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红楼梦同人)姐有药by北有佳鱼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9

这林家小姑娘看着还不到十岁,想必是最好突破的。
只要她露出了破绽,承认这一切都是假的,他便可以戳穿他们这个“假议亲、真结党”的骗局。
想到了这里,他便朝着代钰露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温和地道:“小姑娘,你同孤说,你今儿可是要同这位余家小公子议亲么?”
这话一问,全场诸人面色都是一变。
包括余泽在内,都对太子这忽然的“神来一笔”有些招架不住。
这句话看着简单,但若是回答的不好,很容易便会落下口实。而太子,从来不是个单纯的傻子,若不是这样,他也就没机会从被废的太子又重新变回了太子了。
只不过,如此突然的情况下,大家伙儿想得点子再好,也无法传达到代钰那里去。
一切就只有靠代钰的临场发挥了。
余泽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来,却忽然听见代钰淡淡的声音自旁边传了过来:“回太子殿下的话,臣女尚未同余家公子议亲。”
【作者有话要说】
精疲力尽的一更。

第七十一章 考校
这话一说, 连此前最能沉得出气的林如海面色也微微一变,险些跳起身来要她将这一句话收回去。
好在他一向对这个女儿信任有加,故此才撑住了没有当场质问她。
既然他都没有问, 那么别的人更不好开口了。
毕竟,说这句话的可是代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这孩子, 只要一开口说话, 便就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就好似她说得东西再匪夷所思、再惊世骇俗, 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一般。
事实证明,也幸好林如海没有开口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
若是不然,代钰那边倒还真是不好收场了。
因着她接下来, 很快地便就说了一句道:“今日是我求了我们老爷请余家老爷和公子过府一叙的。因着……”
说到这里, 她恰到好处地低下头去,做出一番仿若娇羞又仿若恭敬的模样。
其实她不过就是想要酝酿下情绪,将这一出大戏,做得再逼真点儿罢了。
她的性子偏冷淡, 要是做出娇羞的样子,实在不像, 故此, 所有的人, 都觉得, 她这是在对太子表示恭敬。
毕竟, 方才太子是单独点了她一个人说话的。
既然方才有让人那么惊悚的一个开头, 想必她接下来的话也会是十分惊世骇俗的。
不过, 即便是如此, 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有哪里不对。
便是连太子, 也只是抬了抬手,十分大度地让她继续说下去。
于是,代钰便就只好调整了策略,放弃了装娇羞那一套,改成高冷女神范儿了。
故此她索性便也就抬起了头,淡然道:“此前臣女的父亲同臣女提过余家的亲事,然则,臣女幼承家训,略读了几卷书,早已立志,日后必得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好男儿,方才肯嫁的。”
这话一说,林如海和余大人都秒懂了。
同时心中一下子就都放松了下来。
余大人深深看了代钰一眼,眼中满是赞扬之色。转头就用目光向林如海示意:原来贵千金——不,现在已经是我家媳妇儿了,是用的“以退为进”这一招啊,果然是虎父无犬女,高,实在是高。
林如海也松了一口气,一面用眼神回应余大人了个“不敢不敢、过誉过誉”,一面看了余泽一眼。
那眼中的意思也很明显,我闺女已经发招了,你可要接好啊。
余泽立刻回复了个恭谨的眼神,也是无比诚挚的——岳父大人请放心,小婿定然不会辜负岳父大人和媳妇儿的一片心意。
当然,后面的半句就是他的心声了。
这个时候还是不方便透露给岳父大人知道的。
大家来日方长,既然定下了这个婚约,即便只是权宜之计,也总有知道彼此心意的一天不是。
余泽态度良好,代钰倒是没有感觉到什么意外。
唯一让她有些在意的是太子的态度。
不管此前他到底得了什么消息,他来的时候让人觉得有多么突然。
他偏偏就把这气势做出了个寻常串门儿的架势。
就冲着这一点儿,这位殿下还真是个人物。
今儿算是她同这一位大约注定做不成皇帝的太子殿下的第一次交手。
事实证明,绝对不要先入为主地认定任何一个人的实力。
就凭着这位太子殿下这半天的言谈举止、还有方才问的那个要命的问题,她便明白了为何他被废了之后还能重新爬回太子之位。
这一位,可真是个聪明人。
若不是他有个那样抽风变态的爹,想必他也会是个很不错的君主的。
可惜了。
终究还是被他那个神经病的爹带着也有些神经病了。
真是暴殄天物啊。
不过,她可没有什么时间为他哀叹。
还是要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才是。
果然,她说完了要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嫁的这话,那太子已经笑着开口道:“小姑娘很有想法嘛,真不愧是林大人之女,果然同寻常闺秀不同。”
林如海适时地表现了一下谦虚,上前行礼道:“太子殿下过奖了,老臣实在惶恐。这小女儿乃是老臣掌上明珠,故此难免便就娇惯了些,凡事大多要顺着她的心意来的,叫太子殿下见笑了。”
他话音还未落,太子已经挥了挥手道:“林大人何须过谦。我看林姑娘这个样子就很好。看起来,今儿是林姑娘要考校余家小公子了。只是不知道这考校才学,到底是要怎么个考校法儿呢?”
