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by荔枝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2
一时间买面包的买面包,定蛋糕的定蛋糕,明明前几分钟还异常冷清的面包店,瞬间就生意火爆了起来。
刘玉红站在自家面包店门口,看着对面火爆的生意,皱着眉,不甘心地咬了咬牙。
舞龙舞狮结束后的一整天,秦氏面包房都冷冷清清的,偶尔从思甜烘焙坊走出来的一两个顾客,顺道走进他们店,也极少有购买的。
说来也是,他们去思甜烘焙坊都不买,还会买她家的面包?
有极个别一两个买的,也是看她店里的面包价格低廉,买的最便宜的那款。
对于两家店产品的差距,刘玉红其实也清楚,因为她曾去过思甜烘焙坊,知道她们家无论是面包还是蛋糕都做得极漂亮精致。
而自家的,对比之下就略显平平无奇了。
因此,她定价也更低,但是没想到定价低也揽不到什么生意。
也就舞龙舞狮刚结束那会儿,进来的顾客多些,生意相对好点。
刘玉红一拍大腿,决定明天再搞一场热闹的舞龙舞狮,再吸引一波顾客进店,如果效果好,她后天再接着搞。
虽然舞龙舞狮吸引来的顾客,产生的购买利润,明显远远低于请人舞狮的成本。
但这都不重要,他们家有厂子不缺舞狮这点钱。
重要的是她新开的面包店要有人气,不能让亲戚朋友看了笑话。
于是,翌日八点半,秦氏面包房又开始锣鼓喧天地舞起狮来。
这是让孟箬没想到的,请人舞龙舞狮的费用并不便宜,而且按照昨天来看,对面花钱舞狮吸引来的顾客,大部分都流到了她的店里。
正常来说,刘玉红今天应该不会再为她做嫁衣,请人舞龙舞狮的。
但刘玉红出乎她预料的,这么做了。
当然,流程还是昨天那么个流程。
看热闹的路人和顾客看完舞龙舞狮后,立即一拥而入进入秦氏面包房。
然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地走出秦氏面包房,一抬头,看见思甜烘焙坊门口的两张海报顿时被吸引,于是顺道又走进孟箬的店,自然也跟着产生不少订单。
生日蛋糕的海报已经在墙上挂了两天了,人都讲究个新意,同样的东西一直看,再好看也会觉得疲劳觉得乏味,孟箬决定换张海报。
海报还是美术生画的,不过这次画的不是生日蛋糕,而是他们店的面包和小蛋糕。
按照孟箬的要求,美术生需要把店里的多款产品都排在一张海报上。
那位美术生的审美不错,还贴心地给她排了个版。
七八款产品排在一张海报上,看着非但不乱,还很有秩序,远远一看更是五彩缤纷,面包、小蛋糕聚在一起看得人食欲大增。
不过,让孟箬再次没想到的是,第三天,秦氏面包房的门口依旧准时地再次响起舞龙舞狮的锣鼓声。
她不知道这个热闹和客流量还能持续几天,她只知道要尽力承接住这波客流量,不要辜负了对面的慷慨。
于是,孟箬店门前的海报两天一换。
不管是被舞狮吸引过来的新顾客还是老顾客,每次一抬头总能看到新鲜好看的蛋糕海报。
那叫一个食欲满满。
顾客们便也自然而然地进店看看。
孟箬觉得“人傻钱多”也该有个限度,可是对面的刘玉红却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认知。
估计不止她没想到,福宁街的人谁也没想到。
刘玉红为了自己那没什么生意的面包店搞了五天的舞龙舞狮。
孟箬的思甜烘焙坊也结结实实地承接住了五天的爆满客流量。
舞龙舞狮搞到第六天的时候,大家明显出现了视觉疲劳以及听觉疲劳。
毕竟再热闹的东西天天看,也是会腻的。
见今天的舞狮没吸引来多少顾客进店,刘玉红那边也打算正式收手了。
不再请舞龙舞狮的班子过来舞了。
第七天,八点半,住在福宁街的人没准时听到舞狮班子锣鼓喧天的吵闹声,顿时松了一口气,觉得今天终于是消停了。
但同时大家又都觉得有点不习惯,因为太安静。
