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by木兰竹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2
即使萧谨劝她, 如果刘邦废长立幼, 以刘盈的本事逼宫就是,难堪的只会是刘邦。吕雉在忙完一日繁重的公务, 深夜躺在床榻上,因过于疲惫反而难以入眠时, 还是会胡思乱想。
这时曹夫人出了个主意。
刘邦当皇帝后纳的美妾较为年轻, 都是头胎,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再者,这些女子多是旧贵之女, 家中的教育让她们不会自己照顾孩子,都是交给仆从乳母。
“长于仆从之手,能养出什么好孩子?既然她们过于年轻,没有养孩子的经验,阿姊不如派女官帮她们养。”曹夫人道,“只要日日在他们耳边叮嘱太子的好,他们长大后自然会敬仰太子。”
吕雉想起刘肥,十分认可曹夫人。
她向刘邦提议后,刘邦答道:“养育我的孩子本就是皇后的责任,你总推说你太忙。”
吕雉:“???”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我是推说吗?我真的很忙!!
刘邦露出无耻的嘴脸:“很忙吗?那你养不养?”
吕雉忍耐:“养。”
刘邦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容:“那之前就是推说太忙!”
刘邦把吕雉气得忍功破碎,破口大骂后,满足地离开。
萧谨在刘邦走后,惊诧道:“皇帝怎么越来越像太子了?以前的皇帝不是这样的人!”
吕雉骂声停了一瞬,然后骂得更难听了。
不过刘邦虽然口头上欺负了吕雉一下,行为上还是为吕雉减了负担。
他立了生了儿子的美妾为夫人,几位夫人与曹夫人一同,协助吕雉养育孩子。
协管六宫的曹夫人为带孩子的主力,其他夫人搭了把手,吕雉只需要有空的时候去看一看孩子就成,琐事交由萧谨负责。
但吕雉的责任心很强。
虽然刘邦让她不用太费心,她还是以自己丰富的养育了汉帝国第一号熊孩子的经验,十分关心孩子们的生活。
投入的关心多了,吕雉对这几个比刘盈懂事太多的孩子,也有了些许感情。
已经会说话走路的刘恢和刘友都是乖巧的好孩子,吕雉第一次看到正常的懂事的孩童的模样,多次对曹夫人长吁短叹。
因新养的孩子很乖巧,让吕雉回忆中的刘盈的幼童时期也多了几分温馨的滤镜。
刘盈一回家,滤镜就破了。
“刘盈!你来看弟弟,就是专门把弟弟弄哭吗?!”吕雉夺下刘长,挡在满地乱爬逃跑的刘恢和刘友身体前。
刘盈大声回答:“阿父给我生的弟弟,就是给我玩的!”
刘邦在一旁助纣为虐:“对!朕准了!娥姁,不要打扰盈儿和兄弟培养感情啊。”
吕雉尖声道:“培养感情?欺负人也叫培养感情?!”
她终于明白,无论刘邦还有再多儿子,都不可能动摇刘盈的地位。
看看这对父子丑恶的嘴脸!刘邦无论还有再多儿子,就他俩才是亲父子!!
曹夫人和萧谨悄悄进屋,吩咐奴仆把孩子抱去洗澡换衣服,收拾屋内一片狼藉。
萧谨捏着鼻子道:“太子,你不嫌弃臭吗?你也快去洗澡……嗷,刘盈!你个混账!”
刘盈把带着弟弟尿骚味的外衣脱下,罩在了萧谨头上。
“阿父,快跑!”刘盈把刘邦的外衣扯下来,朝着他阿母丢去,然后拉着刘邦往外狂奔。
吕雉刚被曹夫人劝下来的火气,又腾了起来。
我忍不了了!
吕雉随手抄起身边木头烛台,朝着刘邦和刘盈追去。
“啊!阿姊,别啊,换这个,换这个!”曹夫人跟着往外跑,路上抢过瞠目结舌的奴仆手中的扫帚,让吕雉换一个趁手的。
木头烛台太危险了,扫帚就好,就用扫帚!
