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by木南斐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7-22
 其余大臣也是脸色尽变。
 西域有多重要,汉朝付出了多少心力物力人力兵力!!
 就因为你李隆基,西域竟至此逐步丢失了出去?!
 丝绸之路也为之断绝?!
 刘彻继而咬着牙:“李隆基——”
 【李隆基,你坠了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
 【你让这盛世大唐急转而下,荣光不再!】
 【你让庶民百姓于百年之后再经战乱之苦,流离失所!】
 【你看看那众多将士,你听见他们为君为国,而将性命抛诸脑后,不顾一切的厮杀喊声吗?!】
 【你可知当西域最后的据点龟兹被攻占之后,唐军全员战死!】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魂!】
 【那尽是白发兵啊!而他们一直到死,都在死守着大唐万里之外的孤城!!】
 【李隆基,你该死啊!!】
 “噗——”
 李隆基猛地吐出一口血来,脸色瞬间门怆然灰败下去。
 他真的该死啊!!
 大唐守住了又如何,已然千疮百孔,荣光不再,由此——衰落覆灭将会是显而易见,不可逆转的事实。
 而他对得起谁,他谁都对不起!!
 他是……大唐的罪人啊!
第25章 @万民 嬴政:“朕何惧之有!!!”……
 【最可惜可悲可叹的,不是一直都是暴君昏君。】
 【而是明明有明君之相,却偏偏沦为昏君之流!】
 【李隆基啊,你何其可悲可恨!!】
 李隆基又骤然吐了一口血出来。
 明君……
 昏君……
 他果真是可悲又可恨!
 一时之间,脸色竟是更加灰败颓唐。
 “陛下!!!”
 “陛下——”
 高力士等人见此情状,连忙高声疾呼——
 “快叫太医!!!”
 李隆基嘴角染着血,脸色灰白,双目通红,哑声低喃道:“朕真的该死啊……”
 “——陛下!!”
 高力士哭着下跪求道:“陛下,不要听不要看了吧,陛下!!”
 “不……”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嘶哑着声音:“朕要继续听下去,看下去,朕要……”
 朕要永远牢记今天这一切!!!
 【公元808的冬天,安西军的最后一战。】
 【在这之前,这只军队,已经在西域坚守了近五十年之久,他们守着安西四镇,他们守着大唐,守到面黄肌瘦,头发都白了,守到和大唐再次断了联系几十年之久,守到……连大唐都以为他们早已被吐蕃全部歼灭。】
 【他们原本可以就此解散,可以在当地安家立业,过着平淡且安定的生活。】
 【可他们是大唐的军队!】
 【生为大唐生,死,亦为大唐死!】
 【他们是唐人啊。】
 【于是——即使在与唐朝已经失去几十年联系的情况下,这支安西军,也足足在西域坚守了五十年之久,直至白发苍苍,也依旧要拿起武器与吐蕃军殊死拼搏!】
 【那最后一战,没有一个人投降!】
 【他们死,也要战死在沙场上!那是身为唐人的荣耀,那是身为唐人的气节!!!】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他们怎敢忘大唐啊……】
 汉朝未央宫。
 刘彻轻叹一声:“大唐……”
 强汉盛唐,强汉盛唐……
 这强汉还未知具体模样,可这盛世大唐之景……这盛唐之气节!!他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秦王宫。
 嬴政感触更深——
 他始终没忘此次视频的延伸专题之名——《守业更比创业难》。
 那隋炀帝杨广,失民心,则群起而攻之,失天下。
 那唐太宗李世民,得人心,短短二十年创盛世之景,上下齐心,盛世大唐之名永存不朽。
 而这唐玄宗李隆基……他负了天下,可天下人却不愿负大唐啊。
 原来帝王负业,却可有天下人甘心守业——哪怕明知前路荆棘遍布,犹如深渊,哪怕明知会为此付诸生命,也心甘情愿为那心中之愿景而拼死一搏……这就是李唐天下的不屈气节?这就是盛世大唐赢得的民心所致吗?
