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1

“就是,这跟俺想的龙榻,一点都不一样。”
总之,他们对龙榻很失望,有。种幻灭感。
“虽说清朝是异族王朝,可他们也是皇室,以清朝床榻推断,其他帝王的床榻,只怕也不怎么大。”有百姓们猜测道。
其他朝代的帝王们无言以对,因为他们床榻,也确实不大,“我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这样可以更好聚气保暖,床太大,哪怕冬天有木炭,也会感到凉意。”
“而且,这只是我们其中一张床,我们也有大床的!”
只有清朝的帝王们很愤怒,“你们看我们的龙榻也就算了,怎么还嫌弃诋毁呢?”
“后世不点蜡吗?我们在的时候,室内都会亮灯,光线没有那么昏暗。”清朝帝王们欲言又止,觉得后世龙榻,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那就是他们的床,陌生是那种腐朽昏暗的环境,他们自己看见都发怵。
话说,他们皇宫有那么阴森吗?
【还有凳子,最初被称为“胡床”,虽然不是直接由床演变而来,在古代却也被视为床的一种。
直到后来凳子/椅子数量种类增加,才和床区分开来。
这点桌子也是,桌子和床、椅子基本同源。】
【卧室的话,主要家具就是床、桌椅,还有衣柜。
衣柜的话,古人用箱子装衣物,衣服是折叠起来的,我们现在衣柜则是竖着,衣服展开。放置。
不过不管哪种方式,衣服都得经常拿出来晾晒,要不然会发霉。】
看到后世的衣柜模样,不少还在用箱子装衣服的朝代古人道:“后世衣柜好像不错,咱们要不要也打衣柜?”
“衣柜需要的木材,比箱子多吧。”
“可是一个衣柜能装好几个箱子的衣服。”
家境不富裕的人在做取舍,有钱的权贵们已经吩咐人打造衣柜。
“除了衣柜,把撑衣服的架子也弄出来。”
【说完衣柜,卧室就讲的差不多,接下来咱们看客厅。
古代客厅的话,有的是和卧室相连,然后中间用屏风隔断,也有的直接用门间隔,这样隐私性更好。】
【如果说卧室的主要家具是床、桌椅、衣柜,那客厅的主要家具就是桌椅。
桌椅可根据主人喜好,做成方形或者圆形,椅子的话,可以做靠背,也可以不做靠背。】
随着不同客厅,不同风格的桌椅出现,直让人眼花缭乱。
“难怪后世桌椅和床越分越开。”有古人忍不住感慨。
【客厅是主人家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也是日常吃饭的地方。
除了必备桌椅外,人们还会在客厅挂上字画、牌匾之类的东西做装饰,让客厅氛围不单调。】
【一般来说,客厅都会正对大门,吃饭时光线十分充裕。
且关于这块,挺能体现我们古建筑中轴对称之美的。
如果把客厅缩小,来到外面,就会发现客厅和院落位置,都位于房屋中间。】
“对称多好看啊。”诸朝古人们由衷道。
“原来我们这种建筑风格,叫中轴对称吗。”也有对建筑感兴趣的人呢喃。
总之,身为华夏人,可能很少有人不喜欢这种建筑风格。
【既然客厅是中轴线,卧室只在客厅一侧,那客厅另一侧,是什么?
