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还成,看着多,也就几万的货。”
几万?焦蕙兰开始焦虑了,她才刚出师,都没正式开过店,花几百成本试试水,好了再说别的,她娘一下子就进了几万的货,这要是卖不完可怎么办?
陶爱红掐着腰过来指点江山,还没开口,也被甄臻的话镇住了。
“几万?就这么点货,值几万?”陶爱红嚷嚷开了。
甄臻差点拿抹布把她嘴堵上,“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吧?嚷这么大声。”
陶爱红瞳孔地震了,几万块钱的货,她婆婆真是有钱,年年都分红,手头还有钱呢。
货堆成山了,陶爱红仿佛看到了一屋子的钱,格外殷勤地自荐:
“大嫂看服装店,我就看布店吧?我别的不会,一尺布几毛钱几块钱的,这账好算,卖起来也方便。”
甄臻本来就有这打算,她不养闲人,想分红就得出力。
陶爱红这人有点小九九,让她卖衣服,甄臻是不放心的,卖布料却没有兴风作浪的空间。
布料按米卖,店里的布料都是固定的,布料店没有多给布的习惯,卖多少布,进多少钱,一对账就知道了。
“爱红你都开口了,我也不能说别的。”
甄臻不客气地把进货单扔给她,让她去对货,对完货,分类整理,把好卖的布放在门口,吸引顾客进来。
再在门口挂几块样布。
“蕙兰,这些衣服你挑挑,看对你做衣服有没有启发。最好能用咱家的布做几件成衣,衬衫、裙子、裤子都做,挂在墙上,务必让顾客一眼就能瞧见。”
甄臻买回来的衣服都是最新款,顾客们有启发,更容易买布回去。
翻过年,春装不大好卖,到了五月初,大部分人就开始买夏装了,找裁缝做衣服需要时间,动辄一个月,做衣服总比买衣服要早一些。
现在准备也不算太早。
焦蕙兰还想跟婆婆聊聊天,婆婆进的货太多了,她有压力,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婆婆的信任。
天底下她可以辜负任何人,就是不能辜负婆婆,婆婆待她好,给她买缝纫机,教她做衣服,鼓励她,赞美她。
焦蕙兰在婆婆的引导下,一步步成长。
万一店亏本了,几万块钱打水漂,婆婆的养老钱都叫她糟蹋了,她哪有脸面面对婆婆呀?
甄臻笑着安抚她:
“蕙兰,没有谁天生就会,你一向做的很好,人勤快,学东西快,又老实本分。你要做不好,天底下就没有能做好的人了!”
焦蕙兰被她说的脸热,她哪有婆婆说的这么夸张。
“再说衣服布料都是我进的,卖不好就证明我没有眼光,误判了市场行情,问题出在我身上,跟你可没关系。”
焦蕙兰反过来安慰她,“您的眼光怎么可能不好?我就没见过比你洋气的婆婆,这些款式,别说县城了,市里都没有。我是习惯性担心,其实我对您的眼光是有信心的。”
甄臻乐呵呵的,好像几万块钱的货不算啥,是赚是亏都无所谓,天塌下来有她顶着。
这样的乐观感染了焦蕙兰,焦蕙兰打起精神来,不说丧气话。
而是想法子在陈列上下功夫,让店里的衣服更吸引人。
孟南带着弟弟妹妹进来,一把抱住甄臻,“阿奶,你终于回来了!”
“奶,你回来了!”
“回来了!”
“阿奶回来了!”
几个小的抱着甄臻的大腿,甄臻寸步难行,感受到了甜蜜的负担,只好带他们去看冰箱和洗衣机,分散一下注意力。
孟南扑到洗衣机前,伸头张望。
“阿奶,这转一转就能洗衣服?还能甩干?”
这台东芝的洗衣机能把衣服洗的很干净,就是洗完后要拿到右边的甩干缸里甩干。
要么说半自动呢。
“不错,洗衣机转动的很快,大部分污渍都能洗干净,就是小孩子不能坐在里面,否则有生命危险。”
家里孩子多,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甄臻给洗衣机加了水,把家里的脏衣服抱出来,加了洗衣粉。
洗衣机转动起来,孩子们都围着看。
孟大国和孟大勇几人也都盯着,机器太神奇了,插上电甩一甩,就能把衣服甩干净,还能脱水呢,发明洗衣机的人脑子也太好用了。
“娘,这就不用自己洗衣服了?”焦蕙兰惊奇。
甄臻的衣服都是焦蕙兰洗的,中间程素帮她洗过一阵子,现在有洗衣机了,谁都不用干活,劳动量能减少一半。
“洗完停下后,拿到边上的桶甩干,晾起来就行。以后家里的衣服就交给孩子们洗吧,做家务赚零花钱,以后奶奶每天给你们零花钱。”
几个孩子都说好。
甄臻又带他们去看电冰箱,洗衣机就算了,几百块钱,家里够得着,可电冰箱真是稀罕东西,夏天有一台,东西就不会腐烂,可菜再贵也没有电费贵啊。
什么菜能值电冰箱的钱?
