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by晏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3
谢澜安漫澹澹的,瞥睫把玩手中的青瓷盏。
贺宝姿在她身后按住刀锷,“谢大人持天子令,巡抚地方,何来兴师动众一说?近日数名朝廷官员在吴地失踪,震动朝野,你却问所为何事,莫不是故作心虚!”
张凯一噎,面上露出被羞辱的忿色。陆氏子弟文雅,看不上张凯的纨绔模样,却也谨记家中交代,上前一步,向谢澜安这个同龄人揖了一礼。
“小生陆广枫见过谢台主。台主博学广闻,想必也听说过三吴多匪患,那几名大人……多半是被山野悍匪劫掠了去。若台主想要剿匪,我陆家愿意出力,但旁的事——”
陆广枫若有深意地轻顿,“便不是可以商谈的了。”
谢澜安目无烟火,淡淡抬眼,这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国策事大,我与你们的确说不上,去请你家长辈来。”
清冷的嗓音落下来,张凯仿佛被数九寒冬的雪冻了一下子。
他脱口道:“拜见你?娘子未免太托大了。”
贺宝姿冷笑道:“陛下尚称中丞大人一声少师,张郎君张口闭口唤的什么,托大的是谁?”
这屋中仅有的两个女郎一个静如山岳,岿然不动,一个震如雷霆,威风凛凛,主辅相得,还真迫的张凯有几分发怵。
他腮骨发紧,还欲周旋,谢澜安敷衍地摆了摆手:“外戚庾氏,仿佛也是你们吴郡氏族吧。当初庾氏横行,压得江左士族不敢吭气,为了一个辟疆园,连顾氏都给一窝端了,也不见你们同仇敌忾。”
她眼锋轻扫:“今日如此心齐,让我长了见识。”
“既然不知道我这御史中丞怎么当上的,我可以让你们晓得晓得。”
张凯和钱逊背后一凉,才知他们在楼下的戏语已被谢澜安听到了。
——当时他们周围并无旁人,她怎会知道?难不成,谢澜安效仿古人事,还在酒楼里安排了刀斧手?
想到这一层,一时只觉这屋子里的温度都冷了几分。
贺宝姿:“请三公来,我家大人话不愿说第二遍。”
三个年轻人讪讪互视,他们僵持在这,东道主视他们如空气,没人搭理他们。
再看朱公与常公,稳坐席间如老僧入定,更无替他们说话的意思。
几个世家小辈无可如何,只得离开。
不过张凯下楼时在心中恶狠狠想:想让我祖父登门来见你,你就等个空吧!
雅厢内恢复了片刻前的安静,常安道品了口这家酒楼特产的杞菊茶,侧头看向极沉得住气的女郎,不失时机地提醒:
“依本府对那几位明公的了解,他们大抵不会轻易说动。大人还等吗?”
这是姨母夫君,表妹常乐的父亲。虽是头回见面,谢澜安莞尔一笑,亲疏立辨:“姨父叫我澜安便是了。”
她眸敛轻澜,敲指弯唇,“不急,等等看。”
却说那三位郎君分别后,各自乘车回家。三人都是族中最看重的小辈,这次来悠然楼之前,本是备足了长篇大论,准备会一会昔日的江左第一人,守住家族利益。谁知却一拳打在棉花上,铩羽而返。
其中又以张凯受到的刺激最大,他惹了一肚子闲气不说,每每想到谢澜安那份如玉如霜的气质,心又被勾得起毛边,到了家门口,神思还七荤八素的。
马车停在高华耸丽的阀阅下,车夫请公子下车,忽然十来条黑影从街道两旁窜出,冲向马车。
张凯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道大力从车厢中扯了下去,他惊道:“何人——呜……”
后颈被猛地一敲,张凯眼前一黑,没了知觉。
黑衣人们风卷残云般来复去,训练有素且目标明确。车夫第一次遇见敢在张府大门口劫人的狂匪,呆怔数息,才想起张惶大喊:“来人,快来人啊!少主丢了!丢了!”
