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by半两青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3

眼泪也不能掩饰渣的本质。
柳绵绵想了想,最后说了一句后世的无用鸡汤:“时间会治愈一切的,想开点。”说完就绕过时髦女人走了。
哭到一半的时髦女人:“……”
泪眼朦胧看着对方走远的背影,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这么冷漠的人,自己都真情流露这么伤心了,她居然能轻飘飘说一句半点用没有的话就走了。
真是没有一点同情心。
没有同情心的柳绵绵已经坐上了公交车。
这时候天气还不热,公交车上没什么味道,只是人依然很多,柳绵绵挤在人群中,默默在心里琢磨,等再挣点钱就去买辆汽车。
她想要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很久了,所以旁敲侧击地已经打听过国家的政策。国家前年出台过一个文件,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或拖拉机经营运输业,也就是说,买车可以,但得用于运输业。
她不可能真的买台车去跑运输,但是回头倒是可以用服装厂或者是榨油厂的名义来买车。
到求知巷的时候,柳绵绵还在考虑买车的事情,冷不丁突然听见有人喊她,她以为是邻居,随口应了声后才觉得不对,反应过来的时候,手已经被丁明霞抓住了。
一转眼倒是也好久没见这位原主的生母了,不知道是大病初愈的缘故,还是怎么的,丁明霞看上去有些憔悴,一下子人都老了不少,衣服也有些皱巴巴的,再不复原主记忆中永远得体温和的形象。
“绵绵,你最近怎么样?连过年都不回家看看,你怎么这么狠心呢?妈妈之前摔断了腿,不然早来找你了,咱们是亲母女,不管你过得好不好,妈妈总是惦记着你的。”
丁明霞说得情真意切:“我一早去菜场买了肉炖了一锅红烧肉,你最爱吃的,今天跟妈回家吃饭好不好?你看你爸你哥他们也好久没见你了,他们也都很惦记你的。”
柳绵绵看了丁明霞一眼,勾勾唇,讥讽道:“这位总是惦记着女儿,括号,非亲生,的母亲,我呢,从小到大都不爱吃红烧肉,我爱吃的是带骨头的排骨。还有,你说柳志刚和柳永捷惦记我,想见我,你征求过他们本人的意见了吗,你确定柳永捷见到我不会瞪着他那双死鱼眼,柳志刚不会一脸谁都欠他三千块的死样子?”
顿了下,她又说:“最后,想借钱,没有,想坑钱,不可能。”
丁明霞:“……”

第72章 罐头生产线
丁明霞实在想不通,这个原本执拗、坏脾气,但是一忽悠就准的亲闺女,为什么结了个婚,就变得跟个刺猬似的,碰不得咬不住,还扎手。
她原先确实是想从柳绵绵这里弄点钱,但是上回过来没找到人,后面回去摔了,躺床上躺了一两个月,家里的事情倒是又转圜了。
丁明霞现在倒是庆幸上回没找到柳绵绵,她其实也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能不用拉下脸来求人,自然是最好的。尤其这个人还是一直让她觉得没面子的柳绵绵。
柳绵绵之前埋怨她偏心柳锦诗,但是丁明霞觉得,这能怨她吗?他们一家子,可都是国营工厂的工人,柳志刚还是车间主任。这么多年,她都是昂着脑袋过日子的,突然来了个什么都不会、满身土气的亲闺女,让她在大院里丢尽了脸面,她能高兴吗?
怪还是得怪柳绵绵自己当初不懂事。
要是像现在这样,打扮洋气,还能挣钱,她难道会不满意吗?
当然,这是丁明霞内心的想法,也知道现在再说这些也没用,现在重要的是,把柳绵绵给笼络回来,让她帮衬着家里。
丁明霞忍着气,好声好气地说:“绵绵,你误会我了,你要不喜欢吃红烧肉,我做别的给你吃,你爸你哥当然也是盼着你回去的,你真的误会我们了。”
“我也不是来跟你要钱的,我怎么会跟你要钱呢,我自己有工资的。你想想,我要是冲着钱,我当初怎么会把彩礼钱都让你带回来呢?”话是这么说,只有丁明霞自己知道,曾经多么后悔为了面子把这两千块给了柳绵绵。
所以说,说话是门艺术呀。
明明是自己扣着彩礼不想给,又因为被识破闹出来,为了脸面不得不给,但是到了丁明霞口中,却变成了她一分钱没要,都让柳绵绵带回了婆家。
丁明霞苦口婆心:“再说,哪个女人出嫁了就跟娘家不来往了呢?婆媳关系最是难处,夫妻之间也难免会有龃龉,这种时候还不是得娘家人来帮衬着?一笔写不出两个柳字,你是柳家人,是我亲生的,我们又怎么会不管你呢?”
