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by池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5
“那还不是要待在农村,有什么出息?我就想待在你这里。”
甄臻是对孟盼弟不错,不仅教孟盼弟做事做人,还指导孟盼弟穿衣化妆,有机会就送孟盼弟去学习文化知识。
可前提是人家孟盼弟争气,她干活利索,眼头活络,对人热情。
好婆婆人流量大,货进货出都是她在搬。
人家做事从不需要催,这边零食见底了,不用甄臻说,她就去补货了。
卖卤肉的桌案上,每天都脏兮兮的,也是盼弟在打扫,也难为她一个小姑娘,不嫌脏不嫌累。
孟来弟但凡有孟盼弟一半勤快,甄臻也不会嫌弃她。
“行,既然你想向盼弟看齐,我就给你个机会,你去把门口板车上的货卸掉,搬去仓库里,分批次摆放好。”
孟来弟瞪大眼,“搬货?我是来当经理的,怎么还要干粗活?”
甄臻听笑了,“经理就不搬货?盼弟能当经理,就是因为她什么都会干,来弟,婶子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能吃苦,我就留下你,怎么样?”
孟来弟明显不高兴,她模样长得不错,稍稍打扮一下,肯定比孟盼弟招人喜欢,当经理不就是穿高跟鞋、化妆站在门口迎客吗?她肯定会比盼弟做得好,但她婶子竟然叫她搬货?
孟来弟嘀嘀咕咕,却不敢违抗她婶子的话,就委屈地跑去门口卸货了。
孟来弟卸的是一箱辣椒酱,她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货从板车上搬下来,谁知辣椒酱太重,她脚一软,整箱辣椒酱摔在了地上,碎的干干净净。
一群人听到动静,都围过来,宋小玉撇撇嘴,以前孟来弟就总爱嘲笑她丑,她宋小玉是不漂亮,也好吃懒做,可她知道好歹,给人家干活从不偷懒。
这孟来弟倒好,仗着自己模样不错,不肯脚踏实地,就她这样子,两天都待不下去。
孟盼弟看着一地的玻璃碎片,眼睛瞪得跟牛似的,“你搬不动,可以喊我给你搭把手,哪有你这样干活的,真是糟蹋东西!”
孟来弟不高兴了,“我看你就是故意为难我。”
“为难你?你当自己哪根葱?我闲的没事干,整天想着为难你?”
孟盼弟说完,轻松端起一个箱子摆放到仓库里,她连着搬了十箱,大气都没喘一下,看得孟来弟有些讪讪的。
“我就是不适合搬货,我适合打扮漂漂亮亮的,站柜台接客。”
“还接客呢,青楼早就没了,你当自己谁啊!”孟盼弟气得把扫把扔给她,“赶紧给我打扫干净,可别伤到客人。”
孟来弟气不顺,她就算比不过孟盼弟,可她总比宋小玉这个丑八怪强吧?连宋小玉都能给服装店卖衣服,她凭啥要干这些粗活?
“我不在食品店干了,我要给蕙兰婶子卖衣服。”
“卖衣服?你拉倒吧!”孟盼弟毫不留情,这孟来弟太招人烦了,好吃懒做,就知道拖后腿,给他们家抹黑。
甄臻闻言,也没为难孟来弟,“来弟,既然你开口了,我给你个面子,你下午就换身衣服,去蕙兰的服装店上班。”
焦蕙兰自然不会反驳婆婆,一口答应下来。
“既然娘开口了,你就过来试试吧!丑话说在前头,你做不好,就算咱们是亲戚,我也不会留你。”
孟来弟一口答应,“放心吧,我可比宋小玉好看多了,肯定比她厉害!”
宋小玉撇撇嘴,气的不轻,“美个屁,也没成仙嘛!我看她家镜子要擦擦了,这得落多少灰,才能自信成这样!”
孟来弟哼了一声,拿着工作服去里头换衣服了。
孟来弟身材瘦高,模样也不错,换了一身工作服,倒真有几分销售的样子。
张翠花送辣椒酱来时,看到孟来弟站在服装店门口当财神,就小声问:
“来弟怎么来了?”
