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美食)by桃花白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03
 太子殿下从小聪慧,若不是小时候那件事,必然是大家心中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如今看着殿下慢慢恢复,甚至还准备练习骑射,朝中后继有人,任谁都觉得天佑万龙国。
 苏副使都觉得,他们上司宁郡王最近心情不错,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这几日,苏茵茵跟苏娘子收拾行李要回老家一趟。
 年前就说好了,要回家学新点心的方子。
 这次估计回去半个月,学五到七种做点心的方法。
 苏茵茵识字,可以让苏奶奶口述,她记下来,回来之后按着方子做,也更省时间。
 上次在酒楼吃饭,苏茵茵就察觉到,连酒楼大厨都在想着创新,他们点心铺同样要抓紧。
 汴京的集市,好像越来越繁荣了。
 正月二十出发,二月初七正好回来。
 苏茵茵回来之后,发现哥哥学习更用功了。
 一问才知道,汴京北城今年的童试题目极难,他们这个私塾里竟然只有一个考上秀才,气的进士夫子咬牙切齿。
 进士夫子心中不满,挑了几个他觉得潜力极大的学生,私底下不要钱给他们补习,一定要让他们考上秀才方能雪耻。
 苏显就是其中之一。
 哥哥这是直接进了精品小班?
 哎,考科举确实不容易。
 收到科举,苏茵茵跟苏娘子对视一眼,苏娘子甚至还没收拾好行李,就有人登门拜访。
 这次魏娘子跟她相公一起来了,两人手上拿的礼物看似不多,实际上都是贵重的布料。
 魏娘子脸色难看,她也不瞒着苏家人,直接向小宝宝道谢,满怀感激拉着苏茵茵的手:“若不是你提醒,只怕正要着了他们的道。”
 正月上学,魏娘子的娘家来人,给她大女儿说亲事,家族里还算有出息的魏书生。
 而且那魏书生还能来京城买房定居,准备在汴京读书。
 本想着是好事。
 可苏茵茵提醒,马上要童试,他家为什么不等童试结束再说,难道一定料定自己考不上?
 这种细节,很少有人能察觉。
 毕竟怎么看魏书生都是潜力股,还是娘家人来说媒。
 魏娘子先让娘家那边看看情况,听了小宝宝的话后,又让相公去找同僚从当地定州当地官府询问。
 一来二去,终于在童试时发现端倪。
 好啊,原来是魏书生在童试前,试图买当地童试题目。
 当地衙门发生后,直接夺了他们考试的资格。
 只是当时全县书生都在备考,不好说出来,影响考生成绩。
 魏书生一家就是趁着事情还没揭露,准备赶紧定亲。
 可当地肯定不成,毕竟童试结束后,此事便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便是跟当地女子定亲了,那直接退亲便是。
 万龙国对女子退亲可没有那么大的拘束。
 而且怎么看都是他家有错在先。
 故而魏家想让魏书生去往他处。
 在汴京的魏娘子便被盯上,到时候事情传过来,估计生米都成熟饭了。
 至于什么在汴京买房备考,根本不是为了读书,也不是为了让女方家放心。
 完全因为家乡待不下去。
 再有,魏家还指望汴京北城这边查的不严,忽略魏书生在定州县城的罪名。
 考生那样多,察觉不到也很正常。
 可他家完全没想过,若汴京这边知道了,那他的岳家也会被牵连。
 到时候岳父母都被连累。
 或许想到了,但依旧这样做。
 反正吃亏的又不是他们。
 若不是他家多留个心眼,从官府同僚那查问,真要入了圈套。
 “这人实在可恨。”这位巡查司副使极为生气,若不是相隔两百里,他定然会直接狠揍对方一顿。
 苏家夫妇听了来龙去脉,只觉得害怕。
 他们家也有女儿,若他家遇到这样的事,苏副使这般冷静的人,都会冲过去打人。
 苏茵茵听的震惊。
 科举舞弊这种事都敢做啊,魏书生是不是头有点铁。
 幸好当地官府发现的及时。
 她当时还怕自己多心,没想到多心是有好处的。
 魏娘子再次感谢:“怎么说都觉得不够,以后你家有事便是我家有事,必然不会推辞。”
 魏娘子本身性格爽快,小时候也读过书,在汴京北城时间长,结交甚广,她这么说,便是认了私人的交情。
 那巡查司副使是大族旁支,虽不受重视,却也有几分体面,他跟着点头,同样是感谢。
 当晚两人留下吃饭,期间更是夸茵茵聪明。
 这般敏锐,那可是天分啊。
 正说着,苏家门又被敲响。
 苏显过去开门,是私塾夫子让学生送新添的课业过来,说是今年童试题目整理好了,让他们都做一遍。
 苏茵茵往外看去,哥哥的夫子着实被今年童试气狠了,竟然连夜差人送试。
 升学率的问题,果然困扰古今所有老师。
 不过门口那人身穿崭新青衿,难道是哥哥私塾里,今年唯一考中的秀才?
