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骑士夫人模拟器 by冻京橙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22

现在要给工人结尾款了,巴斯金夫人只能把当初揣进去的钱再拿出来,多多少少给下去一点交差。
奥利维娅回到庄园,立刻就把姨妈叫过来,将剩下的钱款结了下去,还单独给了一份赏钱。
这倒是让姨妈看不懂了,纳西莎心里翻来覆去的算账,发觉,当初说修道院要她找工匠,一共才给了一百八十个金币。
现在,纳西莎算了算,却算出来了二百个金币。
原来奥利维娅一毛没准备往兜里揣啊。
纳西莎想了想,奥利维娅应该是借这个钱去运作商队,等着商队回来,回了款,再还回去,里外里赚三十几个金币。
不过,这三十几个金币够修这房子?纳西莎想了想,莫名不敢往下猜测了,她知道,这些事不是她该弄清楚的。
清楚的事情越多,就越要担风险,还是一切照旧的好。
第二天,奥利维娅又跟所有的夫人一起去修道院查验工程。
这修道院要赶在五月初一开放,实际上很多地方还没修完。
只不过,最重要的三大殿修好了,其他的地方,多数还在盖瓦。
修道院也并没有奥利维娅上辈子看过的那些大教堂宏伟,只不过在这偏远的地方,已经算是最体面的建筑了。
修道院外面进城的路,也修了修,正栽完了树木。
奥利维娅听巴斯金夫人说,莫珐拉修女今年二十五岁了,在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的世界设定里不算年轻人。
她虽然性格不好相,但是除了地窖,却没有插手修道院里的其他事。
奥利维娅跟着一行人在修道院里逛了逛,第二天又来参与仪式。
修道院办仪式,与教堂也差不多,还是拉沃森的主教来操办,莫珐拉修女带着一众修女和仆人在一边。
这样的场合,奥利维娅泯然众人,也没人会注意她,只坐在下面默默的翻着系统。
外人看起来,就像是走神了一样。
她先翻了翻修女们的角色卡,确定这些修女都不是什么身上有事的角色,才放下心。
那莫珐拉修女,也只是一个虔诚又胆小的修女而已。
如果这些人里面有跟权谋勾结太深的,奥利维娅就不敢让莱妮来这里上学。
这会儿庄园里也在祷告,做捕鱼生意的安东娜好感度增了0.1,凑整了零数,到了满级。
忽然,副本任务完成并刷新了。
「+经验值20」
新的副本任务,让奥利维娅来了兴趣。
「繁荣发展:
领地内累积拥有三家自耕农工坊。
任务描述:鼓励自耕农发展经济,成立各类手作工坊。
每月制作,养殖,捕捉或加工「五百件/磅」商品的农户归类为工坊。
任务奖励:
黄豆产量+20%
经验值+30」
这系统还怪有人性的,她先前才想过要让自耕农们开始做生意,发展手工业,现在系统就开始帮忙推进度了。
这件事,她心里也早就想了个大概,村子里的人平时很少出门,再远也只是去镇上,做五百件商品卖给谁?
当然是她这个领主了。
这些天一起去小教堂祷告,她与这些自耕农们接触刷好感,自然知道许多自耕农家里都是有点小手艺的。
木匠,铁匠,石匠这三个就不说了,但他们的手艺都是慢活儿,做不成那种流水线一样一个月处理五百件或五百磅重商品的工坊。
但是呢,还有自耕农干其他的活儿,就例如安东娜那个捕鱼卖鲜货的。
自任务发布开始后的一个月,她累积能捕捉到五百条鱼卖给庄园,也能成为工坊主。
又例如村子里擅长织布的,会烧炭,会烧土陶碗碟,会养蜂,会做布鞋,会酿酒的自耕农。
他们现在都是小打小闹,供自己家和村里人用,跟小商人以物易物,每个月做个十件二十件就了不起了。
从来也没有一个月上过五百件货的规模。
奥利维娅想了想,她可以拿一些原材料,让这些自耕农帮她制作,给他们贷点创业贷,好添置工具,雇佣帮手。
