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by清越流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13
是给儿子多攒老婆本,还是选择零花钱,李小青一时陷入了天人交战,旁边抱着孩子的李母生怕她钻了牛角尖,赶紧笑呵呵道,“小青,深市的房租高,商铺租金更贵,每个月少说也有几百块,比你以前在厂里的工资都高,这还犹豫什么呀?”
“对呀,你管着家用,跟直接给你的零花钱不一样,后者是完完全全属于你的,想怎么花怎么花,半点不用看别人脸色。”钱菊香,李亮母亲和张大妈她们纷纷开始附和,话里话外都强调李小青的好福气,遇上这么勤劳顾家还大方的好男人。
本来只是不想看到女儿和女婿产生分歧的李母,也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买了商铺或者房子,同样也有闺女的一份,收到的租金还都给她当零花钱,相当于躺在家里赚钱,这分明是好事啊。
都是女人,花自己的钱跟花男人的钱有什么不同,她们最是清楚不过了,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成功让李小青抛开最后一点顾虑,高高兴兴加入林全生跟李亮的讨论,话题已经进行到要买几间铺面,去哪些地段捡漏了。
听着听着,钱菊香也忍不住捅了捅柳素琴,小声问,“你说你们一个个的,买完房子买铺子,这玩意就这么好吗,你弟是不是也该在这边买一套?”
柳素琴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立刻举双手双脚支持,“买,早买早享受,他还在外面租房,自己有了房子,不就不用给房东打工了?”
这话真是说到钱菊香心坎上了。
她确实很羡慕他们的拆迁,不说闺女家了,林全生家一次能拿到现金也有二三十万,这笔钱对他们可能也就几年的收入,对她和老头子那可真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天文数字,就是柳平这个村里人人都夸的能干小伙儿,靠打工也要奋斗大半辈子才行。
太过遥远的东西,她在心里羡慕羡慕也就是了,并不敢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省房租却是实打实的。
钱菊香以前让小儿子去城中村租房,结果这小子赚得多了,人也飘了,跑去跟人合租有冰箱洗衣机的精装房,房租平摊下来每月也要两三百,说是他收入的零头,住得好休息好,才有精力好好工作赚钱。
柳平语气轻飘飘的,但钱菊香总是忍不住盘算,这小子的房租水电加起来绝对要三百了,一年就是三千六,十年就是三万六,租个十几二十年,都够在老家盖一套楼房了,这不是妥妥的给房东打工吗?
当然了,在柳素琴的影响下,钱菊香基本已经打消了让柳平回老家盖房的打算,他有一门吃饭的手艺,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县里买房,以后在县里找工作或者自己开店都行。
但眼看着闺女一家在深市越混越好,闺女自己的生意搞得比女婿还大,钱菊香又改变主意了,为什么一定要让老四回老家呢?他在亲姐手底下做事,工资高,自己也不用担心被欺负,一辈子给姐姐打工有什么不好的?
钱菊香以前没敢想让小儿子在深市定居的可能性,主要就是柳素琴的收入跟林南江相差太大了,虽然关系亲近的人都知道她才是当家做主的那个,但大部分人包括钱菊香自己,依然觉得林南江是真正的顶梁柱,柳平这个小舅子想在深市站稳脚跟,少不得需要姐姐和姐夫的帮扶,最后真正出钱出力的,还得是身为姐夫的林南江,而世人也只会觉得他们都是靠着女婿的吸血虫。
夫妻感情再好,也抵不过外面这些恶意揣度,钱菊香就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反正小儿子学了手艺,回老家县里照样过得比很多人好,吃相没必要太难看了。
但柳素琴自己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一下成了老家十里八村都知道的女老板,大家都知道她赚的不比男人少,帮衬娘家兄弟那就是天经地义,比如林南江最近要斥巨资拉着兄弟和姐夫一起搞客运,他们知道以后,不仅没说什么,就连心里也完全没有不平衡的感觉,人家自己赚的钱,想跟谁合伙都是他的自由。