 苏茵茵还没见过秀才呢。
 苏娘子见女儿好奇,随口问道:“怎么了?”
 “娘亲,外面好像是黄秀才。”
 黄秀才,显儿的同窗?
 苏家夫妇自然知道他,显儿私塾唯一考中秀才的嘛。
 今年童试题目极难,只有他过五关斩六将,考中秀才,是进士先生的爱徒。
 让爱徒来送卷子,也是对学生们的激励?
 黄秀才无奈至极。
 夫子还让他穿着青衿来送,搞的像是故意显摆一样。
 说到新中的秀才,魏娘子跟巡查副使同时看过去。
 谁让差点被假书生骗了,此刻来了个真书生,忍不住多看几眼。
 魏娘子看着,忍不住道:“这秀才今年刚考中吗。”
 “年龄多少,可有婚配?”
 这他们哪知道啊。
 等苏显拿着童试的试卷回来,面对目光灼灼的婶娘伯父,有点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了?
 “显儿你这同窗今年多少。”
 “可有婚配?”
 “家里条件如何?”
 “品行呢,做人的品行最重要。”
 十二岁的苏显有些不明白,小宝宝苏茵茵已经在扶额了,她就不该多看那一眼!
 苏显那边并未回答黄秀才的私人问题,只道:“黄兄品行极佳,性格稳重,学问扎实。”
 还真是秀才!
 今年刚考出来的。
 苏显顿住,剩下的不再多言。
 没经过允许,不能在背后说人家里情况。
 魏娘子,巡查副使对此倒是理解,甚至更欣赏苏家了。
 苏副使来汴京时间短,又是行伍出身,没想到一家人竟然这般优秀。
 苏娘子不用说,自己撑起点心铺子,还乐善好施,对家中贫困的下属极好。
 大儿子苏显读书用功,轻易不论人长短。
 小女儿冰雪聪明,知微见著。
 哎这一家四口,让人实在羡慕啊。
 羡慕归羡慕,魏娘子还是请苏显帮忙问问黄秀才的情况,看看他那边有没有这个想法。
 毕竟方才一看,那穿着崭新青衿的青年着实不错,为人沉稳,做事也稳妥。
 老家那边,还想给她画个未来秀才的饼。
 现在她偏偏要给女儿找个真秀才。
 不然出不了这口气。
 苏显傻眼,盯着妹妹看了好一会。
 想到同窗黄兄的情况,苏显竟也没直接拒绝,只能对妹妹敬佩道:“这种情况,妹妹也能撮合一对?”
 这合理吗!
 苏茵茵默默吃饭,她也没想到啊。
 此事交给上学的苏显,以至于第二日上学时,下意识看向同窗黄兄。
 黄秀才今年二十一,是进士夫子的同乡,家里务农,家里贫苦。
 因着天赋不错,故而被进士夫子带到京城,既是给他家做些杂事,同时也能免除学费。
 黄秀才确实争气,今年考题如此之难,他竟然还考中了。
 更幸运的是,他依旧可以在夫子这读书,毕竟夫子是进士,还能教导他许久。
 十二岁的苏显头一次办这种差事,频频看向黄秀才。
 进士夫子看了一眼,反而夸道:“不错,见贤思齐焉,多向黄秀才学习才是。”
 苏显挠头,等到得空时,不好意思地将此事说与黄秀才,最后强调道:“只是说一句,若不成没什么,昨晚我爹同僚看到你了,便顺嘴一问。”
 黄秀才也傻眼了。
 自从他考上秀才之后,说亲的人是很多。
 无论老家还是夫子这边,上门说项的人不少。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沉默的小孩苏显会提起此事啊。
 黄秀才虽然觉得好笑,却也道:“此事还要禀告夫子再讲,我住在夫子家中,必然要说一声。”
 无论成不成,都要让夫子知会,这是应有的礼数。
 没想到夫子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此事为苏显讲的?还是他妹妹先看到你,随后那女方家长才起了想法?”
