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无论何时,沈卓总能被她的笑容打动,何况她此时坐在凉棚下姿态悠然、嫣然一笑的模样,更是好看得不行。他的脚步就下意识往她身边走了。
蹲在她面前,轻声问:“今天看的什么?”
叶欣道:“地。”
沈卓往书页里面瞅了瞅,说:“我还没看到。”
叶欣道:“你比我忙,又要看医书,慢一点无所谓,慢慢看,不必急。”
如今才七二年,满打满算,离恢复高考还有五年呢。
其实恢复高考之后是文分考的。不过时间充足,可以都看看、学学,而且沈卓也不知道以后的事情,当初跟他说多学习多提高,叶欣自己当然也要做个好,不能偏科。等都看过了,学透了,再根据他的兴趣,让他针对性学习吧。
叶欣在智地考虑以后的事情,沈卓却是心猿意马了。
因为天气渐渐热了,又不出门,叶欣穿了一件无袖衣裳,这是她拿唯一还算好的旧衣裳剪了袖子的,布料经过多年搓洗,已经很轻柔贴肤,正适合夏天穿着纳凉。
沈卓的目光就落在她雪白纤细的胳膊上了,挪不开眼。
看着看着,忍不住上手,轻轻一摸,果然又软又滑,带着一点凉意,感觉特别舒服……
叶欣被他摸了一下手臂,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卷起书敲他的头:“干什么!”
沈卓咳了下,耳朵尖红了,被打了也不放开,索性手掌直接贴上去了,摩挲着她手臂上雪白娇嫩的肌肤,低声说:“你好软。”
叶欣顿时羞耻脸红:“你给我闭嘴!”
沈卓见她脸颊绯红,更是心动不已,直接把她抱起来,一转身坐到自己的竹椅,搂她在怀里亲亲、摸摸,占便宜个够。
闹了好一会儿,才愿意放开她,这时看着她细细的胳膊,能被自己手掌轻松环握,又有点皱眉了,“你太瘦了,平时要多吃一点。”
叶欣脸红着,没好气道:“那你还不赶紧去做饭,我已经饿了!”
沈卓又在她水润的红唇上亲了一下,才转身去做饭了。
药材晒好,就可以拿去卖钱了。
为了避免可能的误会,由叶欣带去卖,而且选在不是沈卓轮值的日子。
听说这天是孟春兰轮值,叶欣就在半下午的时候,拎着两筐药材去医疗站。
孟春兰见了她就露出笑容:“你来了,好久都没见你了呢。哎?你也采药了?还是沈卓采的?”说着连忙搭把手,帮她把两筐药搬进来,但是发现似乎不用自己帮忙,她也拿得很轻松。
放下了,叶欣才回答道:“我跟他一起上山采的。之前他没当医生的时候,我俩就经常一起采药,补贴家用。”
孟春兰想起来了,“哦,是了,就是因为有这个辨药的基础,沈卓才被推荐去培训的。当时在培训班闹出过误会呢,李光耀解释的,我们才知道了。”
正好现在没有人来看病买药,孟春兰就拿了称过来,给称量算价钱。
叶欣看着,觉得有些繁琐了,这两大筐不知道称到什么时候,主要是怕耽误她时间,“既然开始收药材了,怎么不多安排一个人来?等会儿有人来,你就忙不过来了。”
孟春兰一边利索地忙着,一边跟她说:“大队长说是要多安排一个的,专门收购并处药材,不过这会儿还没多少人来。放出消息没有多久呢,采了药还要晾晒的,一般人也会攒多一点才带来,你们是最快的了。一时就没有调整,可能过几天吧。目前这样确实不方便,好在刚过了感冒多发期的春天,又没到特别容易中暑的盛夏,现在医疗站还算清闲的。”
叶欣点点头,又突然想到:“上月赶集,我发现镇上中药材铺出事关门了,那些原本采药卖的乡亲,应该会攒有一些啊,怎么没有背来这里卖呢?”
孟春兰也知道镇上的事情,毕竟自己也赶集的,村里人也会谈论新鲜事,“有一些大队反应快,上个月就放出了收药材的消息,攒有的乡亲们都怕卖不出去,一听到就不嫌路远先背去卖了。咱们大队慢些,就收不到了。”
叶欣就问:“这样的话,咱们大队收得少了,会不会不够用?”
