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叶欣也不禁感叹,有个知青身份还能解释那么多事情。她笑了笑,又问:“对了,那天多少人参加会议?”
沈卓说:“就我们四个和大队长。问这个做什么?”
叶欣道:“我想着,到时候送一个西瓜给你们吃。你那几个医生同志,从培训班一起走过来,都是不错的人;大队长更是,为你们着想操心。夏日炎炎的,你们都很辛苦。我也送过几个给别人吃了,再送一个给医疗站,也算是和睦关系,也感谢他们为乡里乡亲做贡献。你看合不合适?”
沈卓有点意外,但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很好啊。这么热的天气,有西瓜吃,他们肯定很高兴的。到时候我顺便带过去就行。”
叶欣说:“可是你们不是要先开会吗?汇报工作的时候吃着西瓜,好像不太严肃。开完了再吃,恐怕放得不凉了。不如我估摸着时间送过去,让他们吃的凉快。”
沈卓想了想,觉得她考虑得很周到,他根本没有办法反驳,只好点头答应了。
其实心里有点不想让她去的,免得又被李光耀和黄志豪打趣。那两个人,熟悉之后发现真的嘴有点欠。
到了十号那天,知道要开会,乡下走诊的两个人中午就回来了。
下午就都在医疗站里,一起把病人治疗治疗,照顾照顾,都是小问题,齐心协力很快就给他们开好药送走。
等大队长到了,正好也没人来看病买药的,大家就坐下开会。
真的挺随意的,就是搬几张凳子挨着桌子坐了,门也没关,就跟第一天说情况那样。只不过今天轮到四个年轻医生说了。
大家就轮流发言。一个月里,基本上每个人都把丰水大队下面的二十几个小队走了一遍,认了一遍路,知道哪个庄哪个塘是在哪个方向、怎么走,哪里有病人需要定时过去看看开药的,也有个印象了。坐诊走诊的,大多遇到什么情况,什么药用得最多最快需要补充的,也说了说。
在说的时候,其他人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什么条,后面想到一些没说的了也再次开口补充。轮到沈卓最后说的时候,大家就看见他竟然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纸?
他打开了,不紧不慢地一点两点三点地说起来,有时间有数据的支撑,还分汇报工作、遇到问题、提出建议的,特别井井有条,特别详细。
三个人听下来,一方面感觉被他对比得自己特别混乱,另一方面又觉得他说得特别清晰,不得不佩服。
大队长听了沈卓的发言也很赞赏,点点头:“不错不错。虽然现在是医生,不在培训班了,但是学习的态度不能改变啊。大家要向沈卓学习,随身携带纸笔,把遇到的问题随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这样记清楚了,有个提纲,说的时候也好说。”
几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记住了,下次学习。
叶欣估摸着他们下午开会的时间,才四五个人,说也不会说太久,就提着篮子下来了。
到了正好他们说完站起来,就大大方方地进去说:“沈卓说你们下午开会,都在,正好我们种的西瓜熟了一时吃不完,送一个给大家吃。”
大家一看到那个圆圆绿绿还冒着清凉水珠的大西瓜,眼睛都亮起来。
黄志豪高兴道:“哎呀,有西瓜吃!”
李光耀也没一点不好意思道:“正好口渴,送来得及时!”
孟春兰倒是很惊奇:“你们自己种的西瓜?还种得那么好!”
看这反应,都很喜欢了,不担心他们不要的。叶欣笑着正要把瓜抱出来切,沈卓已经接过去了。她把刀也拿下来了,很周到。
倒是大队长李兴国站起来,摆摆手:“你们年轻人吃吧,我先回去了。”
叶欣连忙喊住:“大队长也吃一块吧!这热天可不分年轻年长的,您为了大队奔波来奔波去,也是辛苦,吃一块瓜解解渴!”
说着把沈卓切下来的第一块捧给他,其他人也纷纷应声挽留。
李兴国盛情难却,就不说走了,笑着接过说:“好,托叶知青的福,我也吃上一块西瓜!”
很快整个瓜切了,大大的西瓜切成六块,每块都不小,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捧着吃了起来,吃一口就惊喜地说“真甜!”“真凉快!”,然后就埋头吃得顾不上说话了。
叶欣和沈卓也捧了一块吃,一时其乐融融。
外面有小孩儿看见了,都嘴馋地不行,又跑开嚷嚷着“医疗站分西瓜啦!吃西瓜啦!”,这下谁都知道叶欣种了西瓜了。叶欣也不在意这个,反正这也不是需要躲藏的事情,她爱分谁就分谁。
热天里吃一口又甜又凉的瓜,大家都感觉十分惬意,浑身舒爽!
