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等了没一会儿,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李光荣转头看去,看到一个高挑苗条的女子款款走来。
这也是大队里的知青,今年刚来的,李光荣有些印象,之前也听说过不少,说这个新来的女知青干活不行,很爱偷懒,跟之前的叶知青差不多,但叶知青人家是年纪小,下乡的时候才刚刚十六,又长得小,身体弱,这个李知青都二十了,长得也挺高个子,怎么也这么懒呢?反正队里人对今年新来的这个女知青印象极差。
李光荣之前也只是远远看过几眼,那么近看还是第一次,一时觉得她真是高挑苗条,模样也挺好看,不是叶欣那种白嫩娇俏的,反倒是另一种吸引人的感觉。
他不禁看愣了下。
李英丽看见他也是一愣,没想到还有别人在。
不过她不是怕人的,就还是脚步不停地走了过来,顺便目光上下把李光荣打量了一遍,只见他二十上下年纪,五官端正,下颌骨明显,整张脸庞给人一种刚毅硬朗的感觉,个子挺高,肩膀宽阔,手臂肌肉结实,透过夏天薄薄的衣服,还能看到胸上肌肉块,看着就很壮……比叶欣的未婚夫那样太高而单薄的清瘦身形,这样的强壮身材更得李英丽的喜欢,觉得更可靠。
一时,她看着这男人就觉得顺眼了几分。
李英丽也知道坡上就住着叶欣和她未婚夫的,这男人在这里有事一副等人的模样,一时就猜到了,开口问:“你也是来买西瓜的?”
李光荣一听也明白了,她是知青,肯定也知道叶欣种瓜了,也是来卖瓜的,他就点点头:“嗯。”
李英丽听着他声音也低沉,充满成熟男子的魅力,就拨了拨头发,笑了笑:“我叫李英丽,你叫什么?”
“李光荣。”
“这名字真不错。喊着顺口,寓意也好。”
“……”
他们这儿男丁名字就没有不好听的,光荣、光辉、光耀、光明、光亮……哪一个不是又好听又寓意好?祖辈父辈更是一些繁荣兴盛、安邦建国之类的字眼,都是很好的名字。
所以李光荣不知道怎么接话,就沉默了。
李英丽见他不说话,自己也不愿意拿热脸碰男人的冷屁股,就也扭头不说话了。
好在没多会儿就听到了坡上下来的动静。
两人抬头看去,就见叶欣和小孩一人抱了一个大西瓜下来,说说笑笑的。
李光荣立刻走向李光明,接过了他手里的大西瓜,既然见到了不免说一句,就对叶欣硬邦邦说道:“钱可给你了?”
叶欣笑着点头:“给过了。”
李光荣就也点头:“谢谢了。”然后就抱着瓜转头。
李光明看了眼李英丽,觉得她真是没有叶姐姐亲近好看,就没她,转头对叶欣说一句:“姐姐再见!”然后欢快地跟上了李光荣的脚步。
叶欣这才看向李英丽:“瓜抱来了,你拿钱了没?”
李英丽先是上前看了看瓜,发现个头大,饱满,又摸了摸瓜,发现果然是凉好的,才满意地点点头,从口袋掏出两块钱来说:“你真是赚钱有道,不光卖我也卖别人,这一下子就赚了四块。加上卖鸡蛋的,一个月不知道赚多少,怪不得你过得那么滋润。”
叶欣接过钱,把瓜给她,笑容满面:“这西瓜没几个,都是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又不是长久能卖的,哪有你说得那么好了?你抱稳了,回去吃好。”
李英丽接过了沉甸甸凉丝丝的大西瓜,也不说什么话了,转头就回去,免得等久了都不凉了。
叶欣也转头回去了,脸上笑容就没消失过。
其实李英丽说得没错,这赚钱赚得轻松啊,比卖菜轻松多了,真是美滋滋!
