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除去叶欣有九个知青,九份不好分,索性就等分成十份,叶欣也吃一份。先对半切开,再每个分五份。这么大个西瓜,每人都能分不小块的。因为太大了,张康明也上前帮忙。
刘红霞在边上叫道:“可要分得大小均匀啊,不然我可要挑大的!”
郑文文忍不住戳了她一下:“看你馋的!最大份当然归叶欣了!”
正闹哄哄地分着瓜,突然王有为的声音传过来:“哎呀,怎么这么热闹啊?大家都在屋前干嘛呢?”
大家回头一看,果然是王有为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他媳妇李秋兰,她手臂上挎着个竹篮。
郑文文就笑着打趣道:“有为大哥,你不是嫁去黑水塘了,怎么又回来了?今天正好是第三天,难道是三朝回门?”说得大家又笑起来。
王小薇拉了她一下,“看你嘴贫的!”
王有为摆摆手,还是笑呵呵的模样:“没事没事,逗你们一乐呵,我也高兴。——哟,哪来的大西瓜?”
刘红霞道:“你来得不巧了,我们正在分西瓜吃呢!”
叶欣笑道:“来得正巧!咱们知青队伍吃瓜,怎么少得了资历最老的有为大哥?你们快把我那块在分成两份,有为大哥和秋兰嫂子都吃一块!”
赵中华一愣,“那你不是没得吃了?”
叶欣笑道:“我自己种瓜,还愁吃不上?本来这个就是送给你们吃的。”
王有为笑呵呵的也不推辞。倒是李秋兰看着叶欣年纪小,又长得水灵,而他们夫妻俩年纪那么大了,抢一个小孩子吃的,很是拘谨:“这怎么好意思,你自己吃就是了。”
叶欣道:“嫂子别客气,来了就吃一块,就当是我们欢迎你来了!”【看小说 公 众 号:这本小 说也太好看了】
王小薇等人都觉得叶欣说得好,纷纷应声,跟李秋兰搭话,热情客气地让李秋兰感觉好了很多,也不推辞了。
赵中华和张康明就把叶欣那块瓜再切一刀。他俩都是厚道人,想着吃瓜不忘送瓜人,特意给她切一块大的,现在再分成两块小的,倒是差不多。
一时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瓜,一边吃一边夸赞:
“真甜!”
“真好吃!”
“夏天吃这个太舒爽了!”
“叶欣真是太厉害了,什么都能种那么好!”
“以前我在城里都难得吃到西瓜呢,现在倒是吃上一块好的!”
确实很好吃,清凉甘甜,生津止渴,一块瓜下肚,暑热天气里上工一天的疲劳和炎热都散去了似的,知青们个个恨不得连瓜皮都啃了。
吃了瓜,又谢过叶欣,才各自散去了,做饭的做饭,洗漱的洗漱,也有去自留地忙一会儿的。王有为和李秋兰也是往自留地去了。
现在王有为搬到黑水塘去住了,当然也在黑水塘就近上工,不回来了,同一个大队的,工分这些也好转过去的。之前他住宿舍,东西不多,要拿的已经拿完了,就剩床和柜子太大了不好搬,加上那边有新的,屋子小也放不下另一套,就不要了,先放在这里。倒是可以折价处的,只是一时没有人家要,就先放着。
现在他们带着篮子回来,主要是为了摘地里的菜。虽然王有为种菜一般,但是就那么一块自留地,也是倾注了不少时间和心血的,现在当然是能摘就摘回去吃了。以后他就在那边种了。
还不到摘的那些,再长长,过段时间来,王小薇平时帮忙浇浇水就行。大队还不至于这么不留情,过了这季,以后不种了,空出来就行。
叶欣也跟着他们往地里去,听着王有为说了这些,笑着祝福一句:“以后有为大哥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王有为笑道:“比不上你。只是两个人关起门来过日子罢了。”
又说起那天她送的礼金,“你给太多了。本来拿了你三十个鸡蛋,就十分感谢你了,你还给那么多。那天说给你舀些菜回去吃,你也不要,让我们老不好意思。也是趁现在,给你拿两根香肠来,你别拒绝,不然就是我们白占你便宜了,老脸往哪搁。”
说着就让李秋兰从篮子里拿出两根香肠来,里面还放了稻草的,香肠也不大,倒是掩盖住了,之前都没瞧出来。
吃酒席一般会让客人带些剩菜的,也是对礼金的一个回馈。不过那天叶欣没要,一时没觉得多好吃,二是觉得留到隔天容易变质了,天气那么热。
现在见他们这么说,叶欣就接过了,笑道:“谢谢了,这好东西我可不推辞,今晚就炒了吃!”
