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签到改变普通人生by晴枫微笑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26

考虑到陈师傅接下来要频繁出差,李苏和吴玮一合计,干脆给店里添了辆新车:一台既舒适又实用的厢式小货车。
这下不管是拉货还是出行,都更方便了。
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系统每回给的东西,也真是搔到了痒处,忒实在了!

第107章 吾家有娃初长成
日子过得飞快,感觉才咿咿呀呀学说话没多久,安安和呦呦这俩小宝贝蛋就三岁啦!
到了该去小区幼儿园“闯荡江湖”的年纪了。
头一桩大事,就是拍入园照。
李苏早早就跟吴玮商量:“咱得带娃去照相馆,拍得正式点儿,精神点儿,这照片可得跟着他们档案好多年呢!”
结果,这想法是美好的,过程是鸡飞狗跳的。
第一回合:选衣服
李苏翻箱倒柜,找出两套崭新又板正的小套装,男孩小衬衫背带裤,女孩小裙子打底裤。
往俩娃身上一换,好家伙,安安使劲扯领子,呦呦扭着身子要脱裙子,嘴里嚷嚷:“不舒服!不要!”
最后还是外婆有办法,找出两件他们常穿、但同样干净漂亮的卫衣和牛仔裤,俩娃才勉强同意。
第二回合:出发
好不容易收拾利索,准备出门。
刚给呦呦穿好鞋,安安“噌”一下跑到沙发后面躲猫猫。
抓回安安,呦呦又发现自己的小水壶没带,颠颠地跑回去拿。
等终于把俩活宝塞进儿童安全座椅,李苏和吴玮脑门上都快冒汗了。
第三回合:照相馆大战
到了照相馆,看着陌生的环境和亮晃晃的灯,呦呦嘴一瘪,开始往妈妈身后躲。
安安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对相机比對摆姿势更感兴趣,不停地想去摸镜头。
摄影师叔叔使出浑身解数,拿摇铃、做鬼脸、学小动物叫……
安安总算被吸引,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好奇又有点懵的表情。
呦呦则全程紧紧抓着李苏的手指,摄影师抓拍了好久,才捕捉到她一个怯生生、但总算没哭出来的小模样。
光是拍个照,就耗去一上午,把一家人累得够呛。
最后选照片时,看着俩娃那既不是大笑也不是大哭的“严肃”小脸,李苏是又好笑又无奈:“行吧行吧,总算有张能用的了!”
入园体检又是一关。
排队时俩娃还算乖,一看穿白大褂的医生叔叔拿出针管,呦呦的“金豆豆”立马就掉下来了,哭得那叫一个伤心,连带着安安也有点慌。
最后还是吴玮有办法,掏出手机放动画片,才分散了注意力,护士阿姨趁机迅速完成了抽血。
好不容易材料准备齐了,到了正式入园那天早晨。
李苏和吴玮特意都请了假,全家总动员,像要完成什么重大仪式似的,一起送俩宝贝去幼儿园。
一路上,安安和呦呦背着新买的小书包,还挺兴奋,东张西望。
到了幼儿园门口,场景可就热闹了。
有哭着抱着妈妈腿不撒手的,有淡定自若跟爸妈拜拜的,还有好奇地直接往里冲的……
呦呦一看这场面,小嘴又扁了,紧紧搂住李苏的脖子不放手。
安安倒是跃跃欲试,看着园里的滑梯和那么多小朋友,有点待不住了。
老师笑眯眯地过来迎接,耐心地哄着。
李苏心里也是百感交集,既盼着他们能适应集体生活,又舍不得这天天在身边闹腾的小人儿。
好说歹说, 终于把俩娃交给了老师。
看着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小小背影消失在教室门后,李苏的眼圈一下就红了。
李苏那点离愁别绪还没酝酿够,就被吴玮轻轻拽了一下胳膊。
“哎,别愣着了,”吴玮压低声音,眼睛贼亮地瞟向教室的窗户,“咱找个地儿瞧瞧去?就看一眼,看他们适应没。”
这话瞬间戳中了李苏心里最痒的地方。
那点伤感立刻被巨大的好奇和不放心取代。
夫妻俩对视一眼,瞬间达成共识,猫着腰,做贼似的绕到教室侧面。
那里有一排低矮的窗户,窗帘恰好没拉严实,留了几条宝贵的缝隙。
两人小心翼翼地凑到一条窗缝前,屏住呼吸,轮流朝里面张望。
教室里像个小型的繁忙蜂巢,色彩斑斓,声音嗡嗡。
好多小豆丁都在哭哭啼啼,老师抱着这个,哄着那个。
李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急切地扫过人群。
很快就找到了儿子吴宥安。
安安居然没哭!