长辈都跑光了,萧谨摔了刘盈的外衣,磨了会儿牙,无奈独自去照顾受惊的小叔子们。
萧谨和刘盈同年,若是寻常人家,孩子都有刘恢等人这么大了。
刘恢、刘友见到萧谨来,都爬在她怀里,抱着她的手臂痛哭流涕。
连脑子没发育好的刘长都鼓足了劲,爬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钻进了萧谨怀里。
“坏!”
刘长用尽浑身力气,喊出了这个有意义的字。
萧谨十分激动:“长儿会说话了?真厉害!”
三只弟弟团在萧谨身边瑟瑟发抖,就像是受惊的小鸡仔。
最年长的刘恢的神情最悲伤。
常听别人说起太子兄长的丰功伟业,刘恢对刘盈十分崇拜。
今日能正式拜见太子兄长,以后自己的启蒙也是刘盈照看,刘恢激动得好几日睡不着觉,一直想象着和太子兄长相处的模样。
太子兄长很早很早就是大将军,又是举世闻名的大孝子。
大兄和二兄偶尔来看望自己的时候,都说太子兄长对兄弟非常好。自己乖巧懂事又聪明,太子兄长一定会喜欢自己。
曹夫人也常常在刘恢面前夸赞刘盈。她对刘恢说,等刘盈见到刘恢,肯定会给刘恢很多礼物,会带刘恢出门玩耍,教刘恢骑马。
刘恢可期待了。
“呜哇!”刘恢现在想到以后自己的启蒙是刘盈管,就悲不自禁。
不要啊!我不要和这么可恶的兄长一起玩耍!那根本不是玩耍,是他在玩我!
萧谨安抚了这个弟弟,又去安抚那个弟弟,愁得直叹气。
还好还好,等会儿可以把刘盈的弟弟都交给皇后和曹夫人,自己只是暂时安抚他们。不然自己不知道愁成什么样子。
以后我和刘盈生的孩子,不会也被刘盈欺负吧?
萧谨想了想,放弃思考。
长乐宫一阵鸡飞狗跳,刘邦和刘盈死不认错,坚称儿子/弟弟就是用来玩的。
吕雉最终被曹夫人劝下,没有再去理睬屡教不改的刘邦刘盈父子,去关心受惊的孩子们了。
曹夫人打趣吕雉:“阿姊不用再担心陛下和太子关系会变差了。”
吕雉捂着胸口,然后轻轻拧了一下曹夫人的手背,不准曹夫人嘲笑她之前的杞人忧天。
刘盈再次以一己之力化解了还未开始的宫斗。这个家真是离不开刘盈啊(抹眼泪)。
既然刘盈无事,还活蹦乱跳地欺负弟弟,吕雉便不担心了。
至于京中会因刘盈暴起伤人发生何种变故,刘邦和吕雉帝后二人都不太关心。
如刘盈所言,这群人也就嘴上厉害,不敢谋反。
韩信处置了一批人,刘邦换上了新的人。
现在的长安令,是刘邦特意从外地叫回来的大结巴周昌。
周昌素来刚直,之前被刘邦任命为御史大夫,常在各地巡逻不法之事。朝中的察举制还没有推行,能做事的文吏不够,刘邦又不信任那群不读书的泥腿子勋贵,他在自己不多的读过书的老下属那里扒拉了许久,最终让周昌回来救急。
周昌虽然说话不利落,做事非常利落。
他一到长安,长安混乱的治安情况为之一清,连刘盈他都敢追着骂。
刘盈不是怕周昌骂,只是周昌骂人他听着着急,焦躁。
谁听结巴骂人不着急不焦躁啊?
周昌性格百折不挠,刘盈就算可劲儿欺负他,他也不会更改自己的行为。最终刘盈只能自己退让,收敛了一些找碴的嚣张行为。
刘邦十分欣慰。
周昌就是他要留给太子的人!王陵、吕泽等人根本不行啊,只会一味纵容盈儿!