孟大国心疼他娘的钱,跟焦蕙兰嘀咕:
“娘太辛苦了,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攒钱给家里人花。”
焦蕙兰颔首,婆婆对她好,她也会回报婆婆。
“放心吧,娘的养老钱花完了,以后我给她养老。”
陶爱红可算是看呆了,她原本喜欢在娘家哭穷,生怕她娘惦记她的钱,这次说漏嘴了,把要开布料店和买了洗衣机冰箱的事给说了。
她娘立刻就不高兴了,阴阳怪气道:
“呦,你婆婆这是赚了多少钱,就敢买洗衣机和冰箱了?不是我说,洗衣机和冰箱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用得起的。她一个乡下寡妇,整天抛头露面不说,一把年纪了,不知道存钱过日子,花钱比谁都大手大脚,这像什么话?兜里有两个钢镚就开始显摆,也不怕折寿!”
她说话太难听了,陶爱红有点不高兴。

第70章
陶爱红对她婆婆不能说完全满意, 她觉得婆婆偏心小儿子,只要孟华在,孟大国和孟二勇都得靠边站。
可孟华考上了大学, 是孟家的骄傲,陶爱红出去时提到小叔子, 也是要夸上一夸。
小叔子外出读书,几年没见回来, 家里这两个儿子里, 婆婆明显更偏心孟大国, 给孟大国投资了养猪场,给焦蕙兰投资了服装店。
虽说年终都要分钱给她,可她就是觉得婆婆更疼焦蕙兰。
陶爱红心里抱怨,可她不是傻子,跟孟二勇闹过那一会,她也想明白了。
跟婆婆拿乔是没用的,人家三个儿子, 多你一个不多, 少你一个不少,没了他孟二勇, 人家还有孟华和孟大国。
再说家里孩子吃穿拉撒, 全家人开销都是婆婆花的钱, 买电风扇、买电冰箱、买洗衣机,婆婆没找他们伸过手。
房子也是婆婆付的钱。
年终分红没少她一分, 做婆婆做到这份上够可以了!别说县城了,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这样的婆婆。
陶爱红嘴上抱怨,那是内部斗争需要, 为的是防止婆婆的钱进大房口袋里。
她心里对婆婆却是十二分满意。
反倒是她老娘,整天说就她一个闺女,钱却都花在她哥身上,从没管过她的死活。
她娘重男轻女就算了,她也没指望她老娘给她一分钱,可她娘过分的是,几个孩子回姥姥家,她娘一块糖舍不得给,有钱全花在她哥的孩子身上。
陶爱红嘴上一点不客气:
“我婆婆赚的再少,可人家心里有这个家,人家一碗水端平,老大有的,老二家也会有,几个孩子都是她拉扯大的,没要我们费一点心,年终还给我们分钱。买洗衣机和冰箱,也是她自己要买的。我婆婆说了,家里孩子多,我和大嫂洗衣服太累,买台洗衣机让我俩松快松开。买台冰箱,夏天冰点啤酒、西瓜,冰点冰棍汽水啥的,大人孩子都舒坦。”
赵英黑着脸,她是眼红甄桂芝赚钱。
能不眼红吗?政策刚放开,甄桂芝就去县城开了零食店,全县的人都去那买东西。
赵英泛酸水,没少跟人嘀咕,说她一个寡妇,不好好在家待着,拉着一家老小出去送死,丢人就算了,迟早被人抓进去批斗。
批斗没等到,等到的是甄桂芝把亲朋好友都带走了,等啊等啊,赵英也没等到她闺女开口。
赵英想着,赚钱的事不该便宜自家人?
陶江干不了重活,可他是陶爱红的亲哥,甄桂芝能拉扯没有血缘的老邻居,怎么不拉车陶江一把?