她拿着钱,哼着歌儿回去生火烧饭了。
现在沈卓下乡,回来的时间没有以前那么准时,她只能辛苦自己一下,先把饭煮了,等他回来炒菜就快很多了。
等锅里烧开了,沈卓也回来了。
他背着医箱,神色有些疲惫,主要是口干舌燥的,带去一个保温瓶的水已经喝完了。衣服后背有些汗湿,前额的头发也被汗水打湿了。
回来听到灶房的动静,就知道叶欣在烧饭了,他先到井边,把药箱放在石板上,要打水,发现里面吊着的大西瓜,就是心中一阵喜悦。
叶欣也发现他回来了,出来一看,见他那样就知道他一天奔波很辛苦,又见他往井里瞅,说:“你先洗洗脸,吃了饭咱们再吃西瓜。”
沈卓应了声:“好。”
他小心打水上来,洗洗手脸,也喝了口,然后先把药箱放进堂屋,拿着空的水瓶和饭盒进到灶房,开始切菜,等饭好了就洗锅炒菜。
饭后院子里已经凉快下来了,两人各抱着半个清凉甘甜的西瓜吃,十分惬意。
叶欣一边吃,一边想着空间里百香果已经紫红熟透了,就有点想念上辈子喝的果茶了,问沈卓:“西瓜吃腻了没有?明天吃点别的。”
沈卓摇头:“好吃,没吃腻。”
叶欣:“……明天吃别的。”
沈卓:“哦。”
叶欣觉得他一个山沟沟里的少年,真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逮着一个西瓜吃就觉得是神仙滋味了,不知道还有更好的,就决心让他见见世面:“明天我给你做果茶,你试试看,保准好喝!”
沈卓听着也期待起来了,“你做什么都好吃,那我等着了。”
于是隔天午饭后,叶欣就从空间摘了几个熟透了的紫色百香果出来,也是先吊井里放凉着。
今天沈卓不下乡,就回来吃饭了,只见她从屋里拿出来几个紫色果子,他没见过的,就有些好奇:“这是什么?哪儿来的?”
叶欣含糊地说:“这叫百香果,我从别人家摘的。这个可以扦插,我也折了点枝条回来栽在屋后了,之后长起来,咱们就有许多了。”
还是她见空间百香果成熟了,才想起来要种外面的,事情一多,就容易忘事。
傍晚回来,沈卓烧火做饭,叶欣就把凉好的百香果取上来,拿到灶房,徒手掰开,用勺子把里面的籽都刮在碗里。
这果子没掰开的时候,散发出一种很好闻的果子清香,掰开后,一种酸酸的气味就比较明显了。
沈卓在边上说:“这很酸吧?”
叶欣点点头:“是酸的,没关系,加点白糖!”
做饮料哪有不加糖的嘛!
她把果子掰完了,分在两个碗里,又拿过白糖罐毫不心疼地各加了两勺糖,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凉白开倒进去,搅拌搅拌,碗里就是一种淡黄色很清新的果茶了。
叶欣很兴奋:“好了,可以喝了!”
她迫不及待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皱起了眉头,“啊?怎么不好喝。”
沈卓也端起自己那碗喝了口,觉得味道怪怪的,说不上来,就是比西瓜差远了。但是不忍看她失望,又喝一口,仔细尝尝,发现还是可以的,就安慰她说:“挺好喝的,酸酸甜甜,很解腻。”
叶欣在他的安慰下,再喝一口,还是觉得不对,皱着眉头放下了:“报喝。”
可能是配方不对,她没学过做果茶,就是随便自己做的,可能缺点其他什么的配合了。
但她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冰块。
大夏天的,果茶怎么能不加冰呢?没有冰块是没有灵魂的!
所以做果茶失败了不能怪她,都怪条件简陋,没有冰箱!
失败的果茶过后, 只好继续吃西瓜。
叶欣每隔一天从空间摘一个出来凉着,正好也是沈卓下乡的日子,傍晚回来一起吃。大西瓜一个人吃不完, 人多了不够吃, 两个人分刚刚好。
劳累一天下来,吃吃西瓜, 真是说不出的舒服。
沈卓很喜欢饭后这个环节, 就着习习凉风, 看着天边晚霞,和她坐在院里一起吃西瓜。不仅是西瓜好吃,还因为能坐下来和她说说话, 分享一天里发生的事情,比如他今天去了哪个小队,遇到了什么人, 发生了什么……就算是看见了一朵漂亮的野花, 都想跟她说。
因为多了这个环节, 他突然觉得夏天也很好,难熬的炎热酷暑之外,还多了几分清甜和甘美。
这天叶欣傍晚下工回来, 又碰到李光明了,他喊着“叶姐姐”地追上来, 叶欣就停下来等他,本来以为他还要买西瓜,没想到被塞了几个眼熟的黄果子。
小孩子额头都是汗, 头发乱糟糟的, 却满脸兴奋:“姐姐。这个野果子给你吃,熟透了, 甜甜的,很好吃!”