庄园里正好有两个天赋是「营造」的小孩,让他们对接收货物的事,说不定还能给这些工坊改善工艺。
等修道院这里无聊的仪式结束,奥利维娅立刻回家去了。
回了家,她先让人把这两天做的巧克力和其他零食,装了一箱子,去雷诺庄园给莱妮,再过几天,修道院的瓦盖完,她就要过去了。
法农说过,他小时候刚做修士的时候,首先就是背经书,再诵读,一坐就是一整天。
即便有时间自由行动两天,也只想在宿舍里睡觉,平时不会上街去。
珊莎现在还小,问了问,她这么大的修道院还不收,免于一难。
没成想,给莱妮的东西刚送走,给男爵夫人梳头的那个女仆芙妮就乘着一架不起眼的小车来了庄园外。
奥利维娅把人请进门,只见芙妮穿着一身浅红的流仙裙,头发用油梳的光滑,一脸笑意。
芙妮这次上门来,是来送奖赏的。
原来,男爵夫人本来是想给众人赏赐,这工程又快又紧,大家都受累了,
不过,男爵大人没有答应,说要买马,消息确切了,伯爵大人已经决定今年冬季北伐。
伯爵给男爵们发了钱让大家采购军需品,但男爵拿到了钱,总要在伯爵身边打点,缺口只能自己拿钱去补,所以男爵府就捉襟见肘了。
奥利维娅又细问,男爵大人打算买多少马。
这城外的采邑骑士们,装备需要自理,到了战场上,也只是冲锋开路的。
城里的那些近卫骑士,虽然没封地,但都是男爵自家人,也是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要给伯爵的主力保驾护航,作战能力先不说,这帮人的武器装备坐骑都是男爵提供的,看起来就讲究体面。
芙娜掰着指头说,要各种军需用品几百副,马匹上百,发下来的钱,又打点了人,撑死才千把金币,哪够啊,只能把原本该修道院的钱挪走了。
奥利维娅这才明白过来,芙娜又道:“但夫人还是想着你的,前两天人多眼杂不好单独给你,今天派我送来。”
说着,芙娜把一袋钱币塞进奥利维娅手中。
“谁干的活儿好,谁干的不好,夫人心里都有数。
其实啊,这干活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对夫人真心。”
“是,当然是。”奥利维娅面不改色收了钱,掂量了一下,回过头叫凡希吩咐厨房做菜。
她留芙娜吃了一顿好肉好菜,下午才走。
过后,奥利维娅打开钱袋子看了看。
这男爵夫人可真够抠搜的,弄一袋子银币来拉拢她,可见手头确实捉襟见肘。
她也不想上楼放小金库了,干脆就叫了亚当和伊森过来,让他们去把村子里最会织布,烧土陶器,以及安东娜三人叫过来。
亚当和伊森纷纷应了一声,拔腿就去办,尽管不明白夫人这是想做什么。
庄园打算扩建,现在正是多事之秋,管家和磨坊主在采邑里四处标记适合用来做梁,砌墙的材料,就连他们俩,也一趟一趟的往镇上跑腿。
这俩人在村子里,叫来了安东娜,老杜克,小布鲁塞。
这老杜克是会烧陶碗的,家里有个黄泥窑,农闲的时候,总会去森林里捡一些柴火,又去大河边挖一些淤泥,回来做几个陶罐陶碗。
小布鲁塞则是村子里一个自立门户的年轻自由农,他家织的麻布最细腻,村里人都知道。
奥利维娅把三人叫了来,询问他们最近都在做什么,春耕结束了没有。
这三人倒还不紧张,纷纷说家里的活忙完了。
实际上,他们这自耕农的地都在庄园边缘上,又贫瘠又没多大,最多的也就三四亩,种一年吃的麦子,再种点亚麻,连两周时间都花不了。
安东娜眼看着被叫来的另外两个人,就知道夫人肯定找他们有正事。
她说家里没事了,另外两个人看着也赶紧跟她学舌。
“你们一个个的,多少身上有点手艺,既然有手艺怎么能浪费呢?”
安东娜立刻回话:“夫人您的意思是,要分我们一些活儿做?”
奥利维娅点头,问她现在每天能捕多少鱼。
“好的时候十几条,现在气候暖和了,直到十月都是捕鱼的好季节,只不过我那网小。”
奥利维娅又道:“那就是说,你现在一个月能捕四五百条鱼?”
