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真有这事?人家甄老板真叫大壮和孙英去?”
孙英就是毁容的乔家媳妇,她听了这话,也擦擦手放下厨房的活过来了。
“娘,您刚才说什么?甄大姐叫我去干活?”
“可不是!”乔老太太满心欢喜地坐在床沿上,“不止你,大壮她也要了!甄老板叫你和大壮一起给她做食品,难度也不算大,就做点桃酥、牛轧糖,炒炒板栗、瓜子之类的。”
孙英满心欢喜,她这张脸不能见人,在后厨干活就不怕吓着客人了。
乔大壮惊喜之余,捂着残疾的废腿,却有些担心,“我这腿不能久站,干一小时就得休息一下,甄老板知道这事吗?”
“知道!她说在厂房里给你放一张板床,你站累了就躺一会,只要把活干完就行。”
乔大壮和孙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俩人就由乔老太太领着去见了老板。
甄臻头一次见到孙英,这脸确实有点可怕,主要是眼皮都叫砸的抬不起来了,但也不至于到吓哭小孩的地步。
孙英有些紧张,“甄大姐,我这脸你也见着了……”
“不碍事,这些钱大姐都跟我说过了,”甄臻擦擦手,就跟她说了卫生的事,“我丑话说在前头,脸不好看没关系,卫生习惯得好,还得穿工作服,绑头巾、勤洗手。只要在我手底下干一天,就能遵守我这的规矩,一点不能偷懒。”
孙英这人有点洁癖,很认同甄臻说的话。
这俩人确实是个能吃苦的,很快就上手了,有了这两个帮手,甄臻这边的板栗、花生米、瓜子、牛轧糖,都有不少的囤货,照这样下去,等年前就能囤相当规模的年货了。
有了工人后,甄臻就打算注册个食品厂,正规像样地做食品。
不过注册工厂不是个简单事,需要取名字,注册商标什么的,这年头还真不知道去哪个部门。
甄臻就把这事交给孟大国。
孟大国也没敢怠慢,当天下午就骑着自行车到处问了,不过这事因为没有先例,一时半会办不好,只能慢慢来了。
孟大国刚出来,就遇见背着包的秦雪了。
秦雪见到他也是眼睛一亮,跑上来,满脸崇拜地喊:“孟大哥,我总算见着你了。”
她这一喊满大街的人都听到了,看孟大国那眼神就不太正常。
孟大国尴尬坏了,“秦同志,你有事吗?”
秦雪失落了片刻,又打起精神来,“孟大国,你来工商局干什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只管开口。”
孟大国摇头,他娘说了,路边的野花不能采,他跨上自行车就走了。
秦雪回到家扔下包,就坐在梳妆镜前发呆,她妈见她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就知道跟孟大国有关。
上次孟大国英雄救美,把秦雪送回家,秦母远远瞧了一眼,就看上孟大国这个后生的。
谁知孟大国竟然结婚了。
不过也正常,孟大国年纪也不算小了,乡下男人没书读,哪个不是早早结婚生子的?
“既然结婚了,你就歇了这心思吧!娘再请你周大娘帮你介绍几个。”秦母说。
秦雪摇头,自从上次之后,她满心都是孟大国的身影,这男人身材高大,胳膊有力,秦雪差点被他的男人味迷晕了。
她以前从没对男人动过心,这次却一头栽了进去。
恨不得被孟大国的手臂紧紧抱住才好。
“有老婆又怎么样了?他老婆就是个乡下女人,没见识也不会打扮,还连生了三个女儿,”秦雪看向她娘,理所当然道,“娘,这年头有几个婆婆不重男轻女的?大国哥是个好人,不该摊上那样粗鄙的老婆,只要我跟大国哥发生关系,怀上大国哥的儿子,他娘肯定会支持我的。”
别看秦雪一口一口嫂子叫着,可她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焦蕙兰这种女人的。
焦蕙兰长得不算漂亮,没有正式工作,还连生三个女儿,这样的女人根本配不上孟大国那么优秀的男人。
秦母皱了皱眉,觉得这事太冒险了,这年头女人的名声最重要。
要说秦母以前也看不上孟大国这种乡下男人。
但她闺蜜周母有个亲戚是在黑市讨生活,撞见过秦雪跟孟大国在一起,就对周母说,这男人虽然是乡下人,但手头应该是有个小型养殖场的。
每年都有不少猪肉往外出,光靠卖猪肉都赚了大几千。
这会子孟家又在城里开了铺子,这铺子可不得了,开业以来生意火爆的不行。
秦母一个同事去过,说这店里买的东西贼拉好吃,板栗、土豆片、瓜子都不错,最香的就是特制蜜枣了,吃一口能甜到人心里。
这同事原先对这家铺子有偏见,觉得个体户不体面,现在却成了忠实客户。
据她同事说,这家食品店一天能卖一两百。
最近去的客人多了,结账都排队呢,赚的可比上班多多了。
秦母也就收回成见,叫女儿抓点紧,把孟大国给拿下。
可就是有个问题,孟大国结婚了。
但就像秦雪说的,哪个婆婆不想抱孙子?只要秦雪跟孟大国发生关系,再生个儿子,就不怕他孟大国不认!
