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哥哥膝下没有孩子,仁哥儿这两年也愈发不成器了。你和你们老太太说这些话,老太太她或许会愿意看在王家的面子上答应这桩婚事。到时候木已成舟……”
到时候木已成舟,却是不能反悔的了。
若是不成,王夫人也不会损失什么,不过依旧在这佛堂里面捡佛米罢了。
但是她那补完亏空后所剩无几的嫁妆又怎能再分给李纨母子一半?
那简直是在割她的肉!
薛姨妈适时地补充道:“姐姐,你分给兰哥儿母子的嫁妆,我们薛家可以给你补齐。”
因为薛姨妈这句话,王夫人的后顾之忧彻底消失了。
她说:“我不会写字,你回去写好给哥哥的信,再带来给我画押好了。”
薛姨妈言笑晏晏地从燕窝盒子底下拿出一张已经写好的书信,又从袖袋里拿出自己的口脂盒子:“姐姐,我已经把东西备好了。”
王夫人充满审视意味地看向了薛姨妈。
薛姨妈依旧保持着她那无害的微笑。
最终,王夫人还是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她在书信上面按下了自己的手印,然后对薛姨妈道:“该怎么劝哥哥出面,你应该比我明白。”
薛姨妈点了点头。
给二嫂王二太太准备的精细礼物就在库房里面堆着,她从王家带来的陪房也连着练了半个多月的话术了。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要荣府老太太点头,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就会变成定局!
姐妹两人心怀鬼胎地看了彼此一眼,最后薛姨妈红肿着眼眶离开了西大院。
王夫人她也回转到小佛堂里,换上了她那身荆钗素裙,继续捡佛米去了。
回梨香院的路上,薛姨妈看到了贾琮正在往贾兰的小院儿去,见到她后遥遥地在那边儿行了一礼,却不往她跟前儿走。
薛姨妈心里颇为黯然,她记得前些年,她还看不上贾琮这个庶出的哥儿呢。
谁能想到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贾琮就有了功名,人也不像之前那样畏畏缩缩的,反倒是很有大家公子的气度了。
他那两个哥哥还对他处处提携带挈,前不久还把人送到了府学里读书……
可是再好也和他们薛家没关系。
邢夫人听见二房两个字就摇头,大房的贾璋更是对他们薛家不假辞色,就算他们家有钱又有什么用呢?
她都听说了,邢夫人已经看好了庶子媳妇的人选。
对方是邢夫人的外甥女,国子监博士白大人的女儿。
白家那边都已经和邢夫人说好了,只要贾琮能在二十岁前中秀才,白家就答应这门婚事……
王子腾在收到薛姨妈的书信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这两个妹妹啊,总是喜欢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算计。
不过经过琪官的事后,宝玉那孩子也找不到什么好妻子了。
宝钗有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拖累,也找不到什么好丈夫。
让他们两个凑成一对倒也未尝不可。
在妻子的劝告下,王子腾还是给贾母写了一封保媒的信。
宝玉他是指望不上了,但是宝钗那孩子还是有些城府的。
有她操持家业,也省得他那两个妹妹晚景凄凉……

第140章 贾薛婚事婆媳对话,二房分家弥补贾珠
贾母接到王子腾的书信后, 就想到了王夫人和薛姨妈这对姐妹。
那几个看管王夫人的嬷嬷每月都会来贾母这里汇报西大院小佛堂里的情况,所以贾母知道薛姨妈在不久前和王夫人见过面。
王夫人姐妹二人前脚刚见面,王子腾他后脚就来了保媒的书信, 其中又怎么可能没有关联呢?
贾母是不喜欢王夫人姐妹二人的上蹿下跳的举动的,但王子腾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宝玉是个不成器的, 想找个面面俱全的好媳妇本就不容易。
眼下宝玉身上又多了一个好南风, 和王爷抢戏子的缺点, 更加不会被那些好女孩子看中了。
而她的人情也在元春和贾琏的婚事上用了不少了。
剩下的那些关系,她还想留给贾璋铺路,却是舍不得把那些宝贵的人情浪费在宝玉身上的。
如此一来, 宝钗她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媳妇的人选。
虽然那孩子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但她确实担得起当家主母的担子。
而且……
薛家费尽心机攥住无所事事的宝玉, 看中的不过是荣府的权势与贾政的官身。
那薛蟠总是惹事,若是没有贾政的帖子, 薛家人连花钱平事的机会都找不到!