安东娜摇头:“这个不一定,不过两三百还是有的。”
奥利维娅想了想,问她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效率。
安东娜道:“当然有了。”她腼腆一笑,说道:
“我打算过,攒七八个银币,去镇上买艘小小的渔船,把船划到河里去深水区撒网,到时候应该还能捕一些十磅以上的大鱼。”
奥利维娅点了点头,安东娜的话正合她意。
“这样,这船我帮你买,你以后就专门出船去河里捕鱼。
无论多少,都帮我加工成品,腌渍或者烟熏,做成鱼干或者熏鱼,庄园照单全收。
不过,这捕鱼季,无论如何每个月五百条鱼也是要有的。”
安东娜听了,喜不自胜,奥利维娅把刚到手的钱袋子解开,拿了几个银币给她去办事。
安东娜走后,那老杜克和小布鲁塞都看着她。
“夫人,那我们……”
“你们也一样,现在每个月能做多少陶器,织多少布?”
这老杜克连忙如实答,说现在每个月才做十只土陶罐子,二十只陶碗,因为窑炉小,没人手,一次烧不了几只。
奥利维娅给了钱,让他重新砌一个大窑,一次要能烧几十只上百只陶器的大小。
没人就去雇人,至于柴火,她让这老杜克每个月可以在林子里砍几棵树,归根结底,每个月要能做五百件陶器。
“不过,既然用我的钱建了窑,这些陶器,不许往外流,全部都得卖给庄园。”
老杜克也不敢,连连点头。
奥利维娅说完,才反应过来,这不就官窑吗?
她又看向家里擅长织布的小布鲁塞,依旧是给钱,让他们家做更大更多的织机。
她打算以后四处收羊毛,苎麻,亚麻,拿回来让这个小布鲁塞一家纺织加工。
小布鲁塞一听就知道,以后恐怕一家子都没空种地了,全部都开始纺线纱,摇织布机才做得完。
总而言之,她可算把这工坊的事推进了一点。
要是以后能抽到高星营造的人才,就让人才帮这些工坊改革技术,提高质量。
至于收上来的货,拿去镇上卖一卖,这些商品的耗材大多来自领地,即便是卖几个苏里,也不会亏损,能保证一直不亏损,就能继续运行下去。
奥利维娅也想不到,她现在要的只是保持不亏损。
没想到,不久后就一不小心靠这几家工坊弄出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亚当和伊森在大门外看那几个自耕农走了,才进屋来,疑神疑鬼的互相看了几眼。
也不知道夫人为什么忽然关注起这些自耕农了。
让他们倒腾这点不值钱的东西,又能赚多少钱呢?
不过,他们二人可不敢质疑,只是默默的去奥利维娅面前回话。
建筑师洛斯奇刚刚派了助手过来,说明天建筑师就能带整理好的施工图过来。
巴斯金夫人,莱蒂伦和纳西莎,也都各挑了二十个工人,打算三天后送来开始干活。
这些工人大多数都五六个人一队,每一队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有个工头。
到时候,管家就直接发薪水给这些工头,不再经过当介绍的巴斯金夫人他们,一点不相干。
奥利维娅听完回话,又仔细的安排了一顿。
例如准备去找莱蒂伦拿一些给这些工人居住的帐篷。
工人居住的地点就设在教堂外的空地,住不下的还能去教堂里将就,反正现在也不冷了。
至于工人每天要吃的粮食,也要让厨房提前准备下来,把石子沙子什么的淘一淘。
操心这些事情虽然有趣,像是沉浸式过家家,但也是足够累人的。
等两个小的走了。
奥利维娅就长叹了一口气,锤锤肩膀。
忽然,旁边格蕾雅走了出来,端着一杯牛奶热可可,一脸关切地说道:
“夫人,今天的晚餐做了您说的裹粉炸鸡块,炸鱼块,还有焦糖布丁,主食是烙饼,汤是蔬菜汤,里面放了牛肝菌。”
闻言,奥利维娅又振作了起来,端起热可可抿了两口,纯正的可可味,没有一点科技掺假。
苦涩被牛奶和砂糖中和了苦味,又有肉桂的醇香,疲惫忽然一扫而空。

第56章 ◎工坊之路◎
几天后, 五月上旬,庄园外地里栽的蔬菜,各类豆子, 都发了嫩芽, 气温适宜,一天长一个样。