叶欣知道这个,就是去年她跟沈卓一起上山摘的野山竹嘛。
去年初来乍到,没有什么好吃的,一个野果子都觉得新鲜,今年有了更多更好吃的水果,也不稀罕这些山上的野果了。
想想时间过得也是快,一眨眼的就一年多过去了。
还好没有虚度光阴,她今年已经把空间地块全部利用起来,不缺吃喝,不仅是蔬菜充足,肉蛋也有了,钱包也丰盈了;沈卓也从一个只能上山采药赚钱的少年,学成归来,成为可以看病赚钱的医生了。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叶欣看了看手里的野山竹,闻了闻,一股甜甜的宜人果香,对他笑道:“谢谢你了。”
李光明摇摇头:“姐姐不用谢!你给我西瓜吃呢,我只能摘点野果给你吃啦,你不嫌弃就好!”
叶欣怎么会嫌弃小孩子的一片心意呢,只是叮嘱他:“你别老去山里,当心虫子咬呢。更别一个人去,要是不小心摔伤了,都没人知道的。”
李光明乖乖点头:“我没老去,今天才和李光亮去了一次。”
叶欣就知道他俩玩得好了,有同伴就行。转身要回去了,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问他:“对了,瑞瑞的妈妈生了没?”
瑞瑞就是李光瑞,他的妈妈就是林美华,之前听说是过年前后怀上的,估摸着八月九月生。
现在也快八月了,叶欣就想去看看。主要也是看看她家两个可怜的女孩儿。
李光明摇头:“没有。但是她肚子很大了。”
叶欣点点头,又问:“最近瑞瑞的姐姐还是带着他到处割草?”
李光明不太确定:“有时候看见她在山脚那边割,有时候好像在家,因为她妈妈肚子大了,要有人在家看着。”
叶欣了解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你去玩吧。”
今天沈卓在医疗站坐诊,叶欣就没急着做饭,回去先歇了歇。
没多会儿,沈卓也回来了。
叶欣就跟他说:“你先做饭,我去林婶子家看看,顺便送个西瓜去给她们吃。”
沈卓现在吃上西瓜了,也不在意她送人了,知道她心善。只是说:“你慢点走,西瓜重呢。”
叶欣瞧着屋后瓜还有十几个的,空间里也有三十来个,他们自己吃肯定是够吃了,还怕熟过头了不摘,放坏了呢。
她就摘了个中等大小的瓜往竹篮装了,还拿了把柴刀,拿了绳子,用布遮了,拎下去。
到了林美华家,她们正忙着做饭,主要是两个瘦弱的女孩在忙,那个小男孩在一边玩,林美华叉开腿坐在一张凳子上摘豆角。林美华的男人李建业也在,坐一边抽着焊烟呢。
见了叶欣来,林美华惊讶道:“哟,叶知青怎么这会子下来了?有什么事?”
叶欣走到她跟前,放下篮子道:“是有点事跟婶子说,顺便送个瓜来给你们吃。”说着掀开布,露出里面的西瓜。
林美华顿时又哟了一声,十分惊喜:“这么大的西瓜!那天我见盛三爷家的孙子抱了个,还好奇他哪里摘来的,原来是从叶知青你那?”
叶欣笑道:“之前见街上有卖苗的,买了一把回来试着种了些,没想到成了,一时自己也吃不了多少,就送了他一个,现在也给婶子送一个来。”
林美华自然是高兴不已,“叶知青,你真是心灵手巧,这稀罕玩意儿也能种出来!谢谢你了,还惦记着我。”
几个孩子听到动静都出来瞧,看见那个西瓜更是新奇喜欢,小男孩自然是扑上去了,两个女孩躲在门后眼巴巴看着。
李建业看见西瓜,黝黑的脸庞也是一动,不过要面子,还是客气道:“这东西贵重,叶知青自己吃就是了,拿来送我们,我们怎么受得起?”
叶欣道:“也不是白送的,还想向建业叔讨些竹子用呢。”
李建业就放心了,一脸大方地说:“竹子只管砍就是了,今年春天又发笋,夏天长茂盛起来了。要多少砍多少!”说着就要喊小女儿带她去。
叶欣却道:“不急,好久才天黑呢。你们先把瓜切了吃吧,刚摘下来,新鲜的好吃。”又笑着看那已经嚷着要吃的李光瑞,说:“瞧这瑞瑞,长得多壮实。”
林美华轻轻拍了拍小儿子屁股,宠溺地说了句“小馋鬼”,高高兴兴地说:“好,既然叶知青说了,那现在就开了吃吧,我也是馋呢!”
