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更何况真卖起来的话,一天可不止百来斤,甄臻前世一个邻居卖猪头肉,在本地很出名,一天能卖一两千斤,过年前天天都是大几千斤,看着油头满面,不算体面,却是实打实的高收入了。
孟二勇琢磨道:“九毛有点贵,要是能把成本控制在8毛左右就好了。”
控制成本就得从猪头上下功夫,甄臻便叫叫孟二勇去食品站谈猪头的事。
孟二勇头一次接到娘给他指派的活,且临走前娘还偷偷把他拉到一边,说这事只有他能干,孟二勇也就骑着自行车信心满满地去了食品站。
接待他的是食品站书记员,一听说他要买批量买猪头就放下手中的活,“你要多少?”
“前期不太确定,但肯定每天都要来进货的,一天几十个上百个猪头不成问题。”孟二勇也是敢吹。
他给书记员递了根烟,书记员一看这烟的硬盒子,立刻客气了不少。
“猪头买少的话,不用票是两毛钱一斤。”
这猪头一放血,再去骨,再割掉耳朵也就不剩什么肉了,两毛钱也不算便宜了。
农村人有祭祀有酒席时才会买,前几年破四旧,祭祀都没人买这个了。
食品站这边的猪头能卖就卖掉,卖不掉就家属区各家给分了,问题是等确定卖不掉时,这猪头往往也不新鲜了。
再说这年头管得严格,总不能天天分猪头,传出去像什么?
帽子一扣别说是他这个小小的书记员,食品站站长都吃不了兜着走。
一听说有人长期来进货,书记员也挺高兴,“我们这边一天也就能出个三十多头猪,你要是确定要,我就给你留着,价格也给你便宜点,连皮带骨算一毛五一斤。”
三十多头猪能出个两百多斤猪头肉。
放在从前,孟二勇觉得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可这几年他也算看明白了,他娘这人不做没把握的事,周淑芬的猪头肉他也尝过,前几年家里杀猪,猪头就是周淑芬帮着做的,那真叫一绝!
吃过的人没有不惦念的。
猪头肉不要票,真卖起来,城里的老爷们都得买去做下酒菜,两三百斤真不算事。
孟二勇把这包烟塞给他,笑着道:“行,大哥,我需要的话,就提前来找你定。”
这年头很重视承诺,书记员也没叫他留定金,直接就答应了。
回去后,孟二勇就跟他娘说了这事,甄臻寻思着三十多个猪头肯定是不够的,这猪头肉卖起来也快,不过前期她打算搞个饥饿营销,先把猪头肉的名声打出去,后期再扩大销售。
甄臻托钱大姐找房子,钱大姐这天就给她回话了。
说是后头有几间老棉纺厂的旧房子,原先是老棉纺厂做仓库用的,后来老棉纺厂搬迁,这一块地就空出来了。
好处是空旷、租金便宜,坏处是偏远。
甄臻寻思着该有多偏,到那一看,发现就是从家里过一座桥而已,步行也就几分钟。
但也难怪钱大姐这么想,这年头可没各式各样的商品房,老县城人心中认定的城区范围就是桥南这几个家属区,至于桥北那块地,就是老县城人心中的乡下地方,早年还有过坟头,没人愿意往那去。
甄臻并不在乎这些忌讳,房子宽敞,略一整理就能用,院子也宽敞,周边居民不多,做食品味道大,不会妨碍到别人。
不过房子是老棉纺厂的,得跟棉纺厂签订合同,还得去房管局办手续。
这事她就交代孟大国抽时间去办。
两日后,孟大国就把合同签订好了。
他和孟二勇一番整顿,补了两个屋顶漏洞,一个墙脚的墙洞,驱了一次老鼠,抓到老鼠两只,又支起两口大锅,桌案橱柜是他找赵美兰男人买的二手货。
等甄臻去时,房子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周淑芬和孟大建也在忙活,俩人拿着抹布擦擦洗洗,脸上都挂着笑。
盼弟想弟也来了,见了甄臻,俩人就上来喊婶奶奶。
甄臻给她们指了路,让她们去找大丫玩。
孟二勇已经把猪头带来了,怕卖不完,只定了三十个猪头。
周淑芬干活利索,很有一把子力气,很快就把猪头处理干净了,但是猪头肉要想没有异味,可一点不能省步骤,俩人来回几次,才把猪头肉都处理好了,天又热,说是汗如雨下也不为过。
好在收拾妥当,下面只需要卤煮就行了。
卤汁也调制好了,甄臻寻思着加点香菜和大蒜会更香,香菜不好采购,价格也不低,加香菜就得提高售价了,并不划算,思来想去,便只加了大蒜。
孟大建就帮着剥大蒜拍大蒜了。
回去后,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滴水的衣服,甄臻远远看到孟盼弟的身影,有些惊讶:
“盼弟,都是你洗的?”