他正站在积木区,手里抓着一块红色的大积木,有点茫然地看着旁边一个哭得惊天动地的小胖子。
看了一会儿,他似乎觉得没意思,转头就被小火车轨道吸引了,蹲下去研究车轮子,小背影看着还挺镇定。
吴玮忍不住偷笑,用气声说:“瞧我儿子,心理素质可以啊!像个搞科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找女儿吴舒窈费了点劲。
在李苏几乎要以为她也哭晕在某个角落时,在阅读角的小沙发后面发现了她。
呦呦果然没和小朋友们扎堆,她把自己缩成一个小团,坐在小沙发和墙壁的缝隙里,怀里紧紧抱着从家里带来的那个旧的小兔子玩偶。
一个小老师正蹲在她面前,温柔地跟她说着什么。
呦呦没哭,但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里全是警惕和紧张,每隔几秒钟就偷偷瞟一眼门口的方向,像是在确认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见了。
李苏看到女儿那可怜又强装坚强的小模样,眼圈又红了,恨不得立刻冲进去把她抱出来。
吴玮搂住她的肩膀,轻声安慰:“没事没事,没哭就是胜利!你看老师不是陪着呢嘛,得给她点时间适应。”
就在这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研究火车的安安似乎终于想起了他的“老搭档”,他站起身,小脑袋瓜左右转了转,然后目光锁定在角落里的妹妹身上。
他歪着头看了看,然后迈着小短腿,噔噔噔地走了过去。
他也没理还在努力跟呦呦沟通的老师,直接把自己刚才研究的那块红色积木塞到了呦呦怀里,然后一言不发地挨着她坐下了,继续研究旁边书架上的图案。
就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陪伴”,呦呦紧绷的小身子似乎肉眼可见地松弛了一点点。
她虽然还是没说话,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哥哥塞过来的积木,往哥哥身边又蹭了近半厘米。
窗外的李苏和吴玮看到这一幕,心都要化了。
“行了行了,”吴玮心满意足地拉起身材的妻子,“哥俩好着呢,互相有个照应,咱可以放心撤了。”
李苏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被丈夫拉走,心里那点酸涩被一种温暖的欣慰冲淡了不少。
是啊,孩子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而且他们彼此,就是他们在新环境里最初也是最可靠的盟友。
夫妻俩猫着腰来的,又猫着腰溜了,深藏功与名。
只是离开幼儿园的路上,两人讨论的重点已经完全变成了:“晚上得做点他俩爱吃的糖醋排骨奖励一下!”
以及“哎你说,咱刚才像不像特务盯梢?”
吴玮搂搂她的肩膀:“好啦,孩子总得长大嘛,咱下午早点来接。”
这一天,李苏在店里都心神不宁,时不时看手机,生怕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
结果电话真来了!
不过是好事,老师说安安和呦呦适应得还不错,上午哭了一会儿,后来就被玩具和游戏吸引了,中午吃饭虽然撒了点,但自己拿着小勺子吃了不少,午睡也睡着了。
下午,全家人都提前到了幼儿园门口等着,简直比上班打卡还积极。
门一开,看到自家娃排着小队伍出来,呦呦眼睛还红红的,但看到家人立刻笑了,扑过来要抱抱。
安安则兴奋地举着一张涂鸦:“妈妈看!我画的!”
虽然小脸脏得像小花猫,但精神头十足。
回到家,俩小家伙叽叽喳喳地,用他们有限的词汇量,说着幼儿园的滑梯、小朋友、还有老师发的饼干……
虽然表达得磕磕绊绊,但那兴奋劲儿感染了全家人。
晚上,李苏看着床上睡得香甜的俩娃,小书包放在床头,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这入园的折腾,总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以后可能还会有哭闹、有小病小痛,但这就是成长啊。
她笑着对吴玮说:“咱家这俩小祖宗,总算要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涯’啦!以后‘家滋味’的故事里,又得多上他们幼儿园的趣事喽!”