吃了瓜又纷纷谢过叶欣,把瓜皮扔在旁边堆放垃圾的坑,然后压水洗手。之前建了屋子,也打了个井,还是知青宿舍那样的压水井,也是方便医生病人用水。医疗站可是不能没有水用的。
叶欣主动跟那长得浓眉大眼、胸前两条乌黑大辫子的唯一女医生说话:“你是叫孟春兰吧?之前培训班的时候我就听沈卓说了,你们四个都挺要好,我见过黄志豪和李光耀了,就是还没见过你。”
孟春兰有些惊喜:“你竟然听说过我吗?我一开始误会沈卓讨厌我呢,没想到他还跟你提起我了。”
叶欣笑道:“他那个性子沉闷寡言的,就是容易让人误会,相处起来怪费心的,还好你们都不跟他计较。”
孟春兰也笑了:“一开始而已,后来就知道他面冷心热了。”
又忍不住盯着叶欣打量,一脸惊奇:“我之前也是老听他们说你,只是没有机会见到,现在终于见到了,真好!你果真跟他们说得那么漂亮,不,你长得比他们说得还水灵呢,待我们又亲切,看着就让人喜欢!”
叶欣见她语气真诚活泼,也笑着夸她几句。
两个女孩子说着话,很快就熟悉起来。
叶欣还问她:“你来大队医疗站上岗,回家远不远?”
孟春兰道:“还好!之前去镇上培训班,天天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冬天冷飕飕的难熬,春天泥泞更是不好走,夏天热了也晒得难受。现在到大队只要走四五十分钟就到,已经好多了!”
叶欣觉得走四五十分钟真不近了,叹道:“那也很辛苦了。真难为你们做医生的。”
孟春兰笑道:“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比以前种地好,已经是苦尽甘来了!”
叶欣见她态度乐观,性格坚韧,全无抱怨,心里更喜欢了。
大队长吃了瓜已经先回去了,那边三人见她们两个在一起叽叽喳喳说得亲热,不禁频频侧目,他们也在一起说话。
黄志豪是很羡慕,说:“多好啊!我也攒攒钱,买辆自行车!”
李光耀知道他羡慕什么,笑道:“你以为有了自行车就能找着对象了吗?你看我,买了半年了,还不是自己一个人?”
黄志豪却很自信:“我跟家里说好了,我今年自己挣的钱攒下来,到年底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爸妈给我补齐,也给我弄张自行车票,买一辆!买了自行车,就好说对象了!”
李光耀摇摇头:“说对象可能好说,但是要说上一个这么好的,可不容易!”
其实他们现在已经是十里八乡说亲热门人选了,早有媒婆上门的。只是自己条件好了,难免也会挑剔一些,想要更好的。李光耀如此,黄志豪也如此,看着叶欣在那羡慕嫉妒,嘀嘀咕咕。
沈卓幽幽说了一句:“你们能不能不要盯着我的未婚妻了?”
两人就转头一起笑话他:“哟,看看都不行啊,原来是个醋坛子!”
沈卓冷着脸不客气地说:“你们盯没定亲的去。”
说了没多久,就到时间了,医疗站也跟队员下工的时间一样,几人就带着自己东西挥手道别,各自回家了。
叶欣拎着篮子,等着沈卓锁了门,就一起往回走。
沈卓想起一件事来:“刚才大队长说了这个月去镇上领药的事情,也在这几天了。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去镇上了,想什么时候去?我请假带你去。”
叶欣笑问:“你还能请假吗?扣不扣工资?”