代钰早已预料他会这么问,故此当即便淡然道:“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久闻余大人家也是诗书传家,不知道余小公子于‘诗’、“书”二道上,造诣如何?”
余泽笑了笑,躬身施礼道:“有劳林姑娘垂问,小生也恰好于此两道上最为痴迷,颇费了些心思。不知道,姑娘想要问些什么?”
听了余泽这话,宗祈的内心是崩溃的。
他心道,小余啊小余,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小余。
如此油嘴滑舌,难道真是对人家小姑娘动了心思了?
还说什么“于此两道上最为痴迷”,你那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你哪里是于此两道上最为痴迷,你于其他几道也没少花心思啊。
难怪人家说什么,你都那么高兴了。
因着这考校的事儿,根本就难不倒你啊。
好伤心,我也想被林家妹妹考校,为什么提亲的不是我呢?
再一次地为自己生在皇家感到了绝望,十六皇子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然而不管他的内心如何崩溃,另一边儿的考校还是在继续进行。
其实考校什么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在太子和他带来的这些人尖子面前做一场完美的表演。
这当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不过,代钰这一次也并不是毫无准备,好歹拎出了平日里无事时搜罗的奇趣题目,“认真”地考校了一番。
而那余泽,出人意料地也是个难得一见的聪明人,同她配合得相当默契,总算也是联手做足了这么一场戏。
毕竟,作为诗书世家出身、还是素有才名的嫡女,在亲事上要求高些、过场多些,也并不是太少见的。
前朝不就曾经有过好几位才女佳人、采用各种巧妙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么?
在展现了自己才华的同时、还能寻找到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生伴侣,这岂不是人世间最大的美事一桩。
代钰和余泽的这一番表演,无疑将这个事儿办的愈发圆满了。
太子彻底无话可说,那一群谋士也都大眼瞪小眼,他无奈之下便就只有将这一肚子火气都发泄到了宗祈的身上。
谁叫这一切的事儿都是为了追查他惹出来的呢?
他看着宗祈、半真半假地道:“你才几岁,就学人家做媒了。看看这一回不就弄出了个乌龙来嘛,趁早儿回去,好生读读书是正经。父皇今儿还问起你,我还帮着你遮掩了,既然这里无事,便就快点儿回宫里头去吧。”
他说得很是轻松,宗祈也很是配合地可怜告饶。然而等到他回了自己的东宫之后却忍不住大发雷霆、砸了许多东西不说,还处罚了一群谋士。
在林家的时候,他便已经知道,今儿这事儿,自己明显地是被老七一伙子人给合伙儿算计了。
不但没抓到什么现行,还惹得老十六多了心——也是,他才不过十一二岁大,也就是个半大孩子,哪里有什么权谋的脑子、结党的勇气。
还没事儿跑去瞎掺和人家大臣家闺女儿子的婚事,这回可好,弄了这么大一个乌龙,还把人家林家和余家都给得罪了。
林家宠着女儿,那余家就不宠着儿子了?