日子嘛,就是这样,热热闹闹,忙忙活活,才有滋有味!
安安和呦呦上幼儿园的日子,就像给李家按下了“加速键”,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飞快又热闹。
以前睡到自然醒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咯!
现在每天早晨,吴李两家都像打仗一样。
李苏和吴玮得提前半小时起床,一个忙着做快手早餐,一个忙着把俩还迷迷瞪瞪的娃从被窝里挖出来。
穿衣服是场博弈——
“妈妈,我要穿奥特曼那件!”
“呦呦不穿这个裤子,扎!”
刷牙得斗智斗勇——
得唱着歌、讲着故事才能让他们老实地张开口。
吃早饭更像是一场“清扫”行动,粥啊、蛋啊总能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脸上、桌上和地上。
最后,一手抓着一个,背上小书包和水壶,风风火火地冲出家门,奔向幼儿园。
一路上,还得回答各种“为什么”:
“为什么太阳公公起那么早?”
“为什么小鸟不用上幼儿园?”
————
自从上了幼儿园,俩娃的“本事”见长,时不时就给家里带来点“惊喜”。
今天安安裤兜里揣回来一块圆溜溜的小石头,宝贝似的说是送给爷爷的礼物。
明天呦呦裙子口袋里可能就剩半块化了的饼干,说是给妈妈留的。
最让李苏哭笑不得的是,有天接他俩回来,发现呦呦额头上被老师贴了个亮闪闪的小星星奖励贴纸,她臭美得不行,晚上洗澡时愣是捂着不让洗掉,说第二天还要给老师看。
安安则学会了幼儿园的“招牌”舞蹈,回家就拉着全家人排排坐,看他扭屁股挥小手,虽然动作全不在拍子上,但那股认真劲儿能把人萌化。
店里也因为这俩小祖宗上了幼儿园,悄悄起了变化。
下午三四点,李苏或者容意一准儿得准时放下手里的活儿,急匆匆地去接娃。
有时候忙不过来,靠谱的陈师傅还会主动请缨去接。
主要是他唯一当特警的儿子在一次特别行动中牺牲了,妻子抑郁成疾,也跟着去了。
这一辈子,他没有孙子孙女,是真心疼爱安安和呦呦这两个萌娃。
所以,陈师傅的角色也更多元了。
他不只是司机和货源探访者,偶尔还兼任“特别接送员”。
根据安安和呦呦的要求,他还特意开上买台房车,虽然幼儿园与店里的距离真的很短。
当他那辆高大的房车停在幼儿园门口时,总会引来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
安安和呦呦则会挺起小胸脯,骄傲地爬上车子,仿佛登上了专属座驾。
接了娃也不消停,俩小的就在店里的一个小角落玩。
靠近收银台的那片区域便成了小小的“儿童天地”。
垫子、绘本、一小筐无害的软积木,就是安安和呦呦放学后的乐园。
他们在这里画画、玩玩具,偶尔像模像样地学着妈妈招呼客人,奶声奶气的“欢迎光临”和“谢谢惠顾”总能逗得老顾客们会心一笑,顺手多买点东西。
这片小天地成了“家滋味”里最柔软、最有人情味的一景。
李苏那系统也挺有意思,大概是检测到家里进入了“学龄前儿童”模式,最近签到的奖励都特别接地气,特别实用:
系统给的【儿童营养快手早餐食谱】简直是救命稻草,十分钟就能端出色彩可爱的卡通饭团或蔬菜小饼,哄得两个孩子乖乖张嘴,解决了早晨的大难题。
【对付挑食小妙招】比如把蔬菜剁碎了混进肉丸子里,把水果摆成可爱的小动物造型,李苏试了试,嘿,还真管用!