钱家和陆家的情况也是大差不差。
“当时都已经看见府门前的石狮子了,”陆广枫的书僮阿砚,跪在头发花白的陆老爷面前,哭诉着,“就这么几步道远,郎君……郎君就被一伙冲出来的蒙面贼给掳走了……”
陆公颏下胡须发颤,这地界大大小小的山越豪强,哪个不认陆家,谁敢动他最器重的孙儿?
旋即,他想起孙儿今日是去见谁,身子陡地一颤,心中浮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猜测。
“备驾,去悠然楼!”
茶水换过三巡,从晌午等到黄昏,当最后一缕暗澄的夕光渡上窗棂,谢澜安终于等到剩下的三名家主到齐了。
都是名晌一时的老令公,吁吁上得楼来,看见谢澜安那一刻,脸上浮现出相似的愤怒与恐惧。
谢澜安抬眼轻哂。
她说了要在今天见到人,就不会等到明天。
“何必呢。”她仿佛觉得有趣地轻声自语,抬手请三位长辈上座,“晚生谢澜安见过明公,有失远迎,请勿见怪。”
话说得客气,人分明没有离开过坐垫。来者顾不上挑她的礼,张公手杖磕地急声问:“你将凯儿怎么样了?”
谢澜安宠辱不惊的样子,满脸讶异:“老先生这是何意?我听不大懂。”
“谢娘子,你是朝廷钦差,是按国法行事的人。”陆公勉强捺住一口气,却也沉稳得有限,锐利的目光射向八风不动的年轻女郎,“我家不成器的孙儿在家门前被人掳走,不知谢娘子有何头绪?”
他们安安生生在吴郡盘踞了这么多年,要风有风要雨得雨,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谢澜安一来,他们的宝贝孙子就被劫了,除了谢澜安下的手,不作第二人想。
朱吉枝和常安道同时一愣,心思电转,怪不得谢澜安胸有成竹,请他们再等等……
朱公借着喝茶咽下一口后怕,幸而他是权衡过后亲自来了,要不然,这会被掳走的人就会多个朱家的。
“哦?听说三吴多匪患,贵府几位郎君……莫非是被山野悍匪劫掠了去?”
谢澜安将方才陆广枫的话原样奉还,“青天白日明火执仗,简直岂有此理,若各位明公想要剿匪,我谢含灵愿意出力帮忙。”
三个急匆匆赶来兴师问罪的老头子气得倒噎。
正如谢澜安怀疑是他们借山越帅之手,扣住了清田官阻挠新策推行,却拿不出证据,现下他们同样明知是谢澜安弄鬼,可对方将事情往山贼身上一推,他们便也无法揭破这层窗户纸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乌衣巷谢氏不是清流门第吗,谢澜安不是文宗荀祭酒的高徒吗,她……怎像个匪头子一样使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吴越山多水深,的确有匪贼出没。”
三只老狐狸交换眼色,沉住心气,在莞席上落座。
他们匆忙赶来,已是在这小娃娃面前失了先手,不能再失方寸。
陆公两眼沉沉地盯着谢澜安,天命之年以后,除了进宫朝岁,他便再未坐过席面的下首,仰视过什么人。
“合力剿匪吾等没有意见。朝廷丢了官吏,我们丢了家人,谢大人急,我们也急。对于山越流民的情况,我们这些本地人,多少比钦差大人更清楚些。到时我们帮大人‘找回’那些失踪官员,大人也帮我们‘找回’那几个后生,再收剿一伙贼人向陛下交差,亦是皆大欢喜。谢钦差以为如何?”