甄臻就把事情说给她听,“干啥啥不行,简直像头懒驴,拿着鞭子赶都赶不动。她娘不知道咋想的,把人送我这来了。”
“来弟今年18周岁了吧?巧红该不会是想让来弟嫁到县城来?”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傻啊!”张翠花掰碎了分析给她听,“巧红祖上十八代都是农村人,她哪认识什么城里人?你现在开了工厂,少不得接触一些有身份的人,她让来弟到你这来,就是想让来弟盯上有权有势的人,好飞上枝头变凤凰。”
甄臻这才明白过来,“有权有势的能看上她?不是我说,孟老大家这几个孙女,就孟来弟不太行。”
“你就知足吧!没让孟华给她介绍官二代,算疼你的!”
甄臻听笑了,她把晚上要做的豆角给掰了,张翠花端着板凳过来帮她,“对了,桂芝,我那玩意儿没了!”
“哪个玩意儿?”
“倒霉!我不来倒霉了。”
甄臻一愣,“你才多大,这也太早了吧!要不要去医院拿点药,拖延几年?我听说不来倒霉后,女人老的快。”
张翠花摆摆手,“拿什么药吃?不来才好呢,你别看我是个农村女人,但我也想过,为啥咱们女人就要生孩子,来倒霉?男人屁事不用干,就能有孩子,对咱们女人可真不公平!”
“可不是,生孩子受老大罪了,”甄臻叹息一声,把掰好的豆角放到一边,“听说更年期也得受点罪。”
“可不是,我最近后背总是汗津津的,心慌的厉害,口干舌燥的。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本来就气,我家那口子打呼声音又响,睡得跟猪似的。我越想越生气,每晚都要踹他好几脚。”
“多踹几脚,反正他也不知道。”
张翠花哈哈笑了两声,“桂芝啊,等我跟苟子娘攒点钱的,咱们也出去转转吧?”
“你想去哪转啊?”
“不知道,就是觉得挺没意思的,”张翠花叹息一声,“你说我一个农村人,是不是不该有这些想法?农村人还没填饱肚子,就想出去晃悠,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务正业。”
甄臻笑了笑,“生活条件差的人,不能活的太明白,太明白就会痛苦。你虽然没啥文化,可你脑子清醒,你觉得一辈子被困在坝头村,围着男人、锅台、孩子转,没有实现自我价值,没把自己给活明白。”
“要么你能赚大钱呢?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有两个同学去世了,我这年纪也不定活到哪天,想出去看看世界。”
甄臻沉吟:“这样吧,过几个月,我要去趟京市办展销会,你和苟子娘跟过去帮我,我把你俩的住宿和车票钱给包了,咋样?对外就说咱们去京市卖东西,不说出去玩。”
“我跟苟子娘帮你是应该的,不用你替我俩出钱,我们卖辣椒酱也赚了点钱,不瞒你说,我都存了小两千了,不花以后也是被儿子骗走,不值当。”
“那就这么说定了。”
房会计很快给甄臻回话,说是京市那边三鲜面卖的最好,市面上没有鸡汤面和红烧牛肉,她京市的亲戚挺感兴趣的,说有样品的话,寄过去几包,他们吃得好,就从甄臻这长期进货。
甄臻挺感谢房会计的,“回头要是谈成了,我亲自登门感谢房会计。”
房会计喜笑颜开,“嗨,咱们都是美兰的朋友,你跟我客气啥?”
有了房会计这话,甄臻打算三款方便面都做,袋装面以三鲜为主,桶装面以鸡汤和红烧牛肉为主。
经过工厂人员反复调配,甄臻最终确定了方便面调料包的配方,至于面饼,则采用高温蒸煮加棕榈油油炸的方式。
这样做出来的方便面,比市面上买到的香多了。
就这样,真心方便面正式投入生产,从岛国购入的生产线和蔬菜脱水机器,极大领先国内技术,更重要的是,真心投入高价购买来的桶装方便面生产线,让真心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此技术的私营企业。
至于方便面的包装,是甄臻请了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帮忙,自己口述要求,由这位学生设计出来的。
这年头,各行各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论专业不专业,能做出效果就是好的。
真心方便面采用橘黄色和红色两种包装,包装上印着热腾腾的方便面,面上点缀着牛肉粒、菜叶子、胡萝卜,让人只看图片就忍不住吞口水。
孟大国看着真心方便面的包装,激动道:
“娘,这包装真够高档的,比市面上的方便面都好看。”
甄臻笑了笑,“娘的眼光还能差?对了,大国,你跑一趟房会计家,给他们家带几份方便面过去,再问一下她亲戚的地址,给她亲戚寄些样品过去。”
“好嘞,娘,还有什么只管吩咐。”孟大国眼巴巴等着他娘使唤自己。
甄臻忍笑,“再把蕙兰那边的新款照片,寄给仇经理。”
“哎!”
