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玉奴—— by再枯荣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24
 那小厮问何故不从正门出去,池镜也不好说是因方才在里头听见他们史家的公子打外头回来了,怕在正门上撞见给他拉着吃酒,只把腰上的香袋解下来赏了人。
 那小厮得了东西,忙不迭往正门去传话。另有个小厮慇勤请他,“三爷不如到门房里坐着等?这里冷。”
 池镜在史老侍读书房里烘了半日,热出些汗,情愿在这里凉一凉。他百般无聊,门板向墙后敞着,他便抱着胳膊欹在那门板上。老远看见斜对过梧桐树底下有个人站着。下雨天也不知缘何有人傻站在那里,伞遮住了脸,看衣裳是位姑娘,正伸着手接伞外的雨。
 他也是傻,竟看了人半日,实在也没有别的可看的风景。那姑娘穿一条单薄的霞红的裙,点缀在阴冷潮湿的天里,仿佛是遗落在梧桐底下的一点太阳。
 因问那小厮,“那是你们家的丫头?这样冷的天,站在外头做什么?”
 小厮笑道:“不是,是来我们家找人的。”
 池镜闲笑道:“不是来寻他父母,就是来寻她的丈夫。”
 “也不是,来寻个裁缝,晨起进来给我们老太太屋里的丫头量尺寸裁衣裳的。”
 正说着,就有个面皮斯文的小生从里头出来,怀里抱着尺头等物,虽不认得池镜,也是再三哈腰打拱。那小厮拉着他往外头指给他瞧,“那里有个姑娘找你,站了大半日了。”
 小夏裁缝朝那头看看,看不见伞底下的面孔,忙跑出去。跑到玉漏跟前,一眼便知是玉娇的妹子,她们姊妹相貌有几分像。
 他心里不由得打了几下退堂鼓,很快又振作起来,问:“姑娘可是连家妹子?”
 玉漏歪着嘴笑了笑,“你可是小夏裁缝?玉娇是我二姐姐。她从陆家出来,回家了,你晓不晓得?”
 小夏裁缝木讷地点头,“我晓得——”
 “晓得你怎么不往我们家去?”她又笑了下,“我娘打了她一顿,把她锁起来了,要她嫁人,她不肯,她在等你。”
 “要她嫁什么人?”
 “还没定。”玉漏没所谓地笑着,“左不过是些有钱有势的老头子。你也清楚,她和你闹出这样难听的话,年轻的少爷们,谁肯要她?”
 小夏裁缝抱紧了怀里的家伙事,没打伞,尽管雨小了许多,脸上仍是淋淋漓漓地浇了些雨水,渗到嘴缝里头去,又酸又涩。
 她又说,嗓子不知是笑的还是冷的,有细微颤抖,“但她不肯。她在等你。”
 小夏裁缝低下头问:“你们家,要多少钱?”
 “一百两银子,你拿不拿得出来?”
 他唬了一大跳,唇边的肉在抖,却是持久的沉默。
 “那你拿得出多少?”
 他又默了一阵,自己也难以启齿,“我只拿得出十两。”
 那表情简直写满了“没办法”三个大字,可他根本没花功夫去想一想。他是想也不愿意去想,也许是觉得没可能,也许压根懒得费这个神。
 玉漏一颗心倏地变得又冷又硬,嘲讽地笑了下,“你敢是想吃白食啊?做梦!你往后离她远远的,再敢引逗,别说是我爹娘,我先叫人打折你的腿。”
 言讫就走,走出两步,忽然想到玉娇,想到她昨日在阴沉的房间里唇角结的那朵小黄花。她心上一片牵痛,悲从中来,又掉回头把伞塞到小夏裁缝手里,喉间咕哝了一句“窝囊废”。
 “没谈拢,想必是两个人已有了夫妻之实,但人家不肯认账。”
 池镜远远看了半日的哑戏,得到这么句总结。
 门上那小厮也来凑趣道:“这年头,便宜已然是占了,谁还肯认账?”