谢澜安望着陆公不得不捏着鼻子讨价还价的尊容,这不是能坐下来好好谈嘛。
他说的话,已经等于隐晦承认,他们知道万斯春等人的下落,双方交换“人质”,他们再推出一帮山匪做替罪羊,这事儿便揭过去了。
这便解释通了,为何胤奚接触的浮玉山之人有松动的迹象——被胁迫着与朝廷作对,还有被卸磨杀驴卖了顶罪的风险,纵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但是,”张公紧接着开口,“失踪官吏我们可以帮忙找,但清田的举措必须暂搁。吴地什么情况谢娘子看到了,这里不比金粉浮华的金陵城,山泽崎岖,时有匪患,田多失主,不易测量,为了朝中肱股之臣的安全计,也为大玄社稷的安稳计,还是暂时搁置为好。”
谢澜安睖眸:“张公言下之意,陛下若执意在吴地清田,诸公便让前来的臣子不安全,也让大玄的江山社稷不安稳了?”
张公心头一跳,小女娘口齿好生了得,厉声道:“谢娘子利齿强辨,将这诛心言语安在我等头上,是何居心?张某乃大玄三朝老臣,与你祖父论交时,你还没来到世上!
“想当初南渡,大批北方士族奔赴江左,占我三吴良田沃土,当时高祖帝说得好好的,必会给我们南人安身之地,不会折损原住民的利益!如此方换得顾陆朱张之氏,对大玄忠心耿耿!”
张公越说越激动,灵龟手杖拄得地面铿铿作响,“这才多少年呐,便要出尔反尔不成!”
“多少年?”谢澜安丝毫不为这番慷慨陈词所动,眼波懒漫,如同俯视苍生的鹔鹰在云间小小打了个盹,“一百年总有了吧,还贪不足?”
第65章
三吴自古豪富, 因着依山傍水的地利,锦衣被天下,粮米输京华, 每年沿秦淮水运进金陵的粮食, 十有八九都来自三吴。
更不用提这些大姓士族纷纷封山占泽, 圈拢私地, 榨万人锱铢为己用, 家财几何, 只怕何羡来了也难以胜计。
“——”张公听了谢澜安的话,先是不敢置信地一怔,随即瞠目拍案,“竖子放肆!”
钱公拧眉:“小女娘如此挑衅长辈,是圣上宸意对我等老臣不满,还是谢家如此教子?闻听庾氏覆灭,还是你谢含灵的手笔,怎么,如此迫不及待便想做第二个庾家, 想削减世族,好让谢氏一家独大吗?”
从前庾太后与靖国公把持朝政之际, 这些江南士族被庾氏压住一头, 无人敢轻攫其锋。他们惧怕庾家, 却不怕一举灭了庾家的谢澜安, 说到底, 是因着那场宫变定计宫闼之内,发于一夕之间,谢澜安将伤亡影响控制在最低,没有波及到京城之外。
善治者, 治之于未乱。
不是置身其中的人,反将其中的危险看小了。
说到底,是看小了她。
谢澜安好脾气地笑笑:“我与阁下说清田,阁下与我说匪患;我与阁下说新政,阁下与我说高祖;好罢,我顺着阁下谈旧约,阁下又攀扯我谢家。使我早生五十年,这清谈第一的名号,让贤也罢。”
这是什么?这叫泥鳅下酒,滑不留手。张公被个二十出头的小辈讥讽,抖抖嘴角,心挂孙儿安危又不好谈僵,语气生硬地转折:
“总之路只有两条,要么,你停止清田,我等帮你救出被劫官员;要不然,耽误了救援,外任的臣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回京没法交代,哼,老夫倒要看还有几个后生敢来接手。”
“明公大义呀。”谢澜安揖手赞叹,饶有兴致地问,“这么说来,你们儿孙的性命也不顾了?”
她这跃跃欲试的反应……三老面色明显一沉,还是陆公咬咬牙道:“大家族宗嗣子弟不止一人,谢娘子不必代人担忧。不如想一想,若谢娘子的官声败了,可就万事皆休!”
