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by山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17
“不会,依我看,这次是冲着宋小姐来的。”
第147章 来人 两仪殿中,脸上带着青铜……
两仪殿中, 脸上带着青铜面具的男子跪在地上,声音沉稳,“启禀圣上, 事情已经查明, 落水的宫女叫浮萍,将她推下水中的嬷嬷已经抓住,她们都是静妃娘娘宫中的宫女,因为发生了些口角, 才失手把浮萍推进了池中, 后天枢在宫外调查, 发现她们的家人已经被人接到了薛中书令家的田庄上, 圣上,是否要派人捉拿?”
“这就是朕的好臣子啊。”皇帝眼中泛出阴冷的光, 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他抬了抬手, 吩咐道, “这件事不必再查了,另外其他几家让羽林军继续盯着,咳咳......”
天璇抬起头, 担忧道:“圣上......”
皇上面露痛苦,朝他挥了挥手,天璇只好低下头,“是, 圣上。”
镇山炉中的龙涎香飘出两股缠绕在一起的白烟,随后渐渐淡入空气中。圣上咳嗽一阵,缓了过来,喊道:“黄福顺。”
不待他喊第二次, 在殿门口候着的黄公公就弓着腰,哈着身子一溜烟儿的进去了。
他跪到地上,“皇上,您叫奴才。”
“去叫陈太医过来。”
黄公公担心的看了圣上一眼,“您的身体......”他话说到一半,就接收到圣上不悦的目光,当即止住了话,倒退着离开了两仪殿。
至于宫中的秀女,在次日就放出了宫,随后出来的,就是圣上的旨意。
薛嘉嫣为齐晖王妃,宋笑珊为十六皇子妃,刘映为十七皇子妃,三日后送入宫中学习宫廷礼仪。
王婉君特意过来把这件事情告诉董玉婷,她虽是王家人,却也没忘了自己嫁出去,不愿意得罪自己的大姑姐。
“寻姐儿没什么事吧?”董玉婷对王家人印象不好,不过事事分明,她对王希寻印象不错,便问了句关心的话。
王婉君唉了一声。
“怎么,寻姐儿还真有事?”
“她哪里见过这场面,回了府中连续几天睡不着觉,喝了大夫开的药也不管用,昨个儿我三婶带她去了宝光寺,经大师一瞧,回来便好了。”王婉君道,“不愧是宝光寺的高僧。”
董玉婷道:“没喝什么符水吧?”
王婉君疑惑的看向大姑姐,“那倒没有,就是在寻姐儿跟前念了一天的经,才把邪祟给祛除干净。”
王婉君神秘兮兮的解释道:“听说宫里的池子里,井里死过不少人,想必寻姐儿是在一旁看的时候遭了殃。”
董玉婷听完她一番话,琢磨着应该是心理作用的缘故。
宝光寺的大名,京城人都知道,所以一进去,就觉得身上的毛病好了大半。或者寻姐儿也可能是听了一天的经文,听的晕头转向了,晚上才能安然入眠。
“原来是这样。”董玉婷一副相信了的样子。
王婉君又道:“祖母还说,上次嬷嬷因为着急,担心寻姐儿,在姐姐面前失了礼数,特意让我拿来两匹缎子,给姐姐赔罪。”
身边的丫鬟立马上前,将缎子递给春月。
“眼下就要入秋,姐姐拿去做两身秋装不是正好。”王婉君笑着道。
董玉婷瞥了眼春月手中捧着的缎子,亦是笑道:“是南边的缎子吧,这花样和针法,京城可不多见。”
对于收下礼物这事,董玉婷没多想就接受了。要是她不收,王家恐怕会三番两次的让王婉君来。
她们不嫌折腾,自己还觉得累呢。
王家走的门路没起作用,寻姐儿没成为皇子妃,王家又钻营起了老路线,处处巴结人,李家如今没有在朝堂上说话的人物,王家也不敢多得罪。
“姐姐好眼力。我三嫂出身江南金家,在那儿有许多铺子,那边时兴的衣服料子每年都会送过来一些,姐姐要是喜欢,我回去再拿几匹来。”
王家靠着姻亲在京城立足的前提是,家中子嗣众多,儿子女儿加起来一箩筐,天南地北,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能跟他王家沾上一点边。
王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且还当成家族精神一样,一代一代传扬了下去,不过凡是科举出身的人家,都看不起王家的所作所为。
董玉婷淡笑不语,夏晴从外头进来,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王婉君立即道:“天色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拜访姐姐。”
董玉婷让秋荷送她离开,自己带着春月去了外书房。
一进去,就望见李凌川那张蕴含怒气的脸。
这是怎么了?