同样的道理,她闺女自己的生意,找谁当员工也是她的自由,别人说不着。
那就让老四一直给他姐打工好了,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毕竟就连柳香香这个堂妹,都在她的帮助和规划下,未来已经清晰可见了。
柳香香年初是跟柳平和林全生一起返城的,她年前拿到培训班的结业证书,马不停蹄进入陈家明的公司,实习了大半个月,过完年回来后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于是实习两个月便提前转正了,陈家明把她安排给手底下一个女组长。
这位组长也是陈家明比较重视下属,对柳香香颇为关照,工作氛围好,收入也不差,又是梦寐以求的白领工作,小姑娘干得可起劲了,转正工资发下来,还找柳素琴陪她逛街挑选工作穿搭,请教适合上班的妆容。
随着工作的稳定,陈大爷承诺的相亲对象也在赶来的路上,上回陈家明婚礼,柳香香也去参加了,只是柳素琴没去祠堂之前,她为何合群都跟同事们坐在一起,后来看到她也入座了,才找机会溜过来跟堂姐坐一起。
陈大爷来招呼宾客的时候,正好看到姐妹两个,简单提了一嘴介绍对象,可惜他给了三个选项,偏偏柳素琴和柳香香都看好的那一个当天有事没来婚礼现场,陈大爷遗憾的表示下次让小伙子去城里找她玩。
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素琴和柳香香都看好的小伙子叫陈家新, 他的爷爷跟陈大爷父亲堂兄弟,四舍五入一下,小伙子跟陈家明也是堂兄弟。
跟陈大爷一样, 陈家新家里同样也是村里少有人口简单的人家,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俱已成家, 他是小儿子, 因为还没结婚, 家里目前没有分家的打算,但他父母已经放话, 等他们老了,家里的两栋楼是要给兄弟俩平分的。
当然这样的条件,在陈大爷他们村属于是一抓一大把,但柳素琴他们在村里住过小两年,跟陈家新父母接触不多, 也知道这家风评还可以,发家致富后踏踏实实收租过日子,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且她对小伙子还有点印象, 是个戴眼镜, 看着斯斯文文的青年, 跟大多数流里流气、吊儿郎当的小年轻比起来,简直是村里一股清流。
所以听到这个名字, 柳素琴真的挺受宠若惊,陈家新不仅长得斯斯文文, 还是正儿八经的中专生, 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的“高材生”了,后来家里托关系送他去镇政/府坐办公室,听说是什么宣传部的小干事, 论工作学历,人家也是十里八村都看好的青年才俊,这么好的小伙子不留着内部消化,居然还能往外介绍?
柳素琴后来从堂妹那里得知,陈大爷给他俩撮合也是有原因的,陈家新这个许多丈母娘眼中的金龟婿,他难搞啊,在本地女生平均身高不超过一米六的情况下,他居然要找一米六五的对象。
而且身高只是硬性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他还希望姑娘长得好看,又想对方贤惠顾家,最好是跟他一样都坐办公室。
俗称既要又要还要。
毕竟有这些优点又能跟他门当户对的姑娘,人家也有比他更好的选项。
陈家新就这样从一开始的香饽饽,渐渐变成了媒人名单中的困难户。
好在他父母是真宠小儿子,眼看着行情逐渐下降,这小子又死犟着不肯低头,他们只好先退一步,不再要求是本地户口,只要女孩子人品好,工作体面,他们家也能考虑考虑。
说实话,本地重男轻女风气严重,村里很多拆迁户嫁女儿,也不会陪嫁房产,最多给点黄金和现金就打发了,可陈家新父母也不缺这万把块的,所以他们愿意退一步。
当然前提是姑娘本身足够优秀。
要是千挑万选最后娶个普普通通的外地媳妇,可就要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了。
