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朱厚照再次皱起眉头,他不明白朱由校明明已经看出东林党不靠谱,为何还让东林党人掌握兵权。
接连失败了那么多次,他如何还信任他们?!
但一想到此时的朱由校不过十几岁的少年,且没有经过任何太子教育,朱厚照也就释然了。
【努尔哈赤知道熊廷弼未得重用,觉的是老天相助。
就想当年朱允炆放着那么多大将不用,偏偏重用李景隆一样,白白给朱棣送人头。】
朱棣……
【于是努尔哈赤亲自率军渡辽河,攻打西平防线,守卫的将士无力抵抗,最后城破自刎。
听到西平战事王化贞手足无措,他根本不知该怎么办,此时他听信了早已经投靠后金的孙得功,这个孙得功可是日后清朝的汉军正白旗,可见对清朝的贡献多大。
可笑的是,王化贞还把这个叛徒当做自己的心腹,听信他言,让他带领三万大军去援助西平。
路上,孙得功一见到后金大军,直接喊投降,士兵们主将投降了军心马上没了赶紧的掉头逃跑。
结果三万大军,被后金全部剿灭。
孙得功还觉的自己的功劳不够,又返回广宁,想生擒主将王化贞再立大功。
于是他回到广宁到处散播努尔哈赤的大军要打到广宁来了,以扰乱广宁剩下十一万大军的军心。
万万没想,王化贞一听努尔哈赤的大军要来了,他立马弃守广宁,一路向西逃窜……】
天幕上卡通王化贞浑身发抖的上了马上,然后一路向西,跑的那叫一个快,闪电般的消失在天幕中……
“逆贼!!”
朱棣还有朱高煦以及朱佑樘父子二人一同发出怒吼,恨不得手撕了王化贞这个王八蛋!
“没想到明朝也有这样的怂蛋,我还以为这样的人只有咱们大宋有呢。”赵匡美吐槽。
这个王化贞又让赵匡美联想到之前的大宋,打仗不行,但是论跑绝对是第一名。
赵匡胤……
【眼看主帅王化贞跑了,叛徒孙得功就带领后金大军不废吹灰之力的到了广宁。
随后他又派人追击王化贞,势必要抓到他去努尔哈赤那领功。
王化贞一路丢盔卸甲的跑啊,等他逃到大凌河的时候遇到了熊廷粥。】

第237章
【丢盔卸甲的王化贞见到熊廷弼宛如见到了亲人一般, 他不禁嚎啕大哭,让熊廷弼赶紧回去把广宁给夺回来。
此时的王化贞又觉得熊廷弼厉害了,完全不是之前那副傲慢的嘴脸。
十多万大军都被王化贞给嚯嚯完了,熊廷弼只有五千士兵, 这仗怎么打?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天策上将李世民。
熊廷弼不禁老泪纵横, 他说道一切都太晚了, 随后他质问王化贞, 之前不是他自己夸下海口说只用六万大军就能夺回辽东?】
虽然知道明军已经无力回天,朱厚照方才还抱有一丝希望, 希望熊廷弼能够力挽狂澜,给大明一个奇迹。
可是天下哪有那么多天降猛人呢……
朱厚照长长叹了一口气,心口发闷。
他握紧拳头,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改变大明的命运!