光是因为这一点, 薛宝钗就不可能不孝顺政儿。如此一来, 贾政的养老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大半。
贾母她心里是不放心贾环和贾兰的。
贾环他畏畏缩缩不成样子,而贾兰他很有可能是憎恨贾政的。
贾母心里想得很明白,珠哥儿的死亡和贾政有很大的关系。
兰哥儿他或许不知道这件事,但李纨她还能不知道吗?
这也是贾母只把二房的对牌给了李纨,没把钥匙交给她掌管的原因。
人有亲疏远近, 贾母平日里处处照顾李纨母子,这是她这个作长辈的一片心意。
但是到最后, 贾母还是会更向着自己的亲儿子贾政,多为他的养老问题考虑的……
更重要的是, 王子腾在信中许诺,如果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成了, 他会帮忙管束薛蟠,还会帮忙带挈贾政一二。
这个条件贾母还算满意。
虽然贾母在这些年里已经看透了贾政这个人的深浅,但贾政终究还是她亲自抚养长大的小儿子,她对贾政还是很有感情的。
如果宝玉的婚事能给贾政换好处的话,那么贾母也不是不能为这桩婚事点头。
至于王夫人……
她的打算十分明显,无非是想拿捏宝钗,让宝钗来孝顺她这个婆母。
说不定还做着日后把李纨、宝钗都弹压下去,自己去做老封君的美梦。
但贾母是不会让王夫人美梦成真的。
如果有朝一日她真的要驾鹤了,她也会带着王夫人一起去阴曹地府!
省得王夫人继续搅风弄雨,害得贾氏一族满门不宁。
贾母她也不怕什么阴司报应。
若真有阎王爷,也是王夫人这个放高利贷的先下十八层地狱,而不是她这个年年冬天散钱施粥的下十八层地狱。
贾母她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想了想,贾母招手让琥珀过来,吩咐她道:“去西大院把你们二太太叫来,我有话和她说。”
这些年下来,琥珀她也愈发稳重了。
听到贾母吩咐,琥珀的神色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她说了一声是,然后直接去西大院找王夫人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琥珀带着身着荆钗素裙的王夫人回来了。
贾母见王夫人来了,挥退了荣庆堂里的丫鬟嬷嬷,然后对王夫人道:“你知不知道你哥哥要给宝玉和薛家姑娘保媒的事?”
王夫人低眉敛目地道:“老太太,媳妇知道这件事。媳妇承认,媳妇想让宝玉娶宝钗也有自己的私心,可是媳妇也不过是想安心养老罢了。”
“媳妇知道媳妇苛待过珠儿媳妇,如果能让宝玉娶宝钗的话,媳妇情愿把自己的嫁妆分给兰哥儿母子一半,也好补偿珠儿媳妇这些年受到过的委屈。”
贾母冷笑一声:“你也知道你那么对珠儿媳妇是不对的!你也知道他们母子二人受委屈!你也不想想,你那样做,到底对不对得起珠哥儿。”
王夫人心想,你现在心里就剩下了你的宝贝状元孙子,哪里还会记得我的珠哥儿?
但是她之前没犯错的时候尚且不敢那样忤逆老太太。
如今她已经是戴罪之身,又怎敢把这样的话说出口?
所以王夫人她只是悲恸万分地呜咽着:“是媳妇对不住珠哥儿,媳妇这些年都在佛前为珠哥儿念经祈福,祝他下辈子能够顺顺当当的。”
贾母没心情看王夫人做戏,她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你哥哥说只要姻缘缔就,他就会帮扶老二。但是这话到底是真是假,谁都做不得准。”
“薛家姑娘我还是满意的,但是她那哥哥实在是不成器。你仅剩的那点子嫁妆,也不至于让我下这个决心。”
贾母的话全都是在表露她对宝玉和宝钗婚事的不看好,王夫人听到贾母如此言说,又怎能不心乱如麻?
就在王夫人的心已经坠入谷底时,贾母的话突然峰回路转起来。
她说:“但是只要你同意……”
已经快要被关疯的王夫人不等贾母说完,就连连点头道:“媳妇都同意,老太太,不管是什么条件我都同意!”