关于这点,倒是没太明确的规定,有人把客厅的另一侧布置成书房、茶室,也有人布置成浴室或者衣帽间放置换季衣被。
也可以布置成另一个卧室让晚辈居住,相比起卧室和客厅的固定来,另一侧布置较为自由。】
“把房西设置成书房和茶室,感觉不错。”有喜欢书法和喝茶的人道。
这两种功能,完全可以得兼。
“浴室的话,得做好排水,要不然房间会湿漉发霉。”
“衣帽间,感觉还不错。”最重要的是比卧室还宽敞。
【客厅的话就说到这,咱们接下来看厨房。
关于厨房问题,南北有差异,以北方的火炕为例,他们的厨房和卧室的火炕,彼此间是有管道相连的,这样可以确保他们在厨房做饭的时候,烟通往管道去往卧室火炕,给火炕带去温暖。
而南方不用火炕,他们的厨房和卧室之间就没有管道联通。】
看到火炕的视频,诸朝南方人恍然,“原来北方火炕是这样做的。”
“可惜咱们做不了。”因为南方太过潮湿,火炕材料容易受潮碎裂。
【厨房主要由灶台和烟囱组成,然后就是切菜的案板。
空间要是足够大,还会放些备用。的柴火。】
【有足够房间的人家,还会有专门放柴火的柴房。
就像冬天,万物凋零,出门寒冷不说,还找不到多少柴火,柴房的柴就是其他季节积攒起来备用。的。】
“可不,冬天出门冷的很,得在冬天之前,积攒足够的柴火。”
“就是,没柴火可不行,没柴火做饭都成问题。”
【关于古代厨房,还有一个好伙伴,那就是火折子。
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学会用火烹饪食物,熟食可以让人肠胃更加舒适熨帖,不过如此一来,如何保存火种,就成了厨房头等大事。
毕竟古人总不可能每次做饭,也像燧人氏一样也钻木取火。】③
姜叶和江雪的话让诸朝古人忍俊不禁,“火折子可不很重要,没有火折子,火根本点不着。”
没有火,就吃不到熟食。
“我试过钻木取火,结果手都磨冒泡了,才有那么点火星,不敢想象最初的火是怎么发现的。”
有试过徒手钻木取火的人心有余悸道。
【火折子传闻是一个北齐宫女快速引火做饭发明出来的,最初的火折子是由土纸紧密塞在竹筒里,空气少的时候,火折子呈火星状,空气多的时候,会火焰旺盛,这是空气助燃原理。
后来随着火折子普及,竹筒里面的东西换成别的东西,其点火本质却没变过。】④
北齐,一个宫女听到这,看着手中的火折子,神情恍惚。
她身边其他宫女反应过来,纷纷敬重崇拜的看着她,“虽然历史没记载你的。名字,但你这也算名垂青史了吧。”
“是啊……”宫女恍惚,没想到自己也有跟历史沾边的一天。
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既然火折子,是北齐时期发明的,那之前人们又是怎么点火的?
答案是燧石,燧石又称火石,也是燧人氏的燧,燧石经过打擦,会迸发火星,再加一点易于燃烧的助燃物,火就升起来。】
【后来,我们发明了火柴,淘汰了使用几。千年的火折子,又发明了打火机,淘汰掉老一辈人回忆中的火柴。】
姜叶和江雪放出最初的燧石,后来的火折子,然后再到现代的火柴,和最后的打火机。
“那个火柴,为什么一擦就能生火?”诸朝古人不明白火柴棍点火的原理。
但是一些喜欢炼丹的人,见状神情微动,总感觉这个现象,似曾相识?
如果说火柴诸朝古人还能试着了解,那打火机,一按就能出火,已经超出诸朝古人们的知识范围。
他们只知道打火机能打火,却不知道它为什么能打火。
“那打火机一按就能出火,难怪能淘汰掉火折子和火柴呢。”
火柴他们都觉得方便不少,打火机就更不用说了。
话落,朝臣们感受到帝王的目光,“朕不指望你们把打火机做出来,火折子和火柴,总没问题吧?”
