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改变普通人生by晴枫微笑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26
他们明白,老人的钱终究是她自己积攒下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她愿意给谁,是她的自由。
只要她不借此来要求他们、不进行道德绑架,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言半句。
如今,夫妻俩事业稳定,收入渐长,早已不再为钱财发愁。
在他们看来,与其纠结于上一代的分配方式,不如靠自己的能力“授人以渔”。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家人,才是更长久的相处之道。
签完合同那天晚上,吴强在亲戚朋友常聚的“悦来茶楼”订了一间包间,点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灯光温暖,笑语不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这个属于吴强和肖楚妍的重要时刻,也庆祝这个大家庭依然紧密而和睦地向前走着。
他端着酒杯,眼圈有点红:“李叔,容姨,阿玮,苏苏,谢谢!真的谢谢!没有你们,没有这个家,没有‘家滋味’分店,我俩在云市……
想都不敢想能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孩子……”
他的话朴实,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李苏看着大哥大嫂脸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芒,看着身边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里暖融融的。
家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的滋味,更是这份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亲情。
它让漂泊的得以靠岸,让弱小的得以庇护,让希望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她知道,“家”的根系,正在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即将到来和这个小家的安定,而变得更加深厚、更加牢固。
签完购房合同后的吴强和肖楚妍,像是被注入了新的精气神,走起路来脚步都更加踏实有力。
那套虽然不大但属于自己的小窝,成了他们未来所有规划的核心。
接下来的周末,全家总动员,一起去帮忙打扫和收拾新房。
房子有些年头了,墙皮略有斑驳,地板也有些磨损,但窗户明亮,格局方正。
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洒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微尘埃,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期待。
“这墙面得重新刷一下,”李明德背着手,以老经验的眼光审视着,“用那种环保的乳胶漆,以后孩子出生了住着也放心。”
“这厨房的橱柜门松了,我下午带工具来修一下,”吴玮挽起袖子,已经开始规划,“水电我再仔细检查一遍。”
容意则拉着肖楚妍,在厨房和阳台比划着:“这里放冰箱,这里做个吊柜放杂物。阳台虽然小,但光照好,以后给孩子晒小衣服、尿布最合适不过了。”
李苏带着吴小雨和两个小的,主要负责擦洗。
安安和呦呦一人拿着一块小抹布,像模像样地擦着窗台和踢脚线,虽然更多时候是在玩水和互相抹脸,但那份参与感让他们兴奋不已。
吴小雨则细心得多,她用湿布仔细擦着每一扇窗的玻璃,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点点变得清晰透亮。
她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哪一面墙适合挂她的画,那个小阁楼的光线在哪个时段最适合写生。
吴强看着亲戚朋友为他忙碌的身影,心里热乎乎的,干得格外卖力,爬上爬下,搬运垃圾,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
忙碌了一整天,房子虽然还空荡荡的,但已经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只等着新主人添置家具,注入生活的气息。
晚上,大家累并快乐着地回到“家滋味”。
围坐在后院吃饭时,话题自然围绕着新房子的布置展开。
“家具慢慢添,挑实木的,结实环保。”李明德建议。
“窗帘得选遮光好点的,不然顶楼夏天晒,也影响孩子睡觉。”容意操心着细节。
“家电等商场搞活动的时候买,能省不少。”吴玮提供着实用建议。
李苏笑着听大家讨论,然后看向肖楚妍:“嫂子,最重要的是你和宝宝舒服。有什么特别想要的,或者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说。”
肖楚妍感动地点头:“已经太好了,真的。比我们之前租的房子好太多了。就是……”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着空房子,有时候会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又期待又有点慌。”
李苏非常理解这种心情。
她想了想,说:“要不这样,这周末,我和小雨陪你去逛逛家居市场,不一定要买,就先看看,找找灵感。小雨眼光好,还能帮你参谋配色呢。”
吴小雨立刻点头,眼睛发亮:“嗯!我可以帮大伯母画一张房间布局图!”