甄桂芝不开口就算了,陶爱红也是个傻子不成?绝口不提叫她哥去县城,赚钱的事不想着娘家人,这闺女也算是白养了。
陶爱红人还抠门,向来回娘家舍不得给一分钱,不给钱给东西也成啊!赵英眼巴巴盼了很多次,希望她把婆家搬空了,把零食带回家给她大侄子吃。
她倒好,抠的连发霉的大饼都不舍得往家带。
赵英能不气吗?正在气头上呢,陶爱红还回家炫耀洗衣机和冰箱,赵英没拿扫帚把她赶出家门,就算好了。
“你这死丫头,你婆婆这么糟蹋钱,你就不知道拦着点!那孟家的钱真要花不完,怎么不想想你那吃糠咽菜的老娘,和你那受苦受罪的哥哥。”
陶爱红眨巴眨巴眼,这就没了?怎么不说,还有她那面黄肌瘦的大侄子呢?
“给自家人花钱怎么能叫糟蹋?给别人家花钱才叫糟蹋!我婆婆给我们买洗衣机和冰箱,至少我们用得着,我们享受了。钱都给你给我哥了,我能听到一个响吗?”
赵英气得拿烧火钳。
“赔钱货!赔钱货!那么大的店,也不知道把自家人往里拉!你哥哥是比孟二勇差,还是比孟大国差?”
陶爱红想了想,很坚定地点头。
“那是差远了!”
“你这赔钱货!你哥那脑子最好使了,他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还夸过他数学好。你把你哥带去管钱,每个月也不要多,给个三五十的就行。”
陶爱红瞪大眼,心说她老娘口气真够大的。
还给个三五十就行,他怎么不上天呢!
要是把陶江带过去,陶江能把她家店都给偷没了。
“他能管什么钱?我上学时攒了一学期才攒了五毛钱,想买个新书包,他倒好,直接给我偷没了,一分钱没给我留。让他去算账?你当我傻?”
赵英气得直瞪眼,这闺女脑子里进的水啥时候倒干净的?怎么不如以前好骗了?
“你个傻子!你以为娘是为了你哥?娘为的可是你啊!娘是怕你在婆家,没个娘家人帮衬,钱都被你老大家骗去了。你婆婆偏心,赚100块,给你30块,给你老大家70块,你这没心眼的丫头就觉得人家疼你。你哥要是去了,至少能给你兜个底,账上有啥问题都会告诉你,这不比外人强?”
要是以前,陶爱红还真能被她说动。
可陶爱红不傻,她在数字上很有天赋,虽然没管过家里的账本,可账本就放在那,这点小破店,又不是啥大企业,还防这防那当的。
陶爱红看过账本,家里的账一目了然,没有对不上的。
陶江就是个负担,她婆婆就算只给她30块,那也比她老娘一分钱不给,比她哥只想着偷她钱要好太多了。
陶爱红油盐不进,赵英也没法子。
陶爱红难得回娘家,也想念妈妈的味道了,她是个厚脸皮,这边吵过架,那边也能没事人似的。
“娘,晚上炖只老母鸡吃吃呗,你炖的鸡可比我婆婆炖的好吃。”
炖老母鸡?空手上门还想吃老母鸡呢?
乡下人家的母鸡可是下蛋用的!
真是好日子过惯了,不知道吃糠咽菜的苦。
赵英心说亲儿子亲孙子都没给吃,还能给闺女吃?
她白眼翻上天了,“没鸡!”
“鸡呢?”
“鸡被她那不中用的闺女气死了,正在吐血,吃不了。”
陶爱红:???
还没出正月,店里生意不忙,甄臻一颗心扑在新开的服装店上。
焦蕙兰是个能干的,孟大柱兄弟俩装修好店铺后,她一天没要,就把衣服整理好,分门别类放到货架上,墙壁上铺了背景布,该挂的衣服挂好。
新衣服给了她不少灵感,布料店的样衣她也早早做好了,全部弄好也只要了7天时间。
开业当天,甄臻打算做个开业活动。
放挂鞭炮,挂个红色横幅,门口放几个花篮,喜气一点,务必让路人知道,她家新店开业了。
鞭炮、横幅交给孟大国和孟二勇,花篮就交给陶爱红,刚分配完工作,甄二嫂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他小姑。”甄二嫂从自行车上跨下来。
“二舅奶。”孟南打招呼。
“大丫开学没?”