 黄秀才不明所以,夫子说话怎么听不懂啊。
 进士夫子看一下自己的同乡后辈。
 这孩子只知道读书,就不知道打听打听外面的事吗。
 其他人就罢了。
 若是苏显的妹妹苏茵茵所说,倒是可以看看。
 就连他都知道,苏茵茵有小红娘的绰号,她点的鸳鸯谱都很好。
 黄秀才听了前因后果,甚至觉得夫子有些荒谬?
 不是他不敬师长啊,而是这理由也太奇怪了吧。
 话虽如此,他还是听夫子的,把自己的情况写成信件递给苏家。
 这算是道明自己的家世。
 黄秀才虽知对方是兵马司副使,家族似乎还有些体面,但依旧如实写了情况。
 他家老家六口人,爹娘哥嫂务农,妹妹待嫁,家底单薄。
 又写了自己的情况,说这次秀才名次不高,把名次年龄都写上,主打一个实在。
 信件给苏家看,那也就是给魏家看。
 苏茵茵只听过相亲的时候美化自己条件的,写的这般真实详尽的还是头一个啊。
 单这一点,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苏娘子魏娘子同样这般想的。
 特别是魏娘子,经历娘家那事,她现在不求门第,只求对方是个实诚人。
 “要不然,见一见?”
 二月三月不少花会游园,彼此见一面再说。
 魏娘子动作迅速,问了私塾休息时间,定在三月初三踏青游园时“偶遇”。
 这两年一到春日,京郊不少园子开放供游客赏玩,根据园子大小不一,每人二到十枚铜板不等。
 汴京男女老幼都会趁着时间踏青赏花。
 选在游园会上,再合适不过。
 “茵茵也去吧,带上我们有福气的小宝宝,正好可以牵个线。”
 魏娘子带着女儿前去游玩。
 黄秀才带着苏家兄妹,去同一个园子。
 到时候有茵茵在,她去跟魏娘子母女打招呼,简直刚刚好。
 如此“艰巨”的任务,非小红娘莫属。
 到了三月初三这日,唯一不同的,就是黄秀才身边又多了两个小娃娃。
 一个是酱料店的孙东俊,他见老大要出门踏青,也要跟着去。
 其实就是想出去玩。
 另一个是冷着脸的李锐渊,他倒是提前说好了,并不算突然跟着。
 黄秀才感觉,自己像是娃娃队的队长。
 不过既然领命了,就一定会照顾好娃娃们。
 苏娘子看着,差点把店门关了,跟着他们一起。
 黄秀才却道:“婶娘,不妨事的。我在家中常带着侄儿侄女,这几个孩子乖巧,我们照顾得来。”
 黄秀才身边还有个同龄人,是他已经成亲的表哥,跟着过去,也是帮忙相看。
 两个大人带着四个小孩,完全没问题。
 别说这几个小孩里,苏显沉稳,茵茵乖巧。
 冷脸小孩原锐更稳重,他身边还有仆从跟着,肯定没事。
 只有邻居家这个看着糖果流口水的孙东俊傻乎乎的,需要费心些。
 一行六人坐着马车往北郊走去。
 他们出发的虽早,路上却已经有不少马车,皆是出来踏青游玩的少男少女。
 苏茵茵看着窗外,惊喜道:“好多风筝啊。”
 很少跟这么多人挤一辆马车的原锐往小宝宝身边靠了靠:“你想玩吗。”
 苏茵茵点头:“下次吧。”
 这次没有带风筝。
 她要买个好看的风筝过来玩。
 到了北郊,只见青草满地,花香四溢,绿水青山看着便让心旷神怡。
 魏娘子定下的园子规模中等,大人五枚铜钱,小孩两枚即可。
 黄秀才主动付了所有人的银钱,并非他故意充大方,而是这些人都因他而来,不好让大家破费。
 他多去抄书把银钱赚回来即可。
 苏家兄妹同样揣着钱,见他们晚了一步,便在附近买了些吃食分给大家,算是平坦出来的费用。
 临到园子门口,李锐渊却往其他地方张望。
 “原锐,怎么了?”苏茵茵好奇道。
 见着附近人多,苏茵茵主动拉住原锐袖子:“咱们不要走散了。”
 李锐渊看了看宝宝的小手,嗯了声,开口道:“等风筝。”
 “风筝买回来了,少爷您看这个怎么样。”李锐渊的仆从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好几个风筝。
 这已经是他能买到最大最好的风筝了!