 【无独有偶——】
 【安史之乱让大唐由盛转衰,王朝更迭不可逆。】
 【公元880年,唐朝国都长安,再一次危在旦夕。】
 【衰败的晚唐,它的国君——昏庸无能的唐僖宗李儇,再一次抛下了都城长安,带着残军一路狼狈逃窜,而这一次,大唐面临的是唐末农民起义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即黄巢起义军。】
 【在唐僖宗李儇带着残军一路狼狈逃亡的途中,他遇到了此前被他贬谪的前任宰相郑畋。】
 【身后黄巢起义军一直在追击,郑畋不计前嫌,并临危受命,决心为唐僖宗死守住凤翔。】
 【然而郑畋的部下已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斗志。】
 【他们认为起义军过于强大,于是在一番商议后,决心直接向黄巢起义军投降。】
 “嗯?”
 “投降?!”
 刘彻倏然皱起眉:“怎么会是投降?!”
 秦王宫。
 嬴政也皱起了眉。
 【黄巢起义军派使者上门来招降。】
 【当时郑畋已经被气得无法说话,由凤翔的监军袁敬柔代替郑畋接待了使者,并接受了招降。】
 【甚至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还签订了投降表。】
 【再之后,双方还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宴来庆祝。】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唐末竟也爆发了农民起义,昏庸无能的国君……
 他能说什么?
 他还能说什么啊……
 恐怕唐朝只能就此——
 【然而这一场本该主客尽欢的宴会,却仅仅只是因为一首乐曲就发生了变故。】
 李世民骤然一怔,一首乐曲?
 那是——
 【《秦王破阵乐》!!!】
 【宴会上,《秦王破阵乐》响了起来。】
 【凤翔的将士们,听到之后,无一不纷纷泪流满面。】
 【这一场面,让黄巢使者几乎目瞪口呆,场面差一点就失控了,幸而最后用郑畋无法出席,将士们才悲伤过度的理由给搪塞了过去,可宴会结束之后,当黄巢使者第二天离开凤翔,《秦王破阵乐》的影响却愈演愈烈。】
 【甚至百姓们都纷纷请命,说愿意与大唐一起共进退!他们愿意为了大唐,誓死对抗黄巢军!】
 【最后,凤翔聚集了近十万守军!】
 听到这里,李世民瞬间红了眼眶,不禁潸然泪下。
 《秦王破阵乐》……
 竟是一首《秦王破阵乐》……
 “陛下——”
 朝堂之上,尉迟恭,程咬金等将领也尽是红了眼眶,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更是如李世民一样,止不住的流着泪,嘴唇也是颤抖着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都情不自禁望向其上而坐的帝王,随即深深的躬身垂首。
 有明主,当如是!!!
 唐朝李渊时期——
 于朝堂之上也是一片静默震撼。
 更加年轻的秦王李世民也已然红了眼眶。
 李渊,李建成等人也是同时沉默不语,心下所受震动同样不小。
 他们何曾想过,一首《秦王破阵乐》,竟能达到如此之大的影响?
 不……哪里只是这首乐曲……
 是秦王啊。
 是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破阵乐》,那是大唐国运昌隆的象征。】
 【这首歌舞之曲,让人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大唐的盛世之景——那是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盛世大唐,哪怕如今大唐已然衰败倾颓,可这依然是大唐啊!难道他们要眼睁睁看着大唐到他们这一代覆灭吗?不!他们不想!!】
 【于是他们开始反抗,他们取得了胜利,他们向世人表明,黄巢军并非不可战胜!】
 【他们让唐朝再次重拾起收服都城的信心,让各地节度使也再次重新支持起大唐……越来越多的节度使开始发兵讨伐黄巢军,他们……他们将生死边缘的大唐又再次给拉回来了!】
 “好!!!”
 刘彻也不禁满是感慨感叹:“好一个《秦王破阵乐》,好一个大唐啊!”