孟南撇嘴,“开学了。二舅奶,别叫我大丫,我现在叫孟南了。”
“好好好,二舅奶以后都叫你孟南。”
甄二嫂带了点咸鸭蛋给甄臻,她家刚腌好的,知道甄臻不爱吃太咸的,就早几天捞上来给她就馒头吃。
甄臻接过咸鸭蛋交给焦蕙兰。
“今年的鸭蛋好,我今早切了几个,个个都金黄流油,又不是特别咸,你肯定爱吃。”
甄臻笑笑:“还是你惦记我,知道我的口味。”
甄二嫂就笑着说了门面房的事她在家附近看好一套房子,也跟甄臻家这种一样,是人家的自建房,靠近路边,就算门面了。
“3间门面,前后两排都是平房,也有个院子。我找人看过,说是这平房上面还能加盖,将来有钱了,自家再盖一层,就是楼房了。”
甄二嫂家地段不错,那附近职工多,开个修理店,也能赚个好钱。
就算钱赚不到,这块地可是不错的。
“什么价?”
“房子不咋样,但院子不错,比你这边还要大些,房子和地一起卖,找我要750呢。”
“不便宜啊。”
甄臻这房子买的便宜。
一来这位置比甄二嫂那边差一下,位置不算特别好,只是靠近马路,人流量不错;二来甄臻买的是危房,她后期修房子买材料买涂料加固,还重做了屋顶,也花了一两百。
“是不便宜,那房子我瞧着一般,就是地好。将来赚了钱,推掉重盖,能盖个很气派的楼房。”
甄二嫂这次来,是想请甄臻一家过去看看,甄臻也不能说别的,带着孟大国几人就去了。
房东瞧见来了这么多人,气势就弱了些。
“房子是有些年头了,可这块地很不错,我要是能盖的起房子,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卖。”
80年个体户刚翘头,人们的思想还没变过来,都不知道干个体户能赚钱。
房东也不知道路边的房子能值大钱。
这几年回城的人多,想买房子的人家也不少,价格还不错,房东就打上了祖产的主意。
再过十年,这块地皮至少要值个1、2万,甄臻房子都没进去,就叫甄二嫂给拿下。
“眼下房子大多在房管局手里,私人的房子少,遇到合适的就买下,用你的话说,等有钱了,盖个沿街的楼房也是好的。”
孟大国和孟二勇都觉得不错。
甄向阳和王玲跟父母住一起,老房子才60平,住六口人,实在挤得慌。
有了自己的房子,小俩口带孩子搬出来,离父母家又不远,平时父母还能帮忙带带孩子,这有什么不好的?
至于屋顶漏雨、房子墙壁老化、排水不好的问题,都可以叫孟大柱兄弟俩来修。
只要花钱都能弄好。
甄向阳听他们这么说,就叫甄二嫂跟房东还价,不过这房东也是硬脾气,一分钱不便宜,白白浪费了口舌,最后还是以750块的价格买下了。
买了房子,甄向阳就找孟大柱兄弟俩来修房子,顺便把门面简单装修一下。
孟大柱兄弟俩刚忙完服装店,刚闲下来,就有活儿干了,也挺高兴的,又扛着工具来县城了。
他俩有经验,考虑周到不说,还给甄向阳画了个简易的草图,把甄向阳唬的一愣一愣的。
孟大柱兄弟俩开年就做了两家店,手头还有2家店在等装修,算起来,这个月,他们各能分到30多块钱。
孟大柱拿了钱回家,本以为张巧红会高兴,谁知却撇嘴嫌弃上了:
“才几十块钱。”
孟大柱脸一下就冷了,“几十块钱怎么了?家里种地一个月也就十几块钱,我赚了钱,给闺女读书,给儿子买吃的,怎么就不好了?”
比起以前是不错,可隔壁周淑芬家收拾东西去县城了。
张巧红娘家人打听了,周淑芬生意不错,寄卖在好婆婆的猪头肉天天排队。
“我娘家邻居说她能分好几千!你婶子真够偏心的,帮孟大建不帮你,盼弟在你婶子手下拿钱,周淑芬一年能赚几千,她家马上就成万元户了!我们呢?我给你生了四个孩子,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你就给我这点钱,比不上人家一个手指头。”
孟大柱给人装修铺子,干的是辛苦活。
可再辛苦的活他都从不抱怨,就是觉得未来是能看得见的,谁不想辛苦一天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以前张巧红也不错,跟周淑芬也有说有笑过,自打周淑芬煮猪头肉赚了钱,张巧红就像变了一个人。
“你怎么不说招弟还考上大学了呢?张巧红我可告诉你,我婶子跟我可没一点血缘关系,我叔死得早,我婶子完全可以改嫁的。她对咱家人好是情分,不好咱也不好说什么。”
“可她对孟大建好,对你不好。”
“那你也没人家周淑芬的本事!”