“给孟华打个电话,问问他最近怎么样,生活上有没有遇到困难。”
“知道了,娘想儿子了!”
“臭小子学坏了,知道打趣娘了!”
孟大国笑了笑,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方便面,乐呵呵骑车走了。
为了办展销会,把焦点女装的名字打响,甄臻画了不少服装款式给焦蕙兰。
展销会不拘是不是当季的衣服,有时候夏天卖冬装,反而好卖,会给客户一种在清仓售卖,自己买到便宜的错觉。
“蕙兰,记得咱们的标牌价都搞得高高的,像这件大衣,吊牌价搞个399,到时候咱们99销售,顾客就觉得买到便宜了。”
“羽绒服咱们卖129,定价至少要499。”
“裙子的话,标价也给搞上去,尺码记得不要做太小,大了可以改改,小了就不好了。”
展销会的衣服以均码为主,这也是焦点女装跟其他服装不大一样的地方,焦点出了不少休闲宽松款,不挑剔尺码,大部分人都能穿。
焦蕙兰把她说的都记下来,“娘,咱们囤了好几万件衣服了,不会卖不完吧?”
“不会,仇经理上次回信说了,他们店铺人流量特别大,我让他在店门口搭个展台,再聘几个模特走台步,搞个促销活动什么的。几万件不成问题。”
焦蕙兰一脸懵,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模特走台步,不过她的格言就是——
婆婆说的永远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
她不需要明白,婆婆说啥就是啥。
于是,焦蕙兰一口答应下来,去跟宋小玉商量存货的事了。
说话间,一个拎着麻袋,穿着补丁裤子的大娘走进焦点女装。
大娘声音有点小,看起来不太自信,半晌才小声说:
“妹子,我想买件衣服。”
甄臻便叫来孟来弟,“来弟,大姐要买衣服,你帮着招呼一下。”
孟来弟原本笑眯眯的,瞥见大娘的穿着,登时拉下脸。
“这……穿成这样,跟乞丐似的,能买得起吗?”
大娘叫她说的一愣,“我有钱的,我攒了好几年的废品卖了些钱,就想来买件衣服。姑娘,你帮我拿那件麻青色裙子,让我试试大小。”
孟来弟头一撇,当作没听见。
大娘拉了拉她衣袖,“姑娘。”
大娘手指粗糙,指甲里有洗不掉的黑色痕迹。
孟来弟像被什么脏东西缠上,嫌弃地甩开她,“说话就说话,干什么拉拉扯扯的!”
大娘脸倏地红了,“我……我就想试试那件裙子。”
“试什么试!你知道咱家衣服多贵吗?试了也买不起!”孟来弟哼了声,对一旁的女店员说,“真是什么人都有,当我们这是乞丐窝呢!我说句实话,咱家衣服也不是谁都能穿得起的。”
甄臻眉头皱成川字。
她知道孟来弟人品一般,好吃懒做,又爱搞男女关系,作为长辈,她不愿意把这样的晚辈招到身边来,怕落人话柄。
可她没想到孟来弟竟然还势利眼!不是甄臻说,就算大娘穿着破旧了点,可这年头谁家日子好过?要不是甄臻帮衬,孟来弟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她才脱贫几天啊,就这么嘚瑟!
第87章
“来弟, 进门都是客,蕙兰应该给你培训过,顾客永远是上帝, 你倒好,直接把人给得罪了。”
孟来弟不高兴了, “婶奶奶,她那么脏, 穿完要是不买, 咱们衣服都被弄脏了, 还怎么卖给别人?”
大娘红着脸,“我……我来前洗过手了,干干净净的,一点都不脏。”
孟来弟哼了一声,“你这样的顾客我看多了,穿上身就开始嫌弃衣服这不好那不好,叫老板给便宜点。”
“我、我没有!我是真的想买衣服。”
甄臻眉头紧锁, 把大娘的局促看在眼里。
她让孟来弟来卖衣服, 就是想让孟来弟知难而退,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显而易见, 孟来弟不知道。
甄臻皱眉对小店员说:
“去把宋小玉叫来。”
小店员很快带着宋小玉来了。
“桂芝姨, 你喊我?”宋小玉刚洗完手, 在毛巾上擦干净。
甄臻抬抬下巴,“小玉, 这位大娘要买衣服,你招待一下。”
宋小玉模样不如孟来弟,可她脸小,割了双眼皮后, 漂亮了很多,又爱笑爱跟人打交道,跟哪个客人都能聊上几句。
甄臻让宋小玉留在这,就是觉得宋小玉跟焦蕙兰性子互补,宋小玉能更好地维护好顾客。
见有客人在,宋小玉立刻打起精神,笑着招呼大娘,“大娘要买衣服?想买什么衣服,什么色的?平时穿还是参加酒席穿?”