董玉婷很少见过他这副样子,李凌川此人的情绪很少外露,只能通过撇下的嘴角,不经意的上挑眉头,或是一闪而过的凌厉眼神观察出他的情绪,因此今天此番神态,让她惊讶。
心里疑惑,嘴上自然而然就问出了这句话。
李凌川把手中的信件递给她,沉声道:“你看看。”
董玉婷接过带着木香的信纸,一目三行的看,李凌川挥退了下人,给自己和董玉婷倒了杯茶。
董玉婷看着信,李凌川慢慢喝着茶,修长的手指在杯沿摩挲,龙井的清冽令他平复下来,见董玉婷放下信纸,他道:“辛苦夫人要收拾出屋子给他们们居住了。”
董玉婷道:“收拾屋子倒不是什么麻烦事,后罩房有空着的,也挨着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想见侄儿们也方便。就是信上说工部这次没与咱家合作,蔺家出售的药材死了人,两件事发生在一起,应该不是巧合吧。”这话不是问句,而是笃定。
李凌川才丁忧在家,与工部常年合作的丹州李家就失去了资格,这其中若说没有人搞鬼,李家人是不会信的。
丹州两大豪绅,除了李家,就是蔺家,偏偏一块儿出事,真的是巧合吗?
李凌川压下去的怒气又腾腾窜了上来,“不过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从中作梗罢了。”
工部除了兴修水利,皇室宫殿、修建陵寝也具由工部负责,这其中需要的砖瓦、木料,除了额办,还需要采办。
因而工部并非不是没有油水的地方。
眼下李凌川丁忧,工部暂由工部侍郎把控,他生出什么心思,李凌川也未能第一时间发现。
屋子的事情好解决,不过信上还说蔺家医馆售卖的药材吃死了人,这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原本依照蔺家在丹州的地位,这事掀不出什么风浪,不过谁知那人家也不是简单人物,在京城也有靠山,并且还是武烈王一党的官员,比起当地豪绅,丹州知府还是不愿得罪朝廷官员,蔺家只能求助李家,期望李凌川能帮他们。
董玉婷实在记不得这时候李凌川有没有帮他们了,不过看信上说的挺严重的,怕是李凌川不帮忙,蔺逸轩就要倒大霉了。
想着他女儿毕竟是本书女主,怕是不能出事,董玉婷试探性的问道:“蔺家,你准备怎么样?帮还是不帮?”
李凌川沉吟片刻,“蔺家与咱们是世交,能帮则帮,况且我看此事水深,蔺家倒了,未必下一个不是咱们家。”说完,他深深瞧了董玉婷一眼。
莫名的,董玉婷就读懂了他这个眼神,他是怕自己对帮蔺家的忙有意见。
董玉婷放心下来,笑道:“外面的事情,我不懂,老爷心里有数就行,那我便让丫鬟收拾出屋子,等哥哥嫂嫂来了,看他们缺什么再添。”
李凌川颔首道:“夫人做事向来细心。”
董玉婷忽的就幻视了自己的老板,笑眯眯的鼓励自己工作很棒,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就是把事情全都交给她了……
董玉婷回了院子,就一面让春月把这件事告诉老太太,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一面吩咐秋荷,让她带丫鬟去把后罩房的屋子给收拾干净,又让内院管事过来,安排好丫鬟,等李凌朝夫妇过来后,去伺候服侍他们。
路途遥远,总不会带全部的下人过来。
管事对此事也很熟悉了,不必董玉婷过多交代,便说道:“那大老爷的屋子就安排在外院,和大公子、二公子一个院子吧?”