沈卓认真道:“不扣的。总有家里有事忙的时候,又不经常请。”
叶欣就说:“其实最近很热,不是很想去。”而且镇上也逛腻了,小小地方,又简陋,没什么好走的。
沈卓说:“快中秋了呢。”
叶欣一怔,“这倒是。时间过得真快,你不提醒,我都忘记了。”
沈卓侧头看着她,她尖尖的下巴还是没有长起肉来,不禁有些心疼:“你太忙了,最近都不歇歇。把节日都忙忘记了。”
叶欣笑道:“我也就跟其他队员一般。倒是你,最近经常外出,跋山涉水的,都晒黑了不少,比我还辛苦。”
到了上坡,没什么人了,沈卓就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说:“这两天我们去把药取了。然后十三那天跟你上街好不好?买些过节吃的。”
叶欣见他这么说,就答应了:“好。”
到了那天,早上顺路背些菜去卖掉。现在屋后菜地又是茂盛的光景,自己吃不完的。还有一些鸡蛋,和腌过没腌过的鸭蛋,都一并带去卖了。
这次难得一起买菜,沈卓还感叹菜这么好卖,没多会儿就卖完了。
沈卓说:“他们都是回头客了不成?都不挑的,一上来就说要多少。”
叶欣骄傲地说:“咱们的菜和蛋都很好啊,买菜的人眼睛是雪亮的,当然爱买了!”
收拾了,他们去买东西。
因为是中秋节前的一个集日了,这天人不少,供销社又挤起来。既然沈卓在,叶欣就不去挤了,把钱和筐都给他让他去,自己在外面看着车等。
沈卓也不负所望,他现在个子已经高出别人一截,力气又大,轻轻松松挤进去,买了月饼、鸭梨、葡萄。
他们也去买了些肉。他们今年的肉票本来已经用完了,但之前受表彰时领的还有,天气热用得慢,现在还有的,倒是可以去肉场买些鲜肉。
想到的都买了,沈卓问她:“还要买什么吗?去不去陈家院子?”
叶欣摇摇头:“街上都能买,就不去了。去一趟邮局吧,看看有没有信。”
沈卓就点头,背着筐推着车,跟她往邮局走。
到了正碰上邮递员装了信要往外走呢,叶欣连忙先拦住问了问,还真有自己的。她就在里面拆开看了。
这次的信竟然挺长的,却不是大姐叶欢的口吻了,而是妈妈黎美悦的口吻,语气……很不好。
叶欣皱着眉头看完,大概可以总结为两个字:要钱。
家里困难了要钱,生了弟弟花销多了要钱,妈妈产后护要钱,大弟年纪渐长要活动工作了要钱……她这个做女儿做姐姐的,怎么能在知道小弟弟出生后还一点表示都没有?太过分了!她不能只顾自己,要回报家庭!要给钱!!
叶欣翻了个白眼,可以说自己毫不意外。
记忆中印象中原主就是家里最得不到爱的那个,扔下乡了也不顾死活的,可能是之前写的几封信、寄的两次菜干让他们察觉到她过得还不错,现在光明正大问起钱来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大姐寄信了,可能是因为大姐还有点良心,写不下这样的话吧。
又或者他们之前吩咐过大姐了,大姐没有照办,父母索性自己写了。
再看了看这封长长的要钱信,叶欣很不爽地笑了下。
要钱就罢了,态度还那么不好,当她是傻子吗?
既然确定是回给妈的,她就不用客气了,当场买了信纸信封,回两个字:没钱。
然后折起装进信封,寄了。
十分省事。
出来后心情还不错,对沈卓说:“走吧,回家!”
沈卓倒是突然想起来了,问她:“咱们定亲的事,你家里知道了吗?”
叶欣老实说:“还不知道。”
沈卓就微微皱起眉头:“为什么不告诉你家里人?”
叶欣瞥他一眼,道:“我才多大?要是让他们知道我刚下乡,十六岁就定亲了,他们说不定以为我被乡下人骗了呢!到时候不写信来骂你一顿的。”
沈卓觉得有点道,她是知青,年纪又小,配他确实是委屈了的。但又很在意这个事情:“那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
叶欣打算什么时候也不跟他们说,反正自己已经下乡插队了,户口都落在了丰水大队,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任何事都不必过问他们的。不过为了让沈卓安心,她还是说:“等我长大吧。到咱们正式结婚的时候,再通知他们。”
沈卓心中就安定了,说:“好,听你的。”
心里却是想着,叶欣的家人到底关心不关心她呢?
要说关心,却让她小小年纪就下乡;说不关心吧,又经常寄信来,叶欣还说家里经常寄钱给她的。
沈卓弄不明白,叶欣又并不主动说家里情况。他想问问,但是她好像并不喜欢说这个。
他只能心想,可能时候还不到吧,到了时候,她会告诉他的。
他慢慢等就好了,只要确定咱们是一直在一起的,其他都不是很重要。
反正他们还年轻,不急的。
第098章 砌灶房
到了十五中秋那天, 大队给医疗站医生发了钱。这是在这里拿到的第一笔工资,四个人都很高兴。
傍晚沈卓一回到家,就把钱给叶欣。
眼睛亮亮地说:“我挣钱了, 给你花!”