大娘在她的追问下,一一回答。
原来大娘买衣服是想参加女儿的结婚宴。
大娘女儿去外地读大专,留在外地工作安家,找了个当地男人,那男人家里嫌弃女儿是乡下人,大娘怕给女儿丢脸,就想买一身好看的衣服去参加女儿的婚宴。
宋小玉笑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娘您放心,您来到我们家就算您来对了。我们这衣服特别多,裙子衬衫啥都有。我拿两条裙子给您试试,但穿裙子要配皮鞋和丝巾,又得多两笔开销。您要是相信我,不如就买衬衫和高腰裤,把头发剪短点,烫一下,肯定很摩登。”
大娘见她说话中听,人又亲切,立刻笑起来,“哎,小姑娘,都听你的。”
宋小玉给大娘找衣服的空隙里,她给大娘倒了一杯糖水。
大娘身子骨瘦弱,穿裙子撑不起来,连试了三条裙子都不行,宋小玉也没不耐烦,又给她找了衬衫和高腰裤,大娘穿上气质大变,满意地直点头。
大娘对着镜子,不好意思抬头,“就是腰有点松了。”
“我们这有裁缝,可以免费帮您改裤腰。您买下的话,今晚就叫工人帮您改,明天就能来拿了。”
大娘感动坏了,拉着宋小玉的手,哽咽:
“姑娘,谢谢你。”
宋小玉乐呵呵直摆手,“大娘,您花钱买衣服,还谢我?行吧,您以后一定要常来照顾我们生意啊!”
大娘连连点头:
“大娘以后只来你家买衣服。”
“嘿嘿!”宋小玉笑着把人送走。
孟来弟看着宋小玉全程赔笑,觉得这人真掉价,为了赚点钱就点头哈腰的。
她们虽然是售货员,可她们工资赚得多,凭啥对客人这么谄媚?
那些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哪个不是爱答不理的?比她做的还过分呢!
孟来弟冷哼:“婶奶奶,我也是为了咱们店好,这些人试了不买,衣服都被弄脏了。”
“可结果是,大娘买下了衣服,人家是真心想买东西的。”
“她穿的跟乞丐似的,我怎么知道她有钱买这么贵的衣服。”
甄臻心里直摇头,不会做事可以教,可人的品行要是坏了,就跟那坏了根的树一样,到老都这德行。
“来弟,婶奶奶给过你机会,可你也看到了,卖零食你嫌累,卖衣服你把客人都得罪光了。别人进店里试衣服,心里肯定是想买的,就算不想买,也是人家的权利。没人规定,试了的衣服就一定要买下吧?你这么对待客人,实在不符合我们对售货员的要求。”
“婶奶奶,你也太针对我了!我跟孟盼弟一样,你凭什么要孟盼弟不要我?”
“凭什么?”甄臻气笑了,“来弟,我只是你婶奶奶,跟你可一毛钱血缘关系都没有,我帮衬孟家是情分,不帮衬也没人够指责我的!我自己的铺子,用什么人我自己说了算,还轮得着你在这质问我,威胁我?”
“就是!”孟盼弟也气得不轻,“我这周回家就跟爷奶说,让他们好好管管你!”
“要你多事!”
“谁想管你,你瞧瞧你天天站在店门口,对着来来往往的男职工抛媚眼,还跟人家勾肩搭背的,有老婆的你都不放过,说出去我都嫌丢人!”
“等我攀上高枝了,你羡慕都来不及!”
孟来弟气得推了孟盼弟一把,转身就跑。
甄臻让孟盼弟骑车回坝头村一趟,把孟来弟的事告诉孟家,可张巧红一点不着急,觉得来弟眼头活,聪明,不吃亏。
“不用管她,她出去几天就自己回来了。”
张巧红这当妈的都不管,甄臻总不能上赶着帮人家管孩子?
