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在喜庆热闹的气氛中,开心忙碌一天,吃饱喝足。
夜幕降临,底下有零星鞭炮声响。
叶欣洗了澡出来,在暖意融融的灶房里晾头发。
不多会儿,沈卓也洗好了过来,摸摸她又长又黑的头发,突然拿出一支木簪给她。
叶欣有些惊喜:“你什么时候买的?”
沈卓在她身边坐下,把她搂在怀里,“我自己雕的。”
叶欣更惊讶了,就着暖黄的火光,仔细打量,簪子打磨得光滑,簪头雕了喜鹊登梅的图案,不管是梅花还是喜鹊,都栩栩如生,喜鹊的羽毛纹路甚至清晰可见,可见细心。
原木色的簪子,普通的木头,但情深义重。
沈卓低头在她耳边问:“喜欢吗?”
叶欣立刻点头:“喜欢!我不知道你还会做这个,你做了多久?”
沈卓道:“没多久。”
其实是中秋时她说头发太长,难打,麻烦,他就想到要给她做一个。
是在老日历是看到的图案,他撕下来,照着慢慢雕,雕了几个月,好在她喜欢。
叶欣又仔细看了看,有点爱不释手,“但是我不会用这个挽头发。”以前刷视频看到过,看着简单,只是手没学会。而且以前她也没有过那么长的头发。
沈卓低声说:“没关系,我帮你挽。”
叶欣眼睛一亮,递给他:“你会?那试试看!”
沈卓就把她长长的头发拢起来,乌黑柔顺,又浓密,像绸缎一样,触感极好。他仔细好了,才用簪子轻柔地缠绕,固定。
叶欣甩了甩头,发现挺牢固的,而且也不扯着头皮疼,顿时转头看着他惊叹:“哇,你真厉害!”
沈卓低头看她,目光温润,“你喜欢,以后我都给你簪发。你留着头发,不要剪。”
叶欣搂着他的脖子笑道:“你说的哦。”
沈卓点头:“嗯。”
叶欣又皱着眉头想了想,“可是再长就太长了,还是太麻烦……”
沈卓低头亲她,堵住了她的话。
连亲带哄,把她亲得气喘吁吁,最后她才勉强答应:“好吧,先留着……”
他心中喜悦,又缠绵地亲她唇角。
叶欣红着脸,推他:“好晚了,我要睡了。”
他最后再亲一下,抱她起来,送她回去睡觉。
岁暮天寒,辞旧迎新。
又一年过去了。
年初五的时候, 叶欣让沈卓载她去孟庄看王小薇。
之所以选在这天去,是因为前几天要么不好走亲戚、要么是走最亲的亲戚,怕跟王小薇夫家那边的亲戚撞上, 到时尴尬。
路上, 叶欣跟沈卓说:“等会儿你去孟春兰家串门?咱们各自串门,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 就汇合回家。”
沈卓听了, 语气里难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去她一个未婚女子家串门?”
叶欣顿了下, “嗯,好吧,好像是有点奇怪……要不, 你去找黄志豪说说话?不是说孟庄跟黄家村不远吗?你俩还挺熟,都是男的,应该没问题了吧?”
沈卓道:“跟他是挺熟, 但过年去他家也挺贸然的。”
叶欣也搞不清, “贸然吗?不是跟去李光耀家差不多??”
沈卓解释:“黑水塘和凉水塘同出一脉, 相隔不远,相互走一下挺正常的,而且也不是过年时候去。黄家村就远了, 现在去估计人家要招待的。”他可不想,何况还是自己去。
叶欣没辙了, “那你跟王小薇又不熟,估计跟她丈夫也没有什么话说的,到时候你就跟木头一样杵在那里。”还不是为他着想。
沈卓皱皱眉, 又松开, 道:“没关系,我跟你一起。”
叶欣道:“这样当然最好了。”
沈卓又说:“不要待太久, 说一会儿就回去。”
叶欣无语了下:“……知道了。也就是去看看小薇姐,跟她夫家的人也不熟,说会儿话就回来。”
说着已经到了。
他们一对俊男靓女,又是骑着自行车,非常引人注目,大过年的,大人小孩都在家闲着没事,看见他们又纷纷出来围观,探头探脑,议论纷纷。
这跟第一次去沙江大队时被围观的场景很像,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还是令人窘迫。好在王小薇家是去过的,不用停下来打听,直接骑车进去,缩短这个窘迫的过程。
王小薇正坐在屋前缝衣裳呢,看见他们过来,起先还不敢置信,直到后座的叶欣探出头来,朝她挥手:“小薇姐!”