李建业本来想说凉一凉,明天吃,但是见她们都这样说了,只能转头喊女儿拿刀来切。
外人在,到底不好偏心,切成了六块,一人一块,还要给叶欣一块。
叶欣说不吃,见两个瘦弱的女孩都捧着瓜小心翼翼十分珍惜地吃上了,她也放心了。其实主要是觉得她们乖巧可怜,想给她们吃。
既然她不吃,那多的一片估计就是李光瑞或者李建业的了。
林美华一边吃着甘甜的西瓜,一边夸叶欣,还说:“你这模样长得水灵,又心灵手巧,就是可惜了已经定亲,不然我都想把你说给我娘家侄子!”
叶欣觉得真是有点搞笑,“感谢婶子美意了。”
林美华笑道:“也是沈卓的服气了,之前大家觉得你不好,哪知现在你大变样了呢?我看好多人肠子都悔青了。”
不想听这个,叶欣赶紧转移话题,说:“我想着一直问你们砍竹子也不是办法,自己种些才是长久之计,不知道能不能种?怎么种?”
林美华只种菜没种过竹子,倒是不知道,李建业吃着瓜告诉她说:“能种,也好种,砍些竹子带着竹节插进土里,浇水就能活。不过最好是在春天种了,春雨一淋,很快生根发芽发笋,到夏天就长起来了。现在种应该也能活,只是不好长,怕还是要等到明年春天才发笋的。”
叶欣点点头,“多谢您指点了。我怕之后忘记了,现在砍些回去试试,多浇点水,说不定也活起来了。”
李建业点点头,喊了小女儿:“幺妞,带叶知青去吧。”又对叶欣说了句:“要多少砍多少,别客气!”
叶欣就拎着还装着柴刀绳子的竹篮,跟着幺妞走了。
其实已经去过几次,很熟悉位置了,不过砍别人家的东西,还是要有个人带着,表示是问过了得到允许的,不然容易造成误会。
路上,幺妞捧着瓜吃着,还小声跟叶欣说了:“谢谢叶知青给我们西瓜吃。”
叶欣笑道:“不用谢。最近怎么样,在家里照顾妈妈累不累?”
幺妞摇摇头,“我不累。妈妈怀着小弟弟累。”
叶欣也就顺便问了句:“妈妈还好吗?”
幺妞说:“还好,就是身子笨重。有时候要扶着。”
叶欣说:“你妈妈肚子大了,确实要小心些。要是妈妈不舒服了,就去医疗站喊人,知道吗?现在医疗站开了,可以看病买药的。”
幺妞点点头:“知道。”
到了地方,叶欣熟练地砍了几根竹子,砍成段绑起来。竹子用处很大,鸡舍鸭舍补充,菜园篱笆搭架,或者做些日常用的东西。反正现在自己没有,砍人家的肯定是不够用了。
砍好了用的竹子,叶欣也砍了几段带竹节的,枝条没剃光,只是削短一些,装在篮子里。
然后就扛着拎着回去了。
沈卓见她扛着这么重一捆回来,十分心疼:“你早说还要砍竹子,我跟你一起下去。”
叶欣揉了揉肩膀,不很重,但是硌得慌,说:“没事,我这是顺便砍的。主要是砍些竹种,等会种了。”她指指篮子里的。
沈卓也明白了,点头道:“还是你聪明。自己种了,以后就不用问别人了。”
叶欣白他一眼:“还聪明呢,春天那会儿我没想到,不然种了现在都长起来了。你也是,不提醒我。”
沈卓只能说:“我也没想到。”
吃了饭,他们就去把竹子种了。这个就不用占菜地的面积了,到时候长起来一片片的,就种在了山坡上,还隔了点距离,不然竹根竹笋长得远,长到菜地里就麻烦了。
一直到七月底,都是晴朗炎热天气,日头晒得慌。
今年没有大暴雨,倒是有点干旱的迹象,好在还不是很严重,队员们辛苦些,挑挑水浇灌,庄稼生长得不错。
叶欣这天下午没上工,在屋后小池塘边折腾鸭子。
现在该孵化的小鸭子已经陆续出生了,她就往空间送。本来是想放到鸡舍旁边,但她及时想起来鸭子爱戏水,就在莲花池那边用竹段围了围,放那边去了。
另外鸭蛋已经攒了一批,她腌了些,剩下也还有几十个。
忙了一下午,估摸着到了下工的时候,她就往篮子里放了些鸡蛋鸭蛋,拎去知青宿舍兜售了。最近没有人预定,她只好自己积极一点。
大家这时候才知道她还养了鸭子,都佩服得不行。
郑文文道:“养鸡又养鸭的,你真是比乡里人都要会过日子了!偏偏又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点儿也不像乡里人。”
叶欣笑道:“你别打趣我了,鸡蛋买不买?鸭蛋买不买?快来照顾一下生意,家里盐都吃没了。”
郑文文好笑:“行行行,你这个一心赚钱的小财迷!我买二十个咸鸭蛋,好久没吃这个了。等着啊,我拿钱。”
刘红霞过来,还是买了十个鸡蛋,当然也忍不住酸一句:“你倒做起我们的生意来了。”
面对顾客,叶欣笑脸迎人:“全靠你们照顾了,我才有钱买盐吃,多谢多谢!”