外罩房是府邸最后一排的屋子,可也属于内院的一部分,李凌朝是外男,总不好让他睡在内院。
至于和大公子、二公子一个院子会不会显得寒酸,这就不必担心了,说是一个院子,但其实一个院子足够大了,不仅包含佛堂、书房,还有些小厨房和茶水房,就如同一个小府邸,类似于城中村。
董玉婷点点头,“就这样办吧,其他的,等哥哥嫂嫂来了再说。”
他们先收到了信,却是小厮先行一步的结果,等李凌朝夫妇来了京城,已经是半个月后了,这期间,板上钉钉的皇子妃去了宫中学习宫廷礼仪,京城中谈论了一阵这件事后,就像煮沸过的开水,渐渐凉了下去。
不过今天,李家热闹非凡,一早就派人去了城门口,去接要抵达京城的李凌朝夫妇。
老太太坐在兰竹院的明间,不断的瞧着外面,等了许久都没看到有人进来,脸上浮现出焦急,“元香,你去城门口瞧瞧,怎么还不回来?”
元香福身,带了思敏一块儿去。
曾惠妍嘴角含着笑,劝慰道:“信上只说约莫这两天会到,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迟早会来的,母亲不必太着急。”
府中有客到访,曾惠妍这个做二夫人的,无论如何也得出来见见,再者她被拘束在院子里也有两个多月,不能出现在老太太的跟前,老太太心里的气也渐渐就消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又是自己族里的侄女,不过碍于当时说出的话,她也不能直接了当的放人出来。
这事给了她一个机会,也给了曾惠妍一个机会。
借着府中来人,曾惠妍终于能从院子中出来,一下被关了几个月,她的性子收敛了许多,见了董玉婷,也笑的跟朵花似的,仿佛之前那件事不是董玉婷捅出来的似的。
曾惠妍自然有自己的考虑,还筹谋着等赵芙莹夫妇回去之后,她自然而然的解除禁足,便不会想不开在这时候又和董玉婷对上。
何静琳与董玉婷笑着看曾惠妍极尽所能的讨好老太太。
直到外面跑进来小厮,跪到院子里头大声道:“大老爷,大夫人到外头了。”
李凌朝在这一辈年龄最大,是以下人喊他大老爷。
听到这话,屋里坐着的众人纷纷起身,曾惠妍和董玉婷一左一右走在老太太身边,后面跟了一串下人,浩浩荡荡的往外走去。
才刚到了崇礼院,李凌朝夫妇也恰巧过了垂花门,李凌朝等人加快脚步,省的老太太多走几步。
“侄儿见过叔母,叔母可安好?”李凌朝在她不远处停下,躬身作揖,赵芙莹在他身边福身行礼,李博正在他爹身后,学着他父亲的模样给老太太问安。
老太太忙伸出手扶他们起来,“快起来,都是一家人,哪里在意这些虚礼,我一切都好,你们呢,家里如何了,你父亲他身体怎么样?”
李凌朝细细说了,又和李凌川等人打了声招呼,众人才缓缓往老太太的院中走去。
见着他们,老太太很是喜笑颜开,一会儿让丫头先从厨房拿些吃食,一会儿又拉着李博正,上上下下的打量他,一会儿又要让兰竹院的丫鬟去伺候他们,好在这些董玉婷早早就安排周全,忙给拦住了,要不然下人本来就不多的兰竹院,再出去两个,就真没人照顾老太太了。
赵芙莹笑道:“有弟妹呢,叔母您就放心吧,缺什么,我可不会儿跟您客气的。”她保养有术,便是撒起娇来,也一点都不显得违和,老太太笑歪了腰,直说:“放心吧,缺了谁的,都不会缺了你的!”