她才确定了,惊喜地站起来:“怎么来了?”
自行车稳稳停下,叶欣很快拎着小篮子从后座跳下来,扬起笑脸道:“来看看你,新年好啊!”
王小薇笑道:“新年好,多谢你来看我!”
这是她婚后第一次有人专程来看她,自然十分高兴,连忙招呼他们进门。
屋里孟家人听见了,也很热情地出来招呼。办酒的时候见过的,早记住了这对十分出色的年轻人,现在再见感觉他们更干净漂亮了,觉得自家狭窄的屋子招待不来这样的贵客呢。
叶欣连忙道:“不用那么客气,也别忙活什么,我只是来跟小薇姐说说话。”
话虽如此,热茶、饼干都端上来了。
自行车靠放在门边墙上,屋里空间不大,沈卓知道叶欣和王小薇要说话,索性不进去,只在门边坐了。浑身上下都透着庄稼汉的粗糙的孟华鹏,只好陪他坐在门边说话。
王小薇知道叶欣的性子,进了屋也让婆婆和小姑子不必忙活。
叶欣看着她肚子已经鼓起来不小了,连忙道:“小薇姐不要站着了,快坐下吧。”
王小薇是去年五六月怀的,现在有六七个月了,预计二月分娩的。她拉着叶欣到里屋,没什么坐的地方,只好坐到床上了。
叶欣看了看,估计这就是他们夫妻睡觉的地方,床铺上被子过了,还算整洁。
她坐下来,问:“你婚后在这过得可还好?自从你当老师,就难得见,放了寒假之后,更是好一段时间没听到你消息了。我之前就想来看你的,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趁过年闲着才来瞧瞧。”
王小薇笑道:“挺好的。一起过了大半年,还是挺融洽的。”
叶欣仔细看看,她脸庞又圆了些,脸色红润,果然是不错的样子。
她手上又继续刚才的活,是一件小衣裳,估计就是给小孩子穿的。一针一线做得仔细,脸上带笑,神情特别柔和。
叶欣凑过去瞧了瞧,笑道:“做得真好。”
王小薇无奈一笑,“你别乱夸我了,我多少年的手艺都这样不长进,只能穿罢了。小孩子的衣服,也不讲究什么。”
叶欣还是笑道:“母亲亲手做的衣服,肯定是最好的。”
随后说道:“你怀孕之后身子重,去小学上课还是走路去的?”
王小薇一边做针线一边道:“不走路还能怎么办?之前没放寒假那会儿,肚子就鼓起来了,孟华鹏不放心,说送我,被我劝住了,他妈也劝他别大惊小怪。多少妇女挺着大肚子都下地干活呢,我没那么娇气,身体也挺好的。”
叶欣顿时想起,以前看书是有看到,乡下妇女生孩子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的,甚至有的就在地里生的,这个年代一切讲究生产力,孕妇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也就是因为这样,万一遇到了生产不顺利,是很危险的,送医院都没法送。
她心中更坚定了不要在这里生孩子的念头。
叶欣跟王小薇建议:“你做了老师,天天来回奔波,也实在辛苦,有没有想过买一辆自行车?省时省力。”
王小薇笑了下,“怎么没想过?我手头的钱要买也够买了,就是自行车票不好弄。”
叶欣道:“也对。”自行车票的事情,她也没办法,确定王小薇不是亏待自己的人就行了。
王小薇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对她说:“我生孩子的时候,估计小学已经开学了,那时候我得找个人替我上课的。我还没想好呢,就有几个人来问我了。”
叶欣于是想起了,之前与郑文文、江静雨、张康明结伴去看生了孩子的李秋兰和王有为,看完回去的时候,就有提到过这个话题,当时就有隐隐竞争的意味了。
现在听王小薇的话风,估计还有其他知青想争取的。也是竞争激烈。
叶欣就笑着问了句:“那小薇姐想好让谁代课没?”