李秋兰见叶欣长得漂亮讨喜,说话让人很有亲近感,就也跟她说几句:“你年纪这么小就下乡了?”
叶欣道:“家里穷,养不了那么多孩子,可不就往乡下放了。”
李秋兰有些怜惜:“你这样娇娇的小闺女,放哪家不是疼的,家里竟舍得,让你小小年纪就下乡吃苦。”
叶欣听着这话,心下不禁感慨,一个陌生人都知道那么小的女孩下乡很苦,心生同情,那家人难道不知吗?
一时也忍不住为原主不平,痛恨那对偏心狠心的父母。
她叹了口气,对李秋兰笑道:“苦不苦的,长大了都是要离家靠自己生活了,现在习惯了,倒是还好。嫂子是个好心的,有空和有为大哥过来坐坐啊。”
李秋兰点头:“你有空了,也过来坐坐,不远。”
叶欣也点点头:“好。”
说着就分开了,夫妻俩去摘菜,叶欣被郑文文拉过去看她的西瓜。
郑文文和王小薇的地是挨着的,当时拿了她一把西瓜苗,没有多少的,也不值得分开种,就种在了郑文文地里。她也是对这个最关心,天天过来浇水拔草,其他的菜都没侍弄那么勤的。
郑文文又问她:“你快看熟了没?今天吃了你的西瓜,真是好吃!就是一块不够吃的,我想摘自己的吃个过瘾!”
只是这几个瓜跟叶欣的一比,简直是营养不良,叶欣就道:“可能还没熟。”
郑文文急道:“怎么还不熟?你的都熟了!难道要长到跟你的那些那么大?我看长不了了,最近天天看,都没长大。”
叶欣也觉得是长不大了,这能结出几个瓜来,已经是逆天改命了。她只能说:“你再等几天吧。实在等不了你就摘,反正不熟也能吃,吃个清凉解渴吧。”
郑文文颓然叹气:“哎,不熟的不像样啊!”
叶欣安慰她:“别泄气,哪天上我那儿,我再给你摘一个,让你吃个够。”
郑文文却摇头:“算了,我也不能老占你便宜。”
说了几句,叶欣才拎着两根香肠回去了。
爬坡爬到一半,看见沈卓下来了。
他本来有些着急似的,看见她才安定下来,加快脚步朝她走来,喊她名字。
叶欣觉得把他晾得也差不多了,就问:“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去?”
沈卓走到她跟前,觑着她脸色,说:“没干什么。见你不在院里,我找你。”
叶欣扭开了脸,继续往上走,一边道:“我不在院里能去哪里,不就是到知青宿舍去赚钱了?你下工了只管做饭,还出来找,真是不嫌累。”
沈卓小声说:“你昨天一天没我,今天也没我,我怕你离家出走了。”
叶欣听得忍不住笑了,又赶紧板起了脸,说道:“我才没你想得那么幼稚!离家出走我能去哪?”
沈卓闷闷地说:“你那么聪明,什么都会,当然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去哪里都过得好好的,我都找不着的。”
叶欣见他说得这样委屈,明明长了高个子和清俊脸,却还跟个孩子似的,一时心里又是无语又是有几分软了,最后只说他一句:“这么大个人了,还为这小事慌张,一点儿也不稳重!”
沈卓也知道自己不稳重,可真是怕她不自己了,事关她就没有小事的。不过现在见她愿意跟自己说话了,也知道她大概是气消了些,连忙说:“以后我学着稳重一点。”
又殷勤地接过她的篮子,要牵她的手:“你走累了吧?我拉着你上去。”
叶欣甩开他,“大热天的,也不嫌出汗!”
回到院里,就吩咐他:“赶紧做饭去!这是王有为回礼的香肠,拿去洗洗切了,今晚炒了吃。”
沈卓就知道她愿意吃饭了,立刻干劲十足,接过香肠,勤快地去灶房做饭了。
叶欣洗了洗手,也走到灶房去了。
吃了两天零食啃了两天瓜,她也想吃热乎饭了。他做的饭还是很让人想念的。
沈卓一边做饭,一边打量着她脸色,小心翼翼问:“欣欣,你不生气了吧?”