 其中一个蝴蝶风筝有苏茵茵整个人那样大,上面的彩色绘饰实在吸引眼球。
 剩下的同样好看,大小也差不多,但要论夺目,还是蝴蝶风筝最漂亮。
 李锐渊接过蝴蝶风筝递给苏茵茵。
 其他风筝则由仆从分给大家。
 孙东俊目露精光,往前大跨步,双手抱拳,然后拉住苏茵茵袖子:“老大,跟着你果然没错!”
 有吃有喝还有风筝。
 这日子太美好了!
 李锐渊皱眉,拍开对方的胖手,碰什么碰。
 孙东俊也不生气,美滋滋把玩风筝。
 李锐渊的仆从看得好笑,帮忙照看所有孩子。
 不过有黄秀才在,似乎不用太担心。
 他果然如自己所说,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虽说是游园,却能各个照顾到位,确定所有小朋友都在,带着大家一起进园。
 不远处的魏家母女早就看到他们这一行人,在马车上暗暗观察。
 黄秀才不卑不亢,照顾孩子也照顾的自然,除了呆板了些,其他都还行。
 魏娘子看向女儿:“兰双,他就是黄秀才了。”
 那身崭新青衿做不得假。
 被唤兰双的年轻女子很不好意思,她远远看一眼,只看到衣服,实在没看清,只知道他们一行人都拿着风筝。
 “没事,一会见面了再说。”
 反正总能碰上。
 魏娘子提着轻便的食盒,里面装着新鲜的瓜果点心,好留住孩子们,让女儿跟黄秀才相看。
 为了女儿的婚事,魏娘子思虑的十分周全。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进了院子,魏娘子直接傻眼。
 外面看着还好,里面人也太多了吧!
 挤挤攘攘的,哪里是看花赏景的,分明是看人的。
 这个园子主人怎么回事,明知道园子里人多,还一直放人进来。
 实在是奸商啊。
 原本曲径通幽的小路,都是摩肩擦踵的游客,哪还有幽静可言。
 魏娘子跟兰双两人小心翼翼,终于走到宽阔处,不留神又迎来一群人,食盒都要被人挤掉了。
 魏娘子刚护好食盒,女儿一转眼不见了。
 兰双没注意其他,只当娘亲在自己身边,还指着春花道:“娘,你看那朵花,开得真好,我都闻到香味啦。”
 说罢,有人同样赞叹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兰双一顿。
 她夸花香只会说开得真好,闻到香味。
 这人却用了诗句。
 对比有点过于明显了。
 兰双往旁边看去,只见一个眼神真挚的青年,满眼赞同春日景色,手里还牵着一个孩子。
 春景是很好,但这般杂乱的环境,还能专心致志欣赏吗。
 兰双再看他穿着崭新青衿,心里紧张。
 还好,手中没风筝。
 大约不是她要见的人。
 听到娘亲唤她名字,兰双连忙去寻人,再回头,吟诗的书生已经不见了。
 黄秀才并未停留太久,他看完春花便立刻去孩子们周围看护。
 这几个孩子,基本没出过他的视线。
 其他人还好,只有孙东俊需要他手把手牵着,故而两人的风筝都在表哥手中。
 这会到了稍微宽敞的地方,孙东俊连忙道:“风筝,我想玩风筝。”
 黄秀才接过两人风筝,对孩子道:“出了园子再玩吧,这里人太多了。”
 苏茵茵已经快蔫了。
 她个子小,以她的视角来看,哪哪都是人,别说花了,草都要在人群缝隙里偷瞄。
 苏茵茵靠在原锐身上,叹气道:“这园子好吵啊。”
 别说放风筝了,看景都不行。
 李锐渊身体僵硬,下意识道:“要不然换个地方,有个园子离这里很近,那里不仅可以放风筝,还能骑马。”
 李锐渊一想,此地距离宁郡王家的园子很近,那园子小宝宝还去过,应当是喜欢的。
 “那我们找到魏婶娘她们,然后换地方?”苏茵茵惊喜。
 放风筝!
 她想去。
 可是怎么找人呢?