“太好了!”肖楚妍欣喜地答应。
家庭的凝聚力,在这一刻显得尤为具体。
它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支持,更是行动上的帮扶,是共同为一个新生的“小家”出谋划策、添砖加瓦的实感。
夜里,李苏靠在床头,对吴玮说:“真好,大哥大嫂总算安定下来了。等孩子出生,你妈不知道得多高兴。”
吴玮揽着她的肩,语气欣慰:“是啊,这才是家的样子。大家互相拉扯着,日子就越过越有盼头。”
他顿了顿,开玩笑地说,“看来咱们‘家滋味’还得继续努力赚钱啊,以后还得给安安攒老婆本呢。”
李苏笑着捶了他一下,心里却是一片安宁踏实。
家的版图在扩大,家的根系在蔓延。
从敦煌到新疆,从天山到祁连,再回到这座城市的某个安静院落里,所有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最终都化为了守护家人、共创未来的力量。
她知道,下一个周末,陪着嫂子去挑选第一张婴儿床或者第一套小餐具时,那种为新生命准备的喜悦和小心翼翼,将会为“家”这个字眼,增添又一层甜蜜而神圣的意味。
而这一切,都让她觉得,所有的奔波和忙碌,充满了意义。
新房打扫干净后,那股子空荡荡的、等着被填满的期待感,挠得人心痒痒。
尤其是肖楚妍,看着空房间,脑海里已经上演了无数遍婴儿床该摆哪里、玩具柜该选什么颜色的小剧场,既甜蜜又有点无从下手。
周末,李苏果然兑现承诺,拉上吴小雨,陪着肖楚妍去逛家居市场。
同行的还有容意,老人家对材质和实用性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家居市场里琳琅满目,充满了各种风格和可能。
肖楚妍看得眼花缭乱,时而拿起一个可爱的动物造型小夜灯,时而又对一套原木色的婴儿床心动不已。
“这个床好,边角都是圆润的,没有毛刺。”容意仔细摸着床沿,发表权威意见。
“这个白色的衣柜好看,但是不耐脏,小孩子乱涂乱画就麻烦了。”李苏从实用角度分析。
吴小雨则更关注色彩和搭配,她拿着色卡,在肖楚妍看中的几样东西旁边比划:
“大伯母,你看,如果床选这个淡黄色,窗帘可以用稍微深一点的同色系,再加一点点绿色的点缀,就像春天刚发芽的小叶子,很有生机。”
肖楚妍看着侄女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那点慌乱渐渐被家人的建议和陪伴抚平。
她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规划,而是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
最终,他们定下了一张结实环保的原木婴儿床、一个同样材质的收纳柜,以及几幅吴小雨亲自画的小尺寸装饰画。
画面是抽象柔和的色块,充满了童真和艺术感,准备挂在未来的儿童房里。
东西一样样定下来,那个模糊的未来小家,在肖楚妍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具体。
另一边,吴强和吴玮兄弟俩也没闲着。
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已经开始往新房搬运一些提前买好的、不需要安装的小件物品,比如扫帚拖把、工具箱、几盆好养的绿萝吊兰。
吴强还特意买了一个新的门铃,仔仔细细地安装好,测试时那清脆的“叮咚”声,让他站在门口傻笑了好久。
这是他的家,他和妻儿即将在这里开始新生活的家。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充满了仪式感。
这天晚上,大家又聚在“家滋味”后院吃饭。
话题自然还是围绕着新房。
肖楚妍兴奋地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战果”,描述着选定的家具和颜色搭配。
吴强则憨厚地笑着补充:“我今天把水电都彻底检查了一遍,没问题。还在阳台装了个小晾衣架,挺结实。”
李苏看着大哥大嫂脸上那纯粹的、对未来的憧憬,心里感慨万千。
她举起茶杯:“来,我们一起,预祝大哥大嫂乔迁大喜!也预祝我们家的新成员,平安健康地到来!”