柳素琴不知道堂妹能不能满足未来公婆的期许,但她至少是完美满足了小伙子本人的择偶标准,不知道的还以为陈家新就是以她为标准提出的条件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从前又没见过,只能归结于千里姻缘一线牵了。
俩小年轻正式碰面之前,紧张忐忑的柳香香来找她取经,柳素琴当初没让李红采纳的初恋小白裙终于派上用场了,又亲自动手给堂妹画了个心机裸妆,效果惊人,第一次见面就把小伙子迷得不要不要的。
柳香香同样很满意,她是有点恋爱脑在身上的,比起外在的物质条件,她明显更在意彼此是否来电,而她当初差点在一起的初恋就是个大学生,可见她的审美就是这种斯文学霸型。
一对互为理想型的俩小年轻从第一次见面就打得火热。
深市这边的公司和单位基本都是周日休假,陈家新在乡镇办公室也清闲,几乎每周都会来城里看柳香香,一起吃吃饭逛逛街,关系堪称一日千里。
恋爱脑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跟人分享甜蜜,柳香香谨记堂姐最初的叮嘱,在公司里少说是非多做事,所以上班只能憋着,偶尔逮着柳素琴或者柳平大说特说。
钱菊香也旁敲侧击打听过,但柳香香还在暧昧期,再怎样也不会跟长辈聊这些,每次问起来就红着脸装害羞。
但她不说,钱菊香也猜得到。
毕竟柳香香工作稳定后,放假只要没约同事朋友逛街,那都会拎着水果来他们这,帮着做做家务,或者带小芳芳出去玩,再看会儿电视,每次都要天黑了才舍得回去。
而从见过陈大爷介绍的对象后,柳香香只上门过一次,还是为了送公司的端午福利,她住在公司给租的员工宿舍,不方便开火,就把过节福利中的米面粮油都送给堂姐一家了。
她那次专程上门送东西,小坐片刻就走了,还提前打了招呼端午节可能有事不过来,钱菊香又问了跟柳香香玩得很好的李小青,对方也说两人好久没一起逛街了,这下她用脚指头也能猜到柳香香什么情况。
肯定是忙着谈恋爱呗。
要是不出意外,她下半辈子彻底稳了。
在他们老家有句话,女孩子学得好、干得好,都不如嫁得好,在来深市之前,钱菊香也很信奉这句话,当然现在她觉得闺女这样自己当老板最好,别人有都不如自己有。
但也不可否认,香香这丫头命好的让人羡慕,一旦跟这个姓陈的小伙子修成正果,以后分家白得一栋楼,跟抱着一座金山也差不多,下半辈子就是躺着享福的命。
每每想到这些,钱菊香就扼腕叹息,为什么老四是儿子而不是女儿,但凡素琴还有个亲妹妹,这么好的对象肯定紧着自己亲妹妹啊。
可惜了,柳平这小子生错了性别,不能靠嫁人改变命运。
但柳香香这个侄女都要留在深市了,以后的孩子也是大城市的小孩,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下一代的命运,而自己还继续打算让柳平过两年回老家娶媳妇定居的话,钱菊香想想都不甘心。
说到底,自家小儿子也不差什么,工作认真,收入不低,他又是跟柳香香一起来深市投奔大姐的,总不能以后堂妹留在深市定居,他这个亲弟弟反而灰溜溜回老家吧?
外人可不会在意其中内情,他们只会嘲笑老四烂泥扶不上墙,才会一点光都沾不上,现在不管是为了里子还是面子,钱菊香都希望老四也留在深市了。
他是男孩子,吃不上软饭,但只要听话跟着他姐干活,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要是在深市有个房子,那就真正稳当了,以后结婚养娃都不难。
考虑到买房,那确实是早买早享受,一年能省好几千的房租,傻子才不干呢。
但道理她都懂,问题是没钱,所以在柳素琴充满期待的视线中,钱菊香思索半天,只挤出一句话,“说得这么轻松,买房不要钱的吗。”
柳素琴很想翻白眼,又来这死出,明明是她自己先提买房的。
不过大喜的日子,就不跟更年期妇女计较了,柳素琴扔下一句等吃完饭回去细聊,把柳平也带上,就开始专心干饭了。
钱菊香却被这话弄得七上八下、想入非非,一顿饭吃得心不在焉。
好不容易熬到大家吃饱喝足,各回各家,几乎是被老妈拽着胳膊进门的柳平终于重获自由,一屁股坐在沙发里,“你们这是搞什么,非要我跟着过来,也不说是为什么,我还想早点回去睡觉,明天得上班呢。”
钱菊香心里本就替他着急上火,一看这懒散无谓的姿态,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没车没房没对象,你就不着急?”
