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要么说是亲兄弟呢,孟二勇也觉得家里这气氛比他自己上学时还紧张,就拉着陶爱红出来走走了。
“要是我们能考大学就好了,我娘也不用教别人考大学了。”孟二勇感叹。
他娘在程素和孟招弟身上花多少心思,他这个做儿子是知道的,这两个女娃娃也争气,每天至少学习十八个小时,好几次孟二勇起夜上厕所,都看到程素那屋的蜡烛亮着。
这份坚韧,孟二勇真是自愧不如。
“娘也是没福气,明明自己很厉害,却生了我跟老大这两个成绩不好的,要是我跟老大都能考大学,现在在家里埋头苦读的就是我俩了!我娘教自己儿子肯定比教别人更用心,说不定我们兄弟三人都能考上京大呢。”
孟二勇说的起劲,陶爱红却有点心不在焉。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这顿饭吃的,她身体有点不对劲,总感觉腹部像是有团火在烧。
孟二勇见她不说话,回头就给了她一拐子,“耳朵塞驴毛了?跟你说话没听见?”
陶爱红差点给他一个大嘴巴,今天这饭不知怎么的,吃完就觉得浑身躁得慌,一转头看到孟二勇那死样子,她就更气了。
陶爱红撇撇嘴,“你有没有觉得天很热?”
孟二勇掐着腰,“还行,这都快十一月了,晚上挺凉的,哪里热了?”
陶爱红烦死了这看不懂别人脸色的死男人,别人家老婆一个眼神男人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她天天暗示,孟二勇竟然看不懂,也是没谁了。
陶爱红就给了孟二勇一个自以为勾人的眼神,孟二勇凑上来,一把撑开她的眼,差点把她眼珠子抠出来。
“没进虫子啊,眼睛眨什么眨?”
陶爱红那叫一个气,这兄弟俩是一个娘生的吗?怎么人家老大家天天吃肉,她家连米糠都吃不上?
陶爱红也是来脾气了,半真半假去拉他裤腰带,“这黑天瞎地的,要么我俩耍耍?”
孟二勇叫她吓得一哆嗦,耍耍?耍什么耍?
“陶爱红,我警告你别乱来!”
陶爱红差点气哭了,“好你个孟二勇!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没结婚前天天往我家跑,头一次是谁把我拉去小树林的草垛里的?这才几年啊,你就对我没意思了,你给我等着!”
陶爱红跺着脚,撒腿就跑,孟二勇也没想到自己把她给得罪了,一时有些讪讪的。
他倒也不是不想,只是老张家媳妇那事发生后,村里就组织了纠察队,说是坝头村要杜绝这种事,他这不是被人发现吗?
再说老夫老妻的还要搞野战,这玩得也太大了点!
孟二勇也撒腿追上去哄了。
他俩一走,孟大国和焦蕙兰的神色都有些尴尬,俩人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老二俩人,且陶爱红想跟老二耍,老二却把她给拒了。
焦蕙兰这才明白,像大国这样对她热情的男人也是不多的。
焦蕙兰从草垛上下来,掸掸身上的草杆,红着脸跑了。
“蕙兰,等等我。”孟大国声音都有些哑。
焦蕙兰哪里还敢看他?脸都红到滴血了,头也不回地跑了,一路跑得飞快,碰到熟人也不敢抬头,要命的是一进家门就看到婆婆正躺在院子里乘凉。
甄臻借着月光远远瞧见焦蕙兰走到门口。
她前脚刚到,孟大国后脚就到了,见到甄臻也跟雕像似的,杵在那无所适从。
甄臻拿着扇子站起来,围着他俩转了一圈。
这俩人一个心满意足,一个眉梢含情。
甄臻好歹也是过来人,看他俩那就跟老师看底下学生的小动作似的,那叫一个尽收眼底、心知肚明!
她含笑啧啧两声:
“呦,蕙兰,大国,挺有情调的,这是去哪玩摔跤了呀?”
焦蕙兰叫她婆婆臊的,那叫一个无地自容,头差点埋到胸口去了,红着脸跑了。
孟大国也有些尴尬的,他娘也是个俏皮的,有些事心知肚明就行,竟然还要说出来让他们尴尬,他怀疑他娘就是故意的,就喜欢看到他们俩脸红的样子。
“娘。”孟大国好笑地求饶。
甄臻也觉得好玩,这糙汉和小村妇玩得挺野,扔下三个孩子不管,跑去草垛山打滚,挺有情趣的。
“大国。”
“娘?”