李凌朝则和李凌川等人去了崇礼院商谈事情,这里便只剩下了女眷孩子,几个孩子又正式拜见他们的伯母,赵芙莹笑着让丫鬟把她准备好的礼物拿过来,分发给她们。
布匹,簪子,俱是一人两件,瞧不出差别来,女孩儿们一一谢过,赵芙莹道:“这料子是我从丹州带来的,你们回头想是做半臂、氅衣,还是想做帐子、床尾巾,就吩咐下人去做。”
老太太瞧了那料子一眼,道:“这么好的料子,做什么帐子?元香,一会儿让针线房的人来,给小姐们都做一身秋装。”
祖母的话,女孩儿们不敢违抗,不过这料子也确实不错,她们也不想做成外人见不到的东西。
说了几句,就打发女孩儿们自个玩儿去了。
赵芙莹正色道:“等过几天,蔺老爷他们安顿好了,就来拜访您,蔺丫头在路上嚷嚷着说可想您了。”
蔺家在京城也有房子,不过是在安宁坊那边。奔波了数天,他们得要先安顿一番,才好过来拜访。
老太太敛了几分笑意,淡淡的说:“你们一道来的?”
“也不是,只离开丹州时坐了一艘船,后来走陆路,就分开了,到了鄚州又碰上了,便一起了进了京城。”
老太太对这件事似乎很没有兴趣,招呼赵芙莹去里间看两个小的,蓁姐儿和虎哥儿正是觉多的时候,一天下来有一多半儿的时候在睡梦中度过,老太太抱来了虎哥儿又生起了养孩子的乐趣,就是睿哥儿也要稍稍往后退了。她没说把虎哥儿还给清风院,曾惠妍乐得看见这样的局面,便也不曾开口提。
含姨娘则是生产虎哥儿落下了病根,怕自己护不住虎哥儿,留在老太太那儿,曾惠妍也不敢动手,于是除了定期亲自送去给老太太缝的袜子,给虎哥儿缝的虎头帽、虎头鞋之外,说想养虎哥儿的话一概没提。
老太太兴致淡淡,曾惠妍还没琢磨出为何的时候,瞧见了榻上睡的正香甜的虎哥儿,心里顿时翻涌起不舒服来。虎哥儿虽是个婴孩,身上穿的却是昂贵的提花绢做成的衣服,旁边配了六个丫鬟,两个乳娘,四个丫鬟在轻摇着扇子,给榻上的两个孩子扇风。
老太太对他也太好了,现在完全看不出来虎哥儿曾经瘦瘦小小的,他脸圆了一圈不说,皮肤也白里透红,下巴上淌了口水,马上有丫鬟拿丝绢轻柔的擦拭。
光虎哥儿身边就配了八个下人,再加上蓁姐儿的,里间就更拥挤了,董玉婷让三分之二的人先出去,反正这边有她们看着,有需要再唤进来就是了。
众人轻手轻脚,怕吵醒了两个孩子,老太太得意的牵着赵芙莹凑近看,小声道:“她们不会养,先前抱过来的时候,这孩子一身黄气,是胎中就没养好,乳娘也找的不好,叫我给换了之后,你瞧瞧他现在这白嫩的样子。”说起这个,老太太颇为自得,眉头往上挑了两下。
赵芙莹没有小瞧之意,真诚的夸赞:“叔母可真厉害。”
榻上的蓁姐儿似乎听到她们谈话的声音,不安的扭了扭身子,老太太忙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去,别打扰了两个孩子的睡梦。
老太太交代乳娘好生照看着,和众人回了明间,赵芙莹只有一嫡子,对其他孩童甚是喜欢,“蓁姐儿的五官像弟妹,小嘴巴红润的和樱桃似的,长大了也定是个美人呢。”
何静琳浅浅一笑,身上环绕着母性的温柔。
老太太道:“你赶路也累了吧,今日就先回去,让你弟妹带你去看看住的屋子,有什么不满意的,跟她提便是,都是一家人,可不能委屈了你。”
赵芙莹笑盈盈的答应。
董玉婷亲自带了她过去,至于外院李凌朝的屋子,就让秋荷领着他的小厮和赵芙莹的丫鬟去看。