【虽然熊廷弼恨死了王化贞, 但是当下不是批斗的时候, 他赶紧率领仅剩下的五千大军, 带领逃兵王化贞已经逃出来的百姓们渡过凌河, 退回关内。
明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明熹宗朱由校那本来朱由校是满怀希望,没相当迎来的却是如此打击。
于是他下旨缉拿了罪臣王化贞、熊廷弼。
按理说, 这场战事的失败全在于王化贞, 而熊廷弼不但没有罪反而应该是有功劳的, 他护送了那么多百姓入关。】
“没错, 不关熊廷弼的事。”朱高煦用力点头, 军队向来赏罚严明,此次战败的确不关熊廷弼的事。
“他们又怎么放过他。”朱瞻基一口长叹, 不由感叹。
“可…”朱高煦想若熊廷弼就是没错,朱瞻基则预判了他家二叔的想法。
朱瞻基接着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了这么久的神迹,朱瞻基的心里年龄真是听一次长一次,如今在朱瞻基身上再也见不到属于青少年时期“清澈的愚蠢”。
【正常人应该都觉得熊廷弼没有责任,毕竟作为大将手下没兵,所有兵力都在王化贞手上,丢盔弃甲逃跑的是王化贞,而叛徒孙得功还是是王化贞的心腹。
如此罪过,若是按照大明法律王化贞理应处死,将兵权交给王化贞的兵部尚书张鹤鸣也难逃,还有当初极力推荐王化贞的内阁都跑不了。
因此东林党打算把罪名栽赃到熊廷弼身上,同时保住兵部尚书张鹤鸣。
天启二年四月朝廷会审熊廷弼时,东林党一如既往的颠倒黑白,别的他们或许不行,但是推卸责任则是相当的厉害。
他们指责熊廷弼故意不救广宁,若他能够带着剩下的士兵杀回广宁或者固守右屯,定会反败为胜。
甚至还有不要脸的左都御史邹元直接质问熊廷弼他为什么不愿意去死。】
一个个嘴角嫌恶的卡通大臣出现在天幕中,他们一个个掐着腰,头上几个大字,“都是你的错,你为什么不死!”
“反败为胜个屁!你怎么不去死!!!”朱高煦忍不住骂人,“你们行你们自己怎么不上!!!”
朱高煦被这些文臣气的不行不行,这群该死的文人,干什么全凭一张嘴!!
“没想当大明也不拿将士的命当命。”赵匡美感叹。
这次赵匡美虽然没点名道姓,但是一个“也”字用的相当的恰当。
赵匡胤…
【明朝的这些士大夫们的确没有拿士兵的明当命,也不把武将当做自己的同僚,而是把他们当做自己晋升的工具而已。
为了政治目的他们可以随便牺牲将士的生命,总之大义都是他们的,牺牲都是别人的。
若是赢了,那功劳便都是文臣的,若是输了便立马甩锅,武将不行没有誓死抵抗,话语权都在文臣的手上。
从明末的几次大战中便能看出,他们明明看不懂拘束却以大义催促将领进攻,不管前线人的死活,战败后在后方指挥的文臣基本没啥惩罚。
正因为如此,武将离心,到了明末朝堂已经指挥不了武将,这些都是后话,咱们讲明朝最后一任皇帝的时候再说。】
“文官误国,文官误国啊!”朱佑樘锤着自己心口窝,想自己当年是如此的信任文官。
“父皇,倒不至于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不论文官武官总有以朝堂为重的好官。”朱厚照明显成熟了很多,不在是之前的叛逆少年。
“像是王守仁虽是文臣,但的确是可用之才。”朱厚照道,“还有后世的张居正。”
朱佑樘点点头,“为父方才气恼而已。”
【有点跑题了,咱们接着方才得话题,若只是东林党也就罢了,阉党也加入进来。
天启四年正是朱由校扶植起来的阉党和东林□□的时候,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利用孤立无援的熊廷弼打击东林党。
阉党声称熊廷弼挪用辽东军饷向东林党人杨涟行贿。
如此熊廷弼成了阉党和东林党相争的牺牲品,天启五年,熊廷弼被处死,其子也被迫自杀,熊家可谓家破人亡。
这还不算完,朝堂还把熊廷弼的首级送往北方九镇示众,可想而知将士们看到大臣熊廷弼的首级时候的心底是多凉。
这便是一心为国的大臣的下场……】
“看来明朝的皇帝又要再次重用宦官打击文官集体,怎么感觉这么熟悉,是不是朱厚照也如此做来着?”赵匡美这脑子还挺好使的。
赵匡胤皱起眉头,不知该如何评论明末皇帝,虽然朱由校扶持阉党史为了打击文官集团,但同时也灭了一群忠义之臣。
那么,大明还剩什么?
【秦始皇嬴政】:扶持阉党?
秦始皇嬴政对宦官毕竟敏感,毕竟之前神迹所述秦朝亡于宦官之手。
到目前为止,秦始皇嬴政还不知道这个宦官到底是谁。
若按照秦始皇兵嬴政之前的性子,为了大秦江山宁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如今的嬴政却忍了下来,看的出来神迹对嬴政的影响真的很大,一向以强硬手腕治国的铁血帝王正在慢慢转变。
【没错,明熹宗朱由校又再次扶持宦官,一如当年的朱厚照一般。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看看明熹宗朱由校是如何重要宦官集团,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拉通宦官蹦蹦跳跳的出现在天幕上,笑的宛如一朵好,卡通太监头上几个大字,“上台!上台!”