“娘,当初你不就是这样把叔叔追到手的吗?”
秦雪她亲爸是个会打老婆的乡下男人,秦母坐月子时被打得鼻青脸肿,就跑来城里的闺蜜家躲着,秦母这闺蜜嫁得好,男人三十岁就当副厂长了,见她被打的实在是惨,就同意老婆收留她了。
秦母起先也没别的心思,就是觉得住在别人家,吃人家喝人家的,好歹也要给人家多干干活,谁知干着干着就不对劲起来。
她先是打着干活的名号,帮闺蜜男人洗内裤,她故意表现得没啥不自在的,说在家也是这么伺候男人的,闺蜜男人也没多想,可俩人的相处是越来越透着暧昧了。
什么吃饭时在下面勾男人脚趾,故意叫男人看到自己换衣服,看到老鼠躲到男人怀里尖叫。
这年头的女人都能干活,男人头一次遇到这样羸弱的,也起了呵护的心思,对秦母是越来越好了。
给自己老婆买衣服,必然要给秦母也买一份,出差时还给秦母带过口红、香膏。
俩人就在他老婆眼皮底下谈起恋爱,这期间秦母一直钓着他,没叫他得逞,直到有一次男人洗澡时,秦母钻进了淋浴室,这才真正戳破了窗户纸。
俩人来回有小半年,还是叫闺蜜给发现了,这闺蜜自然是相当崩溃,没想到自己引狼入室,把这样的女人招回家里。
她虽然同意离婚,却去厂里闹了一通,把这男人的职位给闹没了,秦母嫁过来后也没过过几天舒坦日子。
因为这事,她在这一片的名声不太好,但凡条件好点的人家,叫人来一打听,都不跟她做亲家,秦雪的婚事也就被耽搁了,眼看都二十三了,一直没嫁出去。
秦母就觉得孟大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甭管是不是正式工,能赚钱就行,柴米油盐靠的不就是钱吗?
秦母也就同意了,“回头把他约过来,娘有办法。”
秦雪也是相信亲娘的手段,一想到能跟孟大国在一起,心情都荡漾起来。
甄臻还不知道儿子被人惦记上了。
这一转眼就到年关了,进腊月后,赵美兰就来了一趟,给甄臻带了一台缝纫机过来。
上个月,她就帮忙弄了两台旧缝纫机,今天这台是新的,赵美兰凑了好多券才给她送来的,也是存了想巩固这段关系的心思。
她男人说了,这甄大姐以后还有大招。
赵美兰就想着礼多人不怪,对甄大姐好点,以后甄大姐有大招时还得想着她。
“姐,你看看我买的缝纫机怎么样?不瞒你说,我凑了一年多的券,才把券凑齐了。”
甄臻就明白她的意思了,“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不是你帮忙,我儿媳这边可没有缝纫机用。”
以前一台缝纫机肯定是不够的,现在有四台,就可以再招两个学徒了。
甄臻就想多付她点钱,赵美兰不肯收,只收了成本一百八十块钱,甄臻也就没跟她客气,送了几包零食让她带着。
到了年关,甄臻清点了仓库和空间里的存货,她的存货可真不少,是按照年销售额来存的,应该够过年用的了。
入冬后,对面那两家店的生意就不太好。
好阿婆食品店虽然比甄臻这边便宜,可是品种单一,秋天那阵子板栗和瓜子还不错,入冬后就越来越差,顾客经常吃到发霉板栗和瓜子,属于吃过一次,就绝不会买第二次那种!