柳平心态稳得一批,压根不为所动,“我这个年纪想要这些东西,除了啃老,就是抢银行了吧。”
钱菊香:……
林南江噗嗤一笑,拍了拍小舅子的肩,“小伙子心态挺好啊,这时候了还不慌不忙的。”虽是调侃的语气,但林南江眼中不乏欣赏,不管周围的人怎么样,小舅子都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或许在好强的丈母娘看来是不求上进,可运气这种事本来就羡慕不来,着急也没用,他转头宽慰道,“不过柳平已经很能干了,我们在他这个年纪,收入远不如他呢,好好工作,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柳平也不是真的没心没肺,知道老妈在着急什么,可他对自己的现状挺满意,“对呀,我羡慕老姐他们拆迁暴富,别人还羡慕我工作好收入高,这能比得过来吗?”
钱菊香被他俩一唱一和,彻底无言以对,干脆转头看向柳素琴。
柳素琴也不废话,直接切入主题,“那你收入这么高,有多少存款了?”
要是老妈问这个,柳平就打太极了,老姐总不会惦记自己这仨瓜俩枣,他大大方方道,“不算借给二哥的,刚好一万了。”
柳素琴简单说了下李红买房分期还款的方案,“只要你认真工作,我也不收你利息,虽然你的收入比不上李红,但每月工资的一半负责日常开销,也绰绰有余了,你考虑一下。”
“这还考虑啥,早点买房早点稳定下来啊。”钱菊香一看闺女真的要借钱买房,而且老四也不是头一个,心里一喜,直接道,“而且也不用留一半,你把他工资全划走,早点把债还了,我每月给他发点生活费。”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平还没来得及为自己也即将在深市有房而兴奋激动, 就被亲妈的暴言吓得从沙发里跳起来,“不不不,不麻烦老姐和姐夫了, 我还年轻,可以靠自己努力攒钱买房。”
钱菊香还没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眼看着小儿子年轻气盛, 送到眼前的机会居然还往外推, 她真是恨铁不成钢,“你有个屁的本事, 没听到你李亮哥他们的分析吗,深市房价一年年上涨,靠你那点死工资,攒钱的速度赶得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吗?难得你姐和姐夫手里有了余钱,愿意先借给你把房买了, 你不要不识抬举。”
林南江也劝道,“妈说的是,柳平你不要意气用事, 也不用觉得欠了天大的人情, 借给你的只是一笔闲钱, 你什么时候还清,都不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安排, 毕竟书上也说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就像你全生哥, 他当初决定买第一套房也不容易,手里才两三万,我跟你姐替他垫付了剩下的房款, 他有了房子,工作有了动力,很快就连本带利把钱还清了。后来你姐开店,还差了点周转资金,我们本来打算去银行抵押借款的,但他猜到我们的困境,主动送了一笔钱过来,立刻解了我俩的燃眉之急。这次又遇上拆迁这种好事,全生他们家不说立刻改变命运,至少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守着两套房,再添几个铺面,往后稳稳当当、不必为生计烦忧,要是我跟素琴再遇到资金方面的困难,他也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帮忙。”
在林南江心里,他跟林全生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柳平是媳妇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地位相等,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就拿林全生来鼓励小舅子,“你看,真正的家人朋友就是希望彼此都过得更好,有需要的时候才能互相帮扶,所以你真正该做的也是像他一样,抓住机会、努力奋斗,只有你以后日子好过了,我跟你姐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有这个能力回报我们。”
向来喜欢当隐形人的柳老根,在这有可能改变小儿子未来人生的分叉路口,也沉默不下去了,苦口婆心道,“老四,你就别任性了,不要辜负了你姐和姐夫的一番心意,再说老头子我还能干几年,可以跟你一起还债,不用担心还不完。”
被家人们语重心长的劝说着的柳平简直有苦难言,他是不想接受老姐的资助,早日在深市拥有属于自己的楼房吗?怎么可能,他分明是怕了老母亲的丧心病狂。
他都这么大年纪,也说出去也是工作体面的青年才俊,未来只能靠着老妈施舍的那点生活费过活,他不要面子的吗?
更重要的是为了早日还清债务,他妈绝对能干出一个月抠抠搜搜只给他二三十块零花钱的事。
这样沉重的母爱他真是承受不起啊。
柳平当然知道接受他们的方案,对他绝对百利而无一害,但代价是牺牲现在的潇洒生活,往后几年里兜里都摸不出十块钱的话,他宁愿不要。
他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只在乎当下享受的人。
假如他看重利益高于一切,也不会踏踏实实上班赚钱了,直接拉上老爹另起炉灶岂不是一步到位?