“是,陛下。”臣子们回想一下火折子和火柴,觉得也不是很难。
如秦汉时期,人们生火用。的还是燧石,还没有火折子。
而有火折子的时代,人们想拥有更便捷的火柴。
【除了火源外,古代厨房还很注重水源。
比如很多人会把水缸放在厨房门口,届时不管是洗菜做饭,还是失火灭火,都很方便和及时。】
【不过比起南方充沛的水源,家门口就是水来说,北方饮水问题并不容易。
在没有就近水源的情况下,古人依靠打井从地下汲取水源。】
【不过就算有打井办法,古代井数量也不泛滥,以古代村庄为例,一个村子,可能只有一口井,加上人口数量,每天都需要排队打水。
这种情况下,水就成了人维系生。命的珍贵资源,水井也往往会被有权势的人把控。】
“北方的水居然会被人把控?”诸朝南方人诧异。
“这没什么好惊讶的,要不是咱们南方水实在多,那些人控制不了,信不信咱们这边的水,也会被把控。”有看透本质的人冷笑。
至于诸朝北方百姓,他们无话可说。
因为事实就是天幕说的那样,这是地理环境所致。
【而咱们地下水资源,可一点不少,就不说城里的水资源,就说村里,只要会打井,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一口井。
至于打井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是判断地下哪些地方有水源……】
“乖乖,天幕直接揭秘咱们打井的方法,咱们以后还能接到打井的活吗?”诸朝有以打井为生的打井人们忍不住道。
“别想那么多了,这么说吧,能找咱们打井的人一般不差钱,而真差钱的,也不会来找咱们,他们自己会打井也就打了。”也有人心里想的开。
因为打井这事,的确费钱费力,要不然水井也不会那么少。
“我们自己也可以打井吗?”诸朝受限于水井的北方百姓们呢喃道。
这他们之前从未想过,尽管他们已经跟着改良各种农具,和做其他的改善家里生计。
“既然知道打井方法了,那咱们村多打几个井吧,到时候一家出一个人,赶快弄出更多的水来,我可不想继续排队打水了。”有村里高兴道。
“不行,你们都不能打井,咱们村里,只能有一口井,谁敢打井,我绝不放过他!”
有村里支持打更多井,也有知道打井方法后,却不让村人打井的村子。
他们都是先前靠水井掌权的人,村里水井多了,他们还怎么继续靠水源钳制其他人。
可是他们的意愿跟强烈渴望更多水源的村里人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要么对方改变注意同意打井,要么对方成为对方打井路上的踏脚石。
没有第三种可能,因为知道打井方法的人,不可能再妥协下去。
他们之前乖乖听话,就是为了水源,现在自然也会为了更多水源,鼓起反抗的勇气。
【仓库的话,功能很多,可以做柴房,可以堆放杂物和农具,总之全看主人家的用途。
富贵人家的话,仓库也叫做库房,里面放贵重东西的话,都会上锁。】
【咱们重点说厕所,之前不是说过茅厕养猪法吗,猪圈上面就是古人的厕所。
最初的厕所,由两条有缝的门板组成,后来人们给下。面加了一口大缸。】
【这样的厕所,还和一位君王有缘分,那就是晋景公姬獳,根据《左传》记载,晋景公突然拉肚子上厕所,最后不慎掉入茅坑淹死。
从中我们看出,古代哪怕是一国之君的茅厕,也没安全到哪去,相信那时候肯定也有被粪坑淹死的百姓,只是没有记载下来而已。】⑤
春秋战国诸侯王们、诸朝帝王:“……”
虽然晋景公死法确实独树一帜,但他们身为君王/帝王,真笑不出来。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要知道他们用。的可是和晋景公同款厕所。
他们倒是不在乎记不记载,主要是不想掉茅坑里淹死。
至于晋景公本人,正在吃饭,听完整个人都麻了。
如果没说名字,他还能安慰自己晋景公说不定是他儿子及后代,可名字一出,他再也没办法逃避。
他未来居然会掉茅坑里淹死,不要啊!
人固有一死,但他绝不想拥有那样的死法!!