【和之前讲太监刘瑾一样,咱们不洗白宦官魏忠贤,他的确残害忠良,横征暴敛,做过好好事的坏人还是坏人。
先简单介绍一个魏忠贤,他是半路当的太监,原本有妻有子,但是因为吃喝嫖赌而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走投无路自净当了太监。
这么看,魏忠贤挺不是个东西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半路太监,最终却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九千岁”。
只能说魏忠贤还是有些本事和运气。】
“他就不能扶持一个武将,怎么就非要重用太监。”朱佑樘感叹,文武制约才是最好的平衡,太监靠不住。
朱厚照倒是理解朱由校,武将岂是说扶持就扶持的,特别文官集团权倾朝野,怎会让武官集团出头。
朱厚照觉的自己是幸运的,接连几次大战让自己在军中树立了君威,且有自家爹爹在朝堂顶着,自己以太子的身份更加容易接触武将集团。
虽然这不是文官集团想看见的局面,朱厚照没敢和朱佑樘说,这几年里,他大大小小经历了不止五次的谋杀,差点易溶于水。
【天启三年,彻底对东林党失望的明熹宗朱由校任命魏忠贤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兼东厂总督。
魏忠贤正式开始了他的权利之路。】

第238章
【天启三年, 明熹宗朱由校已经开始着手改变政治格局,他开始在任用非东林党的官员,打破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局势。
魏忠贤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兼东厂总督的同时,大臣顾秉谦、魏广微等选入内阁。
顾秉谦、魏广微二人是魏忠贤手下重要的阉党, 像是顾秉谦不顾廉耻的直接认魏忠贤当爹, 让自己的孙子认魏忠贤当爷爷。
反东林党大臣郭巩、阮大铖担任给事中, 朝堂如此洗牌, 之前被东林党打压的齐、楚、浙、昆党等纷纷投奔魏忠贤。
于是和与东林党抗衡的阉党形成,在这能看出, 为利所趋的这些臣子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明熹宗朱由校这招制衡也并不是什么良策,以坏人打击坏人,最后剩下的还是坏人……】
朱厚照点头,他真觉的朱由校和自己很像,想努力做出改变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用宦官制约文臣终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宦官的眼界就只有那么点, 像汪直和郑和那样的宦官是极小数的人。
此时的朱厚照已经放弃了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团这条路, 从古至今, 利用宦官治国的王朝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天启四年,东林党和阉党已经势如水火, 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是双方都不发动, 他们在等抓对方的把柄, 东林党先等到了, 他们听闻魏忠贤当着明熹宗朱由校的面骑马, 惊扰圣驾被陛下厌恶。
趁着这个机会,东林党推出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 大臣杨涟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过,因为太多了, 咱们总结性的说说。
第一,先祖皇帝有训,宦官不能干政只供掖廷洒扫,如今宦官魏忠贤却扰乱朝纲,坏了祖宗百年大计,这是他的罪过这一。】
“要是这么说,这规矩不是从咱爹这就……”朱高煦说话不过脑子,被一旁的朱高燧狠狠拽了一把。
朱高煦这次反应快,立马闭嘴,他这嘴…
【第二,魏忠贤打击忠臣,比如把顾命大臣刘一燝、周嘉谟等人赶走,亲近奸臣而远离忠义之臣。
第三,魏忠贤还害内廷的妃嫔,比如伪造圣旨让裕妃上吊自杀,这件事连陛下自己都不知。】
赵匡美没想到自己又吃上瓜了,“有点意思,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这大臣是如何知道的?他对后宫的事怎么比朱由校本人还清楚?”
“不说这事是真是假,当着皇帝的面上奏后宫之事,这位杨大人倒是够耿直。”赵德芳道。
话说平头百姓自家院里的事都不愿让外人知道,更何况是皇帝的隐私。
一般皇家有什么丑闻都会隐瞒,所谓家丑不外扬,特别是皇家丑事有关王朝的体面。
“这阉人,竟然敢残害后宫嫔妃!”朱佑樘拔高了语调,“那小子就由着阉贼胡作非为?!”