老爷子这几年给姐夫他们打下手,该学的早都学会了,炒粉本身也没啥技术含量,要是他们父子俩合伙摆摊,不说超过姐夫,肯定也比他在老姐手下打工强一百倍,这样摆上两年摊,绝对足够在深市买房了。
虽然这么做对老姐他们有些不厚道,但也不是特别严重,反正肉也是烂在锅里,他只要不故意跟姐夫摆一条街、专门抢他的生意,以老姐和姐夫的心胸,最后也只会祝福他生意兴隆的。
不只是柳平这么想过,周围很多朋友老乡也或真心或凑热闹的这么提醒过,说他还年轻,完全可以先跟着姐夫去摆两年摊,个体户赚得多,等有了第一桶金,他还想当摄影师,也可以回来继续干这个,或者自己开店,跟他姐一样直接当老板。
但柳平也只是偶尔想想,从来没有要付诸行动的意思,因为他对现在的生活就很满意,领导关照,同事友好,上班轻松愉快,下班呼朋唤友去嗨皮,工资多到根本花不完,他该吃吃该喝喝,也没刻意攒钱,但每个月都能攒下一两千,就是这么神奇。
他愿意给老姐打一辈子的工。
是的,不同于钱菊香在接连的刺激下,才有了让他在深市买房定居的决定,柳平早在第一天给亲姐打工,就明确了这个目标,大树底下好乘凉,既然摊上这么争气的老姐,乖乖躺平不好吗?
思路清晰的柳平为了能一直抱老姐的大腿,也是一早就有在深市买房的觉悟,并且也不着急买不起房,大城市有一点好,男女平等,能在这里站稳脚跟的女孩子一样很会赚钱,他想留在这边结婚买房,再找个跟他一起奋斗打拼的对象很合理吧。
另外,大城市的人结婚晚,他姐的朋友们,像是李红姐,阿慧姐,二十六七了才开始找对象,港城来的朱莉姐更超前,直接放话说三十五岁之前不结婚,三十五岁以后视情况而定。
看着完全没有年龄焦虑的姐姐们,柳平就更不着急了,心想他二十七八结婚也不错。
那就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哪怕一年攒两万,应该也能在婚前搞定房子。
嗯,不慌不慌。
躺得很平的柳平半点感受不到老妈的焦虑,反而是家人们对他这么大的期望,让他倍感压力。
柳素琴算是在场最了解柳平心思的人了,并不觉得他不思进取。
人各有志,至少小老弟工作认真负责,甚至还有点乐在其中,无论对同事还是客户,从不强调他关系户的身份,就老老实实当个打工人。
反正她没有忘弟成龙的想法,这样安分守己的小弟反而更安心,再拿他上辈子破罐破摔的死出一比较,现在积极生活的态度就更难能可贵了。
看着潇洒躺平的小老弟快被家人们的期望压弯了腰,柳素琴才不紧不慢的出声解救道,“妈,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给孩子留一点喘气的空间吧,要是真按你说的,每月工资全拿来还债,一分都到不了他自己手里,时间一长他指定摆烂,反正做多做少自己手里都是没钱花的,那他想偷懒就偷懒,工资比现在少一半,岂不是得不偿失?”
“他敢!”钱菊香语气霸气,但她自己也知道,老四的确干得出这种事,于是纠结了会儿,又默默把这份威胁收了回去,虚心请教道,“那你说给他留多少工资合适?反正留一半是不可能的,不给他一点压力,这钱要还到猴年马月啊。”
柳素琴知道,老妈既希望她能帮衬柳平,又怕给她添太多麻烦,才会这么迫切的想要早点还清她的钱。
而且老妈不会只逼柳平一个人,她自己势必也会拉着老爸一起勒紧裤腰带。
只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可以不出发。
柳素琴都已经看到了老妈的弊端,自然不会跟她一样处处掺和、管东管西,当下小手一摊,“我就出个主意,具体的你们自己商量,之后要买多大的房子,在哪里买,也你们自己决定,看好了房子,只管找我打款。”
钱菊香一脸懵逼,“啊,你就啥也不管了?”