【亲子互动小游戏100例】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再也不光盯着电视手机了,经常照着上面的游戏玩,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优质儿童内衣三件套】柔软透气,恰好赶上孩子换季需要。
【家庭小药箱补充装】针对常见儿童磕碰、感冒,分类清晰,还附带了详细的注意事项纸条,让人心里踏实。
【睡前故事精选集】每晚睡前,李苏或吴玮拿着手机,就能给孩子们念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常常没念完,两个小家伙就打着哈欠进入了梦乡。
这些奖励没多大,但真真切切地帮上了忙,让李苏觉得这系统简直成了个“育儿小助手”。
日子就这么忙忙碌碌、嘻嘻哈哈地过着。
看着安安和呦呦从刚入园时的小哭包,变成现在每天叽叽喳喳说着小朋友名字、会唱新歌、会炫耀老师奖励的小贴纸的“小社会人”,李苏心里那份骄傲和满足,就甭提了。
安安和呦呦飞快地适应着集体生活,每天带回新的词汇、歌谣和让人哭笑不得的“创作”。
李苏把它们仔细地收集起来——一张涂鸦、一个歪歪扭扭的手工、一句有趣的童言童语。
她开始觉得,“家滋味”的内涵正在悄然延展,它不仅是记忆中的味道,更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与陪伴中,共同酿造的新生活。
傍晚的店铺渐渐安静下来,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擦干净的货架上,也洒在儿童角那些散落的玩具上。
李苏看着这一切,心里充盈着一种疲惫而饱满的踏实感。
日子还在继续,像一条温暖流动的河。
房车等待着下一次出发,去寻找远方的滋味;
而家里,新的故事正和孩子们一样,一天天长大。
虽然累,但这就是幸福啊!
热热闹闹,满满当当!
日子在孩子们的画笔尖与店铺的香气中流淌得飞快。
转眼间,李苏和吴玮的大女儿吴小雨,那个从小就在家里儿童角涂涂画画的小女孩,已经八岁多了。
她性格时而文静,时而活泼,观察力极强,总爱捕捉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外婆揉面时舒展的皱纹、陈师傅房车上溅落的泥土痕迹、后院晾晒着的腊肠在阳光下透出的油光。
这份对世界的细腻感知,在一个省级少儿绘画大赛的周末,绽放出了惊人的光彩。
比赛在省美术馆的侧厅举行。
那是个宽敞明亮的空间,长长的桌子上铺着白色桌布,摆放着整齐的画纸和各色颜料。
吴小雨被安排在靠窗的位置,她安静地坐着,与其他略显紧张的孩子们形成鲜明对比。
比赛的主题是“我的家”。
当其他孩子开始画房子、家人肖像时,吴小雨却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早晨陪着家人去到店里,出门上学前,看到的那一幕。
外公在给三轮车打气,妈妈和程奶奶正在收腊肠,那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在她脑海中浮现。
她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先用了十分钟,用铅笔在画纸右下角轻轻勾勒出一个稚嫩却坚定的签名“吴小雨”。
然后,她开始构建一个从孩子视角仰望的世界:画面中央是那辆擦得锃亮的三轮车,外公正弯腰给轮胎打气,只能看到他慈祥的侧脸和花白的头发;
背景处,妈妈李苏和程奶奶笑着从晾晒架上取下泛着油光的腊肠,她们的围裙被风吹得微微鼓起;
画面右侧,爸爸吴玮强壮的手臂正将一箱货物稳稳搬起,肌肉线条清晰可见;
更远处,陈师傅靠在驾驶室门口,捧着茶杯,笑容憨厚。
最妙的是角落裡,她画上了弟弟妹妹——安安和呦呦正蹲在地上,好奇地研究着一筐刚送来的、沾着泥土的山货。
她还细心地在三轮车斗里画上了一瓶水和一件雨衣,那是妈妈总是悄悄为外公准备的。
两个小时的创作时间里,吴小雨完全沉浸在画作中。
她运用了大量温暖的颜色:橘黄、赭石、暖黄,来表现午后阳光的感觉。
在用色上,她别出心裁地将腊肠的油光与三轮车的金属反光用同样的亮色处理,让整个画面产生了奇妙的光影呼应。
当评委们巡视到她的位置时,几位资深美术教育专家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他们惊讶于这个孩子独特的视角和成熟的构图能力。
更难得的是,这幅画中洋溢着的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让见多识广的评委们也为之动容。
“这孩子不简单,”评委会主席低声对身旁的同事说,“她不是在画看到的,而是在画感受到的。”
公布结果那天,李苏和吴玮特意关了半天店,全家盛装出席颁奖典礼。