连她店里的服务员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舞狮班子来的时候觉得吵,突然不来了,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既然刘玉红那边消停下来了,那今天就轮到她这边热闹了。
这个想法在她的脑海中酝酿已久,等的就是刘玉红的舞龙舞狮消停。
刘玉红那边搞这么大动静热闹了整整六天,她这安静如鸡,不搞点动静出来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了。
今天是星期天,全天都会有不少的客流。
她决定搞一个巨无霸水果蛋糕,摆在店门口卖,趁着周末大家出来玩吸引一波客流。
这个巨无霸水果蛋糕虽然大,但是制作简单,下面铺两层蛋糕胚,蛋糕胚中间抹上奶油,再放点水果丁点缀。
然后在蛋糕胚上挤上一层厚厚的奶油,奶油上再放水果。
水果孟箬选了三种,分别是葡萄、芒果、猕猴桃,正好把整个蛋糕分割成整整齐齐的三个区域。
一眼望去,三种不同的水果颜色,也很吸引人眼球。
巨无霸水果蛋糕长大概一米,宽度大概七十厘米。
孟箬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制作,她和店里的小姑娘合力将蛋糕搬出去的时候,光是这个尺寸和颜色就足够吸引人目光。
路过的路人看见这么稀奇的东西,立即凑过来看热闹。
短短十几分钟,思甜烘焙坊门前就聚集了不少人。
大家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高声议论。
议论这家面包店搞这么大一个蛋糕出来,是准备干嘛的。
蛋糕做出来当然是拿来卖的。
孟箬这时拿出提前准备的喇叭,对着议论纷纷的人群说道:“巨无霸水果蛋糕,巨无霸水果蛋糕,五块钱一块,五块钱一块。”
她话刚说完,人群中立即就有人问了:“五块钱一块,一块大概多大。”
孟箬便用手上的铲子大概比划了一下。
那人看完孟箬的比划,觉得好像还行,五块钱一块,虽然不算便宜,但也不贵。
最重要的是稀奇,这么大一个水果蛋糕她还是第一次见呢。
“我要一块。”那人当即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给服务员。
“请问你要什么口味?我们这的水果,有葡萄、芒果、猕猴桃。”
那人想了下说:“芒果的吧。”
于是乎,孟箬负责用铲刀铲蛋糕,店里的小姑娘则负责收银,打包。
两人分工合作,倒还算是有条不紊。
孟箬一边卖力地铲蛋糕,一边还不忘吆喝:“巨无霸水果蛋糕,五块钱一块,水果口味可选,先到先得。”
“后面卖完了,口味就没的选了。”
大家一听,立即被孟箬的饥饿营销话术搞上头,纷纷举起手里的五元纸币,挤到前面说:“我要猕猴桃的。”
“我要芒果的。”
“我要葡萄的。”
“大家别急啊,一个一个来。”
“有序地排好队,都会有的。”
“大家现在这样挤在一块,我都不知道收了谁的钱没收谁的钱。”
服务员见众人跟抢购似的都往前挤,连忙出声提醒。
一听,大家又都听话地排起队来。
孟箬之前预想的是这个巨无霸水果蛋糕,大概会吸引不少人过来,但她没想到的是,竟然会这么火爆。
只卖了一个多小时,这么大的一个蛋糕就销售一空了,卖了差不多三百块钱。
最后一块水果蛋糕卖完的时候,后面还排队一大截的队伍。
那些白费时间排队的顾客难免就有几分意见,排了这么久的队,浪费时间是其次,主要是没买道巨无霸水果蛋糕。
而且,听那些已经买到手的人说,蛋糕味道很不错,不仅奶油多,水果也舍得放。
孟箬连忙拿起喇叭安抚大家:“大家别着急,我现在去做,一个小时巨无霸蛋糕就能做出来。”
“大家可以先到处逛逛,如果还想买的顾客,可以等一个小时后,再过来。”
“或者大家也可以进店看看咱们店的其他面包、小蛋糕,味道都是很好吃的。”孟箬趁机安利一波。