呵地一声,谢澜安轻笑。
“三位,貌似把我当成可欺以方的君子了。”
“……什么?”张公谨慎地盯着座上人。
夕阳没去,女子的脸孔在灯烛辉映下越发绮丽清幽,可不知为何,他却从中看出几分邪性。
“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想往上爬的人。万斯春他们找不回来,还有下一批,下一批人再出事,我们兰台的朱御史说了,他愿请缨前来,亲自督促清田事。
“我的名声么早已在外,还在乎什么败不败吗?只要有陛下撑腰——”谢澜安蓦然敛了笑,扇尖点案,震声如金玉,“先斩后奏四个字,我也用得的。”
反观世家,真的舍得放弃花了二十年时间才栽培起来的家族继承人?
她出身世家,她最懂得,今日换作谢策谢丰年被拿捏,她二叔也要掂量掂量。
张公后背激起一串凛子,身子不由前倾:“……朱公,江左势族同气连枝,你倒言语一句啊!”
朱公默默喝了半晌茶,闻言仿佛如梦初醒,没看张公,镇定地转向谢澜安。
“哦,朱家么也想为陛下分忧,只是对那些山越匪的情况,不大了解,不大了解。”
非但没帮腔,还先将自家的嫌疑摘了个干净。
不欢而散,老头子们下楼时胡须都是抖的。
楼外夜将深,阮伏鲸亲自为朱吉枝打开车门,目送他和姑父的车驾去远。
谢澜安登车前轻轻侧头,剑眉下眼神冷峻,叮嘱贺宝姿:“把那几个子儿看好了。”
小家伙们都是香饵,能勾住老家伙们不敢轻举妄动。
贺宝姿点头:“女郎放心。”
常家,阮霞锦正在等夫君回来。
她与谢澜安这对姨甥多年不通音信,几分心疼是不假,但要说有多偏向她,其实更多还是看着娘家同老母亲的面子。倘若夫家与澜安产生龃龉,她夹在其中也为难。
等常安道一进门,她忙迎上去。“如何了?”
做了一日陪客,灌了一肚子水饱的常氏家主,失声一笑,上来便一句:“夫人这外甥女,不是一般人。”
阮霞锦还没揣度明白夫君话中的意思,听他向厨上要吃食,诧道:“澜安不是在悠然楼设宴吗,难道不曾吃好?”
常安道无奈地捏捏眉心:“她哪有请人吃饭的意思,下钩钓鱼呢。”
谢澜安前脚回到阮家,胤奚后脚也从外面回来了,并且带回了一样东西。
谢澜安一眼望见摊在他手心的铜质官牌,目光略深。
“御史大夫的腰牌?”
失踪的官员中有三人官阶上六品,配有官牌与御赐绯囊。胤奚带回来的正好是三块。
见到此物,便说明人至少有个着落了,谢澜安的心先放下一半。
双方交换信息,原来胤奚今日由谷六引见的人,是封大当家手下的一个管事。
见了面没有弯弯绕,管事直接将这三张官牌交给胤奚,表示愿向朝廷投诚。
同时也希望朝廷保证,不追究浮玉山封家寨的既往之咎。
听完胤奚的叙述,一丝莫名的怪异从谢澜安心头掠过。
她问:“见到万大人他们了吗?”