播下去的麦子也抽了两寸长的叶子, 佃农们与扩建的事情不相干。
他们播种完原有的耕地,就开始一队队的去山坡上,开垦荒地, 今年的任务是新开垦出二十亩耕地。
每日清晨出发,日暮才各自回家,每个队都互相较劲,为了拿到管家和磨坊主许诺的奖金。
哪个队翻的地最深, 挖的最多, 石头刨的最干净, 哪个队就能全体得到薪水额外的钱。
管家按照夫人教的话, 把这些佃农各自分开敲打了一遍。
庄园墙内, 也有几十个工人来来往往。
果树是最先移走的, 地基夯土,挖掘深井,挖掘地窖, 也是最先让工匠最先做的活儿。
等基础工作准备好,就开始盖主体建筑。
一共用了有木匠十人, 石匠十人, 砌墙的泥瓦匠十人,力工四十人,杂工十人。
还雇了几个村里的佃农妇人, 帮厨房给这些工人煮大锅饭,分发食物。
力工分成两队,二十人一组。
每组派十二人从管家规划好的地方开凿石头,砍伐木材。
剩下八个拉板车运输,一趟趟的运回宅子前。
拉到了宅子前面,又各自交给木匠和石匠处理。
他们把木头刨平整,不规则的石块敲平整,按照建筑师的要求,加工成各种大小,分门别类摆放。
这些事可有讲究,什么石头用来打地基,铺地,什么石头用来砌墙,什么石头用来砌窗,砌灶,砌壁炉,都不一样。
还有用来做梁和固定的各种木头,有些是从林子里挖的湿木头,有些是从镇上买的干燥木料。
十个泥瓦匠,则把这些石头木头拿到应该去的地方,搅合了一大堆黄泥或石灰,按照斯洛奇的要求来盖。
至于杂工,则是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四处帮忙提水,倒灰,卸料。
斯洛奇好歹是个二星营造,监督工程时十分有条理,心也细,一点不马虎。
他每天都从镇上来庄园,跟着管家一起催促工人开工,把这几十个人调度的丝滑运转,互相的活儿一点也不打架。
只不过这个斯洛奇性格怪,留在庄园里,也不吃大锅饭,要但凡饿了,就找厨娘要好肉好菜。
为了维护施工的秩序,两个庄园的士兵都跟凯撒在这边看着工人干活,巡逻的事也托付给了附近邻居帮忙盯梢。
即便有工人之间私下不对付,干活的时候互相埋怨几句,瞥见那些持着尖矛,一身甲链,年轻气盛的士兵,也不敢闹。
他们这些工人,在修道院那里干了三个月活儿,个个都饿的皮包骨了,又都是五十多的人,被这士兵打一顿可受不了。
白天庄园里锯木头,敲石头的动静吵吵闹闹,实在是吵的人耳朵疼,一点懒觉也睡不了。
于是,奥利维娅每天起来了,也不在家里用一顿饭,洗漱过后就骑着马回雷诺庄园躲一躲,用一日三餐。
等过了晚餐时间,工人们停了活儿,她又才回来,只留着凯撒在庄园里监工。
所以,厨房里也省了很多事,夫人去了雷诺庄园吃晚餐,大人每天三餐也往那边跑,厨房只需要给工人煮大锅饭。
这些工人,每天的餐标是两顿黑麦糊糊,隔一天煮一次碎肉豆子汤,要么放熏鱼要么放腌的肉,都是士兵们打的猎,或者之前收上来的,重盐重油,没人吃了说没力气。
这比他们给修道院干活时,要好出不少。
至于薪水,则分了等级发放。
像是砌墙的泥瓦匠,处理石头和木头的匠人,还有挖掘原材料的力工,工资高一点,他们的工钱是一天四个苏里。
杂工一天三个苏里,村子里找的帮厨房做饭的佃农,一天给两个苏里。
因为要建的屋子不过就占地一百八十平米,又只有两层,这些人手多,算是饱和式工作,差不多满一个半月就能彻底完工。
管家大概算了算账,人手的工钱,一个半月要花十五六个金币。
算上建筑师的薪水和奖金,刚刚好花掉二十个金币。
这段日子,外面无事发生,庄园里的活儿也有人看管,奥利维娅闲的很,每天都去雷诺庄园躲清闲。
那几个工坊主的事儿,现在是伊森和亚当去专门管,庄园扩建,自然有管家和建筑师忙,就他们两个小家伙帮不上什么忙。
他们两个,虽然人没多大,但这几个有手艺的自耕农没人不看在眼里。
两个人自己分了分,以后亚当管着钱出纳,伊森负责质检货物。
当下这些工坊正在扩建规模,二人也负责监督。