 【一个王朝总是避免不了兴衰荣辱,毕竟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可一个王朝或许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遗留的,它曾经所凝聚的,却会永远留存下来——】
 【因为历史终归是百姓所铸造,而它留存于每一个百姓心中,世代相传,薪火不息。】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之于大唐的影响力——】
 【他是民心所向,他是民之所望,亦是心中所往!!】
 【大唐的气节不可败,大唐的信念不可消,大唐的民心依旧在!】
 【所以哪怕王朝兴衰不止,时代更迭不断,大唐,也依旧会被永久铭记下来!!!】
 秦王宫。
 嬴政又再次站了起来。
 他深深望着天幕之上,胸中激荡不已,亦是复杂不已。
 【守业更比创业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百姓所求不多,他们也并非无知无觉,他们知道其上的君主是好是坏,他们会逆来顺受,却也会乘风而起,他们有颠覆船只的力量,可他们也有承载起一艘巨轮的力量!!】
 【民心,始终就摆在眼前啊。】
 【守业,守的是民心啊。】
 【好了,这期视频就到这里为止,谢谢大家观看,我们下一期再见。】
 随着话音落下,天幕也再次回到最初的状态。
 然而历朝历代,却仍是久久不能平静,陷入不同的沉默之中——
 汉朝未央宫。
 久久沉默之后,刘彻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民啊,如此之重要。
 然而以大汉现在的情况,那匈奴之扰尤未可除,一切都还任重而道远啊。
 再次叹息着摇了摇头,随即刘彻下意识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小屏幕——
 “嗯?”
 刘彻不禁挑了挑眉:“这是……”
 唐朝李渊时期——
 天幕结束之后,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种不算诡异的平静之中。
 听着天幕之时,一切还可暂且不表。
 然而天幕已经结束,终于到了真正表态的时候了。
 这次天幕所讲内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大唐,要变天了。
 最先动作的是太子李建成。
 只见李建成深吸一口气,直接面向李渊跪了下去,随之说出口的请求也在众人意料之中——
 李建成自请除去太子之位,让有能者居之。
 而这有能者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不过,这还不是众臣最想要的结果。
 他们齐齐望向了李渊。
 既然明主已在眼前,怎能一拖再拖?
 这盛世大唐,他们想亲自见证!
 李渊……
 李渊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已料想到天幕结束之后会遇到的境况,可真到此刻,依旧还是复杂难言。
 但……已是无可阻挡啊。
 岂止是这朝堂之上,恐怕乡野之间,御宇之内,民意已然沸腾!!!
 李渊终是闭了闭眼睛,再睁开后,沉声开口道——
 “即日起,秦王当为储君……”
 “……择日行登基大典。”
 群臣纷纷拱手高呼:“——陛下圣明!”
 唐朝武则天时期。
 十三岁的李隆基正擦着眼泪,眼也红,鼻头也红,尽管竭力抑制,却还是忍不住抽噎出声。
 看得武则天是无奈又好笑。
 “行了,你当时刻谨记今日之事才是。”
 “是,祖母。”
 李隆基严肃认真拱手,斩钉截铁:“孙儿必当时刻谨记!!”
 武则天这才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自己面前屏幕——
 等看仔细后,不禁讶然了一瞬。
 先前天幕结束,则评论区开启权限——可看评论区最热评论,可留评一条,可抽取查看回复一条。
 而现在竟然又新增了两个权限。
 且两个权限,竟都是只对帝王才能开启……
 这其中之一——
 @其他时空(除自己之外)其他人。
 “@其他时空,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只单向传送,仅可收到查看回复提醒……”
 “视频结束仅此一次,其他权限开启暂定。”
 李世民低喃着,又看了下另一则权限说明,思考片刻后,最终还是将目光放在了第一则新增权限说明上。
 在他弄明白这第一则权限说明的意思后,李世民就下定了决心。
 他有许多言语,许多思量,许多愤之所为,哀之所为的告诫之语!!
 他要——
 “陛下!!!”
 “请您一定要振作啊,陛下!”
 张九龄等大臣跪在地上,尽是眼泛泪光:“陛下,一切都还为时未晚啊,请您……”
 “请您恪守己心,现在依旧可向明君而行啊,陛下!”
 李隆基嘴唇颤抖到不能自已,眼底泛着些许茫然之色,不敢相信,不能确定,哭着哑声道:“朕还可以吗……”
 张九龄抬头正色道:“陛下,大唐不能乱!”
