住,也懒得浪费口水,抓紧说重点,“要我说都当父母的人,就别没事瞎折腾,踏踏实实进厂里干几年,多攒点钱养孩子不好吗……对了,做生意要投不少本钱进去吧,你们手上还有钱生孩子吗?”
这大概就是婆婆和亲妈的区别,婆婆温柔可亲,就是绝口不问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亲妈骂骂咧咧,却生怕她在外面不吃上饭要饿死。
柳素琴不是真的二十几岁,已经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还能耐心的亲妈,“做生意是不容易,却也没你想的那么难,这边到底机会多一些,小本生意只要吃苦耐劳胆子大,就能做得起来,比在厂里也赚得多些。”
完全只报喜不报忧,她妈不一定全信,再说电话那头不只她妈一个,好多乡亲们聚在小卖部聊天打牌,柳素琴也不想让他们听了造成误会,紧接着开始诉苦,“唉,不过自己出来干,也不像给人打工一样舒坦,想要多赚点就得多多干活,另外事事都要顾虑操心,一天到晚停不下来,我这辈子都没操过这么多心,要不是考虑到养孩子花销大,真不如待在厂里呢,每天除了上班什么都不用管。”
听到这话,柳母果然放心了,更没有被当场打脸的尴尬,“只要能赚钱,苦点累点算什么,再苦能有在老家种地苦吗?”
担心这俩小年轻拈轻怕重的,柳母语重心长劝道,“既然这生意做起来了,你俩就好好干,咱们乡下人没本事没文化,能找个营生不容易,可千万别想一出是一出。”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玩家是心灵导  看见未来厄运  苍山雪by墨书  彭格列的珍宝  千灯录by侧侧  随军第一天,  一路放晴by猫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