韩信因在迁都前就南下,长安的城防不是他负责。
又当上了太尉,梳理长安城防的时候,韩信在心里嘀咕了几声,原来大舅父吕泽也不是很有本事。
看看这长安混乱的城防,虽然他没去过咸阳,但都城的城防,肯定不是这样。
刘邦一边夸赞韩信,一边告诉韩信,咸阳的城防也不怎样。
刘邦忆苦思甜,和刘盈一唱一和,说起当初在咸阳的丰功伟绩。
正好,已经扫平南方残存叛乱的章邯回来述职,李由也被迫从北疆回来被刘邦委以重任。他们与蒙毅等旧秦臣一起,被迫听刘邦和刘盈的冒险故事。
“当初咸阳的城防可差了,我带着盈儿,都摸到了宫墙外。”
“对啊对啊,我和阿父在墙上刻了字!”
“我冒充役人,入李斯、赵高、蒙毅府邸如无人之境!”
“我还远远看见过赵高的车驾呢!可惜没见到李斯和蒙毅。”
“咸阳也就这样。”
“我觉得还不如长安呢。”
父子二人大放厥词,旧秦臣听得面红耳赤。
李由真是服气了。这两人还能偷偷跑到自家去?你们把公卿府邸当成什么了?踏青游玩的景点吗?
刘邦想起当初,啧啧道:“当初我还向章邯跪拜过呢!”
章邯:“……陛下,我给你多磕几个头,求你别提以前了!”他当时为何想不开,要去好奇蒙毅关照的人啊!
刘邦笑得直不起身。
他又对一直沉着脸的蒙毅道:“这竖子说他曾经见过始皇帝,是真的吗?”
刘盈做可爱笑容:“当然是真的!始皇帝见我太可爱,不仅请我吃饭,还给了阿父官做!唉,我真是太厉害了!”
蒙毅说不出话来。
虽然刘盈说的都是真的,但已经长大的刘盈还做出以前歪头卖萌的动作,真是令人反胃。
他真的后悔,当初为何要对刘邦和刘盈好。如果他没有……
唉,如果当初他没有接触刘邦和刘盈,未来也不会改变。在汉朝做了几年官,蒙毅对秦朝覆灭的不甘越来越淡,对自己没能及时劝谏君王的悔意越来越深。
“一转眼,盈儿都长大了。”刘邦笑着道,“我不懂太子及冠需要办什么典礼。你们大多经历过始皇帝的冠礼,就按照那个规格来。盈儿的冠礼,便拜托你们了。”
蒙毅皱眉:“我们?不让儒家来?”
刘邦摇头:“不让他们来。他们没主持过帝王冠礼。”
帝王冠礼……
旧秦臣悟出点什么,纷纷叩拜接诏。
刘盈得知自己将行冠礼的时候, 正在检查刘恢的功课。
他嘲笑刘恢,自己在刘恢这个年龄,每日都能写一千个大字。而刘恢,居然总共认识的大字都不到一百个。
当刘恢快要哭出来的时候, 刘盈又话锋一转, 说除了自己和萧谨, 其余他认识的和刘恢同岁的人中, 没有比刘恢识字进度更快的。
刘恢要掉不掉的眼泪包在眼眶里, 不敢置信:“大兄二兄也比我慢?”
刘盈笑道:“那时候我们家很穷, 识字没有那么容易。你有许多学问很厉害的人围着教导你, 而阿兄和刘肥只能靠自觉。”
刘恢抹了把眼泪, 使劲点了点头:“那还是大兄和二兄更厉害!”
刘盈揉了揉刘恢的小揪揪:“嗯。你要成为家里第四厉害。”
刘恢傻乎乎道:“那第三厉害的是谁?”
刘盈正色:“当然是刘肥!”
刘恢反应过来:“太子兄长最厉害,大兄第二, 二兄第三?”
刘盈双手搓弟弟脑袋:“聪明!”