“咱家的床不比外面舒坦啊?要是觉得床不够宽,娘再找人给你加宽一点?”
孟大国头也不回地跑了。
次日早饭时,孟大国和焦蕙兰都有些不对劲,尤其不敢看老二家俩人。
老二家俩人也有点不对劲,一个黑着脸发脾气,一个舔着脸哄。
等人走光了,甄臻才直摇头。
“阿奶,你怎么了?”大丫贴心地问,“哪里不舒服,孙女带你去医院查查?”
甄臻长叹一声:“阿奶没事,阿奶就是觉得,今天的早餐哪哪都不对劲。”
二丫眨眨眼,心说早餐有她爱吃的豆浆油条,哪里不对劲啦?
十一月时,甄臻把这两年给程素和孟招弟出过的题目都汇总了一下,将重难点摘出来誊抄成在一叠试卷纸上,又把几本课本的重点内容变成考点大纲。
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拿着这一叠试卷去了县城。
赵美兰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看样子最近没少赚。
见到甄臻她很是惊讶,甄大姐至少有三个月没来找她来,她一度担心甄大姐是找了别人合作,当下见了面,才知道自己多虑了。
“姐,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甄臻笑笑,不得不说,赵美兰能被自己选中,也是有原因的。
供销社这么多人,只有赵美兰如此热情好客,每次跟她聊天心情都很好,从不给人一点为难,大概这就是后世说的情绪价值吧?
“夏天太热了,我懒得出来,倒是你,最近没少赚吧?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赵美兰也没瞒着她,“是赚了点,但不是长久生意,这不恢复高考了吗?很多学生没有课本练习题,市面上又买不到,我就雇了几个人抄写书本和资料,价格虽然贵,但也不愁卖,我靠这个赚了点钱。”
她这也算是做好事了,虽然价格贵点,可比起前途谁又会在乎这点钱?
这年头可没有复印这说法,大家都靠手抄写,成本也是很高的。
“人工抄写能赚钱吗?”
“能的,有复印纸,一抄就是很多份,大家要求也不高,能看清内容就行。”
甄臻觉得她和赵美兰不愧是一路人,她就把自己编写的资料拿了出来。
要说赵美兰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可帮着抄了不少书和试卷,也抄出经验来了。
她一眼就断定甄臻这试卷不寻常。
就算这试卷没什么技术含量,可只要说这是一份名师编写的押题密卷,那也是要被抢疯的。
赵美兰激动起来,“姐,你是不是开天眼了?我正缺卷子呢,你就把卷子送来了。”
“要么我们能合作这么久呢?你看着抄,只有一点,你每卖一份试卷都要分一半钱给我。毕竟我这试卷是找了好些名师,花了不少功夫才弄到的。”
赵美兰一听这话就郑重起来。
她跟甄臻合作这么久,也不至于在钱上动歪心思,再说姐这么信任她,她也不能辜负了人家吧?就一口答应下来。
甄臻又出了点挂面、猪肉、草纸给她,有些东西她不是完全不需要,可不卖掉,空间就没有地方放零食了,她想多存点零食,等开放后再卖。
赵美兰挺高兴地掏了四十块钱给她,甄臻又让她尝了一下蜜饯,赵美兰很喜欢这口味,就把她带来的蜜饯都包下了,又给了她四十块。
甄臻好久没来县城,家里的东西早就吃完了,眼看着又要准备猫冬了。
孩子们的零食得提前备好,她就买了两瓶高乐高、两盒饼干、五包桃酥,又买了一盒洁牙粉和洗衣粉。
甄二嫂给了她不少票,她大部分东西都能拿票购买,只有高乐高和饼干是走赵美兰的关系。
回去后,甄臻拿了提前泡好的海带,切好做了个酸辣海带丝。
海带丝是配菜,主菜是红烧排骨和炒藕片。
她又从空间里拿了几个鸡翅和两块去年没吃完的鸡排出来,裹着鸡蛋面液,在油锅里一炸,炸到金黄酥脆,出锅后再撒点椒盐。
倒也勉强算是一份炸鸡了。
她头一次做炸鸡,大人孩子都很捧场,陶爱红也顾不上跟孟二勇生气了,俩人分了一块鸡排,都吃得直舔手指。
大人都这样馋,孩子们就更不必说了。
可惜炸鸡分量不够多,一人分两块就没了,大家一致要求下次多做点,吃个够才行。
甄臻刚放下饭碗,就听到外头有人敲门了,孟义和孟义他娘带着一个大肚婆过来了。
这还是殷雪被抓后,甄臻第一次看到她,她记得殷雪总是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的,没想到怀孕后吃胖了不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看这肚子怕是要生了。
甄臻不算热络,只不咸不淡地问:“孟义娘,来找我有事?”
