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随机金手指by快穿狂魔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23
即便丁水觉得她跑不远,就算跑远了,在没有介绍信的情况下也很难逃到天涯海角去。但为了省点事,为了避免麻烦,也为了早点把事解决,当丁水的精神力发现她之后,就立刻给她设置了个迷宫结界。额,再准确来讲就是有点类似于鬼打墙,让她始终在原地打转。
故而大半个小时之后,就有大队村民发现了王魏红,这时丁水赶忙适时解除迷宫结界,好让村民们顺利抓住她。
紧接着很多事完全就是顺理成章。
比如把王魏红押送回来。
比如不少知青,因为自己财物受损严重的缘故,愤怒的开始围殴王魏红。
边上没任何人劝说或者阻拦。
最后依旧还是支书朱洪站出来稍微劝了两句,让大家别把人打死了,回头不大好交代,还是得按律惩罚。随后就找来牛皮绳将王魏红捆住,并且说道:
“你们的院子现在被烧了,接下来你们估计很难睡着,所以人就先交给你们看着。待会天亮了,你们自己设法弄点吃的吃,然后去废墟里找找,看看有没有残存物,能少损失点就少损失点。
另外天亮陪我一起去一趟县里面。
毕竟你们都是受害者现在。”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朱洪已经是想不报案都不可能了。毕竟不报案,知青院被毁这么大的事怎么交代?没办法交代!后续是重建,还是怎么办,他们大队总不可能自己出钱,肯定要跟公社那边协商,总不能说是被雷劈着火烧了。
只能报案,让公社那边头疼吧。
反正他们大队不可能出钱重建。
王魏红估计也赔不起。
交代完朱洪就走了,不过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继续开解朱大全,让他坦然接受现实,以及不断跟他说王魏红犯了这么大的罪,又是妄图杀人,又是纵火伤人的,杀人放火等大罪都凑全了。
肯定能够极大减轻他的罪责。
有对比也显得他没那么坏。
让他不要太担心,同时朱洪还向他保证,一定想办法把他留在本地劳改。
“要不……先吃点板栗?”
丁水先前光顾着救人,反倒有些忽略了自己房间,再加上她那边又被王魏红浇了最多的油,堆了最多的易燃物。
所以她房间烧的最彻底。
彻底到原本放在筐子里面的板栗。
很多已经炸开口子熟了。
眼看所有人心情都很低落,不少人还在废墟当中翻找自己的残存物品,丁水便索性扒拉了一堆熟板栗出来,请大家伙一起吃,勉强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谢谢了……”
“你为了救我们,没来得及抢救你屋里的东西,如果不救我们的话,你指不定损失最少。我们也没办法给你什么补偿,只能说都记在心里了,谢谢!”
“要不是她拖着不报案……”
“别这么说,即便报案,办案人员应该也不大可能把昏迷着的王魏红给带走,大概率还是要等她醒了再说,可是从她醒到放火,这才隔了几个小时啊。
哪怕办案人员留在这等她醒,那怎么着也得等天亮了才能把她带走吧!”
“还是我们没把她当罪犯看待,当初就不应该给她解绑,如果一直用牛皮绳捆着的话,哪会有现在这些个事。”
“哎,这板栗还挺好吃的!”