朱厚照没有发言,他对此事持保留意见,在朱由校眼皮子底下假传圣旨,胆子未免太大了些。
【第四,魏忠贤还残害龙嗣,他联合朱由校的奶娘客世,共同害死了皇后的孩子。
其他的嫔妃腹中子嗣也是,只要听到有嫔妃怀孕魏忠贤就会出手。】
“这大臣当真知道不少皇家密事,宫中得有多少耳目。”赵匡美再次感叹。
“不知是有耳目还是道听途说,不过上疏举罪,列举此等却不明智。”赵德芳也再次感叹 ,这大臣当真是什么都敢说。
【第五,魏忠贤还在皇宫内操练禁卫军,里面也不知有没有混入贼人,若其中一旦有人有私心,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在宫廷操练禁卫军,朱厚照再次感叹,朱由校和自己真是很相似。
禁军这事,朱厚照觉的若没有朱由校的首肯,魏忠贤不敢
【第六,魏忠贤大肆贪污,恃宠而骄,对陛下大不敬。
比如他竟然敢在陛下面前骑马,最后让陛下气恼的当场射杀了他的马。
其他的罪过咱们就不详细说了,刚刚总结的这几个问题基本能涵盖了其他问题。】
“这么看,这魏忠贤是挺不是个东西的。”朱高煦道,“果真不能用宦官。”
“此臣必死。”朱高炽叹了一声气。
“为啥?他上疏的都是假话?不至于吧!”朱高煦满脸问号。
朱高炽没搭理朱高煦,反正他解释也解释不清,不如听神迹所言。
【此次弹劾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明熹宗朱由校仍旧坚持的站在魏忠贤一边,明熹宗朱由校下旨对杨涟进行了斥责,斥责杨涟捕风捉影,造谣中伤。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得明熹宗朱由校支持的魏忠贤自然不会放过杨涟。
后来,魏忠贤诬陷大臣杨涟贪污受贿,让锦衣卫对其严刑拷打。
但大臣杨涟铮铮铁骨,被锦衣卫用铜锤打断了肋骨,可谓肉绽骨裂,但是最后他也没有屈服。
大臣杨涟的确是位有骨气的大臣,他如他的绝笔一样,“仁义一生,死于诏狱”。】
“还真死了,大哥你竟然猜对了!”朱高煦惊呼。
朱高炽……这玩意是猜的么?
听到如此有气节的大臣被魏忠贤害死,朱佑樘心口闷顿,果真不论是什么奸臣上位,残害的只有忠义之臣。
【朱佑樘】:这小畜生糊涂啊!
朱佑樘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怎么说呢,这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利用宦官集团打击文官集团的必然结果。
所以在刚开头咱们就说了,用坏人打击坏人,那原本的坏人也变不成什么好人。
接下来咱们具体分析明熹宗朱由校为何站在魏忠贤一方。】
天幕中出现卡通朱由校和卡通的魏忠贤,只见朱由校走到魏忠贤身边,他头上几个大字,“朕支持你!”
【咱们还从大臣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内容分析起。
首先是问责的第一条,宦官参政,魏忠贤是违背祖训参政了,但是下放给他权利的人是明熹宗朱由校,若魏忠贤参政有罪,明熹宗朱由校自然也有罪。
第二条,打击忠臣确切的说打击的东林党派,咱们前面也说过,天启二年后朱由校对东林党已然很不满,因此才扶植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的就是不让东林党一家独大,
所以魏忠贤扫除东林党羽,很大程度上是明熹宗朱由校的意思。】
听神迹一分析,朱佑樘沉默了。
方才他光顾着气恼,如今冷静仔细想想,大臣杨涟这哪里是在弹劾魏忠贤,分明是在弹劾朱由校。
【然后就是后宫的那些秘事,也就是明宗朱由校家务事。
大臣杨涟直接以朱由校的家务事作为魏忠贤的罪证,一来是打了朱由校本人的脸,毕竟谁的私事都不想让外人知道,特别还是皇家秘事,事关皇家颜面。
二来,这些皇家密室取证很难,有些是以讹传讹的消息,其中真真假假无法判断。
杨涟列举对方罪证这样的大事,用证据不足的后宫秘事,有些拿不上台面。
且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得罪明熹宗朱由校,若上疏说的是真便证明宫中有文臣集团的眼线,若上疏说的是假,就会大大降低上疏的可信度。】
赵匡美不住点头,他方才就觉的不该提大明后宫的这些私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再一个便是魏忠贤再皇宫内训练禁卫军,讲真,这件事情若不是朱由校背后要求,给魏忠贤多大胆子他也不敢。
所以咱们可以看出大臣杨涟的上疏看似在弹劾魏忠贤,其实是在弹劾明熹宗朱由校。
一旦朱由校默认了弹劾了魏忠贤,他就意味着承认自己错了,并向东林党屈服了。
试想一想,朱由校好不容易扶持起来阉党,此时的他怎么会向东林党低头。
因此朱由校站魏忠贤是必然的,确切的说他也是在坚持自己的政策。】
朱高炽点点头,他早就看透了这点…因此之前才说大臣杨涟必死,因为他弹劾的不是宦官而是皇帝本人。
【随着大臣杨涟的死,阉党彻底胜利。
也意味着明熹宗朱由校利用阉党制衡文官集团的策略胜利了。】
【朱高煦】:那这个胜利是好还是不好?