 这里人也太多了。
 苏茵茵拉拉黄秀才的衣袖,指了指自己:“能不能把我抱起来,举高一点。”
 这是做什么?
 黄秀才虽然不解,却还是照做。
 对这样可爱的小娃娃,实在拒绝不了她任何请求。
 黄秀才下一秒,便知道什么是后悔。
 只听小娃娃双手做喇叭状,奶声奶气的超大声喊道:“魏婶娘!我在这!”
 “魏婶娘!快来看我!”
 别说魏婶娘了,附近所有人都看过来。
 黄秀才从未被这么多人同时注视,脸涨红得厉害。
 怎么是这种方法啊。
 不知道什么叫社死的黄秀才,当众体验一把什么是真正的社死!
 此种方法,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
 害羞到震惊的黄秀才,竟然没意识到可以把小娃娃放下来,直到魏娘子母女果真找来,才意识到自己此刻的憨傻。
 太不体面了,实在有损读书人的体面。
 魏娘子反而觉得这个方法好。
 至于偶遇不偶遇的,这也是偶遇的一种。
 此地人那样多,反正都差不多。
 兰双看着满脸通红的黄秀才。
 这就是方才吟诗的读书人。
 可真巧。
 一行八人,终于从园子里挤出来。
 汴京出来赏春的人太多了,本来不算小的园子,硬生生挤成菜市场。
 苏茵茵跟着魏娘子母女,另一边则是黄秀才等人。
 作为两方最熟悉的人,自然成为大家都照顾的对象。
 “我们去原锐亲戚家的园子吧,那里人少清静,有地方放风筝。”
 众人点头,方才的园子人真的太多了,做什么都不方便。
 那地方并不远,就是宁郡王之前借给下属的园子。
 之后偶尔借人用过几次,大多数时间并不对外开放。
 按照原锐的话说:“我们是亲戚,所以可以借到。”
 这甚至可以解释,去年那会,原锐为什么在园子里闲逛。
 对此茵茵倒也不吃惊。
 以原锐平常的气度,是宁郡王亲戚,也不奇怪?
 当然不奇怪。
 明明是收到消息的宁郡王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
 太子殿下用他的园子,那能叫借吗?
 便是送给殿下,也是他的福分。
 至于什么亲戚,他这个远房郡王,确实算皇亲国戚,但也不敢跟太子攀亲啊。
 故而苏茵茵他们到的时候,园子紧急收拾片刻,更是拨调一批仆从过来伺候,并未言明李锐渊身份,只说好生伺候即可。
 园子管家远远在门口迎接,听说他们是过来放风筝骑马的,立刻道:“去西花园最好,那边草地平整,离水远一些,更安全。距离马场也近。”
 既然是游春,管家又带着众人先在整个园子逛逛,最后在西花园休息放风筝。
 黄秀才,魏娘子母女他们本以为就是个小园子,没想到进来之后,方知花钱能进的园子跟这一比,实在不算什么。
 无论花草景观,无不精美。
 苏家兄妹虽不是头一回来,同样看得目不暇接
 上次刘姐姐跟丁大哥的婚事在这办的,也只用了五分之一的场地。
 逛遍整个园子,都要小半日呢。
 众人三三两两散开。
 魏娘子同黄秀才的表哥闲谈几句,手里拉着苏显。
 苏茵茵跟原锐凑在一起说话。
 最后面则是故意被落下的兰双跟黄秀才。
 至于兴奋至极的孙东俊跟在管家旁边,什么都想碰一碰。
 兰双跟黄秀才两人都不好意思说话。
 一个在想,对方看到一朵花都能出口成章,她只会说句真好看,就怕露怯。
 另一个还在懊恼,方才把苏家妹妹举起来喊人,实在不成体统,对方会不会觉得自己孟浪。
 直到前面的人走远,他俩还未说一句话。
 “这棵树,怎么是歪的。”兰双有什么说什么。
 别看她文静不爱说话,其实在家里时,跟魏娘子的爽利性子一样,有什么说什么。
 “盆玩的设置多为如此,称为槎牙可观。此应是露顶张拳。”黄秀才下意识解释。
 兰双顿住。
 完蛋,好几个词都没听懂。
 黄秀才脱口而出,又觉自己卖弄,细细解释:“小生夫子喜爱盆玩,便是盆景,爱好者多会在盆景里搭建多种景观,槎牙为树枝错落状。”
 “这一盆便养成树枝错落状,根据错落形状不同,又会起不同的名字。”
 “露顶张拳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
 “哦,就跟绣花的花样一般?什么牡丹纹,锦鲤纹,花草纹。这样吗?”