“爸爸,我要吃那个巨无霸水果蛋糕嘛。”人群中一个小女孩拽着爸爸的裤子,不乐意道。
他爸爸低下头好声好气地她讲话:“刚刚姐姐说了,蛋糕卖完了,我们要过一个小时再来,才能买到。”
“不,”小女孩一撇嘴,“姐姐说她店里还有其他小蛋糕。”
“我们去看看吧,爸爸。”小女孩拽着父亲的裤子小幅度摇晃着撒娇。
老父亲拿自家女儿没办法,只能带着她进店。
结果小女孩一进店,看着那些漂亮的小蛋糕,就跟发现新大陆似的,连连惊叹。
“哇,这个蛋糕好好看。”
“爸爸,你觉得这个蛋糕会不会好吃?”她想吃但她不说,而是询问爸爸。
“哇,这个蛋糕我觉得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小女孩指着另一个小蛋糕说。
最终父女俩满载而归,而小女孩手上买了新的小蛋糕,早就把水果蛋糕忘到脑后了。
一个小时后,第二个巨无霸水果蛋糕新鲜出炉。
孟箬看着面前自觉排起的长队,拿着喇叭吆喝道:“巨无霸水果蛋糕,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开始,限量发售啊,先到先得,售完即止。”
大家一听限量发售,纷纷举起手里的钱,恨不得前面排队的人快一点。
对面的刘玉红站在自家店门口,看着对面拥挤的人群,完全不亚于她第一天请舞龙舞狮班子在门口舞狮的热闹程度。
而且舞狮带进店的顾客,真实购买的并没有多少,产生的销售额就更少了。
同时,顾客从他们店出去,立即就被对门的漂亮海报吸引,从而进了思甜烘焙坊。
突然,刘玉红一顿,她好像现在才咂摸过来,她花重金请的舞狮班子,竟然给对门的店带来了不少客流。
一想到这,刘玉红就被自己的愚蠢给气到。
同时,心里也满是不甘心。
不行,她得想想其他法子治治思甜烘焙坊。
一整个周末,孟箬一共卖出4个巨无霸水果蛋糕,光是巨无霸蛋糕,她这边就进账一千两百元。
她为什么选择在周末限量发售这款蛋糕?
其一是周末人流量多。
其二则是如果她天天在门口卖巨无霸蛋糕,估计用不了多久,这款蛋糕就会失去吸引力。
相反限量发售,这种饥饿营销方式,不仅能持续保持吸引力,吸纳新的顾客进店,还能最大程度地触发人们的购买欲。
不仅如此,周末过去后,有一些顾客隔天就进店询问,怎么今天不卖那种超大的水果蛋糕了。
这些顾客大概是没听到孟箬“限量销售”的吆喝。
她便会耐心地跟顾客解释,那种蛋糕只在周末销售,同时,再趁机安利一波店内别的水果蛋糕或面包,基本也都能促成购买。
她对巨无霸水果蛋糕带来的一点长尾效应,还是很满意的。
果然无论在哪个时代,新奇、有趣的东西,总是能更吸引人眼球。
水彩海报和巨无霸蛋糕很好地宣传了一波,思甜烘焙坊的客人也肉眼可见地比之前多了起来,大部分时间都能看见购买的队伍排到了店门外。
但这个热闹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孟箬发现从某一天开始,进店的顾客突然就发生断崖式下跌。
看着寥寥几个进店的顾客,她发愁地皱起了眉。
客流断崖式下跌,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她自己又想不通。
面包、蛋糕没出现问题,服务没问题,店门两旁的海报她也会轮番更换。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孟箬靠在店门,正苦恼的时候。
她看见,一个顾客刚准备进店,就被路边的一个大婶给拽住了。
大婶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地对那位准备进店的顾客说了什么,然后她又看见顾客一脸嫌弃地瞅了一眼她的店,扭头就走了。
孟箬:???
她觉得这其中必然不寻常,她连忙快步上前,叫住那位说悄悄话的大婶。
“大婶,你刚刚跟那个人说什么呢?”