叶欣接过钱数了数, 因为上个月没有上岗足月,所以并没有二十五块, 而是十六块多, 也是一笔不少的钱了。她笑看着一脸求表扬的少年, 夸赞他:“真棒!”
简简单单的夸赞,就让少年高高兴兴,非常积极地去做饭了。
一边做饭又一边感叹:“要是提前发就好了, 就可以拿去买月饼,多买点!”
叶欣笑道:“买了两盒月饼还不够啊?那个容易腻的。现在发了也很好,给我攒着。”
沈卓听到这, 就顺便问了句:“咱们现在有多少钱了?”
之前抓了土匪受表彰那会儿, 叶欣就攒了一百块了, 这段时间卖西瓜、卖鸡蛋鸭蛋、卖菜的也赚了二十多,加上现在他给的,以及之前还有零头的十几块, 现在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不过她跟他说:“现在快一百块了,过了中秋, 咱们就可以把灶房做起来。”
沈卓有些惊讶:“都这么多了?”
但也只是惊讶一下,也不多问,又说:“不知道要多少钱, 到时候用完了手上没有用了, 不如等到下个月再建,我再发二十五块, 手头更充裕。”
叶欣却是已经打算好的,“我算过了,绰绰有余的。趁秋高气爽的弄弄好,不然之后天冷了、下雨了,又要难受。”
沈卓就点头:“也是,早弄好早安心。你安排吧。就是这次有什么出力的活,你不要自己干了,喊我一起。”
叶欣笑着说:“有什么出力的?到时候你跟黄志豪说一声,砖瓦有工人送来;我去跟建功大叔说一声,师傅就来砌墙了,我只要端水给钱就好了。有钱就不用出力,你好好挣钱就是!”
沈卓于是充满了干劲:“嗯!”
到底是过节,晚上做得比较丰盛。都中秋了,早晚气温也有所下降,凉快些,叶欣的胃口又好了,一顿饭吃得满足又开心。
晚上洗漱过后,两人又出来“拜月亮”。
倒没有跟别人家那么恭敬严肃,只是他们自己出来赏月亮吃月饼罢了。
去年只有野山竹和月饼,今年就像样了一点,月饼都买了两盒,还有硕大的鸭梨,和一串串密实的葡萄。这也是因为他们今年经济条件比去年好多了。
叶欣晚饭吃多了,月饼就不怎么吃得下了,拿一块掰了点,剩下大半个都给沈卓。
鸭梨也是太大个了,只切一小块吃,剩下的给沈卓。
葡萄更是摘三两个吃就够了。
反正看见了就要吃,吃也吃不下多少,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吃个新鲜。自己虽然也种了这些果树果藤,但是还没到结果的时候。
看着这么多好吃的,叶欣心里就高兴:“留着慢慢吃。”
沈卓也是吃她剩下的就饱了,“嗯。”
去年两个人还不太熟悉,一起坐在院中石板的时候,还有些拘谨害羞呢,今年就熟悉多了。挨在一块就觉得甜蜜。
中秋月明,夜色寂静。
叶欣身上长久沾染的花香又清晰起来,幽幽往沈卓鼻尖里钻。
他伸手摸摸着她乌黑柔顺的头发,刚洗过了,半湿半干的,她的头发又长长了,发质极好,他感觉花香就是从头发里散发出来的,忍不住问:“你用什么洗头发了?真好闻。”
叶欣拍开他的手,“不要摸,刚洗了,给你摸脏了。”
她一动,那花香更清晰了,又似乎不止是从头发散发的,好像她全身都是这股清幽的花香,简直醉人。
而且在月下看她,真是越看越好看,皮肤光洁无暇,眼睫毛长长的卷起,眼睛又大又明亮,他心道,她怎么这么好看呢?简直让人移不开目光。
而且,又香又软的,让他很想亲近她。
春天的时候,还偶尔能亲亲贴贴的,后来惹她生气了,天气又热起来,她都不乐意让他亲近了。
现在气氛正好,沈卓就忍不住轻轻搂了她,低头说:“好香,亲一下……”
他这段时间表现好,现在也不热得出汗了,叶欣就愿意让他亲一下。不过等他亲得不愿意放开了,就忍不住捶他了,“得寸进尺……”
中秋过后,确实凉快了一点。
尤其是下了一场秋雨之后,气温明显地降下来。地里也不再干得让人冒火了,一时人人都感觉松了口气。
只是这么一下雨,地上湿润,叶欣改造灶房的计划就要延后了。
但也不急,过几天也行的。
雨后上工,凉快许多。
叶欣又跟王小薇一起,聊聊八卦。现在聊的当然是李英丽了。
王小薇说:“我本来以为只是李英丽一头热,但是看着看着,好像那个李光荣对她也有点意思?”