孟义他娘也知道殷雪是甄桂芝提供线索,才抓回来了,为了这事,殷雪没少埋怨甄桂芝。
可孟义娘也晓得,殷雪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跟了孟义。
不过有了这些过往,再见面多少有些尴尬,孟义娘笑道:
“这不我家儿媳要生了,可她想参加高考,咱们两家又是亲戚,她就想来问问你,能不能给她补补课。”
殷雪可怜兮兮地看向甄臻。
她别提有多后悔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后,她整个人都是懵的。
早知道要恢复高考,她死也不会跟孟义这样上不了台面的农村男人在一起。

孟义他娘那德行, 能让儿媳妇参加高考?
乖乖,还想着美事呢!真要让她考中那尾巴不得翘上天?
她跑去上学了,再把男人孩子扔在农村, 那她不就白忙活了吗?
但殷雪也不是吃素的,没少给她灌迷魂汤, 说她爹是大干部,她回城了就能把孩子的户口转过去, 再把孟义带去京城工作, 以她爹的人脉, 给孟义找个官当当,那能是难事?
孟义前途是一片光明,等孟义有权有钱了,就接他们老俩口去京城享福,让老俩口耍耍当官太太的威风。
到时候孟义娘再回乡来探亲,那就不是普通的荣归故里,别说李德成这样的小干部了, 就是公社书记, 县城的大领导,都要亲自来迎接。
孟义娘就可以在村里横着走了。
孟义娘多深的道行, 也不是殷雪随便能忽悠的, 可殷雪说的是, 她要是家里没点人脉,能给她弄到去港城的船票?
原先是她爹被斗她才想跑的, 如今这不是时代不同了嘛,她爹官复原职了。
这又不一样了。
孟义娘叫她说的心潮澎湃,万万没想到自己捡了个官家小姐当儿媳妇,这不, 就带着儿媳来找甄臻了。
殷雪怕甄臻不同意,“我们不是白学的,会付你学费,你教我一个月,我付你十五块钱怎么样?”
孟义娘一听说她要付钱就急了,急忙给她使眼色。
“说什么呢,他婶子是自家人,也就是帮帮忙,出出力的事,又没啥本钱,能跟你这个小辈收钱?”
甄臻简直要听笑了,找她帮忙还想白嫖,脸怎么那么大呢?
孟义娘干笑道:“她婶子,现在又不忙,你就给我儿媳上上课,我儿媳娘家可不是一般人,等我儿媳回城了,少不了你们家的好处!”
甄臻直接就给拒绝了,“不教。”
“她婶子,你这就是你不对了,大家都是亲戚,又同在一个村,你帮帮我儿媳怎么了?就动动口说说话的事,忙不着累不着的,怎么就不能教?”
甄臻听笑了,可没给孟义他娘好脸色。
“动动口说说话的事?你说的倒轻巧,这么容易你怎么不去教?”
孟义娘尴尬,“我这不是不会……”
“你连张嘴说话都不会,你还能做什么?婆媳俩求我帮忙,头还昂的高高的,想白嫖就直说,还一唱一和到跑她面前唱双簧来了,我甄桂芝给你两天好脸色,你还真把自己当人物了!”
甄臻是一点也没客气啊。
自从她没素质后,人生变得开心多了。
孟义在城里供电局上班,铁饭碗吃皇粮,自认为比农村种地的高出一头。
甄桂芝不过就是个农村妇道人家,自己上门求她,是给她面子,她还敢给脸不要脸,反过来指责他们。
孟义很不高兴,但也没敢当甄臻的面说这话,孟大国那身腱子肉在村里都是出名的,孟华还是大学生,又都是同族亲戚,闹太难看可不好。
出了门,殷雪就楚楚可怜道:“孟义,娘,婶子是不是瞧不起咱们家?不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孟义他娘听了儿媳的话,脸色也有点难看,这几年大国家日子是过得好,房子盖上了,自行车和缝纫机都买上了,就瞧不起她们这些老亲戚了。
孟义他娘就说:
“得意什么!不就是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嘛,还真当自己是老师!看把她给能的!”