孟春兰笑道:“倒也不必担忧,咱们这里什么最多,不就是山吗?山上草木那么多,草药更不会缺,现在大家的采药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会继续采的。之前的收不到,收后面的就是了,乡亲们又不是不知道累,往后自然就近卖的。”
叶欣一听就放心了,“那倒是,是我多虑了。”
孟春兰笑笑,又继续道:“不过,像你们这样又多又杂的,确实不好称,要是单一的就方便多了。我们贴出的通知里,也鼓励大家专门采一样的,好认,好称,两边方便。”
叶欣点点头,“能是能那样,你们确实方便很多。”
只是单一的难找罢了。她和沈卓就是不挑,所以采药的效率才高,要是只挑一样采,恐怕一整天都采不够一筐的。
不过采回来晾晒的时候,他们还是有分类一下的。晒好收起来,差不多也是一样一层,果实、根茎类的放下面,枝叶的放上面,这样卖的时候多少能方便一些。
中途有人来买药,孟春兰不得不放下称了一半的药材,先去处了,才回来继续称。
好在叶欣不是踩点来的,时间也够,她就坐在一边凳子上慢慢等。
终于一样样称完了,孟春兰一阵计算,越算越惊讶,最后忍不住惊叹:“有二十四块五毛呢!你们真是厉害,这都多出来一个月工资了!”
叶欣心道沈卓估算得还挺准嘛,笑道:“其实也就是很久没有采了,才有那么多收获,接下去就没那么容易的,我们也不采了。所以是一次性买卖。”
孟春兰想到现在的采药风潮,连她父亲都去采药了,明白确实是竞争大了,点点头:“那倒也是。不过也很不错了。”
她做好记录,从抽屉里拿钱,仔细数了给叶欣。
叶欣接过来数过,发现没问题,就收好了。
暂时又没有人来看病或是买药了,叶欣就不急着走,顺便也跟孟春兰聊聊天。孟春兰也乐意跟她说话,不然自己坐着还无聊。
叶欣问了问王小薇的婚后生活:“小薇姐在你们孟庄怎么样?”
孟春兰道:“挺好的呀。孟华鹏对她很尊重很爱护,见她天天奔波还有些心疼呢,婶子和莹妹对她也没有一句重话的,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到我来这儿轮值的时候,早上就和她一起出发,晚上一起回去,她的确是个温和的人。”
叶欣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现在我难得见到小薇姐,少了她一个说话的,还有些想念呢,你偶尔和她作作伴也好。”
孟春兰笑道:“她也很舍不得你呢,经常跟我说起你,说你很好、很贴心。我也觉得你那么好。放心,今晚我和她一起回去,肯定把你的思念传达过去!”
叶欣笑道:“那我先谢谢你了。”
说了会儿,叶欣提起一个话题:“你们四个在医疗站上岗的,目前三个人都买自行车了,你怎么不买一辆?代步多好。”
孟春兰回答道:“自行车不是那么好买的呢,钱攒够了,票难得。沈卓的我不知道,李光耀是凭他城里大姨弄来的票,黄志豪是凭他哥通过砖瓦厂弄到的,我家没关系,可不好弄。”
叶欣叹了口气:“唉,那倒是。”计划经济的弊端。
孟春兰却也没什么失落的,笑道:“其实我没想买。四五十分钟,走路就走路,我都走习惯了,不要自行车也可以。我宁愿把钱存下来,以后花。”
叶欣见她这么想,就不多说了。
再说两句,有人来看腿疼的毛病,她就拎着叠起来的两个筐出来了。
这会儿离下工还有一个半个小时的模样,叶欣悠悠地正要回去,一个稚嫩怯弱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叶知青,等等。”
她回头一看,是幺妞,还是背着妹妹,拖着筐往她走来呢。
想必也是在割草了,四月的青草更是茂盛。
见她走得费劲,叶欣连忙过去了,蹲下问她:“怎么了?”