萧谨阴恻恻的声音从刘盈身后传来:“那陛下和皇后呢?”
刘盈毫不犹豫道:“阿父阿母那么笨,都垫底!”
萧谨道:“我会如实告知陛下和皇后。”
刘盈把被自己搓得晕乎乎的弟弟抱到怀里, 回头道:“好啊, 记得添油加醋,一定要惹他们生气。”
刘恢傻眼:“啊?”他听错了吗?
萧谨应道:“好。太子, 陛下即将为你举行冠礼, 一切遵循始皇帝行冠礼的旧制。”
刘盈示意萧谨坐到自己身旁,挤眉弄眼:“然后我行完冠礼, 举兵回长乐宫?”
萧谨忍俊不禁:“你可以试试,反正顶多挨顿揍。”
刘盈摇头:“不, 是挨两顿揍。阿父阿母肯定分开揍我?”
在刘盈怀里的刘恢有点听不太懂刘盈在说什么, 但他直觉不该是自己能听的事,悄悄捂住了耳朵。
刘盈嫌弃地按了按弟弟的脑袋:“胆子真小。”
萧谨道:“胆子都和你一样大,你就该头疼了。”
刘盈嘴硬:“那可不见得。”
萧谨继续说正事:“不开玩笑了。或许太子你想提前登基, 不用举兵回长乐宫。”
刘盈翻了个白眼:“阿父是急不可待,想要当太上皇享福了。”
萧谨点头。
这件事是她自己推断出的,连皇后都没告诉。
皇后心思太重,容易想太多,睡不着觉。
刘盈把怀里的弟弟递给萧谨:“你继续教他读书,我去骂阿父。”
萧谨抱住刘恢,也学刘盈揉了揉刘恢的脑袋:“好。不要牵连皇后。”
刘盈一边起身穿鞋,一边嘀咕:“你就宠她吧。”
萧谨嘴角微抽。即使刘盈是她发小和老大,有时候她也觉得刘盈的话很奇怪。
什么叫作自己宠着皇后?
萧谨叮嘱:“你要是让皇后太生气,皇后不肯做事了,所有的政务都要压在你一人身上了。陛下是绝不可能帮你分担的。”
刘盈穿好鞋子,拍了拍衣摆:“那我就拉着你一起干活。”
刘盈还是喜欢在宫里乱跑。萧谨看着刘盈的背影,“呸”了一声。
自己断不可能落到皇后的境遇。
她难道不会偷懒吗!
刘盈寻到刘邦,刘邦正骑在周昌身上殴打周昌。
那画面啊,刘盈用指缝张开的特别大的手掌捂住双眼,嘴角狠狠往上弯曲。
辣眼睛,太辣眼睛了!
史官呢?史官快记一记?
“哟,不教弟弟,跑这来干什么?”刘邦从周昌身上跳下来,系好撒开的衣襟。
宫侍这才从阴影中窜出来,给只穿了里衣和里裤的刘邦套外衣衫。
刘盈往刘邦身后探头探脑:“阿父,你该不会白日干那啥,被周大夫堵了个正着?”
周昌虽然已经兼任长安令,身上御史大夫的职位也保留着。
周昌和其兄周苛都是沛人,为泗水卒史。在刘邦攻占泗水郡的时候,就跟随刘邦左右。
他们虽然在沛县时与刘邦不熟悉,如今也是刘邦最信任的元从。
周苛口齿伶俐,先为御史大夫;周昌在刘邦麾下任军官。
不过萧何很快发现,周苛更擅长刑律,便将周苛要了去,帮萧何修汉律;周昌虽是个结巴,但是一个刚直不阿的结巴,连刘邦和刘盈联手吓唬他都没用,刘邦全沛丰的老兄弟都绕着他走,于是周昌就当这个御史大夫了。
御史大夫要巡视天下,上奏地方不法之事。连萧何醉酒,都没逃过周昌的上书。
此次周昌来兼任长安令救急,一回京就风风火火干起了大扫除。
刘邦让周昌有事去寻皇后和太子,但周昌坚持认为这些政务必须皇帝过目,所以次次都来寻刘邦。
周昌不是担忧皇后和太子分皇帝的权柄,而是劝谏刘邦,皇帝应该勤政,给太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皇帝现在怠政,还有皇后和太子帮衬,有萧相国敲敲打打。将来太子当了皇帝,不一定有厉害的皇后和太子帮衬,相国也一定比不过萧相国。如果太子学了皇帝,大汉的未来堪忧。
刘邦知道周昌说得对,但他总爱给周昌唱反调,并且行为越来越过激。
比如这次,周昌来寻刘邦,刘邦故意在他面前和姬妾欢乐。
刘盈拍了拍脑袋。
哎哟,这件事史书上好像有写!我遇到历史事件了?