路上赵芙莹颇为歉疚,“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又要麻烦你帮我们收拾屋子,又要你让人去接我们。”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平日在府上也是做这些的,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再说她也只是吩咐下去而已,哪里有那么辛苦。
两人相视一笑,去了府邸那一排后罩房。坐北朝南的屋子,虽不似其他院落设东西厢房,却因着长长一排,屋子够多,东西耳房也是丫鬟们住的地方,中间的主屋都空了下来,东西梢间、次间、明间一应俱全,这一点倒与其他院的主屋没有差别。
就是心里不满意,以赵芙莹的心眼也不会说出来,她和董玉婷进去,假意看了两眼,露出了惊奇,“这屋里的布置和丹州的一模一样,弟妹真是用心了。”
董玉婷谦虚的笑了笑,回头朝春月递了个眼色,她就立刻出了屋子,把外面的丫鬟都喊了进来,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六个,都是内院管事挑的稳重人,齐齐站成一排,皆垂眸不语,脑袋不带动的。
“嫂子这次过来,想必带的人手不够,让这些丫鬟去服侍你吧,若是有不听话的,你只管教训。”
因着事发突然,又着急赶路,赵芙莹只带了一个嬷嬷,两个大丫鬟,办事确实有些不方便,不说其他的,就说在这屋子里住,每日要不要打扫,带来的三个人,一起收拾这偌大的屋子都够呛,所以赵芙莹没有犹豫就接受了。
办完了这事,总算差不多了,董玉婷才让赵芙莹好生休息,自个儿起身离去。
第148章 王氏 次日一早,还没到正午,……
次日一早, 还没到正午,蔺家夫妇就上门来拜见了,还带着满满一车贵重的礼物, 可谓是诚意十足, 光下人搬进去就用了四个人跑了两趟,传话的仆妇在老太太面前喜气洋洋的说完,却见老太太神色淡淡,不由得身子矮了下去, 半晌, 老太太才道:“请人进来吧。”
王氏牵着蔺晴萱, 身旁的乳娘抱着一婴孩儿, 恭恭敬敬的从外面进来,想起他们此行来的目的, 神色愈发谦卑。
“老太太贵体安康,上次一别, 都没去送您, 真是遗憾。”王氏笑道,扯住想跑过去的蔺晴萱,瞪了她一眼。
蔺晴萱哦了一声, 笑嘻嘻的给老太太行礼,就是姿势没那么好看,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脆,“给叔祖母请安, 叔祖母,我可想你了!在路上的时候,一想到马上要见到您就特别高兴。”
孩童纯真的话让老太太露出了笑意,她暗道:罢了, 蔺家惹出来的麻烦,与一个孩子有什么相干,这样想着,老太太排解掉心里烦闷的情绪,脸上的笑容愈发和善,像在丹州时那样散发着柔柔暖意。
王氏跟着打趣道:“你这丫头,到底是想你叔祖母,还是因为坐不惯船才睡不着的?”
蔺晴萱闹了个大红脸,支吾道:“晕船是真的,想叔祖母也是真的。”
老太太笑容不变,招了招手,蔺晴萱走了过去,还没到跟前,就被老太太揽到怀中,瞧了眼蔺晴萱薄粉下的肤色,心疼道:“你这丫头,怎么还晕船?咱们丹州的人,不说要会水性,至少也得不晕船......你现在怎么样?还难受吗?”