柳绵绵心说,要不是老娘上辈子就叫这个名字,你看我会不会改名呢?
“有事说事,没事再见。”她说。
丁明霞再度被噎了一下。
既然怀柔政策没用,丁明霞想了想,决定还是谈利益。
来之前她也是打听得很清楚了,这死丫头跟隔壁的蒋红梅一起做生意,可是挣了不少钱的,听说最近还开了什么炸鸡店,生意也是好得不得了。
想到蒋红梅过年时给家里买的年货,丁明霞又有些心塞。人蒋红梅都知道挣了钱给父母买东买西的,这死丫头倒是连军工大院的门都没踩进去过,因为这事,害得她又被大院里那些多嘴娘们儿阴阳,说柳绵绵肯定是怕上门再被卖给人贩子了,又说什么保不准当初也不是抱错的,就是故意丢掉的。简直莫名其妙。
不过,丁明霞琢磨着,这死丫头一门心思挣钱,自己说的这事,她肯定会感兴趣的。
“去年咱们军工厂开始搞军转民,买了两条罐头生产线,咱们南城自己水果不多的,原本厂里是跟邻省的甘城说好了,水果都从他们那里进货,前面都好好的,今年开年,对方说自己搞了罐头厂,桃子、桔子都不卖给咱们了。”
丁明霞看看周围,压低声音说:“厂里弄不来水果,留着两条生产线没用,就准备折价卖掉了。你爸说他能找到买家,到时候咱们先跟厂里买下来,一转手,就能挣不少。”
裁军节省军费投入经济建设,是大领导定下的政策。军队员额减少,军工订单自然也大幅削减,全国那么多的军工厂要吃饭,就得从军工转为生产民用。
柳绵绵上辈子听老妈说过,小时候吃过军工厂生产的雪糕,特别绵软,也用过军工厂生产的电风扇,质量杠杠的。
这场时代的浪潮中,自然也有转型成功的军工厂,但也有不少转型失败连年亏损直至破产的。
原书中,南城军工厂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破产了,被女主江映雪和女配柳锦诗争相收购,俩人在收购军工厂的过程中频频过招,最终柳锦诗不敌落败,江映雪成功收购,奠定了她事业版图的重要一块。
不管是军工厂还是国营工厂,原先都是按计划生产,上面下达生产指标,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生产指标。
而改开之后,计划经济被打破,厂子需要自己去找市场去找销路去应对竞争,于是不少水土不服的厂子,就会迅速地倒下。
南城军工厂底子厚,倒是折腾了挺久,只是再厚的底子,也经不住你一下子开罐头生产线一下子开自行车生产线的,这么没头苍蝇似的折腾,只会越折腾越亏损。
更何况,像柳志刚这样趁机浑水摸鱼、损公肥私的人,也真是不少。
一个罐头生产线,厂子里买过来可能要万把块钱,两条就是一万五到两万,低价买入高价转手,挣个几块钱轻轻松松。
只不过,柳家没有这么多的本钱。
原先家里存款也就几千,后面炒君子兰,直接把存款都给掏空了,就更拿不出来了,所以才会找上柳绵绵。
柳绵绵自然也猜到了。
按理,她是不想跟柳家人再有什么搭界的,但是她忽然想到,南城确实不是水果主产区,所以做罐头厂,其实没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谁说罐头只能做水果罐头呢?