好媳妇的卤菜店也不太行,孟大国有一次叫大川买过那家店的卤菜,坦白讲,卤菜味道不错,不赶客。
可老板也太不讲究了,这边做着卤菜,那边就随地吐痰。
他老婆扎完头发就能伸手去抓卤菜,店里卫生又差,苍蝇蚊虫多不胜数,据说还会把掉在地上的猪蹄捡起来洗洗卖给顾客,更有老鼠在桌案上爬来爬去。
虽说这年头大家都清贫,可附近住的都是讲究的正式工,这些人眼界高,向来就看不上卫生习惯不好的。
好媳妇卤菜店的老板长指甲里都是头油,好婆婆的店员却穿着清爽的工作服,头发用丝巾扎起来,有专门夹菜的夹子,还带着棉布口罩,真的比家里吃饭都讲究。
一来二去,好婆婆的客源就回来了。
不过甄臻觉得还不够,进入腊月十五,她就叫孟二勇把她写的过年促销活动都贴出来了。
这是好婆婆食品店第一次搞促销,甄臻十分重视,一早就写好了促销规则。
买五斤食品送半斤瓜子,买十斤送一斤瓜子,买满一百元免五元,买满二百元免十元。
更有过年大礼包售卖!
大礼包包含了好婆婆饰品店的热卖产品,瓜子、花生米、板栗都有,用带有好婆婆标志的包装纸包好了,再捆绑到一起,一个大礼包售价两元钱,比单独购买种类多,便宜还送一块牛轧糖试吃。
这年头什么都是新鲜的, 大礼包的形式一出来就有不少百姓买账。
供销社是真没有这样的,过年时拿着票都得排队抢糖抢糕点,好婆婆这边不用票, 只这点就比供销社强不少。
虽说百姓没什么钱,可过年又不是寻常日子, 买东西那也是不看价钱的。
这不,等甄臻晚上数钱时, 就发现促销第一天营业额就有九百块。
熟食那边卖了三百五, 瓜子两百五, 剩下三百是零食,刨去促销赠送的部分,也有一半利润了。
甄二嫂买菜经过这边,见她忙得不可开交,回家把饭做好就来铺子里帮她忙活了。
店里生意好,甄二嫂既佩服又羡慕,小姑子以前恶名在外, 谁曾想这几年变化还挺大, 看这生意做的!那叫一个红火!
“他小姑,过年这段时间生意真不错, 要是天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甄臻笑着道, “确实不错, 不过年后那一两个月应该都没啥生意,要到三四月份才能回暖了。”
这也是甄臻前世听人说的, 过年虽然生意好,可年后有一段时间是淡季,相当于提前赚了两个月的钱,不过淡有淡的好处, 要是一年到头都这么忙活,那真能累死人。
甄二嫂直点头,“他小姑,向阳俩口子没啥事干,我寻思着也叫他们开个铺子,就是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甄臻没想到她有这心思,“向阳不是在粮站上班吗?”
“因为你二哥的事,向阳俩口子在粮站受影响,有个同事他儿子一直想调回城里,却没有工作岗位,就想把王玲给挤走。但王玲工作认真,他挑不出差错来,就给王玲编排了不少难听的罪名,闹得风风雨雨的。”
那老不死的编排王玲跟站长有染,甄二嫂了解儿媳的为人,一个字都不信。
王玲也因为这事去找那老不死的对峙,可是人家脸皮厚,死活不承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你二哥平反了,那同事知道你二哥又回去当校长了,想把孩子调回来当老师,就上赶着巴结。向阳俩口子觉得厂里人情关系太复杂,没什么意思,想自己开个铺子,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
这年代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多,大家都想一份工作干到老,干个体户的多是为了生计,被逼无奈才出来的,很少有人把工作辞掉。
“工作辞掉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
“现在厂里可以转让工作,俩人加起来能卖个两千块钱,不过我和你二哥都觉得卖掉工作不保险,这以后也不知道啥情况。”甄二嫂担心道。
“以后差不了,现在做买卖的人少,卖什么都有人捧场。只要你有东西就不愁卖,等以后铺子多起来了,粮站也就不好干了,经济不好就得裁员让职工下岗,还不如早点下海做生意,怎么着也比上班要强。”
眼下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关口,生意是真好做,就像甄臻这个铺子,看着不起眼一天能赚好几百,一天的利润就能在县城买房了,关键是没有竞争,这钱就跟大风刮来似的,直往口袋里钻。
但这种话她又不能跟甄二嫂明说。
甄二嫂被她说得心动,“也不知道能干点啥?”