谁家都是几辈子的书香门第、要在定亲之前相互试试才学这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知道这里头可能会有什么猫腻,然而那两个小孩子表现得太自然了。
而且那个小姑娘脸上的表情,可不就活脱脱是自己年幼时候的模样?
虽然现在已经沦落成这个样子,可是爷小的时候,也是天才儿童来着。若是不然,也不会被一堆儿子的父皇当成宝贝一样亲自教养了。
太子殿下想着代钰,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曾经风光无限的童年。
对比现下的凄惨,他觉得心情更差了。
愈发觉得要跟让他陷入了这种境地的老七一派死磕到底了。
如此一来,倒是忘记了他最先是为了忌惮老十六同父皇给他留的那些重臣往来密切的事儿了。
且不提皇宫里头又是怎样的腥风血雨。单说林府里,在恭送完了太子殿下和寿郡王殿下回宫之后,林家和余家的人重新坐在了一处,说起了话来。
又完善了两家亲事的一些细节之后,余大人便带着余泽告辞了。
只剩下林如海和代钰在书房中,大眼瞪着小眼。
林如海忍了许久,这会子终于逮住了机会同闺女单独说话,故此他也不客套,第一句话便就直接问道:“玉儿你知道这件事情多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多加了一段\(^o^)/~

第七十二章 长谈
代钰早知道林如海必定会要问她这话, 只不过,没想到他居然会是如此直白地问出来,这倒是让她有一些意外。
不过, 既然林如海已经如此郑重地把态度摆了出来,代钰也少不得还是要严肃对待的。
故此,她便也敛容正色道:“此前便有些察觉, 但是进了书房, 见到老爷请的这几位客人的时候, 才看出来的。”
林如海听得她这么说, 倒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心中的千思万绪一时间完全抓不到什么头绪。
但终于有一点是最清明的。
那便是,黛玉这孩子, 的确不是寻常的闺阁弱女。
果然, 同他预料的一样,在政事大局上的敏感程度,的确很是厉害。
说是厉害,其实还说的轻了。
从有些方面来看, 她这女儿说不好都是比他这个老爷还要更厉害上一些的。
既然是这样,那么他就也无须再藏着掖着, 只将所有的事情同女儿商议一番便罢了。
总归他们是亲父女。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在这种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儿上, 有个聪慧明白的女儿一起参详参详, 总好过他一个人独自硬撑。
毕竟, 圣上现在的心思是越来越难猜了。
而且, 他同余家乃至十六皇子之间的这点儿事儿, 也需要跟女儿好好说说了。
退一万步说, 这事儿跟女儿还是切身相关的。
他又不是那种为了家族一心不管子女死活的人, 有些话总是要说清楚才好的。
林如海表达了要跟女儿长谈的意思。代钰也觉得自己的确是有许多事要跟林如海好好说道说道了。
如此一来,父女两个便就一道儿坐下来,从家里的情况说起、说到了朝廷的局势、他们家在这场夺嫡战斗中的位置,以及家族以后的走向等等,一说便就说到了掌灯时分。
没想到她同林如海这不说是不知道,真是越说,越觉得此前对彼此的了解还并不够多,越说越觉得父女两个联手,方才是上上之策,必定能保着林家度过这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日后更加辉煌。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若投机了也是万句都不多的。
因着说的太过起劲,父女两个人连吃饭都没有出书房的门儿,都是叫人直接送到小书房来的。
原本送饭的事儿,自有家仆们负责的,但是因着今儿后晌从贾家回来之后,代钰就在林如海的书房没有出来。更不要说,中间还有那些皇室的“贵客”们进进出出的,动静颇大。故此,身为当家主母的贾敏早就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便就借着送饭这个功夫自己亲自来书房看看情况了。
谁料,她带着捧了食盒的丫头婆子们,还没进去书房的门儿呢,早有管家亲自迎出来道:“太太您来了。老爷吩咐,今儿书房除了他同大姑娘,别人都不能随便进去,要不您稍微等上一会子,待我进去给您通传一声?”
贾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心里立刻便就有些不舒服了。
这是什么话?