这两条生产线,与其便宜柳志刚他们,倒是还不如她去买了做点实事,也能为本地创造点人工和税收呢。
心里虽然有了主意,但是柳绵绵面上却半点不露,反倒是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这种投入大利润少的生意我可不做,再说,我刚开了炸鸡店,手里没钱。”
柳绵绵敢打赌,她但凡是真的拿出一两万块钱来给柳志刚买生产线,他们夫妻俩就敢把这笔钱昧下不还给她。
当初她能从他们那里把两千块钱彩礼要回来,那是因为,那时候他们还是大院人人称颂的体面人,他们还在乎名声,怎么的也得替柳永捷和柳锦诗考虑。
后面人贩子事件、君子兰事件一堆事情后,他们一家子人设崩塌得厉害,名声也是一落千丈。
如今这夫妻俩都盘算着倒卖厂里的生产线了,估计也是不怎么在意名声,就奔着钱去了,这种情况下,柳绵绵觉得,但凡有一分钱落到他们手里,都未必能拿得回来。
所以,她当然得拒绝。
丁明霞没想到她拒绝得这么干脆,试图劝说:“你手里没钱,你公婆呢,他们手里总有钱的吧?维舟的奶奶可是资本家的千金小姐,怎么也会留点东西给他们的。你好好问问你婆婆,咱们也不是不还,生产线卖掉钱不就回来了吗?”
柳绵绵摇头:“我婆婆可没那么好说话。”
这话丁明霞还是相信的,别看俞婉平时看着温婉好脾气的样子,据说工作上也是说一不二的,军工厂这边跟她接触过的人都是知道的。
丁明霞于是又说:“你不是跟蒋红梅一起做生意吗,她没跟你一起开什么炸鸡店吧,你找她先借一点。你说你,好好的,开什么炸鸡店,烟熏火燎的生意,看着也不体面。”
柳绵绵盯她一眼:“我开什么店,关你什么事?”
丁明霞:“……”
这真是,脾气也越来越差了。
柳绵绵不想跟她浪费时间了,摆手赶人:“没钱,蒋红梅也没钱,再说,她不就住你隔壁吗,要借钱你自己去。你赶紧回吧,再东拉西扯的,我喊人贩子拐人了啊!”
丁明霞真是快要被气死了,怒道:“我是你妈,亲妈!你说什么人贩子?!”
柳绵绵理直气壮:“你是我亲妈,你还把我扔乡下了呢,你养的好闺女还差点把我卖给人贩子了呢!你信不信我喊一声人贩子,保准有人举着棍子冲出来打你?”
丁明霞哭腔:“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柳绵绵马上喊:“快来人啊,人贩……”
丁明霞尖叫起来:“我走,我走还不行吗?!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白眼狼,我真是还不如当年……”
柳绵绵喊:“人贩子——”
路边院子传出说话声:“哎,是不是有人在喊人贩子?”
“好像有啊,不过又没了。”
丁明霞马上跌跌撞撞地跑了。
柳绵绵笑了下。
就这胆子,还想从她身上讹钱?
柳绵绵走进院子,看到沈维舟坐在她日常坐的躺椅上看书,奇怪问:“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沈维舟放下书站起来:“我手头的项目完成了,他们的还没完成,所以我准备休息几天。”
柳绵绵觉得,沈维舟大概是这个时代最不守规矩的打工人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对待工作那都是抱着十二分的热忱的,迟到早退,没事旷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很多到了退休年纪的人,都巴不得返聘回到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而沈维舟,却是时不时的迟到早退,或者就是干脆不去上班,这固然有他身体一直不太好的缘故,但柳绵绵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沈维舟本质上就没有为工作鞠躬尽瘁的想法。
这人还挺惜命的,知道要劳逸结合。
这一点上,他倒是一点也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跟她这个信奉“何以解忧,唯有退休”的现代人还挺像的。
心里吐槽归吐槽,柳绵绵自然也清楚,沈维舟能时不时给自己放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聪明,哪怕是在研究所这种满地学霸的地方,他的能力也高出其他人一大截,负责的部分总是遥遥领先地完成,自然就有时间休息了。
这么一说,跟他一起搞研究的同志们真是辛苦了。
“那咱们晚上去看电影?”柳绵绵边洗手边问。
沈维舟拿了擦手的毛巾递给她,应了声后转而问:“刘婶说你去舞厅了?”
“嗯,找伍老板谈录像厅的事,基本谈好了。”
之前柳绵绵找林哲帮忙打听伍衡的事,沈维舟也是知道的。虽然沈维舟内心是觉得,伍衡这个人经历复杂,尤其谁也不知道他在南方究竟怎么发家的,这样的合作伙伴,其实并不算太可靠。
但是沈维舟也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群狼环伺的异世待久了,不会轻易信任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而在和平时代,这种草木皆兵的心态其实并没有必要。
就像柳绵绵说的,只是做生意而已,只要对方不作奸犯科,就没问题,哪怕作奸犯科,自然有法律制裁他。
所以听着柳绵绵说怎么和伍衡谈的合作,沈维舟并没有插话,一直听到两人约定的分工时,才忍不住笑了下,抬手捏捏她的脸颊:“就这么怕麻烦?”
