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6

叶欣已经是把小日子过得断层第一,让人心生羡慕,忍不住向她探讨一些生活智慧了。
见他们都看着自己,叶欣哭笑不得,连忙摆摆手:“你们别太看得起我了。我年纪小,有什么高明见地?倒是可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钢铁厂工作肯定很繁重的,而且这种重工项目也远离城市,非体格强壮、性情坚韧之人不能适应,像我这样瘦弱又图安逸的,肯定是胜任不了的。”反正她不建议参加。
大家听了,一时又沉默下来。
确实,虽然是工人能拿工资,但万一去了发现比种地还要苦闷,怕也是难熬的。
其实听到钢铁项目的时候,大家也隐隐约约知道不轻松,只是好不容易的招工机会,一时难免上头。
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郑文文释然地对叶欣说:“你说得对。这次就算招女的,也很难选上的。我还是等下一次好了。”
孙维强闻言,面有嘲讽,好像觉得自己之前说的话并没有错,女的就是不能吃苦。
赵中华皱眉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参加:“哪里都苦,还是有工资拿的地方好一些。”想来就是要参加了。
叶欣把菊花茶送了王小薇,再聊两句,回去了。
沈卓也听说了这件事,这次倒是不担心叶欣要参加了,渐渐也了解了她的性子,那种繁重且受拘束的日子根本不是她想要的。不过还是闲聊着,问了下:“怎么样?”
叶欣把知青们的反应说了说,而后道:“我觉得他们可能都选不上。张康明强壮,倒是可能性比较大,可是他又不参加。”
沈卓点点头。随便别人吧,不影响他们就好。
果然,过两天大队长又来正式通知一遍,确定参加这次推荐招工的只有孙维强和赵中华,就带他们一起去了公社。到了之后发现,符合条件的足有七十来人,比他们强壮、资历老、表现好的男知青多得是。最后结果,孙维强和赵中华都没有选上,只好又垂头丧气地回来。
就这样,钢铁项目招工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就过去了。
到了二月中,播种的各种菜苗基本都长出来了,有的还长挺高。
其中包括了西瓜苗,这可是叶欣今年的重点项目。
既然去年无心插柳都能赚钱,今年她就多种点,多卖点,反正种在下斜坡,不占菜地。到时候结瓜了,让沈卓多费心就是了,反正他精力多到无处安放的样子。
今年他们可是有改造房间的计划,准备把四间屋子的墙壁和地面都抹上水泥,这又是一笔大开销。还有,他们的进城消费计划,也需要钱的。在城里花钱可快了,光靠沈卓的工资根本不够的,还是要广开财路才行。
现在叶欣手头上就四十块钱左右了,非常穷。
好在又到了沈卓领工资的日子。
十五这天,沈卓领了钱回来交给她,她手头上顿时又有六十多块了。
嗯,家里有个领工资的是真不错!
叶欣收好钱,开心地仰头亲了亲他,“你赚钱辛苦啦!”
沈卓立刻搂着她,得寸进尺地亲了会儿,然后问:“明天去不去镇上?正好这两天不到我轮值。”
叶欣点点头,“去吧。正好把多的一些苗间了卖掉,这个可比卖菜省事多了!也好赚。”
沈卓就说好,转头去检查自行车,打气。
正好,叶欣今天傍晚先间些西瓜苗下去给郑文文,之前说过给她的。
王小薇估计最近是不种了,不过江静雨也许需要,叶欣就多拔了些。反正她多得很,除了屋后菜地的,空间还有不少呢。
拔好了,她就先送下去。
到了那边,正好远远看到江静雨在自留地里忙活,叶欣先走过去送她。
江静雨见了,又是一阵新奇和惊喜,“之前你送了我那么多菜种子,还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现在又送瓜苗来。”
叶欣笑道:“你真不用这么客气,都是我自己去年留的种,自己育的苗,又不花钱,大家处得好,一起种嘛!”
江静雨就收下了,“好,那我也试试!去年你种的西瓜那么大那么好吃,我吃了还想吃呢。今年要是自己能种出来,夏天就好过些了。”
叶欣笑着鼓励两句,正想转头去找郑文文,就看见她往这儿来了。
郑文文远远就喊道:“我老远看见你们在这,说什么呢?”