最近家里忙,焦蕙兰忙服装店,甄臻忙猪头肉,陶爱红在前头看店,家里洗洗刷刷都是等晚上手工后再忙活。
前段时间甄臻想买洗衣机,叫赵美兰帮忙留意着,赵美兰知道她手头有钱,帮她打听的都是最好的品牌,还得是大容量的,听说日本东芝的2KG半自动双缸行价是四百七,外头卖五百多。
甄臻对价格倒是没什么,可就是嫌容量小了点,不够洗全家人衣服的。
孟家人口多,至少要买两台才够用。
孟盼弟有些难为情,“大丫带想弟去看电影了,我也没事,就帮着忙活忙活。”
“看电影你怎么不去?”
“上次招弟姐请我看过了。”
甄臻低头从衣服下钻过去,“这些粗活哪能叫你做?赶紧放着,婶奶奶自己洗。”
“没事的,婶奶奶,我在家做惯了,闲着也是闲着,”孟盼弟笑笑。
孟南临走前给她拿了一大包零食,孟盼弟在家很少吃这些,一口气吃了不少,有些不好意思,就寻思着帮她婶奶奶家打扫打扫。
可她是个勤快人,一干活就停不下来,原想就扫扫地得了,扫完又想再拖一下,拖完看那脏衣服又不顺眼了,把家里杂活全给干完了心里才踏实。
甄臻进屋后就发现屋里亮堂了不少,就连她屋里的那盆太阳花都刚浇过水。
孟盼弟长相清丽,身量不错,看着干脆利索,重要的是能吃苦。
听周淑芬说,她一个人就能卤五大锅猪头,家里种地还不耽搁,可就是手艺一般,一样的配方做出来的东西,孟盼弟做的猪头肉就是不如周淑芬好吃。
周淑芬也就不敢让她插手了。
甄臻也算看着这孩子长大的,知晓她的脾气,正巧她想找个小妹看铺子算账,原想正经找个人,可这年头读过书的女人真不多,会写写算算的都想办法进厂子了。
读过书的有些又太有想法,一进铺子就到处瞅,各种打听配方销售额,一看就不是正经找工作的。
怕是盯上了甄臻的铺子,想过来学会后自己开铺子。
甄臻面了好几个都不满意,如今铺子还是她和儿媳三人在看,眼看焦蕙兰要挪去服装店那边,陶爱红要生娃了,家里还真缺个像样人手。
甄臻从水缸里捞了个西瓜,切了一块给她,“盼弟,你娘上次叫我帮你找个门路。”
孟盼弟紧张地站起来,“婶奶奶,我帮你干活不是图那个,我娘虽然叫你帮忙,可你要是帮不着也没什么,我没有招弟姐刻苦,你不帮也正常的。”
孟盼弟就觉得自己笨,刚从乡下上来一身土味,口音又重,真是实打实的土包子。
招弟姐说她班上有个城里大小姐,天天看不上乡下人,孟盼弟觉得自己过来也会被人笑话。
甄臻笑着让她坐下,“不要紧张,你是我家里人,我能帮肯定会帮一手,但机会给了,能不能留下来还得看你本事。”
孟盼弟直点头。
“你蕙兰婶子那边需要学徒,学的是踩缝纫机做衣服,我这边也需要一个看店的,需要会算账认字,你想去哪边?”
孟盼弟鼓起勇气说:“我手笨不会踩缝纫机,也很怕缝纫机那个针头,我就帮婶奶奶看店吧?杂活累活都可以交给我。”
“帮我看店挺轻松的,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十块钱,但是有提成,提成根据每天的销售额来定,你卖的多就提成多,卖多卖少要看你的本事了。不过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丑话得说在前头,要是做不好,我照样会把你开除回去。”
孟盼弟被她说得紧张,她也知道食品店不缺生意,婶奶奶说的提成有一部分就是给她送钱的。
“那我怎么才能卖更多东西?”