幺妞喘了口气,左右看看没人,细声跟她说:“叶知青,之前你帮我送过一次草去牛棚,第二天我去的时候,有一个跟我打听你和沈医生了。前天,还是问的那个人,说他咳嗽,想来医疗站开点药吃,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好,他也没有钱,不知道给不给开药。”
叶欣有些意外,她忙起来确实没顾得上,加上考虑到不好频繁去,就暂时没有再去。但现在,听这话的意思……
幺妞小声地继续说:“他好像自言自语,不要我回答,不过,我猜,他是想找沈医生的。叶知青,我不知道猜得对不对,所以先跟你说。”
叶欣更意外了,看着这个瘦弱胆怯又敏感聪慧的小女孩,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找沈医生,可能是吧。这样,你今天再送草过去,帮我告诉他,明天是沈医生轮值,每四天一轮,如果他想看病取药的话,可以在沈医生值班的日子来。嗯,快要关门的时候来吧,人少。”
幺妞答应了,“好,我今天过去的时候说。”
叶欣今天没带吃的,只好怜爱地帮她把汗湿的枯黄头发了,轻声叮嘱:“他们跟你说的话,你告诉我就行了,不要告诉别人,知道吗?”
幺妞点头,因她的亲近而有些喜悦,“我知道的。”
第142章 蛇虫多
回去之后, 叶欣就跟已经在做饭的沈卓说了刚刚幺妞那里得到的消息。随后道:“明天我还是去找你,咱们可以慢点儿回来。”
沈卓若有所思,“他们倒是积极。”
叶欣道:“绝境之中, 肯定会抓住任何一线可能的希望。幺妞说有其中一个说话, 不知道是只有一个被打动了,还是由他开口而已, 反正有所触动就好。明天他要是过来, 先看看吧, 能说话说两句,不多说也没关系,总之先了解了解是什么样的人。”
沈卓点点头, “有看病这个借口,别人瞧见了也没法多说什么。”
叶欣道:“他们处境这样,肯定知道谨慎的。”
又叮嘱他:“明早烙点煎饼吧。我看他们都瘦脱相了, 就算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 顺便送点吃的。还有, 幺妞也是瘦瘦弱弱的,那小女孩挺聪慧的,可惜她爹妈不珍惜, 唉。”
沈卓答应着,知道她是很心善的, 一直对弱者抱有同情。
隔天早上,沈卓果然早早起来,烙一篮子饼, 送人够了, 自己吃也够,再煮点稀饭就着咸鸭蛋吃。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早上不想吃炒菜,这样吃就挺可口清爽的。
饭后沈卓去医疗站上岗,叶欣去上工。
到了下午,叶欣就不上工了,在空间忙了一阵。
碧云花已经落完了,那洁白的小花被她一朵不浪费地收入玉匣子,还是先存起来,有空再处。现在的碧云树,又恢复了绿盖如云的风姿,但是仔细看的话,枝头已经长有小小的果子了,还没有小手指头大。
碧云果的生长周期同样需要一年,慢慢等吧。
她转头去继续种药材,忙到半下午,才停下了,出来烧水煮几个鸡蛋。
等鸡蛋熟的期间,她把早上剩下的烙饼全都装进篮子里,又从锅里拿几个已经煮好的咸鸭蛋,也抓了一把番薯干,还摘了几个红通通的西红柿过来,最后再把煮熟的鸡蛋装进去,盖上一块干净的布,就拎下去了。
到了山坡那边,叶欣还是在边上转转,先找幺妞的背影。
果然她还是背着妹妹在割草,下午的太阳已经挺热了,又是热得她一脑门汗。
叶欣走到她身边,笑道:“先歇会儿吧,咱们说说话。”
幺妞见多了她,已经熟悉了,不害怕,并且能比较自然地跟她说话了。只是声音还是细细的,说了声“好”,坐在草地上,呼了一口气。因为坐下的时候,妹妹的小脚就能踩到地上,她确实能得到休息。
不过,当看到叶欣掀开篮子露出那么多好吃的时,她还是有些惶恐,连忙摆手:“不用给我拿吃的了,叶知青,我……”
叶欣轻轻笑道:“没关系的,就当是和我一起野餐。我还要感谢你呢,愿意帮我传话,跟我一起吃点吧。”说着拿起一块煎得微焦金黄的饼子,递到她瘦弱的小手上。
幺妞推却不过,只好接了,其实也是又饿又馋,吃了一口,觉得真好吃。
随后她想起来,说:“昨晚我送草去牛棚,把话说了,那个人说知道了,谢谢我。”
叶欣点点头,笑道:“好,我也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
幺妞有些羞涩地低头了,心里又一阵酸酸涩涩的,在家里爹妈从来只夸弟弟,不会夸她和姐姐,虽然她们每天都那么努力干活了,也从来不跟弟弟争吃的。
叶欣见她低头吃饼子了,不禁看看她背上的小妹妹,这小小女孩儿也很瘦弱,因为跟着姐姐到处割草,也晒得脸庞黑黑的。不过倒是挺乖巧的,几次见,她都没有哭,现在也只是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叶欣,右手小手放在嘴里嗦着,流口水。
叶欣问:“幺妞,你妹妹交什么名字?”