叶欣就迎上去,说:“给你送瓜苗呢!也送了静雨一些。你来得正好,快拿去种吧!”
郑文文就高兴起来了,立刻一把子接过绿油油的西瓜苗,“太好了,我可等着呢!现在就种!”
叶欣道:“加油啊,看你俩今年谁种得好!”
隔天一早,叶欣就把多余的西瓜苗以及辣椒苗、茄子苗等等,间了半筐,仔细装好,跟沈卓赶集卖去了。
买他们菜的回头客一见了就迎上来,然后面露失望。
叶欣解释道:“现在菜还没长起来呢,等下个月才有的。倒是有一些鸡蛋鸭蛋,也是自家吃不完的。”
大家也能解,这个种菜就是得看季节气温,现在想也是白想。鸡蛋鸭蛋也好,买过的都知道也是比别家好吃,比供销社的新鲜,就纷纷抢着买了。买不上的只能无奈散开了。
有比较少见的西瓜苗做噱头,种地老乡们也纷纷围上来。
“我去年买过西瓜苗,没种活,今年再试试!”
“我种活了,结了好大的瓜呢!头一次自己种出西瓜,真高兴!”
“去年也有吗?我没遇上,今年遇上了,买点种……”
乡亲们一边说着,一边掏钱买。去年也是叶欣卖的西瓜苗,不过她当时围了头巾聊做掩饰,卖得有点偷偷摸摸,今年就光明正大了。乡亲们没有联想到一起,一般买个东西也不会特意注意摊主的。
沈卓更没有多想了,因为叶欣去年就是来镇上买的苗,他深信不疑。
不多会儿,西瓜苗卖完了,其他的菜苗也在不到九点的时候卖光了。还算是很顺利的。
这次的西瓜苗也就十来把,加上其他的菜苗、鸡蛋鸭蛋,一共收获六块多。
但这也不少了,比卖两大筐时蔬都多!
沈卓又惊讶了一下:“真比卖菜轻松好多,不用称,也不费劲。”
叶欣得意一笑:“我说得没错吧?”
沈卓是真心佩服她,“还是你聪明,脑子活。去年买人家的,今年就可以卖钱了。”
叶欣很骄傲,把钱数清楚了揣口袋里,“走吧!看看还有没有肉,买点鲜肉!”年初肉票还没用完呢。
二月二十,丰水大队的小学如期开学了。
小学就以大队名命名,叫“丰水小学”。开学的这一天,十分热闹,大人扛着桌子拎着椅子,送背着书包的小孩来学校报道。
这些桌子、椅子简直是五花八门,样式各异,高矮不一,有的新,有的旧。学生们也是有的大,有的小,年纪从五岁到十岁不等。书包更是千奇百怪。看着有些滑稽,又让人叹息,这是特殊时代造成的特殊情况。
叶欣早上上工了,只远远听到动静,下午特意往那边走走,准备围观一下。
还没放学,她就先进医疗站坐坐。
今天沈卓走诊,医疗站是黄志豪值班。
黄志豪看见她很高兴,跟她聊起来:“我刚买了自行车,瞧,就在边上呢!”
叶欣顺着一看,果然,靠着墙边放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这样的大宝贝,放外面当然不放心,就推到里面来,放在眼皮子底下了。她立刻道:“恭喜恭喜!这可不简单啊,以后你来往就方便了!”
黄志豪十分自豪,“可不?我可盼了好久的,上培训班的时候就羡慕沈卓有自行车,当时就决定要买一辆了。去年上岗半年,工资都攒起来,一分不敢多花!不过还差一点儿,加上家里一时还没有弄到自行车票,就拖到了现在,加上今年两个月的工资,正好就买了!现在我心里真舒坦!以后咱也是有大件的人了!”
叶欣听了,又恭贺几句,顺便问:“自行车票不好弄吧?”
黄志豪道:“确实不好弄!这计划经济,分配到咱穷困小县的太少了,还是因为我哥在砖瓦厂工作,通过厂里关系弄到的,真麻烦,不过也真值得!”
叶欣点点头,见他这由内而外散发的喜悦,她也不禁笑起来,“那你之后说媳妇肯定很好说了。”
说起这个,黄志豪稍稍有点不好意思,又看看她雪白漂亮的模样,很是憧憬:“唉,要是我也能说上一个跟你这么样的就好了!”