叶欣在桌旁坐等吃饭,哼了一声:“跟你生气,真是不值得。”
沈卓连忙又道歉:“我错了,你原谅我吧。”
叶欣觉得他真是有点笨,道歉也这么含糊,好像都搞不清楚自己气什么,就问他:“你错哪儿了?”
沈卓说:“我不该对你酒后胡来。”
叶欣瞪他一眼:“你也知道自己酒后胡来了?既然知道,干什么还喝酒?”
沈卓老实地说:“我没喝过酒,不知道这么容易醉,李光耀又灌我……”
叶欣打断他:“还把责任推到人家身上去了。自己不喝,人家能灌?”
沈卓说:“他说吃酒席就是要喝酒的……你把我叫去的呢。”说着还有点无辜。
叶欣气道:“我让你去走动走动,交交朋友,见识见识一些人情往来的场面。我让你去喝酒了?让你去学坏了?”
不说还好,一说起来她真是越说越气:“你们男人是最坏的,到了酒桌上,什么荤话都敢说,什么混蛋事都敢做!我本来以为你清清静静的一个人,跟他们不一样,没想到沾了酒还是变得乱七八糟!”
沈卓立刻什么也不敢分辨了,也立刻意识到,她是最气他喝酒,连忙说:“我以后再不喝酒!再不跟他们学得乱七八糟的!”
叶欣没好气地说:“你自己也是参加了医生培训的人,以后要当医生的,难道不知道喝酒伤身?别人一劝你就什么都忘记了?还喝得糊里糊涂,我看你脑子也喝坏了!”
沈卓只能道歉:“我知道错了。”
叶欣缓了缓气,板着脸最后敲打他:“我告诉你,我是最讨厌酒鬼的!醉醺醺,满身臭味,不仅伤身还乱事,净给家里人添麻烦,哪天就是摔沟里撞树上死了也没人知道——我跟酒鬼没法过日子。你现在自己说了不喝酒的,以后再给我发现,我真是要离家出走了!”
沈卓见她说得那么严重,也是心中一凛,立刻保证:“我再也不喝,绝对不喝!别人劝我我都不喝!”
叶欣这才缓了脸色,算是原谅他了。
沈卓也才敢松了口气。
他心里却又琢磨着,叶欣只是气他喝酒,好像对他胡来的事情不是那么气,是不是……
刚这么想,叶欣就又说话了:“还有,我早跟你说过咱们不到时候,年纪不到,也还没结婚,你别当耳边风!仗着酒后胡来?谁知道你醉没醉,是不是故意欺负人的?把你心里那些收收,我可不任你胡来的,再敢这样,我揍你一顿!”
沈卓立刻什么也不敢想了,老老实实地答应下来。
叶欣也是怕他年轻冲动,得寸进尺,今天亲个嘴,明天是不是要到床上去了?他们又是孤男寡女住在一起的,就怕他也觉得所当然了,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怀孕生孩子一条龙。
她可不想年纪轻轻就怀孕生孩子,她都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反正就是要敲打敲打他,让他继续保持纯情少年的样子,最好多保持几年,等他以后真的长大了,思想成熟了,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沈卓自觉是把叶欣哄好了,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好了,之前的忐忑、焦躁、失落也一扫而空。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叶欣不他的滋味是多难受。
哄好了,还要仔细再确认一句:“欣欣,你原谅我了?”
叶欣见他乖乖的,就大方地说:“原谅你了。”
沈卓于是问:“那我是不是也能吃西瓜了?”
叶欣听到这个“也”,挑眉问:“你知道我摘西瓜给别人吃了?”
沈卓郁闷地点头。
本来中午回来看见井里的大西瓜,以为她是要跟自己吃的,结果下午回来发现她不在,西瓜也没了,后来又知道她从知青宿舍回来,可不就是送给人家吃了。
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都没吃上呢,她先给别人吃了。
叶欣见他这样,就知道他想什么了,也晓得打一棒给个枣的道,就说:“你也别可惜了。不就是西瓜,后面还那么多呢。明天我再摘一个凉着,傍晚和你吃。你自己不许摘啊!你不会挑。”
沈卓心里就高兴起来了,点头:“好,我不摘,等你摘!”