她这个当家太太什么时候算是“别人”了?
不过老管家是自小儿便在林家的、又是看着林如海长大的老人,贾敏不好当面发作她,却也不想在下人们面前露怯,便就笑着打趣儿道:“想是玉儿那丫头缠着老爷商量什么大事儿呢罢?竟这么神神秘秘的,行,我也不叫福叔你为难,就在这儿等一会子罢。”
老管家躬身道:“太太您如此客套,老奴可不敢当,因着今儿的确是老爷吩咐下来的,老奴不敢不听,故此才怠慢了太太,还请您担待。”
贾敏笑着应付了他两句,便放他入了书房通传去了。
老管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腿脚却还是很快,不多时间,便就出来回报道:“对不住了太太。老爷说今儿要跟大姑娘商量几件要紧的事儿,来不及管照默哥儿的功课了。故此便就不请太太进去了。请太太抽空看看默兄弟的功课,将这些饭菜给老奴送进去罢。”
贾敏听得这个回报,心里愈发不是个滋味儿,觉得自己是彻底被排除在了家中大事之外了。
但她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将食盒都递给了老管家,自己带着丫头婆子们怏怏不乐地回去了。
当然心情虽然不好,但是饭还是要吃的。
回去之后,她贾敏便就强打精神,同林家小弟一起吃了饭。
当然,这个饭吃在嘴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饭后,因着心情实在太差,又想起老爷派人传的那些支吾她的话,索性也不放林家小弟回去,真个儿拿了他的功课来看。
只是她的情绪一直不怎么高,看起来便又有些病恹恹的。
还好林家小弟现在也到了懂事的年纪,略缠着她说了几句功课上的事儿,倒是将她心中这点儿酸涩冲淡了不少,心情也好多了。
母子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就到了就寝的时间。
贾敏打发了人将林家小弟送回了房里,又亲自守着他睡下,这才出来,回到了自己的房里。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林如海和代钰却是还没有出来。
她枯坐了半晌,越想越觉得心里委屈,便就又披上了衣服,准备出门去书房那里看看。
她就不信,自己第二次去,他们还要拦着自己不让进去。
谁料,她打算的好好的,不过刚刚换好了衣裳,林如海就推门进来了。
见到她这个模样,林如海一愣,继而笑道:“天色这么晚了,太太这是要去做什么啊?”
贾敏看着林如海,不由自主地就红了眼眶。
林如海见她这样,心道不好,却也忙上前软言安慰道:“太太这是怎地了?”
贾敏垂泪道:“日后老爷若是有什么事儿,是不是便就只同玉儿商议,再不会叫我知道了?”
林如海一听,哪里还不知道,夫人这是因着白天自己和闺女秘密议事、将她拒之门外的事儿有了意见,心中不舒服了。
不过,他素来是个极其会办事儿的人。
在外头朝堂上那等复杂的环境之中,都能混得如鱼得水、还能在混乱中继续上升,那么哄哄贾敏这等内宅妇人自然就更是不在话下了。
何况,对于这个结发妻子,他心中还是有着感情的。
正所谓人无完人,只要贾敏没有一味偏帮娘家、擅作主张地惹出什么麻烦事儿来,偶尔拎不清的时候,他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不过,有些事儿涉及到他的底线,还是要跟她说一说的。
比如女儿黛玉的婚事,这便就是她绝对不能随便插手的事儿。
即便她是女儿的生母,在这件事儿上,本来是最该有发言权的,但是此时情况已经不一样。
黛玉注定是无法如同普通女孩儿一般等着母亲安排亲事的了。
而且,就算是出去议论两句这事儿也是不能的。
因着关于黛玉的婚事,这中间的变数实在太多,虽然说今日折腾了这么一场,是把这个事儿过了明路了。
但是,黛玉最后的归宿,可不一定是余家的。
十六皇子看着黛玉的眼神,他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而他已经跟余家结盟共同在暗中襄助十六皇子登位,那么,黛玉这个事儿,还就真的不好办了。
故此,这件事儿上,他们家也好、余家也罢,是多说多错的。
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一家子就这么置身事外,等着那几个皇子们同皇上博弈厮杀。
如此一来,不管哪一个皇子上位,他们林家最多也就是个守成。
书香世家出来的,不过就是个明哲保身、继续做个清流之家,怎么都不会有什么灭门之祸。
可惜,皇家的夺嫡大战,并不是他们这几个老臣子想要靠边儿站就靠边儿站的。
余太傅家已经开始了站队。
他固然还是想往后退,但是,又有谁信?