亚当和伊森每天出门,查看安东娜的渔船是不是出勤了,又帮老杜克改造土窑,帮小布鲁塞改造织布机。
这两个人,原本也没那么好心,但这是夫人要扶持的生意,看他们做活儿,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亚当和伊森都上去指教。
庄园从没动工的时候,这三家工坊就在扩建,升级设备。
等庄园里开始砌砖石,这些工坊里的工具也升级好,开始运转了。
进度最快的是安东娜。
她的渔船不用自己造,是从镇上直接买的成品,因为有河,附近许多村子里都有职业渔民,又能利用水路运货,所以造船的商人也不少。
由于有夫人支持,她这条船,是渔船商店里价格最贵的,价值近一个金币,是橡木做的,可载十个人,有六只浆,可承重两千磅,满载之后还有一千磅的空余。
这船尾巴上栓了麻绳,一路牵到岸边的树上,避免翻船。
一般下河时,她雇了村子里的另外三个成年自耕农做浆手,还从隔壁的村子里雇了两个人来帮忙下网拉鱼,这些人都是兼职工,看渔获的数量拿工钱。
他们一天能在河里深水区和岸上往返三四趟,运气不好,一天能捕到十几条大鱼。
要是运气好,一天能捕四五十条大鱼,重达几百磅。
这些鱼,拿回家之后,安东娜家里的孩子,和村子里来兼职赚零花钱的妇人,会帮忙筛选。
每天都给庄园送一桶鲜鱼鲜虾,剩下的无论多少,都开肠破肚,抹盐腌渍几天,然后再晒在院子里。
她家的房子,就建在她家的耕地旁边,院子宽敞。
为了防止野猫和村庄里的闲杂人等觊觎,安东娜还请邻居,帮忙把院子用木栅栏围了起来,让家里人专守着门,俨然像个工坊了。
就连耕地里除草,补种的活儿,都交给了邻居帮忙。
这些鱼虾在晒个两三天,就计算数量拿去交给亚当和伊森。
亚当和伊森把这些货计数,就拉去镇上一直有往来的商铺,虽然差额不多,但即便是差额就一个苏里一条鱼,只要数量上了规模,一个月也有几个银币可以赚。
安东娜的捕鱼大计发展之后,什么山货她都不收了。
这做生意,安东娜知道,要做精不做多,不能事事抓在手上,让周围人对她心生厌恶,故而主动放弃。
这山货生意,又由其他的自耕农分走,后来也开了工坊。
再说这烧土陶的事。
起初,老杜克揣着夫人给的钱,和允诺让他每个月可以砍几棵树,都诚惶诚恐,夜夜梦见自己办坏了事,到嘴的鸭子又飞走。
还是老杜克的老婆人聪明,去镇上其他烧窑做碗的地方看了看,去镇上请了一个做过土窑的泥匠,又买了两车石砖回来,才把新窑盖起来。
新窑盖好之后,伊森来他家,看他们从河边取泥,回来筛泥,洗泥,沉淀,均质,拉坯,晾坯。
伊森也不知道怎么了,看着这老杜克干活,忽然就研究起了他采的泥巴。
以及不同的地方采的泥巴,晾出来的坯子。
后来,伊森又去他采泥巴的地方看了看,找了一块磁石,四处翻翻找找。
后来,伊森在河边指了一块地方,让这老杜克去这地方采泥巴做坯试试。
又在其他几个地方,采了泥巴做对比。
这几处采泥巴的地方,位置距离很远,有的在河岸边,有的在山坳里,有的又在原托克逊庄园的采邑里。
老杜克被指使的一愣一愣,也照伊森说的干了。
等分批次烧了出来,伊森把这些用不同泥土烧的陶器都拿出来敲了敲。
老杜克家一直四处取土烧陶,但从来没细心钻研过这其中的差别。
伊森敲了这些陶器,干脆又一骨碌全砸碎,让老杜克看,这些陶器碎裂的样子。
这一下,就更直观的能分辨好坏了。
在原托克逊庄园采邑里的山坳里采的那种泥巴,颜色发白,烧出来的陶器质地细腻。
伊森帮忙调配了两天,帮忙新做了处理泥巴的工具,还增加了一道给坯刷水的工序,使得细小裂纹也减少,又叫人改进了拉胚的手法和工具,以及把每次烧窑的时间拉长。
尽管,伊森从前没有任何的烧窑经验,但这些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的惯性想法,却没有一个步骤出错。
有的时候,老杜克两口子都挠头,怀疑这伊森上辈子是不是什么烧窑大师,在天堂呆了几天,被创世神送回来重新做人的。
人怎么能这么有天赋呢?