蔺晴萱摇了摇头,“不难受了,昨天到了府里就去睡觉了,睡了好久呢。”
王氏眨了眨眼,目光若有所思的在她们之间徘徊,她回头看了眼乳娘,后者抱着孩子,上前蹲下去:“文哥儿给老太太请安。”
众人的视线这才落到了那孩子身上,她们在丹州的时候,王氏怀着身孕,现下孩子已经生出来,不过还没一岁,他们夫妻俩倒也舍得带着孩子赶路,看来是惹上的事是挺麻烦的。
“文哥儿,这名字取得好,将来定是有大造化的。”老太太随口说了两句,引得王氏心花怒放,好似文哥儿已经成了大造化的人似的。
蔺家和李家祖上都是丹州豪绅,不过从很早开始,李家就注重子弟教育,让族人去读书,不过生意也不能不做,就选了二房三房的人去读书,大房的人接手家族生意,起初家中读书最好的也不过是个秀才,还是四五十岁的老秀才,是后来读书越来越好,官越做越大,二房的人才在家中渐渐起来。
有这么个成功案例在跟前,丹州的其他人不免跃跃欲试,想效仿李家二房,以科举入仕途,做大官去。蔺逸轩那一代子嗣单薄,也没有一个在读书上有天分的,便把这个美好的期望寄托到了下一代,给儿子取名文哥儿就是这个意思。
王氏以文哥儿为主题,也不说来的目的,絮絮叨叨的讲起文哥儿的事,讲她生孩子的时候有多么凶险,讲这孩子晚上要闹腾几回,口若悬河的说,完全没注意到老太太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曾惠妍竖起扇子掩面,悄悄和董玉婷说话:“这村妇来做什么的?一直说她儿子,听得都让人厌烦了,当别人没有似的。”她翻了个白眼,鄙夷的撇着嘴巴,很是看不起王氏的作风。
曾惠妍和董玉婷私下里不对付,不过到了外人面前,她们都还是一家人,面上要做的和和美美,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董玉婷嘴角抽抽,虽然王氏是比在丹州时沧桑了一些,可和村妇也挨不着边,曾惠妍用村妇来称呼,显然是心中不喜了,不过这事她却不好提,毕竟王氏都还没开口求帮忙,她要是解释了,万一今天王氏没求助怎么办。
董玉婷小声回道:“我也不知道。”
曾惠妍又一撇嘴,扭头去和何静琳说话了,她和董玉婷不对付,和何静琳也没有话题聊,两人一个说话一股子市侩味儿,另一个开口就是风花雪月,脸上写着我不懂的神情,说了几句,曾惠妍就悻悻闭嘴了,于是三人沉默着看王氏和老太太说话,说到尽兴处还能瞥见飞过去的唾沫星子......