“太好了,我的钱和票都在,幸好我把它们夹在书里,书又足够厚,一丁点都没损失,真是老天爷保佑啊……”
“我的也还在,太好了。”
“好什么好啊,厨房里面的油都被王魏红给糟蹋了,咱们下半年的份额可全都在那。接下来一直到开春,咱们恐怕都得过没什么油水的日子,或者想办法购买高价油,更别说房子还被烧了。
接下来我们住哪都不知道。
要知道,再过几天可就入冬了。”
“王魏红肯定赔不起吧,她赔不起的话我们怎么办,枪毙她也没用,我们不还是得因为她过很长一段苦日子。”
“别想了,越想越头疼。”
“得过且过吧。”
随着大家伙,一个又一个找到自己藏起来的钱票,众人才逐渐从最开始的绝望,变成郁闷愤怒,并担忧起未来。
他们这冬天虽然不至于零下三四十度,但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还是经常会有的,这温度,别说没房子,但凡房子稍微漏点风啥的,日子就会相当难熬。
所以众人很难不为未来而担忧。
最后还是小李队长,李国助表示公社不可能放任他们被冻死,最多住宿条件可能会不如过去,众人才安心不少。
紧接着,有的继续找东西,有的已经打起了瞌睡,还有的偷偷摸摸打人。
打王魏红。
比如路过的时候踹一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给她一巴掌,不然不解气。
丁水此时半眯着眼,看上去像是在睡觉,实际她在设计明
天去县医院,碰到医生检查时该如何设置伤口,如何影响医生的思维逻辑,以确保不会漏馅。
接近四个小时之后,天亮了。
支书朱洪已经早早起来,简单喝了碗粥,便立刻匆匆赶到知青院这边,确定王魏红还活着,这才赶忙招呼人手。
折腾了半小时才正式上路。
一行大几十个人一起。
牛车中间放着被牛皮绳捆的好好的王魏红,边上坐着黄招娣等共计四位大娘,专门负责看着王魏红。而知青,包括朱洪以及朱大全等人,分别位于牛车的前后左右,随着牛车一起前往公社。
虽然按理讲报案应该去相关机构。
但毕竟这次不是简单的案子,涉及到的人和事挺多,比如说涉及到知青的案件,各地是有知青办直接管理的,即便当地办案机构也不好直接越过知青办去处理知青的事,多少需要沟通一下。
又比如富阳大队的知青院被烧毁。
王魏红不可能赔得起,这一点去找办案机构也没用,只有公社能够处理。
综合以上情况考虑,朱洪这才决定把人全部都带到公社,到了公社跟公社说明相关情况,再去通知办案机构和知青办,把办案机构和知青办的人带到公社,一起协商,这事到底该怎么处理。
赶路过程花了近两个小时。
毕竟多数人纯靠走,速度上自然会稍微慢点,到了公社,朱洪便立刻找到公社的负责人,跟对方说明相关情况。
公社负责人虽然有些无语,但还是赶紧派人通知了办案机构以及知青办。
让他们立刻派人过来协商此事。
这次速度就快多了,不到半小时办案机构和知青办的负责人就赶了过来。
同时因为事实清晰明了,人证物证俱全,王魏红和朱大全两人立刻就被羁押了起来,紧接着便是由办案机构工作人员带着丁水,前往县医院那做检查。
这方面丁水昨晚就做好了准备。
所以过程一丁点问题都没有。
检查完毕后,主治医师相当惊叹不已:“这个小姑娘现在还能活着,简直就是个奇迹。说实话,她的状态我是不敢做任何治疗的。因为她现在能正常说话,思维逻辑正常,很可能是脑部的一些受伤部位,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我不确定我对她做些治疗之后。
还能不能维持这种平衡。
她现在最好留在我们医院这边,好好休养,也方便我们随时观察,如果出什么意外,或者她脑部的一些伤痛部位出现失衡问题,我们也能及时抢救。”
丁水给自己构建的伤口,基本上与原身刚死的时候差不多,所以情况自然十分严重。甚至于在主治医生看来,受了这么严重的伤,丁水此时根本就不应该清醒,甚至于还能有口气都是奇迹。
所以他也只能归咎于丁水命硬,以及可能脑部的伤口,形成了一个平衡。
“不了,我没钱没票……”
“麻烦帮我开个证明,他们办案机构那边可能要用到,然后我自己回去好好休养吧,接下来我尽量少动弹……”
丁水肯定不可能住院。
而且在其他人看来,她现在也确实是身无分文,为数不多的一点资产还都被烧光了,所以她这么说也没啥问题。
第172章 :无辜惨死女知青(22)
丁水都这么说了,主治医师自然也没办法。本地工厂员工,又或者街道办之类地方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挂账,不怕找不到人或者没钱还,实在不行还能找到厂里面,让厂里帮忙承担医疗费。
但知青是真的没办法。
一旦变成烂账,根本没处要钱。
所以,那个主治医师也只能叹了口气后,交代了丁水些许注意事项,随后还建议道:“你的情况挺特殊,回去后你也许可以尝试向知青办那边求助,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试试应该无妨。
你现在确实还挺危险的。
直接回去,那就只能碰运气了。”
“多谢,我会的……”
丁水表示完感谢后,便跟办案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回公社,算是提交证据。
这边丁水前脚刚走,主治医生边上的那个实习生便好奇问道:“老师,上次碰到个类似案例,您不是立刻安排抢救了吗?这知青不是情况更严重吗?”