虽然经过伊森改造后的工序格外复杂,每个月仅仅足够烧三回,但次次烧出来的几十个陶器,品质都十分优良。
上个月,莱蒂伦跑商得了三十几个金币,这抵得上店铺里小半年的买卖利润,关于这生意的合作又出奇和谐,没有什么扯皮的事儿。
通过这个,他就打定了主意,以后要多多跟奥利维娅他们来往做生意。
这年头,想在商场上找到一家靠谱稳重,不随便作妖的合作伙伴,简直比在大海里捞大象还难。
又因为跟奥利维娅订家具的那家店老板是亲戚,他就天天往那跑,帮忙看着进度,又自己四处寻好东西,什么银勺银叉,玻璃胡椒瓶,铜花壶,想等庄园修好了,送过去当礼物。
偶尔两天,他才回自己的店里,查一查柜台上的账目。
正巧,就有一天,遇到了伊森来送老杜克家的陶器。
老杜克家的陶器,现在做的是越来越好了,伊森和亚当才有脸面送到莱蒂伦的店里。
莱蒂伦见了,亲自检验这些陶器,瞧一瞧,声音清脆的像敲铁,颜色也是米棕的,看着光滑,触感细腻。
得知这是庄园里陶土工坊做的货,莱蒂伦眉毛一挑。
“这样的质量,拿城里的陶土工坊来比,也少有几家能做到这么好,以后庄园里的货,你们也不用送到别处了,就拿我这里来。”
与亚当和伊森说着,旁边的手下就在把货卸车,莱蒂伦把一只双耳深汤碗拿在手里细细的观察。
陶器大多数价格都不贵,价格在几苏里到一可里之间。
富商和贵族都不爱用,用陶器的,多数是镇上的普通人。
所以需求量大,他家卖杂货的铺子里,多的时候,一天就能销出去几十只。
今天送来的一批货是共计八十只,浅盘二十五只,深盘二十五只,双耳深汤碗二十只,大汤罐十只,没有破损的。
每只的进货价,莱蒂伦算了各种盘子六苏里,大罐八苏里。
比别家的陶器价高三分之一。
他给亚当和伊森结了钱,又谈论几句,问了问庄园里盖房子的进度,缺不缺什么。
在外面,伊森不怎么跟人说话。
亚当摇头:“都不缺,今天正在搭基石……”
几人说了一阵子,亚当和伊森揣着几个银币又回庄园去了。
亚当和伊森在老杜克这里,收陶器的价格也才三四个苏里,一来一回就赚了一半。
他们没有什么过路费成本,守门的士兵现在归老雷诺管,这总价不超过几个银币的货,在税务官那不算事,连人情都不用欠。
后面,莱蒂伦把这些陶器售价分了分,最低的卖八个苏里,大罐卖一个可里。
明明比别的陶器价格贵,但卖了几天之后,这种却更受人欢迎。
镇上一家卖面包香肠的酒馆,第一天只是来买一只罐子装羹汤。
第二天,就来买了十个浅盘和五只罐子,说这陶器比别的红陶看着上档次。
这下子,镇上的餐馆纷纷打听来了他的店铺,追着要订货,把价格炒到了一个可里还多,只不过莱蒂伦是真没货。
这陶器算贵,但却比木头的耐用,比金属的便宜十几倍。
但凡质感好一点,受人欢迎也正常。
莱蒂伦立刻就亲自走了一趟庄园,找到了亚当和伊森,订了二百只浅盘,一百个汤罐,还要与上一批一样的那种。
老杜克不能私下接单子,莱蒂伦也很守规矩,从不绕过亚当和伊森。
伊森和亚当答应了莱蒂伦,又说一炉最多烧百来个货,这些货分三批给他送去。
做碗的老杜克看着销量广了,打算继续扩展窑炉时,亚当和伊森,又都不许他扩建太多,只扩建一口窑。
规定了,每个月不能走超过一千件货。
原因嘛,他们二人也不明白,只说是听夫人的吩咐。
老杜克一听是夫人吩咐的,赶紧就歇了心思。
从前这庄园里做酒的是另一户人家。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重生侍寝当日  小年小月by耳  高塔之上by一  天师大佬在恋  离谱!后妈竟  王府继兄宠我  重回九零:手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