叶欣立刻问:“怎么说,他们在一起了?”
王小薇谨慎地说:“那倒还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你想啊,李英丽那么高傲的一个人,让她主动去接近已经是不得了了,要是接近了一个月对方还是冷脸,她还会继续吗?而且我看她最近心情不错,想来是如愿的。”
叶欣严肃地点点头:“小薇姐你分析得很有道!”
她心里本来还想看看笑话的,要是李英丽被拒绝了,会不会恼羞成怒。
但现在看来是郎有情妾有意,笑话看不成了……
一时她都不禁想为原主鞠一把同情泪,同样的开局,同样的主动,同样看上的一个人,不同的结局……
不过想想原主瘦瘦小小不起眼的模样,再看看李英丽盘顺条亮的,也是对比明显。男人嘛,肯定喜欢漂亮的了!
王小薇接着说道:“不过我看这事成不了。”
叶欣就问:“为什么啊?”
王小薇道:“你看李英丽除了漂亮,还有什么能拿出手的?她既不好好上工,也不跟队员处好关系,天天一副看不上这看不上那的高傲样子,就算李光荣看她漂亮喜欢,他家里人也不会同意的。”
叶欣持不同看法:“漂亮就够了,只要李光荣喜欢,其他人都好说。”
王小薇瞅她一眼,笑道:“你是跟沈卓两个人过清净惯了,没有父母长辈的烦扰,所以想简单了。结亲哪能光看个人?尤其是乡下的,勤快能干活才是主要的。娶回家一个不能干活的,还要供起来,谁家长辈愿意?你跟沈卓是两个人都勤劳上进,日子才能过好起来。”
叶欣思考了下,点头:“小薇姐你说得很有道。”自己确实挺勤快的。
又说:“不过,李光荣成了家应该也分出来过吧?到时候就不用太顾虑别人想法了。”
王小薇摇摇头:“你到底是年轻,经验少,不知道乡下很多不分家的,人多力量大,都挤在大屋子里。就是分家了,婆婆的手还是能伸到儿子屋里,仍然管得死死的。”
叶欣想想以前听到的婆媳大战,打了个冷战,“好吧,确实。李光荣就算喜欢李英丽,也不能一意孤行。”
不过叶欣还是觉得他俩有希望成。
毕竟,李英丽挺有钱呢!
从她出手大方的样子看,钱还不少,不然哪能安心躺平摆烂,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点焦虑感都没有。
年轻漂亮的富婆,哪个男人不喜欢?
就看李英丽到底有多富了。
嗯,还要看看李光荣是不是那种看上女人钱财的。
过了几天,天气晴朗,太阳把地上晒干了。叶欣也把改造灶房的工作提上日常,先是去找李建功说了,根据面积高矮计算得出要多少砖瓦,多少水泥,然后得出具体的钱。
灶房比洗澡间大些,算下来就要七十多块了。
钱不是问题,叶欣已经准备好了,这个钱也跟她自己估算的差不多。她先跟李建功打过了招呼,然后转头让沈卓跟黄志豪说,让他回去跟砖瓦厂下单材料。
黄志豪都服了:“你们去年不是才建了个什么,今年又建啊?”
沈卓说:“去年是洗澡间,今年灶房,都是一些小的。”
黄志豪道:“这一样样的,也是蒸蒸日上了!”
他心里更羡慕了,“我买自行车的钱还没攒出来呢?你们就建屋子了,两个人齐心协力果然比单打独斗强,我也要加把劲!明年就说个媳妇儿,过上自己的小日子!”