“我要让二房分家析产你也同意吗?我要让兰哥儿母子单独过日子你也同意吗?我要给环哥儿母子分家产你也同意吗?”
她怎么可能会同意?
王夫人诧异地看向贾母,让李纨母子单独过日子也就罢了,她早就不再做拿捏李纨的幻梦了。
可是,为什么还要给赵姨娘那个贱人和贾环那个小崽子分家产?
他们也配?
“老太太,您打算……您打算给环哥儿母子分几成家产?”
王夫人声音艰涩地问道。
贾母道:“半成,但是田庄、铺子和房子要全都有,赵姨娘娘家人的身契也得全都给环哥儿。”
如果只是半成的话,那就还好。
虽然王夫人很难接受让赵姨娘母子去过好日子,但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这点牺牲也不是不能做的。
“媳妇愿意。”
王夫人强撑着微笑道:“媳妇会在分家文书上签字的。”
“那就好,那么给兰哥儿母子分六成家产,给宝玉分三成半的事情,你也同意了?”
“什么!!!”
王夫人难以置信地看向贾母:“宝玉分到的产业怎么这么少?”
贾母淡淡地道:“珠哥儿这一房才是政儿这一支的长房,自然要分大头,老大和老二分家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因为璋哥儿,她都没让贾政成为荣国府的例外。
宝玉又凭什么让她为之破例呢?
她语气渐渐严厉起来:“王氏,你要是真心疼去了的珠哥儿,就要学会善待他的妻儿!而且我本来也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在通知你这件事。”
“只要你想促成宝玉与宝钗的婚事,就必须在分家析产的文书上画押。否则,我是不会同意这桩婚事的。”
“还有你那个妹妹,你也告诉她一声。如果宝玉和宝钗的事情成了,他们薛家就该搬出去了。要不然这府里乱七八糟的,也不像个样子。”
“我也乏了,你走吧。到底该怎么做,你心里应该比我更清楚。”
毕竟,此时此刻,心急的应该是被关在小佛堂里面的王夫人,而不是在荣庆堂里安然养老的她……
王夫人和薛姨妈最终还是答应了贾母的所有条件。
因为对这桩婚事急切的人是她们姐妹二人,而不是贾母这个荣国府的老封君。
贾母愿意管这件事,不过是想要为贾政的将来打算一二罢了。
反倒是王夫人和薛姨妈,一个想要靠着宝钗走出小佛堂养老,一个想要攀附荣国府保住薛家的家财,两个人全都处于被动地位,自然会为此事感到心焦了。
在和荣国府交换过定亲信物后,薛姨妈就包袱款款地带着家人离开了梨香苑,搬到薛家早些年京城置办的房子里面去了。
而王夫人也把她的嫁妆分给了李纨母子一半。
不过李纨对此不但不感到喜悦,反而满腹狐疑起来。
她这婆母先是从小佛堂里面出来了,后是又是过来给她道歉、又是过来给兰哥儿分她的嫁妆,这简直是太不符合常理了。
李纨对她这个婆母可没有什么好印象,看到王夫人的种种举动,李纨只能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她整个人都警惕了起来,嘴巴里也是连声推拒王夫人分给贾兰的嫁妆,不愿意接受这份昂贵的礼物。
谁知道收下后有没有什么她和兰哥儿接受不了的代价?
李纨可不想吞下裹着蜜糖的毒药。
直到贾母开口让李纨收下后,李纨才安心地收下了王夫人送来的财货。在这之后,她又口不对心地感谢了王夫人一番。
无论如何,她都是不能有违礼数,让人说嘴的。
但是,李纨没想到的是,这份财货并不是今天最大的惊喜,真正的惊喜还在后头呢。
“您是说……二房要分家析产了?”
而且她和兰哥儿分到的还是大头?
李纨难以置信地看向了贾母。
她觉得自己好像是耳鸣了,要不然这青天白日的,她怎么会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呢?
“就是要分家析产了,宝玉是兰哥儿的叔叔,日后奉养父母的责任就交给宝玉这个做叔叔的了。你只消带着兰哥儿好好过日子就好。”
“对了,珠儿媳妇,你对这个分家方式有什么意见吗?”