叶欣又不禁低头笑了,觉得这个黄志豪真是有些憨憨的。
不过也憨得可爱,坦率淳朴,不会让人讨厌。
说了这会儿,一阵铃声响起,随后一阵热闹的动静就从坡上传下来。
黄志豪道:“小学放学了。我们村好多个小孩儿呢,我回家路上也顺便看顾看顾,这初来乍到的。”
叶欣就站了起来,往门外看去。
不多会儿,果然那阵闹腾的动静就传下来了,大大小小的学生跟一股洪流似的,十分有活力地冲下来,赶着回家。大小男女都有,一张张脸蛋都有股兴奋劲儿。不过,女孩儿比男孩少太多了。
李光明正要跑过去,看见她又跑回来,喊一声:“叶姐姐!”
叶欣就招手让他过来,聊聊天,“今天上学了,感觉怎么样?”
李光明往里瞅瞅,见不是沈卓,就放心地跟她聊天,说着今天的见闻:“好多人呀!有一百多个,分成了两班,我在二班。一班上语文的时候,二班就上数学;然后下一堂课就换过来。姐姐,你怎么不是老师?我以为你当老师了的!我问了王老师和张老师,他们都说你没有当老师!”小朋友说到这里很不可置信的模样。
叶欣笑道:“我就是没有当老师啊。两个老师教你们就够了,王老师和张老师都是很好的人,你要尊敬他们,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哦。”
李光明虽然很遗憾她不是老师,但还是乖乖点头:“我知道!我会听话的,今天学写字了,我会念,但是第一回 写呢,我都好好写了。”
叶欣夸奖和鼓励:“很棒!以后每天都要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哦!对了,咱们村里上学的多不多?”
李光明说:“好多个呢,有十个!李光亮也去了,不过他长得太小了,分在了一班,我在二班,二班都是比较壮的!”
说着他就骄傲地挺起小胸膛,继续欢快地说:“还有,我的桌子果然是最新最漂亮的,我真高兴!其他人的旧旧的,还有破的,不过两位老师说都是课桌,能用就行,让我们不要比较。我知道,是让我们桌子好的不要嘲笑桌子破的,我也不笑话他们!”
叶欣听得直点头,“对,做人要谦虚!”这小孩真不错,茁壮生长,性格也好,没有长歪,她很欣慰啊。
又想起刚才女孩那么少,就问了句:“瑞瑞家的幺妞有没有上学?”
李光明摇摇头,凉水塘是丰水大队最大的村子,人很多,学生也最多,但他都熟悉,“瑞瑞去了,在一班。幺妞姐姐没有去。”
叶欣就叹了口气,林美华和李建业的四个孩子,大女儿妮妹今年已经十三四岁,是大了点,不去上小学就算了,可是二女儿幺妞才八岁九岁的模样吧?可以上学的啊,结果只给儿子去了。果然是重男轻女。
只是这个事情,她也不好掺和。
上门劝说吗?非亲非故的,没有立场说。
何况幺妞是要在家里干活的,带小妹妹、做饭,如果去上学了,相当于少了一个小小的劳动力,家里不会同意的。
叶欣皱着眉头往回走。
正好沈卓也背着药箱走诊回来了,赶上了叶欣,道:“今天小学开学了?路上刚遇到好多小孩。”
叶欣点点头,“今天第一天开学。”
沈卓见她情绪不高,问道:“怎么了?”
叶欣有些郁闷地说:“上学的七八成是男孩,女孩很少。”
沈卓就明白了,看不得她难过,握着她的手边上坡边劝解:“咱们改变不了,只能过好自己的,你别多想。”
叶欣叹了口气,点点头,“算了,回家做饭吧。”
小学开学后没有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几个红袖章压着两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了凉水塘,直接找上了大队长,要求召集群众,开批评大会。
这是在凉水塘从未有过的事情,所有人一听,都惊住了。
叶欣知道之后,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第134章 少出门
铜锣被敲响了, 急促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整个凉水塘传开,无论男女老少都被惊动。一般是有大事要通知才会这么敲锣,这个古老的器具十分简单而有效。
李建邦从村头敲到村尾, 一边敲一边大声喊:“大家尽快去晒谷场集合!”