朱高煦有点糊涂了,前面神迹说东林没一个好东西,现在又说阉党没一个好东西,所以这场胜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场胜利怎么说呢,客观上说有利有弊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咱们只说说客观事实,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魏忠贤上台后都干了什么。
首先是目前被大家广为人知的收商业税。】

第239章
【说起天启年的商业税, 最近有一种观点特别流行,总结起来一句话,搞银子能手魏忠贤。】
卡通魏忠贤出现在天幕上,只见他头上一个大字, “钱!”
只要听到有关钱的话题, 朱棣他们便会不自觉的关注。
“这个太监还有这样的本事?”朱高煦一脸好奇, “不会是抢银子吧?”
“若他真能从富贵乡绅那抢到银子, 算他本事。”朱高燧道。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不言语,话不能说太早, 容易被打脸。
弘治年。
听到银子二字,朱佑樘父子二人眼神亦是一亮,相比朱棣永年年间的平行世界,朱佑樘父子二人还是缺银子。
虽然朱佑樘已经下来展开了海上贸易,但银子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收上来的, 盘踞在南方的富贵乡绅是个问题, 得让他们足额的把银子交出来。
朱佑樘父子儿子打起十二分精神, 他俩想知道魏忠贤为何被称为搞银子小能手。
若是方法可行, 他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朱高煦】:他怎么赚银子的?
朱高煦急脾气,等着神迹解答。
不知是不是不同时空网络有延迟, 有时候乐瑶说完一段话会间隔一小会。
【虽然这种说法支持者很多, 但是奇怪的是翻来史料却没有太多可支持的资料。
那这观点是从何而来呢?咱们还是打开《明熹宗实录》一起来看看。
实录记载天启十五年, 户部尚书李起元提出恢复万历时期的榷税, 这个榷税应该就是大家认为的工商税。
而且这个榷税还不是户部尚书李起元首先提出来的, 在李起元所著的《计部奏疏》有详细记录,在天启三年五月就有臣子提出复收榷税, 天启四年十月又有臣子提出。
所以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阉党掌权后的确复收榷税, 但没有资料证明是魏忠贤提议的此事。】
“那这个李起元肯定不是东林党。”朱高煦道,“东林党的文人没一个好人。”
【而且在天启五年才正式收的榷税,在天启六年就再次停收。
天启五月,阉党崔呈秀,杨梦衮就要求天启废除榷税,并最终在天启六月废除。
根据资料记载这次收“商业税”共收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对于国库亏空的大明来说算是杯水车薪。
并且在天启七年,朝堂还免除了潼关、咸阳商税。
所以阉党收商税挽救了大明的说法,目前主播本人没找到什么历史资料。】
【路人甲】:所谓的阉党也是由文官集团组成的,其中不乏南方官员。
【路人甲】:东林党不是什么好东西,阉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路人甲出来吐槽,现在的路人甲也成了乐瑶直播间的铁杆粉丝了,只是不像之前那么吐槽。
看了这么多历史区的up主,路人甲觉的乐瑶是主播里比较公平公正的,没太多的个人偏向。
就像这次唠东林党和阉党,没有偏向任何一方,本来嘛,这双方没一个好东西。
但凡有一个好的,大明也不至于灭亡。
【商税咱们就说到这,接下来咱们说说军事,和天启四年前相比,太天启四年后的军事情况有所好转。
这里咱们再来谈谈明熹宗朱由校,打破一下大众对他的科班印象。
其实除了木匠外,明熹宗朱由校对军事也有自己的见解。
在《孙承宗传》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帝好察边情,时令东厂遣人诣关门1”,可见明熹宗朱由校对军事的关心。
《明熹宗宝训》中也记录了明熹宗朱由校对大臣上疏有关后金和蒙古人勾结的事情予以重视。】
朱厚照越听越觉的朱由校和自己很相似,仿佛是后世的自己一般。
朱厚照越是感觉他和朱由校相似,就越感同身受,他把自己代入朱由校的处境,觉的朱由校比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朱高煦】:那他打了什么胜仗?