毕竟他当时为了推拒皇家的亲事,早就已经跟余家结盟了。
再说,其实他自己本身也就看好十六皇子的。
皇帝诸皇子之中,太子自然是不必说的,那资质原本是极好的。
可惜他做太子的日子太久了,而且后期身边儿混进了其他心怀叵测的人,性格也是乱七八糟的,算是废了大半儿了。
其实这个事儿,要说句公道话,还真不是在太子自己行为不端什么的。
主要的根子还是在皇上那儿。
因着皇帝虽然在政事上还算清明,但在教孩子上着实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太子又是他还年轻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儿的、因爱如珍宝,便完全就是随着自己的心意教养了。
如此肆意任性地教导的结果,便就是把个天资聪颖的太子,弄得废了大半儿。
聪明固然还是聪明的,但是这心性就有些不行了。
想太子这种天之骄子,一旦从高高在上的地方摔下来,就再难爬上去了。
即便是爬上去,不过也就是陷入了另一种极端里头去。
今儿太子的来访可不就正巧是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个年幼的弟弟的不明动向就如此沉不住气,真是没有作为储君的气度了。
太子也就这样了。
若是没有意外,做个守成的君主也倒是还尚可。
可惜,他其他的几个叫皇帝那莫名其妙地为了打压他、磨炼他的目的而提拔起来的兄弟们,却已经被养大了野心。
这个事儿注定是不能善了的了。
别的不说,就说那个此前立储呼声最高的七皇子罢。
那一位七皇子他也见过,他的母族也是十分显贵的,自己也领教过他的工于心计和善于谋划。
但,七皇子太张扬,如此大张旗鼓地跟太子对着干,也势必会被皇上厌弃。
其余的几个皇子,不是母亲的地位太低,便就是自身的资质太差。
这么算下来,也就只有生母是宠妃,自己也颇有些野心和抱负的十六皇子最为合适了。
若不是这位十六皇子居然对黛玉有这么些情愫,他对自己和林家来说本就是个完美的下任储君了。
可惜,他并不想着女儿嫁入皇家,更不要说是入宫为妃嫔了。
便是做了正宫皇后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只是看着光鲜罢了。终究不如嫁入门户相当的人家,做个省心的主母合适。
即便女儿的心智和性情都足以胜任那个位置,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不忍心女儿受这个苦。
作为一个臣子,他也并不想靠着女儿嫁入皇家来成就他的光明仕途。
为官之道,他已经浸淫了十多年,自问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大可不必要牺牲独生女儿来更进一步了。
这些事儿当然不能都跟夫人贾敏说,但是女儿黛玉已经定给了余家的事儿,还是可以提一提。最多再多叮嘱一下,这个事儿不要随意张扬,低调一点儿,便就罢了。
他自己的夫人,这么十几年的夫妻了,该如何相处,他自然是知道的。
有些事儿,该说的,他绝对不藏着掖着。
但是,不该说的,他也能做到一点儿不提。
有的时候,知道的少一点儿,反而还是幸福的。
烦心事儿多了,也真是够人喝一壶的。
就比如他自己,再比如,他们的女儿黛玉?