王小薇抬头笑看她一眼,“我本来是想找你的,但是看你根本没有兴趣的模样。”
叶欣摆手:“我实在懒惰,这机会给别人吧。”
王小薇不禁摇摇头,“起先我想着找王有为,毕竟我跟他最熟悉。但又想到,是不是该找一个女老师好一点,所以又在郑文文和江静雨之间犹豫不决。现在还没想好呢。”
叶欣道:“那你慢慢考虑吧,反正还没开学呢。”
王小薇叹了口气,“感觉这是个得罪人的话,答应了一个,就要得罪其他人,唉。今年估计是没有招生计划的,不然多选两名老师多好。”
叶欣深以为然。
坐着聊了一会儿,她真不多待,就告辞了。
王小薇很舍不得:“难得来一趟,现在又没什么活,你多坐会儿,吃个饭再回去啊。”
叶欣笑道:“不了,小薇姐你知道我的,就怕麻烦你们。”
王小薇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的衣服,领她去灶房那边,要给她拿些吃的回去。捡了些他们自己做的吃的,还有木耳干等等,给叶欣装到篮子里。
叶欣当然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他们。一小块炸扣肉,这是年前自己买了炸的,因为秋天抓人贩子领了好些肉票,到年底还有五张一斤的,买了五斤肉回去炸,加上分的两斤,过年够吃的。还有其他一些自己炸的团子,以及四五个橘子橙子,每样不多,每样一点,全拿出来,也是不少了。
见她带来这么多东西,王小薇婆婆忙不迭要推辞,还非说要给她烧饭吃了再回去,王小薇这会儿倒是帮忙劝住了,知道叶欣不吃的。她小姑子好奇又害羞地偷偷看叶欣,觉得她真好看。
最后叶欣也装了一篮子吃的,盛情难却,倒像是来换吃的。
她们相送着出来,门口两个男人都松了口气。
坐上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叶欣就好笑地问沈卓:“你刚才和孟华鹏在门口,不会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吧?”
沈卓反问:“你说呢?”
叶欣忍俊不禁,“真的一点儿也聊不来?”
沈卓郁闷地说:“他问我们结婚多久了,什么时候要小孩……”
叶欣:“……”好吧,确实是会把天聊死的。
初七之后,年味淡去,田间地头开始出现忙绿的身影。
大队长去了一趟公社回来,又专门上来通知沈卓,这个月月中还有医生培训。也是跟之前一样,讲座形式,分批去。
等大队长走了,叶欣好奇地问:“怎么那么多讲座?”
沈卓解释道:“年前有提到,一些大队的医生在给乡亲们诊断开药的时候犯错,造成不好的影响,而这些都是培训不到位、医生知识不足经验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加强培训。”
叶欣并不意外,后世正经医学院念出来、经过几年培训上岗的医生都会出错,何况是这些只培训了几个月的医生呢。
事实上,之前她一直对这批医生安稳上岗有些惊讶。
现在看来,其实只是丰水大队的几个人比较靠谱而已——真幸运!她不知道的地方还是有人出错的——这才正常。
她道:“其实我是觉得,讲座开几天没有太大效果,应该每年再组织你们集中培训一两个月的,比如冬闲时节。”
沈卓看着她,“其实公社有在考虑这个,说不定今年就要继续培训的。现在开的讲座,大多是宣传一些事情,比如爱国卫生运动,日常防疫,还有……”计划生育和科学避孕。
这个不好意思说,一想起来就脸红。
他决定先忽略不说,等到他们真正商量结婚的时候再说吧。
他含糊带过,“还有……思想品德之类的。”
没有提到的还有,一些医生品行不好,无医德,或是怠惰,当上医生拿了工资就没有想着继续学习进步的。这种跟疏忽大意开错药的医生一样,是公社不希望看到的,但又不好处。
叶欣也就含糊一听,反正她又不去,随口叮嘱道:“那你听安排吧,有讲座听讲座,有培训参加培训。”
沈卓点头。
月中,再次到公社听讲座,这回沈卓遇到了肖添宝。
年前没有碰到,可能那次刚好错开了。
看到肖添宝的时候,沈卓下意识往他身边看了看,果然看到了林秀婉。心道他俩还是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也不知道在一起了没。
正这么想着,肖添宝也看到了他,眼睛一亮,跟林秀婉说了声后过来坐下,在沈卓皱眉中,他开口了,一反往常幽怨的模样,眉飞色舞地说:“林秀婉答应我的追求了!”