朱高煦一听到打仗立马来了兴趣,他迫切的想知道明熹宗朱由校打了什么胜仗。
朱厚照也十分关心,他也想知道朱由校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在军事上有些许功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宁远之战,此次大战是明朝难得的一场胜利。
也是后金努尔哈赤自进攻大明以来第一次败仗,且在宁远之战不就,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就病逝了。
根据实录记载,宁远之战持续了两天,后金以五万大军围困只有一万明兵的宁远。
最后大将袁崇焕以火器成功首住了宁远,随后努尔哈赤又把目标转到了锦州,在锦州同样遭遇了明军的“大炮”攻击。
最终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败给了明朝的火器,损失惨重。】
“火器。”秦始皇嬴政在竹简上刻下这两个字,这不是神迹第一次提到火器。
秦始皇嬴政已派人开始研究“火器”到底是何种武器,威力到底比冷兵器厉害多少。
“大哥,你不觉的朱由校和朱厚照这两个皇帝很像么?”赵匡美摸着下巴,越往后听他越觉的两人相似。
同样都启用阉党打击文官集团,都在军事上有不同程度的功绩,且两个人都十分的叛逆,一个建立豹房不上朝,一个沉默于木匠不可自拔。
“就是不知道朱由校会不会也死于非命。”赵匡美一脸好奇,到目前为止大明皇帝除了那个老道长和死宅万历,好似没几个善终的。
赵匡美觉的朱由校如此折腾,想让他死的人怕是不少。
一旁的赵德芳点点头,他也觉的朱由校和朱厚照很像,“不知他有没有绝嗣。”
之前朱厚照绝嗣,皇位传给了奇葩皇帝嘉靖帝,要是朱由校再绝嗣就有意思了。
“事情哪有如此巧合的。”赵匡美虽然觉的朱厚照和朱由校很像,但也不至于这么像。
赵德芳的这个疑问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赵德芳】:朱由校有没有绝嗣?
看到赵德芳这个提问,朱佑樘不由皱起眉头,“咱们老朱家是造了多大孽,隔几代就绝嗣。”
朱厚照也觉的事情不至于如此巧合。
【朱由校比朱厚照稍微强一点,他有三个皇子。】
“如今咱也有小皇孙了。”朱佑樘赶紧跟上一句,他家儿子可没有绝嗣。
提到自己还未谋面的小皇孙,朱佑樘的表情就变的十分慈爱,果然是隔辈亲。
【但是吧,朱由校这三个皇子全部要夭折了,实际也算绝嗣了。】
朱棣!!!
朱佑樘!!!
朱厚照!!!
赵匡美!!!
“这个朱由校是不是朱厚照转世啊!”赵匡美惊呼,未免也太像了吧!!

第240章
【提到明熹宗朱由校夭折的皇子, 就不得不提起著名天启大爆炸事件,又是大明的一桩悬案,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天启大爆炸的原因众说纷纭。
明朝的天启大爆炸与通古斯大爆炸、还有古印度的死丘事件称为“世界三大未解之谜”。】
朱佑樘他们还未从朱由校也绝嗣这件事情的震惊中走出去,又被神迹所述的天启大爆炸再次震惊。
“什么爆炸?”朱佑樘揉了揉耳朵, 瞪大眼睛, 朱厚照同样愕然。
“不愧是大明, 现在都成世界未解之谜。”赵匡美感叹, “走向世界了。”
听神迹说了这么多,赵匡美新名词的运用特别的快, 都有世界这个概念了。
赵匡胤心中也在感叹,大明的事情当真是一件接着一件,件件不重样。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