 男人是这样子的,池镜自己也是男人,十分了解。他横抱着胳膊笑,笑着笑着,脸色慢慢冻结起来。因为认出来那姑娘是玉漏!
 竟是玉漏!在这里和个小裁缝暧昧谈讲的,竟是凤翔的侍妾!
 他好像是吃了凤翔多年的哑巴亏,终于一朝报复回来,兴奋得站不住,忙抬腿赶出去。
第10章 观瑞雪(O十)
 雨丝细柔缠绵,池镜戴着貂皮帽走在街上,永泉给打着黄绸伞,另有三四个小厮在后头架车跟着
 市井嘈杂,永泉眺目望去,见前头那姑娘穿得单薄,又没有伞,池镜似乎也没有要上去搭讪的意思,心里着实摸不着头脑,因劝道:“三爷,上车吧,车上暖和。”
 池镜饶有趣味地噙着笑,朝前头轻递下巴,“你可认得那是谁?”
 “不大认得,瞧着倒有些眼熟。”
 “那是凤翔的一房小妾。”
 永泉恍然想起是见过几回,“上回跟着二奶奶到过咱们家的那位姑娘,那日还是三爷送她回的凤家。怎么今日这样阴冷的天在外头闲逛?”
 “有意思的是,她才刚到史家来找一位年轻的裁缝师傅,两个人嘀嘀咕咕在史家角门外头说了好一阵话。”池镜笑道:“她原是打着伞来的,走的时候,把伞给了那年轻后生。”
 永泉听他说得暧昧,近前一步来,“可别是背着凤大爷在外头偷人?可惜凤大爷那么好个人,无非是如今家道中落不如从前了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妇人又勾上个裁缝做什么?”
 池镜瞟他一眼,心下说不出的一股复杂情绪,既有些幸灾乐祸,又替凤翔感到点哀愁。凤翔不论是家世才学,品行相貌,在他们年轻一辈的男人里都是极出挑的。偏得了这么个水性杨花的侍妾。
 可要不是有这么个污点,凤翔的完美简直能刺伤人的眼睛。
 他没说什么,只是默然笑着。
 永泉道:“要告诉凤大爷一声不要?”
 “这种事既没捉奸成双,如何说得清?何况两口子的事,最容不得旁人多嘴。先瞧瞧再说。”
 向前望去,玉漏正弯着腰在那里同卖鱼的小贩讨价还价,把人家木桶里的鱼翻来翻去,“你这鱼都快死了,还卖三文一斤呐?便宜点,便宜点我买你一条好了。”
 “你再折腾折腾它,它可不就死了嚜。哪有你这样划价的。”
 玉漏直起腰把手上的水甩甩,乜那小贩几眼,到底买了一条。
 她爹喜欢吃鱼,说好的今日归家,秋五太太特地嘱咐要买条新鲜鲟鱼。玉漏在唐家那样的豪门之家两年,后又到了凤家那样的书礼人家,据她看来,这些人家也没有下人伺候主子像她娘伺候她爹那样尽心尽力的。
 她娘斗大的字不识半个,田庄上农户出身,一生引以为傲的事情便是嫁得个读书人,对她爹有种近乎恐惧的敬爱。总是他说什么就是天理,他的脸色,她也相信是天理的预兆。
 玉娇出了那样的事情,以寻常妇人之见,还是草草将她嫁人为妙。到如今仍要坚持待价而沽,必定是她爹的意思。
 一时走回蛇皮巷内,市井嚣嚷慢慢低下去,脚步声就清晰起来。男人家脚重,玉漏侧耳听着,心里好笑,这人也不怕她听见似的到底是侯门公子,恐怕不大做过这些畏畏缩缩跟踪人的事。
 不承想池镜反倒几步赶上来了,走到她旁边来笑,“我说你是只小狐狸,尾巴没藏好,可是被我逮到了。”
 玉漏着实惊了一跳,没想到他会直接了当近前来,眼底兜满疑惑,“池三爷?您怎么也在这里?”