 “若您不可以,不能振作起来,现在的大唐,又要交给谁呢?”
 “还有那安史之乱罪魁祸首……”
 张九龄顿了顿,再次直言不讳:“那安史之乱之祸,所有牵连在内之人,都应有个处置才是。”
 “包括您在内……合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张九龄之声响彻朝堂,振聋发聩,其余大臣也尽皆跪下,朝李隆基明意。
 “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李隆基听到此严厉批判之语,竟是不由得再次热泪盈眶:“朕既为罪魁祸首,始作俑者,合该如此……”
 正说到这里,眼前屏幕竟突然跳出数条提醒。
 那提醒之上写着传递人——
 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
 李隆基呼吸瞬间滞住,这才发现天幕结束之后,屏幕之上又新增了两条权限。
 而他仔细看了这两条权限说明之后,才敢真的确定——这数条提醒评论,竟当真是太宗传递过来的内容!
 是各个时空,不同时段的太宗。
 是不同语气,不同说辞的太宗。
 他们竟然都选择传递信息与自己。
 而这些信息,不管有着怎样的批判告诫之语,最终无疑都传达着一个主旨——做个好皇帝,做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李隆基不禁再次哭得不能自已。
 而之后再看另一条权限说明——
 【由于检测到视频内容主题为“民心民意”,遂专为帝王开启一键@万民功能。】
 【注意,此功能有且仅有一次,且帝王开启后,可收到万民回复一次。】
 【另,选择一键@万民功能,则不能选择第一则@其他时空(除自己之外)其他人功能,请自行考虑,并选择决定。】
 一键@万民……
 李隆基并未考虑多久。
 他深吸口气,哑声对着堂下大臣道:“朕……要下罪己诏。”
 他要这天上地下,御宇之内所有民众,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岁稚童,都能知晓他之罪过与忏悔!!
 他不要做昏君,他不要做这大唐的罪人!!!
 秦朝,秦王宫。
 嬴政看着那第二则权限说明,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键@万民……
 那将是普天之下所有民众。
 不管读没读过书,认不认识字,只要看到天幕所示一切,便皆能懂其意。
 可这一键@万民,便是亲自对万民俯身言语。
 嬴政自持功劳无人抵,天上地下第一人,尊贵无匹,无人能及。
 可现下难道要向那万民垂首俯身吗……
 可他久久看着那第二则说明,蓦地大笑起来——
 “为大秦帝国千秋万代,朕何惧之有!!!”
 此等只为帝王开启之权限,来得好啊!
 民心,民意……他尽要握在手中!
 最近秦朝上下一直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氛围。
 因为就在三天前,上至王孙贵族,下至黎明百姓,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年纪,无论在什么地方……御宇之内的所有人,都收到了来自秦皇的亲手诏令!!
 而那诏令的内容,更是不得了!!!
 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内容——
 大秦要修改秦律了!!
 而且是要往善于民利于民的方向上去修改!并且为了更贴合民心民意,还号召有识之士亲往咸阳参与其中,提出意见,辩台已开,若于国于民有用,则纳之矣,同时留名与秦律之中!
 除此之外,百姓手中皆有可反向@回复秦皇的权利——
 若当地秦吏以及豪强贵族等,出现欺压百姓,侵占财产,违反律法,私藏祸心等于国于民有害之事,大秦必挥刀所指,并严厉处之!且将此事报备秦皇者,都将分其财产田地,必当赏之!
 咸阳已在召集工匠造纸,并制雕版印刷,皆已取得初步成果。
 待时机成熟,尽可用之于民。
 而此先,望为国为民之有才者聚于咸阳,于科举取官,上行下效,为天下百姓共谋能事。
 此诏令一出当天,秦朝上下瞬间就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讨论诏令的内容——
 有怀疑者,有恐惧者,也有心情复杂者,但除此之外,更有心情激动,跃跃欲试者!!
 这是真的吗……
 秦皇会对他们这么好?
 可点开眼前的屏幕,仍能查看帝王亲自写下的诏令——而看了无数遍,也仍是同样的内容!