【古人茅厕之所以那样做,主要是为了以后掏粪方便,可那种方式,隐患的确不小。
后来人们借助斜的通道,蹲坑位置弄结实,粪坑则在后方,这样一来安全度立马提升上来。】
“快,把后世的厕所给寡人弄出来!”晋景公迫不及待,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肚子隐约作痛。
不过鉴于茅坑带来的阴影,他极力憋着,就算憋不住了,也绝不上大茅坑。
底层百姓们的厕所也有隐患,看到后世厕所模样,赶紧也跟着换。
“后世茅坑跟咱们现在茅坑差别不大,区别在于咱们在茅坑上盖板子,他们后世在茅坑旁边挖一条斜道,别说,就这小小改动,确实没有掉茅坑的危险了。”
【咱们传统的厕所类型为蹲坑,蹲坑需要腿蹲下去,人年轻时还好,人年纪一大,腿脚就会不利索,所以后来有了马桶架。
马桶架就是中间掏洞的椅子,其款式可根据使用人的身高和感受自由调节,马桶架的好处是免去腿麻,十分适合老人使用。】
【与马桶架搭配的是马桶,马桶放置在马桶架下方,上完厕所可以拿走,这里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对厕所观念的转变。
以晋景公为例,淹死他的茅坑肯定是在宫里,他总不可能为了上厕所,专门跑出宫,而等到清朝时期,皇宫是不建厕所的,粪便会通过便桶每天都拉出城去,因此催生出一个职业:夜香人。】
“就不能不再提寡人了吗!”晋景公羞愤道。
他一点都不想出这个名,本来知道他死法的只有看史书的人,现在好了,诸朝人都知道他的死法,他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其实越往后,不光是皇宫,就是都城内,也不再有厕所。
怎么说呢,如果有夜香人还好,可要没有夜香人,或者夜香人坐地起价呢?难道都城内的人,还能为了倒便桶,每天出城进城?】
【我们之前给大家看过西方街道和城堡粪水遍地的模样,其实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茅厕转变,所发生的冲突。
刚开始,夜香人上。门收粪,是要给人钱的,因为他们把粪水卖到乡下,也能挣钱。
可情况有时也会发展成,夜香人收钱才把粪水运送城外,不给钱不帮你运粪水,那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会怎么处理粪水?倾倒到河里。
宋朝的话,有律法明文规定不能把粪水倒进河里,要不然会受刑,你们觉得要是没有人往河里倒粪水,朝廷至于弄出专门的律法吗?】⑥
“往河里倒粪水,那水还能喝吗?难怪我看古籍有人专门买水喝,还以为是买的水甘甜,完全没想到是另有原因。”有人捂着嘴,似要呕吐。
当然也有人不信,“只是夜香人而已,没那么大本事吧?”
“不好说,夜香人给钱的时候,那些人自然不会把粪水倒河里,可只要没钱,或者还要倒贴钱,对他们来说,宁可倒了。”
至于污染河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能会有人问这是哪个朝代的事,其实这事跟朝代没有关系,主要是供需关系造成的,如夜香人数量多,自然要花钱收粪,可要是夜香人少了,自然是收钱收粪。
还有的粪霸会通过手段,赶跑其他夜香人,自己独揽许多街道的粪便,这种情况,也会造成住户们的粪便无法运输出去,要么交钱运粪,要么就地倾倒。】
“这好像也不怪那些倒粪的人啊,哪有夜香人收钱的道理。”
要知道粪水可是好东西,一般都是夜香人花钱收。
可是就像天幕说的,要是有粪霸赶跑其他人,自己独占街道的粪水,那情况还真变成街坊们求粪霸了。
“以前听说过恶霸,没想到还有粪霸,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总得想办法解决吧,后世都城总不可能变成西方那样?”
嬴政等前面朝代的帝王们身形摇摇欲坠,心里实在受不了那样的冲击。
【好在咱们古代朝廷不像西方想改变也没办法改变,朝廷一边规定往河里倒粪水违。法,一边规范夜香人。
也因此,咱们古代没有变成西方那样。】
“呼,真是太好了。”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人松了一口气。
唯一“受伤”的只有粪霸们,因为天幕,朝廷迅速出动,毕竟就算不看在百姓们的份上,他们自己也生活在这片地方。
他们可不想自己以后生活的地方,变得臭烘烘的。
粪霸们也许有后台和本事,可是和朝廷比,就不算什么了。
“都是没茅厕闹的,还好咱们有茅厕,不至于上厕所都难办。”城外有茅厕的人们庆幸。
“谁让城内老爷们为了味道好闻,不让底下人建茅厕,现在味道变臭,都是他们活该。”
【咱们古代的厕所类型,基本都是旱厕。
与之相对的是水厕。】
“旱厕是什么意思?水厕又是什么?”
“总不可能是水里的厕所吧,那怎么上厕所啊?”
诸朝古人脑海里并没有水厕的相关知识点。
可是当姜叶放出对比旱厕和水厕的视频,他们惊讶的睁大眼睛。
“粪水居然可以直接冲走!”