这分家方式对李纨母子很是有利,李纨她当然没有意见了。
于是,她轻声细语地道:“孙媳全都由老太太做主。”
贾母点了点头,在这之后,她把休沐在家的贾赦、贾政、贾琏、贾璋,还有分家的当事人宝玉、贾兰、贾环等人全都叫到了荣庆堂。
在大房兄弟叔伯的见证下,二房正式分家了。
而在分家的文书上,分别有贾政夫妇的签字画押,以及贾赦这个正式的见证人的签字画押。
按照《盛律》的规定,这份分家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即便日后有人想反悔,也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了。
贾母点了点头,她在分家时这样照顾李纨母子,一方面是在弥补已经去世的贾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消弭李纨母子对贾政的恨意……
她这个做祖母、做母亲的,已经把自己该做到的都做到了。
至于日后二房子孙到底能怎么样,贾政到底能不能够安享晚年,也只能看他们自己的了。

第141章 贾薛下定红杏出嫁,迎春有孕提拔良誉
在荣国府二房分家之事尘埃落定后, 贾家就向薛家下定了。
操办这件事的人是贾母,王夫人已经被贾母重新关回小佛堂了。
不过贾母提高了王夫人的待遇,削减了她每天捡佛米的时间。
贾母的举措让王夫人看到了曙光, 因此王夫人也没闹,老老实实地重返西大院小佛堂, 幻想着未来美好生活的到来。
因为薛蟠的缘故, 贾政是不喜欢薛家的。
可是贾母的意思, 他也影影绰绰地明白几分。因此他也没多说什么,而是默认了这桩婚事。
至于当事人贾宝玉,他在听到自己要和宝钗定亲的消息后只愣愣地看着他那块通灵宝玉出神,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贾宝玉院子里的丫鬟们对此事喜忧参半, 像袭人这样提前和宝钗卖过好的松了一口气, 而像香兰那样向来骄矜,还和莺儿等薛家丫头拌过嘴的则提心吊胆起来。
秋纹和麝月也有些惶恐。
薛大姑娘是个八面玲珑、有心计儿的, 她做宝二奶奶, 她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回过神的宝玉见到她们这副惶恐模样, 连忙安慰她们说宝姐姐是最善良最大度的,让她们不用忧心。
可是听到贾宝玉的话后,秋纹和麝月她们反倒是更愁苦了……
毕竟,宝玉这样轻飘飘的保证,又算得上什么呢?
更让秋纹她们破防的是, 鹤鸣苑的红杏嫁给了雪檀,而且婚事办得相当风光。
听说大房三爷对这桩婚事很满意, 还特意给了他们夫妇恩典,许诺未来会放了他们家孩子的奴籍, 让他们的后代也体体面面地读书做买卖。
除此之外,红杏的嫁妆也相当丰厚。
不但有她之前攒下来的钱, 还有她这次出嫁得到的赏赐与贾璋给她置办的嫁妆,杂七杂八地全都算上,红杏的嫁妆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二百两。
而雪檀在向红杏下聘时,也拿出了五百两银子聘银。
不但如此,貌不惊人的雪檀居然还拥有一套位于后街的小院儿。
这件事在荣国府的丫鬟小厮中间也算是个大新闻了。
在此之前,还没人知道雪檀有这么厚的家底呢。
秋纹就觉得有些酸。
她这么没名没分地跟着宝二爷,也没攒下来这么多钱。而红杏呢,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一切。
做鹤鸣苑的丫鬟可不辛苦,璋三爷去国子监读书后,她们每天就只剩下了收拾屋子的工作,拿的却是最上等的月例和赏钱,如今又这样风光,秋纹她们怎能不羡慕嫉妒?