幺妞回答:“没有名字,只是先叫小妹。”
叶欣心里叹了口气。
她已经了解到,村里的孩子,男孩一出生就会被长辈按字辈仔细取一个又好听、寓意又吉祥的名字,女孩儿如果家里宠爱,也会取一个,上学的时候就能用。
但是像李建业和林美华家这几个女孩儿,显然没有得到一点爱,名字那么随便叫着,反正也不会让她们上学,也不用写名字。到了她们长大要嫁人时,才会取一个大名,大多是春夏秋冬加花花草草或加个颜色的,比如秋菊、春兰、红梅,重名率相当高。
当然也不是说取这些名字的就一定不得家里疼爱了,比如孟春兰,其实家里就挺重视的,从小让念书识字,长大了让参加培训学技术,现在能挣钱领工资,钱也给她自己攒着花。
只是像孟春兰这样幸运的女孩儿,比较少。
叶欣再看看小小女孩儿,因为太小了,也不敢喂她吃什么,怕她噎着,只好低头看幺妞,又给她拿了个西红柿,“口渴吃这个。”
幺妞接过这又大又红的果子,还没吃就觉得很香甜诱人了,咬一口,果然清甜多汁,非常好吃,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说:“叶知青,你种得真好。我妈也种了,没有那么大个,都是还没熟透就摘来做菜了。”
叶欣笑笑,又给她递了两个鸡蛋,“拿着吃吧,吃不完就藏起来,晚上吃。”
幺妞很不好意思,但顺从内心的渴望接过了,小声说:“谢谢叶知青,你对我真好。”
叶欣笑笑,“因为你很好啊,我才会对你好。”
幺妞心里又有种酸酸涩涩的感觉了,她看着叶知青漂亮又亲切的脸庞,小心翼翼地问:“我能拿一个回去给姐姐吃吗?她也经常吃不饱……其实上一次,我就拿了一个回去给姐姐。”
叶欣点头,“当然可以了。你再拿块饼子,还有这些番薯干,好带。你回去快,先藏起来,晚上再和姐姐一起吃。”
幺妞忍不住眼眶红了,又认真地道了一次谢。
等看着叶知青那垂着长长乌发的好看背影往医疗站去了,她便赶紧把吃的藏到衣服里,然后起来继续起来割草。
歇了这一阵果然好多了,吃饱之后更是有劲儿。
其实上次吃了叶知青给的鸡蛋,她就感觉更有劲儿了,这次可能吃得更多,一点都不累了。
很快,幺妞就割了满满一筐草,中途休息并没有耽误进度,反而比昨天要快得多。幺妞连忙又多割了点,把筐压严实,一般这样就会有三个工分。果然,给记分员称过之后,被记了三个工分。
幺妞很高兴,劲头更足了,拖着筐往牛棚去,也是比平时更早一点儿。
金忠国发现这个瘦弱小女孩今天似乎有些雀跃,接过筐的时候,顺口问了句:“今天怎么早了些?”
幺妞看看他憔悴但是和善的面庞,说了几次话,也算有些熟悉了,细声说:“刚刚割草的时候,遇到了叶知青,她给我吃的了,我有劲儿,就割得快。”
金忠国心中就是一动,状似不经意地问:“哦?她怎么在你割草的地方?”
幺妞两眼小心地瞅着他,说:“叶知青去找沈医生呢,等他一起回家的。”
金忠国就点点头,不再说了,进去倒了草,出来把筐还给她。
幺妞接过筐,就快快地往家走了,得赶在爹妈回来之前藏好吃的,晚上给姐姐吃……
这时候唐博雅才从一边走出来,冷眼瞧着金忠国问:“你等会儿过去?”
金忠国说:“去啊。难得有人还愿意对咱们好,怎么好辜负?”
唐博雅冷哼一声,“那你去吧。当心点。我可不去。”
金忠国说:“你当然不能去了,总得留一个人下来看牛。”
唐博雅郁闷得吹胡子瞪眼,最后说了句:“有好吃的,别独吞,带回来!”
金忠国笑了,“咱们难兄难弟的,还能背着你吃独食?”