“水厕机关怎么做的?”
【水厕的优点是可快速冲水,其上完厕所的味道比旱厕小,且干净卫生。
缺点是对水资源和系统要求比较大。
水厕常见于城市,农村的话,没有相应水系统,不好安装水厕。】
见评论区有人好奇马桶结构,姜叶把马桶结构放出来,同时还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
至于农村旱厕,不好上直播。
“这水厕,咱们弄不成。”对水厕感兴趣的人失望道。
“咱们有旱厕就行了,我就不喜欢水不拉叽的水厕,后世水把粪冲到哪了?肯定不在自己家了。”
视粪水为一种资源的诸朝古人们大都对水厕不感兴趣。
也只有衣食无忧,不在乎粪肥价值的权贵们,才会对水厕感兴趣。
除此之外,就是机关爱好者们,很好奇水厕的机关。
可惜他们就算有了图纸,也琢磨不透其中原理。
【到这里,古代小房子的基础功能已经说的差不多,接下来咱们看古代的大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比之小房子, 古代大房子除了面积更大外,还增加了其他功能。
比如马厩,用来栓马和放马车的地方。
还有花园, 专门用来观赏花草,陶冶情操。】
“有马厩和花园, 那得是多大的房屋, 以及主人得何等高贵的身份。”诸朝京城的官员们唏嘘。
别看他们虽然当官,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豪宅的, 或者说, 大部分官员没有豪宅, 才是真实写照。
【功能的话,按照居住划分,整体都差不多。
众多民居加起来, 可以组成村子、城镇,乃至城池。】
【城池可以看作许多个体,却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尤其是有外敌来犯的情况下。
由于城市位置固定,两方交战, 城池往往担任防守的角色。】
【既然涉及到防御, 那城池就多了一般房屋不具备的:城墙。
城墙的厚度和高度,也不是一般家庭建筑能比的, 要不然轻易就能冲毁,可起不到防御的作用。】
【除此之外, 有的城墙还被水源环绕,被称为护城河, 这增加城墙防御的同时, 还能为城内的居民们解决用水问题。
不过城墙也有弱点, 那就是城内居住人群集中,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所以古代两军交战,有时候会看到围城的作战方式,所谓围城,比拼的就是双方粮草数量,谁先撑不住谁就输。】
姜叶和江雪给出城池、护城河,还有围城的作战方式。
总体来说,只要城池能解决粮草问题,那防御力就极大增加,哪怕被困成孤岛也没关系。
但要是解决不了粮草问题,哪怕有厚重城墙,城池被人攻破,也是迟早的事。
“那能怎么办,种地地方多了,居住人口就会变少,无法两全。”
“只能平时多储存粮食,关键时刻应急。”
【关于古代城墙,很多时候都不是最短板,古代的冷兵器,也不足以摧毁城墙,在这方面,古代城墙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
当然热。武器,那就没法保证了。】
“何为冷兵器,何为热。武器?”诸朝古人对这个武器概念划分不是很明白。
而已经有火。药,并投入使用。的朝代,闻言则心中微动。
【再往大了说,万里长城,起的是华夏屏障作用。
虽然可能会有人觉得,万里长城既然起防御作用,为什么历史上还会有异族们入主中原的历史。】
“对啊,万里长城为什么没抵御住异族们?”说起异族们,中原百姓们十分痛恨。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看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的总数量,就像内陆的城池,也会被人攻破一样,万里长城也不是万能的。
万里长城的作用是围挡住其他地方,让异族们想进中原,也得从固定位置进入,光这一点,已经为内陆省却很大精力。】
“确实,有万里长城之后,咱们只需要派兵驻守几个地点就行,而没有万里长城,咱们总不能一字排开的防备异族。”
【可能很多人想起万里长城,会把万里长城跟秦始皇嬴政联系到一起,其实真算起来,嬴政跟万里长城关系并不是很大。
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后面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把原先的几段长城连接起来,也算是为万里长城添砖加瓦过。】①
秦朝,嬴政眉心一跳,“为什么会把朕和万里长城连起来?”