 池镜高出她一个头去,脸上故意摆出些威严神色吓唬她,愈是气势逼人,“我才刚在史府角门上撞见的你,见你跟个男人在那里拉扯不清。我自来把凤翔当做大哥,想他的小妾在外头跟别的男人鬼鬼祟祟的,我不能不跟过来多嘴问一句。”
 玉漏也早在史府角门上看见了他,不过装作没看见。后见他一路跟随,想他必定是误会了什么。她倒不慌不忙,觉得是个和他亲近的契机。
 只是没想到这人说话直接了当,虽满口为凤翔抱不平,眼睛里又不觉愤怒,反而藏着点幸灾乐祸的笑意。
 她想,他也未必真心拿凤翔当大哥看待。因此愈发不怕什么,故作惊诧地瞪圆了眼,然后恍然大悟一笑,“您说的是小夏裁缝?我本来不认得他,是替我家二姐来给他传句话。他和我二姐——”
 原来真是误会。池镜看她一眼,感到两分失望。倒情愿她身上能发生点什么离经叛道的故事,起码能令她毫无棱角的皮囊底下多一抹传奇的色彩,不至于像眼前这样,是个枯燥乏味的,仅仅是听话的女人。
 失望之余,心又替凤翔松了口气,“那真是对不住,是我多心。我想着这种事,还是说清楚为好,因此赶上来问一句。你二姐怎么不自己来和他说?
 “我娘不许她出门。我娘要小夏裁缝五十两的聘。”她私自打了个对折,怕池镜觉得他们家的人贪财无度。
 池镜悠闲地点点头,“五十两,对个裁缝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我想他必定是拿不出的了。”
 玉漏跟着点头,“哪里拿得出来呢?他虽是田庄上的人家,可家里连地也没有,是给佃户种地,不过一年得些粮食,自家吃还嫌紧巴呢,也没有多余的拿去卖,所以才到城里头学手艺。”
 “他可以去借嘛。”
 “借总归是要还的呀,何况他那样的人,谁肯借他五十两银子?人家还怕他还不起。”
 池镜笑着瞟她一眼,“我倒可以借给他,也不要他的利。”很随便的口吻。
 五十两银子在他不算什么,但天上不会白掉馅饼,玉漏不知他是真是假,不敢轻易承他这个情。
 再说他为什么要无故帮忙?总不会是不忍见一对鸳鸯失散。她留心窥他一眼,见他望着前方,眼睛里还是目空一切,嘴上又挂着丝精明的笑意。他一定不会白起好心,是要人还他什么的,不过未见得是钱。
 玉漏大胆猜想,他大概是要她欠下他一个人情,至于还什么给他,他自己也还没想好。他似乎对她起了些兴致,那当然不是喜欢,以她对男人的了解,不过只是一种闲趣。
 她生得标志,但在他眼里,这标志也许值点银钱,想到这里她自己也觉得荒谬。不论何故,他当然也不会为这五十两就要她终生相抵,要也不过是拿她当个玩意消遣一段。
 这太不值当了,就是要欠他,也得欠个别的什么,一辈子还不完扯不清,反倒是个套他的圈套。
 “怎么,你当我在说笑?”池镜以为她不信,端得认真了些,“我倒不是随口说说,倘或你们真缺这个钱,我又有这个闲钱,何不成人之美?你叫他写个条子往池家去找我。”
 玉漏忙掉到前头福了个身,“多谢三爷好心。还是不要了。”
 “为什么不要?”
 玉漏笑着走回旁边来,“我想他要是非我二姐不可,自然自家会去想法子,这种事,旁人如何替他们急得来?他要是自己都不急,可见不是非我二姐不可,勉勉强强的,又有什么意思?”
 池镜听后觉得有理,笑叹一声,“一文钱也难倒英雄汉啊。”
 隔了会,他又问:“那你二姐呢?是情愿嫁给他不嫁?”