刘红霞哼了一声走了,邱志云过来也买了十个鸡蛋,笑道:“我对比过了,你的鸡蛋最好吃。”
叶欣笑道:“吃好了再来买!”
她这样好脾气,东西又确实好,没多久,几十个鸡鸭蛋就全部卖完了。
数着一张张小毛票,她更是是眉开眼笑了。
财源滚滚来啊!
七月在家,陆续都赚了十来块钱,轻轻松松!
王小薇拉着她,也亲昵的说了句小财迷,然后跟她小声分享八卦:“你知不知道,最近李英丽勤快起来。”
叶欣立刻精神起来:“我只知道她最近勤快些上工了。怎么,有什么消息吗?”
王小薇道:“有。她最近好像看上了个人,才天天去地里,还趁上工的时候往人家身边凑,下工了有时候还去跟人家偶遇。我也是看着她傍晚有时候打扮起来出去,觉得奇怪,才暗中观察了下——然后我就想啊,她跟你之前真是有点像,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巧的。”说着就笑看着她。
叶欣听到这个也是稀奇,心想李英丽心高气傲的,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竟然也能看上谁吗?
见王小薇笑得意味深长,就知道肯定有什么。
脑子一转,突然想到那天李英丽买西瓜,在坡底下和李光荣站一起,再想起李英丽之前说过喜欢壮些的,那个李光荣就好像挺壮的……
叶欣脸色就古怪起来:“她看上的不会就是李光荣吧?”
王小薇笑着点头:“没错。是不是很巧?”
叶欣扶额,“要不要那么巧啊!”
真是够了,原主的事情到现在还在攻击她……
万一以后李英丽知道了,会不会过来骂她?以她的性子,很有可能啊!
不过抛开这些,叶欣还是觉得这个八卦挺刺激的,就悄悄对王小薇说:“若有进展,速速报我!”
王小薇见她这样,就知道她早已放下了,也放心地笑了,小声说:“放心,八卦少不了你的。”
第097章 听你的
进入八月, 气温还是很高,持续的天晴没有下雨,到处都尘土飞扬的, 地里更是干得要裂开。队员们开始担忧干旱天气影响庄稼生长, 宁愿受热受累也要从溪流引水灌溉。因此,又不少人中暑被送到医疗站的。
叶欣叹了一句:“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郑文文接了句:“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不对, 顺序反了。”
王小薇擦了擦汗,见她们竟然还有心情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来,真是哭笑不得, “别念诗了。这旱得人心里发慌,口干舌燥的。”
她们一起往回走,中午吃饭休息。
路上, 赵中华和张康明等人走了过来, 跟叶欣说想买个西瓜, 问她还有没有了。听说她卖给别人是两块钱一个,他们决定凑钱买。又跟几个女知青说了,问她们意见。
之前郑文文种的那几个, 看瓜蔓都蔫了长不了了,前几天她就摘了, 一开果然都没熟,最多里面粉红的,吃起来并不甜。最后只叹着气跟知青们分了, 当时吃个解渴了。
现在一说买叶欣的西瓜, 也是心里一动,单人买一个二块钱太奢侈了, 但是凑起来,一个人出二毛钱,就还算可以。
大热天的,解解暑,清凉清凉,也用西瓜的甘甜缓缓农作的愁苦。
他们讨论下来,男女知青都愿意,就连孙维强和李英丽都愿意。只是他们只有九个人,每人二毛算下来是一块八,就问叶欣能不能选个小点的。
叶欣真是没想到还能再赚他们的,有钱当然不会往外推,笑道:“我给你们选个大的!还给你们凉好,傍晚送去。”
邱志云喜道:“那感情好!你特意关照咱们,真是谢谢了!”