 其余事情都好说。
 重点是——会得田地啊!
 他们竟有机会分得贵族的田地!!
 这是真的吗?
 这……怎么会是真的呢……
 百姓在激动兴奋的同时,却更多的是怀疑和否定。
 他们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所以重点不是不敢轻易尝试,也不是不敢向帝王求助,而是根本不相信求助之后,会真的得到反馈回应。
 当然,也是不太敢的……
 但秦朝范围这么大,少不得那等被压迫被逼急之人,也少不得怀有侥幸之心,或被激之人,偏要逆着诏令震慑而来,于是倒真有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一部分豪强贵族依旧我行我素,对那诏令嗤之以鼻。
 可他们不曾想到,甚至压根就没去在意,也没去想——真有庶民百姓不再愿意逆来顺受了!!
 “秦皇都说了,我们都是大秦子民,他会为我们做主!”
 “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
 于是这些百姓咬着牙,胆战心惊的向秦皇求助——
 他们从未想过,眼前这块小小的屏幕,竟真于自己有用,也从未想过,当他们真正用到的一天,他们竟然真的见到了那从远处疾奔而来的大秦军队!!
 是真的大秦军队!!!
 “秦皇……”
 “秦皇派人来了!”
 “秦皇真的派人来了!!”
 还有人也在大声叫喊着军队到来的消息,却是带着恐慌及难以置信!!直到此刻,他们才真的意识到,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当真是要亲自俯身而来倾听民意了!!
 于是一时间,秦朝上下再次震动!
 军队而来的消息如飞雪一样迅速飘落各地,又如出鞘利刃一般,震慑住了更多人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
 至此——大秦帝国明面上的舆论风向,浪潮涌动,私下里的各自思量,暗涌风潮,皆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秦朝……是真的要开始出现变化了。
 隋朝——
 隋朝这几天也在观望着什么。
 继皇子杨广处死后,太子杨勇被废,李渊也带着次子等一家人口前来请罪……
 但这一家而来的时候,却是被军队护送而来的。
 没错,军队。
 是帝王亲自下的命令。
 而到达当天,李渊一家就被一同请进了宫,那次子毫无疑问也在列。
 李世民……
 李世民!
 虽然是才三四岁左右年纪的李世民,可也依旧让人侧目不已,或明或暗都在打量着——
 才三岁多的孩童面容稚嫩,由一人牵着,另一只小手里则抱着一只小木马,稳稳当当走在身侧,好奇打量着周遭的一切,竟没有丝毫胆小怯懦的表现,一双眼睛灵动无比。
 杨坚初见小小的李世民时,就是此等情景。
 接下来就是李渊带人跪下请罪,声泪俱下说着自己并无异心等话,还指天发誓对大隋忠心耿耿。
 杨坚自是要大度回应一番,说皆是孽障杨广导致的一切结果,所以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原本就情有可原。
 之后安抚好李渊等人,一副君臣相得的画面后,杨坚便将目光放在了小小的孩童身上。
 独孤伽罗就坐在杨坚身侧,早就在观察着才不到四岁的小小孩童——那孩子进来后就十分守规矩,表现得乖巧听话,只是偶尔转动的眼睛,依旧很是灵动不已,倒真是个看起来就聪慧明智的孩子。
 难怪天幕会对那唐太宗李世民有那样高的评价和赞叹。
 而那大唐,也确实让人震撼与感叹。
 尤其是最后,着实令人情绪激荡啊。
 “来,到朕身边来。”
 杨坚朝小小孩童招了招手。
 在终于能够仔细打量这个孩子的同时,杨坚眼底神色也十分复杂——
 无论是战功卓越的秦王李世民,还是颇得民心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得天可汗称谓,大唐之名远及海外,除此之外,哪怕去世之后,也在影响着大唐子民,甚至所有相关的一切皆被后世所铭记……
 千古一帝啊,及至后世评判之中,能有多少帝王可称千古一帝。
 可遇而不可求……而他眼前就有一位。
 杨坚定了定心神,看向走到自己面前的孩子,笑了笑,问道:“可知自己是谁?”