甄臻略一沉吟,就叫她在边上看着,从衣着、服务态度、营销手段等方便细细跟她说了。
下午猪头肉做好端出来,甄臻叫孟盼弟站在桌子前给人切猪头肉。
甄臻早两天就贴了预告,说是两天后会有猪头肉售卖,免费试吃,这两天不时有客人过来询问猪头肉的事。
这不,猪头肉刚搬出来,就有客人来排队了。
站在前头的是个老大爷,他要买几斤肉回去下酒吃。
“老板娘,你这猪头肉闻着怪香的。”
可不是香吗?那香味勾人似的直往人鼻子里钻,偏偏老板娘还拿了个风扇过来吹苍蝇,这一吹,可不就把肉香往客人排队的方向吹了?这谁还能忍得住?
甄臻笑着叫孟盼弟切了一小盘,都切得拇指头大小,她拿筷子夹着让人试吃,没有牙签只能用手指捏了,好在这年头的人都没那么讲究。
“大爷您尝尝。”
甄臻特地给大爷夹了两块大的,谁叫大丫提前两小时就来排队了?这份情你作为商家得承着不是?
大爷捏着猪头肉往嘴里一塞,乖乖,吃着比闻着更香,这些年什么都凭票供应,肚子里真没油水。
“老板娘这手艺绝了!我看你这食品店是打算把咱们县城人口袋里的钱掏空啊!”老大爷开玩笑。
甄臻直笑,“这哪能掏空?为了开这个食品店,我也是费尽心思去外地找货源,找调料,找配方,您别看现在赚钱,前期可投入不少呢,不然我哪来这么多点子,做这些个零食、卤菜?”
众人一听才明白过来,原来还有前期投资呢。
因着来买卤菜的人不少,都带了饭盒来的,原先想买鸡爪海带丝的人也都带了猪头肉回去尝尝。
舍得花钱的都买一斤,不舍得花钱的就买个三五两的,再少甄臻都是卖的。
又有不少人下班路过这里,见有人排队,过来一询问就飞速回家拿饭盒了。
五点前,猪头肉就卖了一百多斤。
到六点时,两百多斤猪头肉就卖得差不多了了,顾客多是爱喝酒的老爷们,老爷们爱吃肉也舍得买,一买就是一斤起步,再带点花生米和海带丝,嗞点小酒,那也是挺美的。
最后还剩下一点边角料和猪耳朵,甄臻就叫孟盼弟给切了,留家里做晚饭吃。
周淑芬正在院子里冲猪头的血水,听孟盼弟说猪头肉全卖完时,她愣了好半天。
“卖……卖完了?两百多斤全卖完了?”
“娘,我婶奶奶铺子的生意是真好,她不愁客人,咱家猪头肉在她店里卖,真是天上掉钱了!”孟盼弟激动道。
她不小了,知道当家柴米贵,婶奶奶这边找来的猪头肉便宜,才一毛五一斤,算起来,一斤的利润就能有三毛钱,两百三十多斤肉,一天就能赚二十多。
这不是天上掉钱是什么?
周淑芬被她说得紧张,“这么……多钱?你说咱们不会被人抓吧?”
“不会的,娘,我们卖的钱多都是婶奶奶在帮衬,而且咱们这边的卤肉卖得好,她卤菜的销售额其实是受影响的。这房子、锅、家具都是婶奶奶置办的,从头到尾都没跟咱们提钱,你说咱们要不要把这些钱付了?”
周淑芬是老实人,一看猪头肉让其他卤菜销售额受影响,也有些过意不去。
再说她跟男人忙活一天就赚了二十大几,一个月六七百,钱多是一方面,可钱多了以后,她婶子会不会不要他们干了?
毕竟他们分了足足四成呢!
说到底就是给他们一个月二十块钱,请他们来帮工,他们都愿意的。
孟盼弟又笑道:“娘,婶子让我去她店里帮忙,说一个月给我十块钱底薪,加提成。”
周淑芬眼睛都亮了,大房的孟招弟考上大学后,她就盼着自家闺女也有出息。
“什么是提成?”