叶欣笑容满面:“咱们都是知青同志,情谊自然不一样。”
她心里默默说道,你们可是我长期稳定的客源啊!当然要给点优惠了。
除了知青们,也有别人问的。
之前李光荣家吃了两三回了,还有林美华家吃过的,大家知道了慢慢自然也就打听出来,知道她种出了西瓜,还种得很好。有些人家咬咬牙,也愿意奢侈一把,买一个吃吃。
这么一来,叶欣倒是卖西瓜卖了七八个,赚了十几块。
叶欣也是很意外,之前想打出去的鸡蛋名声没有成功,倒是没想卖的西瓜让人惦记上了。
仔细想想也能解,乡下许多人都养了鸡,自己家有鸡蛋吃,好吃一点并不能吸引更多人。而西瓜是个稀罕玩意,夏天吃很应季,而且是真好吃啊!反正也就买一回的,两块钱不是不能拿出来。
虽然如此,但叶欣并不贪多,也没有因此就多种西瓜卖了,而是见好就收。
一天李光明又拿二块钱来替大爷爷家买瓜,叶欣给他摘了之后,跟他说:“快摘完了,剩下三四个我自己吃,不卖了。你回去跟他们说一声,下次不要拿钱来了啊。”
李光明心里觉得有点儿可惜,好吃的西瓜这么快就吃完了。但也明白的,只能更加抱紧了怀里最后一个西瓜,点点头:“好,我回去跟他们说。谢谢姐姐,我回去了。”
叶欣挥挥手:“嗯,慢点儿走。”
经过七月里的下乡走访宣传,现在整个大队都知道医疗站开放了,许多有些头疼脑热的队员,就不用奔波去镇上了,都来这里看看病,开点药,方便不少。一般的感冒发烧,这疼那疼的,自然好对症下药,一些重病顽疾的,几个年轻医生就没辙了。
沈卓回家吃饭时,会跟叶欣说些医疗站里的事情,“家有重病患者的,一般也不送医院,一个是远了不好送,一个是没钱医治,就那么在家里干熬着,喊我们去了也没办法的。”
叶欣能明白,就是在她那个年代,看病难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何况是现在?
见他脸色有些苦闷,她开解道:“你们尽力而为就是了。能开药的,给他们开些药缓解痛苦。不能的,也不用心里有负担。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何况你们才培训几个月,医术粗浅,重病顽疾不是你们能碰的。”
沈卓点点头,这些天看到一些躺在床上呻吟的患者,他的确有些难受,一方面是出于同情,一方面也想到自己父亲。
现在听叶欣这么一说,他心里也轻松了些。觉得她真细心。
除了走诊的,坐诊时候经常遇到的就是中暑的。这天气热倒了不少,其中一些还是在自家自留地干活时倒下的,因为在自家地干活还更愿意卖力气呢。
也有小孩子贪凉快,晚上睡觉踢被子凉着肚子的,或者下河游泳感冒的,这些都是小问题,好开药。
总之医疗站渐渐忙碌起来,算是走上了正轨,大家都知道能上医疗站这儿看病买药了。一些刚开始不相信几个年轻人的,渐渐也觉得他们还可以了。
过了几天,沈卓跟叶欣说:“八月十号,医疗站算是开了一个月,大队长说,到时候开一个总结会议。”
叶欣听到这个熟悉的总结会议,一时忍不住笑了:“怎么你们医疗站也要开总结会议。”
沈卓不知道她笑什么,继续道:“说是到时候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下乡走访走诊得怎么样,医疗站里看病用药的情况等。”
叶欣明白地点点头:“了解了解你们工作如何,毕竟初出茅庐的,怕有些地方还没上手。遇到什么问题困难的,也好大队里研究解决。”
沈卓听了,突然受到启发,看着她问道:“你说得对。可能除了了解情况,还要提出一些问题来研究解决方案的。你说,我是不是该写个稿子好发言?”
叶欣以前就是做公务员的,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还是对这些会议挺了解,建议道:“你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在纸上列一列,到时候看着说,就不会遗漏什么。倒不用写多么正式多么有条的,反正你们才几个人,说话也随意。”
沈卓受教地点头,“你说得对。”
又不禁夸她:“你真不愧是知青呢,对这些真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