孟义也觉得这就是农村老太太,根本不够格给殷雪当老师的。
“我给你重新找一个老师?”
殷雪摇摇头,不知为何她就是觉得这个甄大娘是个深藏不漏的。
程素和孟招弟在她这上课后,气质都跟从前不一样了。
殷雪有种直觉,这甄大娘是有点东西的。
甄臻没搭理这些人,别说殷雪心思不正,为人歹毒了,就算殷雪不是这种人,她也不会趟这趟浑水。
她又不是从巴黎圣母院来的,非要上赶着当好人,有时间她喝喝茶晒晒太阳都好的,哪来的心思教别人考大学?
甄臻从柜子里拿了点桃胶出来泡发。
孟家门口有几棵桃树,夏天时收了不少桃胶下来。
她把桃胶放在桑葚灰汤里泡过,洗干净后晾干,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泡发一下就行。
泡好的桃胶放在水里煮,再加点红枣、冰糖进去,盛出来就是一道甜品,不仅能美容养颜,还能降血压,老人孩子都能吃。
甄臻就叫孟大国给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送了两碗过去,这俩人平时爱吃点咸菜,孟老太爹没事再整两盅小酒,这血压就高了。
老俩口还奇怪说儿媳怎么想起来送这个,桃胶这种东西,农村到处都是,平时也没人吃这个。
就儿媳这种会吃的,不至于送一碗桃胶吧?
焦蕙兰就说:“这桃胶美容养颜不说,还能降血压呢!娘说了,你俩的血压有点高,要好好控制一下。”
孟老太一听说能降血压,心里就甜滋滋的,觉得儿媳记挂他们,也孝顺他们。
“老头子,我俩一人一碗。”
孟老太爹接过碗,几口就吃了,可别说,桃胶虽然常见,可叫他儿媳这么一做,倒也挺有滋味。
别看老俩口年纪大,却挺爱吃糖的,一碗喝完都有点没够,又把剩下的给分了,好在儿媳送来的是大海碗,勉强够他们喝的。
眼看着要过冬了,甄臻就从山上找了不少枯树叶、瓜藤回来堆肥改善土壤,后院的菜地已经叫她改良的差不多了,今年再弄弄,明年的收成只会更好。
小菜园已经没什么农活可干了,冬天虽然也有不少菜能活着,可一场霜冻下来,那菜就蔫巴了,还是得提前收下来,放在背阴的地窖里存着。
甄臻按照往常的经验,囤了一千多斤最好的煤炭,又叫两个儿子早早把木柴给囤好了。
衣服是不用她做了,焦蕙兰一个人就给包圆了,给四个孩子各做了一件新棉袄,一条新棉裤,还纳了鞋底,给他们做了新棉鞋。
广播里说今年有大雪,平底的棉鞋是不够用的。
甄臻又跟张翠花和苟子娘学做了高底木屐,这种高底木屐可不简单,需要把棉鞋固定在高高的鞋底上。
甄臻寻思着这种高底木屐的前身是谢公屐,模样都有点像。
往常都是要找木匠做的,今年甄臻打算自己动手,鞋底选的是有韧性的桑木,说是因为槐树料太重,杨树太脆,桑木就正正好了。
这高木屐虽然难做却很实用,下大雪时农村路烂,又没有石柏油路,棉鞋一踩就陷进去了,只能靠高底木屐出门了。
她今年就寻思着做几双,留着下雪天上厕所用。
她囤了两千斤的菜,各种菜都有,肉类也都齐全的,羊肉、牛肉、鱼、虾都有,但也没囤太多。
一来是天还没有太冷,囤多了容易坏掉。
二来是农村有老鼠,肉容易叫老鼠给啃了,囤半个月的量就行,不够吃还可以去黑市买。
十二月初一场大雪下来,村里人来往都少了,家家都窝在屋里,只有饭点烟囱会准时冒出黑烟来。
甄臻时常站在门廊下眺望远处。
坝头村白茫茫一片,山道上走着一个牵狗的老汉,炊烟袅袅,一派烟火气息,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怀孕高峰期,小年轻都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苦干,像她这样没男人的寡妇,除了织毛衣打发时间,实在也没别的娱乐活动了。
张翠花送了一包地瓜干过来,她晓得甄臻就爱吃这农村的土玩意,甄臻泡了豆子准备磨豆浆,磨好了也给她送了一锅过去。
次日一早,甄臻从被窝里出来,因为烧了炉子,屋里十分暖和,没穿棉袄也不会太冷。
程素已经在看书了,她冲甄大娘笑笑,亲昵地问:
“饿了吗?我去给你做饭?”