汉高祖是不是故意的刘盈不知道,但他阿父居然是故意的?阿父你简直不要脸。
阿父不仅不要脸,连那可怜的姬妾也被迫不要脸,真可怜。
唉,阿父就是这样的恶人。桀纣等人吃饭时,阿父都有资格上桌添副碗筷。
“闭嘴!”听儿子评价自己为桀纣,刘邦一拳揍向儿子,被刘盈轻蔑地挡住。
刘盈帮周昌整理歪掉的发冠,在周昌耳边完全没有压低声音道:“你要报复阿父,来找我!”
周昌给了刘盈一个“你也是桀纣”的眼神,不想说话。
他心很累。
给刘邦和刘盈当忠臣,心真的很累。
周昌正准备告辞,刘邦道:“你要一起听听。盈儿行冠礼,你的事也很多。”
周昌正是为太子冠礼之事而来。他为长安令,冠礼期间洒扫开道都是由他负责。
刘邦不仅不好好听自己报告,还……还……
周昌越想越气,看得刘邦直乐。
叫你老是拽着我的袖子劝谏,结结巴巴喷我一脸唾沫,活该!
不过他不能把周昌气得挂印,只能遗憾地只过分一次,唉。
“阿父啊,你该不会想等我行冠礼后,就去当太上皇享乐吧?”刘盈把刘邦从上首处挤开,蹬掉鞋子坐到刘邦的榻上,还抢了刘邦靠背的凭依。
还好刘邦习惯刘盈抢他的位置,在榻上放了多个凭依。刘盈抢了一个,他顺手又拖了一个靠背。
周昌听了刘盈大逆不道的话,又转身想走。
被刘邦和刘盈同时拉着衣角和袖口。
他无奈,只好坐在榻旁刘邦赐座的木凳子上,被迫听这父子二人又要搞什么奇怪的事。
刘邦大大咧咧地伸直腿,捶着老腿道:“对啊,你长大了,该背负重担了。”
刘盈十分干脆道:“不要。”
刘邦嫌弃地瞪了刘盈一眼:“乃公让你当皇帝,你还不想当了?”
刘盈也嫌弃地看着刘邦:“阿父,我都说了,我还小,你自己的重担自己担。”
刘邦严肃道:“我已经老了,精力不济。你看周昌日日来劝我勤政。不是我不想勤政,是真的精力不济啊。”
刘邦假哭,刘邦抹眼泪。
周昌:“……”他怎么觉得陛下挺健康的?陛下如果精力不济,那就是把精力都花在了后宫上。只要陛下戒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盈伸手抹了一把刘邦的眼角。果然,一滴眼泪都没有。
刘盈盘起腿,神色也稍稍严肃了一些:“阿父,你精力不济,有阿母和萧伯父帮你。壮壮也长大了,能为你分担。你当皇帝,我才能到处乱跑。这天下还乱着,需要两个皇帝镇守。等我当了皇帝,就不能到处乱跑了。难道你要代替我的位置,去给我当将军和御史大夫?”
刘邦道:“为何不可以?”