“我记得向阳会修理拖拉机,那他会修理摩托车吗?”
“没有学过,但他朋友家摩托车坏了都是找他修的。”
前些天赵美兰男人的摩托车坏了,找半天没找到一个修理铺子,就念叨着县城什么时候能开一家就好了,修车不是什么大买卖,但做好了也能搞个连锁店,以后再做汽车销售代理,也是不错的。
“咱们县城还没有修摩托车的铺子,摩托车坏了都得推去市里修,贵不说还非常麻烦,有时候一天修不好就得在那住几天。向阳要是有这想法,倒不如开个修理铺,先以修摩托车为主,再慢慢学着修汽车的发动机,要是学成了还是很赚钱的。”
甄二嫂听她这么说也觉得甄向阳的前途明朗不少。
“可他开修理铺,王玲就不能和他一起干了。”
“王玲可以自己干,开服装店、饭店、食品店都行,二哥那个学校不是很大吗?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学生多了就需要配套的服务,开个书吧、文具店、蒸饭的铺子都行。”
甄二嫂从没往这方面想,书吧文具店她倒是知道,但是蒸饭的铺子该怎么搞?
“大人要上班,孩子中午回不去,可以让他们自己带米去你们那蒸饭,每次收个手续费就行,别看一份饭赚不了几个钱,可薄利多销啊,这上千口人的学校,做大了也是了不得的。有那家庭条件好的也能按月收费,给他们提供伙食,怎么着都能赚钱。”甄臻提议道。
甄二嫂觉得这提议挺不错的,她在校门口开店,都是有正规手续的,就算有人想坏甄二哥的名声,也挑不出差错来。
甄二嫂回去就跟儿子儿媳说了这事。
甄向阳从小就喜欢修理东西,家里的手电筒、自行车都叫他拆过,什么东西只要拆过他就能摸清原理,摩托车他是会修的,没事再学学修发动机,这铺子肯定能开起来。
王玲也挺心动,她跟甄二嫂干活都挺利索的,蒸饭也没啥技术含量,定制几个跟大草锅配套的蒸笼,饭盒加水后上锅蒸,还可以卖点自制的咸菜、小菜啥的,一天只要有两三百个学生来蒸饭,这生意就亏不了。
至于文具店、书吧也不是不可以,文具店自然不用说,但是书吧怎么搞?
王玲就问了甄二嫂,甄二嫂说道:“你小姑说可以给学生们办借书卡,月卡季度卡年卡都有,也可以收个押金,按天收费,再带着卖点书、本子、笔、学习资料,这生意也是不错的。”
王玲也是个爱看书的,家里就有两柜子书。
当初公公被斗,她特地把书送去娘家藏着,这些书都能拿去租赁,再买个几百本,就能转起来了。
王玲越想越觉得不错。
她也是眼馋好婆婆食品店的生意,次次路过都有人排队结账,这得赚多少钱。
当然,小姑对他们好,他们不会心生嫉妒,可是羡慕是免不了的,谁不想越变越好啊?
人家小姑辈分比他们长,都能豁出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这些小辈还有什么可怕的?
说起来,小姑已经是女强人一般的存在了。
县城就没人不知道好婆婆老板娘的,她同事都夸小姑干事精明利索,模样漂亮,身材又好。
“生过四个孩子,身材还这么好,那腰细的呦!上围还鼓鼓的,乍一看那可真是细枝挂硕果!”
她同事还想给小姑介绍对象。
王玲就跟婆婆说了这事,“小姑年纪也不小了,趁着生意好,还真能找一个。”
甄二嫂也觉得能行,“小妹会赚钱人也漂亮,以她现在的名声不仅能找,还能放开了找!”
她说完就看甄二哥了,可惜甄二哥并不觉得这是好事。他小妹好不容易赚点钱,留着自己花不好?干啥还要想不开伺候男人去?
男人是什么德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万一遇上个能装的,奔着小妹钱来,那小妹可就得不偿失了!
“行了,你看小妹像缺男人的?”
甄二嫂还真叫自家男人给问住了,那肯定是不像的,小姑子忙得跟陀螺似的,日子那叫一个充实,哪能缺男人啊?
“桂芝好不容易过几天清静日子,且让她好好赚钱吧!女人赚了钱身子板挺得直直的,比什么都强!男人要不要都行!”