甄臻觉得好笑,这丫头怎么总爱照顾她?
“你学你的,我去泡点芝麻糊,给你端一碗来。”
芝麻糊是甄臻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这年头也有芝麻糊,可没有人家这配方,吃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这款芝麻糊很出名,吃着也香,泡一碗,稀点厚点孩子都爱吃的。
四个孩子拿小碗端端正正坐着,甄臻一人舀了一大勺,又每人冲了一杯高乐高,煎了两个鸡蛋,早饭就算是解决了。
她又给程素和孟招弟端了一碗,眼看着就要考试了,甄臻就没让她们干活了。
俩人也学累了,还好孟家这边吃得好,早饭都是鸡蛋、牛奶、芝麻糊之类的,午饭常常就是喝点肉汤,或是吃碗肉丝面条,晚饭就要隆重很多,不是小羊排就是红烧鱼、筒骨汤、卤肉饭。
虽然她们学习辛苦,可因为吃得好,全然没有其他学生的菜色。
好歹是把考前这段时间给熬过来了。
雪化了之后,甄臻就去了一趟县城,赵美兰见到她像是见了亲人似的,连忙把她拉到一边。
“姐,你总算来了!”
甄臻笑笑,“怎么着,想我了?”
“可不是想你了嘛,我的姐,你也太神了吧?你那些考题都是哪弄来的,也太好了点!”
赵美兰的激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刚开始吧,虽然甄大姐说的挺玄的,又是找名师团队出题,又是千辛万苦弄来的,可赵美兰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年头哪来的好老师啊?老师都叫打倒了,哪有心思出高考题?
更别说还有什么重难点讲义,一般人还真不至于冒风险做这种事,都怕风向一变就被抓,说到底那些有知识的人都被斗怕了。
再退一步,甄大姐哪来的人脉找这么多名师啊?
所以赵美兰就抱着随便卖卖的心态叫人抄了一百份,谁知这一百份当天就卖完了。
有的学生拿到考题,当时就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站在她男人的自行车旁不肯走了,哀求有别的资料卖点给他。
还有些考生买了就匆匆跑回去,十分钟不到带了一群人来疯狂抢购,生怕买晚了就抢不到了。
赵美兰这才发现不对。
连夜找人抄考试卷,抄大纲卖,次日就把价格卖的高高的,就这也是不够卖的。
倒也不是赵美兰心黑,只是人工成本不低啊,为了给大家抄试卷抄题目,他们很多人几天几夜没睡着,总要给人家多分点吧?
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卖高点也正常,低价销售也没人念她的好不是?
总之,赵美兰这段时间赚的盆满钵满,看到甄臻当然就激动。
“姐,您数数。”赵美兰献宝似的把钱分给甄臻。
甄臻拿过来当她的面数了数,拢共是八百一十三块钱,这还是刨去人工成本,刨去赵美兰的利润后分得的,可真是巨款了!
甄臻也笑了笑,把钱揣到口袋里,“辛苦美兰了,看你黑眼圈都出来了,最近没睡好吧?”
赵美兰有种被领导慰问的感觉,那叫一个受宠若惊!
她笑着摆手,“姐,我年轻,不碍事的,想当年生孩子那会,夜里熬一整宿,白天还得来上班,也都熬过来了。”
“所以说女人就是比男人坚强,对了,我有个好东西给你,”甄臻说完,就从车筐里掏了一包桃胶给,又把孟华寄来的若羌大枣拿了一点给她,“桃胶拿回家泡发一下,加点冰糖和红枣。大枣是我儿子从外地寄来的,也是极好的,拿回去补补身体吧!”