也有另几个人, 分不同方向往地里去通知的。
很快,不论在家里的老弱, 还是地里的青壮, 都脸色惊愕急急忙忙地往晒谷场去, 远远看,乌泱泱的人群很快把晒谷场站满了。站不下的就在田埂边,山坡上, 都往晒谷场中心望去。
叶欣走在人群中,第一次对凉水塘的人多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么多人,却没有很嘈杂。也没有推搡拥挤的, 大家只是默默地移动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就算说话, 也是压低了声音,全场弥漫着紧张、严肃的气氛。
叶欣也在人群中,一样沉默着。
可能是小山村的生活一直太平静了,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让她心中感到几分恐慌。
时代的洪流, 难道真会挟裹全社会,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吗?
她不禁想到了年前在省城看到的,上面斗争形势渐趋激烈的新闻, 心道果然是激烈了, 都影响到这偏僻的小山村了。原本还觉得这里是避风的港湾,没想到不确定了, 她很怕这里的平静生活被打破,计划中还要在这里生活好几年的……
正想得出神,身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叶欣。”
转头一看,果然是沈卓来了。
沈卓今天在医疗站坐诊,靠近出入凉水塘的山路,也靠近晒谷场,是最早知道消息的人。心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他一下子想到了叶欣,一直在找她的身影,人太多了,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的。
他赶紧走到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看见她有些不安的脸,低声安慰:“别怕。没事的,我们只是被叫过来围观而已。”
叶欣点点头,第一次感觉他长这么高、这么有安全感,还有他的手那么宽大温热,给人力量。
她心中顿时安定了几分。
但是看看他,太高了似乎也不好,太显眼。
这种时候最不该显眼。
她挨在他身边,细声跟他说:“你头低一些。”
沈卓明白她的担忧,点点头,其实他一直低头关注着她的神色,没有往那边张望的。
其实也觉得她长得太好看,在乡亲们中太显眼。第一次和她进县城的时候,遇到了红袖章,当时她就被盯着看了,现在又是那些人,她还出落得更加娇美,他心中实在忧虑。于是不放心地拉着她往外走了些,走到了外围低一些的地方,这里就不会被中心的人注意到了。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铜锣又“锵”的一声响,响声过后,细小的嘈杂声音也很快消失了。
批评会这就开始了。
虽然叶欣和沈卓两人离得远,看不见,但是现场安静,他们耳力好,还是能听到里面说话的内容。
最开始是一个年轻人说话,语气骄傲地介绍自己是谁谁谁,来自哪里,某某战斗团,宣讲自己的精神和主张等等,说得十分慷慨激昂。
凉水塘的群众默默听着,并没有什么反应。
气氛好像凝固了一会儿。
然后另一个沉稳些的声音出来,缓和场面似的,提醒该介绍带来的两人了。前面那个声音才继续响起,先是介绍押过来的两人分别叫唐搏雅、金忠国,首都人士,是“资本主义”,随后就是正式的批评了,用高昂的声音和深恶痛绝的语气细数他们的什么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做派,带来了什么影响,应该接受什么惩罚等等。
众人听了一阵,仍然很静默。
年长些的群众难免想到五十年代打倒地主的场面。其实在他们这种穷乡僻壤,大山缝隙里的村落,真的很穷很穷,人民也算淳朴,自耕自食,没有什么大富人,也没有什么大恶人,以前斗地主的时候,人们多数是畏惧情绪。
这个时候的动荡局面,虽说已经开始好几年了,大家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但他们还是平静而贫穷的山村,加上大队长小队长一直处事稳妥,对上面的政策传达落实好,对下面的队员约束好,至今也没有出现大的乱子。可如今是外部的力量压着外部的陌生人闯进来,非要大家听,大家心里除了畏惧、不安、排斥外,并没有多少赞同那些批评的。
红袖章说了那么多,见大家都默默的没有反应,有些不满了。
接着又是那个沉稳的声音出来缓和场面。
随后李兴国熟悉而洪亮的声音就响起来了,含糊地附和那些人,隐晦地提点队员们。
大家也就慢慢反应了过来,机灵些的队员就开口应和,骂资本主义,骂那两个老人,表示与上面的斗争精神一致!