言外之意就是为啥没安排抢救?
是因为对方没钱吗?
“我刚刚说的不是很清楚吗?即便让她留下来,我也不敢针对她的情况去做些什么,最多让她留在这住院观察。
万一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抢救!”
反正现在没病人,主治医生自然也不介意多说两句:“抢救的那个,他是被高空坠物砸中,抱着那个碎花盆就过来了,稍一检查便能发现,他的情况十分危险,耽搁半个小时可能就没救了。
不抢救,他是必死无疑的。
刚刚那个病人则不一样,她在遭受重击之后,先是在山上睡了一晚上,哦不对,是昏迷了一晚上,随后还又自己走下山,并且稍作包扎之后,又正常过了好几天,都没有昏迷,也没有死亡。
这一点虽然有悖医学常识。
但这世上是可以有奇迹的。
这么长时间她都没死,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她的伤维持着一个相对平衡。
只要这个平衡不打破便没事。”
“我的老师,就是你的师祖以前曾经治过一个病人,他患有三种不同的心脏疾病,每一种都很致命。但是这三种心脏疾病却维持着很微妙的平衡,二十几年了,根本没人知道他有心脏问题。
有一次剧烈运动才出了点问题。
后来查出心脏疾病。
是我老师负责治的。
老师他治好了那个病人其中一种心脏疾病,结果对方却在手术成功之后的第二天半夜猝死,三种心脏疾病间的微妙平衡,还是后来解剖的时候才发现。
之后我的老师就一直秉承着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即便有病,只要暂时没表现出来,同时又没威胁到生命的话。
那么可以不必急着治疗。
而是先观察控制。
在人体各方面机构都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是能不破坏就不破坏。”
“刚刚那个女知青,我觉得她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不敢随便动手,即便把她留下来,最多也就是住院观察,除非她自己打破平衡,需要急救了,那我才能去急救,不然很容易重蹈覆辙啊!
就是重蹈你师祖的覆辙……”
另一边,公社那。
丁水回去后,众人一看她的验伤报告,顿时便赶忙让她先坐到一边歇着。
并且就她的验伤报告正式讨论。
“死刑吧,杀人放火全了,虽然都是未遂,但性质相当恶劣。而且你们看这个验伤报告,那个赵露赵知青,只能说,现在还活着,未来指不定哪天就突然出事,断气死了。这个医生写的还是挺清楚的,能不能活,得看她的运气。
即便能够活下来,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也不好说,总之受到的影响很大。
而且还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办案机构负责人很果断道。
但是知青办的负责人,却有不同意见:“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毕竟现在没一个人死亡,那个赵露赵知青只能说受了重伤,并没有死,至少现在没有死。
就这么定为死刑会不会太草率?”
公社的负责人,也是立刻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设法联系一下那个王魏红的父母,把他们叫过来。如果他们愿意赔偿所有知青的损失,把知青院重新修缮好,然后再给那个赵知青大额赔偿,最起码得让人家安心休养一年半载的赔偿。那样可以留王魏红一条命,让她接受劳动改造。”
公社并不是很愿意承担富阳大队那的损失,所以自然得从其他地方找补。
比如让王魏红的父母赔偿。
“你这太痴心妄想了。”
“是啊,要真按你说的来赔偿,一个知青起码得赔一百块钱,另外还得加点票券。即便不用票劵,就一个知青一百块,那几十个知青便是数千块钱了。
再加上给赵知青的补偿,即便不往夸张了要,五六百块钱,总归得要吧。
另外,重新修缮一下知青院。
我估摸着还得两三千块钱,毕竟那个知青院挺大的,住着好几十个人,前前后后一加,都快要一万块钱了,王魏红他们家是开银行的?哪来这么多钱!