胤奚奔波了一日,鬓边的发束有些松散,接过茶水润了口,摇头说:“没见着。那姓闻的管事说,明日引我去见大当家的师爷,详谈。”
谢澜安眉头皱得愈紧。封氏山寨给她的感觉,仿佛一个神秘的小朝廷,外头的传言云遮雾绕,内部却秩序森严,想见到说话管用的人还要层层上报。
对方知道胤奚背后是她,也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而己方对于这个神秘的封氏山寨的了解,目前还十分有限。
她和江南世家这边尚在周旋,浮玉山的配合却仿佛太顺利了。
“我知道女郎担心什么,”胤奚睫影动了动,看向眉心难舒的谢澜安,“太顺利了,像在诱敌深入。”
两人对视一眼,谢澜安从那双深黑眸子里,看到了一片坚定与几点披荆斩棘的焰芒。
“既露形影,必有所图,何妨去探一探浮玉山的底?”胤奚春林溶月般的眉眼又弯起,仿佛这不是什么值得担心的事。
他这里多一分进展,女郎便少一分与那些老城府周旋的费心耗神。
虽然谢澜安将悠然楼上发生的事说得轻描淡写,胤奚心里还是蕴荡着不痛快。
她该是高坐朱席上,观纹指掌间,挥剑成河运斤成风的风流人物,不该浊尘里来去。
对上女子霜雪湛净的眼神,他压着声保证:“我会小心行事。”
门边竹帘未卷,深秋的过堂风从廊下打个旋儿扫荡进来,吹动青衣。
昨日他也是站在这里,额前的发丝一滴滴往下坠着水珠,仿佛自墨竹枝头融落的雪水,濯净了他春山眉,皓雪肤,酒气却将眸海熏得迷暧。
今个酒醒,两番意态,那股认真劲儿却如出一辙。
谢澜安心想,都是生怕误她的事,令她失望。
“女郎,在听吗?”
“……我难道会走神?”谢澜安一下子惊觉,立刻从他脸上调开视线,面容板得紧肃。“我向舅父打听过,阿舅说那浮玉山在先帝朝时曾被官兵剿过一次,然而悍不受降,结果朝廷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后来南北两朝战事不断,这块顽疾便一直放任至今……你笑什么?”
胤奚脸板得比她还正经,眼睛眨巴的无辜。
谢澜安深吐一口气,接着把话说完,“探一探也好,不要掉以轻心,多带些人手。”
前路何处不险,她用心教出的人,当有些入虎穴探蛟宫的心气。
她不看他了,襟怀磊落得很,薄润的耳尖被灯光透映成琥珀色泽。
胤奚盯着那一处,含情眼轻敛,低悦地喏了声是。
向南多山,野外空气湿冷清冽。出钱塘南城一顿七拐八绕,一座半高不高林木匝密的山头矗立在胤奚眼前。
领路的是个穿雅致文士衫的管事模样男子,天生一双笑眼,正是那日将御史腰牌交给胤奚的闻先生。
他指着无名山峦,笑容和气:“这便是咱们浮玉山的别寨了。”
“有劳。”胤奚没指望上来便能进入浮玉封氏的大本营,面上客套,借着欣赏风景暗自留意周遭地形。
他落脚地的前方,环山围绕着丈宽的水泊,水面上大片菰草长势喜人,以致肉眼难测水深。
山脚下树枝横斜的后面,能隐约看见倚矛排墙的踪影。
——军中才用的拒马,绝山依谷的地形。
不是一盘散沙的氓匪,是有一战之力的兵匪。
胤奚暗中观察的同时,闻管事的目光也在胤奚身后那两排随从,以及他们所抬的八口红木箱上打转。
胤奚察觉他的视线,笑着解释:“我家主君喜结豪杰之士,闻贵宗山越帅以诚相侯,于是命仆携礼来访,一点小心意,不值一提。”
这些人手可比上回胤奚来多了好几倍,而且个个都是身材魁梧的青壮。闻管事不知有无看破胤奚的托词,眼神微动,却是不曾推诿,向前比手:“贵主太过客气,那便请吧。”
小舟横渡,一行人踩在几条柳叶形的窄船上渡了河。
登山时,胤奚有意无意地问:“还不知今日要见的师爷是个什么性情?我唐突登门,心浅舌拙,倒别误了两边的大事。”
“有道是妍皮不裹痴骨,郎君何必过谦。”