他觉得这样很好嘛。儿子当皇帝,肯定比自己强。处理那些繁杂的事务,他是真的有点力不从心。
刘盈摇头:“不好。你太弱了,没颠簸几年骨头就散架了。虽然我是个逆子,但我不想阿父早死。”
周昌以袖遮脸。
他一直很好奇,太子为何能将孝顺的话说得大逆不道?
刘邦也这么想。
他嘴角微抽:“你是瞧不起乃公这副老骨头。”
刘盈道:“我还瞧不起你偷奸耍滑的本性。你现在承诺给我当大将军,等你当了太上皇,肯定日日笙歌,我让你做事?呵,你肯定拿孝道压我,说什么太上皇都老了,做不了事的屁话。”
刘邦对刘盈破口大骂,因为刘盈骂他偷奸耍滑。
不过刘皇帝眼里也闪过一丝心虚。
都当太上皇了,他还不享福,他是傻的吗?
他确实决定一将刘盈扶上皇位,就什么活都不干,每日纵情饮酒作乐。
刘邦在打仗时受了太多太多的伤。即使当了皇帝之后,平叛和匈奴的亲征都由刘盈揽了去,他能好好休息了几年,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刘邦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刘盈而立之年。
就剩不到十年时间,自己还不享受享受?难道这一辈子,他要劳碌到死吗?
当秦吏时他日日劳碌糊口,当皇帝了他还要劳碌,那就当太上皇!太上皇总不该劳碌!
“看吧,我就知道。没有谁比我更了解阿父。”刘盈嗤笑,“阿父,别想偷懒。你敢把皇帝之位传给我,我马上就把皇帝之位传回太上皇,我也要当一回太上皇试试。”
周昌放下的袖子又举了起来,把整张扭曲的脸都遮住。
时隔几年(好像也没几年),刘邦再次为刘盈的荒唐瞠目结舌。
他一直以为自己足够了解刘盈的荒唐,而刘盈次次突破他的想象。
听听,听听!人言否?!
你这个太子,连皇帝都还没当上,就想当太上皇了?
天下岂有把皇帝之位传给太上皇的皇帝?你是拿天下开玩笑!
然而刘邦也是最了解刘盈的人。刘盈这孽子,他确实做得出这样的事。
刘邦可以想象,自己前脚下诏,刘盈后脚就给他当场现写一封传位诏书。
他们父子俩就俯首案旁,你写一张传位诏书,我写一张传位诏书,没完没了了!
刘邦腮帮子抖动。他的牙齿很健康,但现在感到牙都疼了起来。
我做了什么孽,才生出这样的孽子?
哦,这孽子不是我生的,是娥姁生的。
刘邦抚了抚胸口,感到了安慰。
第159章 基建本完美通关
刘邦本打算等刘盈行了冠礼就立刻退位, 没想到邦高一尺盈高一丈,刘盈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刘邦打消了美好的幻想。
那接下来的冠礼就很没意思了。刘邦兴趣缺缺。
至于冠礼隆重一点,让众人知道刘盈这个太子的地位有多高……没必要, 实属没必要, 刘盈这个太子的地位从小就够明显了。
如果有脑子不好的人现在还认为刘盈存在感太强, 刘邦可能忌惮刘盈, 那刘邦就要高兴得多吃两碗饭了。
啊?为啥刘邦会高兴?因为他又可以看见刘盈折腾人, 乐子谁不喜欢啊?
吃一堑长一智, 朝中和刘盈接触过的高官都越来越谨慎。刘盈又不是什么真的恶人, 别人笑脸相迎, 他也不会故意去欺负人,除非忍不住。
刘邦看的乐子少了许多, 浑身不自在。
刘邦仗着自己是皇帝,长吁短叹, 感慨生活的无聊。
刘盈频频点头赞同, 自己真是越来越成熟了,让阿父日子变得无聊真是不孝啊。
周昌听得很想拂袖离开。
啊?太子还不够折腾?
太子刚回来, 就纠集一群勋贵子弟和城卫斗殴, 并冲击长安令府衙,把长安令给揍了。这还不算折腾, 什么才算折腾?