 “我二姐倒是打定主意非他不嫁。”
 池镜笑着睨她,“那你就不想着成全成全你二姐?你只怕这个男人心不诚,难道旁的男人心就诚了?我看不见得。你二姐既一心要嫁他,你就权当是为你二姐高兴。何况银子虽不是这个小夏裁缝自己挖空心思得来的,可将来他也要想法子还。你怎么只重头不重尾?”
 玉漏循着他的话去想,想一会没结果,反觉得是险些钻进他的套子里,猛回神看他一眼,笑了笑,“这事情我做不得主的,上头有爹娘,下有他们自己,可轮不得到我说话。要给我娘知道我在中间撺掇了什么,保管先打我。我爹娘也不是就要他的钱,其实是不喜欢他,嫌他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来引逗人家女儿,不成体统。”
 池镜笑着沉默下来,总不好强要人家拿他的钱,未免显得太别有居心。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话赶话的忽然冒出这个念头来,仔细想想,还是希望能看见凤翔吃点暗亏,天底下哪有好人不吃亏的道理?
 他须得证明给自己看,这世上从来事无完事,人无完人,连凤翔也是一样。他索求这样一种平衡来宽慰自己的悲哀。
第11章 观瑞雪(十一)
 两个人并排走着,当中虽隔着些距离,到底年轻的男女不大成样子。好在这蛇皮巷内并没多少人走动,又是阴冷雨天,更没了人迹。
 头上仍是落着毛毛的雨,玉漏早冷得牙关打颤,但仍是慢慢走着,唯恐早早就走到家去。池镜
 自己打着一把大黄绸伞,却悭吝的不肯往她头上倾斜过来一点,也不知是不是出于避嫌的缘故。
 未必,那日在凤家请他吃酒,送他出门的时候,他也曾俏皮的和她调侃,那势头简直有些步步紧逼的压迫。况且他对着络娴也肯玩笑,不见得在这些关系上过分小心翼翼。
 这个人一定是自私惯了,根本就是想不到。何况她只是个丫头,做惯了主子的人,一向只有人照顾他的。
 她看他一眼道:“我替三爷撑伞吧。”
 池镜才发现她还淋着雨,这又不是她家的下人,算是朋友妻?因为彼此身份上的尴尬,只好把伞递给她,“你自己打吧。”
 玉漏忙摇手推辞,“我用不着,我家就快到了,三爷可要进去吃杯热茶?”
 “不必了。”他想到她娘就觉厌嫌,连带着也觉得他们家污秽不堪。
 前头已瞧得见连家,是幢一楼一底的房子,江南十分多见的民居。楼上是玉漏她们姊妹的卧房,老远能看见槛窗上封的木板。
 池镜因问,“好好的窗户,为什么用板子钉起来?”
 玉漏不好意思地笑道:“怕我二姐私自跑出去。”
 如此看来,想必她二姐和那小夏裁缝早已暗通款曲。这算是家丑,池镜没多问,心里对借钱的事有了几分把握。闹到这田地,眼前又放着他这条明路,不怕玉漏回过神后不来找他借钱。
 再往前走片刻,玉漏撞见位邻居,是个年轻男人,约莫二十上下的年纪,走到跟前来和玉漏问候了一声,“连三姑娘。”
 看见池镜,却并不问候,眼神反倒有些闪烁。池镜看他相貌很好,穿着苍色的上衣下裤,虽不是书生打扮,也是斯文洁净,便留心多看一眼。
 玉漏点头答应,“嗳。您到铺子里去?”
 那男人也点头,“快年节了,铺子里忙。您——是回家来看看?”
 玉漏仍是微笑着点头,有些发僵,笑意像是在唇上结了霜的一朵小花。他们僵持片刻,各自走开,玉漏感觉脸上的血液渐渐又流通了起来。
 池镜观察到她细微的变化,有点惊讶,不由得问:“那是你们家的邻里?看着倒很斯文,是做什么营生的?”