山野之人,寻常可见不到这等锦绣堆里养出来的漂亮皮相。闻管事上次看见胤奚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人生得打眼。他禁不住又往那张温润如玉的脸上看了两眼,一边猜他与那名物议沸腾的女御史是何关系,一边聊家常似的说:
“我们浮玉山的师爷啊,复姓百里,是个极讲条理的读书人,颇得大当家的倚重。”
说话间,缀在队伍末端的两名随从,悄无声息地闪进林中。
前头的胤奚从容拢了拢身披的蟒缎斗篷,分寸恰好的笑意中和了深青色的沉肃。“听说,浮玉山原有三位当家的。”
闻管事微顿,而后点点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是啊,山上原本有三位当家人,二当家和三当家还是本家兄弟。可惜三当家的英年早逝,二当家的性情便有些变了,这些年越发跋扈,有时候连大当家定下的章程都敢违背,暗地接铤而走险的私活……啊,我多言了,郎君莫见怪,当心脚下。”
脚下是一段人力斫出的蜿蜒土石路,陡峭莫名,胤奚记着地形,心中寻思闻管事故意说给他听的这番话。
不管那两位当家的不合是真是假,听意思,封大当家是想和二当家的做个分割,把那“铤而走险的私活”,亦即扣压朝廷命官的罪名,扣在二当家一人身上。
约摸两柱香之后,眼前的密林向两旁分开,视线豁然开阔,简管事领人到了别寨门口。
只见寨门前竖着两杆不伦不类的红布大旗,风吹日晒,早已看不出本来颜色。
旁边有块拴马石,上面明晃晃刻着三个字:解剑碑。
胤奚无辜地看了闻管事一眼,掸臂拂氅,露出里头的青衫,以示自己未带兵器。
又坦荡地指向紧随在他身后的乙生、黄鲲二人佩刀,“需要他们卸刀吗?”
闻管事神情不变,笑着解释:“这原是我们寨中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来此回事的人需卸下兵刃,以免对上不敬。不过今日主随客便,郎君是个斯文人,我们百里师爷是读书人,以诚待诚,不必提防这许多。郎君请进。”
乙生和黄鲲松了口气,有刀在手心不慌,看起来这浮玉山也不像外头所传那样霸道无理。
二人指挥后面的人将礼箱抬入大院中,至于凭空少了的几个人,闻管事似乎一无所觉。
胤奚心头却有一丝诡异掠过。
他面上不显,仍与闻管事言笑晏晏,走入这处位于山腰的寨头。但见石子铺成的院子里云团低垂,乌鹊集枝,只有十来个农夫打扮的人在默默扫洒,不闻一声。
胤奚不动声色捻了下指头。
“师爷就快到了,请郎君进屋稍候片刻。”
闻管事让抬礼箱的随从们留在院里,让人上水来招待,胤奚向堂门口扫了一眼,没有反对,只带乙生黄鲲进了屋。
眼看他们进了屋,寨门边一个扫地的黄脸汉子目露精光,低声对守门喽啰道:“快去通知二当家。”
原木构造的屋子四丈见方,一眼看得到底。
底下人端来茶水,闻管事神态越发松散,同胤奚说了几句闲言,眯眼笑道:“时近晌午了,稍后同百里先生谈过事,郎君便在寨中用饭,我们这的菌茹鸡可是一绝。”
胤奚没动那盏茶,眉眼客气:“怎好劳烦。”
“唉,不劳烦不劳烦。”闻管事说着起身,“我去迎一迎百里先生,顺便去吩咐灶上准备。郎君请稍坐。”
他一动,黄鲲也不知哪里不对头,本能地抬起一寸刀锷,要拦下人。胤奚抬指按住,任凭闻管事走出屋子。
屋中只剩他们三人,胤奚动若鹘起,掠至窗外,冷冽目光往院中逡巡。
“郎君,是有诈?”来前得女君交代,要他护好郎君的乙生立刻踮步靠过去,谨慎地随之向外观望。
胤奚眼神冷静,没什么情绪地点头,“囱无炊烟,姓闻的没打算留饭,乌鸦集营,这个寨头里根本没有什么人。他想拖住我——”
乙生微惊,胤奚却仿佛不是才发现的端倪,蓦地手按窗框纵了出去。
留在屋外的手下都还在,一直保持着警觉,看见郎君越窗而出,立刻快而有序地围拢。
乙生随后跃出,他没有胤奚脑子快,又紧绷又迷茫:“没多少人——那就是没埋伏,他们搞什么鬼?”