叶欣走进医疗站,发现里面正有病人。
是一个被毒蛇咬伤的,小腿上红肿了一块儿,整个人虚弱无力,直接被家属扶着躺到了病床上——正月里因为李英丽两次晕倒,沈卓向大队长提议添置两张病床,大队长采纳了,现在果真派上了用场。
沈卓看过伤员之后,熟练地取药给敷上,一边叮嘱道:“这几天在家慢慢修养吧,别干重活了。”
那家属点头应着,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地说着:“本想去采点药赚钱补贴家用,哪知道钱没赚到,看病倒花钱,还要受罪!果然这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说着付了药钱,把人慢慢扶回去了。
叶欣这才走过去问沈卓:“是上山采药被蛇咬了?”
沈卓嗯了声,一边低头做记录,一边说:“今天遇到第二个了,都是上山采药的时候被竹叶青咬的,这季节正是它们活跃的时候,也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估计这几天其他人值班的时候也有遇到的。”
叶欣:“竹叶青?是不是我曾经也遇到过的那种通体碧绿、尾巴一线红的小蛇?”那次她趁上山采药,砍树枝往空间里运呢,出来的时候就猝不及防跟竹叶青对上眼了,现在想想还是后怕。
沈卓也记得,点头道:“没错,就是它。”
记好了本子放在一边,看着她突然问道:“你还记得被它咬了要怎么解毒吗?我跟你说过的。”
叶欣一扬眉,“哦,考我啊。我当然记得了,被竹叶青咬了,伤口会红肿,出现疼痛、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需要用白芷碾成粉末敷在伤口解毒。”
沈卓目光就很赞扬,“很好,你记得很清楚。”
历来都是叶欣以这种口吻跟他说话,这还是他第一次把她当学生夸赞,叶欣突然就有种很不习惯的感觉。
难道这就是撞到人家专业领域的感觉??
她再怎么厉害,多了多少年的见识,沈卓毕竟是受过专业医生培训的,在这方面,她肯定比不过。
这么一想,她就释然了。
她转移话题道:“既然不止一个人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了,我猜,最近掀起的这股采药风潮很快就要落下了。”
沈卓也是这么想的:“一时兴起去采药的人发现有风险、吃力不讨好,就会慢慢退出,继续上工挣工分的。只有那些经验老到的采药老乡才会继续。”
叶欣说:“这也好,不然人人都去,人人都没什么收获,还容易把见到的药材都一窝端了,不利于野生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沈卓有些惊异,“你这句话说得很好。我记下来,也许什么时候用得上。”
叶欣忍不住一笑,又正色提醒他:“既然现在是蛇虫的活跃期,你可要记得给屋前屋后做驱蛇啊。”
沈卓点头:“嗯,记得的。”
他对这事上心着呢。住在山坡上驱蛇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何况还住着她,可不能让她被蛇咬了。
说着话,渐渐到了快下岗的时候,也没有人来了。
两人就频频看向门口,隐含几分期待。
不多会儿,一个憔悴瘦弱的身影果然出现在门口,人虽磕碜,目光却不怯弱,先是谨慎地扫一眼里面,见的确是见过的两个长相十分出众的年轻男女,便放心地走进去。
咳了咳,声音虚弱地说:“我又感冒了,想取些药吃。”
叶欣微笑着,示意他坐到桌前凳子:“您坐下吧。”
金忠国就慢慢走过去,坐下来,伸手出去,给那年轻的医生把脉,也一边观察着他们的神色。
沈卓还是面无表情的,给他把了脉,语气也平平:“脉象无力,有些体虚的症状,我再开些调养身体的中药吧。”
金忠国瞅着他,哑声说:“我没钱买药。”
叶欣开口道:“我帮您付吧。算是我尊老爱幼了。”
金忠国又回头瞅瞅她,说:“多谢了。”
叶欣笑笑。
这时候外面一阵嘈杂,是生产队员下工的动静。衬得这医疗站立静悄悄的。
老人有些紧绷身体,怕被人进来看见。不过并没有人进来,在叶欣的努力下,队员们多多少少意识到,不好在下工之后去耽误医生时间的。
沈卓起身从药柜抓药,叶欣也取了包药的油纸,把篮子里的煮鸡蛋、咸鸭蛋、西红柿、烙饼,分两份包起来了。只是她不太熟练,包不好。沈卓接过来,包得规规整整。然后和两个药包一起,递给老人。
老人看得清楚,脸上一阵动容,又说一句:“多谢了。”
叶欣笑道:“没事。您有什么需要,再来。”
老人点点头,拿着摞在一起的四个“药包”,走出门去。这时候下工的队员又正好走过去了,没什么人,他就低着头走了。
沈卓看着老人蹒跚的背影走开,转头看一眼叶欣,似乎在问:就这样?