陛下你无聊,只是因为之前太子在南方而已吧?!
你看看太子回京后, 哪一日没有欺负过朝中重臣?
太子唯一比较有分寸的一点, 就只是“欺负”重臣,而不是“欺辱”重臣而已。
这一点上,太子就比陛下强。陛下就喜欢欺辱臣子。
周昌这么一想, 对太子的行为释然了。
太子至少比陛下强啊!
“他自己的冠礼,他自己负责。”刘邦感到人生无趣后,便不想干活,“你有什么要求向他提,他哪怕想在冠礼上带着一群人吹拉弹唱都成,反正是他自己丢脸。”
周昌倒吸一口气。
自己给自己办冠礼,也不是不行。早早死了父亲的秦始皇也是自己给自己办冠礼,陛下就当自己死了吧。
但太子在冠礼上丢脸,丢的是整个大汉的脸!是会记录进史书的丢脸!陛下你怎么能置身事外!
周昌喉咙一动,开始酝酿谏言。
刘盈心念一动,扑上前捂住了周昌的嘴。
周昌:“???!”
刘邦:“哈哈哈!”
刘盈苦口婆心:“周昌啊,你要劝谏,等我离开后,你再谏。乖哈,我可听不得你的结巴谏言。”
刘邦:“哈哈哈哈哈!”
周昌被刘盈捂得翻白眼。
他是做了什么孽,才摊上这对父子当主君啊!
我们大汉的未来,还有得好吗?!
还好这个大汉皇室,还是有靠谱的人。
吕雉得知刘邦纵容刘盈,要在冠礼上亲自吹拉弹唱,为群臣高歌一曲之后,用刺破云霄的尖叫声和刘邦吵了一架,并把刘盈的耳朵拧了半周,成功阻止了这场闹剧。
朝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甚至私下说了等同谋逆的话。
将来太子若登基,哪怕他已经及冠,太后若要垂帘听政,他们都要举双手赞成。
因为以太子如今的模样,只要太后还活着,太子就不可能放过太后这个好用的劳动力。既然干活的就是太后,为何不给太后尊荣?
每当萧何休沐时,萧谨就会大包小包地回家和老父亲团聚。
萧谨把路上听到的话告知萧何,正打瞌睡的萧何气清醒了。
还休沐什么?不休了!
胡言乱语的人都有谁?全部处置了!这是能开玩笑的事吗?
皇帝愿意分权那是皇帝自己的决定,臣子怎么能讨论已经亲政的皇帝的权力分配?越俎代庖,等同谋逆!
这群人,还没有淮阴侯懂事!现在淮阴侯都不把“带着弟弟反了义父”挂在嘴边了!
萧谨道:“皇后也很生气,她认为是有人轻视太子。”
萧何听到这话,心里稍稍平静一些。
他还以为皇后有了念头,打算等太子继位后与太子争权。皇后肯定争不过太子,但太子叛逆虽叛逆,孝顺的顺没有,孝字却是真的。从小看着刘盈活蹦乱跳地长大,萧何不希望看到刘盈因为与亲人争执而难过。
“你要多劝皇后。这点小事,我等臣子自会处理,无须皇后担忧。”萧何安心后,心又提了起来。
皇后生起气来,戾气那是相当的重。
萧谨点头:“我已经在劝了。我说皇后如果不高兴,就把这事告知太子,太子肯定自己会处理。皇后就不敢不高兴了。她担心太子会打上门去。”
皇后可以罗织罪名送别人满门上路,但不想看到太子完全不需要寻找罪证,直接去别人家里掀房子。
明明太子的处置更轻啊!
萧何欲言又止。
他早就发现,女儿的言辞奇奇怪怪,多有僭越。但女儿的教养是皇后亲自负责,他不好多劝。
唉,看来皇后也挺令人头疼的。
萧何按了按自己的额头。明明自己比刘季更懂得养生,他怎么觉得自己比刘季多活不了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