柳素琴心想她管得够多了,很是光棍的表示,“不是有李亮带你们去看房么?我有空倒是可以帮着参谋参谋,但真正做决定的还是你们自己,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一开始啥也不懂,但多经历几次就会了。”
林南江也忍不住附和,“对呀,爸妈,你们也别老把柳平当啥也不懂的孩子,他工作了,都要买房了,以后也是要养家糊口的男子汉,从现在开始让他自己拿主意,多历练才能成长嘛。”
柳平得到了支持,立刻生龙活虎起来,在钱菊香的权威下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成功为自己争取到四分之一的工资支配权。
还别说,老姐真是了解他,一想到以后只能花工资的四分之一,他现在就想连夜跑回公司加班了。
适当的压力能让他支棱起来,但过度的压力,只会让他彻底当一条咸鱼,连翻身都懒得翻。
有了目标的柳平干劲十足,上班铆足了劲,下班也不找朋友嗨皮了,一有时间就跑去加入全生哥李亮哥他们的看房团,哪怕近期还没找到符合他诉求的住宅,大家最近的目标主要是商铺,他也乐在其中,就当提前了解市场了。
身边的人工作之余,忙着四处看房,柳素琴和林南江则开始安排暑假旅行,各自的生活都很充实,也就刚签约那会儿各种紧张期盼拆迁款到账的消息,时间长了也就归于平静,各忙各的。
反正签了合同的,这钱跑不掉,不用焦虑。
这个暑假,他们在首都和沪市之间,选择了后者,虽然天安门和故宫长城也很吸引人,但十里洋场的繁华同样令人心驰神往。
尤其是小芳芳前阵子跟着外婆和张阿嬷一起追剧,被许文强迷得不要不要的,拉着爸爸妈妈聊电视剧情,柳素琴随口说她前几年去那边出差,路过了电视剧里提到的和平饭店,依然还在营业,能住宿能吃饭,有机会可以带她去看看。
小芳芳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毫不犹豫投了沪市一票。
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时间充裕,在沪市玩几天,还能转车去它周边的苏杭或者其他古镇水乡看看,很方便。
第123章 贴心的小棉袄。……
柳素琴已经快把和平饭店那茬忘得差不多了, 毕竟也就是随口一提。
但是没关系,小芳芳替妈妈记住了。
她跟爸爸妈妈有过约定,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 很多时候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经常也会被太多事情搞得丢三落四、忘东忘西, 假如他们对她做出过正式的承诺, 最后却因为工作或者压根没想起来而爽约, 她不用一个人伤心的掉金豆豆,可以大大方方提出来, 督促爸爸妈妈尽快履行承诺,另外还要补偿她受伤的小心灵。
但如果只是随口一说的小事,并没有经过拉钩盖章,爸爸妈妈可能过后就忘了,她可以帮忙记下来, 并在合适的时候提醒他们。
小芳芳觉得很有意思,比起爸爸妈妈可能记不清他们约定的低落难过,她的兴趣更多放在帮助爸爸妈妈履行约定上面, 有时候还会希望他们忘记, 这样她就可以光明正大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啦。
可惜爸爸妈妈的记忆力并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差, 从他们达成一致以来,只要是一家人正式拉过勾勾的约定, 爸爸妈妈都记得很牢。
就像这次商议去沪市旅游,小芳芳兴奋又带着一丝遗憾的提醒, “妈妈, 我想去沪市看电视里的和平饭店。”
听到关键词,柳素琴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 那我们这次就去沪市,先在和平饭店住两天,要是住得开心,后面几天再续房,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呀好呀。”小朋友兴奋地连连点头,又眨着大眼睛看向爸爸,见爸爸也立刻投了赞成票,立刻跳起来举手欢呼,“好耶,可以去看上海滩了。”
柳素琴不介意让闺女更高兴一些,笑眯眯纠正道,“不只是看上海滩,和平饭店就位于上海滩的黄金地段,要是我们运气好定到的是江景房,那么每天睡醒睁眼,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外滩风景了。”
小朋友被妈妈描述的画面刺激到了,开始满屋子奔跑抒发心情,最后扑进她的追剧搭子怀里,热情邀请道,“外婆,张阿嬷,跟我们一起去看上海滩好不好?”
钱菊香摸着外孙女乌黑的头发,声音温柔,“乖宝你忘啦,外公外婆要陪小舅舅看房子,没时间跟你们去旅游。”
张大妈也笑眯眯摇头,“阿嬷不去,你们一家三口出去玩,阿嬷正好也放几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