沈卓问:“你们在一起了?”
肖添宝点头:“没错!年前那会儿她松口的,不枉我苦苦追了三年多,总算是有了结果!哈哈,现在咱也是有对象的人了,以后再不用羡慕嫉妒别人!”他十分高兴且得意,好像终于扬眉吐气了。
毕竟以前总是感觉被沈卓压一头,又眼热人家跟对象亲亲密密,每次他被对比得凄惨,现在,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沈卓听了只是点点头,一如既往的冷淡,一点没被他的激动感染。
肖添宝有些不满了,“你就一点也不惊讶?”
沈卓说:“有点。”按之前叶欣的分析,这两人的确是很可能在一起的。他只是有点意外这么快。
肖添宝从他冷清的俊脸上看不出哪一点惊讶,顿时感觉白炫耀了,心里很不得劲,“你这个人真是无趣,是不是跟你未婚妻也这样?亏得人家受得了你!”
沈卓眉头微微皱起。
叶欣确实说了他好几回无趣,不过也是在他不跟她聊八卦的时候。这个他真没法改变。
不过除此之外,他勤快做饭,细心打前院和屋后菜地,自认还是做得不错的,她也经常夸他。
沈卓眉头又松开了。
他觉得肖添宝还是有点烦,正想赶他回去,就算没到讲座开始的时间,他也宁愿自己看书而不是听他废话。
但是肖添宝突然还凑近了,小声问:“话说,你家的还是未婚妻?还没结婚?”
沈卓心道自己跟他有那么熟吗?他侧身远离一点,道:“还没。”
虽然是准备今年结婚,但是还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提出来。
想到这里,沈卓反问:“你们什么时候结婚?”
肖添宝转头看看林秀婉,又回头说:“我当然是想早点,但还是要看她的意思。”
沈卓松了口气,他觉得这两人刚在一起,不可能比他和叶欣早吧。
说到这里以为说完了,不耐烦地想让肖添宝一边去,结果肖添宝又凑过来一点,压低声音说:“说实话,我真想早点儿结婚!你说咱这血气方刚的,晚上自己多难熬,哪天真睡到一张床上了,我肯定狠狠干她,弄大她的肚子……”
沈卓没想到他会说这些,猝不及防,脑子里轰的一下。
然后立刻打断让他别说了。
肖添宝只是觉得,大家都是男人,说些荤话怎么了?而且都是有对象的,都是年轻冲动的年纪,这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看沈卓这反应,他瞪大了眼:“我靠,别跟说你没对你未婚妻想过这些?!”
沈卓眉头紧皱,白皙俊脸涨红,说不清羞恼哪个多一些。
不可否认,他对叶欣也会有一些幻想,但叶欣那么美好干净的人,他就是想象也是一些比较朦胧梦幻的场景,比如在花下绵绵亲吻她,在朦胧的清晨抱着她一起醒来……
他学医的,也知道男女区别,以及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但知道归知道,他没有经验,仍是懵懂的,所以关于那些夫妻之间的具体事情,他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更没有那么迫切。
他认为肖添宝这样随意直白地说这些,太粗俗,像个流氓,反正他绝不会跟别人这么说叶欣的……光是想想,他都觉得玷污了她……这个该死的肖添宝!
沈卓恼羞成怒,还有点气急败坏,让他赶紧走开。
肖添宝走之前,看着他的脸庞啧啧称奇,甚至有些嘲笑他不够男人的意思。
接下去沈卓听讲座都心不在焉了。
肖添宝的话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导致他回到家,看到叶欣时,那些荤话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冒出,然后他就忘了一切,只是双眼紧紧盯着她。
叶欣觉得他的眼神怪怪的,把书抱在胸前,“你干嘛?”
沈卓一步步朝缩在躺椅里的她走近。
叶欣看他脸色潮红,又有点担忧他,抬高手要摸摸他额头:“你怎么了?发烧了?”
沈卓却好像突然被烫了一下,连忙转身进灶房干活了,背影几分狼狈和慌乱。
叶欣莫名其妙,这是怎么了?听讲座听坏脑子了??