有这钱,买十个工作都够了。
还用得着让她下乡?”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经过知青办负责人的计算解说后,公社负责人立刻就打消了让王魏红父母过来赔偿的想法,然后继续讨论如何处置王魏红。
至于朱大全,他不重要。
反正罪责肯定要比王魏红轻很多。
讨论来讨论去,就连不少知青都觉得,判王魏红死刑有些太残忍了,毕竟谁都没有死,只是损失了些财产而已。
真的有将其赶尽杀绝的必要吗?
最后的最后,他们讨论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还算满意的结果,那就是劳改三十年。三十年里,除了日常吃喝等必需花销之外,剩余富余劳动成果,都折算成钱用于赔偿,赔偿丁水等知青们。
当然,出于考虑到丁水他们肯定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由知青办垫付。
另外知青院也由公社拨款重建。
同样算垫付,王魏红来还。
这样也算两全其美,一来,丁水他们这些个知青
得到了赔偿,知青院也得以修缮,未来不至于过不下去。二来就是垫付了相关赔偿和修缮款的知青办以及公社,垫的钱不至于成为烂账坏账。
虽然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补上。
但至少有希望,能交代的过去。
此外,未满二十岁的王魏红经过三十年劳改后,出来都快五十岁了,而且劳动改造过程当中,超出日常吃喝的富裕劳动成果,还得换成钱,用来赔偿。
估计没可能攒下什么钱。
这结果多数人都觉得仁慈又解气。
至少没有直接枪毙她。
对此,丁水也没什么异议。
毕竟相比较于人死后,无处索要赔偿,这一点,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对多数人而言,针对部分犯人不进行死刑,大家是能够接受的,但前提是要让那些犯人们在痛苦中活着,而不是让他们舒舒服服躺在监狱里,啥也不干或者干点轻松的活,隔三差五再减刑。
而此时的犯人待遇。
丁水相信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故而才会毫无异议。
处理完最为棘手的王魏红后,接下来针对朱大全的讨论就要相对轻松许多了,一番讨论之后,定下来的是五年。
同时需要给予丁水适当补偿。
半年满工分外带些许钱票补偿。
当然了,这只是初步商讨,结果接下来还需要提交给上面审核,确定证据链无误,才会由相关部门正式下发审判令,现在只能暂时先将他们羁押起来。
至此,此次协商不过勉强过半。
因为有关于王魏红和朱大全未来如何,他们在场的这三个部门都不怎么需要操心。反倒是剩余知青的状况,他们需要操心,万万不能再出事,或者再死几个了,不然他们是真怕上面会问责。
知青安全与村民间的矛盾调和。
上面是一再强调。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过去,不是前几年少量知青下乡,是大量知青下乡,人一多,便不可避免地会多生出事端来。
他们也头疼,但没办法。
大方针大政策得执行。
这么多无业游民,不下乡,让他们干活啥的找点事干,放在城里更完蛋。
所以接下来,他们讨论的主要是如何给丁水他们修缮知青院,如何给他们提供些帮扶,好让他们顺利度过冬天!
快入冬了,床单被褥啥的全都被烧干净,家里有能力提供帮助,给他们寄些棉花,或者棉花票之类的东西,可能还能够撑得下去,没能力的呢!是吧?