 “杀猪的。”玉漏说完,自顾自地笑起来,“他们家在前头街上开了间肉铺子,他爹是杀猪的,他帮著称斤两算账。将来,也逃不过是要子承父业,也是杀猪的。”
 “你仿佛很瞧不上杀猪的?我看也没什么,杀猪的当官的,不过都是为混口饭吃,一样经手惯了流血断命,不见得谁比谁体面多少。”
 玉漏扭头道:“那如何比得?杀人和杀猪可不一样,官老爷们杀人,杀得是大奸大恶之人,是为了百姓安居,不得已才杀的。”
 “未必。”池镜懒得同她理论官场是非,只轻描淡写笑道:“你只把人看作畜生,手起刀落,也是干净爽利简单得很。”
 玉漏笑道:“您快别说了,听着怪怕人的。”
 池镜哼着笑两声,没再说了,暗中窥伺她一眼,见她缩着脖子,不知是冷还是怕,有几分我见犹怜的姿态。
 他不禁感慨,“凤大哥真是不容易,如今家中不如从前,嫂夫人又是个厉害人物,他纵然有心要给你裁做几件好衣裳,也没法子周旋嫂夫人,你要体谅他才好啊。”
 玉漏觉得他这叹息意味深长,无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
 “其实大奶奶也没有外头说的那么厉害,不过是说话直些,容易得罪人。大爷也并不怕老婆,他只是懒得去计较,他心肠好。”
 池镜无可辩驳,想到凤翔就觉得心里发酸。有的人就是好得令人讨厌,对绝大多数不那么好的人来说,这样的人不必犯错,单是存在就叫人受不了。可又没有憎恶他的理由,很让人为难。
 “我看您和我们大爷也很要好,待我们阖家上下也都和气,怎么不常往我们家去走动走动?”
 “这些日有点忙,隔些日子一定去。”
 玉漏知道他这话是敷衍,要是果然有心,也不会八月里回南京,到十月里才上凤家去走动一回,还要人家下帖子请。倒是唐二那起酒肉朋友见了不少。
 幸而他爱敷衍,玉漏也不必强请他到家去吃茶,否则给她爹娘瞧见,八字还没一撇,他们先就要乐得跳起来,没得给她丢人。
 她在门口站住,福身送他,“那三爷慢走,前头再走一段就出去了。”
 池镜点头自去了,她见人走远了才推院门进去。她爹连秀才早归家来了,虽不闻声气,单见她娘在对过厨房里忙得火急火燎的就知道,生怕饿着他一时半刻似的。
 秋五太太从门里看见她回来,一撩嗓子便嚷,“叫你出去买条鱼你去这大半日,又不知道那蹄子拐到哪里闲逛去了。快来!就等你那鱼了!”
 才把鱼送进厨房里,又听见他爹在正屋门前问:“三丫头回来了?”
 玉漏忙应声出去,连秀才剪着胳膊回身往屋里进,“你来,我有话说。”
 连秀才高高瘦瘦的身量,常穿靛青直裰,不是软绸就是软缎,也有绫子的,看着像是谁家的老爷。他在官宦人家谋文书差事,自然也挣下点银钱产业,不过舍不得花在女儿身上。对秋五太太吝啬苛刻的做派他也一向睁只眼闭只眼,反正也伤不到他的体面。
 他从不在家治席请客,会朋友都是到外头酒楼里去,怕人家看见他村野出身的老婆。他对秋五太太自然是不中意,听见她说话便挤眉头,直挤到屋里去,“你娘总改不了这毛病。”是说她嗓门大。
 跟进卧房,里头终于点了炭盆,光线黯,架子床和满墙书架都显得拥挤,挤得暖和。他坐到书案后头去,等着问玉漏话,有种三堂会审的威严。
 玉漏想他必定为她离开唐家的事憋着火,盘算着仍是照旧,只管把事情往唐二身上推,反正谁都知道她这样的侍妾是不能为自身做主的。当然,耍点心眼玩点手段也未尝不能叫唐二留下她,是她不愿意。
 不想连秀才开口却是心平气和,“听说你到凤家去了?是跟了凤家大爷?”