沈卓一边做饭,一边暗暗告诫自己不能胡思乱想,不可以那么冒犯叶欣,不该这样,她也会生气的……不断地深呼吸调整心绪,把那些不合时宜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通通赶出脑海。
做好饭的时候,他才终于冷静下来。
不过吃饭的时候,还是不敢跟叶欣对视,生怕她一眼就看出自己心里的龌龊。
叶欣皱着眉头观察他半晌,看得他浑身僵硬,才问:“是不是今天在镇上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沈卓更加羞愧,叶欣那么纯洁,对他只有关心。他低头说:“没事。”
叶欣哼了一声,扔下筷子,“懒得你!”
接下来几天,叶欣都觉得他怪怪的,还没等她探究出什么原因,招生的消息终于传来了。
于是两人双双转移了注意力。
全省多所院校恢复招生!
招生消息还是由大队长带回来的。大队长去了一趟公社, 回来先到知青宿舍通知,报纸也先给他们传阅,因为这里就有一群符合招生条件的年轻人。
知青们乍一接到这个消息, 其激动兴奋难以言喻。
但是紧接着, 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报纸上写着:招生对象有农民、参加工作二年以上的工人、服役二年以上的军人(包括退役军人)、下乡二年以上的知青……
范围那么广,可不是专为知青准备的了。招生消息对农民群体的吸引力也极大, 毕竟这是脱离农村的好机会, 户口都可以直接迁到城里的!
不用想, 竞争会比前两次招工更激烈!
于是知青们的兴奋激动,转眼又变成了焦虑难安。
叶欣因为住在坡上,是第二天才知道消息的。
早春上工, 还有些冷,活不重。
休息的间隙,郑文文径直跑过来找叶欣:“大学招生了知道吗?我真没想到!原本以为还是跟前两年一样的招工消息, 竟然是招生!”
叶欣喝水的动作一顿, “还不知道, 你跟我说说。”
等了解细节之后,叶欣就明白,这是唐博雅之前说的高校恢复招生了, 也就是工农兵大学生。
工农兵大学生不需要经过文化考试,符合条件的人自愿报名, 后面由群众推荐筛选,再由上层批准,还有最终的学校审核, 才能确定下来。
叶欣猜名额很少, 竞争很大。
她问:“咱们这里有几个名额?”
郑文文摇头,说到这个她就有些焦虑:“还不确定。大队长只是先带回了消息, 说过几天再去公社一趟,估计就知道了。”
她问叶欣:“你报不报名?”
叶欣斟酌地说:“我还不太确定。报纸在宿舍吗?我想看看。”
郑文文点头:“昨天拿来的,现在还在,迟点估计就不在了。你要看的话,最好中午就去看。”
叶欣道:“好,等会儿中午休息我跟你一起回去。”
今天沈卓在医疗站制药,没有一起上工。
中午回家吃饭之前,叶欣先跟郑文文往知青宿舍走。其他几个女知青也在旁边,一起往回走,一边聊着招生的事情。
江静雨有些感慨地说:“自从动荡开始,高考停滞,我以为大学再也不会招生了。我们城里一些院校的老师都下乡了,没想到现在有院校恢复招生。这是不是意味着,后面局势会平稳下来?”
叶欣道:“也许吧。”
去年闹得那么凶,今年也该消停一点了。
郑文文道:“所以还是要学习的!多亏了叶欣提醒我多看书多学习,我现在天天也没松懈!”
旁边崔时宇笑着说了句:“现在招生又不用文化考试。”
郑文文反驳:“不用像以前一样高考罢了,谁知道筛选的时候要不要小考一下?再说,如果把知识丢下了,进了大学怕也是跟不进课程,浪费机会!”
崔时宇就不说话了。他下乡还不满二年,不在此次招生范围之内,所以很无所谓。
刘红霞又是焦虑又是憧憬地说:“希望多几个名额吧,不然没希望的!现在招生虽然跟之前高考不同,但也没差,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能分配工作成为‘干部’,比工人还好!”
李英丽冷笑一声,道:“再好也轮不到你吧!”
刘红霞反唇相讥:“反正你肯定是上不了!”
李英丽道:“我猜你也上不了,白激动什么?”