沈卓听了他一会儿牢骚,才说:“你记得晚上回去跟厂里说,最好明天早上就送来。趁现在天气好,不然又下雨了。”
黄志豪接了定金,记下数目,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明天还让我哥带队送来!你让你未婚妻先别上工啊,不然没人接了。明天轮到咱们下乡走诊的。”
沈卓点点头,心里却是叹了口气。
本来以为培训结束,自己在家能多顾着家里,但是现在看来,不管怎么样,还是让叶欣辛苦了。
隔天,凉水塘又热热闹闹来了一队送砖瓦的汉子,引人注目。
一回生二回熟,不用带路了,他们直接往坡上推。
不过李光明看见了,还是乐颠颠地跑在前头,先上去拍门告诉叶欣:“叶姐姐,工人又送砖来你家了!”
叶欣笑道:“好,多谢你告诉我,我好准备呢。你进来,先别走。我这还有一个瓜,切了给工人吃,也给你一块儿!”
李光明就高高兴兴地留下了。
很快,黄志高就带着队伍把砖瓦运上来,轰隆隆地倒在院子里。
等倒完了,叶欣就把提前凉好切好的西瓜端出来,笑道:“辛苦各位大哥了,先坐下吃块瓜!”
大家都有点受宠若惊:“哎哟,还有西瓜!这么大一片,这么红!”
“这怎么好意思,这玩意不多见,贵呢!”
叶欣笑道:“自家种的,不花钱。你们大老远的送来,还要爬坡,真是不好意思。都吃吧,我回去拿钱!”
如此大家就不客气了,一人拿了一牙吃起来,这滋味清凉甘甜的,真是爽到了心里。
叶欣拿钱出来给黄志高,笑道:“感谢了。”
去年,黄志豪就觉得她很好看了,今年她出落得更加水灵利落,只是可惜啊,人家已经定亲了。他只能忍住心中遗憾,点了钱,谢过瓜,带着人回去了。
叶欣就给砖头浇浇水,因为灶房还得做饭的,暂时没有拆。
她准备今晚吃了饭和沈卓先搬东西,拆一些。明早再做一顿饭,再彻底拆了,然后李建功上来,一天就能砌好了。
第099章 我记住
傍晚沈卓背着药箱回来, 看到院子里一堆乱糟糟的红砖,还有一堆堆放整齐的黑瓦,就知道今天黄家村砖瓦厂的人来过了。
叶欣听到了动静很快从灶房探头出来, 见他老背着个沉甸甸的药箱, 不禁说了句:“你怎么不先放到医疗站?明明都回来经过的。背上背下,也不嫌累。”
沈卓放下了药箱洗手, 一边说:“走过去要一会儿呢, 不想耽搁。”其实是想早点回来做饭, 也早点见到她。
叶欣无语,等他拿着水杯和饭盒进来了,就跟他说了今天工人送砖来的情形, 然后说:“今晚咱们吃了饭就把东西搬搬,这就是今天的饭后工作了。”
沈卓点点头:“行。”
炒了菜,吃饭的时候, 两人还商量着要不要多建一个灶, 多弄一口锅, 这样以后烧饭和炒菜就两不耽误了。
叶欣说:“之后天渐渐冷了,天也黑得快,一边煮饭一边炒菜就不用等太久, 也不怕炒完菜之后饭冷了。”
沈卓看了看灶房的大小,说:“可以是可以, 不过灶房就要扩大面积了,不然放不下。或者要拆了现在的土灶,重新砌。”
叶欣一听又觉得很麻烦, 皱着眉头说:“拆了灶重新建不是要好几天不好做饭烧水了?要不算了。现在两口灶也挺好的。反正都是你回来才炒菜, 不用那么急。”
沈卓有些无奈地点头,“好。以后天黑快了, 我也会回来快一点,又没规定时间,都是跟着天色变的。”
叶欣点点头,“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冬天你早点回家做饭哦!”
吃了饭收拾过,两人就先把明早用不到的东西先搬了,各种粗粮细粮,米缸菜篮,多的碗筷锅盆,重要的放到堂屋里,不重要的就放在柴房边上。搬了一阵之后,灶房就空了许多。
想想明天的工作,两人才去洗澡休息了。
第二天他们又起了个大早,起来时天都没亮。先烧火做饭,还特意做了些干粮,也就是煎饼烘饼之类的,也煮了些鸡蛋,留着中午和晚上吃,怕一时没弄好,饭都吃不上。
吃了后再一起把剩下的东西搬空,包括吃饭的桌子以及两口大锅,这些大件的都靠在柴堆边上了。也亏得他们院子大,堆了砖头瓦片,还有不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