林如海很快哄好了贾敏,又跟她说了几句闲话,这才熄灯就寝了。
不过,跟他预料中的不同的是,代钰根本就没有什么失眠的问题。
事实上,她睡得十分之好。第二日醒来的时候,已经精神百倍,所有的疲倦已经一扫而光。
只不过,跟她这里的情况不大一样的是,贾敏和林如海似乎都没有怎么睡好。
早晨请安的时候,代钰看着父母亲眼眶底下都有些乌青,便知道,这两个昨晚必定是因着她的这个事儿有些官司。
不过,她却也知道,以林如海的手腕儿,要收服个贾敏是完全没有任何难度的。故此,她也不想多管。
昨天已经确定了自己站队这个事儿,还把自己的婚事奉献了出来,这事儿却还是没有算完。
这几日,必定还有其他的考验等着她,她可没工夫管家里头这点子小事儿了。
一家人安静地用了早饭,便接到了外头的一个帖子,却是三日后谢家夫人家里办个小宴,要请贾敏和代钰一道儿同去。
谢家夫人同余家夫人乃是姐妹。在刚刚同余家定了亲事的这个功夫,她的宴席自然是不能不去的。
代钰看着贾敏把帖子接了下来,含笑同那送信仆妇说话的样子,心中愈发对不知道怎么安抚住了贾敏的林如海佩服起来。
林如海不动声色地回了她一个笑容,示意她好好准备。
代钰会意,立刻明白了这一个小宴会想必没有那么简单,如此,她便好好准备一番,想必到时候也必定很有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筋疲力尽滚走。

接下了谢家的帖子之后, 贾敏便也就好好准备去赴宴的事儿了。
她先是安排了要去谢家的礼品,又为代钰和自己选好了衣裳收拾,这才拉着代钰将谢家的情况略说了一说。
谢家现在是谢夫人当家。
他们家的宅子离着林家的其实不是很远。
然则林家到了京城几年, 却并没有怎么同谢家来往过。
因着谢家与旁的人家不同,最是低调,几乎从不跟人来往的。
代钰一面听着、一面点头, 也在心中暗暗奇怪, 为何这么样的一户人家, 她都在了京城几年了都没有怎么听说过。
若不是在宫里头陪着公主读书, 见到了身为公主师傅的谢夫人,恐怕,她都不会知道, 京城里头居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不解, 贾敏叹了口气,这才缓缓把她所了解到的谢家的情况跟她说了。
原来,这谢家,原来也是袭过列侯的。
谢家的家世虽然曾经比余家、林家、贾家都还要显赫, 但是奈何运气不大好。到了谢夫人的丈夫谢老爷这一代,就凋零了。
其实谢家老爷本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 若不是这样, 余家也不会把最珍爱的嫡出的小女儿嫁过来。
奈何天妒英才, 那年都中闹了一场风寒, 谢家老爷身子骨弱了些, 没熬住, 直接就没了。
因着, 谢家老爷本是家中的独子。
他这一英年早逝, 直接便拖垮了谢家老太爷和老太太的身子, 两个老人没撑过去,直接病倒了。
老侯爷年轻时候上过战场,伤了身子,又遇到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儿,没上一年就过去了。
谢家老太太看着孙子的份上撑两三年,也没了。
诺大的谢家就这么着成了谢夫人母子两个的谢家。
这个时候老侯爷的那几个庶出的兄弟便来搅和。
好在谢夫人是个刚强的,她娘家余家也不是白给的,这才平息了这个风浪。
不过大的风波平息了,小的纠葛却不断。
几年下来,真是不堪其扰,连谢家大公子都险些被他那几个无良的庶出爷爷和他们那几家子的庶堂叔伯们算计废了。
谢夫人因此而发狠送了独生儿子去参军,又将侯府的大半都封闭了起来,单剩下了自己在家,几乎进入了闭门谢客的阶段。
听说谢家公子在战场上表现十分不错,这几年升迁不慢。可惜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战败失踪,毫无音讯,只能做了“为国捐躯”的处理了。
谢夫人大哭了一场,次日就进宫辞了侯府的爵位,独自搬到了一处宅子,听说竟颇有些青灯古佛的意思了。
后来还是因着皇帝感念她人品端正、学问又好,独生儿子也是为国捐躯了,加上还有余太傅和北静王府的面子,不忍心她晚年凄凉,才将她召进宫中做了女官,单给公主们上上课什么的,她这才有了些活人的模样。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皎皎,你也不  (西音史同人  或有情by吃一  风停了好几次  我见春来by遇  甜意—— by  快穿:老祖宗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