赵美兰就有点感慨,还是女人了解女人啊,不过如今她听她男人的话,把这甄大姐当领导伺候着,可不敢就这样收了。
“甄大姐,还是你对我好,知道心疼我。”
甄臻就笑,“我也得感谢你为我赚钱了。”
“姐,说真的,你要是得到什么新消息,或者有什么赚钱的事,可别忘了我。”
最近风向多变,赵美兰寻思着自己眼头也得活络点,这样才能赚到钱。
甄臻答应下来,她就是有心提点赵美兰也不到时机,这还没改革开放呢,赵美兰如今捧着铁饭碗能干啥?还是干好本职工作再说。
对于闺女要高考这件事,张巧红可一点没放在心上,不仅不觉得她闺女能考中,还会时不时说点风凉话,怪闺女不帮着带弟弟。
孟来弟还在一旁挑拨,张巧红就觉得这闺女是为了躲懒,才故意要考大学的。
好在孟招弟在甄臻的劝说下,一心扑在学习上,一直到考试前一晚才放下书本。
俩人按照甄臻所说,结伴去附近的山上转了转,放松一下精神,还决口不提考试的事。
回来后又带着大丫二丫一起跳皮筋,跟在焦蕙兰后面包包饺子,转移一下注意力。
别说这一招还挺有用,本来都挺紧张的俩人,这一通操作后,倒是彻底放松下来了。
考试当天,甄臻就给她们做了油条和鸡蛋,凑成100图个吉利,还特地给大国他爹上了香,仪式感也是满满的。
这俩人倒也争气,当天发挥都挺不错的,对了答案感觉没太大问题。
孟招弟不得不说她婶奶奶很有先见之明。
考试时心态太重要了,她这人其实很容易紧张,好在前一天放松够了,高考时虽然手也抖,却还是能控制自己的。
她同考场一个女生,考一半就捂着头大哭起来,被监考老师带出考场了。
程素也直点头,“听说县城也有人考试前疯了,都是压力太大了。”
考完后俩人就彻底放松下来了。
甄臻这边的农活也就交到她们手里了。
张巧红想叫孟招弟回去带俩个弟弟,孟招弟就回了她一句话:
“我得回报婶奶奶,等这边忙完就回去。”
张巧红就觉得这闺女不够精明,回报什么啊回报!又不是铁定能考上。
过年前家家户户蒸馒头、打扫屋子、准备过年饭菜,倒是挺忙活的,成就单就在这时发下来了。
程素的成绩单先收到,她本来成绩就好,加上甄臻一直帮她复习,一考就拿了全县第一!
别说公社了,整个县城都惊动了,李德成还自掏腰包买了一挂鞭出来放,说程素是坝头村的知青,也算半个坝头村的人,放个鞭炮叫咱们坝头村的子孙后代都沾沾喜气。
程素住在孟家,李德成自然就把鞭炮放在孟家门口了。
村里人就感叹,说孟家真是好命,分了个知青竟然考了全县第一。
又有人说了,这哪是孟家命好,明明是知青命好,听说程知青天天跟在甄桂芝身后学习呢,那真是甄桂芝的小尾巴,甄桂芝指哪程知青就打哪。
这关系堪比亲母女。
程素捏着成绩单就去跟甄臻分享喜悦了,甄臻知道她能考得不错,却没想到这么好,果然好剧本都是别人拿的。
隔壁的钱子义也考得不错,虽然比程素差得远,但也能回京城读大学,他自己挺满意的。
孟招弟心里为程素高兴,可她自己却没拿到成绩单。
程素就笑不出来了,“是不是漏掉了?甄大娘说你能考上,你就一定能考上。”
孟招弟越想越难过,就跑回家痛哭了一顿。
张巧红见女儿哭着跑进家门,蹙了蹙眉,“你个死丫头撂什么橛子!我早说过你不是学习那块料,你就死了这条心,安安心心嫁人吧!”
孟招弟哭得满脸是泪。
孟招弟得意坏了,“娘说的对,你就没那个命!”
次日一早,张巧红正在家里纳鞋底,超娃鞋底破了一个洞,天冷漏风,得早点补补。
苟子娘跑进来,急急道:“巧红,你家招弟成绩单出来了,她她她……”
张巧红头也没抬,“她没考上是吧?我就说这丫头笨,脑子从小就不如她弟灵光,也不如我家来弟机灵。她能考什么大学啊,还是老老实实回来种地嫁人算了!”
苟子娘急得直拍大腿,“你这当娘的可真够糊涂的!你家招弟考中了!李德成都去买鞭了,你赶紧出来迎接吧!”
张巧红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外面传来吵闹声,她才意识到孟招弟真考中了!
可能吗?孟招弟那么闷的一个人,又是丫头片子,真能上大学?
那她家超娃不就是板上钉钉的大学生了?
孟招弟的成绩不算特别高,上大学有点勉强,可上个大专是板上钉钉的。
孟招弟对自己的成绩还挺满意的,她不比程素起点高,她底子不好能考上大专已经非常好了。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家娘子打江  被迫嫁给一个  (柯南同人)  侯府在逃小妾  八零之留子招  坠欢—— by  快穿:被逆袭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