当听到“特等奖——《我家的味道》,作者:吴小雨”时,李苏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吴玮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也闪着泪光。
小雨腼腆地走上领奖台,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奖杯。
评委会主席在颁奖词中说道:“这幅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家庭与传统的纽带,将'味道'这一抽象概念赋予了可视的、温暖的形态。
更难得的是,小画家用充满童真却又不失精准的笔触,捕捉到了劳动中的美、日常中的诗意。
这是一幅充满真挚生活热情和动人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颁奖仪式结束后,多位评委特意找到李苏夫妇,表示吴小雨的作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资深美术编辑甚至递来名片,希望有机会为小雨做专题报道。
这个好消息像插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家庭和“家滋味”。
所有人都沸腾了。
外婆容意抹着开心的眼泪,程奶奶和邱奶奶逢人便夸“咱家小雨有大出息”。
店里的老顾客们知道了,也纷纷道喜,好些人还是看着小雨从小不点长起来的,与有荣焉。

第108章 参加绘画全国赛
更令人惊喜的是,凭借此次荣获特等奖的出色表现,吴小雨成功获得了参加全国少儿绘画大赛的资格。
大赛组委会还专门发来贺信,表示将全额承担她赴京参赛的所有费用。
这是唯有特等奖得主才能享受的特殊荣誉,不仅是对她艺术才华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份难得的鼓励与支持。
喜讯传来,彩虹画室为小雨准备了一套专业级的高品质画材,作为对她阶段性成就的嘉奖。
学校美术老师也欣喜不已,不仅赠送了一套实用而精美的绘画工具,还在学校官方上发布了专题报道,让更多人看到小雨的成绩与潜力。
最为此感到欣慰与激动的,莫过于李苏和吴玮。
接连几个夜晚,他们几乎难以入眠,心中充盈着难以言表的骄傲与喜悦。
看着女儿在热爱的道路上一步步绽放光芒,他们的笑容里,是无限的期盼与温柔。
他们仔细地将奖状和比赛通知装裱起来,就挂在店里收银台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风物集”的那些故事卡片。
“得好好奖励咱们的大功臣!”李苏搂着女儿,心里琢磨着。
她并没有选择昂贵的礼物,而是问吴小雨:“宝贝,你最想要什么?爸爸妈妈一定满足你!”
吴小雨眨着大眼睛,想了一会儿,小声却坚定地说:“我想要一套更好的彩笔和画本!还有……下次陈师傅再去寻找好吃的的时候,我能跟着一起去写生吗?我想把那些地方也画下来!”
这个请求让李苏和吴玮相视一笑,这果然是他们的女儿,奖励依然与观察和描绘这个世界有关。
他们欣然同意,并开始认真规划,如何在不影响孩子学业的前提下,支持她的这份热爱与天赋。
系统的提示音也再次恰到好处地响起,仿佛一位时刻关注着家庭成长的默默伙伴:
【叮!检测到家庭成员获得重大艺术成就,触发特殊奖励:“灵感捕捉者”画材套装(高级)x1,“旅途写生”便携笔记本(永不缺页)x1。】
【附加奖励:家庭艺术教育基金(初级)——将为宿主提供未来与子女艺术培养相关的合理开支的系统补贴。】
吴小雨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那套专业却不失童趣的画材,以及那本神奇的本子,无疑是对她梦想最好的肯定与支持。
全国大赛的准备期,整个家庭都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充满期待的创作氛围。
吴小雨一有空就抱着她的新画本,时而坐在店门口画街景,时而跑到后院画三轮车和晾晒的食材,她的画技在家庭的全力支持下愈发精进。
李苏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
生活馈赠的滋味,有时在舌尖,有时在心头,而现在,它又流淌在了女儿的画笔之下,成为了这个家最值得骄傲的风景之一。
那辆忠诚的房车和万能的陈师傅,下一次的出发似乎也有了新的使命。
不仅为了寻觅远方的家味,或许,还将载着一位小小画家,去描绘更广阔天地间的温暖与真实。
日子继续在“家滋味”的香气与吴小雨的画笔下流淌。
省级比赛的特等奖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持续扩散着。
全国少儿绘画大赛的通知函被郑重地摆放在店里的“荣誉角”,紧挨着那张特等奖证书,成了老顾客们一来就要看的“新景点”。