群众不再沉寂,场面总算和谐了许多,气氛也不至于太过紧绷了。
在外围听着的叶欣,突然就松了一口气。
趁着嘈杂,她跟沈卓小声说了句:“应该没事的。”
沈卓嗯了声,也是感觉到了。
批评会大约持续了三个小时,群众也在这站了三个小时,好在这时候不冷不热。
那两个“资本主义”之所以被一路押到这里来,就是要被下放到丰水大队改造。押人来的某某战斗团红袖章们要求,要用最艰苦的条件来改造两人,丰水大队所有队员要积极配合改造并监督!李兴国当场表示,让两个“资本主义”住牛棚、铲牛粪,吃的是番薯野菜,绝对不会给享受的机会!
见大队长这么配合,那些人才满意了似的,留下两个老人,离开了。
他们一走,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
也敢说话了,气氛轻松了。
此时也已经是傍晚时分,自然就不必上工了。
李兴国也是松了口气,中气十足地朝队员大喊:“好了,都散开吧!回家做饭吃饭去!人多,慢点走,不要急,不要推搡摔倒了!”
大部分人就摇着头叹着气,一边小声议论,一边回家。好奇心重的年轻人和小孩,就往里面去,要看看“资本主义”。
人群移动起来,又像一股洪流似的,沈卓小心护着叶欣。
等人群散得差不多了,他们也往中间走去。
这事太突然了,得再了解一下。
晒谷场中心,没散去的人不少,除了好奇的年轻人、小孩还有一些知青,大队长小队长当然也在,还有一些可靠的年轻人是被叫住的。
李建邦正吩咐着:“光荣,你带几个人去把地里的农具收起来,点点数目,放回仓库。之前匆匆忙忙的,已经耽误了半天的工,可不能耽误明天的!”
李兴国在严肃地处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也对几个年轻人吩咐:“你们几个领他们先过去安顿吧。储存起来的稻草、麦秆不少,多抱些过去牛棚。天气虽说暖和起来了,但夜晚没有被子还是不行的,正好我家去年淘汰下来两张旧被子,正要扔了的,光辉,等会儿你去我那儿抱来。”
这些稳重的年轻人都纷纷应了,很快分头去做事。
李兴国又板着脸把那些好奇的大人小孩赶开,“好了,不要围在这里了,都回家去!”
随着跪在地上衣衫褴褛的两个老人被扶起来,带往牛棚的方向,好奇围观的人也差不多散开了。
还没走的有几个知青,见叶欣和沈卓往前跟大队长说话,他们也留下来听。
叶欣问:“大队长,这事怎么这么突然?”
李兴国看看她,长得实在太过扎眼,又看看她边上的沈卓,也扎眼,两个人真是格外与众不同,李兴国眉头锁得更紧了,“这事就是那么突然,没有事先通知,公社也是等人来了才知道,又只能匆匆派人送过来。你问我怎么,我也说不上,外面的事情,哪能闹明白呢?”
叶欣担忧地问:“会不会影响我们这里?”
李兴国重重地叹了口气,“谁知道呢?乱七八糟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咱们是穷困本分的农民,没有给批评的由。虽然说公社这次也措手不及,但周主任人是好的,很周到,特意派了武装队过来,从中调和。你看中间场面冷下来的时候,就是公社武装队缓和的,也是有他们暗中提醒,我才反应了过来。所以放下心,日常该做什么咱们还是做什么,不要担惊受怕的。”
叶欣恍然,怪不得中间听的时候,两个声音,一个尖锐批判,一个沉稳缓和,原来前面是红袖章,后面是公社武装队,自己人。
这么说来,起码公社还是在努力维持场面的。
这就好,只要公社不乱,就能挡住许多麻烦,大队也能平静许多。
她表示明白了:“大队长辛苦了,那我们先回去了。”
李兴国点头:“回去吧,别多想。”
又看看他们俩这出挑模样,还是不放心,严肃地叮嘱几句:“最近形势不安稳,你们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我也不开介绍信了啊。要买东西,去镇上买就好。当然镇上也不要待太久,买了赶紧回来。”
叶欣一愣,感受到了大队长的关心,很乖觉地点头:“我们明白的,暂时不出远门了。”
李兴国见她明白,就摆摆手,“去吧,我跟小队长们说说,也叮嘱叮嘱其他人。”
两人这才走开了。
几个知青也不再逗留,跟着走开。
离开晒谷场,没多远就是医疗站。沈卓刚才出来得匆忙,虽然锁门了,但还是要回去一下。他想让叶欣跟他一起去的,不过叶欣看边上几个知青都在,索性说说话,让他自己去。
沈卓只好皱着眉头自己往医疗站去了。
其实就是几个女知青,郑文文、江静雨、刘红霞,还有李英丽。其他人要么走了,要么没在。见沈卓走开了,几人就聊起来。
郑文文问:“我一直觉得我们这儿十分平静,堪称封闭,跟古代的村落似的,虽落后却也安全。现在外面的斗争波及这里了,是不是说明形势很严峻了?”