大婶看见孟箬,一句话不说,直接就走。
孟箬问号脸。
显然,大婶是说了些对她面包店不利的话,不然那位顾客也不会先嫌弃地瞅一眼她的店,再掉头离开。
孟箬满心的疑问,在晚上就得到了解答,因为罗丽萍给她带来了一个消息。
她听完罗丽萍的讲述,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你说什么?有人在背后传思甜烘焙坊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
罗丽萍这两天在找门店,自然就是走街串巷。
今天下午,她到处找门店的时候,无意间在巷子口听见几个大婶站在那边嗑瓜子边讨论思甜烘焙坊的事。
大婶1:“这个思甜烘焙坊啊,你别看面包都做得挺漂亮精致的,其实后厨脏得要死,全是蟑螂不说,还有老鼠屎呢。”
大婶2连忙接话道:“不止这样呢,我听有人说,她亲眼看见思甜烘焙坊后厨面包出炉的时候,烤箱里扫出来一堆死蟑螂。”
大婶1露出嫌弃的神情:“咦,这以后谁还敢买她家的面包。”
旁边的大婶3一听,立即一脸惊讶:“真的假的?我前两天还去过她家买面包呢,我看她店里还挺干净的啊。”
大婶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且我已经听了不止一个人这样说了,这福宁街又不止她一家卖吃的,怎么没见人说别人家卫生差,只说她家卫生差,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的。”
大婶2连忙附和:“是啊,这种事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我劝你啊,为了自己的健康,以后还是别去她家买面包了。”
“可不是,”大婶1撇撇嘴道,“这种卫生很差的店,老板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人,脏心烂肺的,净赚些黑心钱。”
这几位大婶站在巷口议论的时候,罗丽萍正好经过,她站在旁边听了几句,最终还是忍不住凑上前打听。
“大婶,你们刚刚说思甜烘焙坊卫生差,是真的吗?”罗丽萍装出一副好奇路人的样子。
“当然是真的。”大婶1和大婶2异口同声道。
随即,罗丽萍朝大婶1问:“你刚刚说思甜烘焙坊后厨脏乱差,全是蟑螂还有老鼠屎,大婶,你是亲眼看见的吗?”
“我虽然没亲眼看见,但有人看见了,就是那个亲眼看见的人告诉我的。”大婶1说道。
罗丽萍若有所思点点头,又转头去问大婶2:“你刚刚说你看见思甜烘焙坊烤箱里扫出一堆死蟑螂,你也是亲眼看见的吗?”
“我也没亲眼看见,但同样也是有人看见了,那个看见的人告诉我的。”大婶2同样说道,话术和大婶1差不多。
罗丽萍再次点点头,朝两人问道:“都是谁告诉你们的啊?”
“是李婶。”
“金婶啊。”
两人再次不约而同道。
罗丽萍再次向两位大婶打听这个李婶和金婶分别是谁。
两位大婶皆是一脸戒备地看向罗丽萍,反问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罗丽萍随意一笑:“我就随便打听打听,这不是确认一下,怕随便传谣冤枉人家面包店嘛。”
“要这事是真的,我肯定告诉我那些亲戚朋友,让他们别在思甜烘焙坊买面包了。”她补充道。
“是啊是啊。”这时旁边的大婶3也附和道。
两位大婶一听都放下戒备,说:“肯定是真是。”
随后分别说李婶和金婶的名字,还顺道说出人家住哪里。
“大家都是福宁镇的人,还能随便乱传谣不成,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啊。”大婶1说道。
大婶2也连连点头:“是啊,小姑娘,这事百分之百是真的。”
罗丽萍在心里记下这个李婶金婶的名字和住址,等自己事情办完,晚上去孟箬那吃饭,顺道把这事告诉了她。
孟箬听完罗丽萍的讲述,惊讶完,随即便冷静下来。
传谣这种事成本低,但也最有效,从她店里这几天断崖式下滑的销售额也能看出。
而且吃瓜群众,往往只对谣言感兴趣,对于事实真相并没有多在乎。
所以,谣言一旦形成,你哪怕再努力去解释,也不会有人相信。
后世这种事也不少,比如诬陷某某家暴,哪怕被诬陷的受害者,最后靠法律途径维权成功,吃瓜群众也不在乎了,脑海里记着的还是这人家暴。
维权需要时间,等受害者维权成功,这件事的热度早就过了,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持续关注。
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事实真相,在意的只是吃瓜时的那种猎奇的刺激感罢了。
受害者浪费了漫长时间维权,花费了精力和金钱,最终也只是得到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而且法不责众,她现在这个情况更复杂。