全国赛的规模与要求远非省级比赛可比。
它要求选手们先提交一份详细的创作构思说明,并附上草图,通过初选后,才能进入在北京举行的现场总决赛。
主题也更为宏大——“我眼中的美丽祖国”。
这个消息既让人兴奋,也带来了一丝压力。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起了“创作研讨会”。
“小雨,你想画什么呢?”李苏温柔地问,给女儿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炒蛋。
吴小雨咬着筷子头,认真地说:“我不想画天安门或者长城……好多人都画那个。我想画……画我们自己的‘美丽祖国’。”
吴玮眼睛一亮:“说得好!我们的美丽祖国,就在咱们这日常生活里,在咱们‘家滋味’里。”
“对!”外婆容意也加入讨论,“就像你上次画的咱们后院,多好,多真实。”
灵感的火花在家人的闲聊中迸发。
吴小雨忽然放下碗筷,跑回房间拿出那本系统奖励的“旅途写生”便携笔记本。
“我想到了!”她眼睛发亮,翻看着本子里她平时涂鸦的房车、山林、古镇和老作坊。
“我的美丽祖国,就是陈师傅开车带着我们,去找到的那些好吃的、好看的地方,还有那些做东西好吃的人们!”
这个想法让全家人都为之喝彩。
它既贴合了“家滋味”的核心,又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将“远方”与“家”联系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吴小雨进入了紧张的创作准备期。
她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在完成作业后,更加专注地观察着生活中的细节。
程奶奶手上的面粉、陈师傅带来的特产上的泥土、甚至是顾客们品尝食物时满足的表情,都成了她素描本上的素材。
系统奖励的“灵感捕捉者”画材套装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些颜料色彩饱满不易褪色,画笔能勾勒出极细的线条,特别适合表现食材的纹理和人物的神态。
创作说明和草图提交截止前夜,吴小雨终于完成了她的方案。
她决定创作一幅名为《寻味龙国》的长卷式作品,以房车的行车路线为线索,串联起沿途的风物与人情——
画卷开头是“家滋味”店铺门口,外公正蹬着三轮车出发送货;
接着是陈师傅的房车驶过田野山川;
中间各个段落描绘了不同地区的风物:容家圩的米花糖作坊、水墨古镇的芡实糕制作、高山牧区的奶豆腐晾晒;
最后又回到“家滋味”店里,顾客们正在品尝这些来自远方的味道,而小雨自己则坐在角落,将这些场景画入画中。
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孩子对“美丽祖国”的理解。
美丽在于每一份真诚的劳动,每一种传承的味道,以及将这些美好串联起来的情谊。
方案提交后,便是焦灼的等待。
整整两周,李苏每天都要看好几次邮箱,比等最重要的货源订单还要心急。
终于,在一个周二的下午,一封来自大赛组委会的邮件到了!
李苏颤抖着手点开,看到“恭喜吴小雨同学通过初选,获得参加全国总决赛资格”的字样时,忍不住欢呼起来,把店里正在挑选特产的顾客都吓了一跳。
“通过了!小雨通过了!”她第一时间给吴玮和父母报了喜,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好消息迅速传开,程奶奶特意做了小雨两母女最爱吃的桂花糕,陈师傅第二天出车回来,带来了一套专业的画板作为礼物,连老顾客们都纷纷道贺,说要组团给小雨加油。
全国总决赛定于暑假期间在京市举行。
这意味着,全家需要为此做一番规划和准备。
“我得去,”李苏坚定地说,“这种时候,妈妈必须在场。”
容意忍不住开口:“我也得去,照顾好小雨的衣食住行。”
吴玮点头对李苏说:“店里有我和爸看着,你和妈放心带小雨去。这是孩子的大事,咱们全家都得支持。”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安安和呦呦也闹着要一起去给姐姐加油。
带着两个三岁多的孩子出远门,还要照顾需要参赛的小雨,李苏和容意母女俩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最近店里生意格外忙碌,吴玮除了完成公司的本职工作,一有空就得赶回店里帮忙。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裴家有女捕(  假千金回山村  浸春潮by花上  幼驯染模拟器  千风赴by叁拾  谁拉她进来的  你不知道的猫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