 黄秀才点头:“是了,是这样。”
 一直到西花园,黄秀才跟兰双明显放松下来。
 别人都去放风筝了,黄秀才将自己手里风筝让了出去:“兰双姑娘,你也去玩吧,今日天好,正适合放纸鸢。”
 原锐带过来的风筝只有六个,不好提前给魏娘子母女准备,否则有些太明显。
 兰双确实想玩,纠结片刻:“要不然一起?”
 反正这里都是自己人,大家明知道过来做什么的。
 苏茵茵跟原锐刚把两个风筝都放起来,擦擦头上的汗,小声对原锐道:“我感觉好事要成了。”
 李锐渊并不关心这些,只拿了帕子给她:“擦擦汗,要不要喝水。”
 蜂蜜水甜滋滋的,里面还加了解腻的鲜花。
 西花园一片春意盎然,风筝玩过了,再去骑马。
 就连魏娘子都上马试了试,她虽是在场众人的长辈,却有意降低存在感,给孩子们玩乐的空间。
 魏娘子的好心情不言而喻,虽说她走在最前面,却也时刻关注女儿的动向。
 见女儿话多起来,人也多了笑脸,这才放心的。
 中午不用吩咐,一桌子好菜备在水榭亭子里,还有时鲜烤肉,刚下的果子,连带着果汁端上来。
 一边赏景,一边吃着春宴。
 这才是春天的感觉啊。
 玩了一上午,苏茵茵感觉自己无比快乐,跑去烤了三串肉拿过来。
 哥哥的,自己的,原锐的。
 苏茵茵烤肉的手艺极好,既不会太干,也不会太油。
 虽说原锐一直在旁边紧张,但她根本不担心这些,她做饭可好吃了。
 “你尝尝。”苏茵茵递过去一块肉。
 她知道原锐吃东西一向很少,所以做的时候很细致,能多吃一口都是好的。
 一直被魏娘子拉着的苏显终于有时候去找妹妹,刚来便瞳孔地震。
 好在妹妹立刻把他的肉串拿过来:“哥这是你的,没有放辣椒。”
 还好,妹妹记得自己不爱吃什么。
 苏显走到妹妹另一边,拿起肉串尝了一口。
 肉烤的恰到好吃,味道也调得好。
 那边原锐已经吃完了,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苏茵茵少有机会展示厨艺,对自己很是满意。
 “老大,我的呢。”
 可怜兮兮的孙东俊不敢置信道:“我的呢。”
 别人就算了!
 他可是老大的小弟!
 李锐渊这才正眼看他。
 上午都是斜着眼看的。
 这就是小宝宝说的,比他高,比他壮的人。
 李锐渊扭头对苏茵茵道:“再给我烤一串吧。”
 苏茵茵还没来得及回孙东俊的话,惊喜道:“真的?”
 连苏显都默默退后一步,还是给原锐先烤吧,他难得想吃什么东西。
 至于孙东俊?
 直接被苏显拽走啊,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别让他妹妹太辛苦!
 李锐渊跟着一起动手,罕见多吃了些肉。
 “多吃点就能长高,还能长肉。”苏茵茵不停道,“我还日日喝牛奶呢,等长大了你要是没我高怎么办。”
 苏茵茵苏显两人,每日必喝一碗牛奶,两人个头明显比同龄小孩高。
 李锐渊听到这个可能,又咬了口肉。
 努力吃。
 就像怕冷一样,他也可以改。
 下午,苏茵茵又骑了会小马,等到时间差不多,一行人恋恋不舍回家。
 魏娘子母女坐了其他马车,但看魏娘子的表情,显然对黄秀才做未来女婿很是满意。
 那黄秀才怎么想的?
 他们六个人挤到一辆马车上。
 一群人齐刷刷看向黄秀才。
 黄秀才的表哥轻咳:“回去再说。”
 虽然大多都是小孩子,但这种话还是不好当当众讲的。
 黄秀才表哥同魏娘子交流一会,听得出来对方家里人口简单。
 主君在西城兵马司做副使,还是巡查副使,算是兵马司比较重要的部门,负责日常巡逻治安缉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