叶欣听她们又吵起来了,真是头疼,好在知青宿舍在望,赶紧和郑文文走快点。
报纸现在在男知青屋子里,赵中华拿出来了。叶欣道谢后接过这张已经翻得有些旧的报纸拿过来,找到上面的招生信息,细细阅读一遍。
其实郑文文说得已经很详细了,但她还是想自己看看,以免什么遗漏。
果然,她看到上面有写到,这次全省多所院校招生名额一共才六千多……这也太少了,分到他们这里,估计就一两个的。
叶欣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抬头看了看那些神色各异的知青们,她放下报纸,回去吃饭了。
沈卓已经先回到了,正在热饭。
见她一脸沉思地回来,就问了句:“在想招生的事情?”
叶欣抬头看他,也不意外,“你也听说了?”
沈卓点头:“孟春兰一早过来就说了。”今天医疗站是他制药,孟春兰坐诊。
叶欣嗯了声,“看来小薇姐也知道了。”
其实招生消息在报纸、广播、电视台都有传播,无奈这里都没有这些,丰水大队地处偏僻,进城难,拿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就是乡下的不好,消息闭塞,比城里人反应慢好多。
也多亏大队长及时把消息带回来,不然大家还要再迟几天才知道。
不过也不一定在大队长说了才知道的,比如孟庄离镇上更近,就知道得快些。所以也不非要把孟庄的王小薇和黑水塘的王有为召集过来了,这种大事都会传开的。
只是这么重要的消息,早几天知道就可以早几天准备,时间宝贵。
沈卓热好了饭,可以坐下来吃了。
见叶欣比以往沉默,沈卓担忧看向她:“你好像有些忧虑,是担心人太多了吗?”
叶欣叹口气,低声说:“差不多吧。”
沈卓微微皱眉,心中突然也有些沉闷了,但还是语气不变地安慰她:“你别多想,你一直学习,在乡亲们印象中也好,肯定能选上的。”
叶欣抬头看看他,他好像觉得她一定会报名了,但是对他自己有些悲观的模样,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她只能说:“过两天再说吧,等大队长下一步消息。”
沈卓垂眸给她夹菜:“这两天咱们多看书。”
叶欣点头:“嗯。”
过两天,大队长又去一趟公社,果然带回了确切的消息:这次整个公社,招生名额只有两个。
叶欣因为心里早有预感,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只是其他人更加焦躁不安了。
“怎么只有两个名额?太少了吧?”
“这得多少人争?几百肯定有的。”
“整个公社知青就差不多两百了,加上农民,还有退役军人……”
除了确定名额,大队长还公布了初步筛选的方式:考试。
刚知道招生消息的那两天,已经有人在私下走动了。毕竟是要群众推荐的,人缘好的都得加把劲,何况是人缘不好的。
这种小动作,连叶欣都有所察觉,更不用说大队长小队长们。
虽然进入大学不需要参加文化考试,但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减少私底下的小动作,经公社研究决定,届时所有报名的人先来一次比较基础的考试。也说得通,总不能把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人推荐上大学吧?
考试将安排在二月初八,考卷和考场由公社提供和安排。
于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管是城里来的知青,还是上过学的农民,大多数人都埋头种地忙于眼前,确实顾不及课本知识了;但也有小部分人,热爱学习,或者把书本当做务农之余的消遣和放松。
这个时候,保持学习的人自然就有优势了。
为此,郑文文和江静雨都对叶欣之前的提醒表示感谢,起码在这一点上,她们领先现在才看书的人很多。
叶欣不知道说什么好,才两个名额,感觉她们不太能上……
确定了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报名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自愿到小队长那里报名,在考试前两天截止。现在已经二月初了,没有几天时间,知青们纷纷报名。
沈卓这天上工,也把这些打听清楚了。
下工后没心思做饭,索性坐下来,先跟叶欣讨论清楚这件事情。
她没上工,回来后看到她坐在凉棚下的竹椅看书。她很喜欢这个凉棚,只要天气好,都坐在这里。下工累了,也喜欢在这里休息一下。
沈卓很高兴她喜欢,因为是自己给她做的。但又生怕她不会留在这里多久,心里总有些不安。这几天她就跟平时一样,还是那么悠闲自在,好像根本不为招生的事情担忧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