“我是不会煮猪头肉,可你婶子让苟子娘和张翠花做咸菜、辣椒酱,陌生人都能帮,咱们就不能帮帮咱们!”
张巧红真是魔怔了,连孟大柱都知道苟子娘的辣椒酱,张翠花的咸菜做的好。
今年他婶子要开食品厂,这两人的咸菜辣椒酱,拿去哪里都受欢迎。
孟大柱知道自己没这本事,也不嫉妒,张巧红倒好,天天盯着人家,这日子还怎么过?
孟大柱懒得搭理她,气得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县城,打算在工地搭张床,将就睡一晚。
出了正月,服装店和布料店一起开业了,孟大国买了几挂鞭炮接在一起,足足炸了一万响,炸的马路上都是红色彩纸。
门口摆着两排花篮,是陶爱红去置办的,门头上写着“焦点女装布料”。
店名是焦蕙兰想的,陶爱红也同意了。
甄臻原想起个高大上的名字,别看现在就是家平平无奇的女装店,可难保将来不能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转念一想,将来再说将来的话,县城老百姓字都不识字,取名字当然越简单越好。
去年模仿好婆婆的两家食品店都关门大吉了,今年初又开了四五家店,这条街比以前热闹了。
鞭炮一放,花篮一摆,加上好婆婆的客流量大,有不少凑热闹的人往店里挤。
女装店这边单价高,看得多买的少。
面料店那边就不一样了,百货大楼要票还卖十几块钱一米的的确良,这边不要票,只卖10块钱一米,开业搞活动,打8折,8块钱一米,款式还比百货大楼的新。
这料子手感好,做衬衫做裙子都行。
四个款式,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年纪大的人能穿,年轻人也能穿。
客人一窝蜂涌入面料店。
陶爱红就嚷嚷:
“比百货大楼便宜了一半,不用票就能买,买到就是赚到!给自己买,给对象买,给孩子买,给父母买,买多赚得多!不知道做啥款式的,您抬头看看左边墙上的成衣,这都是咱自家的料子做出来的。”
客人一开始还没注意,抬头一看,乖乖,还以为只能做点传统样式,没想到还能做这么多款式。
这得有十几种了吧?
可别说,成衣做的这么好看,谁都想买几块布回去了,这布料还能做假领子呢?脖子爱出油的人,衬衫上总是黑乎乎的,做了假领子就不用天天洗了。
这布料用途可真多。
“这两种布各给我1米!”
“我每种布都要1米!”
“这布给我2米!”
扯布料很省事,熟练工只要把尺子往布料上一放,横着一撕,就能把布料扯断。
算账也方便,买1米布就8块钱,以此类推,陶爱红这边撕布,那边收钱。
早上还忙得过来,到了下午,不少人听说焦点布料时髦又便宜,都跟亲朋好友来看看,甚至有从乡下过来专门买布的。
店里乌泱泱挤了一群人,陶爱红嗓子都要冒烟了,忙得恨不得长8只手。
甄臻见她忙不过来,就把孟盼弟派过去帮忙了。
孟盼弟就是甄臻的左护法,她如今做事利索,和陶爱红一个扯布,一个收钱,再有孟二勇和孟大国打打杂,倒也做的有条不紊的。
比起布料店,女装店的生意显得冷清。
女装价格贵,这几天又回温了,棉袄都不要穿,羽绒服卖不出去,春夏装又太早。
整整一天,焦蕙兰只卖了5件衣服,算起来赚了20多块钱。
赚的其实也不少,一天能赚20块,一个月就是600块,一年也直奔万元户了!
放在从前,焦蕙兰守着这点钱,夜里都能激动得睡不着觉。
可人见识过钱,对这点钱就看不上了。
比起布料店的人挤人,比起布料店上千块的营业额,她这边就有点不够看了。
甄臻却一点不担心,晚上特地收看了天气预报,回屋就跟焦蕙兰说:
“后天就降温了,这次降温是要下雪的,只要下了雪,咱们的羽绒服就好卖了。”
这几天,甄臻在捣鼓食品店的新品,今年她要开食品加工厂,零食店散装出售的同时,也将把好婆婆的明星产品,做成袋装的推向全国。
甄臻就想研发点新品出来,到时候一并推出去,哪个品种卖得好,就作为主推产品。
“娘,您又捣鼓什么呢?”