大家都笑着举杯,连安安和呦呦也举起了自己的果汁杯,叮叮当当地碰在一起,气氛温馨而热闹。
“等搬过去了,稳当了,一定请全家来温锅!”吴强大声承诺着,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和骄傲。
“家”的概念,再一次被拓宽和具象化。
它不再仅仅是李苏和吴玮的小家,也不仅仅是“家滋味”这个大家庭,更延伸到了隔壁街区那个五楼的小小套房。
那里即将点亮属于吴强和肖楚妍的灯火,孕育新的生命,续写新的故事。
所有的奔波、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相互扶持,不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家人,都能拥有这样一盏为自己而亮的灯,一个能够安心栖息的港湾吗?
李苏觉得,这才是“家滋味”最核心、最珍贵的配方。
而她,愿意永远做这个配方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夜空下,“家滋味”后院的灯光温暖而明亮,仿佛能照亮所有通往幸福的道路。
新房子的喜悦和期待在家庭中持续发酵,大家都沉浸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和崭新起点做准备的温馨氛围里。
然而,就在吴强和肖楚妍开始陆续往新房搬运一些轻便物品的某个下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这份平静。
电话是小区物业打给李苏的——因为当初买房时,吴强夫妇留的紧急联系人是她。
可能吴强两夫妻在忙,没有及时接到电话,物业直接联系到她这里来了。
“是李女士吗?您是不是帮502的业主吴先生看房子的?您最好马上过来一趟!他家门口……哎呀,说不清,您快来看看吧!”物业经理的语气焦急又带着点匪夷所思。
李苏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叫上吴玮,两人匆匆赶了过去。
刚到那栋楼的单元门口,就看见几个邻居和物业人员围在那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吴强这时也到了,脸色发白地站在一边,肖楚妍挽着他的胳膊,一脸惊魂未定。
“怎么回事?”李苏快步上前。
物业经理指着五楼楼道,表情古怪:“李女士,吴先生,你们自己上去看吧……这、这太奇怪了!”
李苏和吴玮对视一眼,快步上楼。
吴强和肖楚妍也快步跟了上来。
一到五楼,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502新房那扇崭新的防盗门上,被人用某种鲜红色的、粘稠的、像是油脂混合着颜料的东西,涂抹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符号!
那些符号既不像是文字,也不像是常见的涂鸦,结构古怪,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诡异感。
红色的粘液有些地方已经凝固,有些地方还缓慢地往下流淌,在米白色的防盗门上划出几道刺目的痕迹,看上去既恶心又骇人。
门边的墙壁上,也溅到了一些同样的红色污渍。
空气中,还隐约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像是铁锈又混合了某种香料的味道。
“这……这是谁干的?!”吴玮又惊又怒。
吴强气得拳头紧握,嘴唇哆嗦:“我们刚走没多久……是谁这么缺德!”
肖楚妍看着那狰狞的红色符号,尤其是它们正涂在他们寄托了所有希望的新家门上,心里一阵发凉,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
李苏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和愤怒,仔细观察那些符号。
它们杂乱无章,但仔细看,似乎有某种规律可循。
她猛地想起最近看的社会新闻,心里一沉。
“报警吧。”李苏冷静地说,“这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恶作剧。”
警察很快到来,拍照取证,询问了邻居和物业。
但老小区楼道没有监控,邻居们也都没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由于没有实质性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警察记录在案后,也只能建议他们先清理干净,加强警惕,留意可疑人物。
但这件事像一层阴霾,笼罩在了新家的喜悦之上。
尤其是肖楚妍,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她开始失眠,忍不住胡思乱想,担心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甚至担心这些诡异的符号是不是针对她肚里的孩子,情绪变得有些低落和焦虑。
吴强又气又心疼,却不知如何是好。
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都觉得这事透着一股邪气,不像寻常混混所为。
“会不会是……那种搞迷信诈骗的?”容意皱着眉头猜测,“先弄点吓人的东西,然后上门来说能破解,骗钱?”