老太太表情僵硬,便要使出困乏的技能,想她一个老太太,才醒来没几个时辰,就要装作困了的样子,真是为难她。
这时,乳娘怀里的文哥儿感到无聊,大哭了起来,嘹亮的嗓音穿透隔间,引得屋里榻上玩儿的虎哥儿和蓁姐儿一同哭了起来,一时间屋内人仰马翻,乳娘婢女连忙出声去哄,手中拿着拨浪鼓或风铃逗弄他们。
何静琳一阵风似的去了里间,将蓁姐儿抱了过去,见女儿脸上不见泪痕,只是干嚎,遂放下心去,对虎哥儿的乳娘道:“把虎哥儿也抱出去吧。”
王氏略显尴尬,自家儿子算是罪魁祸首了,不过这样一来,却也止住了她的话头,待三个孩子被哄得安生下去,她长吁口气。老太太瞥见她脸上意犹未尽的神色,忙道:“让他们几个在这儿玩吧,今儿天气这么好,咱们不如出去看看。”
王氏有些不放心,文哥儿是三个孩子里年纪最小的,才学会了翻身,正努力学着坐呢,可老太太的话不能不听,便千叮万嘱的让乳娘小心照看,才跟着她们离去。
京城的宅子都有规矩,三进四进五进,都各自建在一处,想往前往后扩张院子都是不被允许的。李家的府邸是早早就买下的,当初住的还觉得宽敞,现在么,就觉得有些密匝了。因为不能扩建,就只能尽心装饰里面了,什么花草树木,翘角小亭,都能在府中看到。
王氏今日做客,不敢失礼,只一双眼睛悄悄打量四周。府邸虽说没她想象的那么大,不过里头的景色却是惊艳了她。
兰竹院是老太太的住处,老妪每日都要过来对花草树木进行精心打理。时令初秋,渐渐有了风,院中绿意盎然的绿竹随风摇曳,带起一阵清香。众人走在绿竹中间,青石砖铺就的路上,谈起的话题不再是文哥儿,而变成了对院中景色的评价。
“老太太,这院中的景色都是你自个儿布置的?可真是厉害?”王氏瞪大了眼睛,三分惊讶装出了七分,转头向四处看了看,像是要把这里的景象都给记在脑子里似的,“等我回了丹州,也要这样布置庭院。”
她的话不过是奉承,老太太是兰竹院的主人,除了她,也就孙女孙子会在这里住,是以便把中间庭院种植了绿竹,大路改成了蜿蜒小径,除了特意要来观赏,其他时候都是沿着长廊走。
王氏家中却不是她能做主的,再者,蔺家有单独的庭院,不必再多此一举将这院子弄得跟观赏的花园似的。
老太太笑意盈盈,没将王氏的话放在心上,秉承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也不问她来府上的缘由,怕给了杆子让王氏往上爬。
“等会儿我叫阿英过来,这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她都知道是什么,你想问什么,就去问她。”阿英便是打理院子的老妪,年龄比老太太很大,但身体很硬朗,每日都笑呵呵的带人过来打理草木。
王氏福身道:“多谢老太太。”
董玉婷等人跟在后面,因这条路本来就是做观赏之用,修建的并不宽敞,曾惠妍走在董玉婷身边,二人时不时的触碰。不过此刻她的目光停留在前面的老太太和王氏身上,见缝插针的说几句话,和她们笑作一团。
蔺晴萱跟在后面,百无聊赖的仰头看着青葱的竹子,董玉婷关心着她,回头见她这样,想起来自己小时候跟着父母去拜年,若对方家里的孩子刚好去了别家,只剩下大人,自己就会无聊的坐在一边,闻着空气里弥漫的香烟味,听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对话。
董玉婷微微一笑,停下来等蔺晴萱走到身边,问道:“萱姐儿不如去找姐姐们玩儿?”跟在她们这群大人身边,实在太为难一个孩子了。
蔺晴萱眼睛一亮,到底还是个孩子,早就想去找李念薇玩儿去了,忙不迭的点头,高兴的答应:“好啊。”
王氏毕竟是蔺晴萱名义上的母亲,这事儿得和她说一声。王氏叮嘱蔺晴萱要知礼,在别人家中不可捣乱,做足了一副关心女儿的好母亲样子后,才让蔺晴萱过去。王氏对她的关心浮于表面,有了儿子之后更甚,但在外人面前,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曾惠妍关注着她,心里莫名的觉得有些奇怪,什么叫蔺晴萱别捣乱,好像她是个调皮的孩子似的,刚才在屋中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蔺晴萱说想老太太想的睡不着觉,王氏就是说她是因为晕船的缘故,这不就是拆台吗?要不是老太太喜欢萱姐儿,没有多想,怕别人就误以为萱姐儿喜欢撒谎。
是王氏心直口快,还是故意为之,曾惠妍不知道,她已经悄悄看到了蔺家人相处的真实关系。
第149章 合香 蔺晴萱过去的时候,李家……