“我想做个多味花生米和糖霜花生米。”
花生米货源不紧缺,每年花生上市的季节,农村的花生要多少有多少,甄臻寻思着,其他产品原材料不好找,不如在花生上下功夫。
前世甄臻就爱吃多味花生和糖霜花生,袋装、散称都是好卖的。
多味花生还是油炸的,这年头人们肚子里缺油水,油炸的东西吃起来香,肯定受欢迎。
可就是没有专业的包装机器。
甄臻想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哪个国营食品厂有机器要出售的,孟大国就进来了,说了一个坏消息,县里的生猪经营又收紧了。
甄臻原打算今年扩大规模,办个正规的养猪场,再往肉联厂的方向发展,看来是行不通了。
不过政策多变,她手头有赚钱的项目,也不着急。
眼下最要紧的是解决食品包装问题。

第71章
甄臻四处托人打听包装机器的事, 恰好甄向阳粮站老同事,原先在国营的食品厂上班,甄向阳送了两瓶酒给老同事, 老同事给食品厂的副厂长发了传真过去,希望他能帮忙打听。
80年代初, 国营工厂效益好,愿意引进新设备, 岛国淘汰的设备, 都被国内工厂买来了。
买了人家的设备, 自己的设备就要淘汰了。
淘汰的原因无非是产能低,效率不高,生产跟不上需求了。
甄臻的食品厂规模小,国营工厂退下来的设备,她这边完全够用了,要是价格便宜,买来先用个两年, 等赚了钱, 再从国外引进设备,走一步看一步。
要么说朝里有人好办事呢, 甄向阳托的这位老同事, 收了他的酒, 办事也负责。
连续发了两则传真催促副厂长,副厂长很快给他单位打了电话, 这位老同事托人把甄臻叫去了厂里。
说是青山食品厂真有一批机器要淘汰。
这批机器原先是生产零食用的,青山食品厂的经营范围有饼干、糖果、罐头、瓜子等,淘汰的都是规模较小的机器。
有真空包装机、果酒啤酒灌装机、拥扎机、糖果包装机、封罐机之类的。
整个流水线都是有的。
老厂长保证机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是有些机器年代久远, 偶尔会有失灵的时候,真要采购,价格不是问题,主要是派人过来学习机器修理的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这年头的人都实在,老厂长还推荐了一家生产灌装瓶和包装袋的厂家,倒省得甄臻到处打听了。
挂了电话,甄臻就把孟二勇送上了火车。
“不是,娘,您好歹让儿子喝口水。”
甄臻:“不,你不渴。”
“晚上吃饺子,儿子饭还没吃呢。”
甄臻:“不,你不饿。”
“您什么都没说,就给了我一个地址,您就不怕儿子走丢了?”
甄臻微笑,原本想说不学好技术就别回来了,省得碍眼,瞥见孟二勇那脆弱的小眼神,她话音一转,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
“瞧你这话说的,我是谁?我是你娘,你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你有多大本事,你能干多大事,我能不知道?有些人做事丢三落四,不让人上心,是得反复叮嘱,耳提面命。可我家二勇不是那种人,别看二勇平时不着调,真做起事来,比谁都靠谱!”
孟二勇被她说的不好意思了,想谦虚两句,他娘都不给机会:
“行了,你就别谦虚了,娘知道你从小就喜欢修理东西,咱家没有电视机,你就能给村长家修电视,你在修理机械上的天赋,一点不比甄向阳差!这修理食品机器是不容易,可这能难得倒你?”
甄臻给了他一个“你骗谁也别想骗我”的表情,安抚地拉着儿子的手,塞了20块钱给他。
“想吃什么就买,照顾好自己,可别黑了瘦了,不然娘会心疼的,哦~~”
这声“哦”是精髓,孟二勇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娘的鼓励就像太阳一般,照耀他心底最不起眼的角落,他点点头,高兴地笑笑。
“娘,您放心啊,这点事您尽管交给我,以后食品厂的机器出问题,儿子给你修!”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家娘子打江  被迫嫁给一个  (柯南同人)  侯府在逃小妾  八零之留子招  坠欢—— by  快穿:被逆袭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