“就是我卖的越多,拿的钱就越高,我婶奶奶给我透了个数,我粗略一算,要是我好好干,一个月至少二十保底,搞不好都能赚三四十。”
孟盼弟这话让周淑芬更不自在了,自家拿四成还得赚一份工资,确实是不像话,周淑芬就跟孟大建商量,把分成降一成。
“降一些,她婶奶奶也能让我们长干。”周淑芬这么想的。
孟大建哪有不同意的?三成一天也有二十,一天就能赚一个正式工一个月工钱了。
孟大建就跟甄臻提了这事,甄臻也感叹他们夫妻俩朴实,不过其他卤菜的销售确实略受影响,再说孟盼弟进来也是拿一份工钱的,她也就答应下来。
猪头肉开业第一天就赚了足足五十,加上零食和其他卤菜的,总利润头一次过百了。
第二日,甄臻叫大丫送了一斤猪头肉、一斤卤菜拼盘给钱大姐。
孟南嘟着嘴:“奶,说多少次了,不许叫我大丫,土死了。”
甄臻挑眉,“知道,孟大丫。”
一句话把大丫气得龇牙咧嘴,却还是把卤肉送去了。
钱大姐立刻就来了,“帮你找房子也就是顺手的事,你还跟我客气上了。”
这钱大姐是厂里会计退休下来了,直接给钱不合适,人家架子高肯定不会要的,甄臻就寻思着时不时送点肉过去。
这种老职工都觉得被人送礼有面子,甄臻一出手就是两斤卤菜,这是极上的了台面的。
“我们刚从乡下上来,多亏你帮衬,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甄臻也很客气。
钱大姐就没说啥,笑眯眯道:“以后用得着姐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甄臻原想去一趟羊城或海市,看看外头什么情况,奈何陶爱红八月底就生了一个小男孩。
虽说家里已经有四个孩子了,可水娃出生后,甄臻还是好一顿忙活,没办法,儿媳坐月子可不能亏带着,一早买的鸡都给宰了,时不时蹲点猪蹄汤、人参汤的,家里吃喝没断过,总算把陶爱红的月子给忙完了。
不知不觉板栗又上市了,今年甄臻光明正大收了不少,仓库存一半,空间存一半。
葵花籽、冬瓜子、花生她也时不时就补点货。
十一月份,甄臻已经在筹划铺子里的年货了,铺子生意好,过年肯定会更火爆,可不能错过这赚钱的好时机,她预计今年上几个新品。
赵美兰又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着急忙慌道:“姐,大事不好了。”
甄臻奇怪道:“什么事?”
赵美兰指着斜对面的一个铺子说:“看到了吗?街角那一排,我听说那两间店面都被人租去了,左边卖板栗瓜子,右边卖卤菜,这是摆明了学你们家呢!”
甄臻这两天听到有敲敲打打的声音,还以为哪家盖房子呢,原来是有新店开业。
不过板栗瓜子和卤菜都是小本生意,谁家有那手艺都能做,又不是垄断行业,跟风很正常,总不能只许她一人赚钱,不许人家喝汤吧?
“姐,你就不生气?那家摆明了学你呢,货架都做的跟你家一样。”
甄臻笑笑,“这种事拦也拦不住,再说做小吃门槛本来就低,现在才两家,以后只会更多。”
赵美兰被她说得很有危机感,她的小吃店一个月能赚好几百,一家人都美着呢,就怕哪天生意被人抢走,可她甄大姐竟然这么淡定。
“姐,别人要是开起来了,咱们可怎么办?”
“这是防不胜防的,人家光明正大做生意,又没偷又没抢,虽说是跟风,却也各凭本事赚钱,不是咱们能控制的。咱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货物的品质,保证口味好,保证服务好,保证卫生干净……客户买东西不就图这些吗?”
赵美兰听完也就没那么气了,按照甄大姐所说,以后供销社都会被取代,更何况是一家铺子呢。
“我婆婆的早点店刚赚钱,我还想再赚几年呢。”
“只要你家做的好,有回头客,还是能赚钱的,”甄臻又问起往年供销社年货的事,“我准备做桃酥、栗子糕之类的。”
赵美兰就说:“过年好卖的无非是烟酒糖,桃酥卖的也好,你们要是能做肯定不愁卖。”
甄臻最近正在琢磨桃酥的做法,“我还想做点牛轧糖,牛轧糖配料简单,糖、花生米、麦芽糖和鸡蛋清清水就能做出来。”
赵美兰就说牛轧糖肯定好卖,任何沾了糖的东西都好卖,可就是原料糖不好买,甄臻空间里还剩下些许,做的肯定不够卖了,不过牛轧糖夏天做容易不成型,也是季节性的,她就寻思着先卖再说。
过几年物资也就没这么缺乏了。
有什么卖什么吧!