第093章 上岗了
两天来第一次好好坐一起吃饭, 不仅沈卓吃得安心了,叶欣也吃得舒坦了——还是饭好吃啊!
夏日昼长,吃完天还没黑。
沈卓在收拾, 叶欣说:“趁这会儿凉快, 我去后面把鸭子池塘清一下。”
刚和好了,沈卓正是殷勤的时候, 闻言立刻加快了洗碗的速度, 说:“还是很热呢。你歇着吧, 我等会儿去忙。”
叶欣笑着看他:“你今天又来回了一趟镇上,又上工了半天,还有劲儿干活吗?”
沈卓说:“有!”
他现在真的不仅力气大, 也精力充沛,就是忙一天下来也不怎么累的。
他又殷勤地补上几句:“之前我参加培训的几个月里,家里什么都要你干, 你受累了。现在培训班已经结业了, 以后工分和家里的活我都补上来, 你多歇歇。”
叶欣却哼了声:“说得好听。结业了你不是要去医疗站坐诊?哪那么多空?”
沈卓顿时卡住,有些尴尬:“这个……”
叶欣索性问他:“什么时候去医疗站上岗,大队长有安排没有?”
沈卓点点头:“今天结业仪式, 各大队长也去了,好像跟公社主任和镇卫生院谈了之后医疗站药品供应的事情。咱们大队长当时说, 让我们四个明天一早先去医疗站报道,到时候细说。”
叶欣了解了,“那应该就是明天开始上岗了。也好, 早点上岗, 早点挣钱。”
沈卓听着,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等他洗了碗, 两人就带着工具到屋后,就着夕阳的余晖忙活起来。
之前挖了又硬化过的那个六平米水池,真的挺麻烦的,因为是死水,很容易脏了臭了,一个月起码清一次两次的。加上天气热,水很容易就蒸发了干掉,还得经常补水。叶欣算是体会到在不合适的环境里强行改造养鸭子是多么麻烦。
只是养都养了,池子也挖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好在现在成果也出来了。
养了半年,五只灰毛鸭子都纷纷长成了大大的青头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环境不好,活动空间太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鸭子愣是长了六个月才开始下蛋,也就是前几天。
叶欣捡到鸭蛋的时候,都快感动哭了,伺候它们这么久,终于下蛋了!
她还是跟之前养鸡群的一个策略,所有的鸭蛋先让母鸭子孵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分批,受精的继续孵,小鸭子到时候抓进空间扩大规模;没受精的拿出来腌咸鸭蛋,或者看看谁要的,卖了赚钱。
关键的产蛋期,更是要把它们的生活环境仔细打好,喂食也要更上心!
现在她在清水池之前,已经记得要先把鸭子关起来,不然它们捣乱的。
等她用竹笼把鸭子笼住了,沈卓就跳下水池干活了,并对她说:“你别下来了,我自己就行,你去看看菜地吧。”
叶欣见他这么积极,还真就不下去了,对他叮嘱一句:“刷干净一点啊!”
然后就转头去看西瓜了。
斜坡那里种的西瓜结了有二十多个,算起来不多,难得的是个个都硕大饱满,看着就诱人。平时除了沈卓勤快侍弄,叶欣也花了心思浇灌的。
她在那转来转去,想着明天挑哪个摘了。
熟了就该摘,不然就放坏了。
沈卓那边忙里看见她在挑瓜,顿时干劲更足了。
先把脏水清出来,然后拿着树枝扫帚把池子刷刷刷,冲水,再把脏水舀出去……他是有点强迫症在身上的,加上刚刚叶欣叮嘱了,洗刷起来更加认真细致。他力气大,又干活快,很快就把池子洗刷了两三遍。
叶欣转一圈过来,看了看说:“差不多得了,给鸭子用的,也不用刷得跟锅碗那么干净,费劲!现在就提水来灌吧。”
沈卓虽然觉得还可以洗得更干净一点,但是听她的,就回去提水了。
叶欣之前也是提过的,知道很累,心里想着要是有个水管就好了,再加个抽水机……算了算了,太贵太折腾!为这几只鸭子不值得的。
等它们孵够了小鸭子,就把它们宰了炖汤,省事!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两人一起出门。
叶欣问:“你中午什么时候回来吃饭?还是跟上工一样不?”