柳绵绵啪地一下拍在他手上:“我脸刚洗过。”
干脆了倒了盆水重新洗。
沈维舟笑看着她,听她继续在那里絮絮叨叨,说起伍衡的那个前女友,说起对方错认她是许海棠,最后说到了在巷子口碰见丁明霞,自己一喊人贩子,她就吓跑了。
他仔细看着她的表情,确认在她脸上没有看到丝毫的难过。
哪怕知道她应该不会在乎,但是心里总又有些担心,看到她不以为意,才暗暗松了口气。
“军工转民用并不是换条生产线的事情,缺乏捕捉市场的能力,买再多的生产线也没用。”沈维舟对南城军工厂的决策失误如是点评。
“可不就是。”柳绵绵笑眯眯道,“估计军工厂里面有柳志刚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军工厂留着这两条生产线没用,南城也没有罐头厂,自然也不可能有国营单位接手,那么就只能卖给乡镇集体企业或者是外地企业。”
比起外地企业,自然是卖给本地企业更符合南城的利益,但是本地既然不适合办罐头厂,那么人家买生产线去干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自然都是买去转手的。
柳绵绵擦干净手和脸,忽然踮起脚,捏了把沈维舟的脸,笑着说:“这位帅气的小哥哥,等我买生产线回来,做罐头给你哟!”
说完就想跑,才刚跑出去呢,就被沈维舟一把拽了回来,在脸上亲了一口,才放开她:“我等着。”
“哦哟!”刘婶从厨房出来,正想喊他们吃饭,瞅见这一幕,赶忙一转身又钻进了厨房,大声喊,“忙完了赶紧吃饭了!”
柳绵绵笑看着沈维舟,依旧是面无表情的样子,耳根却红了一片,她乐得不行,说:“我先去打个电话,马上回来。”
蒋红梅这个工作狂,也只有吃饭这段时间能准确找到她人。
“罐头生产线?哦,我爸妈也在说这事呢。大家都说厂领导拍脑袋定决策,原料问题都解决不了,就买了两条生产线,简直胡来。”
电话里,蒋红梅边吃饭边说话:“便宜肯定是便宜,可你买了做什么用?”
柳绵绵笑道:“用处多着呢。”
蒋红梅也不多问,一口答应下来:“行,我让我妈出去打听打听究竟怎么个章程。”自从挣了钱,蒋红梅的家庭地位节节攀升,她爸妈现在都挺听她的。
跟蒋红梅商量完,柳绵绵又给余国梁打了个电话,让他赶紧跟乡里打报告,筹备办罐头厂。
电话那头的余国梁:“……”

第73章 可不是他大惊小怪
余国梁自然是相信柳绵绵的,但是什么都还没有,就去申请办罐头厂这种事情,他还是有点没底,再说,他们前进乡也不产水果,哪来的原料呢?
再再说,万一军工厂的罐头生产线没买到手呢?