两天后,对面卖栗子瓜子和卤菜的店就开起来了,这两家店跟风做生意就算了,连装修、名字、货架摆放都学,卖干货的叫“好阿婆食品店”,卖卤菜的叫“好儿媳卤菜店。”
这名字可把甄臻雷得不轻。
第67章
好阿婆食品店的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 俩人祖上卖过干货,也学好婆婆在门口架起大铁锅,让客人看着板栗和瓜子是怎么炒的。
这好阿婆定价比甄臻这边足足低了一毛钱一斤, 还特地用红布写出来。
有觉得好婆婆定价高的老乡,一见那边便宜, 就扭头往好阿婆去了。
这一上午甄臻这边的营业额确实受到影响,往常上午就能卖完的板栗, 下午才能卖完。
甄臻倒也不急, 没客人就坐在店里织毛衣。
陶爱红掐着腰气道:“把咱们老顾客都挖走了, 缺德玩意儿!”
孟二勇皱眉,“娘,你就不气?人家明摆着抢我们的生意,这样下去咱们家可就彻底赚不到钱了!”
家里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有人开始眼红了,甭管孟二勇还是陶爱红,那都是不乐意的!
甄臻笑了笑, “小本生意没什么本钱, 以后难免会遇到这种事,咱们把品质做好就行。”
这会子市面上板栗多, 好阿婆才能低价弄到货, 改明儿进不到低价板栗了, 就得拿票去买,什么东西扯上票据就得涨价。
降价招揽客人, 招揽的都是精打细算的买家,这些买家见他们涨价,觉得自己着了道,能高兴才怪。
甄臻并不着急, 但下午时,就有客人来说:
“老板娘,对面那家好阿婆太离谱了!有客人问他家是不是好婆婆,他竟然应下了,忽悠客人买了好几块钱的东西送人!”
说话的廖大姐是好婆婆的忠实粉丝。
夏天那阵子廖大姐从娘家买了两麻袋的粮食来县城,谁知刚走到甄臻家门口就下暴雨了,甄臻怕她的粮食被雨水泡了,就把人叫进来躲雨。
廖大姐淋雨后直打哆嗦,甄臻又倒了一杯红糖生姜茶给她。
这对甄臻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后世谁把一杯红糖生姜放在眼里?可对这年头的人来说,红糖生姜真是稀罕物,大姐满心感动,回去就跟厂里人念叨起这事,说好婆婆老板娘真是个大好人。
前一阵子,甄臻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路上一瘸一拐地往前走,拉住一问才知道被人撞了,小孩腿上划了一道十厘米长的血口,甄臻就骑着自行车把小男孩送去医院,缝好针才送回家。
谁知这小男孩就是廖大姐的孙子,一来二去,甄臻跟廖大姐也就熟悉起来了。
廖大姐气道:“冒用别人的名字赚黑心钱,这种人太可恶了!老板娘,你可得拿出点行动来,可不能让他们得逞!”
甄臻就叫孟二勇找了块红布过来,上头用白色油漆写了“正品好婆婆,独此一家”几个大字。
这横幅做的又长又宽,只要不瞎就能看见,有那些个不知情的老乡来了,看到这些字也能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就是不识字的,看到这么宽的条幅摆在那,也会问问路人那上头写了什么,路人一科普,哪还有不知道的?
挂了横幅后,不少人走进好阿婆店里,得知自己被骗后,又黑着脸来好婆婆这了。
一来二去,好婆婆的生意又回温不少。
这几个月下来,猪头肉一直卖得不错,尤其入冬后,吃肉的人比夏天多了不少,附近职工都是拿工资的,一到发工资那几天就会报复性消费。
甄臻就交代孟盼弟盯着点,务必把服务给提上去。
她带了孟盼弟三个月,孟盼弟也差不多能出师了,要说孟盼弟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三个月前的孟招弟一身土味,话说的磕磕绊绊,见到生人就紧张,就连卫生习惯都不大好,有时候好几天都不洗一次澡,晚上累了就往被窝一钻。
甄臻知道后也没跟她迂回,直接说了这件事。
女孩子有自尊心,孟盼弟一开始还觉得难为情,可是穿着焦蕙兰做的新衣服,摩登的波浪卷扎成马尾,画个精致的淡妆,那还真叫一个大变活人。
孟盼弟也是叫自己的变化给惊呆了,当不少客人都夸她漂亮,是好婆婆食品店的活招牌。
还有上赶着要给她说亲,孟盼弟这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好处。
甄臻当晚就跟焦蕙兰研究做牛轧糖。
这牛轧糖的制作并不难,把花生米放在锅中炒熟做成花生碎,再把水、白砂糖和麦芽糖倒入锅中,边搅拌边煮,等糖浆从白色变成焦糖色后,倒入打好的蛋白霜里。
快速搅拌后,把花生碎倒进去,盖上油纸,用擀面杖压平整,冷却后切好装袋就行了。
焦蕙兰头一次做这玩意,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她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娘,这牛轧糖可真好吃,比供销社买的好吃多了。”
这几年婆婆没少往家里带好吃的,焦蕙兰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可要她说,那供销社的牛轧糖可比她们做的差远了。
一口下去,酥脆香甜,奶香浓郁,这谁还能忍住?