甄臻又跟孟大柱说了一声,孟大柱愁得慌,可孟来弟的性子他是知道的,这会子不知道跑到哪个男人家去了。
闺女大了,管业管不住,孟大柱除了叹气也没法子。
房会计的亲戚打电话来了电话局,陶爱红接了电话,一脸喜色地跑回家:
“娘,房会计亲戚收到方便面了,夸我们方便面做的香,还说桶装方便面特别方便,适合接待贵宾、坐火车这些场合用。他要跟我们进一批货,方便面2000多包,桶装面1000桶。”
房会计家的亲戚也是搞采购的,这数量不算多,只有几百块的利润,可这是个不错的开端。
东西卖到京市去,会有很多人根据外包装的地址找过来。
“行,我这就让厂里备货去。”
陶爱红也看到了希望,她婆婆真是个财神爷,做什么成什么,这食品厂要是成了,孟家可就要发达了!
那可不是十万十万的赚,是百万甚至更多。
陶爱红简直不敢想。
眼看着真心食品厂就要全部竣工了,厂里急需要一部电话。
可这年头电话线路少,一条线路承载不了太多的电话线,甄臻去年就跟电信局申请了,到现在还没有下文。
这事不能耽误,甄臻就亲自跑了一趟电信局。
电信局的翟副局长亲自接待了她,他一脸歉意道:
“甄大姐,可真不好意思,电话线容量有限,一时半会真申请不下来。”
甄臻开门见山,“翟局长,不会是因为我没找关系,就故意怠慢我吧?”
“甄大姐,哪能啊!”翟局长哭笑不得,“早些年,确实是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装电话,普通民众想装电话,找关系都办不下来。可真心食品是县里的重点扶持项目,县领导说了,你们是未来的纳税大户,要各部门尽力帮扶。”
“那这电话怎么就办不下来?”
“线路少,接通率低,这都是社会问题。不是我们不想办,实在没法子。这样吧,我再跟上头申请申请,看能不能给你们单独接个电话线,总不能因为电话问题,叫你们没法开业吧?”
“那就麻烦翟局长了。”
这年头办事靠催,甄臻就叫孟二勇时不时去电信局催一催,早点把电话给接上。
可别真心方便面都往外卖了,厂里电话还没办下来,说出去都叫人笑话!
月底工厂所有房子都竣工了。
陶爱红爹娘也听说孟家开工厂的事,当天就把陶爱红叫回来。
陶爱红这几年跟娘家联系的不多,她月子里回娘家,连肉都吃不上,当时那一通闹,把陶爱红的心也闹冷了。
这几年,爹娘的心思都在陶江的孩子身上,对她的孩子却不管不问,有时候陶爱红都想不明白,爹娘不疼她却疼哥哥的女儿,明明那也是个女孩,却被认为是陶家的种。
陶爱红带着三娃骑车回娘家,三娃七岁了,今年夏天就要上小学了。
这孩子眼头活泛,跟着他奶身后卖东西算账,人见人夸。
陶爱红把自行车停在娘家门口,赵英正在鸡窝里捡鸡蛋,看到陶爱红,笑着迎上来。
“爱红回来了?三娃长这么大了,孩子真是见风长。”
赵英把三娃抱在怀里,三娃吸吸鼻子,闻到一股子鸡屎味,瞬间有点嫌弃,又不好意思直说,就委婉道:
“外婆,我身上有味儿,你别抱了,小心把你熏着。”
赵英笑道:“小小年纪这么讲究?都是你奶给惯的!”
三娃不高兴,掐腰道:
“不许你说我奶。”
“呦,这姓孟家的种就是不一样,我是你外婆,骂你奶两句,怎么了?不能骂?你还打算护着啊?”
赵英阴阳怪气的,让三娃很不喜欢。
“妈,你妈怎么这么烦人!”三娃气道。
陶爱红一愣,也觉得她娘说话不中听,“娘,你别在小孩面前说这种话。”
“好好好,我不说了,胳膊肘往外拐,忘了自己姓什么,要不是我生了你,你以为你能有今天?”
陶江一瘸一拐走出来,陶爱红嫂子也抱着孩子走上前。
“小妹回来了?大闯,叫姑姑,姑姑在县城发达了,有钱了,以后你要是吃不上饭,就指望你姑帮衬你了!”
陶老爹听说闺女回来了,带着刚网到的鱼回家。
“我闺女最爱吃鱼,爹特地下河抓的。”
陶爱红心里总算舒坦点,这家里还有人记着她。
赵英还特地烧了一只老母鸡,炒了丝瓜馓子,又做了一盆杂鱼。
陶家条件不如孟家,吃得不如孟家好,可毕竟是亲妈做的菜,陶爱红很久没吃到,也怪想的。
老母鸡有两个大鸡腿,大闯吸溜着鼻子,就要用手拿鸡腿吃。
“奶,我要吃鸡腿!”