沈卓说:“还不知道,第一天看大队长怎么安排。要是中午我没回去,你只管吃饭休息,不要等我。”
叶欣道:“我才不等你呢!”
说着就分开了。叶欣去旱地那里种番薯,沈卓则往晒谷场边上那个崭新的红砖房子走去。
大队长李兴国、小队长李建邦,还有几个重要的队员、师傅已经在医疗站里了,也有不少小孩子在这里探头探脑地好奇围观,挺热闹的。
屋子里面,桌椅、药柜这些已经打好搬过来了,药柜靠着隔断墙放着,前面放着一张比较宽敞的桌子,桌子后面是一把椅子,这就是坐诊大夫的位置了,桌子前面以及靠这边墙的地方,有十张凳子,就是给病人坐的。通过隔断墙的小门,后面就是仓库,暂时只有几个五六层的木架子随意放在那里。
医疗站已经有了大概的样子,只是人还没到位,药品也没到位,还不能算正式开门。
李兴国见沈卓来了,道:“你先坐会儿吧,其他人远点,估计要一会儿的。”
沈卓左右看了看,也没坐下,发现角落有扫帚,就拿起来把屋子地面打扫一遍。之前建设、搬东西人来人往的,不免弄得有些乱乱的。
李兴国等人见他这么勤快,都暗暗点头。
不一会儿,李光耀过来了,礼貌亲热地喊人:“兴国爷爷,建邦叔!”
李兴国看见他,也点点头:“先坐下等一会儿吧……不是,你跟沈卓一起打扫打扫吧。他扫地,你就擦桌子,弄好了等其他两人来就能直接坐下说事了。”
李光耀也是个勤快的,就听话地找了块抹布,跟沈卓一起搞起卫生来。
弄得差不多了,黄志豪和孟春兰就一起来了。
这两人住得远,又是走路来的,不免慢些,都热得一头汗。
这会儿李建邦和其他人都先忙去了,顺便把一群调皮吵闹的孩子赶走。李兴国开口道:“好了,人来齐了,都搬张凳子围桌子坐下吧,我来说说具体安排。”
大家都精神一振,听话地搬了凳子坐下。
李兴国也是坐在一边,没有往桌子后面医生坐的椅子去坐,在几个优秀的年轻人面前,并不刻意彰显自己大队长的威严,“之前你们还在培训的时候,我就和公社那边探讨过建立医疗站以及建好、你们结业之后的安排,所以大概有个章程。”
说的事情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个是医疗用品。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药物,中药西药都要有,备上一些常用的,看病时开方也好,或者直接给乡亲们方便购买。西药方面,主要是和镇上卫生院对接,以后卫生院采购多一些,分发下各大队;中药方面,则是先去中药铺购买成药。以后等医疗站稳定运行了,也可以从采药的队员中收购,让他们几个利用学过的知识来炮制中药。
第二个是医生的坐诊安排。四个人正好分成两批,每天两个在医疗站值班看病,另两个下乡走诊。这边多山多水的地区,很不方便,有些年纪大的、病重的乡亲来不了,只能医生辛苦些上门。坐诊和走诊轮流安排,现在刚上岗不知道哪里有病人,就先把大队里二十几个小队走一遍,熟悉熟悉地方,也让人知道丰水大队医疗站开放了,医生上岗了,乡亲们可以来看病了。
第三个就是医生的待遇。这也是几人最关心的。经大队商议,每个医生每个月发放二十五元,在次月十五发。这个钱和购买药品药材、建立医疗站的钱一样,都是从大队的集体资金中出。
四个年轻人听到最后这个,都是心中一定。
服务乡亲、为乡村医疗做贡献,这些当然也多多少少有些,但是光喊口号吃不饱啊,还是实际的东西最动人!
以后每个月工资二十五元,虽然比这时候平均月工资三十元的工人少些,走山过水的也辛苦些,但在乡下有这么一份工资领,那也真是不得了的!
乡下人多穷啊,赚点钱多难啊,还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大家参加医生培训、咬牙坚持那么久,不就是为了有个好出路?!
现在终于是尘埃落定了,以后月月有钱拿,日子有盼头,怎不叫人高兴!