但是在贾璋看来,红杏、青桃两个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但是照顾他的时候十分用心,又严格遵守他定下来的规矩,这份忠心和细致是很难得的。
更何况,红杏嫁的人还是他的第一心腹雪檀。
正所谓千金市马骨,他自然会把他们的婚事给办得风风光光的。
在红杏嫁出去后,邢夫人问贾璋院子里用不用再添人。
贾璋笑着回道:“多谢母亲关心,我院子里面不用添人了。我天天上衙,在家里待的时间也不多,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
邢夫人听贾璋如此说,这才罢了。
璋哥儿说得也对,养那么多的人吃白饭,也怪没意思的。
璋哥儿他如今也不用靠丫鬟小厮数目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转眼间到了七月,赵家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迎春她怀孕了。
贾母和史湘霓得知这个好消息后,连忙准备了一些礼物和药材,由史湘霓带去赵家为迎春庆祝。
赵家萍亦是春风得意,还专门跑来请贾璋这个舅兄兼同年吃酒,欢天喜地地说他已经给孩子取好了小名。
若是个男孩,就叫圆哥儿,若是个女孩,就叫她棋姐儿。
贾璋听着后面的那个名字,心里也很是欣慰。
若赵家萍和迎春感情不好的话,是不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小名的。
黛玉等姐妹也都给迎春送了庆贺礼物。
迎春格外喜欢黛玉送她的那套玉石棋子,收到礼物后就把黛玉送的那套棋子给换上去了,每日里下棋解闷儿。
还有惜春送她的画儿,也格外得迎春的心意
在迎春安心养胎的时候,宝钗在家里绣嫁妆。
她心里还是很委屈的。
哥哥不成器,她想要接手家里的生意,却被母亲阻止,只让她安心绣嫁妆。
还有宝玉,母亲一心让自己嫁给宝玉,还不全都是为了哥哥!
虽然从理智上讲,她清楚宝玉是她可选范围内最好的选择。
但是有时候她也会顾影自怜,若论城府本事,她是比迎春强上不少的。
只是因为兄长的差别,她们两个婚后的日子却会过得天差地别!
像赵家萍那样清流人家出身的出息子弟,是不可能和薛家这样的没落皇商联姻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曾经在诗社里写的小词,可她又去哪里找那可以借力的好风呢?
宝钗这个人是既自信又自卑的,自信因为她本来就很优秀,自卑则是因为薛蟠这个哥哥让她丢尽了颜面。
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赞美。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和王夫人打配合,任由王夫人拿着她和林黛玉打擂台。
更不会主动收买小丫头,以至那些人被钱迷了眼,直接夸赞宝钗把府里的几个姑娘都比下去了云云。
贾母不太喜欢宝钗,也是因为这件事……
要知道,三春和黛玉可是贾母这个国公夫人亲自教养长大的孩子。
在她们年纪小的时候,贾母专门聘请了女先生给她们上课;在她们长大后,贾母又专门派了积年的老嬷嬷去她们身边教导。
这样精心教养的闺秀,居然被王夫人的外甥女踩着上位,贾母心里又怎么可能痛快?
所以在王夫人被关进小佛堂后,薛家人受委屈的时候,贾母也两眼一闭就当什么都没看见。
她任由赵姨娘指桑骂槐,李纨冷眼旁观,任由二房的仆役窃窃私语……反正这荣国府是薛家人自己要住的,他们要是受不了搬走了的话,反倒还是一件好事。
薛姨妈为了儿子,面对这些事情时能够唾面自干;宝钗却是年轻姑娘,她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只觉脸上发烫,恨不得自己立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尤其是在母亲为了给哥哥平事,给荣府的太太奶奶们送钱时,宝钗就更加觉得自己颜面无存。
薛蟠他吃喝嫖赌无所不作,简直就是个天字第一号的混账种子。
宝钗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有这个哥哥还不如没有,可是薛蟠待她这个妹妹也不是半点真心也没有,他也会给宝钗带些外面的新鲜玩意儿,记得给宝钗炸金首饰,记得请人给宝钗裁剪衣裳……
而且若是没有薛蟠,宗族里的族老就更有理由跑来侵占薛家的家产了。
想到这里,宝钗又会收回自己不该有的想法。
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儿郎,如果她是薛家的公子,一定要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处仰人鼻息。
夏日炎炎,在水榭里纳凉就变成最好的选择。
而在林家的水榭里,贾璋站在栏杆前喂鱼,林如海和黛玉靠在飞来椅上,正在讨论《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贾璋听着有趣,直接把手里的一小把鱼食全都扔了下去,引得池塘里的锦鲤全都争先恐后地游过来抢食。
他走过去,靠在另一张飞来椅上问道:“姑父也不喜欢孔北海?”