叶欣点点头,“我觉得是的,影响这么广。”
刘红霞不解地问:“为什么首都的人要下放到这里?千里迢迢的,也太折腾了。”
叶欣猜测道:“可能因为我们这里够偏远、够穷吧,那些人也说了,要用最艰苦的条件彻底改造他们。古代不是经常把罪犯流放三千里吗,就是要让他们饱受流离之苦,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郑文文算了算,咋舌:“何止三千里啊!首都到这里已经四千多里了,怪不得那两人衣衫褴褛的,能熬过来真不容易了。”
江静雨轻轻叹了口气,“他们看着年纪大了,以后住在牛棚,生活条件那么恶劣,不知道能不能熬下去。”不管是不是“资本主义”吧,总觉得这样太遭罪。
叶欣知道她情感细腻,安慰道:“放心吧。咱们大队长还是仁慈的,把自己的被子分出去。”
大队长说是年前淘汰的旧被子,要扔了的,不过是借口罢了,不然怎么没扔?现在大家生活都不容易的,旧被子也舍不得扔。
叶欣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往坡上看了看,“对了,小学那里好像没有动静?小薇姐和康明哥也没有下来。”
江静雨倒是知道这个:“都还在上面上课呢。之前也有队员上去通知了,不过不是通知他们下来,而是让他们约束好学生,甚至等通知才放学的,就是担心小孩子们一下来,太闹腾了,怕不好。也怕人太多,危险,小孩子最容易被踩着的。”
叶欣点点头,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方式。
这些乱七八糟的场面,还是不要让小孩子围观的好,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说了几句,三个女知青就告辞离开了。
李英丽站在一边,一时没走,她之前也没说话。
叶欣觉得她应该有话要跟自己说,而且看着脸色不太好,就主动开口:“你最近看着气色好了很多,看来确实有在好好吃饭养身体了。”
李英丽点点头,见其他人走远了,沈卓又没过来,就突然抓住她的手,有些紧张兮兮地说:“叶欣,实不相瞒,刚才我站在边上看着,有点胆战心惊!”
叶欣道:“你怕什么?又不关你的事。”
李英丽脸色有点白,小声快速地说:“你也知道我的。之前批评那两个人的时候,就提到他们私德有亏,他们那个样子,好惨!你说,当时我家人要不是把我匆匆打发来乡下,是不是我也会落得这个下场?毕竟那个人,他有权有势……”
叶欣见她这副做贼心虚的紧张样,也是无语,所以当初是不是被全然骗心骗身,只有你自己知道啊。不过还是要安慰两句的:“你别多想。你都已经下乡了,事情在当地已经算过去了,不会再来找你的。刚才你也听到大队长的话了,公社还是稳得住的,咱们日常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别自己吓自己。”
经过她一番安慰,李英丽放松了许多,才放开她的手回去。
沈卓已经在边上站一会儿了,这时候才走过来。
握起她的手看看,她皮肤白,被抓得泛红了,还有几个指甲印,他皱着眉头,轻轻给她揉了揉,说:“她怎么一点分寸都没有?以后你别她。”
叶欣叹了口气,“没什么的。走吧,回家了。”
他们就沿着小路穿过水塘,往村子那边走去。
正好到了小学放学的时间,一阵铃声,随后吵吵闹闹的声音从坡上涌下来,给此时过于安静的凉水塘带来几分活力。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放眼师门皆疯  穿书之改变大  穿越农家,科  师母带我改嫁  星际最强指挥  末日:开局成  小怪物by非刀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