不过出于考虑到对王魏红劳改过程当中富裕劳动力的怀疑,也就是说,担心王魏红未来还不上这笔钱。公社负责人与知青办负责人讨论相关补偿的时候相当克制,就是说,要尽量减少花销。
但同时又不能让知青们因此出事。
后续他们还把支书朱洪叫上,让他也负责承担一些责任,或者说最起码稍微出一些人力,帮忙修缮知青院,减少公社的花销。如此近乎于争吵般的讨论了两个小时之后,他们这才总算吵出一个,目前所有人都勉强能接受的结果。
知青办给所有知青,免费提供一套床单被褥和过冬衣服,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冬天,这笔钱未来由王魏红所在的那监狱,或者说劳改农场还。
知青办属于垫付。
同时能不能成功还不确定,因为接下来需要与供销社那边协商,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公社介入下,毕竟这年头计划外的物资,流动还是相当严苛的。
私底下偷偷搞可能还会方便一点。
但要拿到明面上,流程少不了。
其次就是,公社出钱修知青院,富阳大队需要出人手帮忙,没有工钱也没有伙食的出手帮忙。公社负责人特地许诺接下来三年,不给富阳大队分知青。
不少大队对知青是没啥好感的。
特别是土地本来就不多的大队,每多来一个知青,就要分薄他们的口粮。
所以三年不分知青一出。
支书朱洪便立刻同意了。
紧接着当然就是散会,办案机构的负责人把王魏红和朱大全两个人带回去羁押,提交相关证据,口供等等,等待上级的最终审判,再把他们送去劳改。
朱洪则是带着公社干部回大队。
去大队考察一下知青院那边的损失情况,需要提供多少块砖,多少块瓦。
多少水泥等等一系列建筑用品。
至于丁水他们这些知青,则是暂时没有回去,而是原地解散,让他们用自己手里残存下来的钱票稍微买点东西。
今天就不用他们下地干活了。
哪怕丁水也不得不表示,自己贴身藏了些钱票没有被烧掉。因为她那间屋被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些许半熟不熟的板栗和熟透了的板栗,不买点东西,回去洗漱恐怕都没办法当别人的面进行。
接下来就是回大队的回大队。
买东西的买东西。
丁水正好也趁机把自己前段时间卖了六头野猪换来的三百斤全国粮票,外带着一百块现金,都塞到信封里,又加了些精神暗示,并带到邮局寄了出去。
在有粮票的情况下,粮食的价格并不贵,低于两毛钱一斤,即便是精粮。
一般也不会超过三毛钱一斤。
所以一百块钱足够了。
甚至于就这些,丁水都写了两千多个字专门解释,编了一大堆理由表示自己这些全国粮票和钱的获得并不危险。
让他们放心使用,不用担心。
寄完信后,丁水又在供销社外面找到专门负责倒票的,从他手里买了些生活必需用品的票,紧接着便去供销社将那些东西买好,拎着大包小包回大队。
回到大队后,工分的事很好解决。
直接由大队将半年满工分划拨到丁水的名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朱大全和黄招娣两人同意,就能直接从朱大全的名下,划拨整整一千八百个工分给丁水。
有这笔工
分在,哪怕丁水接下来半年不上工,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可分。
或者分粮食时工分不够,要补钱。
麻烦的是钱票补偿,黄招娣是死活不愿意拿出来,直接瘫坐在大队办公室门口又哭又闹,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这时,丁水想了想,说道:
“黄大婶,你这样就没意思了,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我能够理解你。
这样,你只要答应我一件事。
那钱和票我就不要了!
立字据,大家一起做个见证吧!”
“行行行,没问题!”黄招娣可谓是忙不迭同意,只要不要钱,啥都好说。
“我需要你在朱大全伤好后,再像之前打他那样打他两顿,一顿抵钱,一顿抵票怎么样?虽然他要坐牢,但他是在本地坐牢,我想你们应该有能力,让他在劳改期间,回来歇上两三天吧。”
丁水这次突然有点想做好人了。
脏手的事自己不干,让别人干。
人言否?
不过黄招娣倒是很快同意了:“没问题,我可以打,其实我是可以多打几次的,你能不能把工分也还给我啊?”