“我也要!”陶江丫头说。
赵英眼皮子一跳,瞥了眼三娃,嘴上骂道:
“死丫头片子,就知道吃鸡腿。你看人家三娃多懂事,知道鸡腿不够分,都没开口要,哪像你们两个饿死鬼投胎!”
赵英把鸡腿加到孙子孙女的碗里。
陶爱红嫂子不高兴,“人家三娃在城里过好日子,天天吃鸡腿吃肉的,哪里在乎这点东西?咱家孩子没吃过,当然馋得慌。”
“就是!”陶江沉着脸说,“家里日子难过,饭都吃不上,这母鸡是留着下蛋用的,俩孩子就指望这鸡蛋补充营养。你疼闺女,说宰就给宰了,以后家里没母鸡了,我家俩孩子吃什么?”
赵英瞪了儿子一眼,示意儿子别乱说话,陶江低头扒饭,脸色却难看的厉害。
兄长沉着脸,嫂子也没好脸色,嫁出去的闺女果真是泼出去的水。
陶爱红忽然就觉得嘴里的饭没滋味了。
这一家子搁这等着她呢!
指望她愧疚,觉得自己过好日子没补贴娘家是可耻的事,逼她主动补贴娘家。
三娃吃了条鱼,被辣的直流眼泪。
“呦,这孩子不能吃辣?”赵英眼里有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恶毒,“农村人养孩子哪有这么娇气!要我说,都是叫他奶惯坏了!你看我家大闯,10个月就会吃辣椒了!我家丫头从小没东西吃,都是辣椒泡饭。”
陶老爹掏出旱烟叭叭两口,脸色也不大好看,“人家是城里人,城里人养娃就是讲究,哪像你家两个孩子都是农村人,能有口饭吃,活着就不错。怎么还不知好歹,跟人家城里孩子比!”
吃完饭,赵英把碗筷放在厨房里,端了个凳子坐在陶爱红面前。
“爱红啊,你瞧瞧你身上这件大衣,是开司米的料子吧?一件衣服得多少钱啊!”
陶爱红去年过生日,婆婆给她买了件大衣,衣服是开司米料子,版型好,显得人高挑有气质。
人有粉就想往脸上擦,今天回娘家,陶爱红特地穿了这件衣服。
谁曾想,她娘看了她的衣服,表情更不开心了。
陶爱红干笑,“不值钱,卖不出去的库存货,没人穿我就拿来穿了。”
“呦,这么好的料子没人穿呢?那你怎么不带几件给我们?我们不嫌弃,我们能穿啊!”陶爱红嫂子念叨。
赵英也觉得这闺女不懂事,谁家闺女不补贴娘家?
她生闺女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补贴儿子孙子吗?
谁知陶爱红一个人过好日子,家里工厂都办起来,穿开司米的料子,孩子也养这么娇气,却对受苦受难的娘家人不闻不问。
这还叫人吗?
赵英越看陶爱红的大衣越生气,“爱红,不是妈说你,做人不能没良心!你可别忘了谁把你养这么大!你自己吃香喝辣,让你哥在家吃糠咽咸菜,你好意思吗你?”
一群人围着陶爱红坐,跟三堂会审似的。
陶爱红也不是个好欺负的,她年轻时脾气大,这几年当了人家妈,又跟着婆婆身后历练,没从前那么容易撒泼了。
她现在就想回婆家,婆婆虽然对她不算热情,可也没亏待她,过年时还给她和焦蕙兰,一人分了两千块钱。
婆婆说,那是给她们的零花钱,留着买买衣服。
婆家日子过得好,大家都好好说话,从没这样阴阳怪气过。
陶爱红甚至觉得婆婆的阴阳怪气,都比她娘中听多了。
陶爱红脸色也沉了两分,“娘,你到底想说什么?自从我进了这个门,你的脸色就没好过!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原因,你不就是觉得我比我哥过得好,我有的你儿子没有,你心里不舒坦吗?”
赵英一愣,闺女进门后,她确实烦躁的厉害,可她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眼下被陶爱红戳中了心思,赵英老脸都红了。
“你怎么说话呢?你连你亲哥都不管,你还有脸回来?”
“他是我哥,又不是我儿子,我凭啥管他!他有钱有好处的时候,想到我了吗?”
赵英气得想抽她,“哪有闺女不补贴娘家的!我养你这么大,算白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