 玉漏点头,他又问:“几时的事?”
 “就九月里的事情。”
 “噢,那去了也一个来月了——凤家可好?凤翔那个人又如何?”
 玉漏照实道:“凤家虽家道中落了些,家中倒还和睦,阖家都还和气,不过大奶奶脾气大些。”
 连秀才在椅上点了点头,“凤翔这个人我虽不认得,倒是听胡家的人常说起,是个可造之材。前些日子又听说,朝廷有意要复用他,只是尚不清楚点个什么官。论家世门第,如今凤家自然是比不上唐家,可要论到个人身上,这个凤翔倒比唐二有出息。到底是正经进士出身,身旁妻妾又不多,你的前程,只怕是应在他身上也未可知。”
 原来连秀才一听说玉漏到了凤家,忙暗地里打听了凤家的虚实,听见些有关凤翔的话,又提起信心来。
 凤翔身边只得玉漏一房侍妾,将来玉漏若是生下一男半女,份量肯定是要比在唐家更重些,到时候若是凤翔又得朝廷复用,混出个名堂来,少不得在衙门内替他举荐个差事也说不准。听说凤翔的为人倒比唐二可靠得多。
 如此点算下来,未见得就是坏事,因此消散了心头之火,反而悉心嘱咐,“事情既到了这步田地,你也不要怨天尤人过分悲感,还要伺候好凤家太太和大爷,尽你妇人本分。”
 玉漏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听话点头。
 连秀才见她穿得单薄,站在案前有些可怜,少不得替她长叹一声,“你们姊妹三个数你最听话懂事,怎么反倒最不会替自己打算呢?凡事还要我替你操心。按说女儿到了人家,就是人家的人,做父母的不好多嘴。可你性子弱,我们不替你筹谋还有谁能替你筹谋?你娘不认得字,一双眼睛不看别的只看人家的家业,想必为凤家如今败落了,回来吵你了?”
 玉漏笑笑,“娘吵我也是为我好,我晓得。”
 正巧秋五太太进来喊吃饭,连秀才从椅上起身,瞪了她一眼,“为母当仁,偏你这个做娘的,动则不是打就是骂。你几时也要改改你那脾气,省得丫头们有什么心里话都不敢和你说。姑娘家,又不好什么话都对我
 这个当爹的说。”
 秋五太太脸上一红,忙哈腰点头跟着出了卧房,又是抽凳子,又是将菜碟子往连秀才跟前挪了挪。连秀才抬头看她一眼,尽是无话可说的厌嫌。
第12章 观瑞雪(十二)
 饭后秋五太太将剩菜都拨了些在个盘内,又盛了碗饭,叫玉漏端上楼去给玉娇。她自己则一面收拾着碗碟一面问连秀才,“你今日是在家还是要赶回胡家去?”
 连秀才半歪着头,用一只手挡在嘴前剔牙,“要回胡家去,快到年关了,有许多书文贺贴要拟。”
 他心里为自己抱屈,觉得满腹文章都只替人代笔,向地上呸了两下,慢慢起身往卧房里去,“我歇一会,下晌再走不迟。”
 秋五太太想他是回胡家吃晚饭,因此还剩下的那些饭菜也不倒了,端到厨房都拨在一个碗内,预备晚饭再添个素菜也就够她们娘仨了。
 窸窸窣窣收拾完,忙瀹了壶茶提回房内。看见连秀才歪着身子睡在床上,她把茶搁在床头小几上,替他拖了鞋,又爬到床里头去,跪坐着替他捏腿,“想是走得多了,腿上的肉都有点发紧。”
 连秀才阖着眼昏昏沉沉的,没接她的话。她也不大在意,仍笑着说:“这一向要过节了,你一定忙得很。再忙也要自家晓得歇歇,他们府上的相公也不止你一个。玉湘在胡家好不好?这些时也不见她打发人回家来。”