“很有可能!”吴玮一拍大腿,“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有。”
李苏沉吟片刻,说:“不管是什么目的,咱们不能自乱阵脚。”
她对吴强、肖楚妍两夫妻说:“大哥大嫂,这几天你们先别单独过来。物业那边我也打了招呼,让他们多留意。咱们自己也得想办法。”
就在这时,平时话不多的吴小雨,看着妈妈手机里拍下的门上符号的照片,小声说:“妈妈……这些符号,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听到这话,全家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她身上。
“小雨,你好好想想,在哪儿见过?”李苏立刻问。
吴小雨蹙着眉,努力回忆:“好像……好像是在敦煌那边……不是莫高窟里面,是在外面哪个摊位上,还是哪个旧书店的杂书上……记不清了,但肯定是那种很老、很偏的东西……”
敦煌?遥远的西北?诡异的符号?
这几样东西联系在一起,让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带着西域色彩的、诡异的警告或骗局,正发生在他们即将入住的新房门口?
这突如其来的曲折事件,给原本充满阳光的新家计划,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阴影和悬念。
家门被涂鸦的阴影,沉沉地压在一家人心头,尤其是孕中的肖楚妍,更是忧心忡忡,食不下咽。
吴小雨那句“好像在敦煌见过”的模糊记忆,成了唯一的线索。
李苏没有贸然行动,她先联系了一个朋友,将照片发给他,拜托他问问敦煌当地相熟的朋友或学者,是否有人认得这种符号。
等待回音的时间里,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吴强加强了警惕,每天都要绕道去新房楼下看几眼。
物业也增派了巡逻,但再无异常发生。
那红色的污秽已经被清理干净,但无形的恐惧似乎还黏附在门板上。
第三天傍晚,李苏的朋友的电话终于来了,语气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古怪:“苏苏啊,问到了……这事,说起来有点离谱,但应该不是冲着你哥嫂来的。”
“怎么回事?”李苏的心提了起来。
“我找了个研究西域民俗的老朋友,他一看照片就认出来了!”
朋友语速加快,“这不是什么诅咒符号,这是非常非常老派、几乎失传的一种……行业暗号!
是以前西域那边,专门做特殊香料、颜料、甚至……呃,某些偏门药材生意的行脚商人用的!”
“行业暗号?”李苏愣住了,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对!我朋友说,这些符号组合起来,大概意思是:‘新主已至,旧债未清,速来核对’或者‘此地易主,前账需结’!”
朋友的声音带着几分哭笑不得,“这根本就是找错门了!
这栋楼估计以前住过干这行的人,或者那人的债主以前住这儿?
现在搞这行的人几乎绝迹了,不知道是哪个老糊涂或者学艺不精的徒弟,循着老规矩找上门,也没核实清楚门牌号,就用了这种老掉牙的办法‘留言’!”
真相竟然如此离奇和乌龙!
一场令人心惊胆战的诡异事件,根源竟是一场跨越了时空的、荒唐的“讨债”误会!
那红色的粘稠物,很可能就是那种行业特制的、不易褪色的颜料混合了某些油脂。
李苏放下电话,把陈师傅的解释转述给全家。
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所……所以,不是诅咒?不是针对我和孩子的?”
肖楚妍捂着胸口,长长舒了一口气,压在心口的大石瞬间移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却是喜悦的。
“搞了半天,是讨债讨错门了?!”吴强哭笑不得,气得笑骂,“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事!差点没把我们吓死!”
“哎呀我的天!”容意拍着大腿,“这可真是……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紧张恐惧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荒诞又庆幸的复杂情绪。
谁能想到,一场现代都市里的惊魂事件,其根源竟能牵扯到古老的西域行商规矩?