其他人也不满,“为什么说起万里长城,就会想到嬴政,明明比起时间,我们才更久。”
【但万里长城这个基建量,并非短命的秦朝一朝建成,自秦朝之后,乃至终末的清朝,都有修建长城,万里长城,是一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建筑奇迹。
今天我们常见的长城,也并非秦长城,而是明朝的明长城。】②
“万里长城,居然修建了两千多年……”有人注意到这个时间跨度,彻底的绝望。
他们是诸朝修建万里长城的劳役们,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再也看不到光亮。
“呵,我才不关心万里长城能不能抵挡住异族,我只知道没有万里长城,我家人还能活的长一些,去修长城以后,我家人被活活累死,连尸骨都没给我们送回来!”
内陆,长城劳役们的家人们痛恨,为自己去修长城的家人们感到可悲,也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可悲。
因为按照年龄,等他们大了,以后也会去修长城。
两千多年,他们这是生生世世,都无法翻身啊。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让一群人皱眉。
“真是一群愚民,万里长城可能抵御异族,他们自己子孙后代也能受惠,居然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当然,能这么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家里一般都不会去服劳役,他们无法对服劳役的人们感同身受。
他们只觉得底层叫苦叫累的百姓们都是短视之徒。
可出乎他们预料,姜叶和江雪并没对那些声音进行批判。
【是的,咱们在记住万里长城宏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数千年来为万里长城流过血、泪的众多普通人,就像那句话说的,万里长城是由血泪铸成的,宏伟之下,是古代百姓们的累累白骨。】
听姜叶和江雪这么说,满心愤懑的百姓们一愣。
他们忍不住呢喃,“我还以为后世根本记不住我们呢。”
因为他们连名字都没有。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古代的劳役,在古代不管是修建城池、挖水渠,还有修建皇宫、帝陵、万里长城这样的大型工程,都在百姓们的劳役范围。
古代劳役说白了,就是让人白干活不给钱的强盗行为,甚至有时候,还要百姓自己从家里带饭和衣服,可就算这样,百姓们干活慢了,还会被又打又骂,所以古代劳役过后,都会死人,古代百姓们对于劳役,也十分抵触和恐惧。】③
“谁是强盗,你才是强盗呢,我们可是帝王,让底下愚民干点活不是应该的吗,死了是他们命不好!”
“从古至今,所有帝王都是这么干的,没有例外,世上就不存在不让百姓们服劳役的帝王!”
心里没有一点愧疚的帝王当场跳脚。
有点良心但不多的帝王有些心虚,比如李世民,已经开始在心里反思自己。
但还有一类帝王,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对于后世指责不为所动。
实在是他们手里死的人太多,就修长城的那点百姓,在他们眼前都排不上号。
“难道数千年的劳役,后世就能消失吗?我看未必。”也有人悲观主义,觉得劳役历史,绝不止数千年。
总不可能后世就没劳役了?他们做梦都不敢那样想。
看到有说古代帝王们在百姓们服劳役上没有一个例外,姜叶和江雪赞同点头。
【所以说这也是古代王朝没办法延续下去的原因之一,劳役是压迫,古代不把百姓们当人,所以百姓们起义,让其改朝换代。】
姜叶和江雪一句话,绝杀那些想正义化劳役、粉饰太平的帝王们。
就像姜叶和江雪的意思,你做初一,人家做十五,很正常。
可他们偏偏不想要这种正常。
他们想要的是能心安理得的奴役百姓们,且百姓们还得乖乖听从,不反抗,这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想法。
“李斯,问一下后世劳役怎么平息民怨的。”嬴政吩咐李斯。
他并不在乎百姓们的怨恨,但他不喜欢百姓们起义,这会干扰他对大秦社稷的部署。
不过嬴政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既然后世对劳役诟病,那就说明他们有了解决办法。
只要对大秦未来有利,他就可以去做,至于他的个人喜好,无关紧要。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穿成轻浮寡嫂  幸存者说bys  小师妹才不会  女配在综艺怼  VV—— by爆  不要乱捞太空  汴京小面馆b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