这是甄二哥心里话,他原先也有点老古板,可前两年看明白了不少事,真觉得女人没了男人反而活的更好。
当寡妇就一定苦吗?一个有儿子还有钱的寡妇,苦什么呀?
有男人才苦呢!
他这当哥哥的都没这意思,甄二嫂更不好意思给小姑子介绍对象了,不过她还是会帮忙留意着,有好男人就给小姑子留着。
王玲和甄向阳约好了,她先把工作卖掉出来开铺子试试,要是能做好,甄向阳再把工作卖掉也不迟。
这年头想回城的人可不少,王玲很快就谈妥了价格,买家比她着急,没怎么还价,卖了一千三百块钱。
甄二嫂帮她在学校门口找了两间门面房,她们也学甄臻把铺子装修了一下,也找了孟大柱兄弟俩。
俩人给铺子装了遮雨棚,屋里屋外粉刷一通,还隔了厨房和用餐区域。
王玲又在隔壁租了一间打算做书吧和文具,家里那几百本书搬过来,甄二哥又帮她弄了一些二手书。
这年头二手书可真不少,乱七八糟也买了上千本,什么类型都有,按她小姑说的贴上编号啥的,又修补好书面。
孟大柱兄弟俩给打了书架和书桌,等全部弄好已经是五天后了。
隔壁的蒸笼也定制好了,这大铁锅还是托了甄臻高价买来的。
甄二嫂一早就贴了告示,把蒸饭的事传出去了,可别说,次日天没亮,就有学生排队来等着了。
甄二嫂开门时吓了一跳,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老板娘你总算开门了,我上早自习要迟到了。”
这时候孩子也是刻苦,早上五点就来了,穿的又单薄,冷风一吹就弓着身子,就这还拿着小抄在背呢。
甄二嫂接过递来的餐盒,学生们都做好标记了,倒也不会乱,一早上时间她就接了两百多个餐盒。
蒸一次饭她收两分钱,一早上就赚了近五块钱。
算下来这蒸饭铺子一个月就能赚一百多。
这比上班可强多了!上班一年才赚一两百,开店一个月就能把上班一年的钱赚回来。
蒸饭铺子做好了,王玲对书吧也很有信心,别看她这书吧地方不大,可在县城独此一家,刚开业就有不少人专门骑车过来租书。
眼看要过年了,赵美兰男人徐江打算和往年一样卖猪肉,一早就来问孟大国这有多少头猪。
孟大国实打实说了,养猪场原先就有十多头猪,买了五十头小猪崽,中间夭折了一只,他打算留一些猪配种,来年接着养,如今他养猪养出经验来了,是很有打算的。
她娘的意思是今年就宰五十头猪,明年扩大规模,开个正规养猪场,直接养个一两百头,既养猪也收猪,收来的猪达到规格就宰杀掉,每天都有猪肉往外出,天天有钱赚。
徐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算起来,人家一早就开始准备了,这甄大姐可真够能耐的。
他要是能把五十头猪给吃下,今年可不少赚。
徐江道:“大国,以咱们两家的关系,这猪你可得优先给我。”
孟大国知道赵美兰刚给她媳妇弄了三台缝纫机,其中一台还是崭新行货,是人家赵美兰实打实凑工业券买下的,这是个不小的人情,他娘的意思也是紧着徐江这边来。
徐江下头还有几个兄弟,都是黑市那边的老手,徐江吃肉他们喝汤,到时候整个黑市的肉摊子都能沾点光,虽说是少赚了点,可大家好才没人盯着眼红,这生意也才能长久。
孟大国顺势答应下来,“以咱们两家的关系,我肯定不能把这猪肉给别人,放心吧,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徐江得了这话心里就踏实了。
好婆婆食品店的销量每天都在涨,到了腊月二十九,焦蕙兰那边的衣服都交货了,她跟宋小红都来店里帮忙,陶爱红和孟二勇也被甄臻拉来看店,没办法,人实在太多了,店里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甄臻既怕算账算不清楚,又怕有人小偷小摸的,还是需要多点人看着。
这天销售额直接破三千了,也是让甄臻明白了什么叫春节的流量。光是腊月利润就有两万了,算上之前赚的,开业半年赚了有三四万,大大超过甄臻预期了。
别说放在八十年代初,就是后世,半年能赚三四万,也是拿得出手的收益了。
但是年后估摸着就没啥生意了,得出了正月,开春后生意才会渐渐好起来。
关了铺子,甄臻总算松了口气,忙活了一整年,好不容易闲下来,她就带着儿媳和孙女去洗澡了,至于孙子就交给家里的男人们。
洗完澡出来,钱大姐就过来找她了,“我家前面这铺子我替你问过了,产权在房管局手里,你想租房得去房管局备案。”
这年头的房子大多是职工分房,只有居住权,没有房产权,职工想买大房子只能跟人家换。
甄臻现在住的这套,是私人所有的,但这种情况毕竟少,大部分房子都在房管局手里握着。
甄臻戴上帽子,“好,我年后就叫大国去把这铺子租下来。”
钱大姐咋舌道:“你这是要扩大规模,还是要开新铺子?”