听罗丽萍说,传谣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个。
她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扭送派出所或是告上法庭吧。
最重要的是找到幕后的人。
其实这个幕后之人是谁,也不难猜。
这天底下的人,做事的目的无非就两个,名和利。
传思甜烘焙坊的谣言,对谁有直接的好处,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随便一想也知道。
但她现在也只是猜测,没有实质证据。
“孟姐姐,你能猜到是谁在背后传面包店的谣言吗?”罗丽萍问。
“十有八九就是对门的秦氏面包房。”孟箬语气肯定道。
罗丽萍听后点点头,觉得对门的面包店确实最有可能干这事。
因为思甜烘焙坊一倒霉,直接获利的是他们。
“孟姐姐,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她又问。
“正好现在店里不忙,明天我亲自去找找这个李婶和金婶,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从她们那摸到幕后的人。”孟箬说。
“孟姐姐,需不需要我帮忙?”罗丽萍眼神认真道。
孟箬摇头:“先不用,你先忙你自己的事,等我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我再跟你说。”
而且,目前她还没想到破解这个谣言的办法,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李婶全名叫李永香,金婶全名叫金顺花,都是福宁镇本地人,平时没什么事就爱走街串巷地聊天。
因为有她们的居住地址,李婶和金婶其实并不难找,只要在她们家附近晃悠几圈,总能找到。
孟箬在店里烤好面包后,决定先去金婶家旁边转悠。
她手里握着一把瓜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慢悠悠地朝金顺花家走去。
走到巷子附近,她就开始转悠。
巷口或者房子楼下,零星站在一两个嗑瓜子的大婶大妈,聊着八卦。
别说,这一圈转悠下来,金顺花虽然没找到,但她却听到不少八卦。
什么赵家的男人和孙寡妇搞一块儿了,但赵家女人完全不知情。
以及刘家男人和小姨子搞一块儿去了……
但这些八卦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就不知道了。
转到第三圈,孟箬正打算要不要换个地方晃悠的时候,她听到旁边传来一声洪亮的呼喊:“金婶——”
“李婶——”
孟箬一顿,心想她运气这么好,一下两个都找到了。
一开始她也不确定,面前这个金婶、李婶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金婶李婶,毕竟福宁镇人多,碰上个同名同姓的也很正常。
但很快,她就确认了。
因为旁边的金婶李婶正嗓门洪亮,一点不避讳地说着思甜烘焙坊的事。
金顺花:“李婶,你今天跟几个人说了?”
李永香比出一个手势:“三个。”
金顺花一听当即摇摇头:“李婶,你今天战斗力不行啊,我这一会儿已经跟五个人讲了。”
“那几个人正好聚在一堆,我就一起说了,省得我一个一个讲。”
李永香一听,觉得这个办法好,有效率。
她说:“下次我也这么干。”
随后,金顺花信誓旦旦道:“我今天怎么说,也要提前完成十个人的目标。”
“完成了,我立马就找刘玉红领钱去,然后回家休息会儿。”
金顺花像是想到什么,道:“你说我们以前,闲得没事干到处走街串巷跟人聊八卦,听八卦,是一点不觉得累。”
“但是这跟人传八卦的事成了任务,咋就这么累人呢?”金顺花一脸苦恼道。
李永香连忙接话道:“谁说不是啊,而且这一天天的到处跟人讲,讲得我是口干舌燥,歇都没的歇。”
“每天还有十个人的任务,这要是没到十个人吧,总觉得亏得慌,这一天的努力白费了,纵使嘴巴再干,也要想办法再拉几个人,凑够当天的目标。”
金顺花听完,紧握李永香的手,无比赞同地点点头。
“李婶,还是你懂我,咱们以后也算是有了‘革命友谊’吧。”金顺花笑着说。
李永香笑着回握住金顺花的手,道:“那肯定的。”
交流完,两人便又重新分开,各自奔赴自己的“战场”。
好像她们这次短暂的相聚,仅仅是为了中场休息时的经验交流。
孟箬怕打草惊蛇,并没有追上去质问或是要她们停止传谣。
传谣这事跟做贼一样,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腿和嘴都长在她们身上,她总不能天天追着她们不让她们到处传谣吧。