柳绵绵笑道:“没买到咱们就自己去买新的生产线啊,国内罐头行业还是比较成熟的,这个生产线国内的机械厂家就有,新的就是价格高一点,回本的时间稍微长一点而已。”
之前她也是没想到这一茬,但是丁明霞一说,她就想到了。
华国在罐头加工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而且,军工厂既然已经生产过一段时间,技术和人工的问题肯定也解决了,到时候他们直接想办法挖人就行,实在不行,高薪聘请过来做培训也可以的。
留下村榨油作坊里,余国梁恍恍惚惚地挂掉了电话。
这时候电话还不普及,留下村村委都没装电话,倒是榨油坊这边,乡里特批给拉了电话线。毕竟榨油坊除了加工,也对外出售花生油,有个电话联系业务会方便很多。
而对于余国梁来说,有了电话,他遇上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还能打电话问问柳绵绵的意见,心里也更有底。
余国梁一直是知道的,柳绵绵自从去了南城,这眼界就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了,说投资就投资,说买榨油设备就买榨油设备,那魄力,余国梁觉得,都赶得上乡长了。
关键是,榨油坊开起来以后,确实是立马就挣钱了。
因为之前搞了一些宣传和优惠的活动,现在十里八乡基本都知道留下村有个榨油坊,设备比乡里的新,出油率比乡里的高。
榨油坊生意火爆,家里人忙不过来,他们又招了几个村民来帮忙,加上鱼塘那边,现在满打满算,帮他们家干活的村民已经有十几个人。
如果再加上王志远那个养猪场招的人,那就更多了。
王志远卖完鱼就去了王叔战友的那个养猪场,春节都是在养猪场过的,在那边待了几个月,每天点灯熬油,悬梁刺股的,倒是学了不少东西,算是初步掌握了养猪技术。完了他就跑回留下村,跟村委租了地,把养猪场给开起来了。
榨油坊的油渣饼现在都供应给了养猪场,大概是油水足,那些猪简直见风长,一头头膘肥体壮的。
总之,柳绵绵当初随口描绘的场景,几乎没费多少时间,就全都实现了。
“老大,你发什么呆呢,赶紧回家吃饭了。”
余国栋进来,看到余国梁双眼发直地坐那儿,不禁心头一跳,忙问:“怎么了,是之前发出去那批花生油出问题了吗?”
余国梁回过神:“啊?啊,不是不是。”
他慌忙摆手,随后表情复杂地说:“是绵绵刚打了电话过来。”
余国栋松了口气,转念一想,松到一半的气又提了回来:“怎么的,是老幺出了什么事吗?”
余国梁摇头:“这倒不是。”
余国栋真是要被他急死了:“那到底是什么事,你怎么这副样子?”
余国梁抬头看着他,说:“绵绵让咱们跟乡里打报告,申请建罐头厂。”
“什么玩意儿?”余国栋差点要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
“你没听错,绵绵说要办罐头厂,让咱们赶紧跟乡里打申请,批地,走手续,她那边会想办法搞生产线过来。”看到余国栋这副样子,余国梁顿时心理平衡了。
看吧,可不是他大惊小怪,是这个事情确实让人惊讶。
这步子迈得会不会太大太快了,他们这边榨油坊也才刚起步呢。
“你也觉得听着心慌吧?我知道老幺是敢想敢干,而且吧,她看准了这事儿估计是真能做起来。”
余国梁皱着眉头:“我是不太相信自己,你说咱们什么经验也没有,也就养鱼种地刚挣了点钱,还有就是这榨油坊。可养鱼种地不算难啊,咱们庄稼人,不怕吃苦的事情,榨油这个机器也不难,学几天就会了。可罐头厂不一样,那是正儿八经的厂子,再说咱们这里也不产水果……”
“先干,老大,别想这么多,咱们先干!”余国栋看着余国梁,眼神坚定,“咱们包鱼塘前,也不知道鱼能不能养起来,种花生前,也不知道花生能不能种起来,开这个榨油坊前,也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少人来不是?”
余国梁还是皱着眉。
余国栋拍拍他的肩膀:“大不了就是赔钱嘛,咱们还有鱼塘,还有榨油坊呢,总能挣回来的。”
这句话是真的说到了余国梁的心坎上,之前他什么都没有,也敢咬牙包鱼塘,现在他们有这么多挣钱的路子,试一试,好像也没什么?
他搓了搓脸,点头:“行,咱们先干。”
乡里听说余国梁他们要办罐头厂,自然也是非常惊讶,同余国梁一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前进乡不产水果呀,别说他们前进乡了,就是整个县里,都没多少果树。
这个问题余国梁答不上来,只说他小妹那边应该能解决。
上次买化肥,乡里干事和余国梁一起的,不止见过柳绵绵,也听说过沈家的背景,加上老余家又是包鱼塘有是开榨油坊的,听说也是得了柳绵绵的资助,所以乡里领导对他们家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
如今听说柳绵绵那边能解决水果问题,倒是也并不怀疑,又听说生产线都已经在争取了,更觉得这个事情,虽然听起来不太靠谱,但实际可能还是挺靠谱的。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开起来以后效益不好,可至少尝试过不是吗?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是趟水过河,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于是,乡里几个领导一商量,集体举手表态,通过了余国梁的申请,甚至还初步划出了一块地,准备租给罐头厂建厂房。
也是这时候各方面规章制度都不完善,余国梁手里什么都没有,竟然愣是把一项项手续给办了下来。
而就在余国梁东奔西跑办手续的时候,南城这边,蒋红梅已经说通她妈帮忙报名购买生产线了。
钱爱真跑去厂办报了名,回来把一张纸片交给蒋红梅,不放心地又问了一遍:“到时候生产线买下来,你真给我五十块钱?”