吴玮笑着摇头:“得,虚惊一场。不过也好,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得多注意安全。我明天就去把家用监控装起来!”
李苏也笑了,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松开。
她看着大嫂重新焕发出光彩的脸,看着大哥如释重负的表情,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最好的消息是,肖楚妍的胃口回来了,当晚吃了两大碗容意特意给她做的安神面。
曲折离奇的插曲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落幕。
虽然过程令人心惊,但结果终归是好的。
这场乌龙反而让一家人更加团结,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第二天,吴玮果然去安装了监控。
又过了几天,确定再无任何风吹草动后,吴强和肖楚妍终于能放心地、带着全然轻松喜悦的心情,继续布置他们的新家。
而那扇曾被诡异符号涂抹过的防盗门,如今光洁如新。
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时代变迁、误会与虚惊,以及家最终会战胜所有无端风雨的、小小的都市传奇。
生活的河流,在经过一个小小的、湍急的漩涡后,又重新恢复了其温暖平静的流向,载着所有人的希望与期待,向前奔去。
家门涂鸦的乌龙事件带来的波澜逐渐平息,生活重归宁静温暖的轨道。
吴强和肖楚妍的新家布置日渐完善,那份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愈发浓烈。
而这股新生的喜悦,似乎也带来了连锁反应。
这天下午,李苏正在“家滋味”后院和容意一起筛选新一批从新疆寄来的葡萄干,手机响了,是弟弟李唐打来的。
电话那头,李唐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和兴奋交织的颤抖:
“姐!姐!小薇……小薇她见红了!宫缩也开始规律了!我们正准备去医院!”
李苏猛地站起来,手里的葡萄干撒了一地:“要生了?!预产期不是还有一周吗?”
“医生说提前一周很正常!姐,我、我有点慌……”李唐的声音透着一丝新手爸爸的无措。
“别慌别慌!稳住!赶紧送医院!我们马上过去!”李苏立刻镇定下来,连声吩咐。
挂了电话,她立刻通知了吴玮和爸妈。
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让整个“家滋味”后院忙碌并沸腾起来。
“哎哟!我的小孙孙要来了!”容意又惊又喜,连忙解下围裙,“快!老头子,去把我早就准备好的那个待产包拿出来!”
李明德也坐不住了,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说:“好,好!这就去,这就去!”
吴玮赶紧去开车。
李苏则快速洗了手,对闻声出来的吴小雨说:“小雨,爸爸妈妈要去医院,你看好弟弟妹妹,有什么事去店铺前头找那些阿姨们给我传话,晚上我再回来给你们做饭。”
吴小雨也意识到有大事发生,紧张又期待地点头:“嗯!妈妈放心!小舅妈是要生小宝宝了吗?”
“对!”李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匆匆交代了几句,便和父母、吴玮一起赶往医院。
医院产房外的走廊里,气氛紧张而充满期待。
李唐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回踱步,时不时凑到产房门口试图听里面的动静,手心全是汗。
李苏陪在他身边,轻声安慰:“别担心,小薇身体底子好,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容意站在产房外的走廊上,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那些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叮嘱:
“红牛和巧克力都带够了吧?生娃可是个体力活,一会儿没力气可不行……还有热水,得多备点热水,生完了会觉得冷的,喝点热水好啊……”
她手里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补给品,时不时还要打开确认一下。
走廊的灯光照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每一道细纹里都写满了关切。
“妈,红牛刚才已经托护士送进去了,薇薇喝过了。”
李唐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双手插在头发里,声音沙哑,“可这都进去两个小时了,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抬起头,望向那扇紧闭的门,眼神里满是焦灼。
李苏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温声安抚:“别太紧张,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医护人员都是专业的。生孩子需要时间,我们要相信医生,相信薇薇。”
她说着,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产房方向,握着包带的手微微收紧。
时间在消毒水的气味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被等待拉得细长。
走廊尽头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敲在心上。
偶尔有护士匆匆走过,三人的目光便会齐刷刷地追随着,直到那身影消失在转角。
终于,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焦灼等待后,产房的门打开了,一位护士笑着走出来:“林薇家属?”