“扩大规模,也要开新铺子。”谁还嫌钱多啊?这年头的钱太好赚了,甄臻就有了危机感,想在钱好赚时多赚点,赚足了钱就去买房子,等将来钱不好赚了就退休养老。
钱大姐回去就跟儿子儿媳感叹,说这甄老板也太会赚钱了,她家有两个铺子了,还嫌不够呢!
“扩大规模,还要再开一个铺子,这得赚多少钱!”钱大姐羡慕道。
钱大姐的儿媳宋俏就问:“说没说开什么铺子?”
“说是要卖布料。”
“卖布料好啊!”宋俏头一个支持,这年头没什么比布料更受欢迎的,焦蕙兰做的成衣铺子毕竟是小众,九成九的国人都是买布自己做料子,供销社的布又贵又丑,花样少得可怜,还要布票。
甄老板的布店要是不要票,她头一个支持去!
城里的事忙完了,就得回坝头村过年了,甄臻就对员工说了放假的事,自然也没忘记员工福利。
乔大壮和孙英干得不错,可算帮了大忙,宋小红也是个利索的,三人各发了两袋米,一盒零食大礼包,五块钱红包。
这比厂里的节礼都要好了,三人关门前,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一早就把甄臻家的房子给收拾好了,被子晒过,床单洗过,甚至连热水瓶都给儿媳灌好了,甄臻看着也挺窝心的。
不过她也是会做人的,给孟老太带了两斤牛轧糖、两斤花生米、两斤核桃酥,孟老太自然很满意。
“你大嫂刚才跟我说,淑芬两口子多亏了你,他俩赚钱就算了,盼弟也在你手下学了不少本领。”
孟盼弟确实是不错的,那简直是甄臻手下的一员大将,对货、出货、订货啥都能独当一面了。
“盼弟自己争气,她也是肯学的,”只要孟盼弟能沉得住气,不搞幺蛾子,甄臻还真打算好好培养她,以后开了别的铺子,干企业啥的,叫孟盼弟做个高管还是可以的。
“老大家这几个孙女里,招弟、盼弟都是不错的,想弟和迎弟年纪小了点,暂时看不出啥来。”孟老太就很犯愁,“就是来弟不省心,整天跟人鬼混,今天交这个男朋友,明年换那个的,一叫干活就看不到人,咱们老孟家怎么出了这么个浪荡货。”
“张巧红就不管管?”
“她管什么!心思都在两个小儿子身上,还有理呢,说招弟她就没管过,照样考大学,来弟长得漂亮,将来肯定能嫁个有钱人,”孟老太实力吐槽,“我寻思着有钱人眼又不瞎,怎么能看上那种懒货?”
别人家的事,甄臻不方便管,一人有一人的活法,后世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尊重他人命运。
周淑芬这半年在甄臻手下赚了三千多,回乡过年了,就去供销社买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给闺女买了雪花膏,做了新棉服,给儿子买了两包奶粉,家里鸡鸭鱼肉也都备全了。
张巧红远远就闻见她家做荤菜了,回去就跟孟大柱说:
“你婶子真够偏心的,把周淑芬俩口子捧的高高的,也不知道拉我们家一把。”
孟大柱抹了把脸,表情愕然,“你这话可就没良心了,人招弟不是婶子给拉扯上大学的?我那装修的生意不是婶子介绍的?”
甄二哥家赵美兰那边的装修都是孟大柱干的,这半年多县城的铺子多了好几家,都是孟大柱在搞,多的不说,半年多也赚了上百块,再加上地里赚的,一家人过日子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