蒋红梅把报名单折了折,塞进兜里,说:“妈,你说你叫什么钱爱真,你改名叫真爱钱不是更合适?”
说着,人已经跑出去了。
等钱爱真反应过来,举着锤衣棍子追出去的时候,蒋红梅早跑下楼了。
钱爱真趴在栏杆上怒吼:“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敢说老娘爱钱,蒋红梅,你有种别回家!”
蒋红梅在楼底下抬头往上看,笑了起来:“妈,我不回来,你找谁拿钱去?”
钱爱真:“……”
她还真说不出钱不要了这种话,只好眼睁睁看着蒋红梅慢悠悠地走了。
赵大妈搬了小板凳坐在走廊上摘菜,正好看到母女俩这一出,乐道:“爱真啊,你们家红梅这么本事,你就知足吧!也不看看,过年的时候,她买了多少年货回来,平时回家也时不时地拎点东西,多孝顺的孩子哟!你们夫妻俩呀,真是享上闺女的福了哦!”
看了眼隔壁,赵大妈摇了摇头,从前大家都说柳家儿子闺女都出息,日子越过越好,可现在呢?
照她说啊,当初他们家既然把亲生的给认了回来,就该好好待人家,也不至于后面发生那么多事情。
走廊上的声音传进柳家,坐在沙发上的柳志刚和丁明霞脸色都不太好看。
别人家的闺女挣了钱给家里买这买那,他们家的闺女同样挣了钱,却是一分钱都不肯给他们花。
人家是享上闺女的福了,他们家两个闺女,一个跟男人跑去西北了,一个压根儿就没当这里是个家。
柳志刚烦躁道:“你看看,你找那个白眼狼有什么用,她一分钱不给,背后还要搞小动作。蒋家之前可没说要买生产线,现在倒是去报名了,我看就是那个白眼狼在背后搞的鬼。”
丁明霞也有些后悔,早知道柳绵绵一点不为所动,她折腾什么劲儿?
但是,之前她说要去找柳绵绵的时候,柳志刚可没反对,现在事情没办成,他倒是埋怨上了。
丁明霞阴阳怪气地回怼:“至少我一直在想办法。”
不像柳志刚就会在家里指手画脚的,什么事情都不做,倒是一堆的意见。
“而且,也不是就蒋家报了名,其他的还有好几个呢,多一个少一个的,也没多大区别。”
从君子兰的事情后,这一家子可再不是从前其乐融融的样子了,互相之间都非常不满,动辄就要吵架,吵得厉害了,还得动手。
丁明霞现在也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面子不面子了,所以面对柳志刚,也不再是以前温柔小意的样子,该呛就呛。
柳志刚头疼得不行,只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他站起来:“反正后面的事情你少管,省得拖后腿,家里如今这处境,还不是你造成的?”
等他进了屋,丁明霞才翻了个白眼。
钱可是她求爷爷告奶奶的,东拼西凑借来的,还差了一大截,也是她找了在银行上班的老同学帮忙贷出来的。
她不仅要管,还要把柳志刚盯得牢牢的。
军工厂这边倒是也没想到,罐头生产线这种东西,厂子里竟然真有人想买。
且不说生产线价格不低,一两万块钱寻常人家不可能有,关键是大家买这生产线去干嘛呢?
严厂长都有些疑惑了,对沈文山说:“沈副厂长,说实话,之前你提议先看看内部有没有人购买时,我其实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多此一举。倒是没想到最后是这么个情况,看来还是你对大家比较了解。不过,你说大家这么踊跃报名,是不是都看好罐头厂,这个生产线,是否我们没有经营好?”
严厂长技术出身,做事情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这种性格,在原先按部就班,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时,自然能把军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可市场经济环境下,要说让他想法子给军工厂开拓一条新的道路,却实在是勉强。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团扇家族使命  在荒岛开了家  吞没by泡泡藻  路人甲如何拯  姽婳间by是今  五条猫猫和他  错嫁给年代文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