“在!在!”李唐一个箭步冲上去。
“恭喜,母女平安!是个小公主,六斤二两,很健康!”护士笑着报喜。
“太好了!太好了!”李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眼眶瞬间就红了。
李苏和父母也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笑容。
“我能进去了吗?”李唐急切地问。
“产妇还需要观察一下,宝宝清洗包裹好后会先抱出来给你们看。”
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护士抱着一个襁褓走了出来。
小小的、粉粉的一团被包裹在柔软的毛巾里,只露出一张皱巴巴、红通通的小脸,眼睛紧闭着,小嘴巴偶尔嚅动一下。
全家人都围了上去,屏住呼吸,看着这个新到来的小生命,眼神里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温柔和爱意。
“像小薇,你看这嘴巴……”
“手指多长啊,以后说不定能学钢琴呢……”
“头发真黑真好……”
大家压低声音,争相发表着最初的观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等到林薇被推回病房,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和幸福的笑容。
李唐紧紧握着她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李苏看着病床上虚弱却幸福的弟妹,看着襁褓中那个脆弱又顽强的小侄女,再看看围在身边、满脸喜悦的家人,心中涌动着一种无比充盈的感动。
生命的降临,是如此神奇而庄严的事情。
它让所有的忙碌、所有的烦恼都显得微不足道。
家的意义,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新的诠释和延续。
它迎接生命,庆祝新生,并将毫无保留地给予这个新成员所有的爱与庇护。
这个大家庭,又添了一位娇嫩可人的新成员。
可以想见,未来的日子里,将会因为这位小公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热闹、柔软,充满奶香和啼哭,也充满无尽的欢笑与希望。
小公主的平安降生,让李家上下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接下来的头等大事,就是林薇的月子。
关于坐月子的地点,全家开了一个小会。
李苏和吴玮提议去最好的月子中心,省心省力,专业周到。
但林薇却拉着李唐的手,轻声却坚定地说:“爸,妈,姐,姐夫,谢谢你们。但我想回家。我觉得哪里都不如自己家里舒服、自在。在家里,我心里踏实。”
容意一听,立刻表态:“回家好!回家当然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放心,妈一定把你和小宝贝照顾得白白胖胖的!”
她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李明德也点头:“对,在家方便,我们都能搭把手。”
李苏见弟妹意愿坚决,便也不再坚持去月子中心,但她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在家也行,但妈一个人照顾太辛苦,我们也怕不专业。
这样,我托人请一位经验丰富的金牌月嫂来,和妈一起搭把手,专业的事情交给月嫂,妈主要负责监督和做合您口味的家常菜,怎么样?这样我们都放心。”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林薇感激地看了大姑姐一眼,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
于是,出院后,林薇和小宝宝被小心翼翼地接回了李唐和林薇自己的小家。
容意夫妇之前一直住在对面的女儿李苏家中,帮着照料女儿女婿家的龙凤胎——安安和呦呦。
如今儿媳妇林薇顺利生产,容意便搬回了对面儿子李唐的家中。
为了迎接儿媳和新生孙女回家,她提前请钟点工将屋里屋外彻底打扫了一遍,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而她自己更是特意赶回来,亲手炖上了一锅香浓暖心的鸡汤,满屋子都飘着温暖的香气。
第二天,金牌月嫂张阿姨准时上门。
张阿姨四十多岁,干净利落,笑容亲切,带着专业的工具和丰富的知识库,一来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给宝宝测体温、检查脐带、指导哺乳姿势、准备产妇的擦身用水……一切井井有条。
容意看着张阿姨专业的手法,心里佩服又安心,她乐得把自己定位成“总后勤部长”和“情感支持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