再者,看这架势,她们传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根据罗丽萍的描述,她们还成功发展了下线,而且这个下线还是不要刘玉红给钱,自发的。
谣言这种事本就是一传十,十传百。
目前,也算是确认了传谣这事的幕后之人就是刘玉红。
剩下她要做的,便是想个釜底抽薪的法子,一下把这谣言给破解掉。
孟箬这边收获不小,晚上,罗丽萍也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昨天孟箬虽然让罗丽萍先忙自己的事,等需要她帮忙了,再找她。
但她心里始终不放心,所以今天白天她也有所行动。
她去了一趟对门的秦氏面包房,意外发现两件事。
“孟姐姐,你知道对门的秦氏面包房在招人吗?”她说。
“招人?她生意不是不好,怎么还招人?”孟箬疑惑地问。
是的,哪怕刘玉红找人传思甜烘焙坊的谣言,让她店里的生意变差,但也没有让秦氏面包房的生意变好。
产品不行,在背后搞再多小动作也是白搭。
罗丽萍点头:“对,我今天下午去他们店买面包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的,好像是他们店老板懒得管这家店了,准备招个服务员。”
刘玉红这边见自己店里生意始终好不起来,索性就懒得管了,与其整天待在店里发呆,不如出去打麻将换换心情。
于是,刘玉红便打算招个服务员。
等服务员上岗后,她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
“就今天傍晚在店门旁边贴的招工启事。”罗丽萍补充道。
孟箬点点头,若有所思,今天她忙着琢磨应对的法子,倒是没注意对门贴了招工启事。
秦氏面包房招工只是其一,罗丽萍发现的另外一件事才是关键。
“孟姐姐,我今天去对面买面包时,趁机瞅了一眼他们后厨,你猜我看到了什么?”罗丽萍一脸神秘地卖起了关子。
孟箬蹙眉,随即猜测道:“后厨脏乱差?”
这回倒轮罗丽萍一脸惊讶了:“孟姐姐,你是怎么知道的?”
“猜的。”孟箬笑。
做餐饮的后厨,除了脏乱差,还能有什么令人稀奇的,总不能是死了一个人。
“你说他们怎么有脸啊,自己的后厨脏成那个样子,还反过头来诬陷别人,传别人的后厨脏乱差。”罗丽萍为孟箬打抱不平起来。
孟箬冷笑:“也许刘玉红传思甜烘焙坊的谣言,灵感就是来自于自己脏乱差的后厨呢。”
说完,她猛然一顿,随后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个绝妙的法子,能助她成功化解这次的谣言危机。
绝对的釜底抽薪,绝对的一击致命。
“罗妹妹,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对付对面的人了。”孟箬红唇一勾,道。
罗丽萍一听便立即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
孟箬:“思甜烘焙坊现在不是被卫生负面谣言缠身嘛,正好呢对面的烘焙室脏乱差,那我们就曝光它,将大众的注意力从思甜烘焙坊转移到秦氏面包房上去。”
转移大众注意力这个办法,在后世的娱乐圈算得上是常规手段了。
比如某某明星被负面缠身,该明星的公关公司一般先会想办法撤热搜,然后再同时爆料一个对家的料,并将这个料买上热搜,达到转移吃瓜群众注意力的作用。
罗丽萍听后点头,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那我们要怎么曝光它?”她问。
“其实也很简单,”孟箬道,“他们现在不是在招人嘛,我们这边就派一个值得信任但他们又不认识的人去应聘。”
孟箬话说到这里,突然被罗丽萍出声打断。
“我知道,这叫卧底。”她有些激动道。
孟箬点头:“可以这么说。”
“等这个‘卧底’顺利潜入秦氏面包房,然后她就能拿着相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拍下他们烘焙室脏乱差的事实。”
“我呢,可以通过营销公司那边的资源,让他们登报曝光。”
“如果热度不错,届时估计还有会记者过来采访对门呢。”孟箬弯着唇角道。
这时的记者正义感很强,遇见这种不正当的事肯定会勇于冲在第一线,将其曝光在大众面前。
不等孟箬说话,罗丽萍便自告奋勇道:“孟姐姐,我来当这个卧底吧。”
孟箬闻言微笑,罗丽萍确实更合适。
“好,你先去应聘,我这边给你找个数码相机。”她道。
刘玉红那边应该是比较急着招人,再加上罗丽萍也干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人也聪明机灵,一下就应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