听到这,别说丁水了,就是边上的朱洪都翻起了白眼,这娘们还真是要钱不要命,要钱不要丈夫的命。也不看看朱大全都被她打成啥样了,再来两次还能有命,别牢还没做完就先被打死了。
而丁水当然是果断拒绝。
她是不想为了这点钱票扯皮,也不好意思让大队直接去黄招娣家抢,所以这才想了这么个,勉强算解气的法子。
工分又用不着黄招娣同意。
大队都已经直接划给自己了。
后来黄招娣大概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大可能实现,所以并未强求,紧接着他们便在支书朱洪等人的见证下,写了个字据,丁水和黄招娣两人按了指印。
就算是正式敲定了此事。
随后,朱洪还特地叮嘱丁水道:
“接下来这段时间,你暂时就不要上工了,好好休养,过一个月、两个月去县医院那边复查一下,等确定没什么问题了再说。反正有从朱大全名下拨给你的一千八百个工分,接下来一年半载你并不用太过担心工分不够的问题。”
“还有就是,你回到知青院,记得通知那些知青过来一趟,知青院那边的修缮,起码也得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
这天气总不能让你们睡外面。
所以只能让你们暂时借居到其他村民家,但具体谁去谁家,还得双方都愿意才行,反正你通知那些知青都过来。
我待会再广播告知一下村民。
让有意愿的村民到大队这协商。
你们听到广播就可以过来了。”
“知道了!”丁水迅速同意后,便起身慢悠悠的回到知青院,将今天买来的东西放好,开始收拾残存下来的那些板栗,熟的和半生不熟的得分开,方便后续加工处理,并寄给外公外婆他们。
等知青们基本都回来之后。
丁水便告知了朱洪的通知。
剩下回来较晚的,其他熟悉的知青应该会告知他们,不用一一通知到位。
紧接着,是一直到傍晚,所有村民全部都下工回家,并且应该已经吃完晚饭之后,支书朱洪这才用大喇叭喊道:
“咳咳咳……都听得到吧!”
“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现在的情况就是,那些知青暂时没有地方住,愿意接纳知青暂时住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的村民,待会到大队办公室这边集合,协商下谁去谁家。”
“我再说一遍,愿意接纳知青到你们家,暂时住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的村民,待会全都到大队办公室这边集合。
不是免费住,无偿住,应该会适当的给予些补贴,具体补贴多少再说。”
生怕没人愿意的朱洪,特地说了一句有补贴,要是没补贴,他是真怕没有人过来,那到时候多尴尬。既显得他们大队不大友善,也显得好像他们大队跟知青关系不好似的,公社派来核算知青院损失情况的那个工作人员还没走呢!
接下来自然就是有意向的村民,自家内部协商了一番后,便前往大队办公室,知青们也都出发前往大队办公室。
并在那边开始协商给多少补贴。
以及去哪家住!
基本原则就是,女知青尽量住到家里没有男人的人家,或者家里虽然有男人,但还只是个孩子啥的,那也可以。
男知青不去孤女寡母家住就行。
不是不信任,避嫌还是要有的。
丁水想了想,选择了黄招娣家,他们家早就已经分家了,三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房子,没有与他们老两口住一起。
如今朱大全又被抓了进去。
黄招娣家就黄招娣一个人,同时离大队办公室还不远,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没有比她家更适合女知青住了。
当然了,并不只丁水这么想。
剩余九个女知青也有三个选择了黄招娣家,同时每人付了一块钱住宿费。
商量妥当后,接下来就是搬家。
把仅存的东西搬到暂住房屋当中。
回知青院的路上众人还随口聊着。
“天哪,你们是怎么敢选住到黄招娣家的,就不怕她回头讹你们吗?特别是你赵露,我感觉他现在应该很恨你。
你住到她家真的没事吗?
不会有危险吗?”
“应该没事吧,她要是在这时候对我动手,怕不是太爱朱大全,想要进去跟朱大全一起做一对牢房苦命鸳鸯。”
“我也是赌一把,赌没有朱大全作为依仗了的黄招娣,应该不敢再继续那么作了。而且,所有可以选择的人家当中,也就黄招娣家的住宿条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