叶欣一笑,低声说:“还不熟悉,就这样好了。下次他想说话,再聊聊就是了。急不来。”
说着问他多少药钱,给了。
沈卓也接过,记录起来。这是大队的账目,可不能乱,记录的时候也没有隐瞒什么,毕竟是正常的看病买药。
记好了,才锁了医疗站的门,两人一起回家做饭了。
金忠国沿着偏僻的田埂,低头小心的走着,幸好没有遇到什么人,顺利地回到了牛棚。
唐博雅已经翘首以盼,见到他就匆匆迎上来,问:“怎么样?”
金忠国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果然是好心的,帮我付钱开了药。”
唐博雅盯着他手上药包,急得问:“光是开药?”
金忠国给他一个“药包”,笑道:“良药啊,快吃吧——进去吃。”
进了牛棚里面,唐博雅匆匆打开,看到里面好几样吃的,立刻忍不住狼吞虎咽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点头:“好,良药!良药!多吃点这个药,我才能养好身体,不然迟早熬死在这里!”
金忠国问:“你不感谢人家?”
唐博雅道:“感谢!可我现在能有什么报答他们的?只能先记着吧!”
金忠国叹气:“也是,难得这样的好心地。只能先记着了。”
月中沈卓领了工资之后,跟叶欣去镇上赶集。
这次他们带的菜少了,多了一些沉甸甸的东西,一人背一筐,车头上还绑了些。
到了镇上,直奔徐大夫家,敲后门。
吴小洁很快来开门了,看见他们高兴不已,连忙迎进来。
叶欣把东西卸下来,笑道:“婶子,给你们带来了,你看看。”
带来的东西,稻谷二十斤,麦子二十斤,玉米三十斤,绿豆、红豆、黄豆各二十斤,番薯五十斤,共一百八十斤。按市场价格,算起来是二十三块七毛钱。
吴小洁给了钱,十分真诚道:“多谢你们。”
叶欣也诚心笑道:“还要谢婶子呢,让我们赚了一笔钱。”
这真是双方欢喜的事情。
第143章 人倍忙
这趟除了带来说好的粮食, 叶欣和沈卓也带了一些蔬菜,不多,直接送了。吴小洁也不推辞, 高兴地收下来, 还要留他们吃饭,但还是被婉拒了。两人都不太习惯在别人家吃饭。
再关心一下徐大夫的伤势, 见他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放心下来, 就告辞离开了。
今天不卖什么东西了。没带什么菜,鸡蛋因为有了崔时宇这个大主顾,暂时也没有积压太多。
他们直接往供销社去买东西。
叶欣手头的钱, 上个月只有六十来块,这个月多了在医疗站卖药的二十四块五、沈卓的工资二十五、以及刚才卖粮食获得的二十三块七,一下子又破百了, 现在是一百三十多块。
又是三位数了, 很安心。
叶欣跟沈卓商量着:“这次多买些白酒, 盐、八角、花椒、桂叶这些也补充些。鸭子长大了,估摸着快下蛋了,又可以腌咸鸭蛋吃。天气越来越热了, 咸鸭蛋配稀饭好吃!”
沈卓点头记下,“驱蛇也会用到白酒。”雄黄现在可以自己配了。
因为太早, 到供销社还等了一下才开门。买齐了需要的,他们又去肉场买肉,用最后的肉票, 挑着五花肉割了三斤。
买了这些他们就回家了, 实在没什么好逛的,也有些晒了。
路上叶欣道:“肉票没了, 陈家院子又关门了,今年还有很长呢。家里的鸡鸭就那么几只,还要留着生蛋的,不够吃。你说咱们能不能跟乡亲们收一些肉票呢?”
沈卓迟疑地说:“恐怕不好收,别人也想吃肉呢。”
叶欣也明白这个,但还是不放弃:“用钱买,用粮票换,或者用别的东西换,都试试,不然真的会嘴馋。”
沈卓听她语气烦恼,便不再有异议,答应下来:“好,试试。我问问李光耀、李光辉他们,愿意换的就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