林如海道:“孔北海,伪作君子之小人也。”
能说出“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黛玉挥了挥扇子:“爹爹说得是,孔北海有才无德,又生在乱世,最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确实算不得什么英豪。”
贾璋笑道:“妹妹这可是真知灼见了。”
冰鉴里的冰块散发出些微凉气,从水面上吹过来的风也能缓解这炎热的天气,林如海在这里边乘凉边说话,没过多大会儿就到午饭的时间了。
林家的仆役抬了食盒过来,青雀她们端水过来给林如海他们洗手,在这之后,又打开食盒,把午饭摆了出来。
今天的菜单是黛玉定的,因为天气热,也没让厨房准备什么太复杂的吃食,只准备了扬州特色的虾籽饺面并八碟清爽小菜。
装食物的碗碟是翡翠荷叶样式的,愈发把这些食物衬托得干净清爽,瞧着就是极适合夏天用的东西。
青雀拿小碗给林如海他们盛了面,紫鹃送上几把乌木镶银筷子,又侍奉黛玉脱了腕上的白玉镯子。
贾璋他们吃了饭后,却离了这水榭留给仆从收拾,打着伞回了林如海的书房去。
昨儿是林如海生辰,林如海在晚上宴请了几个朋友,也把贾璋带来陪客,实际上就是在给他介绍人脉。
因为贾璋在席上喝了酒,林如海便留他在林家留宿。
今儿早上起来后,贾璋小心翼翼地问林如海他能不能和黛玉说会儿话。
林如海看贾璋态度这般诚恳,也知道他最近忙,不能常来探望玉儿,因此也没反对他的请求。
反正玉儿她也思念贾茂行,让他们说会儿话也未尝不可。
他也不是非得做那个不让他们见面的恶人。
贾璋是很珍惜和黛玉相处的时间的,自从做了会典的副总裁官之后,贾璋就变得愈发忙碌了。
手底下十来个纂修官的工作要安排、要准备,去御前当差时更是不能出任何差错,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私下里的空闲时间也严重地被压榨了,来林府做客的时间也少了一大半。
所幸王良誉很能干,给他分担了不少工作,那些翰林官们的功底也扎实……
没错,无党无群的王良誉在遭受翰林院的毒打后摇身一变,变成了杨门的一员。
他的引路人就是贾璋,在贾璋的帮助下,王良誉也捞到了一个纂修官的名额。
王良誉会选择屈服于现实,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同样是一甲及第,吴庭生靠着师门去地方担任院试主考官,贾璋在师门的造势与绍治帝的欣赏下担任会典的副总裁官,而他却还在被上司磋磨,他心里焉能不急切?
所以,最后他还是接下了贾璋的橄榄枝。
他不知道如果自己苦熬下去的话,还需要熬上多久……
贾璋向王良誉递橄榄枝,主要是看中了王良誉的人品。
这两年他冷眼看着,王良誉有古君子之风,这样的人绝对值得结交,因为他是能够托付身家性命的。
而且权力不用是会过期的,在他成为纂修会典的副总裁官时,郭子守和叶荆还没从庶常馆里散馆呢,他就是想提拔自己人也不成啊!
在林家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后,贾璋又开始了他上衙点卯的生活。
因为熟能生巧的缘故,贾璋他们纂修的进度越来越快了,宋榆这个掌院对此非常满意。
他给纂修厅加了冰例,还自掏腰包给大家买了紫苏饮子。
在这份奖励的激励下,纂修官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而除了纂修会典外,绍治帝又给贾璋安排了一份新的事情做。
朝廷今年要举办秋狝,绍治帝吩咐贾璋练习骑射,因为他今年会点贾璋伴驾,却是不能连弓都拉不开,丢他的脸的。

第142章 鞑靼朝觐朝廷秋狝,围场射猎颂圣赋文
绍治帝今年举办秋狝, 主要是为了彰显盛朝的天威。
今年春天,鞑靼大汗病重去世,鞑靼内乱, 诸王子争夺汗位。
七月时分,左贤王脱脱不花在诸王子内脱颖而出, 成为鞑靼的新大汗。
在压服鞑靼内部的反对势力后, 脱脱不花派遣使臣出使盛朝, 朝觐盛朝皇帝。
太上皇年富力强时打败了北边的鞑靼和瓦剌,收服了河套平原,逼迫北戎进贡良马与黄金。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我在乙游专心  都是你by奚里  笨蛋小美人进  救世主她只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