焦蕙兰连吃好几块,陶爱红也吃了不少,就连孟二勇和孟大国这种不爱吃糖的,也都爱的不行,就更别提孩子们了。
“娘,这牛轧糖肯定火!”孟大国就说。
“就是糖不好买,”孟二勇琢磨。
甄臻空间里还剩一些白糖,加上赵美兰这个外援,筹备年货应该是够了,明年她打算去一趟羊城,遇到白糖就买了存在空间里。
还是那句话,走一步算一步吧。
家里越来越忙了,人手明显是不够的,甄臻就想再招两个人专门做牛轧糖和桃酥。
钱大姐一听说这事,心里就有个人选了,“你觉得乔家媳妇咋样?”
甄臻一愣,这才想起传说中那个被毁容的乔家媳妇,她过来也有小半年了,至今就远远看见过两次,每次招呼都没来得及打,人家就捂着脸匆匆跑了。
“她干活怎么样?”
“干活你可放心吧!”
这一点,钱大姐都是敢保证的。
“原先在矿上工作,厂里的文职没人了,她就干了矿工,那活儿真不是一般辛苦,得先用吊车吊到地底下去,里头缺氧又没阳光,常年挖矿弄得乌漆嘛黑的,刚结婚的女孩子有几个能吃这样的苦?后来发生矿难,还是她把被埋在里头的乔大壮给背出来的,不是我说,乔大壮能捡回一条命,还真得感谢这个媳妇。”
钱大姐又迟疑:“乔家媳妇干活没啥问题,可就是那张脸……实在有点吓人,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行,我心里有数了,可你说乔老太太能同意吗?”
“怎么不能同意?你这边工资可比棉纺厂都高,乔家媳妇能来你这工作,乔老太太高兴都来不及,还能不同意?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家日子过得多难。不过你这边要招几个人?”
“两个或三个都行。”
“不如把乔大壮一起招了,乔大壮虽然是个男人,可你这边不管是炒栗子、炒瓜子都需要力气。”
甄臻疑惑:“乔大壮那个腿不是不能长期站立吗?”
“也不是不能站,就是站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他腿残了,胳膊上的力气可比一般人大多了,你给他个板凳,让他坐着,他什么活都能给你干成了!”
甄臻原本不想招一家人的,怕难管理,可乔大壮和乔家媳妇这种情况,除了她这里又没有别的退路,甄臻给的工资又高,他们实在没有理由去别的地方干。
甄臻也就答应下来,钱大姐当时就去敲了乔老太的门。
乔老太太一听说甄臻要招她儿子和儿子,乐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谢谢你了,小钱,”乔老太太抓住钱大姐的手,满眼感激。
“你可谢不着我,要谢就谢人家桂芝,人家也是有意帮衬你们,给的工资是一人二十块钱,你儿子儿媳以前在矿上,都不一定能拿二十吧?只要他们好好干,一个月就有四十进账,以后你家日子就不用愁了!”钱大姐也是真心为他们高兴。
乔老太和乔老头人不错,可就是命不好,儿子儿媳出了这么大的事,做邻居的都很唏嘘。
甄臻没来开店之前,乔家经常吃不上饭,后来食品店就经常有卖不完的卤菜,叫乔老太太拿回去吃,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帮衬乔家呢。
这也是为什么,好婆婆食品店做这么大,钱大姐和周边几个邻居都不眼红,那是知道人家心地好,活该人家赚钱。
乔老太太直接去店里感谢了甄臻,差点就要鞠躬了,被甄臻给拦住了。
“倒也没什么,您真想谢我,就让您儿子儿媳好好干活,这就是回报我了。”
乔老太太连连答应,“那是肯定的!他们保管珍惜这机会!”
乔老太太回去就说了这事,乔老头都叫她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