 三岁李世民眨了眨眼,手中还握着小木马,也不知是跟随之人太紧张导致,竟没让他放下。
 他两只小手合在一起要行礼,结果反倒把小木马给抓到了中间,显得有那么点不伦不类,却还是没有停顿的,抱着小木马一本正经的朝杨坚躬身行礼,嗓音清脆的说着自己的名字,没有一丝一毫的磕绊与胆怯。
 杨坚眼底不由得闪过赞叹,又问:“那天幕是何,你可知道?”
 三岁李世民点了点头。
 “那天幕之前说的话,你可听懂其意?”
 后面站着的李渊等人立即心脏一紧。
 尤其是李渊,这一路简直堪称冰火两重天,既紧张忐忑又着实复杂难言,几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甚至已经数不清第几次看向自己的次子了,每每看过去,都心情越发复杂难辨,不知该作何表情,更不知该说些什么。
 而这一路,他们一家人的氛围也是复杂到了极点。
 哎……真是时也!命也!
 而另一边,小李世民已经回答完了杨坚的问题。
 他确定点头,挺了挺小胸脯:“听得懂!”
 “哦?”
 杨坚又笑了笑,随即再次问道:“那……天幕之上所说的李世民,与你一样,你是什么想法呢?”
 这一次更甚!李渊等人的心脏瞬间就高高提了起来!
 这一路就想着各种事了,中间还碰到了前来护送的军队,根本没来得及,也没时间去教孩子怎么说话!!
 杨坚扫了眼李渊等人脸上各异的表情,又看向表情略显迟疑的孩子,再次轻声问道:“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对于天幕提起的你,未来的你,你又是什么想法,或者看法呢?”
 有了杨坚的允诺,这次小李世民毫不犹豫开口道——
 “我的想法是……我觉得我不是他,他也不是我诶。”
 孩子的话尤带着天真与率真,却听愣了在场的所有人。
 独孤伽罗都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天幕之上……他和你是一样的名字。”
 小李世民歪了歪头,自然回答道:“可我没做过那些事啊。”
 “而且我也不能把他做过的事情,当做是我做过的事情,那我以后还做不做事了呢?”
 一瞬间,所有人都面色惊异的看着眼前的孩童,李渊眼底更是复杂之色完全难以抑制!
 杨坚也在看着眼前才堪堪到他小腿高的孩子,眼底目光灼灼,随即蓦地大笑起来,一把将小李世民抱起:“好!说得不错!!他不是你,你亦不是他,以后所行,必不能因此骄傲自满,否则如何能继续行事?”
 “说得好,说得不错!!”
 “李渊,你有此子,大善啊!”
 李渊……李渊只能勉强笑了一下。
 杨坚笑着将小李世民抱在怀中:“那你以后想干什么?有想好吗?”
 小李世民笑眯眯举起小手中的小木马:“我喜欢骑马。”
 “哦?你现在竟然能骑马?”
 “还不能……”
 小李世民眨了眨眼:“但我要先竖起这个志向,那等到可以骑马的时候,就一定能做得很好了。”
 “这可是阿娘告诉我的,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呢。”
 杨坚点了点头:“你阿娘说的不错,是这个道理。”
 随后杨坚又和怀里的孩子聊了几句,然后让人将小李世民等人带了下去,只留下李渊一人。
 “朕观这孩子聪慧异常,甚得朕心,就让他和他阿娘等人留在宫里吧。”
 没提李渊,李渊自是不能留在宫里。
 他也不敢留……然而留下次子和窦氏,这其中之意……
 李渊闭了闭眼,不敢再多想,只能俯身垂首道:“臣……遵旨。”
 唐朝李世民时期——
 之前李世民在@完李隆基之后,就在评论区问了一个问题——盛世之衰真的无可解吗?
 一代王朝的兴衰始末,让李世民深刻意识到了那时的百姓有多苦,在战乱之下又会有多惨。
 他知晓天幕说了几次王朝兴衰不可逆,可在他以后……在他无可奈何,再也触手不及的地方,一想到大唐的子民有可能再经历战乱之苦,他就仍是想要寻找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