话音未落,脚下的石子地忽然发生轻微的颤动。
胤奚眼皮轻跳,在那不详的声音由远及近之前便向寨门相反的方向转身,喝道:“撤!”
“抓活的!”与此同时,一匹铠装坐骑马踏山门,高踞鞍上的是个铜铃眼紫膛脸大汉,上身斜勒牛鞶带,杀气腾腾地叫道:“没活的弄死也行!狗日的朝廷欺人到家门口,干脆揭竿反了丫的!”
闻管事早已不见踪影。紫脸汉身后的部属们黑压压一片冲进寨门,敲刃震天,一呼百应,响声惊得鸦鸟尽飞。
“翻墙进林子!”
胤奚发令,深青斗篷像一只掠翅的鹰被他从身上扯落,声音听不出一丝慌乱。他带领众人跑向记忆中树林最密的方向,背影矫捷如豹,落进二当家狠煞的瞳孔里。
突然胤奚耳根一动,伸手薅住右手边一个侍卫往回一带,下一瞬,一蓬血花在他腕子上炸开。
轻劲的短弩擦过二人射入菌子桩,胤奚头都没回,迅速托着侍卫翻过矮墙。
身后弦声不绝。
他们有弓箭手。
沿路留下的暗哨将胤奚遇袭的消息报回阮家时,已是入夜。
“什么?敢向官府亮刃,浮玉山这样胆大包天!”
阮家父子在谢澜安的堂中听闻此信,心惊肉跳。
阮伏鲸知道胤奚在表妹那里的分量,看一眼从接到消息后便一言未发的谢澜安,道:“表妹别着急,我亲自领府兵去救人。”
“不。”
谢澜安面无惊色,漆亮的眸光在灯下闪熠生锋,她坐在独榻上轻捻扇骨,无声梳理事情的线络。
“局面尚且不明,阮家不要牵涉其中。别惊了老太太。”
阮伏鲸有些怔愣。他在船上亲眼见过表妹和那姓胤小子的相处,他本以为表妹哪怕对那小子有一分关心,也会失于冷静。
可她此时镇定得仿佛不知道无兵无马的山上人,已经被有马有刀箭的山越匪包围,危在旦夕。
阮厚雄搓着厚重有力的手掌,速声提醒:“前头的官员还没找回来,胤奚又陷进去了,浮玉山有造反之意,剿匪师出有名。阮家的府兵不够,阿舅可以向郡府借人——”
谢澜安抬眼:“阿舅忘了我有人马?一千人,够不够。”
哪来的一千——阮厚雄想着她来钱唐就带着身边那么几个人,突然灵光电闪:“你是说,那一千人?”
事出突然让他差点忘了,之前谢澜安收服周家堡,将堡中的近千人部曲暗中转移到吴中,还托他帮忙操练。
他花了不少力气才化整为零,安顿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并找了信任的老将带兵,怎么关键时刻给忘了!
“宝姿。”
罩着雪缎斗篷的谢澜安坐定榻中,霜神雪意,开口部署,“速将一千人集合于南城郊外,百人一队,分为十队,命池得宝等武婢每人统帅一队,你统帅十武婢,跟随哨兵立刻上山围寨,支援胤奚!”
“是。”贺宝姿二话不说,飒飒而去。
待她如风的步子出了堂门,阮厚雄才咂摸出一点滋味,看向谢澜安,“囡囡你一早便知道浮玉山的人不怀好意,早早便准备好了应对手?”
她身边就带了十名武婢,一人派去带一队,连数目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