 连秀才撩开条眼缝,“玉湘那丫头是个有主意的,如今又替府里生下个少爷,自然不比往日。我听里头管事的婆子说,为过年的事忙不赢,太太叫她也帮着张罗,所以不得空使人回家来看。她不得空就罢了,你不要去瞧她,省得给她多余添事。我这回家来,太太特地叫人给包了两匹缎子,老爷赏了十两银子,叫做年节的使用,都包在那里,一会你收起来。”
 秋五太太朝书案上望去,果然有两匹缎子一包钱搁在那里,笑得她没了眼缝,手上捏得更卖力了些,“不用你嘱咐我也晓得,胡家不叫我,我肯定不能私自去,叫人家白看笑话。”
 她晓得她乡下人充不得门面,所以凡事都听凭连秀才做主。她叫他:“当家的,三丫头也罢了,只是二丫头的事怎么办?你可要尽快拿个主意,总把她关着也不是个法,关得了初一关不了十五。这丫头也不知哪里吃的秤砣,凭我如何打她,硬是咬死了要嫁给那个小裁缝。”
 连秀才最烦这称呼,不像乡下人就是像贼匪。也说过她,但她总是难改。他向外翻个身,皱着眉倒:“婚姻嫁娶之事,几时轮到她说了算?你是做母亲的,教导子女是你的本分,不能凭她不听你就不耐烦。从前平昌路有个赵老爷你记不记得?”
 “就是开着三间酒铺的那个赵家老爷?自然记得,他原先就想要咱们二丫头。你不是嫌他不是读书的人家,生意也做得不大?”
 “今非昔比,二丫头也不是从前清清白白的姑娘。人家听说二丫头离了陆家,又动了心思,我今日回来路上,被赵老爷请去家里说了回话。”
 那赵老爷夫妇近六十的年纪了,膝下也没有儿子,只有四房女儿,都早出了阁。将玉娇送去,生养孩子是没了指望,夫妇俩一死,恐怕和他四个女儿女婿有打不完的官司,倒是个麻烦事。
 “赵老爷说,情愿出一百两做聘。”
 秋五太太眼睛一亮,天大的麻烦也不成麻烦了。她怕他烦,尽力压着兴奋的嗓子笑道:“那蛮好,寻常人家就是嫁个黄花大闺女也不过一二十两的聘。”
 连秀才痴痴阖着眼,没再说话。秋五太太独自高兴一阵,听见他沉重而平缓的呼吸,不知他是不是睡着了,压下身伏在他耳边小声试探,“当家的,等你忙完年关回来家——我还想给你生个儿子呢。”
 连秀才感觉到她那对胸脯子压在他肩臂上,重得像两个柔软的秤砣,使他觉得他的人生整个就是个冤假错案。一个男人的一生无非是“成家立业”四个字,这两头都错判了他,然而沉冤昭雪是没可能了,业已到了这个年纪。
 他只得“唔”了声,把身子又翻一翻,整张脸都埋进枕头里,起了重重的呼噜。
 午后出了点太阳,奄奄一息地掩在未开的云翳里。玉漏开了支摘窗,从横七竖八钉着的木板间往下头巷子看,到处都在湿哒哒地滴着水。
 隔壁人家的院子里支着竹竿,挂着新翻的猪大肠,有个极年轻的妇人从屋里走出来,饶是穿着厚重臃肿,也看得出身段很好。她垫着脚伸出细长的胳膊把滴干水的大肠摘下来搁在个木盆,笑着往屋里端。一排排的死肉收走了,可腥味仿佛这里还都闻得见。
 玉娇坐在床上,埋着头在窗下的妆案上吃饭。吃得味同嚼蜡,空隙里抬头看玉漏一眼,若无其事地说道:“王西坡生了个小子,满月的时候给咱们家来送红蛋,娘收了人家的礼,骂人也不见口下留情。”
 太阳又出来了些,玉漏嫌有点刺眼,取下撑杆关了窗,同样若无其事地笑一笑,“才刚回来的时候在巷子里撞见了王西坡,他到铺子里去。”
 “你见他有什么变化没有?”玉娇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得了儿子,应当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