沈卓表面没什么,心里也是激动的,他终于能稳定挣钱了。以后就可以给叶欣买新衣裳、买新碗、买肉……还有家里新建灶房、铺院子这些钱,他也可以慢慢攒出来了,叶欣不用那么辛苦了。
李兴国继续道:“赤脚医生是半医半农的性质,想必你们也明白了,看病之余不能脱离农业生产。现在是刚开始,又是刚过了农忙,你们才两两一组,等以后熟悉了,农忙时节,每天就一人坐诊、一人走诊,另外的参加农业生产。到时候是一天一轮,还是一星期一轮,到时候再具体说吧!”
大家都郑重地点头。
说完了事情,李兴国就把钥匙给他们四人都分了一把,他自己身上还带着一把,以防谁丢了开不了门的。
然后就说暂时的两两分组的事情,“沈卓和李光耀住得近,可以早上先过来门,又都有自行车,就不要一组了。看和谁搭档,你们自己商讨决定。”
黄志豪立刻说:“大队长,我跟沈卓一组,培训班的时候我们就是同桌了!”
沈卓也不想跟女同志一组,免得有什么误会,就点头。
孟春兰和李光耀也没什么意见的,已经很熟悉了,搭档起来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李兴国点点头:“行,你们安排好了就行。”
又说:“现在药还没有,今天也不必坐诊走诊的。等会儿沈卓、李光耀两个有自行车的,跟我到镇上去把药品取来,以后你们再分别去也知道了;孟春兰、黄志豪,你们就先在附近的凉水塘、黑水塘走走熟悉,宣传宣传,说咱们大队医疗站明天正式开放!我已经跟各个小队长说过了,你们去了先找小队长,他们会领你们走一遍的。”
几人都答应下来,各自领了任务,干劲十足地去忙了。
沈卓匆匆回去推自行车。李光耀早上就是骑自行车来的,等到了他,就载着李兴国一起出发了。
李兴国五十多岁的人了,却还很精干,也不轻,山路又崎岖,李光耀载了一会儿就累了,沈卓只好把大队长接过来载着。
要不是赶时间,李兴国也不会劳累他们,平时都是自己走路来去的。
坐上沈卓车后座,李兴国顿时觉得很不一样,沈卓骑车骑得轻松稳当,他自己也放松了,比在李光耀后座好多了,就忍不住夸一句:“沈卓啊,你现在越长越高了,力气也越来越大了,不错不错!”
沈卓还真不觉得累,听了也只是谦虚地点点头。
李光耀就觉得有点郁闷了,心道兴国爷爷啊,你这不是说我虚吗?我才是你本姓的侄孙诶!
到了镇上,两人跟着大队长往卫生院跑了一趟,领了之前说好的药品,知道都有些什么药,有多少,怎么签字,以后每个月可就是他们自己来了。
接着又跑去药店看看,采购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自然是也去到了徐氏中药材铺,见到了徐大夫。
因为有外人在场,徐大夫也没跟沈卓寒暄,只是心中很欣慰,眼看着沈卓成才了啊!以前是来卖药材的,现在都来采购了。
第094章 吃瓜瓜
叶欣上工种了半天红薯, 中午回来休息,远远看了眼那边的红砖医疗站,好像是关门了。
她也懒得走过去看, 就以为是沈卓回家吃饭了。
回来路过村子时, 看见李光明,想着他们小孩子是最喜欢凑热闹的, 就招手把他喊过来问:“今天医疗站开门了没有, 你去看了吧?”
李光明点点头:“去看了。开了一会儿, 又关门了。”
叶欣疑惑,“怎么关门了?那些人呢?”
李光明可是看清楚了,就仔细地跟她说:“沈卓和黑水塘的光耀哥骑车带着兴国爷爷出门了。还有两个不认识的, 是一男一女,他们跟着建邦叔在村子里走了一圈,然后往外面去了, 说是去黑水塘。”
叶欣听到骑车出去了, 就知道是去比较远的地方,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先不管了,仍旧自己回家。
倒是李光明知道沈卓不在家, 就跟着她一路走,也好一段时间没跟她玩了。
九九乘法表他已经背会了, 也学了除法,现在他已经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了,也知道一块六毛三分钱能买多少个鸡蛋了。当然, 他现在的钱也不是这个数目了。
会背的诗也多了几首, 都是叶欣教的。
现在跟在叶欣身后,不用她抽背, 他就很自觉地背给她听了。
叶欣见他不嫌累,也就让他跟着了。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道多么积极好学的孩子啊,要是上学了,不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到了院门口,李光明就自觉停下了,知道叶欣要回家吃饭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